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薦)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
教學內容:
1、唱《云》
2、我的創造:秋蟲音樂會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柔和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云》
2、學生收集關于云的知識,了解大自然的神奇變化。
3、通過秋蟲音樂會,學生能夠具有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好奇心,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以及音樂強弱的聽辯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柔和、親切、優美地聲音演唱歌曲《云》
教學難點:
通過我的創造,學生的音樂方面的一些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節課我們一起去風光秀麗的野外郊游去了,外面的景色真是美極了,藍的天,青的山、綠的海,五彩繽紛的鮮花在大自然多么神奇呀!今天老師要給大家猜一個謎語,猜一自然界的神奇的事物。像是煙來沒有火,說是雨來又不落,有時能遮半邊天,有時只見一朵朵。
生:云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瞧!白云姐姐唱著歌向我們走來了!
(出示課件)小朋友聽白云姐姐的歌聲多美呀!
二、播放音樂《云》
師:讓我們和白云姐姐一起唱起來吧!
(1)完整聆聽范唱,老師用動作提示學生拍擊節拍(拍手,點手心或拍手、拍肩等,邊聽邊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2)用回聲法學唱歌曲。
(3)體會歌曲的情緒,引導學生用自然、親切、柔和的'歌聲表現歌曲抒情、優美的意境。
三、拓展小知識:美麗的云
師: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你們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
師: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吧!
(講解云的形成)云也是多姿多彩的,
讓我們欣賞云的幾幅圖片。
四、
我的創造:秋蟲音樂會
師:在這么美麗的天空下,許多小動物們在野外開起了音樂會,
可熱鬧了。瞧!還有的小動物當起了指揮家。
(出示秋蟲音樂會的圖)
讓我們也來當一回小指揮家吧!
(老師簡單地示范指揮的動作,學生跟著老師模仿)
(1)放音樂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引導學生聽辯音樂的強弱變化和不同的主題重復時,用不同的動作表示
(2)學生將自己想象成“小小指揮家”再次播放音樂,學生模仿指揮動作,老師啟發他們在音樂的力度,速度發生變化時,指揮動作也要做相應的改變,不必要求學生的指揮動作規范化,重在體驗樂曲的情緒。
(3)學生說說夏末初秋聽到哪些昆蟲的叫聲,讓學生按一定的節奏學一學這些叫聲。選擇可模仿秋蟲鳴叫的打擊樂器,配合音樂進行表演,由音樂感覺好的學生指揮。
五、小結:
今天,我們也和小動物們一樣開了一個小小的音樂會,小朋友們都當了一回小指揮家,渡過了一個快樂的音樂會。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
課時內容
唱:《生日》
動:露一手
課時目標
1.在演唱及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情緒,感受友誼的珍貴和集體的溫暖。
2.能積極有序地參加表演,并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熱情,表演大膽投入。
3.能在前奏處準確地接唱弱起小結,能用唱名模唱歌譜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有一位印尼的小姑娘想請你們去參加她的生日會,你們想去嗎?
生:想去!
師:首先我們給她唱首歌《生日快樂》,祝她生日快樂!
(師播放歌曲《生日快樂》伴奏,學生演唱歌曲,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授歌曲《生日》
(1)師:我準備了一首歌曲送給小姑娘作為生日禮物。師范唱歌曲《生日》
師:我這個禮物怎么樣?你們想學這首歌嗎?
(2)學生學唱歌曲《生日》
A、隨師范唱歌曲,初唱歌曲
B、分句學唱歌曲
C、跟琴完整延長歌曲,教師用適當的'手勢提示,指導學生唱好“弱起樂句”
(3)模唱歌曲
A、師: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請幾位小朋友演唱歌曲,唱到每句最后一個字時不出聲。由我來唱。
B、教師在這個地方用唱名接唱。
C、一遍結束后指出是否有小朋友或老師違反約定,換幾位同學唱第二遍。如果老師違例,則與學生互換角色。教師唱歌詞,學生用唱名接唱每句末尾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故意違例,創造機會讓學生唱名接唱。
三、露一手
師:來到小姑娘家參加生日會,我們一定要送生日禮物。我可是準備好了,你們準備最拿手的節目表演給她看,可以唱歌、跳舞等等。
(學生表演節目)
四、小結全課,師生再見!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一、通過賞析《龜兔賽跑》《金孔雀輕輕跳》、《大鹿》這三首歌曲,從音樂中領略動物形象,理解課題——美麗的動物。
二、掌握情感演唱歌曲的技巧,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學會團結友愛、助人為樂。
三、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情境,表達歌曲的內容和自己的想象。
教學重難點:
通過音樂聆賞掌握動物形象,理解課題——美麗的動物。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1、采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2、結合傣家風景和傣族小姑娘的圖片,引入新歌的學習。
3、學習幾個傣族舞蹈的動作,讓學生自由創編。
4、學會歌曲的歌唱技巧,然后練習打擊樂的.伴奏。
5、使用錄音敲擊打擊樂。
6、一部分同學唱歌,一部分同學用打擊樂伴奏。
第二課時
內容:聆聽《龜兔賽跑》
1、在初聽前,向學生講述龜兔賽跑的故事,并讓學生參與講述。
2、聽出大管和單簧管的音樂,想象哪個可以代表龜,哪個可以代表兔?
要點:討論龜和兔的音樂各自的特點,在課本上的方格中涂顏色或線條。
3、初聽全曲。
要點:使用動作表現龜和兔的故事,全班分角色表演,還有兩位啦啦隊員。
要點:聽完音樂后,詢問學生對龜和兔的喜好及理由,按照小兔和龜的行走特點,在沿途的節奏上涂顏色,計算小兔的節奏和龜的節奏分別是多少。
4、對龜和兔的節拍進行分別讀一讀和拍一拍。
第三課時
內容:表演《大鹿》
1、采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要點:在聽唱之前,學生聽錄音拍手輕讀歌曲。
2、表演時要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躍,力度適當控制。第二部分要力度稍強,情緒飽滿,表現出團結起來力量大的精神面貌。
3、分角色表演。
4.通過音樂創作實踐,全體學生能夠從歌唱、表演中體驗到快樂和愉悅。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4
課題:《時間的歌》
課時:3——1
教學目標:在音樂實踐中,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時間像小馬車》,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姿勢,能在《時間像小馬車》的間奏加入鑼鼓镲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學重點: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時間像小馬車》
教學難點:加入打擊樂伴奏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復習上節課內容。
3、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表演《在鐘表店里》
(1)完整地聆聽音樂錄音。
(2)提示樂曲唱出了哪些內容?復聽樂曲。
(3)隨著錄音輕輕敲擊雙響筒。
3、編創與活動——雙響筒的認識
4、表演《時間像小馬車》
(1)提示學生注意聽覺與視覺相結合。
(2)跟著歌曲錄音,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3)提示學生,分成小組編創歌曲動作,有鑼鼓镲伴奏。
5、編創與活動——認識三角鐵
6、編創與活動——鑼鼓镲的創編
三、結束部分:
小結。結束全課。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5
教學內容:
聽:生日歌
表演:幸福拍手歌
教學重點:
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
教學難點:
歌詞的創編,對歌曲中連續附點節奏的掌握。
教具準備:電腦多媒體及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生日歌》,師手捧蛋糕微笑走進教室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是誰的生日嗎?”生:“不知道。”師:“今天是XXX同學的生日,請這位小壽星到中間來。讓我們一起為他慶祝生日吧!”(學生邊點蠟燭邊唱《生日歌》)XXX同學吹完蠟燭說:“請大家和我一起盡情的唱歌跳舞吧!”
1.演唱與表演。
(播放《幸福拍手歌》,學生隨音樂快樂地走。教師示范并提示學生注意聆聽音樂:在每一句的弱起小節處停止行走,然后在強拍處準確起步,在休止符處停下,拍手兩下。)
師:你還能加上其他動作嗎?
(學生討論,動作創編。)
師:現在我們圍成兩個圓圈表演。里圈的同學按順時針方向走,外圈的同學相反。在休止符處停下,依次加上拍手、跺腳、拍肩、握手等動作。
(活動要求:提醒學生注意音樂游戲的規則,聽音樂進行表演,不吵鬧。)
師:剛才我們跳舞的音樂是一首非常的日本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大家熟悉
嗎?現在,讓我們一起再來唱唱這首歌。(采用聽唱法學習歌曲.雖說學生們跳舞時,已多次聆聽了歌曲,比較熟悉了,但連續的附點節奏對二年級學生來說,仍然難度比較大,教師應注意放慢速度。)
師:學會了這首歌,我們邊唱邊跳,一定更有意思。
2.欣賞與創造。
(欣賞教師制作的各地有趣的`風俗禮儀動畫)
師:同學門,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人們有不同的禮俗動作。新西蘭毛利族人或北極的愛斯基摩人見面時,鼻子與鼻子互碰,表示親熱;我國臺灣省的闌嶼原著居民背靠背擦兩下,喊一聲“鍋蓋”;印度和泰國人雙手在胸前合十、屈膝;中國傳統禮節則是抱拳作揖。
(學生根據這些圖模仿他們的動作與表情。)
師:將這些有趣的禮俗動作填入歌曲中演唱與表演
(學生圍成兩個圓圈唱《幸福拍手歌》,內圈順時針方向走,外圈相反。當唱完一段,主持人喊出一個國名或地名,大家趕快找另一個圈中的人做出規定的動作。)
3.師:XXX同學,今天我們為你開的這個party,你開心嗎?
XXX同學:開心!請大家一起來分享我的生日蛋糕吧!同學們邊吃蛋糕邊聽《幸福拍手歌》,在和諧的氛圍中結束此堂課。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6
一、組織教學:
1、談話導入
設計意圖:在談話過程中創設去太空旅游的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律動表演(感知音樂)
二、節奏練習(讀部分歌詞)
1、和星星對話
設計意圖:在和星星對話和向星星提問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讀歌詞
(1)聆聽范讀
(2)初讀歌詞
(3)解決難點
(4)有感情讀
設計意圖:在節奏練習中幫助學生熟悉歌詞。有節奏、有感情的讀歌詞,學生體驗快樂的.情感。
三、音樂知識
1、導入
老師:小星星讓我們唱歌,可光知道歌詞可不行,怎么辦呢?(點課件)看有朋友來幫忙了(課件在歌詞上出現歌譜),歌詞上多了什么?
2、學習唱名
設計意圖:在自主演唱——聆聽感知——準確演唱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感受和認識音符唱名。
3、認識音階、唱音階
四、學唱新歌
1、聆聽歌曲范唱,感受歌曲。
2、再次聆聽,體驗歌曲
3、輕聲演唱
4、解決歌曲演唱中的難點
5、有感情的演唱:啟發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用不同的情緒表現出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6、鞏固練習
7、認識領唱、齊唱(聆聽一段)
設計意圖:學生的聆聽感受和教師的教授相結合,幫助學生準確掌握領唱、齊唱這種演唱形式。
8、練習領、齊唱
五、課堂延伸——創編歌詞
(1)說星空
(2)編歌詞
設計意圖:在教師創編歌曲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創編或合作學習。
(3)創編歌曲展示
六、課堂小結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7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樂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
感受《森林中的鐵匠》中兩種不同的情緒。
教學用具:
課件、打擊樂器、錄音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階段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二年級導語:今天老師要請大家欣賞一首樂曲。聽完以后請你們說說這首樂曲的速度有什么變化?
教師操作:播放樂曲的錄音。
學生活動:完整的欣賞全曲。
二、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
階段目標:完整初聽,了解樂曲的基本情緒。
學生回答:這首樂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較慢的,后面部分的速度較快。
過渡語:回答的很好。這首樂曲為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但故事的內容要有你們自己來聽。你們干菜說樂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較慢的,那我們就來聽一聽這一部分,聽完以后,請你們想象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教師操作:播放樂曲第一段錄音。
三、分段欣賞樂曲
階段目標:更深入地了解樂曲的內容,感受樂曲的情緒。
1、欣賞樂曲第一部分。學生活動:聽第一部分旋律。生:時間是早上,地點是在森林里。師:對那思念林的景色是什么樣的呢?
生1:非常安靜。
生2:非常美,有大樹、小草,還有各式各樣的花。
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還有很多的霧氣。過渡語:下面就讓我們再來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麗景色,并且新生音樂邊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所描繪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蘇醒了。
教師操作:播放第一部分旋律。
學生活動:再欣賞第一部分旋律,跟著旋律做動作。
過渡語:剛才,我們仔細欣賞了第一樂曲的第一部分,作曲家用緩慢的速度、舒展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表現了大森林美麗的晨景。
2、欣賞樂曲第二部分。
過渡語:現在我們就來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聽聽第二段樂曲與第一段樂曲有什么不同?這部分樂曲在速度、節奏、力度以及情緒方面起了什么變化?
教師操作:播放第二段錄音。
學生活動:欣賞第二部分樂曲。
生:速度比較快,力度比較強,節奏鮮明,旋律跳躍,情緒歡快熱烈。
過渡語:同學們說的很好。這段音樂告訴了我們主人公的職業,你門在來聽一聽,能聽到什么聲音。教師操作:再次播放第二段樂曲。
生:有三角鐵的聲音。
生:有敲打東西的聲音。
生:;我聽見了叮叮當當的聲音。好象是打鐵的。
師:請同學們為這受曲子起名字。
生:森林的早晨、快樂的一天、神奇的鐵匠。
小結:這首樂曲叫做《森林的鐵匠》,又叫做《鐵匠波爾卡》,是德國作曲家米埃利斯創作的一首描繪性的作品。樂曲描繪了清晨森林的寧靜氣氛以及鐵匠打鐵的歡快的情緒,樂曲十分生動形象,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
師:你們知道這首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生:小提琴、長笛。小結:它是一首管弦樂曲。
四、完整地欣賞樂曲
階段目標:完整的欣賞音樂。
過渡語:現在我們就完整地欣賞一遍樂曲《森林中的鐵匠》。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教師操作:播放課件,觀看課件,聽音樂,隨學生一起做律動。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欣賞了樂曲《森林中的鐵匠》,欣賞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學生回答1:勞動的愉快的。
學生回答2:勞動是光榮的。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完整、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2、能準確地讀出兩聲部帶詞的節奏
教學重點:
完整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準確地讀出兩聲部帶詞的節奏。
教學準備:
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復習上節課學習過的歌曲。
3、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1、導入。
2、《國旗國旗真美麗》
(1)完整地聽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學生拍擊節拍,隨著歌曲準確地輕輕地拍擊。
(2)說一說歌曲唱出了什么內容?你聽到了什么?簡短地敘述歌曲內容。
(3)聽范唱錄音,輕聲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隨錄音填唱歌詞。
(5)分小組演唱,比一比哪一組歌兒學的'快。
(6)學生之間展開評價,找出不足。
(7)完整、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國旗國旗真美麗》
(1)完整地聆聽歌曲的錄音,用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
(2)分小組邊唱邊表演,自編動作。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學生討論。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9
課題:
時間的歌
課時:
2——2
教學目標:
通過聆聽《在鐘表店里》和《調皮的小鬧鐘》,使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通過聆聽《在鐘表店里》和《調皮的小鬧鐘》,使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復習歌曲《小麻雀》。
二、基本部分:
1、導入。
2、聆聽《在鐘表店里》:
(1)啟發學生看插圖,聽錄音,初步感受管弦樂曲。
(2)展開聯想聽了這段音樂仿佛你來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3、聆聽《調皮的小鬧鐘》:
(1)小鬧鐘有病了,不能按時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開始修這個小鬧鐘,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們聽,他修好了嗎?
(2)教師完整地播放錄音,學生可隨著課本上的圖譜用手指指點點。
(3)學生可根據歌曲內容,分小組,分角色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三、結束部分:
小結。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
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內容,感受歌曲風趣、活潑的特點。
2、通過想象與聯想,結合欣賞樂曲,大膽創編,踴躍參與合作表演。
3、分角色進行表演,培養音樂表現力,感受音樂與形體表演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樂曲風趣活潑的特點。在樂曲感染下,熱情投入創作與實踐中,激發學生互動參與的熱情,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音樂實踐能力。
2、合理展開想象與聯想,創編出生動活潑、富于特征的形象和情節。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總結本單元所學內容,歸納特征,介紹形象,引出“閃亮登場”的“人物”──猴子,引出新課《猴子蒸糕》。
二、新課學習
1、聆聽歌曲《猴子蒸糕》,了解歌曲內容。
2、介紹背景──壯族民歌。(教師可收集壯族民歌的資料進行口述。)
3、教師出示《猴子蒸糕》歌詞,讓學生熟悉歌詞內容,朗誦歌詞。
提問:歌曲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情節。)
4、再次聆聽歌曲《猴子蒸糕》,對照歌詞,構思創編“音樂劇”。
5、給學生5到7分鐘時間,自由合作,分角色,分工,依據歌曲敘事情節創編“音樂劇”。
可同時安排3-4組進行。除了主演外,每組還可以安排“導演”“評判小組”“劇務”等,共同為表演出謀劃策,以提高表演效果,“分工不分家”,以增強孩子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6、欣賞歌曲《猴子蒸糕》動畫,讓每個小組的表演者邊聽歌曲邊構思進入“角色”。
7、《猴子蒸糕》分角色表演。
第一組表演完以后,可暫時做停歇,讓觀眾提出評價意見及修改建議,然后第二組出場。如是類推。
三、課堂小結:
結合表演,對猴子與小狗的.生活態度、行為做出價值判斷,深化思想認識。結合單元內容,強調進一步加強“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情感體驗,號召大家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同時還應樹立“尊重他人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用勞動創造果實”的思想態度和情感。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
課時目標:
1.在歌聲中感受海的寬廣和遼闊。
2.能用三角鐵配合歌曲情緒為歌曲伴奏。
3.能準確,流利地演唱歌曲曲調。
教學重點:
用歌聲和身體律動表現出大海的寬廣和遼闊。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三角鐵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表演《海》
1.師畫簡筆畫導入
設問:猜一猜,老師畫的是什么?
你見過海是怎么樣的?
2.師小結海的不同面貌
3.師用鋼琴演奏《海》并配以哼鳴。
設問:你感受到老師唱的.海是什么樣的?
溫柔,寧靜,美麗
4.生隨琴模唱感受不一樣的海
5.師生共同在大海上貼出圖形譜并視唱
6.引出歌曲,初聽歌曲范唱
設問:你能用一個字形容一下這首歌所描繪的海嗎?(美)
7.聽老師范唱,感受歌曲節拍并擊拍。
8.出示小黑板上的歌詞,生按歌詞節奏朗讀。
提示學生注意讀出溫柔和寧靜的海
9.隨錄音范唱模唱歌曲。
10.隨琴練唱
11.學唱曲調
12.用輕柔,甜美的聲音配上三角鐵的伴奏演唱歌曲。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2
一、強弱的感受
1、聲音學比較:學生請聽比較氣球爆炸聲和泡泡糖破裂聲哪個更強。
2、找一對物體比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發聲物體并進行比較它們的強弱。
二、跳踏點步按二拍子規律
1、示范講解:老師雙手插腰,左腳橫踏一小步,右腳尖點于左腳窩,然后右腳橫踏一小步,左腳尖點于右腳窩。每一步為一拍的節奏。
2、練習跳踏點步:在音樂的伴奏下,請學生進行前進和后退踏點的練習。老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動作不正確之處。
三、學習唱《小小的船》
1、導入新課:向學生展示月亮圖片,引導他們通過觀察得出月牙形狀,并出示小船畫像,讓學生感受船在月亮上的樣子。逐一讓學生了解《小小的.船》的內容,并明確課題。
2、音樂練習:學生跟隨音樂的節奏,拍手、搖動身體,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
3、朗讀歌詞:師讓學生跟隨范式朗讀歌詞,并聽取老師的帶領,一起朗讀。
4、音樂游戲:學生在跟唱歌曲的同時可以玩小船搖擺的音樂游戲。
5、唱歌練習:老師帶領學生唱歌,分段教唱,讓學生跟隨教唱。
6、齊唱歌曲:全體學生唱歌,老師指導學生演唱。一到兩位同學站在前臺為大家演唱。
四、貼圖比賽
分組比較:把學生分成四組,讓他們討論夜空的美麗。他們可以根據給定的素材和歌曲的內容,比賽創作出美麗的星空,并自行評價選出優勝組。
五、創意編排
想象表演:引導學生發揮創意想象,在夜空中飛翔,并設想自己會在空中做什么。學生可以根據想象創編出動作并進行表演。
六、總結下課
老師:你是否喜歡那彎彎的月亮和閃爍的星星呢?我們必須要好好學習,因為有朝一日我們將會探索太空,搭著月亮船去抓星星!大家都贊成嗎?!現在,我們一起乘著月亮船離開教室吧!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聲音
2、能夠用不同的材料創造聲音
3、能夠用聲音編織一個簡單的故事
教學準備:錄制的自然界各種聲源
教學重點:
創造聲音并用聲音編織故事,通過創編音樂的實踐活動,引起學生對創造的興趣,并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難點:
對聲音的聯想,學生雖然對生活中的聲音有一定感受,但沒有從聲音引起聯想的經驗,教師應該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逐步建立起對聲音的聯想,為探索聲音打好基礎。
教學內容: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2、聽聽我創造的.聲音
教學過程:
一、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1、教師用猜謎語的方式,啟發學生用耳朵仔細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謎語:有對雙胞胎,住在山兩邊,說話聽得見,相互難見面)
2、啟發學生注意“觀察”一“傾聽”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并模仿這些聲音。
3、教師播放錄制的自然界各種聲源,讓學生簡單說明這些聲音有什么特點?
4、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
5、老師這兒有幾樣東西,你們能讓它發出聲音嗎?
板書課題:聽聽我創造的聲音
6、分組拿東西,五個人一組,用拿的東西創造聲音,并把創造的聲音記錄下來,看哪一組創造的聲音多。(如果沒有東西,你能否創造出聲音來呢?)
討論完的小組靜靜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師隨時表揚那些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
7、聽音樂回到座位上,獎勵最先討論完的小組老師講評活動中好的和不足之處。
8、把創造出的聲音分組演,如若是相同的,就在一個小組表演后,另一小組只表演創造的不同于前一組的聲音。
9、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們創造的聲音有老師都沒有想到的,同學們們確實很聰明的,我們現在用我們手中的東西按老師的要求來演奏。
①一朵花代表一個“×”,貼四個
②兩朵花代表“××”貼四個
③拿塑料瓶的演“×”節奏
拿其它材料的演奏“××”節奏
演奏老師板書的節奏 × × × ×
×× ×× ×× ××
④老師手中拿著大小兩種水果圖,大的代表音強、小的代表音弱、然后老師在節奏譜中上下跳躍,讓學生表現音的強弱。
二、用創造的聲音編故事
1、要求:每一組自己想一個故事,用手中的材料表現出來,如果不夠,可以在老師那里拿。
2、分組創編聲音故事。
3、一組一組表演他們創造的故事,請其他同學猜一猜,老師講評:有創意的小組多獎一朵小花。
三、總結:
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們一起創造了很多好聽的聲音,我知道有些同學們還沒有盡興,以后,我們有機會就創造出更多的像今天這樣好聽的聲音,你們說好不好,今天這節課,就學到這里,下課。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4
教學內容:
《小狗圓舞曲》(鋼琴獨奏)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樂曲,感受樂曲所描繪地音樂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觀察力。
2、通過聆聽和身體的動作,使學生感受圓舞曲的特點及樂曲所表現的情緒。
3、通過聽賞培養學生們的愛心,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1)教師播放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
(2)教師提問:同學們還記得這首樂曲的曲名嗎?樂曲中的小貓形象是怎樣的'?(優雅、高貴、自信、快樂)
2、聆聽《小狗圓舞曲》
(1)教師提問:這首樂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2)你感覺這首樂曲描寫的小動物應該是什么形象?(快樂、俏皮、淘氣)
(3)教師介紹《小狗圓舞曲》及其創作背景。
3、分段欣賞
(1)A段
①這段音樂的速度是怎樣的?表現什么?
②用畫旋律線條的方式,理解音樂形象:小狗歡快地追逐、玩耍。
(2)B段
①這段音樂跟剛聽過的A段音樂比較,速度有什么不同?
②小狗在做什么?(在跳舞、在主人懷抱里撒嬌)
(3)再現段
①這段音樂跟前面哪一段相似?
②結尾處音樂的力度是怎么的?請學生想象小狗在做什么。
(4)完整欣賞《小狗圓舞曲》學生完整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大海搖籃》
2、學唱歌曲《大海》
3、表演歌曲《大海》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大海搖籃》,引導學生練習用簡單的圖形譜(線段圖)表現音樂的形象。
2、聽唱法學習歌曲《大海》,完整地聆聽錄音范唱,并通過提示分辨歌曲描繪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過為《大海》創編動作,學習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個人設計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小練習:學習利用身邊的物品模仿聲音。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大海搖籃》{引導學生認真聽樂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內容,并采用圖譜(線段圖)表示的方法。
(1)初聽前談談“海”等有關常識;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出歌曲所唱內容,提示學生可用自己認可的圖形表示所聽到的音樂形象。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或利用身邊的物品制造聲響進行體驗表演。
2、聽歌曲錄音《大海》;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創動作(引導學生用身邊的物品與打擊樂器等方法制造聲響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三、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7-01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上冊11-25
小學二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5-15
【熱門】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3-14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熱門】03-19
音樂上冊教案01-14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推薦】03-14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精】03-14
【熱】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3-13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熱】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