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學生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參加過一些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就是圍繞一個中心內容,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的班集體成員的自我教育活動。其實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好的主題班會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1
【班級】
二年級。
【班會目的】
1、掌握地震到來時在各種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2、關愛生命,快樂學習生活每一天。
【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班會內容】
一、話題引入
地震是對人類威脅極大,并且比較常見的自然災害。本次班會的主題是防震減災,珍愛生命。
二、地震的前兆
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它在發生之前有時會有一些前兆,我們如果能掌握這些前兆,就會對地震的預防起到積極、主動的作用。如地震前往往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氣中出現異味,飛鳥、家畜驚慌、野生動物反應異常,電線之間有火花、室內有藍光、熒光燈被點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報告的途徑,但決不能預報“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傳言。
三、地震發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地震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地殼中。
四、學習地震到來時在各種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1、學校人員如何避震?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后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2、學生在學校如何避震?
地震到來時,如果正在教室上課的,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如果正在操場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必要時應當在室外上課。
3、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墻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1)抓緊時間緊急避險。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振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2)選擇合適避震空間。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墻墻根、墻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
(3)做好自我保護。首先要鎮靜,選擇好躲避處后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后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4、公共場所如何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5、戶外如何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6、避震要點: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7、專家建議,應該有意識地掌握一些科學適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
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專家建議,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
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最快獲得救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墻為薄板墻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鉆進去后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
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系,除用手機聯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
8、震后自救和互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互救,互救是指災區幸免于難的人員對親人、鄰里和一切被埋壓人員的救助。
五、總結
同學們,自然災害突如其來,無法阻擋,但預防和自救方法很多,當然,地震自救也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希望同學回去后自己再進行一些學習,掌握更多的方法。祝同學們一生平安。
中學生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2
【教學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于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教學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識,教育學生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學準備】
視頻播放,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主題:讓世界充滿愛:
在漫長的人生路中,總要有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我們是否注意到身邊的危險。
“防險之心不可無”。地震時有發生,我們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減災的重要性?惡魔總是來找無知的人。今天,通過班會我們將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識,讓我們未雨綢繆,為我們的生命買一份保險,為我們的生命加一把鎖。
二、地震知識知多少:
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識,感受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災難。
1、展示地震后的相關圖片。
2、了解大地震(播放視頻)。
三、地震防護知多少:
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發生時如何應對
(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補充:強震過后如何自救。
A、地震發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B、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并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境。
D、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四、地震無情人有情: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1、討論:當地震發生時,作為非震區的我們應該怎么辦?
生:
(1)號召我們身邊的人為地震災區人民捐助物資。
(2)時刻關注地震災情,必要時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課件展示震后為災區獻愛心的相關圖片
【教學小結】地震非常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中學生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09-01
小學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最新09-23
小學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優秀01-17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2篇)10-11
防震減災的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0篇)01-10
小學生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范文01-08
防災減災主題班會教案01-17
防震減災的標語11-28
防震減災作文02-15
防震減災的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