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4-08-27 07:12:07 二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篇【熱門】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篇【熱門】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本第42-43頁。

      教學目標:

      1、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今天,小猴子采了6個桃子,想把他們分給幾個好朋友,但是他們不知道可以怎樣分?聰明的你能幫幫小猴子嗎?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ㄒ唬﹦邮植僮

      教師先把6個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到了嗎?趕快行動,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擺一擺,看誰最聰明,分的辦法最多!

      1、學生操作擺桃子。

      2、匯報并認識“平均分”

      談話:同學們,你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辦法。6個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個,可以分成兩份,一份兩個,一份四個,也可以分成兩份,每份三個…… 那么,你們根據每份分的個數的相同與不同,把這些分法分成兩類嗎?

      小組或全班交流。

      提問:你們是怎樣分的?說一說這樣分的理由。

      師講述:(結合板貼)像這樣,每份都是2個或每份都3個,我們就可以說,每份分的同樣多,這樣的分法我們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什么是“平均分”。老師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擺,不僅幫助了小猴子解決問題,還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特點

      談話:現在老師手上有8個桃子,要想把他們平均分可以怎樣分呢?請同學們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擺一擺,分一分。分完后給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老師把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

      小結:同學們都很聰明,把8個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辦法,雖然分的個數和份數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樣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義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畫一棵樹,再把8個桃子圖片貼上去。

      談話:同學們看黑板上的`桃樹,數一數樹上有多少個桃子?如果老師想把它們分給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2個,那么可以分給多少個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書:每個小朋友分2個,可以分給( )個小朋友。

      找幾個學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給其他同學,要求每人分2個,看有多少位同學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師小結:對了!8個桃子就可以把它2個作為一份分給1個小朋友,一共分了這樣的4份,就是分給了4個小朋友。像這樣把每幾個作為一份來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組織練習,深化認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題中的插圖,再指名回答,要求說出理由。

      2、書本第43頁的“試一試”

      學生自己動手用小木棒分一分,邊分邊寫答案。

      3、“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讀懂題意,老師指導完成。

      4、第3題

      學生讀懂題意,老師指導完成。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平均分:分的同樣多

      教學反思:

      創設了“分桃子”的問題情境,通過小數目“分一分”的操作活動,體驗平均分的意義。平均分的圖形表征是對平均分具體操作過程的概括,有助于形成表象,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平均分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不必作為固定名詞,也不必用固定的語言給它下定義,可以用“分的同樣多”“分得一樣多”來理解它或替換它。教學時強調人人操作,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平均分的意義。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第52—54頁例1、例2、“想想做做”第1—4題和“你知道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比劃、舉例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通過測量長度提高測量操作能力,進一步積累測量物體、線段長度的經驗。

      3.使學生積極參加操作、估計、測量等活動,主動了解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每人一條1分米長的紙條,1分硬幣,磁卡,1厘米、米尺。

      教學構想:

      二年級上冊教學了厘米和米,學生初步具有了1厘米和1米的概念,能夠利用這兩個單位表示常見物體的長度,會用米尺或學生尺測量線段的長度。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體相當短,其長度達不到1厘米那么長;有些路程實在長,用米為單位計量其長度十分麻煩。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

      學生在認識分米時,必然會聯系厘米和米。所以說,沒有厘米和米的概念為基礎,不容易認識分米。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時,還能進一步體驗厘米和米。同樣,學生認識毫米要以厘米為基礎,建立毫米與厘米之間的聯系,既認識了毫米,也強化了厘米的概念。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點在于知道1分米、1毫米的實際長度。學生感知長度,單憑介紹、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充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才能獲得對分米和毫米的正確認識。

      教學過程:

      一、認識分米

      1、量一量

      提問: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漂亮的文具盒,怎樣可以知道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用尺量一量)

      師:文具盒長是20厘米,寬是10厘米。(邊說邊板書:10厘米)

      像這樣10厘米的.長度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單位來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來表示(板書課題:分米,dm)10厘米就是1分米(板書: 1分米)20厘米呢?(2分米)

      師: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還可以這樣說:這個文具盒長大約2分米,寬大約1分米。

      2、感受1分米

     。1)提問:1分米有多長?直尺上就有答案。從哪到哪是1分米?(請學生上實物投影指出),里面有幾個1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學生齊讀。

     。2)你會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嗎?你準備怎樣畫?先和同桌說說,再畫在白紙上。請你幫同桌量一量,看看畫的線段是不是1分米。

     。3)體驗:

     、 請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用直尺比劃出1分米。

      ② 一人比劃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估計得對不對。

     、 拿出彩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4)師: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粉筆長……)

      3、米和分米的關系

      師:(出示米尺)(1)這有一把米尺,它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分米?為什么?拿出直尺,平放在桌上,一人看一人數。(板書:1米=10分米)學生齊讀。

      4、實踐操作:“想想做做”第3題

      先用身體尺估一估課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分米,再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有多少厘米,再說說接近幾分米。

      [評析:學生目測的數據與結果有差距,但通過目測再讓他們去實際測量,學生又一次感知長度,培養了估計能力。]

      二、認識毫米

      1、初步感受1毫米

      我們以前量過數學書的長邊和短邊,現在老師想請你幫個忙,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是多少。

      同學們有的說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有的說1厘米不到,老師還想知道得更準確,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接著板書課題:毫米)

      2、關于1毫米

     、 直尺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② 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學生齊讀。

     、 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量一量。(1分硬幣的厚度、電話卡或銀行卡的厚度、書上數出10張紙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3、體驗1毫米。

      提問:你能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

      同桌互相比劃,用5角硬幣插進去量一量對不對。

      4、提問:你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嗎?(量小螞蟻的身長)

      三、小結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一共學習了幾個長度單位?分別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從大到小分別是:米、分米、厘米、毫米。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智慧屋,里面有很多難題等著我們去挑戰,有沒有信心?

      四、反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3題。

      (1)說出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的?想想怎樣看更方便。

     。2)第2題,量出下面圖形每條邊的長。

      學生獨立測量。

      匯報交流。提問:平行四邊形的哪兩條邊長度相等?

     。3)第3題。先估一估自己的課桌和凳子的高大約是幾分米,然后小組合作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分別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幾分米?

      2、想想做做第4題。

      先估計,再測量,把數據記錄下來。

      3、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鐵釘長2( )。

     。2)床長2( )。

     。3)大米寬2( )。

      (4)黃瓜長2( )。

      讓小朋友獨立選擇,在交流時先讓學生用手勢表示自己選擇的長度單位,然后在小組里交流為何選這樣的長度單位。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什么單位?它們之間的關系你知道嗎?讀一讀。

      六、課堂作業

      基礎練習:

      1、我們認識的長度單位有( )、( )、( )、( ),用字母表示分別是( )、( )、( )、( )。比毫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是( )。

      2、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 )厘米=1分米 ( )厘米=1米 ( )分米=1米

      綜合練習:

      1、在( )里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張電話卡厚1( ) 一根黃瓜長2( )

      一支粉筆長8( ) 一本數學書厚8( )

      一張課桌高7( ) 一幢大樓高20( )

      教室門高2( ) 一支鉛筆長約2( )

      拓展提升:

      一根小棒長1分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 )。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準備

      1. 教學目標

      1、通過幾個幾就是幾的幾倍,明確倍用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2、會看圖并根據事物之間存在的倍數關系用乘法算式正確表示。

      3、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觀察與比較的能力。

      4、初步體驗數學簡潔美。

      2.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倍,理解和掌握用倍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2、一份數的確定。

      3.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4. 標簽

      教學過程

      一、 新授引入

      1、 課前練習

      師:填一填

      (1)2+2+2+2+2 表示( )個( ) 乘法算式( )×( )

     。2)8+8+8+8 表示( )個( ) 乘法算式( )×( )

      生回答。

      小結:5個2就是5×2、4個8就是4×8。

      2、 情境引入

      師: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1艘黃船,2艘綠船,3艘紅船,一共有6艘船。

      生:每艘船上都是3個人。

      生:綠船的人數是黃船的加倍。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的“倍”

      (出示課題)

      二、 新授與探究

      探究一:

      1、 師:我們來仔細觀察這些小船。

      (1)出示:黃色船

      師:黃船有一艘,船上有3個小朋友,我們就可以將黃船上的人數看做1份。也就是有1個3,所以,黃船上的人數用算式表示成:1×3=3。

      1個3也可以說成是3的1倍。3×1=3(人)。

     。2)出示:綠色船

      問:

     、龠@里有幾條船?每船幾個人?

      ②每條船上的人數和黃船上的人數是一樣的,所以可以把綠船上的人數看成幾份呢?是幾個幾?

      生:看成兩份,每份3人,2個3。

      師:

     、倬G船的人數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3=6(人)

     、垡凰掖系娜耸1份,2艘船就是2份,也就是綠船上的人數是黃船上的幾倍?

      生:2倍。

      師:也可以說成3的2倍。算式也可表示成3×2=6(人)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

      生:綠船上的人數是黃船上人數的2倍。2個3也可以說成是3的.2倍。綠船上的人數:2×3=6(人)或者3×2=6(人)。

     。3)出示紅船

      師:還有紅色的小船。你們能不能按照剛才的樣子,說說看,紅船上的人數是幾份,幾個幾是幾的幾倍呢?小組合作一起試一試。

      匯報交流

      強調:3個3和3的3倍的乘法算式都是3×3。

      師:請小朋友仔細讀一讀,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生匯報。

      小胖總結:4個3就是3的4倍。

      5個3就是3的5倍。

      6個3就是3的6倍。

      熊貓總結:幾個3就是3的幾倍。

      師:那么你能說一說劃船的總人數是幾的幾倍嗎?

      生:總共有6條船,每條船有3人。一共有6個3,劃船的總人數是3的6倍。一共有18人在劃船。

      小結: 幾個3就是3的幾倍。

      算式表示:幾×3或者3× 幾。(板書)注:上下對齊。

      探究二:

      師:請小朋友們獨立完成書上19頁的題2。

      說說轉杯中人數的倍數關系。

      師:這里把什么看成一份?

      生:一個轉杯里的人數看成一份。一份有4人。

      生匯報。

      注:4的3倍,算式表示是:4×3=12人

      師:從轉杯車中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幾個4就是4的幾倍。

      幾個4算式表示:幾×4;

      4的幾倍算式表示:4×幾。

      兩個乘法算式是可以互換的,并且結算的結果是一樣的。

      探究三:

      出示書上19的繩子。

      師:這里有一根的繩子,小朋友們看,用250px的尺量一次。一共量了幾次?

      生:6次。

      師:一次10厘米,一共6次。你能說清楚這里面的倍數關系嗎?在數學書上填一填。

      生獨立完成。

      生匯報。

      小結: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倍。首先要確定多少為1份,每1份有幾個。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個幾也就是幾的幾倍。

      三、 練習與鞏固

      課內練習一

      師:請你獨立完成這三組練習題,看誰最快最正確。

      生匯報。

      課內練習二

      師:小胖,小巧,小丁丁他們去超市買黃瓜。

      黃瓜兩根一捆出售。請你根據要求填空并和你的同桌說說。

      學生討論。

      生匯報。

      師:我們先把小丁丁買的黃瓜數看成一份,一份2根。

      生:小胖:2的6倍。2×6=12(根)

      小巧:2的5倍。2×5=10(根)

      小亞:2的3倍。2×3=6(根)

      師:把小亞買的黃瓜數量作為一份數,小胖買的數量就是小亞的?

      生:兩倍。小亞買了6根,小胖是他的2倍。6×2=12(根)

      師小結:所以當我們計算倍數的時候,要看清楚,我們的一份數到底是幾?一份數不同,產生的倍數也就不同了。

      課內練習三

      畫一畫

      圓有6個,五角星是圓的2倍,圓是三角形的3倍。

      學生獨立操作。

      學生匯報。

      師:畫三角形的時候,我們要怎么考慮呢?

      生:要倒過來考慮。圓是三角形的3倍,圓有6個。我就想6是幾的3倍?

      師:對了,我們要搞清楚,這里的三角形變成了一份數,圓是它的3倍。我們得到這樣的算式:三角形×3=6,所以三角形是2個。

      課堂小結

      本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幾個幾還可以用一個數的幾倍來表示。求一個數的幾倍,一定要搞清楚一份數是多少。

      課后習題

      課后作業

      練習冊第11頁、第12頁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教學難點

      正確辨認特殊的長方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積木圖”】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物體是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的。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幾種圖形。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長方體。

      (1)直觀感知。

      分別出示:墨水盒、字典,學生說出它的形狀。(貼圖并板書:長方體)

      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長方體指給旁邊的同學看。

      (2)建立表象。

      學生觀察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面。比一比、看一看每個面的大小、形狀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小組交流,最后在全班進行匯報。(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的或者有兩個面是正方體形的,相對的兩個面形狀相同。)

      (3)形成概念。

      學生互相說一說長方體有什么特點。

      2、認識正方體。

      (1)直觀感知。

      分別出示:魔方、藥盒等,學生說出它的形狀。(貼圖并板書:正方體)

      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正方體指給旁邊的同學看。

      (2)建立表象。

      學生觀察手中的正方體,看一看它有什么特點?小組交流后在全班進行匯報(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相同)。

      (3)形成概念。

      學生互相說一說正方體的'特征。

      3、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讓學生分別找出學具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組織他們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書上做一做【圖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長方體和正方體。【出示圖片“生活中的圖形”】

      師:你能在這張圖里找到我們今天學習的圖形嗎?

      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3、擺圖形。

      (1)用8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

      (2)用8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4、用橡皮泥捏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捏好以后展示給全班同學看【詳細過程參考探究活動“捏圖形”】。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立體圖形,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呢?(帶學生說一說)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頁例2,例3,(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退位減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順序。

      教法

      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自主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法

      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理解退位減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學生上黑板筆算,教師檢查,表揚做的又對又快的。

      3、(出示第17頁奧運金牌榜的表格)同學們,今天我們還是要研究各國奧運金牌的問題,上節課同學們針對這張表格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誰還記得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的`?

      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學生回答:中國比美國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2。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哪些條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尋找條件,列式。

      學生列式:51—36=?

      該怎樣計算呢?從哪一位減起?個位上1減6不夠減,怎么辦?拿出小棒擺一擺。

      有一下幾種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開,從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開,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從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開與1根合在一起,再從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發現了什么?要拆開1捆,從幾里拿走了6。

      2、你能試著列豎式嗎?

      你認為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十位還剩幾?

      教師教寫豎式的方法,說明退位點的用途,不要忘了減去退位的1。

      3、比較56-22與51-36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認為筆算兩位數減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

      問:從十位減起方便嗎?

      5、試練: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學例3。

      出示50-24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你的算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問:50-24十位退1后個位上要算幾減幾?十位再算幾減幾?

      7、小結。

      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報。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三、拓展運用。

      1、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完成練習三第5題,第6題。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明錯誤的原因及怎樣改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完成教材練習三的第7題和第10題。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退位減

      例:51—36=15例3:50—24=26

      5 1 5 0— 3 6 — 2 4_______ _______1 5 2 6

      七、課后反思: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中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熟記2——6的乘法口訣,比較熟練地口算6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的運算意義。

      (2)讓學生經歷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在探索口訣的記憶方法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2)感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增強學數學的信心。

      (3)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去游樂場嗎?你們跟爸爸媽媽到公園去玩過嗎?你們參加過哪些娛樂活動?

      碰碰車、水上游船、猴子爬樹……

      出示課件中的游樂場

      游樂場中有許多數學問題,你們看到了嗎?

      生1:看到了過小火車、碰碰車……

      生2:玩過小火車的有20人。

      生3:碰碰車上也有8人。

      ……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數的。

      生3:我是算的。

      板書:2+2+2+2=8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怎么用乘法計算。

      2.探究新知

      學習第47頁例1(1)。

      提出問題:

      a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小飛機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用數就可以;用加法計算的3+3+3+3+3=15。

      C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呢?誰能看出來?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這個問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很容易看出來,但班內還有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所以,任何問題都要從易到難。

      匯報:每個加數都是相同的。

      學習第47頁例1(2)。

      出示課件中的例題圖片。

      a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小火車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用數就可以;用加法計算的4+4+4+4+4=20。

      C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呢?誰能看出來?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匯報:每個加數都是相同的.。

      學習第47頁例1(3)。

      根據上面所講,請同學們自學這個例題。

      匯報:2+2+2+2+2+2+2=14。

      小結: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算式:2×7=14或7×2=14

      師:我們以前學過加號、減號,這個左斜右斜的×就叫乘號。

      提出要求:誰能把上面的幾個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誰來挑戰?

      師:你們知道乘法算式怎么讀嗎?

      指名回答,師生更正。

      2×7=14讀作:2乘7等于14。7×2=14讀作:7乘2等于14。

      3.教學“2×7=14”的意義。

      小組討論乘法的意義。

      匯報結果。

      師總結:“2”表示相同的加數,“7”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14”表示相同加數的和。7個2相加可以寫成2×7=14,也可以寫成7×2=14,這里都表示7個2相加。

      討論:如果更多的2相加,例如8個、12個……又該怎么寫呢?

      學習第48頁例2。

      師:同學們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數字叫什么名字嗎?

      5+5+5=15

      5×3=15

      3×5=15

      3和5都叫“乘數”,“×”叫乘號,“15”叫積。

      4.課堂練習。

      把48頁做一做獨立完成,然會匯報交流,師生共同更正。

      5.拓展提升。

      加法算式:XXXXXXXXXXXX

      乘法算式:XXXXXX或XXXXXX

      b.把練習九的1、2、3獨立完成。

      課后小結

      提問: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呢?

      師生總結:

      a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簡便。

      b左斜右斜的×就叫乘號。

      c第一個乘數表示相同的加數,第二個乘數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等號后面的數表示相同加數的和。如:2×7=14,7個2相加可以寫成2×7=14,也可以寫成7×2=14,這里都表示7個2相加。

      板書

      乘法的初步認識

      加數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5個33+3+3+3+3=155×3=153×5=15

      7個22+2+2+2+2+2+2=147×2=142×4=14

      2×7=14讀作:2乘7等于14

      7×2=14讀作:7乘2等于14

      5+5+5=15

      5×3=15

      3×5=15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⑴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聘髯蕴顚憰系腵空白

     、菍W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葘W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趴匆豢磿系膬热,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七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确抡张e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賹W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樣算出機靈狗得了多少分

     、弁瑯拥姆椒ㄓ嬎闾詺獾牧硕嗌俜

     、苷f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花園

      教學目標:

      1、結合全體情境,提出并解決與倍有關的數學問題,培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決問題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倍與乘、除法運算的聯系。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

      倍的逆向思考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老師帶大家一塊去花園走走,呼吸新鮮的空氣好嗎?這幾天天氣真好,空氣清新,我們一起到美麗的花園去看看吧!

      二、問題探究

      1、 理解圖意(出示掛圖課件)

      師: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花園,大家看到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匯報

      2、 提出問題

      3、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呀,根據收集到的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說給你的同桌聽。

      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問題。

      4、 解決問題

     、艓煟喝绾谓獯疬@些這些問題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獨立解答問題。你們先畫一畫再算一算

      ⑵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同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師:誰來解答第一個問題呢?

      師:這二個問題誰來解答?

      4、教師小結

      師:同學們回答得真不錯,觀察一幅圖時,我們要從多角度去發現問題,找出數量之間的'關系,正確理解題意,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三、體驗感悟

      師: 剛才在大家的問題提得真好,解答的同學也回答得十分準確。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在老師再考考你們。

      師:請同學翻開課本第73頁。

      師:一起解決。誰先來說說題意。

      四、實踐應用

      完成練一練1,2,3,4題

      第1、2題:畫一畫,算一算。

      完成在書上,集體訂正。

      第3題:讓學生收集正確信息,提出問題并解答

      生匯報

      師:同才大家討論得十分激烈,請同學們來說說你們小組有哪些獲?

      第4題:讓學生自己估計,測量,讓后填寫

      師:老師這兒有兩條繩子。一條是紅繩,一條是黑繩。請你們先估計它們大約有多長?

      師:再量一量實際有多長,然后解答問題,并列出算式。

      (學生獨立做完,再反饋)

      師:除了用除法解決這個問題外,還有其它的辦法嗎?

     。ㄒ院诶K的長度為單位,量一量紅繩的長,量的次數就是所求的答案。)

      生讀題

      五、小結

      師:這節課,大家都學得不錯,誰來說說你在本節課學會了什么?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9

      第4課時 有趣的七巧板

      教學內容:

      課本第18-1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拼圖形,體會填寫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2、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與同學的交往、合作意識。

      3、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展想象力,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拼圖形,讓學生體會圖形有變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難點:用七巧板創造性地拼圖形。

      教學準備:

      課件、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認識七巧板

      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問:在這樣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幾塊圖形?你知道每塊圖形的名稱嗎?(同桌互說)

      提問:七巧板中有幾種不同的圖形?哪幾種?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樣?你是怎樣知道的?

      2、請學生試著用兩塊拼成一個正方形。

      (1)學生們拼,指名板演

      (2)說說自己是怎樣拼的。

     。3)動手操作:試試用七巧板中的兩塊,拼成一個三角形、再拼成應該平行四邊形。

      二、動手操作

      1、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圖形?

      2、分小組活動: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一個已經認識的圖形

     。1)學生分小組活動。

     。2)指名板演、講解。

     。3)指名分組匯報時,應多鼓勵、表揚有多種結果的同學。

      3、分小組活動: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六塊。是否也能拼成我們認識的`圖形?

      4、出示第 19 頁的幾幅圖。

      5、說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還能拼出有意思的圖形。

      請學生分別說說這幾幅圖是什么?

      再讓學生分組動手拼出美麗的圖案。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有趣的七巧板

      三角板、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拼擺出不同的圖形,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通過對七巧板的操作,使學生初步了解七巧板的作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象、嘗試拼圖,然后在交流中互評。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經歷了圖形的變換過程,空間觀念得到了培養。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

      第5課時 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 8-1 0 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計算驗算。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計算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欲望,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難點:領悟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的簡單實際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出示 8 個圓和 5 個三角形,提問:你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獨立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 4

      提問:你能知道什么數學信息?學生交流

      根據這些條件,可以求出哪些問題?

      2、指導學生解答:小華做了多少朵?

      用圓片擺出來, 第一排擺多少個圓片?

      啟發:對照剛才擺的過程,想一想,可以怎樣列式計算小華擺多少朵?

      11 + 4 = 14(朵)

      3、列式后解答后追問:算出的得數與擺出的結果一樣嗎?

      嘗試解答:小平做了多少朵?

      先用圓片擺一擺,小組合作,再計算

      4、討論:第一排擺了多少?第二排怎么擺?

      5、明確:對應擺,最后空 3 個位置不擺。

      三、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 第 1 題:

      學生動手畫一畫,再填空。組織交流時著重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2、想想做做 第 2 題:

      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學生獨立解答。

      3、想想做做 第 3 題

      看清條件,問題,有困難的用學具擺擺。強調:上下要對齊。

      思考:算出的數會不會比 3 2 個少?為什么?

      4、想想做做 第 4 題:

      出示圖后指名說這道題目是什么意思?求小灰兔拔了多少個,怎么求?獨立

      完成。

      匯報:你是怎么做的。2 5 + 7 = 3 2 (個)

      5、想想做做 第 5 題:

      學生獨立做,集體講評。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板書設計:

      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

      (1)小華做了多少朵?

      11+3=14(朵)

      (2)小平做了多少朵?

      11-3=8(朵)

      教學反思:

      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數量關系比較隱蔽,解答這類問題時,借助“同樣多”把這類問題轉化成求總數(求剩余)的問題,再用加(減)法計算。這種推理方法,邏輯性較強,但學生難以理解。這節課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是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分解擺圓片的操作過程,把隱蔽的數量關系在物化活動中外顯出來,使學生形成比較清晰的表象,并以這種表象為基礎,利用已有的知識,直接確定計算方法。這種教學策略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便于學生理解計算方法。

      給學生足夠開放的空間,引導學生自己結合動手操作的經驗,總結規律,既能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又有利于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傾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斷進步,在合作中整體提高。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3、能夠正確地進行乘加或乘減的運算,并通過計算幫助自己記憶乘法口訣。

      4、進一步學會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3、能夠正確地進行乘加或乘減的運算。

      教學難點:

      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池塘邊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豐收了,你們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壯呀!

      出示課本圖片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學習乘加和乘減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小朋友從畫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導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這個問題你會解決嗎?想一想可以怎樣列式?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3+3+33443

      3)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這時小熊也來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來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還剩幾棵玉米呢?你會解決嗎?

      4)引導學生列出乘加或乘減的算式。剛才有人用12減1,而12又是從哪里得來的?既然12是剛才用34、43或3+3+3+3算出來的。那么如果把這兩次的計算寫成一個算式,你會寫嗎?

      [設計意圖]先出現一步解決的乘法問題,給學生的下一步學習做好方法上的'鋪墊。

      請大家在小組內商量商量,然后試一試。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列出了含有加減法的算式,還列出了含有乘減法的算式。你們知道這樣的算式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嗎?

      請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這樣的算式外,還可以怎樣列式來解決?小組繼續討論。乘加的算式有又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師小結。乘加或乘減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減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用不同方法進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領悟乘加或乘減法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56頁《做一做》1、2題。56頁1題在引導學生看清圖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確運算的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對乘加法和乘減法的運算順序的認識和理解。

      四、拓展性學習

      1、在口里填上正確的數。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設計意圖]給學生有一定的展示場地,發揮他們的智能。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頁例1、例2及練習十五1、2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概念。

      2、經歷不同分法的過程,學習分物體的一些方法,為教學除法作準備。

      3、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我能行)

      1、口算(題略)

      2、填空(題略)

      二、新課教學

     。ㄒ唬┳灾黝A習,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看數學書上66頁的例題1,并動手分一分,有6個,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想一想:要分什么?分幾份?有幾種分法?)

      2、什么叫做平均分?

     。ǘ┖献魈骄恳

      1、分五角星,初步感受平均分(例1)

      教師:同學們,能把6個五角星分成兩堆嗎?

      學生獨立分五角星,教師參與、指導。學生在匯報各種分法,并把學生的不同分法都呈現在屏幕上。

      教師:哪一種分法最特殊?為什么?

      學生:分成3和3,因為每堆一樣多。

      教師:像這種把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板書)。生齊讀。

      2、當堂達標

     、排袛嘁韵赂黝}是不是平均分?

      ⑵判斷:是平均分的打√,不是平均分的打x 。

     。ㄈ┖献魈骄慷

      1、分鉛筆,探究平均分的方法(例2)

      教師出示12支鉛筆。

      教師:現在老師手里有12支鉛筆。如果把這些鉛筆平均分成3份,猜一猜,每個盒子放多少支鉛筆?

      隨后學生動手分一分,把12個小棒平均分成三堆,小組內交流各種分法。師請生匯報演示。

      2、老師課件展示并總結平均分的'方法。

      每次1個1個地分

      12支鉛筆平均分成3份每次2個2個的分

      每次4個4個地分

      3、想一想:每次都這樣分,太麻煩了!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

      想:3個幾是12,也就是

      3 ×(4)=12

      把12支鉛筆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支鉛筆。(生齊讀)

     。埸c評:讓學生結合一共12支鉛筆和3個盒子先猜一猜每個盒子里放多少支鉛筆,培養學生的數感。在交流各種分法時突出一次分完的方法,引導學生把平均分和乘法聯系起來,為學習除法的認識作準備。]

      4、當堂達標

      請同學們完成數學書68頁練習十五的1、2題。

      三、總結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ǘ⿲W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么,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3)學習寫4000,師;這個數怎么寫,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四、游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2、要從高位讀起,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①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谥虚g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③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苊恳晃皇菐拙蛯憥。

      ⑤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4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復習了數的讀寫等知識,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通過運算進行解決。(學生舉生活中的例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復習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板書課題)

      二、主體內化

      1.承上啟下,引出知識點。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關于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 (1)學習整數、小數、分數 四則運算的意義。

     。2)學習整數、小數、分數 四則運算的法則。

      2.合作整理、形成網絡

     。1)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根據知識之間的聯系合作整理整數、小數、分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意義與法則,并把整理的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2)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組補充說明。匯報時有的可根據對知識的理解,自己的經驗舉例說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關的知識。

      a、整數、小數、分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意義

      加法 :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減法: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乘法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乘小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是多少。 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除法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b、整數、小數、分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法則。

      3.比較異同,深化知識。

     。1) 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有什么相同點?他們相互間有什么聯系?(討論)

      相同點:都是把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或相減。

      聯系

      1、小數乘法先按整數乘法法則計算,小數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后,也按整數除法法則計算。

      2、分數除法要轉化成分數乘法計算。

      (2)計算小數乘除法、分數乘除法要注意什么?

      小數乘、除法要正確確定小數點的位置;分數除法轉化后乘的是除法的倒數…

      (3)加減乘除這四種運算之間的聯系。

      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運算

      加法—————————————乘法

      逆運算 逆運算

      減法—————————————除法

      三、綜合應用

      1.第一題,可加上幾道與0和1有關的口算題

      (1)計算后可挑選幾道題說一說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2.計算各題并驗算

      349+256 52.8-45.7

      7.2×4.3 6.25÷0.25

     。臃ǹ捎脺p法驗算;減法可以用加法或減法驗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驗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驗算。)

      3.認真想一想,不用計算,你能填上“﹥”“﹤”“=”嗎?

      師生共同完成前兩道題,讓學生回想積與被乘數、商與被除數大小關系的規律。然后讓學生完成后面的練習,并說出理由。

      4.根據算式,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

      5.解決實際問題。

      (1)兩個數的積是248,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2,積是多少?如果一個因數乘3,另一個因數不變,那么積是多少?

      (2)差是18.6,被減數,減數同時增加7.3,差是多少?如果同時減少18.6,那么,差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1頁總復習第2題及練習二十五第4、6、7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及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和熟記乘法口訣表,并能熟練地利用乘法口訣表求積,提高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說一說”“比一比”等活動,提高學生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熟記乘法口訣并利用口訣求積。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引出課題。

      板書課題:表內乘法的復習。

      二、復習舊知

      (1)復習乘法的意義及各部分的.名稱。

      多媒體出示下圖:

      ○ ○ ○ ○ ○ ○ ○ ○

      ○ ○ ○ ○

      ○ ○ ○ ○ ○ ○ ○ ○

      問:求一共有多少個,用加法計算怎么列式?用簡潔計算怎么列式?

      5+5+5=5=20(個)

      5×4=20(個)

      指名說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5 × 4 = 20

      乘數 乘號 乘數 積

      教師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復習乘法口訣。

      ①背乘法口訣。采取多種形式背乘法口訣。

     、诟鶕傲盼迨摹边@句口訣寫出兩個乘法算式。

     、劭谒。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五第4題。

      以開火車的形式練習。

     。2)完成練習二十五第6題。

      仔細看題,獨立完成。

     。3)完成練習二十五第7題。

      引導學生認真審題,讀懂題意,然后獨立完成。

      四、總結提升

      這節課我們對乘法進行了復習,你們有什么新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板書設計

      表內乘法的復習

      一、乘法的意義及各部分的名稱

      5 × 4 = 20

      乘數 乘號 乘數 積

      二、乘法口訣

      背誦1—9的乘法口訣。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03

    二年級數學教案上冊02-14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4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經典)07-17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經典]05-26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經典)07-08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秀02-15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05-25

    (推薦)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18

    [必備]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久久网 |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 久久午夜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原创私拍精品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