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15篇[優]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1
通過對這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學習,說說你們喜歡他們嗎?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善于動腦筋。)
板書:敢想敢做,善于動腦。
。、現在呀,我們要來展示你們朗讀課文的水平。誰想來展示呢?
、艂別讀(分段朗讀)
、品纸巧首x課文(分小組朗讀)
。、剛才,同學們替課文當中的三個小朋友展示了畫風,F在阿,老師想讓你們也來展示一下你們自己是怎樣畫風的。不過,老師這一次要求你們展示的方法可有些特別,老師先不要你們說,也不要你們畫,而是讓你們把畫風的辦法想一想,再寫下來。聽明白了嗎?
例:泛著波紋的湖水,放風箏的`小孩,人頂風向前走。
3、小結:
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畫下來。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事物,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要敢于創新,向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學習,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作業:
、欧纸巧首x課文,體會三個小朋友善于動腦的句子。
、飘嫯嬶L,畫好后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旗子飄
小樹彎
敢想敢做
15、畫風
雨絲斜
善于動腦
風車轉
小學美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正確的繪畫姿勢、用品擺放常規和大膽動手繪畫的能力。
3、認識三原色中的紅色,并初步學會按一定方向涂色。
活動準備
1、涂色—蘋果
2、圖片—蘋果
3、每個幼兒一盒油畫棒,涂色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小朋友看,變變變,老師拿出實物蘋果,這是什么?(蘋果)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給蘋果穿衣服好嗎?
二、展開
1、感知蘋果的顏色出示圖片-蘋果,引導幼兒觀察:這些蘋果都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
2、學習涂色蘋果教師講解示范涂色的方法出示紅色的油畫棒問:這只油畫棒是什么顏色的?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用紅色的油畫棒幫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務,提出要求:涂色時身體坐正,用品擺放整齊,右手拇指食指拿畫筆,左手按住作業紙,眼睛離紙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細涂色,比比誰是涂色小能手。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涂色,不把顏色涂到線外去,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對涂色均勻完整的作品畫上小五星表示鼓勵。
三、結束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帶領幼兒夸獎自己樹立信心,激起下次繪畫的欲望。
小學美術教案3
活動1【導入】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她們是誰呢?(播放課件,出示朵拉和布茨的圖)。
朵拉和布茨是《朵拉歷險記里》的主人翁,她們總是到不同的地方去探險,當她們不知道路得時候會問誰呢? (地圖)。地圖是怎樣幫助的?
2、欣賞動畫視頻,說說地圖是怎樣給她們指路的?(生~)
師總結:地圖不僅指出了她們所要經過的路線,而且把路兩邊的景物描述的也很清楚,這種圖就被我們稱作路線圖 。
同學們,假如朵拉她們想去你家做客歡迎嗎?(生:歡迎)但是她們不知路怎么走,你能幫助她嗎?今天我們來學習
板書:回家的路
活動2【講授】探索發現
1、要繪制一條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我們首先要明白什么問題? 生:回家的路 線是什么樣的。(板書:路線)
。1)學生分組討論:從學校到你家的路線是怎么樣的,途中要經過幾個路口,幾個轉折,路兩邊有哪些景物?
。2)推選1—2名代表口述回家的路線。
。3)教師引導學生板畫出回家的路線。
先確定學校和家的位置,再用一條單線從學校慢慢向家的方向延伸。路線明確后,再用雙線具體描繪。
。4)最后添畫路邊景物。教師出示照片,先請學生猜這是什么地方,如邳州桃花島公園,華聯超市等,并說說是怎樣猜到的`?然后進行小結,讓學生明白我們再做添畫的時候不能把所有的景物都畫出來,可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風景來畫,如公園、超市、醫院、酒店等。
2、欣賞同齡小朋友作品。
鼓勵學生用簡短的語言大膽的表達自己對這些作品的感受,同時也開闊的思路,明確自己該怎樣表現。
活動3【練習】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要求:
畫出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線圖,并根據需要添畫主要的標志性建筑和路兩邊的景物。
可用剪貼或繪畫的形式。請學生拿起畫筆描繪你心中的回家的路。
活動4【作業】作業展評
請學生談談最喜歡哪組作品,說說為什么。并請個別學生談談創作感受。
活動5【作業】課后延伸
嘗試畫出從家到公園或親戚家的路線圖。
最后進行安全教育。放學路上注意安全,做到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小學美術教案4
為了讓學生感受正負圖形的獨特魅力,拓展創新思維,能將正負形的設計方法學以致用于生活。提供了小學美術正負圖形的教案希望對老師們有幫助!
教學目標:
1.學生欣賞正負圖形,有效強化觀察的整體性、選擇性和多樣性。
2.學生分析、體驗大師的正負變異作品,初步了解大師設計正負圖形在形的重復、多形組合、解構與重構、形的虛實表現以及圖底反轉等構成方式和形成風格上的區別。
3.學生能感受正負圖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了解正負圖形獨特的藝術價值。
教材分析:
正負形,正形與負形相互借用,在一種線形中隱含著兩種各自不同的含義。
在一個正負圖形中,一般包括有圖案的部分及襯托圖案的部分。屬于圖案的部分一般稱為“圖”,也叫做“正形”;而襯托圖案的部分稱為“地”,也就是“負形”,按照“相互統一、相互排斥”的這一物理學原理,正負線形成了各不相讓的局面。正是由于這種抗衡、這種矛盾而顯示出藝術化圖形的`特殊魅力和視覺上的滿足與快感。
圖底關系,有時就被稱為正負形、反轉現象或視覺雙關原理。大師們精到掌握和運用圖底關系、矛盾空間等錯視原理使正負形作品大放光彩。
設計師們利用正負圖形這種形式,讓我們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間的存在,以及它們的美妙之處。正負形在我們生活中常被采用,如: 兒童的智力填充游戲,在我國道教文化中廣為傳播的太極圖形——中國先哲們很早就認識到陰和陽對立的互補性,并且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現象和天地人關系的本質。同時本課中借助了埃舍爾的較多作品,讓我們了解到在常人看來,理性的思考與生動自由的想象似乎是矛盾的,其實在設計家眼里,這二者的結合正是通往自由創作的途徑。世界上一切相反的事物,往往都互為其根,相互依存。
教學重點:
欣賞大師作品,學生感受“正負圖形”的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
學生對“正負變異”圖式的創作嘗試。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W生)彩紙和剪刀等。
。ń處煟┱n件,彩紙和剪刀等。
教學過程
1.觀察“錯覺圖式”的導入。
(1)游戲激發興趣。
提問:是你的眼睛騙了你,還是精心設計的圖形迷惑你了?它們的構成有一定的規律嗎?引導學生找出共用的關鍵線形,同時課件顯示“圖”與“地”的區別。它們的創作分別有什么含義嗎?
(2)廣告引導探索。
暢談:直覺與聯想,在正形與負形中完美體現,使招貼的主題淋漓盡致。
那么要如何進行圖形的表現,實現圖形創意的視覺化呢?
一般來說有:形的重復表現、多形組合表現、解構與重構、同構異質表現、形的矛盾表現、形的虛實表現、形的謊誕表現等等。
2.體驗“正負變異”的情感,設疑解惑。
。1)課件播放埃舍爾的作品集《錯亂空間》,讓學生解析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
①形的重復表現。
、诙嘈谓M合表現。
③同構異質表現。
、芙鈽嬇c重構。
、菪蔚奶搶嵄憩F。
2)課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
。3)欣賞評析,引導創作。
比較性的教學欣賞有利于加強學生對作者及作品表現風格的理解。通過反思欣賞內容,注重學生個體與群體間的交流,加強了學生對正負圖形形成的理解,即讓“元素”直接呈現,“自覺”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負變異產生不同的情感分析,這一過程中,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在以上欣賞的過程中,圖形各構成的概念無須多做任何講解, 體會其形式美才是關鍵,人們往往十分注重實空間的利用,實空間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對虛空間的利用和把握。正負形的訓練目的正是強調虛實的同等重要性。引導學生要用三只眼去觀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3.實踐“正負變異”的魅力,探索設計。
。1)展示范作,為學生創作提供創意與造型靈感。
。2)學生為自己創設一種物與物之間,人與物之間的或對立或依存的關系,比如“大魚吃小魚”,“風車轉”“蠶吃!薄
。3)學生隨堂剪紙作品嘗試:
。4)小結:大量大師經典正負形,讓學生感受其概括、夸張、歸納、簡潔、添加等手法突出對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鮮明、典型、強烈。交流總結,正負圖形使創作者和欣賞的再創作者走進了一片如此廣闊而神秘的創造圖案的新天地。
小學美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探究畫面造型變化與折紙的關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范畫、記號筆、人手四張不同顏色的彩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要請小朋友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哈哈小人”。誒,那什么是頂天立地呢?
二、觀察“哈哈小人”,嘗試畫出一模一樣的“小人”。
1。重點解釋頂天立地。
教師出示頂天立地的“哈哈小人”,原來,頂天立地就是頭頂著天,腳踩著地的意思。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模仿畫出相同的“哈哈小人”。(第一次請個別幼兒畫)
2。比較作品與范例的差異。
三、探索“哈哈小人”,發現畫面造型與折紙的關系。
1。請幼兒在折好的紙上畫頂天立地的“哈哈小人”。(第二次畫)
師:在第二張紙上再畫一遍你觀察到的頂天立地的小人,注意不能打開這張紙。你發現這張紙跟剛才那張紙有什么區別嗎?注意在畫的時候不能把紙打開。畫完后放好筆,打開來看看跟剛才畫的小人有什么區別。
2。幼兒繪畫,觀察幼兒選擇繪畫的位置。
3。引導幼兒觀察打開后白紙上小人的變化。
教師小結:折紙的方向和斷掉的部位有關。把身體的某個部位畫在折過的地方,那個部位就斷了。折過的地方叫折痕。
4。探索小人變化的'原因,觀察連線后小人的變化。想想出現不同變化的位置的原因。
師:有什么辦法把小人斷的地方連起來呢?請全體幼兒在自己的紙上把小人斷的地方連接起來。連接完成后把斷的同樣部位的小人貼在一起,教師講講分別把什么部位變長了。
5。小結研究后的結果。
6。幼兒再次操作,老師提操作要求。(第三次畫)
師:再給你第三次畫的機會,這次請你先想好要把身體的什么部位變長,再把要變長的那個部位畫在折痕上。畫完后打開來把斷的地方連接起來,看看又有什么變化。
7。 展示幼兒的作品,觀察彼此把畫面的哪里進行了變形。
看看誰變得最有創意,評出最佳創意獎。
四、延伸活動:
引發思考,想象折紙方向、數量的變化會給變形帶來什么變化。師:如果把紙斜著放再折一下會有什么變化?小朋友回家去試試看。
小學美術教案6
(1)西洋畫中主要的畫種有素描、油畫、水彩、水粉畫、版畫等。
(2)素描就是單色畫,是研究和表現事物最簡捷的畫種,主要的表觀手段是點線面c
(3)油畫是用特制的油調和顏料畫出來的畫,稱為油畫。這是西洋畫中最主要的一種,油畫發展中主要流派有古典主義、寫實派、立體派、印象派、野獸派、學院派等。
(4)水彩畫是西洋畫一種它是用膠水和顏料凋制而成。
(5)油畫有豐富的色彩效果,厚重,有很強的表觀力,水彩畫具有輕快、濕潤和透明感。
(6)水墨畫主要工具有:毛筆、墨汁、宣紙等,主要用筆中鋒、側鋒、逆鋒、等。
(7)清代大畫家石濤說過“筆默當隨時代”并具體談其中意思.
(8)書的裝幀設計主要包括封面,封底、書脊設計和內頁設計,封面設計一般必須有書名、作者和出版社等文字內容。內頁設計主要包括書的文字和插圖的版式編排等。
(9)木版畫俗稱木刻,源于我國古代,雕版印刷書籍中的插圖是版畫家族中最古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支。
(10)木刻主要分單色油印和油印套色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
(11)欣賞版畫應注意它們的.黑、白、灰和點、線、面的分布。
(12)從原始人的圖騰柱開始,柱形雕刻就是各民族常見的裝飾藝術。
(13)雕塑主要種類有圓雕和浮雕兩種。
(14)風景寫生中應注意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遠景。
(15)用水彩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調。
(16)凡高,荷蘭畫家,代表作品《白楊道》、 《向日葵》印象派畫家。
(17)徐悲鴻,中國近代畫家,代表作品《馬》。
(18)齊白石,中國近代畫家,代表作品《蝦》。
小學美術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了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
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ń處煟┯嘘P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1)教師用課件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啟發學生:你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需要使用哪些工具?當時的心情怎樣?
(2)學生回憶并交流。
2、欣賞感受。
。1)教師用課件出示作品《夯歌》,請學生欣賞討論: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們的勞動動作有什么特點?
。2)教師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3)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欣賞其他繪畫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種勞動動態及特點。
3、研究體驗。
(1)設問:人在勞動時身體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體驗:同桌互相模擬動態并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
。3)展示:教師用課件演示人體勞動時的動作變化和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平衡關系。
。4)小結:任何動態都有他的動態特點,頭、軀干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生位置關系。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線。繪畫時抓住表現出動態趨向的動態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
4、嘗試練習。
。1)作業要求:用記號筆嘗試描繪各種勞動的動態。
。2)提出建議:人體活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可以參考書中的動態線范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現了勞動時的動態?線條是否流暢、肯定?
6、課外拓展。
觀察各種勞動的場景,用速寫的形式記錄各種勞動動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體會。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系。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2、討論研究。
(1)小組活動: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境來表現主題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現方法?你認為這些作品哪些地方處理得特別好?
(2)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3、創作表現。
(1)提出要求:畫一畫自己從事過的某種勞動。
。2)教師建議: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4、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
。2)同學互評,教師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8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文化、歷史。通過觀察,認識龍造型上的變化,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體會龍的精神,能自己或小組合作完成一幅中國龍作品。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都說中國是龍的故鄉,我們是龍的傳人,這中間包含人們對龍的尊重、崇拜,人們借龍的精神來樹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搜集有關中國龍的資料,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歷史。了解龍的象征意義,欣賞其造型。抓住龍的特點,畫一條龍。
教學難點:
在繪畫中表現出龍的精神、氣勢,抓住龍的特點、造型及動態。在“欣賞.評述”中請同學講述龍的象征意義并體會龍的精神。
學習材料:
課件、計算機、彩色筆、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段動畫片,讓我們來看看動畫片中有什么好嗎?
[播放動畫片]
2、你們喜歡龍嗎?誰能說說你第一次見到龍時的感受?龍是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因為造型威武,身材強健深得大家喜歡。下面我們就帶著崇敬的心情感受一下中國龍。[板書課題]
二、認識中國龍形象:
1、孩子們,真正的龍我們都沒見過,但龍的傳說已源遠流長,龍的.形象出現于遠古時期,新石器時代6400年,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課件出示龍形象出現的時間]
2、龍的形象已出現了六千余年,它現在的形象經過了三個時期的演變,讓我們來看看好嗎?
[課件出示龍演變的三個時期]
3、雖然經過時間的磨礪,龍的造型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但是龍是中國人造的理想化動物形象,是中華民族獨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動物的特征,你愿意和老師一起來找找嗎?
[課件出示尋找龍與其它動物的相似之處]
4、我們知道自然界中并沒有龍這樣的神奇動物,但在人們的幻想中,它騰云駕霧、翻江倒海、千姿百態,大家想看看中國龍到底有哪幾種動態嗎?
[課件出示龍的動態]
三、尋找生活中的中國龍形象: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龍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誰能來說說你都在什么地方見過龍的形象呢?
四、感受身邊和藝術中的中國龍形象:
1、在今天,中國龍文化上下八千年,龍的精神無處不在,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來,讓我們瞧瞧吧。
[課件出示龍與藝術的圖片]
2、我們欣賞了這么多有關龍的形象圖片,那么龍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出示龍的主要組成部分]
3、龍是一種內在的符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象征,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龍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各種不同的龍的圖片]
4、龍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是自強不息的炎黃子孫,大家想不想看看小朋友是如何表現中國龍的呢?
[課件出示小朋友的畫]
五、表現中國龍形象
1、看了這些小朋友的畫,大家是不是也心動了吧!小花貓看我們學習得這么認真,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讓我們看看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出示作業提示]
2、你們小組想表現一條什么樣的中國龍?小組里商量一下。
3、哪個小組能把你們的想法告訴大家?
4、我們小組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讓我們用自己的智慧把它表現出來吧。
5、學生作畫,教師輔導,放音樂。
A、輔導不能表現龍特點的小組。
B、輔導畫面單調的小組。
六、展示中國龍、體會龍精神。
在小組里說說你喜歡哪一條中國龍,為什么?
七、 延伸龍精神。
我們是龍的傳人,就讓我們致力于繁榮龍的文化,弘揚龍的精神,昌盛龍的故鄉。
小學美術教案9
教材思路: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引導學生從各方面研究、討論目前船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本課以“我設計的船”為題目,帶給學生無限的期待、無盡的遐想和無窮的創造欲。通過線條、形狀、色彩和材質把學生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具體化,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船的基本結構,比例,色彩等造型特征,知道船的設計與制造要符合人的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2、培養對船造型的設計,表現能力,掌握造船的基本方法,創造出心目中的船。
3、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激情,并通過不斷的嘗試,體驗創造的艱辛,培養學生的耐挫力和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感受創造的樂趣。
教學難點:能熟練運用繪畫,制作技法,表現出自己設計的船。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船的圖片及圖像資料,查找有關船的發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學生:繪畫工具
教師:代表大海的藍色大紙。
教學過程:
1、導入:
出示上節課《船》的優秀作業展示,稍作點評。
揭示課題
2、感知與啟示
隨著社會的發展,船從剛開始的水上交通運輸工具,發展成為具有更多更好功能的設施。
出示幾組功能船的圖片,教師做簡單介紹(也可請學生來介紹)
豪華游輪
破冰船
油氣勘探船
航空母艦
潛水艇
氣墊船
3、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一艘新型的船,啟發學生
4、學生作業
看了這么多的船,你能畫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嗎?
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展評:
自評,互評,教師點評。
小學美術教案10
一、教 材分析
本課巧妙的組合是在學習過的三種基本形的基礎上,安排的一堂設計繪畫課。巧妙的組合其中包含兩個主要內容:
*超越單純基本形的概念,發現新的圖形結構形式。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下冊:01課 巧妙的組合
*感受透疊圖形及著色后產生的效果。
許多大小不同的基本形相互穿插后,原基本形被打破,失去本身的意義,巧妙的組合由此產生了新的圖形結構,而在作業過程中,又可能發現新的形狀和現象,增添了作業的趣味性。由于學生個性的原因,新圖形給人既與原基本形完全不同性質的感受,又有區別于各人的造型特點和色彩效果。通過對完成后的作業進行自我評價,學生也能感受到畫面的'疏密、虛實所產生的效果。
教材巧妙的組合中呈現了部分學生作品,提示學生可從作品中發現一些新的形象。教材選登了著名畫家米羅的美術作品《太陽、人和鳥》。通過欣賞,分析畫家怎樣運用三種基本形和畫,以激發學生聯想。
這類作業有較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兒童容易作業,也易出效果,一般都能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 學 目 標
*學習形與形相透疊的表現方法和透疊圖形的涂色方法。
*在組合透疊練習中感受新的平面組合形式,形成調控畫面的意識。
*在形的自由組合和換色平涂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教學設計建立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從基本形的回憶、歸納到認識透疊圖形,理解透疊的涵義,再到對作業步驟的分析、歸納,都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實施以回憶導入新課。首先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三種基本形,并感受到這幾種形可有長短、大小等變化。在此基礎上,教師演示三種形的透疊效果。可采取逐一疊加的方法,讓學生清晰地觀察到形的組合變化過程;也可從欣賞完成的范作入手,讓學生比較、分析單獨的形和透疊圖形之間的區別,明了透疊的涵義。
透疊效果的演示過程應精心設計,根據學生年齡及身心特點,使學生輕易理解其涵義并充分感受到趣味性。可采取在黑板上板畫、利用幻燈機演示和利用多媒體制作進行演示等方式。
在演示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觀察透疊圖形著色后的效果,感受畫面的美感。透疊部分的色彩可另外著色,也可隨原形疊加著色,如果是后一種,學生會注意到顏色重疊后的變色現象,教師可順勢引導學生關注色與色疊加的變化。
指導作業環節可先由學生根據范圖一起討論作業步驟,再由教師歸納、總結。教材中基本的作業步驟是:在任意位置先畫三種較大的基本形,要求形與形之間要有部分穿插(即透疊);然后用同樣方法任意添加大小不一的基本形;畫到一定的時候即可停下,根據畫面需要添畫更小的基本形,可豐富和裝飾畫面;最后,再分格涂色完成。
學生活動的開展以自主表現為主,教師要注意在作業方法上加強指導,在作業步驟上予以控制。
教學評價涉及畫面構圖、線條流暢程度、形與形之間的透疊程度、色彩搭配等方面,先由學生自評、互評,再由教師歸納、總結。
作業要求:任選一種彩色筆作業,用大小不同的三種基本形互相穿插,組合成一幅畫面,再自選顏色填色。填色時,每種色不宜畫出線外。
四、教 學 建 議
*該課教學過程主要是指導學生作業的過程,應以指導作業方法為主。
。ǎ保┊嫽拘螘r,應鼓勵學生大膽地徒手作業,或扁、或長、或正、或歪均可。
。ǎ玻┗拘蔚拇笮Ξ嬅嬗绊戄^大。太小則效果較差,而且完不成作業。應指導學生畫大些,特別是主體基本形。透疊上去的其他基本形可逐漸畫小。
。ǎ常⿷笇W生適當地控制畫面。可用對照作品作范圖,說明畫得太滿和不加分辨地簡單排列會出現“板”、“亂”、“擠”的現象。
*為使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活潑,學生活動的開展可采取合作的形式。兩人或四人合作完成一幅作業,學生可自由交流繪畫體會。還可在學生自主表現的同時,分組在黑板上合作作業,由各小組成員按順序輪流上臺添畫。讓學生在競爭的氛圍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感,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小學美術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和嘗試染紙的技術和方法;
。、在完成染紙的過程中體會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進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識;
。、喜歡染紙的過程,并能用染紙作品裝飾美化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學生學習和嘗試染紙的技術和方法。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初步體會染出的畫面效果與紙的折疊方法及用色之間的關聯。
三、教具學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紙作品裝飾的賀卡、染紙作品、電腦課件、染紙的工具材料。
四、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基本脈絡: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欣賞感受、開闊視野——觀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實踐、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裝飾、培養設計應用意識——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欣賞感受
。、教師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導欣賞。
(1)教師簡單介紹扎染的特點和方法。
。ǎ玻⿲W生交流發表自己的欣賞感受。
。ǎ常┌鍟n題——美麗的染紙
。、欣賞扎染、蠟染、染紙作品,開闊視野、激發探究欲望。
。ǎ保┙處熝菔菊n件,簡單介紹,引導欣賞。
(2)學生討論交流欣賞感受。
。ǎ常┘ぐl學習欲望。
二、觀察探究,了解技法
。、觀看制作方法視頻。
。ǎ保┙處煵シ胖谱鞣椒ㄒ曨l課件。
。ǎ玻┨釂枺褐谱髅利惖娜炯埿枰男┕ぞ吆筒牧希窟\用了哪些方法?特別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3)學生觀看視頻。
。ǎ矗┯懻、發言。
(5)教師小結。
。、探究發現折疊方法。
。ǎ保┙處煶鍪救炯堊髌氛拱,提示紙張的基本折疊方法和形狀變化。
。ǎ玻┓纸M探究折疊方法。
。ǎ常⿲W生代表到前面演示發現的多種折疊方法。
。、嘗試染紙過程。
。、欣賞撕染、剪染作品,啟發創新。
(1)欣賞課本里的撕染作品,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ǎ玻⿲W生談自己的設計打算。
三、制作實踐、感受色彩魅力
。、學生染紙實踐,教師提醒注意事項。
。úシ乓魳贰洞航ㄔ乱埂贰陡呱搅魉罚
。、教師指導學生設計制作。
四、美化裝飾,設計應用
。、教師展示染紙畫裝飾的.賀卡作品,引導欣賞,啟發思維。
2、學生討論發言。
五、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的染紙作品。
。、相互交流評價。
3.啟發學生制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并裝飾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盡情享受創作成功后的樂趣。
六、作業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點染時膽子要大,心要細,每染完一張,要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改進。
3。折紙、剪紙可以自己設計花樣。
七、板書設計:
美術的染紙
制作過程:折、夾、擠、染、展開。
種染法:浸染、點染、沖染、濃破淡。
小學美術教案12
教學目的:
1、學習用紙帶進行穿編,編織成各種物品
2、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如何用彩帶編織成各種物品
教學難點:
彩帶編織的穿插
教具準備:
編織工藝品彩條電教資料
學具準備:
彩色紙條,(舊掛歷紙。廣告紙。各種彩條)
教學過程:
一、欣賞各種編織工藝品(實物與電教結合)
1、編織的材料:藤、竹、紙、塑料、鐵、草芒、木片、毛。
2、編織工藝應用:實用。裝飾。擺設
二、欣賞少數民族。編織的.工藝品
三、出示教師編織的工藝品。
1、平面
2、立體
四、介紹簡單的編織方法:
1、紙條經緯穿插一上一下
2、不同顏色彩條的搭配形成不同圖案
3、圖案的組織
五、立體紙帶的偏織,結合課文技巧圖例
1、先編織底部
2、放入形狀物體,向四邊往上編織
3、收尾及綁帶
4、完成
5、回一,先編織底部,兩頭合攏,便成船形
六、作業要求:學生根據所帶材料,編織成各種物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創新
七、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潔)
八、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相交流
九、教室
小學美術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學生初步嘗試應用拼貼畫的基本方法進行創作。
2、讓學生體會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創造性制作活動加以提煉。
3、學習應用適當的工具、運用造型創作和色彩搭配進行創作。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和大膽創造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和大膽想象與豐富的色彩相結合來完成創作。
三、教學難點:
如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四、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各種紙材或其它好造型的材質。
2、教學器材:電腦、實物投影、錄音機。
3、教學課件:美術課程實驗教材教學配套課件。
五、教學設計: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音樂導入:《雨花石》師問:你們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嗎?
小結:小小的石頭有一個美麗的愿望,想要鋪成一條五彩路,讓人們去迎接黎明、迎接歡樂。這是一個多么好的愿望!
板書課題:五彩路
(二)講授新課
1、學生聯想:師問:什么是五彩路學生:說出想象中的五彩路
2、啟發學生回憶:見到過的`路。
3、欣賞生活中的路課件演示:各種各樣的路,引導學生觀察。
4、啟發學生聯想把這些生活中的路變成五彩路會是什么樣子?學生形容。
5、欣賞學生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天上、地下、水中的五彩路,擴展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想象。
6、學生設計小組同學討論,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用哪種方法設計什么樣的路。匯報討論結果。學生演示剪、撕、卷和粘貼的方法。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學生分成大組合作完成作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夸張表現。啟發形狀大小搭配,色彩搭配?梢灾谱鞒闪Ⅲw效果。
。ㄋ模┱乖u作業將各給作品懸掛展示,由小組同學介紹創意。
(五)課后延伸不但紙材可以制成美麗的五彩路,生活中還有很多材料都可以進行拼拼貼貼。展示一些diy作品,回去后,你們也可以試著做一做,來裝飾我們生活的環境。
小學美術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簡單的花邊圖案的基本知識和剪花邊的方法。
2.追求花邊圖案的組合變化,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美的能力,養成刻苦、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3.用剪好的花邊紋樣美化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花邊又稱帶狀紋樣或二方連續紋樣,是一種常見的裝飾圖案。它的特點是紋樣的連續性。它的組織方法是以一個單元紋樣反復排列連續而成的。上下方向連續的稱為豎式,左右方向連續的稱為橫式。
2.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花邊圖案的繪制技能,能獨立描繪出較美觀、大方的花邊紋樣,從中培養創造美的能力。 難點:解決花邊的連接問題及圖式變化問題。
三、教學設計
●方案一
課前準備
。▽W生)彩紙和剪刀、收集的花邊圖樣
。ń處煟┒喾N花邊圖案紋樣和單獨紋樣、課件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欣賞激趣。
(1)檢查課前準備,穩定學生情緒。
(2)欣賞漂亮的紙蝴蝶,展示以蝴蝶為單獨紋樣組成的`二方連續紋樣,感受形式美、節奏美,激發學生學畫花邊的興趣。
2.聯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花邊圖案?裝飾在哪些地方?
。2)在學生回答和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花邊圖案的基礎上,播放課件,展示各個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花邊,使學生充分感知花邊文化的源遠流長以及花邊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尋找規律,引導探索。
。1)提問:欣賞了這么多的花邊圖案,你能說說花邊的排列組合有什么規律嗎?
引導學生找出每條花邊的單獨紋樣,課件演示上下(縱向)、左右(橫向)的基本排列組合方式。
。2)提問:誰能變動一下連續排列的規律,又變出一條美觀的花邊?
引導學生把橫向的花邊變成縱向的花邊,縱向的則變成橫向的。
。3)提問:這些花邊的排列組合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動腦筋、想辦法,再組成漂亮的花邊? 課件展示排列組合有錯誤的花邊,讓學生辨析。引導學生掌握花邊圖案的構成知識,擴展學生的思維。 從學生的排列組合中,教師及時作歸納,引出花邊構成的基本規律。師生共同配合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又容易理解和接受。
4.嘗試實踐,鍛煉技能。
。1)提問:經過討論,我們懂得了花邊的排列組合規律。掌握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剪出各種各樣美麗的花邊了,F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剪一條花邊我們要分幾步才能完成?
(2)引導學生嘗試,從嘗試中歸納出:折、畫(單獨紋樣)、剪等基本步驟。從連接失敗的作品中找出失敗的原因:要注意花邊左右或上下的連接點不能剪斷。
5.作業輔導,完善實踐。
。1)作業要求:用彩紙剪漂亮的花邊;分小組完成用花邊對一個組員的裝飾打扮。
。2)輔導要點:折得是否平整,單獨紋樣的設計是否飽滿、有無創新,連接點是否會剪斷。
6.展示評優,課后延伸。
(1)每組被裝扮好的學生上臺展示,進行一次評比,看哪組獲得優勝。
。2)小結:我們可以用花邊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3)延伸:除了用剪的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繪制花邊?
。ㄌ崾荆嚎梢允掷L,還可用印模印,用復寫紙畫??)
小學美術教案15
課題:變幻無窮的形象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2、將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變化,并嘗試將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藝術作品。
3、根據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和變化,創作藝術作品。
教學重難點:了解掌握各種身邊常見的物體,熟練的'運用“加”“減”的方法,根據想象和變化,創造出藝術作品。
教具學具:皺紙、彩紙的邊角料、廢料,剪刀、膠水、小鑷子以及繪畫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與分析
觀察欣賞藝術家創作的各種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造型藝術。
討論:
(1)說說他們給你什么印象?
。2)你能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2、觀察與嘗試
。1)觀察:學生觀察課本上范圖,討論作品是通過哪些方法加以變化而來的
。2)嘗試:大膽想象、創造,試著用各種形象變化出其他簡單的造型。
3、實踐與操作
。1)通過嘗試及再次觀察作品,小組討論:在制作是還要注意哪些要點?
。2)游戲: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變幻出來的造型最多,最美。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與反思
1、自己評,把你的作品介紹
2、互相評,誰的作品最有趣。
3、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說出他作品的優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五、延伸與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見的物品,進行組合排列,會產生以外的效果。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6-03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7-01
小學美術教案01-04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4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23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5-16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7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