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8-21 07:44:5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合集(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合集(9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簡說

      “識字3”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教學本課應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系大自然的實際,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三、教學建議

      首先檢查預習,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

      (一)識字寫字

      1.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大自然,聯系實際識字:霧、霜、朝霞。

      2.在積累詞語中識字:夕(陽)、(蝴)蝶、(蜜)蜂、(山清水)秀、(萬)紫(千紅)、碧(樹紅花)。

      3.用“加一加”的方法識字:木—李,木—楊,禾—秀。

      4.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鞏固識字。

      5.引導學生注意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千、楊、蜂、霜、朝、紫。

      6.用“秀、語”組詞語,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7.寫字指導。

      本課寫字指導的重點可以放在上下結構的字上。三個上下結構的字中,“秀、香”二字都有禾字頭,可以進行重點指導:(1)“禾”字應該寫得扁一些;(2)上撇是平撇,不能寫成斜撇;(3)豎要寫短,給下面的“乃、日”留下空間;(4)撇、捺要盡量伸展。

      (二)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小聲跟讀。

      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3.師生交叉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讀完一遍后再交換。

      4.學生可分三個大組拍手賽讀,優勝組集體表演讀。

      5.小組合作學習:我會讀,我能對。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想一想:在這些詞語中,哪些詞語可以與哪些詞語相對?在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是相對的?比如,朝陽對晚霞,山清對水秀。

      (三)實踐活動

      找朋友:學生各選一個詞語寫在一張紙上,再把這張紙舉在自己胸前,然后找到能與自己相對的'詞語,比比誰找到的朋友多。第一次沒找到朋友的學生,可重新選擇一個詞語,再找朋友,直到找到朋友為止。在找朋友的過程中,提倡互相幫助。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朗讀導入

      1.教師范讀導語,引起學生對本組教材的興趣。

      2.學生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對子。

      (二)讀中識字

      引導學生逐段朗讀,在讀中體會意思,在讀中引出生字,并結合對子中相對的詞語學習生字。

      (三)歸類突破

      1.有雨字頭的:霧、霜、霞。

      2.有蟲字旁的:蝶、蜂。

      (四)在活動中鞏固識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鞏固識字。

      2.用熟字“加一加”鞏固生字:木—李,木—楊,禾—秀。

      3.找朋友:學生各選一個詞語寫在一張紙上,再把這張紙舉在自己胸前,然后找到能與自己相對的詞語,比比誰找到的朋友多。

      (五)在讀中鞏固

      1.師生交叉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讀完一遍后再交換讀。

      2.學生可分三個大組拍手賽讀,優勝組集體表演讀。

      (六)在積累詞語中鞏固

      1.口頭組詞語。

      朝()蜂()楊()

      夕()蝶()李()

      2.我會讀。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想一想:在這些詞語中,哪些詞語可以與哪些詞語相對?

      (七)在寫中鞏固

      要求寫的六個字中,有三個是本課生字,要注意指導學生在寫字時復習鞏固生字。

      (八)擴展練習

      小組合作學習:我能對。分小組找一找,在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可以對對子?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找的多。

    語文教案 篇2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語文教案-難忘的啟蒙。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老師們的愛國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感受作者對啟蒙老師崇敬、感激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啟蒙老師,也都會對啟蒙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你六年的小學生活中,給你印象最深的老師是誰?

      板書課題,同學們,課題中的“啟蒙”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全文,思考文章寫了啟蒙老師的哪幾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啟蒙老師是些怎樣的人,為什么讓“我”時常心懷感激?

      (2)為什么老師的許多表揚“我”都淡忘了,而教師的批評和懲戒“我”至今未曾忘記?

      (3)“從這些寬嚴之間,同學們也領悟了一些道理,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難忘的啟蒙》。”我們領悟了什么道理?

      (4)文章的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三、小組討論大家提出來的問題

      可以全都討論,也可以只討論你們感興趣的某些問題。

      四、全班交流討論結果,教師相機點撥

      1.你覺得“我”的啟蒙老師具有怎樣的品質,作者是怎樣寫出來的?

      (1)熱愛祖國。

      (2)治學嚴謹,教育嚴格。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話

      教師引導:老師播下的種子是什么?這些種子開花結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個反問句是什么意思?由這段話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齊讀這句話。

      五、談感受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師,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具體的'事例說說這個老師的美好品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自學課文,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并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動腦、動口、動手,弄懂課文內容。教師在檢查預習的基礎上,了解、歸納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并注意及時總結好的學習方法。從而理解啟蒙老師的優秀品質,喚起學生對美好的小學生活的回憶。

      語文教案-難忘的啟蒙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并把握本詩所寄托的高潔情操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2、玻學習并鑒賞本詩詩中有畫,畫中含情,詩情畫意渾然一體的藝術美。

      教學方法:

      誦讀法、鑒賞品味法

      媒體設計:錄音機、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王維,唐代大詩人,大畫家,仕途較為順利,官居高位,卻選擇了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他的詩風直接繼承了陶淵明,“似淺實深,似淡實腴”。蘇軾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能體現其詩風的.五言律詩《山居秋暝》。

      二、鑒賞品味

      1、聽錄音:要求邊聽邊體會詩中情感,想象詩中意境。

      2、學生誦讀:

      (1)采取多種誦讀方式,體會律詩的音韻美。

      (2)結合本詩談談律詩的特點。

      提示:學生自讀課前知識段落,掌握理解律詩相關知識,然后與本詩比照,談談本詩有幾聯,如何押韻,哪里對仗等等。

      3、鑒賞詩歌的意境美

      (1)找出最喜歡(你認為最美)的一聯,給大家描述一番。

      提示:注意畫面的布局、色彩的搭配等等。

      舉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一幅動靜結合、色調清淡的很美的畫。皎潔的月亮把清暉灑向松林,在地上投射出斑駁的影;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發出極輕微的聲音,仿佛它也不忍心破壞這詩一般寧靜和諧……

      (2)如何理解本詩主旨?

      明確:尾聯已表明心跡—即使芳草衰敗了,這里依然有美好的景色,是王孫隱居的理想境地。另外,我們從前三聯詩人對空山秋景的美好描繪中也能品味出詩人心志。

      三、延伸閱讀

      提示:顯示王維其他詩作進行比較鑒賞。

      四、布置作業

      1、誦記本詩。

      2、課外閱讀王維作品,有興趣的同學可寫寫讀后感,比如談談王維“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

      五、板書設計

      山居秋暝

      雨后空山→王孫可留

      景情

      (清淡寧靜)(淡泊出世)

      教案點評:

      1、讓學生在誦讀中品味律詩的音韻美;

      2、通過聯想和想象,把詩句化為畫面,鑒賞品味“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

      3、鑒賞王維同主題及特色的詩歌,了解其詩歌風格。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學會認讀Z、C、S三個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發音準確。

      2.學會正確書寫Z、C、S三個聲母。

      3.引導學生觀察,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把話說完整的習慣,項固“i”上的標調規則。教學重難點:

      1.認識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2.學會正確書寫“S”。

      教具準備:

      聲母及音節卡片、小黑板、插圖等。

      第一課時

      一、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到拼音王國中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拼音朋友,對嗎?你們還記得它們都是誰嗎?對,單韻母家族的“aoeiu{”6個小朋友,還有聲母家族的“bpnf、dtnl、gkh、jqx”14個小朋友,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呀?今天我們這節課不僅要再認識聲母“zcs”3個小朋友,而且還要到整體認讀家族中看一看。你們想去嗎?那我們先認識一下聲母“zcs”,一會兒它們帶我們去整體認讀家族。

      二、借助插圖學習聲母“zcs”的音形

      (一)學習聲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圖,學習字母的音

      (1)問: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

      (2)你能試著讀讀這個字母嗎?學生試讀。

      (3)講:你們可以借助“字”的音平讀來學習字母

      “z”的讀音。發音時,舌尖向前平伸,頂住上牙門齒背,

      憋住氣流,舌尖稍微放松,讓氣流從窄縫中擠出來,注意

      讀得輕短些就是“z”的音了。自己試試?

      (4)教師范讀“z”。

      (5)學生練讀“z”,體會發音要領。

      2.記憶“z”的形(1)問:看看圖有什么好辦法記住“z”的形呀?(2)學生說記憶順口溜,誰說得最好,就讓他帶讀:像個小2zzz。(二)學習聲母“c”的音形1.出示“c”的圖,學習字母的音

      (1)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呀?

      (2)你能試著讀讀這個字母嗎?學生試讀。

      (3)講:你們可以借助““刺”的音平讀來學習字母

      “c”的讀音。發音的方法基本與“z”相同,只是從窄縫

      中擠出的氣流比較強。自己試一試?

      (3)教師范讀“c”。

      (4)學生練讀,體會發音要領。

      2.記憶“c”的形(1)問:看看圖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的形呀?(2)學生說記憶順口溜:半個圓圈ccc。(3)學生讀記憶兒歌。(三)學習聲母“s”的音形1.出示“s”的圖,學習字母的音

      (1)問:你們看這是什么呀?

      (2)你能試著讀讀這個字母嗎?學生試讀。

      (3)講:你們可以借助“絲”的音來學習字母“s”

      的`讀音。發音時讀得輕短些,舌尖平伸,與上門齒背接近,

      中間留一條窄縫,讓氣流從窄縫中擠出來。自己試一試?

      (4)教師范讀“s”。

      (5)學生練讀,體會發音要領;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2.記憶“s”的形

      (1)問:仔細看看圖,哪兒像字母“s”的形呀?

      (2)學生說記憶順口溜:半個8字sss。

      (3)學生讀記憶兒歌。

      三、電腦博士指導書寫

      (1)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四線三格,我們看看電腦博士是怎樣書寫“zcs”的?比比誰觀察得最認真?仔細看字母是幾筆寫成的?在四線三格的哪個格上寫?

      (2)電腦博士書寫后,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圓;“s”像半個8。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學生書寫。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進行個別指導,還要注意提醒學生書寫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3個聲母朋友,大家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而且書寫得也非常好!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這3個字母與“aeu”組成的音節和整體認讀音節,好嗎?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

      抽讀學過的聲母卡片。

      2.抽讀帶聲調的單韻母卡片。

      二、學習聲母“zcs”與單韻母“aeu”組成的音節。

      1.出示書中“zcs”與“aeu”組成的音節,讓學生自己試著拼一拼。

      2.同桌同學互拼,相互糾正。

      3.指名拼讀,比一比誰拼得最準?

      三、創設活動情景學習整體認讀音節

      (一)學習音節“zi”

      1.請一個學生拿著水搶滋水,讓學生說一句話。

      比如:zz同學在滋水。

      2.問:“滋”的音節是什么呢?帶著“z”頭飾的學生說:“z的音節就是我”。說完,教師帶著“i”的頭飾,說:“z是聲母,不是音節,要想給‘滋’注音,必須要我這個單韻母i來幫忙,就成為了音節zi”。教師板書:“zi”

      3.教師范讀:聲母“z”和音節“zi”,讓學生聽聽有什么區別?

      4.教師強調:只要把聲母“z”的音讀長些、響亮些就是音節“zi”的音,這叫整體認讀音節,不用拼直接讀。

      5.學生練習讀,體會它們的區別。

      6.教師板書“zi”的四聲,問:你們發現了什么?

      7.教師強調:整體認讀音節可以直接給漢字注音,注意在“i”上標聲調時要去點。

      8.學生練習讀“zi”的四聲。

      9.用“zi”的四聲調組詞或說句子。

      (二)學習音節“cisi”

      1.師說:我們都知道“cs”是聲母,不能給漢字注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發“刺、詞、絲”等的字,要想給漢字注音,怎么辦?

      2.師板書:“cisi”。

      3.能用學習“zi”的讀音方法試著讀讀“cisi”嗎?

      4.學生練習讀,教師糾正。

      5.同桌互讀,互相糾正。

      6.指名讀。

      7.學習“cisi”的四個聲調,通過組詞鞏固音節的發音。

      四、小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3個聲母朋友“zcs”,我們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能夠正確書寫,而且還學習了整體認讀音節并能讀準它們的四個聲調,真棒!

      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5

      文本細讀:

      《大海的歌》由兩篇清新、活潑,充滿情趣的小韻文組成。《大海睡了》采用敘事表達形式,描繪了大海的“靜”之美。它采用擬人的手法,使畫面有聲有色。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用最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淋漓的真情,把大海靜謐之美與人類新生之美巧妙地熔在了一起,讀來親切自然,又飽含深情。這首小詩寫得好,好就好在詩人能靜下心來感受大海,和大海對話。詩人不僅看到了美景,更體驗到了風景中的人情。在生活中,也許我們也有過同樣的體驗,唯有把自己融入自然,把真情融入自然。用心去體會才能感知,才能與這樣的景物對話,聽到他們對自己的訴說……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海上的風》一詩,采用復沓式的表達形式描繪了大海的“動”之美。作者連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展現大海的祥和、溫柔,粗獷、豪放。大海時而是纖纖的花仙子,時而是多情的琴師,時而是勤勞的漢子,時而又是粗放的狂飆,這就是變化萬千的大海。兩篇韻文,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想象豐富,情趣十足。讀后使人身臨其境,遐想無限。

      如果說《大海睡了》是一幅故事化了的畫面,那么《海上的風》則是一幅又一幅跳躍的畫面;如果說《大海睡了》表現了大海靜謐的細膩之美,那么《海上的風》則表現了大海壯闊、雄渾之美;如果說《大海睡了》突出展示了大海的靜態美,那么《海上的風》則突出展示了大海的動態美。因此,朗讀時要注意突出大海雄渾的氣勢。另外,還可以把兩首詩進行比較,從比較中發現各自的特點。

      學習這兩兩篇優美的詩歌,內容沒有什么難度,然而要想領略詩歌表現的優美意境,感悟大海的美麗與神奇,體會語言表達的精妙,則需要學生自己細細品味。詩歌的優美意境有時是語言所不好表達的。因此,盡量避免拆開始的講解,而是把大段時間交給學生用心朗讀,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增加品味的實踐機會;通過對大海的更多了解,以豐富學生的形象積累,為想象和情感的升華奠定基礎。所以,教學前,師生可以廣泛地搜集表現大海美麗風景的圖片或音像材料,為師生交流作好準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會認“鼾、獅”兩個字,會寫“鬧、浪、覺、潮、綻、漁、吼、掀、滔”。理解“綻開、波浪滔天”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理解詩歌內容,通過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想象大海優美的畫面,體會夜色中大海的美麗與靜謐,以及大海的萬千氣象,領略大海的神奇壯觀。

      3、注意積累好的語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讀、誦、背展開想象,感受大海的動、靜之美。

      策略與方法:

      讀中感悟,讀中想象。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關于海的有關資料特別是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你們看見過大海嗎?能說說你們心中對大海的印象嗎?

      那些同學收集到了大海圖片,展示給那些沒有看見過海的孩子?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篇關于海的詩歌《大海的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強調讀:鼾聲、潮聲、綻開、掀起

      3、結合生活理解“鼾聲”、綻開、掀起

      4、檢查讀文情況: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第一首詩歌:

      1.讀文感知:

      1)思考:從哪里看出大海睡覺了?

      2)指導朗讀:是啊,大海不鬧也不笑了,因為它睡覺了,噓,我們別吵醒它,該怎么讀?

      3)什么時候,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樣的呢?

      啟發:白天,風兒什么樣的?

      風兒吹在衣服上……這是風兒在和人們鬧呢!

      風兒吹到漁船上……這是風兒在和漁船鬧呢!

      白天,浪兒怎么樣?

      浪兒拍打沙灘,嘩嘩,這是浪兒在笑呢!

      4) 指導朗讀:鬧了一天,笑了一天的大海一定很累了,現在他睡著了,你忍心吵醒他嗎?想想怎么讀好他。

      5) 睡覺了的大海是什么樣的呢?

      6) 再讀讀,說說大海她像誰?為什么?

      是啊,大海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多像一個慈愛的母親,你喜歡大海媽媽嗎?帶著你對她的喜愛,深情的讀讀這句。

      7) 大海懷抱著自己的兒女,此時此刻,他睡的香嗎?從從哪里看出。同學們再讀讀這句。

      2.指導背誦全文。

      學習第二首:海上的風

      一、分層體驗,突出朗讀重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以小組為單位,發揮同學間的優勢,合作讀課文。

      2、海上的風是()、()、()、()

      它一來,

      就()()()()

      3、每一小節中風都有所不同,那我們如何讓聽我們讀書的人感受到不同呢?

      比如風是花神,這一小節怎樣讀?

      教師用緩慢、溫柔的聲音進行示范性的朗讀,學生可以聽出老師朗讀的有停頓、有重音、有表情,自然由老師溫柔的聲音,感受到花神的美,海風的柔。

      自己選擇其他的小節試著讀一讀

      4、你發現這首詩歌又怎樣的特點?

      每一小節的結構相同,運用了比喻

      末尾為什么用了一個省略號?

      “你想象一下,海上的風還像什么?你能繼續續編課文么?”如:“海上的風是梳子,他一來,就___;山上的風是___,他一來,就___”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可以讀一讀有關大海風光的優美詩文;教室可推薦教參書中的篇章

      2、讓學生試著續寫“大海的歌”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正確書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課文感受瀑布的雄偉、美麗,進而熱愛大自然。

      4.了解文中的比喻句,并通過聯想體會這些比喻句描寫的景象。

      5.積累詞匯及句子。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課文感受瀑布的雄偉、美麗,并將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展現出來。

      教學難點:

      了解文中的比喻句,并通過聯想體會這些比喻句描寫的景象。

      教具準備:

      瀑布資料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親眼見到過瀑布嗎?

      談談你看到瀑布后的感受。或交流自己查閱的資料。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入課文看看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瀑布什么樣。

      二、新課教學:

      (一)自讀課文:

      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二)再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怎么辦?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不認識的字,并多讀幾遍。

      3.同桌匯報生字學習情況:用手指給你的同桌看,用嘴讀給你的同桌聽,提醒同桌要跟著讀。

      4.找學生做小老師,幫老師檢查生字。

      5.生字挑戰游戲:同學根據生字的形、義相互提問。

      (三)細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把生字帶入課文,默讀課文,每小節都知道了些什么?

      (小詩中描寫了瀑布的聲音,瀑布從遠到近看到的樣子。)

      2.同學交流自己了解的.內容。

      (四)指導書寫:

      1.交流哪些字比較難寫。

      2.同學當小老師,幫助大家寫好這些字。

      重點提示:“瀑”右下不是“水”

      3.同學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當堂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這課的生字,了解了課文內容,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把這篇課文背誦下來吧!

      二、理解詩歌有感情朗讀課文至背誦。

      1.瀑布的聲音:

      1)自讀第一小節。

      作者聽到的聲音像什么?

      2)閉上眼,聽瀑布的聲音(錄音)感受。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填一填:瀑布的聲音像。

      4)背一背。

      2.瀑布的樣子:

      1)自讀第二小節。

      從遠處看,瀑布全身什么樣?

      2)看瀑布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讓我們再走近些,到瀑布腳下去看看。

      3)自讀第三小節。

      此時看到的瀑布又是什么樣?

      一陣風吹來,水珠吹到了我們的臉上,身上。

      4)葉圣陶爺爺又是怎么寫的呢?

      此時你覺得怎樣?

      5)讀出自己的感受。

      6)填一填:好像一座珍珠的屏。

      7)背一背。

      3.整體背誦。

      閉上眼睛想一想瀑布的聲音,遠看瀑布什么樣,近看瀑布什么樣?

      自己背一背。

      匯報背誦。

      配樂背誦。

      三、交流收獲,引導課后再搜集。

      學過這篇課文后,你最想說什么?學生談談。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有四篇課文,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讀課文。課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體現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由自在、快樂的成長以及它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記述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峰,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贊美了鄉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童真、童趣。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樂趣。

      3.掌握36個生字和46個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我國各族兒童間的友愛團結以及它們幸福的學習生活。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3.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4.培養自讀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由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第一組課文,首先考慮的是銜接問題,這一組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級語文教學的接口處。除了識字還是教學的重點外,還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

      設計理念

      把學生放在一個大的學習情境中學習,把這個單元的語文學習變為學生語文實踐的過程。每一課的學習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單元,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活動。教學中要加強整體意識,注意發揮整體優勢,使本組教學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設計說明

      單元學習活動名稱:“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

      學習活動貫穿整個學習單元,分四個模塊:

      1.《我們的民族小學》(3課時)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校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并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6課時)使孩子們感受到大自然帶來的快樂,其中《金色的草地》在體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爬天都峰》意在使學生從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3.“體會勞動中的快樂”(1課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懂得勞動會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4.“匯報與展示”(3課時)這次活動圍繞課余生活這一主題進行。活動要能體現學生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主要展示學生課余生活的內容和收獲。可以設一個班級展示臺,把自己收集的課外書、郵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獲。

      5、課文學習中穿插閱讀訓練若干課時。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用正確的執筆方式和寫字規則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2、讓學生經歷看、聽、練等活動方式形成寫字技能

      3、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把字寫好。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筆畫和占格。

      難點起筆、運筆、頓筆和收筆。

      教具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目標導入。

      1、導語:“傾盡三江水,習得一字書”。那位小朋友理解這兩句詩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從這兩句詩可以看出寫字的重要性,其實寫好字不僅是讀書人的門面,而且正確學習漢語的基礎。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來到寫字樂園學習一些字的寫法。

      2、板書課題,確定學習目標。

      二、欣賞交流,目標學習。

      1、課件出示書法作品,學生共同欣賞,領會書法

      藝術的獨特。

      教學過程

      2、課件出示本節課要學寫的生字,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說說寫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棵柏村楊松桔

      3、小組中交流寫字應注意的問題,之后全班匯報。

      4、教師利用課件指導學生寫上面每一個字,邊演示邊講解寫法,指導學生起筆、運筆、頓筆和收筆。

      例如:“村”字在書寫時要做到避讓,捺變點。

      5、學生跟隨教師和課件仿寫書空。

      6、小結“左右結構”的字的寫法。

      三、實踐操作,目標練習。

      1、下發帶有本節課生字的字帖,學生按照書寫要求進行臨摹。

      2、學生獨立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中進行比賽練寫,選出優秀作品,利用展臺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評議,共同學習,彌補不足。

      四、學以致用,當堂展示。

      每名學生講本節課學習的生字寫3遍上交。

      五、全課總結,布置作業。

      1、全課總結。

      寫帶有“左右結構”的生字要注意什么?(要做到避讓.)

      2、布置作業。

      完成本次寫字任務,寫一篇小字。

      板書設計寫字樂園

      棵柏村楊松桔

    語文教案 篇9

      教材簡析

      《長城》是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長城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長城》是一篇知識性的寫景文章。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二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三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全文不僅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氣勢雄偉,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抒發了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年齡閱歷造成的理解力、知識面的深度與廣度,及文本本身與現實在時空上距離,要讓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比較難。因此,觀察、聯想、贊美是教學的主線。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5.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重點

      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長城的特點與古人修筑長城所包含的智慧之間的關系。

      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體會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等教法。在學法上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學習,運用“讀、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課前準備

      1.收集與長城有關的資料、圖片;預習課文,初步感知

      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激情導入

      1.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工程,一項是中國的長城,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長城。(板書課題)

      2.交流資料:談談自己對長城的認識。

      3.補充資料:簡介長城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細細地體會,長城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檢查詞語預習情況。

      屏幕出示詞語:

      嘉峪關 智慧 凝結 血汗

      瞭望口 屯兵 垛子 堡壘

      崇山峻嶺 蜿蜒盤旋 高大堅固 氣魄雄偉

      (指名單個學生讀,齊讀。)

      3.指導寫字。

      4.概括主要內容,劃分段落

      (1)主要內容:描寫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

      (2)理清脈絡

      第一段(1):遠看長城,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

      第二段(2):近看長城,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三段(3):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

      第四段(4):總結全文,贊美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的奇跡”。

      4.說一說,長城,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預設 生:美、長、高大堅固、壯觀、雄偉、氣勢磅礴等等。

      總評:同樣的長城,我們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她感受她!

      三、 反復練讀課文

      四、作業布置

      1.朗讀課文。

      2.抄寫字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樹教案12-1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深夜AV免费永久观看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首页 | 在线观看亚洲中文AV | 日本人韩国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