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8-15 09:44:0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錄音機、錄音帶、掛圖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

      小朋友們知道我們吃的大米飯、穿的花衣裳是怎么來的嗎?學了第19課,我們就知道了。下面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50頁,學習課文《白米飯和花衣裳》。然后轉身在黑板上寫下題目,并標上“飯”、“裳”的拼音,讀題,教學“飯”,認識“”字旁,“裳”,注意翹舌音,在這里讀輕聲。

      2,聽錄音

      (1)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些什么?

      (2)借助拼音,通讀課文。

      3,圖文對照,學習生字、生詞。

      (1)看掛圖1(小明手捧大米飯圖)。

      ①問:小明手上捧的是什么?(大米飯)大米飯是怎么樣的?(白又香的)然后結合起來說一遍:小明手上捧著的大米飯是白又香的。

      ②假如你是小明,當你吃了白又香的大米飯之后,你是否會想一想它是哪兒來的呢?然后過渡到教學“吃”。“吃”是左右結構,是用口來吃的,注意右邊是“乞”而非“氣”。還要注意“哪”與“那”的區別,“哪”讀第三聲,是用在問句里面的。

      (2)看掛圖2(農民在烈日下插秧圖)。

      ①問:圖上畫著誰?(農民伯伯)在干什么?(插秧,重點說明汗流浹背,引出烈日,突出其勞作的辛苦。)

      ②教學“農”、“民”、“糧”。

      農民兩字介紹筆順筆畫,“糧”字教學“米”字旁,注意右邊是“良”而非“艮”。

      (3)全班一起讀第一節。

      (4)指名讀第二節。

      (5)看掛圖3(小紅穿著漂亮的花衣裳圖)。

      ①問:小紅穿著怎樣的花衣裳?(小紅穿著漂亮的花衣裳。)教學“漂”、“穿”字,學生自己分析字形。學“漂”時,注意右邊上面的“西”字,它作字頭里面兩豎不拐彎,學習“穿”字時,注意“穴”字頭,讓學生自己數筆畫,記字形。

      ②問:漂亮的花衣裳是從哪兒來的呀?

      (6)出示工人阿姨織布圖,問工人阿姨在干什么?(織布。)教學“織”字。

      4,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1)抽讀生字卡片。

      (2)讓學生口頭組詞:

      農:(農民、農村、農田)

      布:(花布、織布、白布)

      民:(人民、農民、民眾)

      5,書寫指導。

      指導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寫法,重點介紹“漂”的寫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大米飯、花衣裳是從哪兒來的,懂得珍惜糧食,愛護衣服,尊重別人的勞動。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錄音,思考:白米飯和花衣裳是怎么來的?

      3,學習第一節。

      (1)指名朗讀,說:經過上一節的學習,我們知道白又香的大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那么,看著這幅圖(農民在烈日下插秧圖),你知道這是什么時候么?他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他干得怎樣?

      小結:炎熱的夏天中午,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農民伯伯卻彎著腰,在田里一枝枝的插著水稻。汗水一滴滴地滴下來,他也沒顧得上擦一把。

      (2)學習古詩《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首古詩生動地描述了農民伯伯勞作的辛苦以及大米飯的來之不易。然而從稻子轉變為我們手中的白米飯還要經過很多其它的勞動。看掛圖(農民施肥、收割、脫粒、碾米)問:他們在干什么?

      (3)總結:指著圖說,你們看,我們吃的白米飯要經過這么多人的辛勤勞動,我們應該怎么對待它呢?聯系實際,我們應愛惜糧食,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4)指名學生看圖說話。

      (5)齊聲朗讀第一段。

      4,學習第二節。

      (1)指名朗讀第二節。

      (2)用學習第一節的方法學習第二節。

      ①出示種棉花、紡紗、染布、織布的掛圖。

      ②想想:花衣裳是怎么來的?

      (3)進行檢查,指名說說花衣裳的產生過程?我們該怎么做?

      (4)總結:花衣裳是工人阿姨辛勤勞動的結果,我們要愛護它,并尊重工人的勞動。

      (5)問:怎么愛護我們的新衣服?

      (6)齊聲朗讀第二節。

      5,作業練習。

      (1)自由朗讀課文,試著背誦。

      (2)抄寫字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鞏固字詞,練習朗誦、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練習拼音。

      fànshangnóngmín

      (白米飯)、(花衣裳)、(農民)

      napiàobù

      (哪里)、(漂亮)、(織布)

      (2)組詞。

      那( )糧( )農( )

      哪( )漂( )布( )

      (3)照樣子寫詞語。想(想一想)

      看( )聽( )

      說( )做( )

      (4)連詞。

      吃糧雪白的海灘

      種衣火紅的米飯

      穿飯金色的太陽

      (5)造句。

      漂亮

      2,朗讀、背誦課文。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①學生試讀。

      ②老師范讀。

      ③指名讀。

      ④齊聲讀。

      (2)老師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白米飯與花衣裳是怎么來的?(農民、工人辛勤勞動的結果。)所以說,我們應愛惜糧食與衣服。吃飯時,不要有剩菜剩飯,不要掉飯粒;穿衣服時,要注意不要隨意浪費。

      (3)指導背誦。

      ①學生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齊聲背。

      注意背誦時要有感情。

      3,作業練習。

      (1)聽寫詞語。

      (2)練習寫有同偏旁的字。

      穴( )、米( )

    語文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3、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二、 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5分鐘)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提出學習目標

      1、讀通課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3、思考“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二、展示學習成果(20-30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①學生自己讀課文及生字新詞

      ②小組內交流自己獲得的心得。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

      ③全班交流。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

      1、各小組討論交流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

      2、說說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5分鐘)

      1、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烏塔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2、討論交流 ⑴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別?怎樣才算自立?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受到了什么啟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讓學生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對古代認識人的看法,理解文中表達的思想。

      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能夠讓學生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教學難點】

      了解孟子對認識人的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背誦離婁章句上(十四)的名句

      二、注重朗讀

      第一步,讀準:自由朗讀,逐字逐句地讀準字音。

      第二步,讀順:請兩位同學嘗試讀文,同學們點評。

      第三步,聽讀:聽名家朗讀,把握朗讀節奏和感情。

      第四步,讀齊:集體齊讀,讀準確,讀出節奏。

      三、整體感知

      講述離婁章句上十五

      四、品讀名句

      名句:

      孟子曰:存①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②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③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廋④哉?

      譯文:

      孟子說:觀察一個人,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蓋一個人的丑惡。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閃閃。所以,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注意觀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惡真偽能往哪里隱藏呢?

      品讀: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這句名言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從人物畫的'角度來說的。而我們看到,早于他一千多年,中國的孟子就已經從識人的角度把這個道理說得非常清楚了。

      日蓮宗的《妙法尼》也說過:巨人也好,誅儒也罷,其志氣乃表現在一尺的臉上;一尺臉上的志氣,則盡收在一寸的眼睛中.

      所以,與其察言觀色,不如觀察他的眼睛。

      現代美容術已經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試驗場地,但是,仍有一點是它無能為力的,那就是眼神。

      眼神是無法加以化妝或掩飾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級美容大師。

      觀察眼神,洞若觀火。

      別聽他說得口若懸河,天花亂墜,你要看著他的眼睛。

      五、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現代美容術已經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試驗場地,但是,仍有一點是它無能為力的,那就是眼神。眼神是無法加以化妝或掩飾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級美容大師。結合實際談談你對“眼睛是人的心靈窗戶”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

      熟讀文本,背誦名句

    語文教案 篇4

      一、導入:

      同學們五月份我們就要參加區運會了,現在我們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參加訓練,很辛苦,體育世界。我想知道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今天 老師就帶著你們走進體育世界。(出示課題)

      二、新課:

      下面就進入走進體育世界的第一版塊:運動場上的體育,讓我們一起喊:啊!!!!

      運動場上的體育,對我們來說并不 陌生。你能說出你知道的體育項目嗎?(指名說)教師出示:跳遠、跳高、賽跑、滑板、游泳、競走。請你讀一讀,如果有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會。(學生開始讀詞學字)

      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在這些體育項目中滑板、游泳、競走是出現在奧運賽場上的體育項目。請你再讀一讀。這里有你新認識的生字朋友嗎?你是怎樣記住他的?(記憶方法,并擴詞)

      對了,我差點忘記,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老朋友,你們猜她是誰啊?(樂樂)

      同學們好,我們可是老朋友了。今天能和你們一起走進體育世界真的太高興了。剛才看到你們這么喜歡體育,知道那么多的體育項目我真的太佩服你們了。可是體育不光出現在運動場上,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它也無處不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體育世界》。就讓我們到生活中去尋找體育吧。接下來我們就進入走進體育世界的第二大版塊:生活中的'體育。啊!!!!!我可是體育迷啊,要和你們大家比一比的!

      那么老師就做栽判員行嗎?(行)咱們同學先說生活中的體育。指名說,時間是一分鐘,先給大家半分鐘的準備時間。(體育接龍)

      那我們一起來看樂樂找到的生活中的體育:(出示詞語卡:登山、跳繩、劃船、滾鐵環、踢毽子、跳皮筋、蕩秋千、下棋。)讓同學們一起來讀詞卡。在這一環節比賽中,同學組獲勝!樂樂你要努力啊。樂樂:沒想到同學們對體育這么了解,我這個體育迷也是甘敗下鋒。不過,我想再和同學們比一比,我回我相信我一定能贏。你們敢接受我的挑戰嗎?(敢!!)好那就讓我們走進體育世界的第三大版塊:球類體育,啊!!!!!!王老師還是請你給我們做裁判。(好,我很高興,樂樂,這回你要加油啊!)請你說出與球類有關的體育項目。還是有半分鐘的準時間,一分鐘的回答。不過你們34人對1人太不公平,我想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對抗賽你們同意嗎?好,開始!小組匯報(寫在一張卡片板上)匯報時舉起來讀給大家聽。記錄下對與錯。讓我們一起來看樂樂寫了幾個,(出示: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排球、足球。)請你讀出這些詞語,我喧布,這場比賽**贏!!讓我們給他們發一個乒乓球。你們知道,我為什么要給你們發乒乓球嗎?(國球,老師希望你們從現在開始,鍛煉好自己的身體,長大也能參奧運會,為祖國爭光)樂樂:同學們,你們對體育如此熱愛,看到了你們我就看到了中國未來體育事業的希望。我也祝你們在體育中強身健體,為國爭光!這次體育世界之旅,我很高興也同你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再見!我要去參加野外體能訓練了!

      剛才我們與樂樂進行了兩場激烈的比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游戲輕松一下好嗎?(好)游戲的名字叫:你做我猜。樂樂出示與體育運動有關的詞語,男女對抗賽,時間一分鐘:跳遠、登山、賽跑、劃船、滾鐵環、踢毽子、競走、游泳、滑板、籃球、乒乓球、網球……。看哪組猜對得多。

      同學們本次的走進體育世辦就要結束了,你們在體育世界都學到了什么呢?老師希望你們有一天也能象體育健兒一樣馳騁在賽場上!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里下課。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顧、填寫、積累詞語,并用詞語寫話。

      2.引導學生回顧所學課文,交流對教科書的`看法。

      3.朗讀、積累詩詞。

      教學重難點 積累、運用詞語,理解,積累詩句。

      教學過程

      一、我會寫

      1.學生讀詞語,明確要求。

      2.按要求答題。

      3.交流匯報。

      二、我會評

      1.創設情境:湘教版語文教材的編委們給同學們發來了一封電子郵件,想請大家當一次評委,為手中的教科書獻上自己的智慧。

      2.學生閱讀題目,明確要求。

      3.學生翻閱教材,回顧所學內容

      4.答題

      三、百寶箱

      1.學生反復朗讀

      2.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體會

      3.交流匯報

      4.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

      作業布置 背誦 百寶箱

    語文教案 篇6

      1. 認真讀課文,劃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組三個詞語標在書上。認讀二類字(晏、淄、敝、臣、枳)。

      2. 再讀課文,并識記會寫田字格中的一類字(肅、押、嘻、賠、淮、橘、柑、罪)。

      3. 三讀課文,畫出重點詞語,通過查字典初步理解詞意(侮辱、安居樂業、面不改色) 。

      4. 再讀課文,能簡單說出文章大意及自己的初步感悟,體會“侮辱”和“尊重”這兩個詞語的含義。

      5.試著排演課文劇。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熟練運用。

      2.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內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

      3.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4.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體會“侮辱”和“尊重”兩個詞的含義。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中心,抓住主要的內容,復述課文,表演課本劇。

      [教學重點]

      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如何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熟練運用。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尊嚴

      (課件1:晏子圖片)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維護了自己國家的尊嚴,他就是――板書:晏子。

      2.生介紹搜集的有關晏子的資料和故事。(老師補充出示課件2)

      3.完成板書----使楚。讓學生講講意思。

      4.過渡:晏子出使楚國時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練習讀課文。

      2. 檢查自讀情況

      a、抽讀生字詞卡片(指名讀 開火車讀 齊讀) (課件3)

      b、理解詞義:誰來當小老師說說你已經懂得的詞!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囚犯:被拘禁的人。

      面不改色:臉上不改變顏色,形容沉著鎮定。

      安居樂業: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勞動。

      c、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

      3﹑自學生字 ,交流:你覺得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簡短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板書:侮辱

      三、理清文章脈絡

      1﹑自讀課文,文章分為了幾部分來寫的?小組討論。

      2﹑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晏子終于從大門進入楚國。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寫晏子拜見楚王,回擊楚王的經過。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寫楚王設宴設計辱齊,晏子設喻破計,維護了齊國尊嚴。

      四、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短短一節課就學會了那么多知識,既掌握了字詞,又了解了故事內容。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去感受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課堂檢測]

      1、形近字組詞

      壓 ( ) 淮( ) 罪 ( ) 臣 ( ) 敝( )

      押 ( )準( ) 置( ) 巨 ( ) 敞( )

      2、把詞語補充完整

      ( )強盛 實( )實( ) ( )洋洋

      又( )又( ) 又( )又( )

      安( )樂( ) 面( )改( )

      3、寫出反義詞

      矮小—( ) 嚴肅—( ) 罕見—( )

      4、根據意思,寫出成語。

      (1)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尖。( )

      (2)大伙都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 )

      (3)指人的氣魄與度量很不一般。( )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內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

      2.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3.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體會“侮辱”和“尊重”兩個詞的含義。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中心,抓住主要的內容,復述課文,表演課本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么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把文章快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在小組內交流。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課件4出示):

      (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一句話往往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你認為橫線上可以寫些什么?

      (課件5提示:起初,楚王 ,后來晏子 ,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5、同學們真了不起,把長長的一篇課文讀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咱們還得好好研究。今天,咱們就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6、師: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二、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就叫人把城門關了,讓讓晏子從這個洞鉆進去。

      (1)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嗎?

      (2)指名回答。

      (楚王要晏子鉆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2、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

      (1)師:該怎樣讀這句話(瞅、冷笑)。

      (2)指名讀,全班讀。

      (3)師:這句話表達了楚王對待晏子是什么態度?

      (輕視晏子沒才干,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3、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

      (1)師:楚王說這句話是要侮辱齊國人什么?聯系上下文解釋。

      (2)指名回答。

      (楚王借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

      過渡:

      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同學們積累的詞匯還真多!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三、學習晏子反擊

      1、師:咱們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是哪個句子?

      2、指名回答。(課件6“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3、師:晏子為什么這么回答?他這么說的結果如何呢?

      4、生:訪問正常的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鉆狗洞,楚國讓我鉆狗洞。所以楚國是狗國。楚王只好吩咐打開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

      5、師: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從這次的回答中,我們又進一步體會到了晏子的聰明才智。他不僅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而且還把這種侮辱還給了楚王,讓楚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番話的確巧妙。

      6、小結

      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反復朗讀——仔細思考——結合自己的理解,都學懂了晏子第一次反擊,而好戲還在后頭。現在請大家利用這種方法學懂之后的二次反擊,四人為一組,讀二、三次反擊的話。

      7、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8、全班交流完成習題。(課件7)

      A .上等人訪問上等國,下等人訪問下等國。

      我是最下等人,訪問楚國。

      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淮南自然條件好,產柑桔。淮北自然條件差,產枳桔。

      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在楚國當強盜。

      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師:請大家思考,課后的第二個問題。它說的故事是文中的哪個部分?

      10、指名回答。(第五自然段)

      四、分析人物

      1、師: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2、指名回答。

      A、晏子才智過人,有善辨的口才。

      B、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在晏子的心目中,不會讓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C、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他才會理直氣壯。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擊退楚王侮辱。同學們,只有今天學好知識,才能像晏子一樣,不辱使命,維護尊嚴。

      [課堂檢測]

      1、小組排演課本劇。

      2、抓住主要內容及人物神態對話,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

      3、下面的句子含著什么意思?在正確答案后打“√”。

      (1)、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來了。

      a我不中用,沒有什么才能。( )

      b嘲笑楚國是個下等的國家。( )

      (2)、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楚國的水土使人容易做強盜吧!

      a齊國人到了楚國做起盜賊來,是因為他喝了楚國的水。( )

      b嘲笑楚國是個培養盜賊的國家。( )

      [板書設計]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擊)————結果

      鉆狗洞 是狗國 只好打開城門

      沒人才 下等國 只好賠不是

      沒出息 強盜國 只好陪著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中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4.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石榴的。能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

      1.本課課件

      2.本課教學光盤

      第一課時

      一、欣賞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見過石榴嗎?誰能來說說你見到的石榴?(請幾位同學說一說)同學們說得不錯,老師今天要把你們請到石榴園,請你們欣賞一下石榴的姿態。(點擊光盤,欣賞視頻)

      二、自讀課文,梳理文脈

      1.石榴園的美景把我們深深吸引住了,同時被吸引住的還有一位石榴園所在地山東棗莊的中學生。他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了自己的咸受,就有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石榴》(學生齊讀課題)

      2.我們先來聽一聽,他是怎么描寫石榴的?(點擊光盤,欣賞課文朗讀)

      3.同學們一定也想學一學,看看中學生大哥哥是怎么把石榴寫得這么美的。好,現在老師就請你們自讀兩遍課文。注意老師的自讀要求:

      (課件出示自讀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老師要來看一看,課文的詞語你們學得怎么樣了?

      (課件出示本課詞語:抽出長出開出

      枝條葉子石榴花

      露出剝開紅白相間

      嫩綠綠黃色

      火紅

      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組織學生用小彈簧的游戲來讀詞。

      4.觀察詞語,發現秘密

      老師這樣排詞語,是有一定原因的。請大家看第一組,你看出什么了嗎?(動詞與名詞一一對應)請同學們根據這六個詞語練習說一句話。

      第二組詞呢?(多音字)眼睛真亮,獎勵你們玩一個小游戲。(點擊光盤,玩游戲練武廳,以鞏固多音字)

      第三組詞呢?(表示顏色)那老師為什么不把它們寫在一排?(分別描寫了不同的東西)對了,這樣一理,文章描寫了什么你就會清清楚楚了。請你帶著對文章最初的了解再去讀一讀課文。

      5.檢查朗讀

      三、教學生字,描紅仿影

      1.讓我們一起翻開電腦老師送給我們的電子字典。(點擊光盤,看電子字典)

      教師要相機進行抽、扒的義項選擇訓練,注意仿的筆順,練讀佛的句子進行積累。

      2.再來看一看,怎樣把這些字寫得漂亮呢?電腦老師這兒有不少小秘訣呢!(點擊光盤,看字形指導)

      3.開始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準備:

      1.本課課件

      2.本課教學光盤

      3.石榴實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石榴》一課,老師想先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生字詞掌握情況。請同學們打開自備本,聽好電腦老師報的詞語,開始默寫。(出示電腦光盤,進行聽寫)

      2.開始校對。

      二、精讀指導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齊讀。

      2.換詞訓練:馳名中外聲名遠揚聞名中外

      3.教師小結:家鄉的石榴園馳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驕傲,這也是作者愛自己家鄉的原因。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出示課件:詞語)

      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一自然段的意思,可以用上老師提供給你的.詞語。

      (春夏季節,石榴樹抽出了枝條,長出了葉子,開出了石榴花。)

      2.這一節描寫了石榴花的哪些特點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思考。

      (花的顏色、花的形態)

      3.體會用詞的精妙。

      (出示課件: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

      1)我們在《小露珠》一課,已經見識過這個關聯詞語了。不過,它用的是越來越,越來越,這里變了,用的是越開越,越開越,原來第一個詞也是可以變換的。你能試著說一說這樣的詞嗎?

      2)這里有一個詞:掛。我換一個詞,開,可以嗎?為什么?

      (開,是可以的。但掛更形象,更生動)

      3)是啊,描寫就是在有順序的基礎上要做到生動。讓我們走近看,(出示課件: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對啊,這一樹繁花充滿了成長的快樂,真是熱鬧。熱鬧過后,是怎樣的場景呢?請同學

      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石榴的果實?用筆把你的發現畫一畫。

      2.顏色變化

      學生說過,教師點撥:課文是怎樣把這些表示果實顏色的詞連接起來的呢?你注意到了嗎?

      (先是逐漸最后)

      老師把逐漸一詞換成接著,可不可以?(逐漸體現了顏色的動態變化)

      同學們對顏色變化把握得很好。

      3.形態變化

      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他們笑的姿態各有不同,有的有的(跟讀)(點擊光盤,欣賞石榴成熟后的姿態)

      大家都看到,石榴成熟后都從樹葉之間露出來了。課文中是用的哪一句話來形容?讀一讀。

      你喜歡這句話嗎?為什么?

      是啊,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觸摸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他是滿懷著深情來寫這些石榴的,大家可以想想,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同學們可以聯系前文第一小節想一想。聯系上下文讀懂文章,這可是閱讀的一項重要本領啊!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現在,讓我們懷著和作者一樣的情感,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再和老師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關注點:瑪瑙般的、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詞。

      點擊光盤,讓學生感性認識石榴。

      2.今天老師和孫志昊同學不約而同地帶來了真的石榴。想讓大家觀察觀察,再品嘗品嘗,看看作者的感受你體會到了嗎?你還有沒有自己的感受?

      三、回顧全文

      1.當我們把一篇文章全部學完以后,再回過頭來看看想想,你會從中悟出一些新的東西來呢!現在請同學們迅速瀏覽全文,思考一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石榴的?

      對,是石榴的生長順序。老師這兒也有一道表示順序的題,看一看,誰能按順序重新排列?(點擊光盤,玩神奇小果樹)

      2.如果現在你手中有一個水果,你準備從這篇文章里學些什么方法來描述它呢?

      3.一篇文章,讓你們收獲了寫文的方法。如果你們能用這種學習的方法去讀其他文章,老師相信你的語文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 理解并學習象征、烘托、對比的寫作手法。

      2. 認識海燕的象征意義。

      3. 培養學生的朗誦能力。

      4. 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

      教學設想

      5. 《海燕》是一首散文詩。作者以象征和對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作品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渴望用戰斗迎來光明前景的熾烈感情。教讀本文,要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進入作品所描繪的暴風雨到來之前,海上風云變幻的壯闊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現那高傲飛翔的海燕形象,進而體會作者的感情。這也是審美教育。因此,以朗讀引起學生理解課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到流暢的有感情的朗誦課文,按照朗讀、理解、朗誦這樣三個環節,達到教學目的。

      6. 朗讀課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師的示范朗讀(最好是朗誦)、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直至學生能夠流暢、有感情的朗誦課文。能夠朗讀好這首散文詩,也就對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7. 課文內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讀課文基礎之上,重點在于對海燕的象征意義的理解。對大海變幻的層次分析,有助于對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適當的層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務。

      教學步驟

      一、 介紹作家與作品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散文詩《海燕》。作者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10歲就為生活所迫,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嘗盡了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俄國的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和剝削,這就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題材。1892年9月高爾基發表了他的處女作《馬加爾楚德拉》,從此,一顆光芒奪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國文壇。1901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寫出了《小市民》、《底層》等劇本。1906年寫成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標志著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1913~1916年,完成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在人間》,1922~1923年,完成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學》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二、簡介文體

      《海燕》是一首散文詩。簡言之,散文詩就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它以散文形式表現抒情詩的內容,是散文化了的詩,不分行排列,但具有詩的'意境和嚴格的音節、韻律。

      三、范讀課文

      [一]播放朗讀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讀。

      1、注意字音

      2、思考畫面應怎樣切分

      [說明]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層次,使閱讀向縱深發展。學生基本答出后,順勢劃分一下全文結構,用時不要太多。

      層次劃分:

      (一)(1—6節)暴風雨孕育之際海上景象

      (二)(7—11節)暴風雨迫近之時海上景致

      (三)(12—16節)暴風雨來臨之前海上景觀

      [二]齊讀《海燕》,注意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讀畢,要求學生抓住文中的語句,理解作者所描繪的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教師板書,引導學生思考。

      四、研討課文

      [一]講析第一幅畫面

      指名朗讀,思考:

      1. 海上景象怎樣?海燕表現如何?

      明確:環境惡劣;海燕矯健、勇猛,藐視惡劣環境,表現了海燕渴望暴風雨到來的快樂心情和英勇無畏的氣概。

      2. 其它海鳥表現怎樣?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海鷗在飛竄,十分恐懼;海鴨在呻吟,嚇得掩藏了起來;企鵝非常膽怯,躲藏在懸崖底下。通過對比,突出海燕勇敢搏擊、藐視惡劣環境的英雄氣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鮮明。

      [二]講析第二幅畫面

      默讀并思考:

      1.海上景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環境更險惡;這樣寫突出斗爭更險惡。

      2.哪些詞語突出了險惡的環境?(動詞、形容詞)海燕較前有何變化?(見板書設計)

      [三]講析第三幅畫面

      齊讀,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么變化?海燕表現怎樣?(見板書設計)

      五、討論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征內容,理解課文中的象征寫法。

      [一]討論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征內容。

      海燕(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

      暴風雨(俄國人民反沙皇專制的斗爭)

      大海(俄國廣大的革命群眾)

      風、云、雷、電(沙皇的統治勢力)

      海鷗、海鴨、企鵝(俄國資產階級中形色色的政客)

      [說明]海燕、暴風雨、大海的象征意義是讓學生明確的重點;其他事物的象征內容,學生若理解有困難,教師適當給予講解。

      [二]關于象征寫法。

      1. 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與比喻、擬人混淆。象征是一中表現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則是修辭方法,只表現在具體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與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賦予事物一定意義,對托義之物須做細致描寫和刻畫,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礎上,無須描寫有刻畫。

      2. 象征的作用:

      (1)把作者要說而不愿直說的托義于物,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2)幫助作家把想說而不能說的話,巧妙地告訴給讀者。

      六、 歸納《海燕》的寫作手法:

      1.對比、烘托的手法

      2.象征手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園教案02-0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aⅴ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网伊在线中文字青青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欧美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