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知識目標:
能清楚地知道倒數的概念,能求一個數的倒數。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歡數學的情操,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能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策略:
在小組間交流合作的基礎上,得出倒數的概念,并能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利用分數乘分數算式導入新課。
二、學習倒數的'概念。
1、利用投影儀出示下列算式。
×=2×=×=×10=
×=7×=×=×5=
2、先讓學生計算以上算式的結果,并指名回答。
(中、下游學生回答)
3、在小組中交流算式有什么規律,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如果兩個數的乘積是1,那么我們稱其中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
5、指名說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其他同學進行判斷并評議。
三、鞏固目標。
出示試一試題目,學生獨立做,做完后同桌訂正,最后指名回答。
四、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交流討論。
0有倒數嗎?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五、練習鞏固。
練一練題目,獨立做,全班訂正。
六、課堂小結,教師評價。
板書設計:
倒數
a×=(a≠0)
教學反思: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綜合應用圖形的面積、計算等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能力與意識。
2、發展實際調查,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如何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分析切入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分析并引入課題。
要粉刷我們教室墻壁,需要哪些數據?怎么取得這些數據呢?
請同學們估計一下,教室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米左右?
二、引出課題,并板書:數學與生活
三、小組合作
(1)測量結束后,將所得到的數據相互交流,看看雙方誤差多少。
(2)這一步,要求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這一實際問題,因此,著重引導學生分析求取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四、教師巡視輔導,對個別學困生重點解疑。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知上:學會順數與倒數,學會順接數、倒接數。
2、能力上:在游戲中感知倒數與順數的規律,開拓幼兒的思維發展。
3、情感上: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
活動難點:
學習倒數、倒接數
活動準備:
一、1-10磁性數字卡2套、方向箭頭1個
二、青蛙10個,荷葉若干個
三、相同火車頭圖片2個(區別:車牌號不同)
四、高樓模型1棟、1-10粘貼數字1套
五、《開火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認識新朋友的愉悅心情。
(二)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導入青蛙,及要去參觀青蛙的新樓房的主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進行知識鋪墊。
1、通過拍手游戲感知數量之間多1與少1的關系。
2、數字感知多1與少1的關系:如:比2多1的數是幾?比9少1的數是幾?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報數的方法,使幼兒初步感知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并進行小結:我們把按從小到大順序排列的,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1,這樣排列的一排數叫順數。從大數到小數排列,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少1,這樣排列的一排數叫倒數。
(二)教師引導幼兒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觀察、感知由于方位的變化,數的順序也會發生變化。
(三)復習鞏固:
1、教師以神奇的口吻,導入青蛙,以尋找青蛙不同點的.方法,引導幼兒發現有的青蛙胸前沒有數字,并啟發幼兒進行按規律填數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從任意數起的順數與倒數練習。
3、教師以乘坐小火車參觀青蛙的新樓房的方法,導入小火車,引導幼兒對車牌號碼變換方向進行觀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變化,數的順序也會發生變化,并引導幼兒根據車牌號的排列規律結合報數乘坐火車,以參與的形式體驗、感知順數與倒數。
4、以觀察樓房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順接數與倒接數的練習。如:住在5樓的xx想到1樓的xx家串門,要走哪幾層樓?
5、教師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游戲,再次進行順接數與順倒數的練習,如:“拍拍手,來數數,123,接著數------”(456),“拍拍手,來數數,987,接著數------”(654)。
三、結束部分:
拓展幼兒思維,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哪里有順數與倒數,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同爸爸媽媽共同尋找、查閱資料,順數與倒數還應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計算、比較和觀察中,發現倒數的特征并理解倒數的意義。
2、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
能運用倒數解決一些實際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運用倒數解決一些實際的數學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1課時
第一課時:
一、筆算性復習,并引入倒數的情境中
教師口出以下算式,讓學生解答。
在校對答案中,引導學生:你發現了什么?
這些計算式子的最后結果都是1,類似這樣的式子,你還能舉出一些嗎?小組討論,并分別再舉到三個。
二、引出課題,并板書: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我們可以給它取個名字,叫什么?板書。
倒數有什么特點?
應該如何表述倒數的概念?這個概念有什么要點?
三、再次研究倒數的類別:
之前大家曾找了倒數三個,有沒有想過對這樣的情況進行分類呢?
1、整數的倒數
2、分數的倒數
3、小數有嗎?
4、0有嗎?
小組討論:0為什么沒有倒數?穿插1的倒數是多少?
四、課堂練習。
連好后,由學生自行分析,說明理由。
五、課堂小貼士:
一個分數的分子是互為倒數的兩個數的積,分母是最小的合數,這個數是。
五、課堂討論活動:
1、你認為學了倒數后,理解了什么?還有什么疑惑嗎?
2、倒數在數學中會有什么作用?你能舉舉例子嗎?
六、課堂作業:伴你成長P18。教師巡視輔導,對個別學困生重點解疑。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概括、抽象,從本質上理解倒數的意義,并能正確地求一個數的倒數。
2、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的意義,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從本質上理解倒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呈現數據,先計算,再觀察發現。
1、出示:3/8×8/37/15×15/7 5×1/5 0.25×4
2、計算后,這些數據你發現有什么規律?(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組內交流)
二、交流思辨,抽象概念。
1、匯報。乘積都是1。
2、你能根據上面的觀察寫出乘積是1的另一個數嗎?
3/4×( )=1 ( )×9/7=1
說說你是怎樣寫得,有什么竅門?
你還能寫出像這樣乘積是1的兩個數嗎?不過要寫得與眾不同!(鼓勵學生寫出整數、小數)
你是怎樣想的?如0.5、1.7
3、抽象概念,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可以說誰和誰是互為倒數,也可以說誰是誰的倒數。
4、讓學生說說上面的數(用兩種說法)。
5、是互為倒數的它們的積是1,這兩個數有特點嗎?仔細觀察這些數。
學生討論:分數的分子分母調了一下位置;
師:那么5×1/5 0.2×5乘積也是1喲!怎么?把整數和小數也化成分數。
6、溝通:分子分母倒一下跟乘積是1有聯系嗎?
7、現在你對倒數有了怎樣的認識?
三、求一個數的倒數。
1、找一個數的倒數。
5/11的倒數是( ),( )的倒數是4/7,( )和15是互為倒數。
你是怎樣找一個數的倒數的?說說你的方法。(從倒數的意義和現象)
2、會找了嗎?你能找到下列數的倒數嗎?
3/5 4/9 6 7/2 1 1.25 1.2 0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
(1)先說說你找到的這個數的倒數的,你是怎樣找的?
(2)在找這些數的倒數中,你有什么想說的?
3、現在你對倒數有了什么新的.認識?(0沒有倒數,其他的數都有,1的倒數就是1。)
四、鞏固深化。
1、做一做,寫出下面各數的倒數,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同桌互說倒數,你說一個數,讓同桌說他的倒數。匯報幾組。
3、判斷題。書上第25頁的第3題。
補充:(3)2/5×5/2=1,那么2/5是倒數。
(4)任何一個數都有倒數。
(5)如果一個數是A(0除外),那么這個數的倒數就是1÷A。
重點討論:一個數的倒數一定比這個數小。
那么哪些數的倒數比原數小、大或相等。
4、完成作業:作業本第12頁的1、2、3題。
五、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倒數,你對倒數有什么認識?
《倒數》教學的想法和反思
今天學習《倒數》一課,內容簡單,在其他數學版本中只是一個練習內容。倒數對于學生來說,雖然是新的,但是卻相當地容易,只要會分數乘法、分數、小數的相關知識就行了。但是在教學中學生往往會產生這樣的認識,倒數就是兩個數分子分母倒一下就行了。這樣就會帶來對知識本質的偏離,只關注事物的表象。如何來改變學生這一認識呢?
結合自己的個人研究重點:
1、關注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關系。
2、關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思維活動。
先給自己提幾個問題?
1、倒數的內涵是什么?分子分母顛倒位置的外延與內涵的關系?如何處理兩者的關系?
倒數的內涵是乘積是1的兩個數。分子分母顛倒位置是倒數的外在表現,正因為分子分母顛倒了位置,那么他們的乘積就是1了,或者說因為乘積是1了,所以兩個數成互為倒數就會產生這樣現象。
內涵決定著外延,外延是內涵的一種表現,兩者關系密切。如果讓倒數的外延更豐富,那么對內涵的理解也就更充分。其實乘積是1和分子分母顛倒位置是有因果聯系。
2、概念教學,一般是建立表象,然后逐步地去非本質的特征,抽象概括,最后變式鞏固。但是由于倒數這一知識的本質是乘積是1,而學生往往會忽視這一本質,注重其分子分母顛倒位置的現象。因此要改變這樣的教學過程。
于是,決定先直接對本質進行提練抽象(因為比較簡單),然后在進一步觀察現象、比較溝通(為什么叫倒數,是什么現象決定兩個數的乘積是1)逐步地豐富,不斷地理解本質。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1——10的倒數。
2、在游戲的過程中,感知順數和倒數的規律。
3、使幼兒在游戲中能積極主動的學習,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理解1——10之間順數與倒數的規律
活動準備
1、1——10數字卡片兩套,方向箭頭兩個
2、磁鐵圓點若干,小動物玩具十個
3、小汽車兩輛(顏色不同)
4、音樂:《郊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請小朋友們去郊游為主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想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導幼兒以報數的方法,初步感知順數的規律,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1,這樣排列的一排數叫順數。
(二)接著導入到倒數的認識
教師引導幼兒感知,由于方位的變化,數順序也會發生變化,從大數到小數排列,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少1,那么這樣排列的一排數就叫做倒數了。
(三)鞏固部分
1、教師以驚訝的神情導入這些小動物有的胸前有數字,但個別是沒有的,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按規律排好隊。
2、請小朋友們與小動物玩游戲,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可以從任意數起的順數和倒練習。
3、教師以郊游的方法導入小汽車,引導幼兒根據對汽車不同的顏色進行觀察,并且感知由于方位的變化,數的順序也會發生變化,指導幼兒參與體驗,鞏固感知順數和倒數。
4、指導幼兒參與手指游戲,再次進行對順數與倒數的練習。
三、結束部分
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哪里有順數和倒數,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與小伙伴或爸爸、媽媽共同尋找順數和倒數,下一節讓我們大家共同分享。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有的小朋友自覺排隊,請一人當小隊長,按順序數數,有的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數數,由這些可以說明孩子們已經有了探究的興趣,那么我們教師應放開手,讓孩子們自己去玩、去探索,畢竟學習不能只通過一兩集體活動來完成。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7
設計說明
本節課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創造的過程,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以下兩個方面: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本節課從對聯導入,使學生發現對聯的妙趣所在,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奧秘的興趣,為學習倒數的意義作鋪墊,同時也為寬松的課堂氛圍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注重學生的思維推進,有效地實現概念的自我建構。
在教學倒數的概念時,教師適時地拋出問題:在這個概念中你覺得哪個詞比較關鍵?引導學生的思維逐步推進,順利地解決了“乘積為1”“兩個數”“互為倒數”這三者的關系,培養了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后通過探究0和1的倒數問題,使學生對倒數的概念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建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故事激趣。
乾隆皇帝很喜歡旅游。有一次,他來到“天然居”大酒樓吃飯,看到這里環境非常好,像來到了天上仙境一般,于是寫了一副非常有趣的對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這副對聯有趣在哪里呢?
(這副對聯無論順讀、倒讀皆能成聯,貼切而不混亂,從而產生了引人注目的效果,成為了千古佳聯)
2.引入新課。
其實,在數學里兩個數之間也有這樣有趣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這樣關系的兩個數。(板書:倒數)
設計意圖:用故事中的對聯導入,讓學生在寬松、活躍的氛圍里,產生對新知的求知欲。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倒數的意義。
(1)觀察算式,通過計算發現規律。
師: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教材31頁第一部分內容),先計算,再觀察這些算式,同桌互相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發現:每個算式的積都是1;兩個乘數的分子、分母互相顛倒。教師說明像這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2)初步理解倒數的意義。
師: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什么是倒數嗎?
引導學生歸納倒數的意義:乘積為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板書)
教師強調: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單獨存在。必須說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例如:×=1,所以和互為倒數,也可以說是的倒數或的倒數是,但不能說是倒數或是倒數。
師:像這樣互為倒數的兩個數你能再說出幾組嗎?(指名回答)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倒數的意義,你覺得哪些詞比較關鍵?
(乘積為1;兩個數;互為)
2.結合實際探索,深入理解倒數的.意義。
(1)引導學生回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課件出示教材31頁的表格)觀察表格中給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的數值,它們有什么特點?
(長方形的長和寬的數值互為倒數)
(3)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并說說你的發現。
(學生結合給出的數值進行計算,發現互為倒數的兩個數的乘積為1)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教師明確指出倒數的意義,并使學生通過具體的例子,初步感受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同時借助計算長方形的面積,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倒數的意義。
3.探究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1)一個分數的倒數的求法。
提問:的倒數是多少?怎么求?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展示:
把的分子、分母交換位置,的倒數就是。
(2)一個整數的倒數的求法。
(課件出示教材31頁第三部分內容)提問:每個長方形的面積都是1,也就是說,每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的數值是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長和寬的數值互為倒數)
提問:2的倒數是多少?2可以看成分母是幾的分數?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全班匯報。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在計算、比較、觀察中,發現倒數的特征并理解倒數的意義。
2、掌握求一數的例數的方法。
教學重點
發現倒數的特征,理解倒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教具準備
題卡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新課引入
1、出示算式:
2/3×3/22×1/2
8/11×11/81/10×10
7/9×9/77×1/7
2、找一找
二、新棱
1、師:每個算式的積都是1,兩個乘數的分子分母互相顛倒,那么我們稱其中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比如1/2的倒數是2,2的倒數是1/2,這兩個數互為倒數。
2、提問:“互為是什么意思?”
1、學生算一算
2、找一找算式中有什么相同之處。
3、反饋
學生進行思考,同桌討論。
1、讓學生說一說:
上面口算題和自己舉倒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誰是的`倒靈敏,誰和誰互為倒數。
這兩個算式的兩上因數的分子,分母這間存在什么關系?
學生分析:
學生嘗試練習:
0有沒有倒數?為什么?
通過算式引入課題。
通過教師點明課題,使學生通過實際計算,更直接地感受這組算式中積的特點,從而在觀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現這些算式的共同特點。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小結:倒數是對兩上數來說的,它們相互依存的,必須說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3、練習:
4、求倒數的方法
(1)觀察:
(2)怎樣找出一個數的倒數呢?
指名口答,怎樣寫出一個數的倒數?
(3)想一想:怎樣求4/11、16/9、0.50.35的倒數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順數與倒數》數學教案02-11
《倒數》五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3篇)01-07
順數與倒數數學教案02-12
大班數學教案《順數與倒數》03-02
中班數學教案順數與倒數03-22
《順數與倒數》數學教案8篇02-11
《順數與倒數》數學教案(8篇)02-11
大班數學教案:順數和倒數01-01
順數與倒數數學教案8篇02-12
大班數學教案《順數與倒數》6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