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8-09 11:07:5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體會和感悟親情、友情,學會理解親情,珍惜友情。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結構,理解本文巧妙的構思。

      3、學習文章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具體生動的刻畫人物形象。

      4、理解文章突出主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

      1、抽一個同學起來,問:你有過與父母發生吵架之類的過沖突沒有?

      2、為什么會發生這些沖突?齊讀22課標題下面方框。

      3、板書課題。羚羊木雕是非洲藝術家以羚羊為形體用一種黑木雕刻成的工藝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陸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工藝品,其文化、藝術價值很高。非洲很多國家元首出訪,或歡迎來訪的客人大多喜歡贈送木雕。

      二、整體感知。

      (一)、速讀課文;卮饐栴}:

      ○1、文章寫了一句什么事?用一兩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2、說說文章的思路或結構怎樣?

      (二)、畫出段序。字詞板塊。

      (三)、概括文章內容。

      1、 提示:要用一兩句話概括文章內容,就要先理清文章記敘的六要素。板書劃線句子。

      人物:“我”、萬芳、我的媽媽和萬芳媽媽、我的爸爸和奶奶。 時間:今天。 地點:我家里、萬芳家里及路上。

      歸納:“我”送羚羊木雕給朋友萬芳后,被父母逼著要回來的事。

      2、還寫了其它事沒有?這兩件事要歸納進去嗎?

      ——上幼兒園我和萬芳就很好,語文老師管我倆叫“合二為一”。

      ——上星期一我和萬芳換褲子的事。

      明確:這兩件事只不過補充說明我為什么要把羚羊木雕送給萬芳!@是文章的插敘部分,不是主要事件不歸納。

      (四)、理解文章結構順序。根據板書講:

      1、主要事件中為什么先從今天媽媽問我開始寫而不是按時間順序先寫昨天發生的事情呢?

      倒敘。(如果文章順敘是:A—B—C—D 的話,那么倒敘就是D—A—B—C或C --A—B—D或B—A—C—D),倒敘就是把事情的結局或后來發生的事情提到前邊寫,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按順序敘述事物的起因和發展。 作用:采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2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以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本文倒敘的作用:作者在文章開頭就直接擺出我和媽媽的緊張的矛盾氣氛起到了吸引讀者的作用!@樣安排結構,使文章開頭更吸引人。也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2、另外兩件事在文章結構中屬于什么呢?

      (1)、插敘。(A—b—B--C),插敘就是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暫時停頓,插進一些與中心事件有關的內容,插敘結束后,再回到原來的事件上繼續敘述。 文章通過“我”的回憶萬芳是我多么仗義的朋友這種心理活動來插敘了這兩件事。

      (2)、插敘的作用:

      (○1)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

      (○2)有時會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 使讀者更好地了解故事情節,或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本文有解釋的作用。解釋為什么我會把羚羊木雕送給萬芳。)

      (○3)使故事的脈絡更清晰。

      (○4)使文章結構更緊湊。文章沒有按時間順序來寫,直接寫今天發生在“我”家里和萬芳家里的有關羚羊木雕的.事,把幼兒園老師叫我倆“合二而一”和上星期一在學校運動場上和萬芳換褲子的事通過插敘穿插到今天的事中來寫,這樣的插敘就會使文章場面(地點)更集中,使文章結構更緊湊。

      (○5)拓展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6)突出主題。(如,《紫藤蘿瀑布》的插敘為后面的議論作鋪墊,起到突出文章主題的作用。)

      注意:倒敘與插敘重要區別是:倒敘是一件事的順序變化,插敘是相關事件的順序變化。

      三、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線索就是貫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見的詞、句子或是情況等等;它是解讀文章含義,了解文章主旨的關鍵詞條。

      文章線索的分類分為以下幾類:

      ○1、以人物為線索○2、 以事情為線索 ○3、以物品為線索 ○4、以地點為線索 ○5、以時間為線索○6、以感情為線索。

      文章的矛盾因“羚羊木雕”而起,文章內容圍繞“為什么送羚羊木雕,我怎樣要回羚羊木雕”來寫的。羚羊木雕這個物品是文章線索。

      作用:以“羚羊木雕”作為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題材, 使文章結構更加緊湊、渾然一體。

      四、作業:

      1、你贊成父母做法還是孩子做法,為什么?

      2、準備分角色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解讀

      課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于后代。

      課文先描寫了院子外面綠意濃濃的山林景觀,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園的喜人畫卷,喻示老人綠化山林、改造山溝所取得的成績;接著作者從兩方面補充介紹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狀況:通過山溝的大環境(即自然條件)的惡劣險峻,來襯托改造山林的艱難困苦;通過老農生活條件的簡陋艱辛,突出老農植樹造林的難度之大、態度之堅決;通過村干部的補充介紹、老農的陪同參觀,展現了老人植樹造林、綠化家園、造福后代的成績;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靈感觸提升全文,點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課文語言簡練、生動,借助比喻、擬人等表現方式,將山溝里綠樹成蔭、枝繁葉茂、錯落有致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展示的還有老農為創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老農的勇敢和所創造的巨大生態價值。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三、教學準備:

      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一、初探課文,認識老人

      1、猜字激趣。

      出示“老”字。這個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誰來說說看。

      《說文解字》中也是這樣解釋的:“七十曰老,言須發變白”,告訴了我們“老”的本義。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揭題讀題。

      2、自學課文。

      認真地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語。

     。2)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老人確實年歲大了、老了?

      預設交流點:

      (1)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人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板書:離世)

      (2)他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樹回來時,發現她已靜靜地躺在炕上過世了。(板書:過世)

      (3)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己也會爬不起來。(板書:81歲)

     。4)老人拄著拐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蕩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后就再也出不來了。(板書:再也出不來了)

      二、再讀課文,感受青山之美,環境之惡

      1、正是這樣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邁之時卻創造了一個奇跡,再讀課文,找找老人創造了什么奇跡。

      預設交流點:

     。1)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課件展示林海,這段話中有兩個“全”,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導讀這段話。

     。2)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點撥:一畝約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種了多大面積的樹林嗎?

      (3)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洼山腰?床灰娝鼈兊母,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點撥: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說嗎?

      2、體驗綠洲所處環境的險惡。

     。1)這樣的一片綠洲在祖國大地上隨處可處見,能稱之為是“了不起的奇跡”嗎?

      (2)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①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隨機用課件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干旱、霜冰、沙塵暴。

      ②結合注釋理解“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意思。

     。3)在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樹造林,創造出這座青山,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跡”!

      三、深究課文,領悟“青山不老”

      1、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一位平凡的山野老農,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嶺中,是什么在支撐著他選擇青山作為生命的歸宿呢?

      2、集體交流。

      出示“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老農怎樣實現自己的價值?“另一種東西”是什么呢?

      小結:是老人執著地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這種東西不會隨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年邁、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根植在我們心中,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這青山會老嗎?

      (1)以“青山是不會老的”寫一段自己的感想。

     。2)交流練筆內容。

     。3)總結課文: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們對青山的呵護,我們的青山怎么會老呢?它將越來越茂盛,越來越廣闊的遍布祖國大地,萬古長青。

      四、積累拓展

      1、賞讀課文,摘抄自己欣賞的詞語、句子、段落。

      2、閱讀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 篇3

      昨天下午,我有幸到區人和路小學參加共同體集中教研,聆聽大家的發言后,一路上我都在想:修改21遍教案,老師追求的是什么呢?

      三位參加省市級語文優質課大賽的老師的教案都是經過20多遍的修改,才走上賽場的。比賽后,她們的體驗不盡相同。陳老師體驗到了指導團隊的力量;陶老師體驗到語文課堂的本質追求;李老師體驗到磨課使自己變得厚重沉穩。賽課使他們成熟了,更清晰地認識了語文,探尋語文教學之道,品味了比賽的真諦。

      她們的比賽感悟應該還有很多很多,遠不止她們表達出來的有聲語言。這些是我們老師不曾或還未曾領悟到的。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陶老師說賽課前的磨課中,邢主任問她眼里有學生嗎?讓她頓悟。課堂不是自己的表演,而是師生之間平等的對話。

      這讓我想起了邱學華的嘗試教學理論,當時在本子上重重地寫下了"邱學華嘗試教學法"幾個字。它能夠解決很多老師課堂上的生本觀。嘗試教學模式,真正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教師提出嘗試問題后,不直接講解,學生只能從課本中找到解題線索,因而自學課本成為學生的需要。如果自學課本尚弄不清楚,需要請教別人,這時合作交流又成為學生主動的`行為。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初步解決問題,但還不知道做得對不對,這里聽教師的講解才真正成為學生的需要,教師講解才能講到刀口上,講在點子上。

      一個人先是遇到問題,再看書找資料,或向別人求教,然后自己去解決。這是學習的本來面目,也是終生學習的方法。"先練后講"的嘗試學習方法,就是還學習的本來面目,教人以終生學習的方法。因為只有當一個人已有知識無法解決當前的問題的時候,真正的學習才會發生。

      我想:修改21遍教案,追求的是什么呢?應該是學生真正的學,教師真正的教。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保護動物。

      2、認識本課生字,能準確認讀。

      3、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

      重點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動物與人互相依存,有保護動物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你最喜歡什么動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有關動物的拍手歌好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讀準字音。

      2、將生字圈出來并大聲讀一讀。

      3、游戲:你指我讀,你說我猜。

      4、誰愿意做小老師領大家讀?(出示字卡片)

      護 牢 孔 雀 錦 叢 鸝 靈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再讀課文,鞏固字音。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文中都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動物?請你默讀課文,畫出動物的名字。

      3、同學們都查找了動物的資料,你們愿意向大家介紹介紹嗎?大家都準備了動物圖片或頭飾,假如你就是這種小動物,請你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好嗎?

     。1)在組內介紹資料,交流。

     。2)各小組推薦展示。

      4、聽了大家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嗎?

      第二課時

      一、繼續學習課文

      1、除了文中介紹的幾種小動物以外,還有很多小動物,它們都很有趣,有意思,我們也來聽聽它們的介紹好嗎?(指名介紹)

      2、你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愿意讀讀嗎?(自由讀)

      3、你們發現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拍手歌)

      課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現,讀起來朗朗上口,你們愿意兩個人拍手讀讀嗎?(兩人一組拍手讀)

      4、能背誦的小朋友可背誦。(指名在大家面前展示)

      二、總結

      地球是人類與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互相依存,保護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三、實踐活動

      根據課后學習伙伴的話,說說講衛生的拍手歌,也可以小組為單位自編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板書設計:

      識字七

      保護動物要牢記 大小動物都有家

      人和動物是朋友 保護動物是大事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摘錄筆記、讀古詩)

      一、摘錄筆記

      1、全班齊讀文中摘錄筆記的內容。

      2、師:大家在讀完后發現,它們都是好詞、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點詞句。那么,你們還能找到更多類似的句子嗎?

      3、學生合作找到重點句子。

      4、全班交流。

      5、師:你能說說他們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6、指名回答。 《中華民族的最強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寫 《林中樂隊》擬人手法 7、舉例說明。 A、血肉:比喻為抗擊入侵者而拼搏的人們。 B、長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堅實的堡壘保衛我們的祖國。 C、魔爪: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8、找一找課文中類似的句子。

      二、讀古詩

      1、師:這個單元我們都圍繞著“音樂”來說,其實在很早以前人們就會用象聲詞來表示聲音。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齊讀古詩。

      3、自學并交流古詩的含義。

      4、學生交流預習資料。

      5、學生質疑詩意。

      6、全班交流講解。 嘈嘈:聲音沉重悠長。 小弦:指最細的弦。 切切:弦聲幽細瑣碎。

      第二課時(自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合作學習

      1、四人小組接力朗讀課文,思考:詩人分別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組交流。

      3、全班討論。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鴨、竹籬笆、少年的夢想和童話、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話、駝鈴、燈塔、我需要的聲聲回答。

      三、體會思想

      1、討論:詩人的比喻是否合適?

      2、指名回答。

      3、師: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詩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

      4、師:誰能發現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 (每一段歌詞的結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師:作者為什么這么寫?

      6、四人小組交流。

      7、個人匯報。 (重復出現,反復強調,抒發了詩人熱愛音樂的思想感情。)

      四、課外拓展

      1、師:詩人這么喜愛他的吉他,那你們知道什么是吉他嗎?

      2、指名回答。

      第三、四課時(習作)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音樂)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假如世界沒有了音樂。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指名說自己想寫的內容。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引導習作主題。 A、注意音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B、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膽地想象,沒有音樂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D、拓寬視角,引向人、動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學生開始習作。

      7、修改習作。

      8、抄清習作。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 1 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能借助注釋,結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黃河磅礴的氣勢和豐富的想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在多形式的誦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挖掘積累:小朋友們誰會背誦古詩?由朗朗背書聲,營造學詩氛圍,自然過渡,板書課題。

      2、觀察描繪: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能把觀察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在此基礎上引入學詩?纯垂糯娙耸侨绾蚊枥L的.?

      二、初讀

      (借助拼音,自讀詩句,達到正確流利,培養識讀能力。)

      1、出示詩句,讓會讀 的學生領讀,教師相機指導。

      2、抓住生字和難點音,強調讀準。

      3、自由練讀, 把句子讀通,讀熟。

      三、細讀

      1、引導學生自讀質疑,讀懂了什么還有哪兒沒讀懂?

      2、根據學生的質疑師生互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

      教師應在充分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古詩誦讀浪淘沙氣勢磅礴 直沖云霄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積累古詩句、古名言警句,了解詩句的作者故事資料。

      2、引導學生將古詩改寫成戲劇小品。

      3、引導學生搜集中國戲曲文化資料,并觀看、欣賞戲曲。

      過程與方法:

      1、回顧、交流。

      2、朗讀、背誦、理解古詩、名言警句,改寫小品。

      3、搜集資料、欣賞戲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積累知識、搜集資料的習慣,陶冶學生的'文學藝術素養。

      重點、難點:

      1、回顧交流,讀、說、寫結合,積累古詩句、改寫小品。

      2、將《清明》改寫成戲劇小品。

      教學準備

      古詩句卡片、名言警句卡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主教案個性教案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我們以前學過很多詩句,而且這些詩句中都有“我”字,你知道詩句中的“我”是誰嗎?請看“語文活動4”中的“萬花筒”。

      二、萬花筒。

      1、出示“我知道”中古詩句卡片。

     。1)學生讀卡片中詩句,背誦原詩。

      (2)講解詩句意思。

     。3)指出其中“我”是指誰。

      2、“我會改”。

     。1)讀《清明》絕句。

      (2)說說對絕句的理解。

     。3)改寫成戲劇小品。

      A 交流改寫方法,以《負荊請罪》為范例。

      B 具體改寫:將標點符號作一下改動。

      C 排演戲劇小品。

      第二課時

      一、百寶箱。

      1、出示卡片。

      2、學生讀卡片。

      3、交流對卡片上名言警句的理解。

      4、背誦名言警句。

      二、大舞臺。

      1、出示經典劇目,讓學生了解中國戲曲這一文化精粹。

      2、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展示相關資料。

      3、對收集的資料作簡要說明。

      4、教師推薦資料。

      5、集體整理收集的戲曲資料。

      三、課堂小結。

      總結一下這次語文活動的收獲吧!

      作業設計: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動機及目的:

      1.在交際中做到:認真聽,說清楚。

      2.建立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與交流。

      3.通過本次口語交際為促進家長與孩子間和諧的親子關系做一定的有益的嘗試。

      教學重點:

      在交際中做到:認真聽,說清楚。

      教學難點:

      1.建立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與交流。

      2.結合本次口語交際的特點,不僅僅要教會孩子怎么做,還應引起家長的情感共鳴與反思,形成教育合力,為孩子生理、心理健康成長營造廣闊的空間。

      教學策略:

      1.創設情景,形成氛圍。綜合運用環境營造、言語渲染、角色設置、現場采訪等方法手段,從而形成生動有趣,逼真現實的口語交際氛圍。

      2.著眼整體,全面發展學生的知、情、意、行。不但要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而且還應培養學生文明的態度和良好的語言習慣,并讓學生愿意與人交流。

      3.課內外結合,家校聯合,形成合力。課前調查父母教育子女的情況,采集數據;走訪心理學、教育學專家,獲得理論依據及方法指導;邀請家長進入課堂,傾聽孩子的心聲;提出教育子女的合理建議。

      課前準備:

      1.制作調查表,調查家長在孩子犯錯后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孩子們對家長的.教育方式的看法。

      2.訪問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專家,獲取理論依據及方法指導。3.請家長參與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

      一.制造懸念,引入新課

      師:今天來之前,我遇到了鄰居家的小松。他托我請小朋友們幫幫他,你們愿意嗎?請大家看屏幕。

      二.了解情況,復述故事。(媒體演示:小松不小心打碎了花瓶)

      1.請你把這件事說給同桌的小伙伴聽。看誰說得最清楚,聽得最仔細。

      2.反饋:哪一對小伙伴愿意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

      3.我們在和別人交談時,就應該像剛才那樣說話說清楚,聽話聽仔細。

      【此處教學除訓練學生聽說能力以外,還使學生了解事情的經過,為以后的討論做好鋪墊!

      三.創設情境,展開討論:

      (一) 自由討論

      過渡:小松還有話要對大家說,請仔細聽。(多媒體演示:小松哭著說:“如過你是我,你會怎么做呀?幫幫我,幫幫我吧!”)

      1.小松把爸爸心愛的花瓶打碎了,爸爸就快回來了,小松該怎么做呢?請你想一想?(板書課題)

     。1)學生思考。

     。2)現在請你們走下座位,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把你的辦法說一說,再聽一聽你的好朋友他有什么好辦法?(學生自由討論,教師了解學情。)全班交流。請把你的辦法說給大家聽。

     。3)教師小結學生的幾種做法,引起爭論。

      孩子們的辦法可真不少,有的說……有的說……請你和周圍的小伙伴評一評哪種辦法好?為什么?哪種辦法不太好,為什么?

     。4)全班交流。

     。ǘ﹦撛O情境,與成人交流。

      過渡:咱們在思考這個問題時,除了為自己著想,還應該換個角度為爸爸媽媽想一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大人們遇到這樣的事,是怎么想的呢?后面坐著你們的爸爸媽媽,咱們就去采訪采訪他們好嗎?【讓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交流外,還想引導孩子們感悟如何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主動去了解父母的感受!

      1.采訪時,你該問些什么?誰來說一說。

      2.請同學們允許老師去請一位大人,注意我是怎么邀請別人的。(引導學生態度大方,有禮貌地邀請成人參加活動)

      請小朋友們采訪采訪爸爸媽媽吧。(引導學生現場采訪,并注意提問得體。)

      3.其他的大人是怎么想的呢?請孩子們自己去問問家長:“當我們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大人們到底怎么想?”

      4.反饋,誰來匯報匯報你是怎么完成采訪任務的。(學生反饋)看來,爸爸、媽媽還是喜歡怎樣的小孩子?(板書:誠實)

      【此處教學可為孩子們創設一個真真實實的交際情境。讓孩子與父母、成人平等地交流!

      四.發現矛盾,吐露心聲:

      過渡:現在我們把這個結果告訴小松。小松你好,大家認為你還是應該誠實地告訴爸爸。(多媒體演示,小松說:“謝謝大家,我會告訴爸爸,做個誠實的孩子!保

      1.小松誠實地告訴了爸爸,你希望小松的爸爸怎么做?

      2.小松的爸爸到底會怎么做,咱們一起去看一看。[多媒體演示,小松誠實地告訴了爸爸,卻被爸爸打了一頓]

      3.展開討論。

      (1)請你和同桌的小伙伴討論討論,爸爸的做法對嗎?你想對小松的爸爸說些什么呢?

      (2)反饋:誰來說一說?

      【此處教學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孩子們交流;也在于讓家長們聽聽孩子們的真心話,激起家長們情感的漣漪,引起家長們對自己平時某些教育方式的反思。】

      五.親子交流,共謀辦法:

      1.請孩子們轉過身,大聲地告訴爸爸媽媽:你們怕挨打嗎?為了不挨打,你們就撒謊,行嗎?爸爸媽媽們聽到了嗎?孩子們是向往美好的,他們愿意做誠實的孩子,可是只靠孩子單方面的努力,這種誠實又能維持多久呢?

      2.請爸爸媽媽們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松的爸爸,你會怎么做?也請孩子們替小松想想:怎么做、怎么說才能既誠實,又能得到爸爸的原諒呢?[孩子和父母再次交流]

      3.反饋c請小朋友與家長一同說一說。

      【此處教學除引導孩子們怎么做以外,還試圖通過父母、子女共同想辦法,使家長們尋求更能為孩子所接受的、科學正確的教育方法。為促進父母與孩子間良好親子關系做一定的嘗試。】

      六.聯系生活,提出希望:

      1.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交流討論,不但知道了與別人交談時,說話要——說清楚,聽話要——聽仔細;還明白了,以后我們遇到這樣的事該怎么做?

      2.孩子們,這節課就要結束了。但家長們,我們攜手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路,才剛剛開始。最后我用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活動——孩子健康、快樂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語文蠟燭教案08-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拍精品AⅤ国产精品拍在线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美女激情在线播放 |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