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7-27 11:06:18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語文教案實用(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語文教案實用(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病⒗斫庹n文內容,感受到由于“我”為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地呵護它們,逐漸得到了它們的信賴。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

      4、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要*相互之間的信賴。

      【教學重點】

      知道雖然珍珠鳥很怕人,但是由于“我”為它們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呵護它們,才使得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給“我”帶來情意,從而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要*彼此的信賴。

      【教學難點】

     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時間】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薄W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病⒊踝x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摘抄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

     。、學習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

      4、試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初步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關愛。

      〖教學過程

      一、讀題目,師生共同介紹作者

      二、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并強調一些字詞的讀音,如:

      垂蔓 蔥蘢 啄著 撞得 嚓嚓 較遠 扒開 趴在 顫動 好熟 呷呷嘴

     。病W習“巢”的筆畫,訂正“框”的筆順。

     。、結合課文相關語句,理解詞語意思:決不、神氣十足、再三、信賴。

     。、檢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將訂正過的字詞在句子中朗讀準確。

      2、默讀課文,想想本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场⑷嘟涣。

      四、師生共同介紹珍珠鳥,了解到它是一種怕人的鳥,閱讀課文中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練習朗讀

      五、品讀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初步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關愛

      六、作業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病⒄n文中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要求:

      1復習漢語拼音,能直呼音節,寫出漢字,并比較不同的韻母。

      2寫出帶有指定部首的字,認識相關的構字規律,培養識字能力。

      3辨析形近字,比較字音和字義,提高運用漢字的技能。

      4培養學生恰當運用詞語的能力,豐富學生的詞匯。

      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培養初步的閱讀能力,同時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6繼續學寫留言條。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音節,看看每組韻母有什么不同,再寫漢字。

      1指名讀題,看看題目要我們做些什么。(讀、看、寫)

      2出示音節,直呼。

      3比一比每組兩個音節的韻母有什么不同?

     。1)上面四組,聲母相同,韻母不同。

     。2)下面四組,聲母不同,韻母也不相同。(第四組除外:聲母不同,韻母不同)

      4程度較高的班級可告訴學生:

     。1)ui、un、iu自成音節時應還原成:wei、wen、you。

     。2)j、q、x與üe相拼應寫成jue、que、xue。

      5看音節寫漢字。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1齊讀題目,說說要求。

      2指名認讀部首并說說帶有該部首的字一般與什么有關。

      3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3~5個。(最好寫本冊學過的)請兩人演板,其他同學在下面做。

      4集體評議,自己修改。

      三、讀讀比比,再組成詞語。

      1讀題,思考:這一題要我們做什么?在題目的有關詞語上加“!。(讀、比、組詞)

      2分四人小組認讀、討論:每組中的兩個字在音、形、義上有何異同?可用什么方法加以區別?如何組詞?

      3匯報各組自學情況,集體評議,老師相機指導。

      4各自在書上獨立完成。

      第二課時

      一、下面的詞怎樣搭配合適?用線連起來,再寫在后面。

      1指名讀題目,看看題目要我們做些什么。(想、連、寫)

      2讀詞、找規律:單音節(動詞)、雙音節(名詞)。

      3析例:“閉一眼睛”表示做什么。

      4每組中單音節的詞應和后面哪個雙音節的詞連在一起,自己試著連一連。

      5匯報、評議,抄寫在后面。

      二、讀句子,把帶點的詞換成意思相近的詞,寫在括號里。

      1讀題,看看題目有什么要求。(讀、換、寫)

      2舉例,介紹做此項練習的方法。

     。1)讀句子,看看這句話說的是什么。

     。2)想想帶點的詞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詞來代替,想好后寫在括號里。

     。3)寫完之后把句子讀一讀,看看是否合適。3。師生共同完成1、3;2由學生獨立完成,老師檢查。

      三、讀一讀,回答問題。

      1自己自由地反復地朗讀,思考:這篇短文講的是什么內容?

      2帶著文后兩個問題邊讀文,邊思考。

      3討論文后問題。

     。1)你的理想是什么?

      (2)除了自己努力以外,實現理想還需要什么條件?(引導學生說出:必須有老師的教育和幫助。)

     。3)老師最后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意思?(老師的理想就是幫助學生實現各自的理想)

      4短文是以對話形式寫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讀出語氣。

      第三課時

      寫話

      寫留言條

      一、引導學生回憶寫留言條的內容與格式。

      二、默讀此次寫留言條的內容與要求,用——、~~~~~做相應的記號。

      1留言條的內容:小龍找小巖一起去看孔老師,小巖不在家。小龍讓小巖定個時間,通知他一起去。

      2要求:替小龍寫張留言條;按留言條的格式寫。

      3口述留言條,老師相機指導。(要引導學生說清楚明白,切忌啰嗦。)

      4寫留言條:

     。1)請兩位同學(一好一差)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在座位上寫。寫完后,同桌互相交流,再共同評議黑板上兩位同學寫的留言條。

      (2)交流、評議的依據。(小黑板掛出)

      ①格式是否正確。

     、诹粞詶l的內容是否符合題目要求。

      ③語言是不是完整、通順、連貫。

     、軙鴮懯欠裾麧崱⒍苏

     。3)修改并謄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對照注釋疏通課文,感知文章內容,體會文章的意境,背誦課文。

      2、方法:自讀--討論--背誦

      3、感受三峽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教學內容和步驟

      -、導入新課:

      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妝扮著中華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為之歌唱。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我們寫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游記散文,《三峽》就是其中的一篇。去過三峽的同學,可能會因那兩岸倒江懸崖峭壁而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會因江面上飄浮著的白色垃圾而憂慮人類環境的污染,還可能會因新建的三峽工程而驚嘆科學技術改造大自然的偉力,你也許會讓思緒倒流,追溯三峽的過去,想-睹她在歷史上的真容:學習了酈道元的《三峽》之后,我們將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初讀課文:

      對照注釋,小聲自由朗讀,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闕(quē) 疊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絕巘(yǎn) 長嘯(xiào) 屬(zhǔ)引 哀轉(zhuǎn)

      三、研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間停頓。老師于疑難處點撥,或讓學生探討。

      朗讀停頓訓練重點:

      第1自然段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討論: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說明江面狹窄,兩岸群峰相連,峭壁

      對峙,山下只見一線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礦襄陵 [襄陵:動補短語,漫上丘陵]

      沿//溯/阻絕 [沿溯:并列短語,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討論:沿溯阻絕,朗讀的時候怎樣停頓,才能把意思傳達得更準確?

      第3自然段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語,雪白的浪花)

      [回清:動賓短語,回旋著清波]

      絕巘/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清,指水清;榮,指樹榮;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討論:清榮峻茂,朗讀時該怎樣停頓才能準確傳達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四、暢讀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畫面,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妙處。

      討論:文中描繪的三峽,與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峽相比,有什么特點?

      五、品讀課文,

      體會文章片言萬語的精煉,音韻的和諧,思路的清晰。

      討論:1.全篇只幾百字,卻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羅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請舉幾個具體的例子說明文章語言的精煉:

      2.本文讀起來具有音韻美,瑯瑯上口。你能發現作者是怎樣營造這種效果的嗎?找出文章中的對偶句和韻腳。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話: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無,實則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會怎么樣?

      六,熟讀成誦。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

      2.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F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二、學習新課

     。ㄒ唬┝私馕恼聝热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們后來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由發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5.反復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ǜ鶕酝慕虒W經驗,學生在此環節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ǘ┭菡n本劇

      1.分角色朗讀。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匯報演出。

      作業布置

      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三)概括中心思想小結

      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么

     。ǹ縿趧 盡義務 有益的)

      幫助別人 有用的 養活別人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認識“鐘、零”等8個字,會正確書寫“欠、元”等8個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在讀、議、演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在讀中體悟到時間的重要,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要做遵守紀律的孩子。教學準備:

      鬧鐘一只

      生字詞卡片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揭示課題

     。畮熡懈星榈乩收b一首小詩。(鬧鐘顯示朗誦時間為1分鐘。)

     。@首詩好聽嗎?有誰知道,老師用了多長時間朗誦完這首小詩?

      板書課題:一分鐘

      .設疑:我們都知道,一分鐘等于60秒,可今天,我們的元元同學卻讓一分鐘等于了20分鐘,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整體感知

     。杂勺x課文,畫出生字詞,將生字詞多讀幾遍。

     。该x生字詞-開火車讀(結合書33頁,“找找說說”來認記生字)

     。僮杂勺x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將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

      .指名分段讀-評議-齊讀。

      三、讀第一自然段,指導書寫“元、哈、欠、遲”等4個生字

     。n件出示這一段內容,指名讀。

     。x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書:鬧鐘響-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鐘-不會遲到。

      我的發現,在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們這課要書寫的生字。

     。炙,讓我們把這其中的4個生字各寫一寫吧!

      指導書寫4個生字、重點指導““欠”、的寫法。

      過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樣嗎?他有沒有遲到呢?

      四、自學課文2~3自然段

      .自由讀:教師個別指導。

     。畢R報:自己讀后知道些什么?

      板書:遲到20分鐘

      .觀察書上32頁的圖,用書上的一句話來說一說元元此時的心清。

     。队帮@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遲到了以后進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現元元后悔的句子,讀一讀。

     。4)朗讀下面三句話,讀出相應的語氣:

      :元元打了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核麌@了口氣,說:“我要是早一分鐘就就好了!

     。核謬@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五、拓展課文,實踐體悟(完成目標4)

     。銈冇袥]有和元元類似的經歷?

      (也許也是起床耽誤了一分鐘,還可能是什么情況耽誤了?)

      .你想對元元說些什么呢?

     。蠹以敢庋菀谎菥幑适聠?題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發生時間段為:鬧鐘響了……到學校上課。

      學生自由編、演。

     。畢R報演出(在演中議一議)。

      六、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R讀課文。

      .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課外調查:一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維要發散一些,不要僅限于同學,還可以是其他職業的人,甚至可以是動物,交通工具……)

      (3)通過調查這些數據你認為自己有哪些收獲?有什么建議?

      【教材定位】

      《致云雀》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的第四篇文章,為我們呈現了一種別樣的青春姿態。青春時總是滿懷憧憬,對未來充滿了想象;蜃非笮腋,或追求理想,亦或者是自由等等。但是,當追求理想、追求自由的的途中遭遇了阻礙,青年們會怎么選擇呢。雪萊的這首《致云雀》為我們開辟了一個方向。

      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后期的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的獨立戰爭等使得歐美資產階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論自由,但之后英國資產階級與封建主的重新勾結,以及一系列戰爭的爆發,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在雪萊創作這首詩時,黑暗與恐怖正籠罩著整個英國社會,圈地運動和經濟危機使得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這首詩正是借助云雀翱翔天際的情景,體現了雪萊美好公正的社會理想,表現了雪萊對光明的向往,對理想的追求。

      【素養目標】

      1.誦讀詩歌,把握情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2.分析核心意象“云雀”,掌握象征手法的運用。

      3.分析文中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了解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鑒賞“云雀“這一形象,感悟整首詩歌所要表達的精神理想。

      【教學方法】

      1.語言品讀法:誦讀法

      2.點撥法:抓關鍵意象,分析其形象,結合時代背景,準確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這句話出自英國詩人雪萊的《西風頌》。這句詩給了處在寒冬的人一個美好的希望,盡管現在是寒氣凌冽、寒風蕭瑟的冬天,但冬天過去了,春天就會到來,到時大地復蘇、春風和煦、春光明媚,充滿了陽光與希望。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雪萊的另外一首詩歌--《致云雀》。

      二、知人論世

      1.了解作者—雪萊

      珀西比希雪萊(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1822),英國著名作家、浪漫主義民主詩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家、改革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

      雪萊生于英格蘭薩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漢,12歲進入伊頓公學,1810年進入牛津大學,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發《無神論的必然》,入學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學開除。1813年11月完成敘事長詩《麥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兩部重要的長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風頌》。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稱他是“天才預言家”。

      【人物軼事】

      在1822年,雪萊的《希臘》出版,并且移居到斯貝齊亞海灣的近勒里奇鎮居住。在1822年6月,他開始創作長詩《生命的凱旋》。這首詩還沒有完成的時候,他就去迎接好友利亨特。在同年7月8日,兩人乘坐雪萊的“唐璜”的船只回雪萊的家。但是斯貝齊亞海突然刮起了大風,風暴刮翻了他們的船只。

      最后兩人都落入海中,直到幾天后,人們在海邊發現了已經浮腫的尸體,還是依靠他口袋中未完成的詩才辨認出這具尸體就是雪萊。

      就這樣,一代大師雪萊死在了一次意外事故。鑒于雪萊文學上對英國的影響和私生活上的糜亂,雪萊的死在英國人得知后,普天同慶。

      雖然現在英國以雪萊這個詩人為榮,但是在當時的那個時代雪萊是極度被英國人排斥的,以至于他的死訊還能讓英國人歡呼。

      2.了解寫作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籠罩著整個英國。大規模的“圈地運動”使百姓流離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頭,到處是弱肉強食;嚴重的經濟危機使國家物價飛漲,工人工資驟降,人民生活貧困;憤怒的工人因此起來罷工,搗毀機器,游行請愿,然而這一切行動均遭到統治階級的血腥鎮壓。這種黑暗暴政幾乎壓得人透不過氣來,因此人們對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萊的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這一迫切愿望。

      3.了解云雀

      云雀是一種鳥,形如麻雀兒稍大,以活潑悅耳的鳴聲著稱,高空展翅飛行時鳴唱,接著做極壯觀的'俯沖而回到地面。棲息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沼及沼澤。因其在地面營巢又性喜高飛,常從它的“領地”升騰而直飛云霄,邊飛邊叫,越飛越高。因而云雀經常被詩人選做謳歌的對象。

      三、誦讀全詩,感受詩韻

      1.明確字音

      酣暢淋漓(hān)雕琢(zhuó)蔚(wèi)藍

      犀利(xī)甘霖(lín)花蕾(lěi)

      醇酒(chún)迸涌(bèngyǒng)倦。╠ài)真摯(zhì)

      擯棄(bìn)憎恨(zēng)熾熱(chì)

      2.給全詩標出節奏和重讀,誦讀全詩。

      你好啊,歡樂的/精靈!

      你似乎/從不是/飛禽,

      從天堂或天堂的/鄰近,

      以酣暢淋漓的/樂音,

      不事雕琢的/藝術,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處/飛翔,

      從地面/你一躍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輕云,

      掠過/蔚藍的/天心,

      永遠/歌唱著/飛翔,飛翔著/歌唱。

      3.誦讀指導

      《致云雀》全詩共21節,篇幅較長,但圍繞一個核心意象“云雀”,整體中心明確,但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把握住情感線索,注意體會圍繞一個核心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情感表達。在朗誦的時候,要把握住歡快的基調,停頓以二三頓、二二頓為主,因為節奏歡快,所以結尾多做輕盈、上揚、漸高這樣的處理。

      4.教師范讀。

      5.學生朗讀,教師點評。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讀完雪萊的《致云雀》,請試著概括主要內容?

      明確它描繪了在黑夜中呼喚黎明的云雀形象,詩人以飽滿的激情寫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學理想和藝術報負,詩中模仿云雀高飛的節奏,云雀一邊高躥,一邊歌唱,愈唱愈亮,愈飛愈高。詩人一面傾聽著云雀的歌聲,一邊希望自己的歌聲也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和希望。《致云雀》中的“云”被描寫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東西,它從江河湖海中吸取水分,然后降雨到大地,培育出美麗的花朵。

      【思考2】試分析“云雀”這一形象

      61548;第一部分:

      第1節,對云雀及其歌聲總的評價和贊美。

      第2節,云雀從地面一躍而起的姿態和邊飛邊唱的習性。

      第3-4節,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陽或送走夕陽時的歡快明朗的形象。

      第5-7節,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輝、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

      小結:塑造了云雀歡樂的形象。

      61548;第二部分:

      第8節,把云雀比作詩人。

      第9-11節,把云雀鳴聲比作高貴少女的甜美如愛的歌曲、飛螢與晶瑩的流光、玫瑰與醉人的芳香。

      第12節,寫云雀不只是單純的明朗、清新、歡悅。

      小結:塑造了云雀傳播愛與光明的形象

      61548;第三部分:

      13-15節,探討美的根源。

      16-17節,探尋歡樂的真正來源。

      18-20節,不能快樂的根由。

      小結:塑造了云雀豐富明澈的形象

      61548;第四部分:

      第21節,以感嘆的口吻表達了他的愿望和抱負——擁有云雀的歡欣。

      小結:塑造了云雀和諧、熾熱的理想形象

      【總括】雪萊詩中這一云雀形象,并不純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詩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詩人理想的形象載體。詩人和云雀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視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詩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與現實間的巨大差距,而這個差距對云雀是不存在的。從詩的整個調子中可以看出,雪萊雖感到理想遙遠的痛苦,仍以不斷飛升的積極情調去超越感傷。

      【拓展】詩意的飛翔——解讀詩詞中的飛鳥意象

      61548;飛鳥象征著時代變遷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解讀:詩句描繪出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畫面,給人一種世事滄桑的感受,通過詩句表現作者生活的曲折。在詩句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時事變遷的無常。

      61548;飛鳥象征著孤單、悲壯凄涼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解讀:通過孤鴻表現出作者的孤寂之情,并且表明作者不愿隨波逐流。

      61548;飛鳥象征著荒涼破敗、離情別思

      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解讀:描寫了春殿以往的繁華,并利用鷓鴣鳥襯托如今春殿的破敗,通過春殿繁華與破敗進行對比,給人無限的荒涼之感。

      61548;飛鳥象征著荒涼破敗、離情別思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解讀:在情景交融當中,我們可以通過詩人創設的畫面聯想自己送別朋友的情形,從而有感而發,體會出詩人創作時的情感,在詩句中充分利用“子規”表現了作者的離情別思。

      61548;飛鳥象征著高遠志向

      八聲甘州和魏鶴山韻

      吳潛

      任渠儂、造物自兒嬉。安能止吾歸。有秋來竹徑,春時花塢,夏里荷漪。何事東涂西抹,空遣鬢毛稀,矯首看鴻鵠,遠舉高飛。

      點檢人間今古,部誰為贏局,底是輸棋。謾區區成敗,蟻陣與蝸圍。便掀天卷地勛業,怕山中、拍手笑希夷。如何是,一尊相屬,萬事休知。

      解讀:通過作者的描述創設出鴻鵠高飛的情景,讓讀者通過想象感受鴻鵠高飛,從而使讀者擁有另一番體驗。

      61548;飛鳥象征著喜悅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解讀:詩句描寫了早鶯相互爭巢的情形,給讀者帶來一種早春的美好,這也將詩人的喜悅之情表露無遺。

      61548;飛鳥象征著幸福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解讀:利用青鳥表明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通過青鳥引領詩人走向幸福,簡短的詩句中讀者仿佛可以看見青鳥帶路,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美好期望。

      61548;飛鳥象征著自由

      清平樂令

      佚名

      簾卷曲闌獨倚,江展暮天無際。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

      數點落紅亂委,撲鹿沙鷗驚起。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里。

      解讀:通過沙鷗的自由自在與少女的傷懷進行對比,從而表現出少女希望可以像沙鷗一樣飛翔,憂傷之感油然而生。

      【對點練習】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思考】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詞人用杜鵑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覺到它哀切的啼聲,渲染了悲傷的氛圍,委婉含蓄地表現了詞人流落天涯,有家難回的悲傷之情。

      【思考3】鑒賞手法

      問題:詩人是怎么樣塑造“云雀”歡樂的理想形象的?

      明確①“像一片烈火的輕云”,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的描繪出云雀一躍而上,邊飛邊唱的颯爽英姿,也是詩人蔑視黑暗現實,追求光明與真理勇于獻身理想的精神寫照。

      ②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輝”運用比喻、通感等視覺形象描繪聽覺上的優美感受,化抽象為具體。

     、墼娙税l揮奇特的想象,把云雀比作詩人,比作深閨中的少女,比作螢火蟲,使云雀美麗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突出云雀能夠帶給人們希望,喚醒人們的靈魂。。

     、茉娙税言迫傅母杪曂河、婚禮上的合唱、勝利的歌聲相比,突出云雀歌聲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總結:詩人運用奇特的想象,以及比喻、類比、對比、設問和通感等靈活的修辭,對云雀加以描繪,進而贊頌云雀,意蘊深刻。

      五、技巧點撥—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機結合

      【任務指引】在《致云雀》中,詩人雪萊巧妙地運用了規范而又新意迸發的音韻手法,圍繞作品主題靈活穿插了比喻等多種修辭形式,極富音樂性和畫面感地烘托出了云雀那自由不羈的形象和歡快激昂的歌聲。詩人借云雀抒情明志,向世人傳遞自由、喜悅與希望,從而使作品達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機結合。

      【詳解】

      61548;音韻與形式之美

      《致云雀》一詩形式工整,每節均由四短一長的五個詩行構成。而且每節的前四個短詩行都由揚抑格三音步構成,而后面的一個長詩行則是由抑揚格六音步構成。這種創新性的音韻形式是詩人在刻意模仿云雀那或抑或揚、尾聲悠長的鳴聲,以期在詩的節奏和感官效果上達到一種融合和對應。縱觀全詩,每節詩行都采用了AABB的尾韻韻式構成,讀起來瑯瑯上口,富有回旋往復的音樂感。

      61548;修辭性語言的烘托

      詩歌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巧妙地運用修辭是增強詩歌語言形象性和藝術性、“豐富詩歌意義、增強詩歌藝術張力的重要手段”。辜正坤先生曾說詩是用比喻寫成的,《致云雀》便是如此。詩中比喻覆蓋全篇,準確地描述出云雀那歡快的歌聲和不凡的精神,把云雀這個被眾多詩人反復贊嘆過了的形象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推出,使人眼前一亮。

      開篇第一節即通過暗喻,突破了世人對云雀的一貫認知,將云雀比作精靈,體現出其將云雀的精神置于形體之上的隱含之意,突出了本詩的精神意義。

      61548;詩意的升華

      開篇第一句中,詩人便把云雀稱作精靈,奠定了詩歌明快的基調。雪萊曾說:“詩是最快樂最善良的心靈中最快樂最完善的瞬間的記錄!痹迫冈谠娙诵哪恐幸呀洺蔀樽杂傻南笳、快樂的化身、力量的源泉,而讀者也為其所感染,燃起對自由的向往。通觀全詩,雪萊運用多種音韻和修辭手法贊美云雀那昂揚向上、不畏艱辛、沖破束縛、自由翱翔的形象,并同時向讀者展示了美的色彩、美的聲音和美的芬芳等一系列美的事物。雪萊將云雀比作“承擔著歷史使命的詩人”,此時作品的意境得以拓展和深化,云雀成了詩人的化身和代言人,云雀的歌就是自由的歌,成為了詩人理想的自我形象以及理想的形象載體。

      六、明晰主旨

      《致云雀》全詩無一處不寫云雀,同時,無一處不有雪萊的自我,是詩人理想化的自我寫照。如布朗兌斯所說,雪萊的自我大到足以擁抱全宇宙。詩歌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熱情地贊頌了云雀,表現了詩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對光明的追求。

      七、拓展閱讀

      西風頌(節錄)

      剽悍的西風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因你無形的存在,枯葉四處逃竄,

      如同魔鬼見到了巫師,紛紛躲避:

      那些枯葉,有黑有白,有紅有黃,

      像遭受了瘟疫的群體,哦,你呀,

      西風,你讓種子展開翱翔的翅膀,

      飛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

      像一具具尸體深葬于墳墓,直到

      你那蔚藍色的陽春姐妹凱旋歸家,

      向睡夢中的大地吹響了她的號角,

      催促蓓蕾,有如驅使吃草的群羊,

      讓漫山遍野注滿生命的芳香色調;

      剽悍的精靈,你的身影遍及四方,

      哦,聽吧,你既在毀壞,又在保藏!

      【思考】聯系上下文,理解“你既在毀壞,又在保藏!”這句詩,說說西風在毀壞著什么,又在保藏著什么。

      明確毀壞著:使枯葉四處逃竄,紛紛躲避。保藏著:讓種子展開翱翔的翅膀,向睡夢中的大地吹響了她的號角,讓漫山遍野注滿生命的芳香色調,給人類帶來生機和希望。

      八、雪萊名句積累

      1、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

      2、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

      3、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悲哀。

      4、希望會使你年輕,因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5、我們愈是學習,愈覺得自己的貧乏。

      6、微笑,實在是仁愛的象征,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7、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8、吻是靈魂與靈魂相遇在愛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對愛人兩個靈魂交會的地方。

      九、作業

      選一種自己喜歡的物象做中心,寫一篇200字的小短文。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人工馴良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

      2、學習對比的寫法。

      3、理解課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重點難點:

      1、重點:

     。1)理解人工馴良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

     。2)學習對比的寫法。

      2、難點:理解課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解決生字詞(讀一讀寫一寫)

      覷 鬣 剽悍 疆場 馴良 勇毅 窺伺 迎合 瘡痍 枉然 闊綽 觀瞻

      妍麗 庇蔭 遒勁 獷野 畸形 顎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過之無不及

      2、朗讀全文,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代表作為博物志《自然史》。

      2、導語

      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當你看到一匹拉著車的馬喘息著默默地走過的時候,你是否會想到在廣漠的草原縱情奔騰的成群的野馬,它們的生存狀態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嗎?下面我們一起研討布封的《馬》,大家一定有所收獲。

      三、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課文寫了兩種不同生存狀態下的馬,找找看課文那些地方各寫了那一種馬?

      明確:第一部分(12)寫人類馴養的馬。

      第二部分(35)寫天然野生的馬。

      2、討論:人工馴養的馬有什么特性?從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

      明確:(1)無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興奮鼓舞,精神抖擻,耀武揚威。

      (2)馴良的性格,克制,屈從,舍己從人,迎合,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舍棄生命。

      3、天然野生的馬有什么特性?從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

      明確:(1)美質:動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強壯、輕捷和遒勁,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

     。2)美德:絕不兇猛,豪邁而獷野,互相眷戀,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簡單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它的頭部比例整齊,卻給它一種輕捷的神情,而這種神情又恰好與頸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貴姿態,它的眼睛閃閃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長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襯著它的頭,裝飾著它的頸部,給予它一種強勁而豪邁的模樣;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蓋著、并且美觀地結束著它的身軀的末端。

      四、問題探究

      1、文章在描述馬的外在特征時,用了其他七種動物作比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通過比較突出的描寫馬的身體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贊馬的高貴姿態。

      2、本文既寫了人工馴養的馬,又寫了天然野生的馬。反復閱讀課文,說說這兩種生存狀態中的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賞哪種馬?為什么?

      明確:(根據課文內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五、體驗與反思

      1、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馬的朋友呢?

      明確:人對馬是養育訓練驅使奴役......馴養,馬成為人的奴隸。不僅如此,人還用鞍轡羈絆約束它,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使它們渾身的姿態都顯得不自然。更悲慘的是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擺闊綽,壯觀瞻,給馬戴上黃金鏈條,把馬的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綢和錦氈,侮辱馬性,使馬成了人類的玩物。

      2、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句話?

      明確:首先,教育一詞是擬人化用法,指的是人類對馬的馴養。其次,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覓食;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1)指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2)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為馬的天性。文章用這一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刻同情。同時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小結

      這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七、作業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一、二題。

      2、反復朗讀,體味歐化語言。

      3、學習本文寫法,課外仔細觀察動物的活動,寫一篇以動物為主角的散文。

      八、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項鏈》教案01-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精品妖精 | 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在线免费看看AV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 正在播放国产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