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五年級數學教案>五年級數學教案

    五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4-07-25 07:27:44 五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五年級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用)五年級數學教案15篇

    五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質數、合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等概念,并能比較熟練地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比較熟練地用短除法。

      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教 學過程

      備 注

      一、基本練習

      1、師: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概念?

      生:素數、合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教師板書概念名稱)

      師:這些概念你們都理解了嗎?誰能舉例說說什么是素數?什么是合數?(同桌互說后指名說)

      生甲:比如7是素數,因為7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別的約數;比如30是合數,因為30除了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約數。

      生乙:............

      2、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

      任何一個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任何一個自然數不是素數就是合數。...........................()

      91是素數。...........................................................()

      除了2以外,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奇數不一定是素數。................................................()

      素數一定是奇數。...................................................()

      最小的合數是4。...................................................()

      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素數相乘的形式。........................()

      3、師:誰能舉例說明什么是質因數?什么是分解質因數?(同桌互說后指名說)

      生甲:如15是合數,它可以寫成兩個素數5和3相乘的形式,5和3都叫做15的質因數。把15用5和3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既15=3×5,就叫做15分解質因數。.........

      (如果學生基礎較好,這一環節可以與第1環節合并)

      4、練習。

      (1)課本第45頁第3題。

      學生判斷后反饋。注意第2、3、4小題要先讓學生說說錯在哪里,然后改正。

      教學過程

      備 注

      第2小題,“1”不是素數。

      第3小題,“4”是合數,還可以再分解,應為84=2×2×3×7

      第4小題,書寫格式錯誤。

      (2)課本第43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校對。

      51=3×17

      98=2×7×7

      105=3×5×7

      111=3×37

      143=11×13

      160=2×2×2×2×2×5

      允許學生直接口算出結果?赏ㄟ^把160用短除法和口算法分別分解質因數,讓學生體驗短除法的優越性。要求學生說說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二、綜合練習

      1、課本第45頁第1題。學生直接填寫在書上,指名口答校對。

      2、課本第46頁第4題。學生填后說說約數和質因數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3、課本第46頁第5題。在作業本上完成后,反饋。

      4、課本第46頁第6題。

      三、思考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思考解決。學生有困難的,教師可提示:先把各數分解質因數,再把質因數平分,分兩組。

      14=2×775=3×5×5

      33=3×1139=3×13

      35=5×7143=11×13

      30=2×3×5169=13×13

      得到下面兩種分法:

      第一種:75、14、169、33及35、30、143、39

      第二種:75、14、143、39、及35、30、169、33

      四、課堂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業《作業本》

      通過知識整理及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已學知識,通過對思考題的探索,把分解質因數這一知識點深化。

      課后反思:

      設計上我主要考慮學生如何通過合作、談論先自主學習這些概念。還要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教師應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如學習分解質因數時,出示這樣的學習提綱:(1)為什么不把質數分解質因數?(2)分解質因數時用什么方法較好?(3)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時要注意什么?

    五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指名板演,集體訂正:5628÷67

     。ǘ┭菔菊n件:商不變的性質

      (三)教師導入: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我們已經掌握了它的計算方法,那么除數是小數的

      除法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ò鍟n題: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4

      1.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2.嘗試不同思路(把題里的米數都改寫成厘米數來計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條)

      教師說明: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思考:為什么要把除數和被除數都擴大100倍呢?擴大1000倍可以嗎?

      4.練習:繼續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5.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關鍵是什么?轉化時以誰為標準?

      6.小結計算方法

      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看除數的小數

      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然后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二)教學例5

      例5

      10.5÷0.75

      1.學生試算

      2.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1)位數不夠用“0”補足.

     。2)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練習

      51.3÷0.27

      26÷0.13

     。ㄈ┛偨Y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

      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有什么聯

      系?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堂練習

      (一)填空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_____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幾位,_____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_____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_____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ǘ┌严旅娴念}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ㄈ┯嬎阆旅娓黝}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業

     。ㄒ唬┯嬎阆旅鎮題.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ǘ┦澜缟献畲蟮镍B是鴕鳥,體重達135千克,最小的鳥是蜂鳥,體重只有0.0016千克.鴕鳥的體重是蜂鳥的多少倍?

      六、板書設計

      一個數除以小數

      例4做一條短褲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

      例5計算

      10.5÷0.75

      可以做多少條短褲?

      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條短褲

      一個數除以小數(二)

    五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廣泛的探究時空中,在明主平等、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應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自主預習、質疑問難、釋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辨析,學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分類的思想,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疑

      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課文內容,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課內容,提出疑難問題。

      二、課始集疑

      1、揭題

      2、集疑:同學們課前都進行認真的預習,現在請同學們把預習中沒有解決的、需要在本節課上請老師、同學們幫助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過渡:剛才這些問題都提的非常好,我們這節課就重點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先請同學們認識一件物體。

      三、課中釋疑

      認識天平:課件出示天平,同學們說天平的作用、用法。認識等式1、演示課件寫出式子

      在左邊放二個40克的物體,右邊放一個50克的法碼,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40+50<100

      再在左邊放一個30克的物體,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40+50+30>100

      把左邊的一個30克的物體換成10克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40+50+10=100

      再把左邊的10克與50克的物體換成未知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40+x

      再把左邊的未知的物體換成另一個未知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40+x=100

      再把左邊的物體換成二個未知的,右邊另加上一個5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x + x=150

      2、分類

      剛才我們寫出了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這些式子按照一個統一的標準分類嗎?請小組討論按照什么樣的標準分?并把分類結果寫在卡片上。

      展示同學們不同的分類,并說說你們是按照什么標準分的?

      師: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有不同的結果。剛才同學們的分類都是正確的,為了解決剛才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今天就研究這一種分法。(分成等式與不等式兩類的)

      3、理解概念

      師:為什么這么分?你們發現了這一類式子有什么特點?左右兩邊相等

      揭示:像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書:等式)

      誰來舉一些例子說說什么是等式?

    五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頁例5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在分數加法中同樣適用的道理。

      2. 計算分數加減法時,能根據具體的數據,選擇合理的算法,使一些計算簡便;繼續培養同學們觀察、分析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 感受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課題

      師:下面的各等式應用了什么規律?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作用?

      小黑板出示:56+782=782+56

     。89+475)+25=89+(475+25)

      4.5+7.8=7.8+4.5

     。0.5+3.49)+0.51=0.5+(3.49+0.51)

      指學生回答。

      生:應用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應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師: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適用于整數和小數。能否應用到分數加減運算中呢?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ò鍟n題: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

      二、探究新知,歸納總結

      1. 教學例5

      多媒體出示例5的情境圖。

      師:你從情境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抽生說一說。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哪些數學問題?

     。▽W生提出一步應用題,可讓學生直接列式。)

      教師板書問題:種樹的面積占這片荒地面積的幾分幾之幾?

      學生獨立列式。抽生匯報列式:5/12+3/7+1/12 5/12+1/12+3/7 3/7+(5/12+1/12)

      師:這三種算式都正確嗎?理由呢?

      生:這三個算式都應該是正確的。因為前兩種是把三種樹的面積合起來,而第三種是把松樹的面積和柏樹的面積先合起來,再加上果樹的面積,這三個算式都是在求三種樹的面積之和。

      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算法。

      師:通過上面的計算,你發現了什么?

      生:5/12+3/7+1/12=5/12+1/12+3/7=3/7+(5/12+1/12)。

      師引導學生發現:整數加法的運算律不僅對整數和小數的加法運算適用,對分數加法的.運算也同樣適用。

      2. 教學教科書第73頁的"課堂活動第2題"

      1/12+8/17+9/17+5/12 11/25+7/13-1/25+6/13

      師:根據這兩道題的數據特征,怎樣算簡便?計算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

      師:根據什么想到這樣計算?

      生:觀察到算式中有分母相同的分數,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先算同分母分數,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課堂活動

      小黑板出示課堂活動"算一算,議一議。"

      第1小題:1-4/15-11/15。

      師:計算結果是0,還是0/15?為什么?

      如果學生不能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來解釋,教師應及時地講解。

      第2小題:7/8-5/24+11/24。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這道題應怎樣計算才更簡便?有什么根據?小組討論后匯報。

      四、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是怎樣學習的?

    五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講授,引導學生找出規律,總結出體積的公式。

      2.指導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具運用:

      正方體木塊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體積?計量物體的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哪些?

      2.怎樣計算一個物體的體積呢?

      二、新課講授

      1.長方體體積的計算。

      教師課件出示一塊長方體積木,一塊蓋房用的大型磚板。

     。1)提問:它們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長方體積木的體積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去擺,有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對于大型磚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較麻煩。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較大物體的體積,我們能不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計算。

      (2)觀察操作,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24塊1cm3的.小正方體木塊,任意擺出不同的長方體,然后把數據填入下表。

      學生拼擺,然后填表,集體匯報,老師把有代數性的數字寫在表中。

      說明學生拼擺長方體的樣式非常多,這里只列舉幾個。觀察:從這張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小結: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正好等于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講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可以寫成:V=abh

     。3)質疑:求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2.探究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啟發。根據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聯系長方體積公式,想一想正方體的體積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明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長)(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3.運用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30頁的例1。

      (2)學生看圖,理解題意。

     。3)說出題中所給信息,和所求問題。

     。4)指名說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5)指名學生上臺板演過程,其他同學判斷。

     。6)老師訂正書寫。V=abh=743=84(cm3)

      (7)看圖,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課堂作業

      完成課本第31頁做一做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五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P84~85例子1~2

      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正確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知識重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生準備的學具

      每個學生準備三種類型三角形(每種類型準備2個完全一樣的)和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引入

      1.出示平行四邊形

      提問:

      (1)這是什么圖形?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積。

      (3)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為哪幾種?

      3.既然平行四邊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計算的方法,求它們的面積,三角形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揭示課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板書)

      教學過程

      開始探索

     。ㄒ唬┩茖切蚊娣e計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邊形,想辦法剪成兩個三角形,并比較它們的大。

      2.啟發提問:你能否依照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把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再計算面積呢?

      3.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師參與學生拼擺,個別加以指導

     。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

     。3)討論

     、賰蓚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能幫助我們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嗎?為什么?

     、谟^察拼成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4.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

     。1)組織學生利用手里的學具試拼.(指名演示)

     。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突出旋轉、平移)

      教師提問: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5.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來拼.

     。1)由學生獨立完成.

      (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

      6.討論:

     。1)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轉化成什么圖形?

     。2)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7、引導學生明確:

     、賰蓚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诿總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同時板書)

     、圻@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時板書)

     、苓@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時板書)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板書:三角形面積=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積,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什么?

      ―――――――――――――――――――――――

      教學例1

      紅領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學生獨立解答.

      2.訂正答案(教師板書)

      課堂練習

      P85做一做

      P86~87練習16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課后追記

      本課用了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化未知為已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來拼擺,把可以目前可以計算和暫時無法計算的擺放方法都擺出來,再進行區分,選擇可以計算的方法,雖然會占用一點課堂時間,但是學生記憶深刻,對公式的理解也比較深刻。動手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加強

      這個方法在以后的求面積上仍然會應用到,因此有必要讓學生多動腦筋想想如果割補,化未知為已知。

    五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化法和聚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化聚。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長方體和立方體體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

      能正確地進行化聚,并解決有關長方體和立方體體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備注

      一、體積單位之間的化聚練習。

      1、填空

      4.5立方米=()立方分米

      78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52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1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10立方分米=()立方米

      2、說說化聚方法。

      二、解決有關長方體和立方體體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1、一根長方體鋼材,長1.8米,橫截面是一個邊長5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每立方分米鋼重7.8千克,這根鋼材重多少千克?

     。1)啟發學生認真審題,認真分析。

     。2)學生獨立完成。

     。3)反饋:先求鋼材的.體積。

      5×5×1.8=45(立方米)

      7.8×45=351(千克)

      2、一個長方體沙坑,長4米,寬2米,深4分米。填滿這個沙坑需要黃沙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黃沙重1.4噸,這些黃沙重多少噸?

     。1)學生獨立完成。

      (2)反饋:

      4分米=0.4米

      4×2×4=32(立方米)

      1.4×32=44.8(噸)

      3、用方程解

     。1)把6立方米的沙土鋪在長6米、寬5米的房間里,可以鋪多厚?

      (2)把一塊棱長是10厘米的立方體剛,鍛造成高和寬都是5厘米的長方體鋼,這個長方體有多長?

      學生獨立列出方程,并說說等量關系。

      教學過程

      備注

      4、一種長方體機器零件,底面積是260平方厘米,體積是20xx立方厘米。這個零件的高是多少?

      列出算式,并說出解題依據。

      20xx÷260=8(厘米)

      5、修一個長50米,寬40米的長方形操場,想鋪20厘米厚的三合土,上面再鋪4厘米厚的煤渣。需要三合土、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列出算式,并說出解題依據。

      三合土:20厘米=0.2米50×40×0.2=400(立方米)

      煤渣:4厘米=0.04米50×40×0.04=80(立方米)

      三、思考題

      把長方形的紙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有5個小正方形相連,并分別可折成沒蓋的立方體紙盒。

     。1)積極思考

     。2)討論交流

      四、課堂總結

      課后反思:

      “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學中,教師應熱情引導促使學生發問!叭莘e和容積單位”新課導入后,我問學生:“這節課你們想解決哪些問題?”這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長此以往,學生問題意識一定會有所提高。

    五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自主探索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和手段

      引入

      1大10倍,小數點應怎樣移動?要擴大1000倍呢?

      5、學生填寫括號里的數:

      被除數15150()

      除數550500

      商()()3

      學生小結運用了什么規律?(商不變的性質)

      概念分析

      例題講解

      【例1】

      一、引入新課:

      學生做43.5÷5=8.7

      然后改題:4.35÷0.5猜一猜得數是多少?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5

     。1)教師:圖上有那些信息?根據信息分析題意,列出算式:7.65÷0.85

     。2)問:想一想,除數是小數怎么計算?(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

     。3)問:怎樣轉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把討論的意見寫在紙上,讓一個組的學生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出來,邊展示邊講解,講解后問臺下的學生”你們對我們討論的結果有什么意見?“臺下的學生給臺上的學生提建議,從而引發全班討論.多讓幾個小組的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組的意見。

      生討論得出:把除數0.85擴大100倍變成85,被除數7.65也要擴大100倍,這樣商不變。注意:原豎式中除數的'小數點和前面的0及被除數的小數點劃去。

      2、出示例6:12.6÷0.28

      這道題又該怎樣改寫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呢?請同學們運用上一題討論的方法進行改寫,改寫時注意比較一下,這道題和上一道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學生邊討論邊改寫,改寫完后指名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展示自己改寫后的算式.并比較出兩道題都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這是它們的相同點;而不同點表現在前一道題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位數同樣多,而這道題除數有三位小數,而被除數只有兩位小數.

      教師:你們是怎樣處理被除數和除數小數位數不同的問題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在被除數的小數末尾添0,使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相同以后,再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小數位移不夠,在小數末尾添0。

      小結:學生說一說學到了什么?教師適當小結。

      課堂練習

      1、書上第22頁”做一做“

      2、練習:判斷并改錯:

      1.44÷1.8=811.7÷2.6=4.54.48÷3.2=1.4

      3、練習:書上24頁的作業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本課作業

    五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知識重點

      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生準備的學具

      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是普通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引入

      我們之前學過了一些圖形之間的面積計算都有一些聯系,比如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哪里同學來說看看。

      (1)三角形面積是和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2)兩個完全一樣(兩個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例1】

      出示P88的汽車玻璃圖片

      一、引導學生得出梯形面積和其他圖形面積的關系

      (1)之前我們通過拼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關系。

     。2)那么現在我們能不能也利用我們手中的這2個完全相同的梯形,來拼看看,是否會拼出我們會算的圖形。

      (3)學生拼組梯形活動(約3分鐘)

      二、讓學生上臺展示。同時老師將準備好的相應類型的'梯形按照學生所說貼在黑板上。

      三、有以下幾種情況(在后面標注“能計算”和“暫不能計算”

      四、在“能計算”的圖形組合中,你發現

      (1)2個梯形組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2)這種圖形的面積怎么計算?

      讓學生思考并回答

     。1)2個梯形組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2)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

      五、(1)標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為什么要除以2?

      (3)填寫P88面積公式

      S=(a+b)×h÷2

      六、例3教學

     。1)橫截面是什么形狀?求梯形面積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2)先寫出公式,再帶入數字進行計算。

     。3)上下底、高的長度單位是什么?那么對應的面積單位又是什么?

      課堂練習

      P89做一做

      P90~91練習17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你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課后追記

      在本課中,我同樣讓學生事先準備好2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是普通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之前用過的推導方式一樣,用拼組的方式來將暫時未知的梯形面積轉化成已知的平行四邊形面積。

      在這一單元,動手這個環節不能少,因為這個環節讓學生對公式的推導以及圖形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十分有益。

    五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課本第64-65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正確率達到75%。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3.培養學生的友好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自主探索小數乘小數的基本筆算方法,初步掌握計算技能。

      教學難點:

      積的小數位數的`確定。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揭示課題。(4分鐘左右)

      1.用豎式計算:

      0.57×23 = 2.5×44=

      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根據13 × 12=156,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3 × 12=

      13 × 1.2=

      1.3 × 1.2=

      說說你的想法?(要求學生回答問題要完整.如:因為13 × 12=156,而1.3× 12中13縮小了十倍,所以積就要縮小十倍是15.6)

      3.明確課題。

      提問:我們以前學習了小數乘整數,那么1.3 × 1.2是小數乘小數,它的結果你們說的對嗎?學完這節課你就知道了(導入課題:小數乘小數)

      二、自學例7。(15分鐘左右)

      1.明確例7中的數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例題的情境圖,引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問題。

      導入: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1)(時間:5分鐘)

      (1)根據所求的問題列出算式,估算結果。

      (2)嘗試用豎式解答。(你遇到什么問題?)

      3.小組交流。

      交流內容

      (1)說說你怎么估算的?

     。2)哪種答案正確,說說理由。

      (3)說說怎樣用豎式計算小數乘小數?

      導學要點:

      把兩個小數看作整數后,再聯系積的變化規律確定得數的多少。

      三、練習(13分鐘左右)

      (一)適應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

      2.思考:

      (1)讓學生說說兩個乘數的小數位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2)小數乘乘法應該怎么計算?

      小結方法:第一,先要把小數乘小數當作整數乘法進行計算,再看乘法中幾位小數,就從乘得的積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第二,當乘得的積的末尾有0時,要先點上小數點,再根據小數的性質化簡。

      3.(1)解決1.3×1.2=1.56

      讓學生說說為什么?

     。2)練一練1、2。

      學生獨立完成。

      怎么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

      提示:在積里點上小數點之后,要去小數末尾的0.

      (二)專項練習。

      1.練習十二第1題。

      交流突出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的過程。

      2.練習十二第2題。

      找出錯誤所在,分析錯誤原因,訂正。

      (三)整合練習。

      練習十二第3題。

      提示:估算方法可以不同。

      可以把58.5元看成60元,5.2米看成5米,估算到大約300元;或者58.5看成60元,60× 5.2=312,估算到最多312元。還可以要求學生進一步比較計算和估算結果,以更好的感受估算的價值。

      (四)創編練習。

      根據48×67=3216,你能填一填嗎?

      ( )×( )=0.3216

      ( )×( )=0.3216

      ( )×( )=0.3216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五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表面積。

      2、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備注

      一、復習舊知: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求?

      二、練習:

      1、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1)長2.8分米,寬1.5分米,高4分米

     。2)棱長3.2米。

      2、長方體的`長8厘米,寬5厘米,高3厘米,求它的前后左右四個面的總面積。

      3、做10個不帶蓋的立方體鐵盒,棱長15厘米,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

      4、把3個棱長都是1厘米的立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5、一間教室長8米,寬5米,高4米。要粉刷教室的頂棚和四壁,除去門窗面積24平方米,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一共要涂料多少千克?

      6、P10思考題

      三、反饋:

      四、作業:

      課后反思: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后,我要學生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和寬,及門窗黑板的長和寬,然后利用所學的知識,測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積。通過學生具體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學習長方體表面積的真實體驗。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消化。

    五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書43—44頁

      教學目的:

      1、通過找規律引導學生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

      2、會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找出和一個分數有相等關系的分數。

      3、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發展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找規律引導學生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會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找出和一個分數有相等關系的分數。

      教具準備: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讀題說得數)

      3.5×31.8×54.8÷1.28+3.74.5×2

      2.5×43÷0.50.8+1.50.8×0.50.14×6

      2.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填空。

      3.根據120÷30=4在□里填數。

     。120×3)÷(30×3)=□

     。12÷□)÷(30÷10)=4

     。1)學生填空。

      (2)你是怎樣想的?(回憶除法中商不變性質)

      二、探究新知:

      1.新課導入:剛才我們復習了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在分數中有沒有類似的性質呢?

      2.實際操作,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每人拿出三張形狀大小相同的紙條。

     、侔训谝粡埣垪l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涂上顏色并用分數表示出來;

     、诎训诙䦶埣垪l平均分成4份,其中2份涂上顏色并用分數表示出來;

      ③把第三張紙條平均分成6份,其中3份涂上顏色并用分數表示出來。

     。2)說說這三個分數的意義。

     。3)把三張紙條上下對齊,觀察陰影部分:你發現了什么?說明了什么?

      3.啟發引導,總結規律。

      (1)從左往右觀察總結。

     、儆^察手中第一、第二張紙條。

      知道平均分的份數由2份變成4份,表示的份數由1份變成2份。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填書,一人板演。

     、苡^察上面兩個式子,分數分子、分母的變化有什么規律?結果怎樣?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2)從右往左觀察又知道了什么?

      啟發學生知道:

      (3)觀察上面兩組式子中,分數的分子、分母的變化,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4)總結歸納:

     、僖龑W生討論有什么規律?

      匯報交流: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②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板書課題)

     、鄹鶕謹蹬c除法的關系,以及整數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你能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嗎?

      ④學生讀書中分數的基本性質。

     、轂槭裁础傲愠狻?

      因為分母不能是0,所以分數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時乘以0;又因為除法里,零不能作除數,所以分數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時除以0。

      4.反饋練習。(投影出示)

      在下列各圖中,畫出陰影,表示圖下面的分數再比較它們的大。

      5.看書

     。2)學生閱讀課本并填書,一人板演。

     。3)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根據是什么?

      6.反饋練習:

     。1)填空。(投影出題,一人在投影片上做,其他同學填書,再集體訂正。)

      三、鞏固發展:

      1.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是相等的還是不相等的,為什么?

      2.口答(由學生提問,并指名回答)

      3.同桌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互相編題、提問。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板書設計:

      課題:分數基本性質

    五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梯形面積計算的應用(第81頁的例題,練習十九第5-10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熟練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解答有關的實際應用問題。

      教具準備;溝渠的實物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⒈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它為什么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類似,也要÷2?

      ⒉面積常用的計量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填寫課本第84頁第6題。

     、晨诖穑

     、徘筇菪蔚拿娣e。

     、賏=3b=6h=4②a=9b=10h=0.4

      ⑵求三角形的面積。

     、賏=2.1h=5②a=49h=10

     、乔笃叫兴倪呅蔚拿娣e。

     、賏=5h=8②a=49h=10

      二、新授

      ⒈例題教學:

      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⑴出示渠道實物模型,幫助學生理解;渠道橫截面面積就是梯形的面積,渠口寬就是梯形的上底,渠底寬就是梯形的下底,渠深就是梯形的高。

      ⑵學生獨立完成例題,教師巡視、指導。

     、侵该逖,再評講。

      (2.8+1.4)×1.2÷2

      =4.2×1.2÷2=2.52(平方米)

     、矊W生質疑。

      三、鞏固練習

     、蓖瓿删毩暿诺7題,先計算,再填表。

      ⒉完成練習十九第8、9、10題。

      教師講評并作全課總結。

      四、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的計算

      五、教后感:

    五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用方程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

      2、探索并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夠運用分數除以整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

      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運用分數除以整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復習有關的分數乘法運算計算法則,讓學生舉例子說明。

      復習有關方程的知識:什么是方程,如何解方程?

      二、引出課題,引導學生分析。(課件出示)

      你能用方程的知識,解決這樣的問題嗎?應該如何解設?小組討論,再由教師指名在黑板上演示。

      想一想,還有別的算法嗎?怎么算?為什么?

      二、課堂反饋:

      板演過程中,著重分析學生可能存在的誤解之處。

      三、課堂練習:

      1、

      2、

      四、小結本課所學知識:

      五、布置課后作業。

    五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和整數加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計算方法的正確運用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師生活動備注

      一、回憶復習

      二、基本練習

      三、提高練習

      四、課后延伸

      五、布置作業自己復習上節課所學習內容47頁的例1和48頁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題:

      0.7+0.30.65-0.256+0.34

      1.6-0.44.5+0.50.82-0.42

      0.83-0.59.2-62+2.8

      3.4-3.117.6+3.93.6+2.4

      0.45+2.850.73-0.2314-3.9

      2、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3題

      讓學生根據題中的信息說說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問題,再讓學生根據問題合理選擇信息并列式計算。

      3、用豎式計算

      7.5-3.180.51-0.374-0.82

      5.26-4.7513-3.98.04-7.4

      每個同學選做兩題,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確率,做得全對的同學予以鼓勵。

      4、練習八的第3題

      可以結合線段圖讓學生說說對前3個問題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還可以自己補充問題:問學生你還想到了什么?

      1、“小小診所”:練習八的第4題

      先找出錯在哪里,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你能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嗎?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2、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八的第六題,讓學生從問題出發去思考該用什么方法去做。

      練習八的第九題,解決前三個問題后,還可以結合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出:“這一天中哪段時間病人體溫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時間病人體溫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問題,以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練習八的第十題: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前兩個問題,并要求說說每題的思考過程,再讓學生提出一些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

      練習八的思考題

      可以先根據“5.1減去一個兩位小數得2.76”,算出作為減數的兩個小數應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確的結果。

      練習八的第五題

      初步向學生滲透綜合法的思想。

      把學生典型的錯誤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共同糾正。

      初步向學生滲透分析法的解決問題的思想。

      課后感受

      授課日期月日

    【五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2-27

    五年級上數學教案01-14

    五年級數學教案10-12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1-22

    五年級的教案數學教案02-17

    [經典]五年級數學教案05-08

    [精選]五年級數學教案05-27

    五年級數學教案09-29

    【經典】五年級數學教案12-12

    小學數學教案五年級06-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在线 | 日韩一级毛欧美一级国产一级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不卡tv | 欧美高清免费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