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

    時間:2024-08-27 18:11:0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1

      一、激情導入

      師:(拿著烏鴉的圖片問)同學們,我給大家帶來一位新伙伴,它是誰?(烏鴉)最近在它身上發生了一件事,你想知道嗎?

      (板書課題:烏鴉喝水。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生甲:烏鴉在哪兒喝水?

      生乙:烏鴉喝到水了嗎?

      ……

      教師點評: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從課題入手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二、自學部分

      1.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非常棒,下面請你們先自學課文,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2.自學內容:(學生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烏鴉為什么找水喝?

      (2)烏鴉找到水為什么喝不著?

      (3)烏鴉想出什么辦法?

      (4)結果烏鴉喝著水了嗎?

      教師點評:學生借助問題理清課文記敘順序,課文是由這4個問題貫穿起來。

      3.小組內互相交流,加強生生合作。

      4.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教師指導理解。

      (1)生甲: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生乙:我不明白到處是指哪兒?

      師:哪個同學能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同學可以互相討論)

      師:哪個同學能用動作表演表演,讓我們大家看一看?

      教師點評:通過動態演示,學生們體會到了烏鴉喝水的急切心情。

      (2)師:烏鴉喝水時遇到哪些困難?

      生甲:水不多。

      生乙:瓶口又小。

      師:誰能用“因為……所以……”回答烏鴉喝不到水的問題?

      生:因為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烏鴉喝不著水。

      教師點評:學生既掌握了烏鴉喝不著水的原因又練習用關聯詞說話。

      教師隨機進行朗讀指導(由著急到高興的心情變化)

      (3)小組內合作做實驗,演示烏鴉喝著水的.過程。

      小組A:把許多石子一起放進瓶子。

      (教師讓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一個一個”和“漸漸”,再請小組演示。)

      小組B:把石子一個一個放進瓶子,看到水漸漸上升。

      教師點評: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師問:通過小烏鴉喝水,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在困難面前動腦筋,想辦法。)

      三、探究部分

      師:烏鴉用自己的辦法喝著水,那么你能用什么新的辦法讓烏鴉喝著水?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6個字。

      2.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4.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培養學生喜愛大熊貓的情感,樹立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按要求認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文,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培養熱愛大熊貓的情感,樹立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1.掌握會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和有關大熊貓的錄像資料。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請學生猜謎語:“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是糧食,密林中安家。”教師板書貼出大熊貓的圖片。

      2.啟發談話:“你喜歡大熊貓嗎?”激發興趣,教師給每位同學一張熊貓的圖片,請同學們貼在自己的胸前。

      3.教師和學生打招呼:“可愛的大熊貓們,你們好!一會兒大家要認真讀課文,向我們介紹介紹自己。”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讀題質疑:什么是國寶?

      2.借助拼音讀課文。

      3.自學生字讀音。

      4.出示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

      5.再單獨讀一讀生字詞,你認識它們了嗎?請你讀一讀。

      6.再讀一讀全文,兩個同學互相聽一聽字音讀得準不準。

      (三)學習課文內容。

      1.分自然段指名讀文。

      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你最想向大家介紹你的哪些情況?

      2.朗讀感悟。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對大熊貓哪方面的情況感興趣,就來讀哪部分內容。

      教師隨機板書:故鄉樣子習性等內容

      (1)我來向大家介紹我的故鄉……

      (2)我向大家介紹我的樣子(模樣)……(學習第二自然段)

      填空:我的樣子很(可愛)。()的身子,()的尾巴,身子()。

      朗讀體會大熊貓的可愛。

      練習背誦。

      (3)我來介紹我的習性。(學習3、4自然段)

      看大熊貓生活的錄像,體會它的可愛。

      感受動作“慢悠悠”。

      指導朗讀,體會可愛。

      3.多可愛的大熊貓阿!生活在中國,你們感到高興嗎?為什么?

      4.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讀出自豪幸福的語氣。

      5.你還愿意向大家介紹哪些關于大熊貓的知識?

      6.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怎樣做才能使它們更好地生存下去?

      (四)作業。

      課下搜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練習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板書設計:

      我是國寶

      稀少

      故鄉中國

      樣子可愛

      習性爬樹

      吃箭竹、竹筍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復習舊知。

      誰愿意看著插圖,給大家介紹一下可愛的大熊貓呀?

      (二)復習生字。

      1.教師用課件演示:請學生帶讀生字詞,指名認讀生字。

      這些字寶寶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請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三)記憶生字。

      1.小組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最有效的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2.匯報自學情況:說一說,你們記住哪個字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3.及時評價:教師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學生自主記憶生字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善于發現,及時點拔,總結、提升學生的認識。如以舊代新記憶,加、減部件記憶,編兒歌、猜謎語記憶等。)

      4.質疑:你們認為哪個字比較難記憶?

      5.針對學生的質疑,進行教學,師生共同想辦法解疑。

      6.如果學生沒有疑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記憶。

      (1)慢:注意右半部分上面是扁日,中間不是“四”字。

      (2)很:右邊不是“良”字。

      7.教學課件演示:字寶寶都回到課文中去了,請學生自由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1.請學生看看課本中的“田格”字帖,說說希望老師幫你們寫好哪個字。

      2.學生反饋,教師演示教學課件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書寫。

      3.通過教學課件,重點指導:“國和黑”的書寫及占格。

      請學生觀察“國”字的結構。

      (1)請學生說說怎樣寫這個字才漂亮。

      (2)教師板書,注意“國”字的占格。

      (3)外面的“口”寫在田字格的中央,里邊的“玉”字要寫清楚。不要寫成王。

      請學生觀察“黑”字的結構。

      (1)請學生說說怎樣寫這個字才漂亮。

      (2)教師板書,注意“黑”字的占格。

      (3)上半部分不是里外的里字。

      4.請學生當堂進行寫字練習:一個字寫一遍,遇到難寫的字可以多寫幾遍。

      (教師在行間巡視,了解學生書寫情況,可以做有針對性的.個別同學的輔導。)

      (五)詞語積累。

      1.讀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2.讀詞語:胖胖的、短短的、圓圓的、黑黑的。

      3.練習運用:胖胖的(小手)黑黑的()

      短短的()圓圓的()

      4.你還知道哪些這類的詞語?

      (六)作業。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并認識本課出現的5個要求會寫的字,能認識5個要求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3、體會詩歌中所表達的那種兒童對于夜空大膽美妙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課文中感受美與想象的新奇。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5--1)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1、看課件。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你看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井”字,請同學來讀。同學們,也許你們曾經在農村、公園里或一些旅游景點中見過井,你能說說嗎?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靜。有一個年紀和你們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著,看著,他就被吸引了,而且還寫了一首小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課題,讀題。課件出示課題“古井”,我們都看過“井”的圖片了,你們知道什么是“古井”嗎?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著很多年歷史的井,很神秘。這個小朋友感覺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讀題目。你們想去看看這好像古井的夜空嗎?

      二、感知課文,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師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看清每個字,用心聽。

      2、給同學機會,讓你們親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與魅力。

      同學們,請你借助書上的拼音來讀課文,認真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爭取做到正確、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們要學習的生字,仔細拼讀并用圓圈畫出來。

      三、識字、解字并理解詩歌內容,指導朗讀。

      本課識字教學量小,要求會寫生字為2個,會認生字只有“很”,運用隨文識字法學習本課生字。

      同學們,為了更好地學習這首詩,我們要先來認識三個字寶寶。

      1、“夜”夜晚的天空。

      誰找到這個字寶寶藏在哪行詩句中了嗎?你能讀一讀嗎?

      出示生字字卡,一組開火車讀字音,整讀音節。

      誰能組詞?再讀詩句“夜晚的天空”

      說話訓練:你能說說,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嗎?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這個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覺得它像什么呢?找到這行詩了嗎?誰來讀一讀?指一名學生讀詩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讀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來讀讀這行詩吧。

      3、詩句“我丟下去的白石子,變成很多很多的.星星。”在晴朗的夜空中,我們以常會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話說和說,你覺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這個小朋友感覺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關的詩句讀一讀。小作者認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丟在像古井一樣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4、“久”,“可惜,我聽了很久很久,都沒有它們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讀字音,教師講解含義:形容時間長。教師領讀詩句。指生讀詩句。為什么小朋友沒有聽天回聲,你們知道嗎?

      四、再讀古詩

      1、生自己練讀。

      2、指生讀全詩。

      3、男女生合作讀詩句。

      五、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5--2)

      一、復習

      1、認讀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詩歌。

      4、說一說“你覺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導書寫生字。

      “夜”為上下結構,“久”為獨體字,教師要范寫。

      三、完成課后題

      1、讀一讀,會寫的寫下來。

      2、讀一讀,詩歌《春雨》

      注意讀好植物們說的話,認識表示說話的標點。冒號,引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種子、桃樹、麥苗渴望成長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號的停頓要處理好,給人留有遐想的空間。

      四、作業

      1、書寫生字。

      2、背誦詩歌。

      3、課后題:涂一涂。

      教學反思:能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悟了課文的大意,認識5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生字書寫較漂亮。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4

      一、教材分析

      課文講了華佗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媽媽送華佗到蔡醫生那里去學徒,蔡醫生讓他分開爭斗著的兩只羊,華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辦法,巧妙地中止了它們的爭斗。蔡醫生高興地收華佗為徒。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從故事中受到啟發: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蠻干。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院子、分開、路邊、青草”等詞語。認識“聰、巧、硬、止、爭”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解決問題不能使蠻勁,要抓住其特點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三、教法建議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2、兩幅圖:一是畫著兩只羊正在爭斗,二是放大的文中插圖。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生字中,重點指導讀準聲母是鼻音的“那”,韻母是后鼻音的“聰、硬、爭”。

      一些生字可用熟字變一部分的方法來識記,如“用——角”“村——對”“公———分”“看——著”“頭——斗”

      2、寫字教學

      寫字前,要借助田字格把握字的。結構比例,如“分、角、拿”都是上下結構的字,其中“分”上下各半,“角”上小下大。可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這:先寫“文”,最后一筆是點,再寫“辶”,一捺要長些,托起“文”

      “那”右半部“了”起筆要比左邊低些,“I”向下伸,收筆也較左邊低。

      “著”橫畫較多,上面三橫長短不一,所有的橫畫之間間隔勻稱。“目”字體形窄長,與“”上下對齊。

      詞句教學

      “媽媽送他到蔡醫生那里去學徒。”句中“學徒”指當蔡醫生的學生,跟著他學醫術。

      “兩只羊……叫得很兇。”“斗”是雙方互爭,誰也不讓。課文中“打架、爭斗”都是這個意思。學生在生活、影視中見過斗雞、斗牛。這句話具體描述了兩只羊爭斗得厲害,暗示了很難拉開。

      “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個辦法。”這一想法正是華佗聰明之處。“硬拉”句中指用大力氣制止羊打架。理解這句話要聯系上文“斗得很兇”,華佗“七歲”,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開這兩只羊。“得想個辦法”,句中“得”讀“dei、”,與“斗得很兇”的“得”讀音不同,表示必須、需要的意思。讀第四段就知道華佗想的什么辦法,結果怎樣。這句話寫華佗遇到問題先動腦筋找竅門。他所想的辦法說明他了解羊愛吃草,而青草很容易找到。小華佗確實是個聰明的孩子。

      朗讀指導

      本課有幾個長句,朗讀時要按句子的意思,用停頓的方法突出要點。

      媽媽送他/到蔡醫生那里/去學徒。

      正巧這時候/院子里/有兩只羊在打架,蔡醫生就叫華佗/把它們分開。

      兩只羊/頭/對著頭,角/對著角,你頂過來,/我頂過去,/斗得/很兇。

      第三段第二句華佗心想的話要讀得輕些、慢些,但語氣要肯定。

      練習提示

      課后練習第三題是摘抄課文中的詞語,訓練學生注意語言積累。這項練習的靈活性較強,要鼓勵學生自己選擇詞語抄寫。可以選帶生字的詞語,幫助識記生字;也可以選自己認為常用的好詞,如“面前、點點頭、不行”;還可以選沒教過但自己學會的詞,如“正巧、硬拉、爭斗”等,只要寫對都行。

      第四題是句子訓練,讓學生在例句中感知“從”的用法(與后面的'名詞組成短語,表示動作的處所、方向)。練習時先讀例句,知道這句說華佗拔草,這草是從路邊拔來的。第二句學生補充后可再問問:從哪里走出來?強化“從”的后面一定要說出“什么地方”。最后讓學生自由用“從”說句子,先各自說,再相互交流。

      擴展活動

      收集名人童年時期遇到問題開動腦筋巧妙解決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用蔡醫生考華佗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切身體會華佗真聰明,他的辦法真妙。

      (一)設疑激趣,導入課題。

      1、出示兩只羊正在爭斗的畫面,提問:如果讓你把它們分開,你怎樣做?評議各人想的辦法合適否。

      2、簡介華佗,老師范讀第四段,并出示插圖放大圖,觀察華佗引開羊的做法。口頭填空:()的華佗。(答案不必一致,合適即可。)

      3、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說說圖中華佗旁邊兩個人各是誰,他們三人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逐段讀課文,隨閱讀認識生字,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四)用不同形式練習朗讀課文,再把自己讀得的一段讀給別人聽。

      (五)評議:華佗的這個辦法有什么好處?可引導學生自由說。如不用費大氣力、不用花很長時間,方法簡便易行,不會傷害羊等。假如能從課文中找到根據,說說從哪里看出來的更好。

      (六)識記生字,指導寫字,重點指導“那、著、想”。

      (七)完成課后練習。

      (八)布置作業。

      1、用蔡醫生出的問題考考爸爸媽媽,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

      2、收集有關故事。準備開故事會。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7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異常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讀音和字形,結合詞語理解字義,結合句子理解生詞的意思。

      教學用具:

      1.生字生詞卡片。

      2.媒體資源:有全課文文字的投影片,視頻《要下雨了:范讀》,動畫課件《要下雨了:綜合生字》。

      3.要求學生了解一些能預測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談話揭題

      1.同學們,夏天的時候,下雷陣雨之前,天氣會怎樣?我們會有什么感覺?

      2.下雨之前,小動物又會有什么變化呢?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8課《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讀,整體感知

      1.看視頻《要下雨了:范讀》,聽課文錄音,注意良好聽讀習慣的培養。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做上記號。

      3.同學們匯報交流:課文先后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教師板書;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學習生字“兔”,引導學生聯系小兔子的`樣子記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1.指導學習一至三段。

      (1)指名讀第一段。學習生字“彎、直”,通過做動作理解詞義。

      (2)練習朗讀第一段,可邊讀邊做動作。

      (3)教師引讀第二段:小燕子從他頭上飛過。小白兔大聲喊……(學生讀)。

      (4)引導學生看第一幅掛圖:小燕子飛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學生練習朗讀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大聲喊”和句尾問號。

      (5)先指名讀第三段,然后逐句以問引讀:

      ①教師指第一句問:燕子邊飛邊說——

      ②空氣怎么樣呢?(學生接讀第二句)蟲子的翅膀可比鳥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紗一樣,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鉛球一樣沉重,自然就飛不高了。再讀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飛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學生讀最后一句,教師板書:捉蟲子,學習生字“捉”,練習朗讀句子。

      (6)朗讀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學習四至六段。

      (1)小白兔聽了燕子的話,半信半疑,書上這句問句該怎么讀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嗎?”請學生讀。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先自己讀讀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讀一讀。

      (3)檢查、交流學習情況:

      ①換詞理解“往”。(可換“朝”、“向”)

      ②小魚游到水面上來的原因是什么?(板書:透透氣)

      ③指名練習分角色朗讀四到六段。

      看見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聽了燕子和小魚的話,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大家讀讀下面幾段課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學習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又聽了他們說的話,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這里的“連忙”可以換成什么詞?(立刻、馬上、趕緊)

      2)他又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學習七至九段,通過朗讀來回答問題。

      3)學生匯報朗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習生字詞,指導朗讀。(板書:搬東西)

      “消息”一詞可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訴了螞蟻?

      小兔這個消息是怎么得來的?聯系前面小兔看到的、聽到的內容來理解。

      四、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1.學生自由讀全文,按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讀。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6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和1個部首,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到祖國的美好,激發起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多種方法積記生字。

      教學難點:

      感悟課文內容,體會祖國的遼闊。

      第一課時(5--3)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喜歡旅游嗎?想到每個國家去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實現這個美好的夢想。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師范讀課文。生注意聽準字音。

      2、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輕音節讀準音。

      3、再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4、“經驗小交流”,你喜歡哪個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記住它的?

      5、學習一個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匯報每個字的學習方法。

      7、重點指導學生學習“鄉”。

      三、練習:多音字(樂)

      四、課后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5--4)

      一、復習生字。

      1、游戲,小小火車開起來。比一比哪列火車讀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圖畫、寶島、名字

      2、這們認識了這么多的詞語,生字寶寶從詞語中走出來,你還能認識嗎?

      二、指導書寫

      1、左右結構: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寬,“利”左寬右窄。

      2、上下結構:公、寶、京,注意每個字的最后一筆都是點。

      三、討論

      看地圖會給你帶來哪些樂趣?

      四、完成書后練習。

      1、讀詞語,做游戲。

      先請同學試著讀一讀,然后指名讀,再說說這些詞語的特點,讓學生按照數字順序做游戲。

      2、填標點。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國的地圖上()這找到了可愛的家鄉()

      3、小組做找國家的活動。

      五、課后作業

      1、書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查字典。

      教學反思:能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悟了課文的大意,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生字書寫較漂亮。

    【一年級教案語文下冊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語文優秀教案02-16

    一年級語文下冊優秀教案11-23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優秀02-13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優秀15篇02-14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的優秀教案02-06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18

    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01-23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5-20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01-07

    一年級下冊語文優秀教案(通用20篇)07-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不卡网AV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