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7-24 11:22:3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6篇(優)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6篇(優)

    語文教案 篇1

      一、一代漫畫宗師,成就“三毛”一生!

      “三毛”——一個上海“小癟三”的形象成為中國幾代人成長的伴隨者。那么是誰創造了這一經久不衰的漫畫人物呢?

      “三毛之父”——張樂平。中國最杰出的漫畫家之一,中國兒童連環漫畫的開創者。1910年11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鹽縣,父母是張樂平最早的美術啟蒙者。他的許多作品是以上海大都市生活為背景的。1935年,張樂平筆下的三毛在上海誕生,很快就躋身當時最著名的漫畫明星之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張樂平與一些漫畫同仁組成了救亡漫畫宣傳隊,離滬赴外地宣傳抗日。1946年,《三毛從軍記》在上海《申報》發表,引起轟動。同年創作了《三毛外傳》。1947年,《三毛流浪記》在《大公報》開始連載,無情地鞭撻了舊社會人間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凄苦無依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一時間激起社會強烈反響,引起了一切善良人的共鳴。建國后,又創作了許多“三毛”作品,多次榮獲“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稱號。這位中國漫畫事業和兒童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的藝術大師,他的整個創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近代社會的歷史變遷,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平民意識,因此人們稱他為“平民畫家”。他筆下的三毛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他被譽為“三毛之父”,小讀者們親切地稱他為“三毛爺爺”。1992年9月27日,一代宗師張樂平先生病逝于上海,享年82歲。

      二、幽默不失童真,詼諧蘊藏內含!

      (一)長春版語文教材在編排上突出“教材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力求在開放性上有更大的突破。這樣可以擴展語文學習的外延,注意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其他學科、社會文化環境及現代科技發展的聯系,軟化學科邊緣,把幽默、讀圖、歌詞、戲劇、舞蹈、繪畫等藝術作品納入語文學習的視野,力求實現藝術與語文的通感教育。每一冊教材中都有一個板塊是以“幽默”為主題的內容,期間學習了德國著名漫畫家“卜勞恩”的《父與子》系列,在本冊中引入了中國的漫畫大師張樂平的經典之作《三毛》從而來激發學生對幽默的感受與學習。在張樂平老先生近四十多年的創作歷程中,那些舊社會、戰爭年代的作品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講有些太過遙遠,如果將那一時段的作品引入課文,學生無法體會其中帶來的諷刺與幽默,因此課文選入的《雨后春筍》是一篇六格漫畫,它是在張樂平老先生為表現1950年代后已經“脫離苦海”的三毛而創作的作品。漫畫中,三毛穿著整齊與戰亂中衣不裹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三毛還背著小書包,表現出解放后,孤兒的“三毛”也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接受教育的巨大變化。

      (二)長春版教材突出體現追求精品文質,注重語文積累。

      本套教材的選文與創寫文,注意把握以下三個方面,并努力實現三者的有機結合。一是貼近兒童現實生活和兒童喜聞樂讀的,二是用現代視角審視有現代觀念的,三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華。漫畫與幽默的表現形式就是突出的代表。在兒童學習過程中,不但重視感悟積累,朗讀背誦,更能夠獲得美的熏陶感染,把漢語言文字教育與文學教育有機地整合,協調發展。

      學生在欣賞漫畫的同時,不公要弄懂畫面的內容,感受到幽默畫面帶給我們的愉悅,又要自然地結合畫面認識這些成語,理解它們的含義。在理解了成語含義的基礎上,還要嘗試著用一些成語練習說話,學會運用這些成語。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在觀察時還要進行豐富的聯想,想象三毛看到帽子長高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不只看表現現象,學習深入思考問題,養成勤于動腦思考的好習慣,詼諧中蘊藏內含。

      三、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積累成語,在會讀會寫的基礎上,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并學習用這些成語說話。

      2、借助工具書了解每個詞語的含義,思考各個畫面同這些詞語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通過觀圖讀成語的過程,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4、觀察每幅圖畫中人物的神態變化和人物周圍事物的細微的變化,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積累成語,在會讀會寫的基礎上,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并學習用這些成語說話。

      (三)教學難點:

      借助工具書了解每個詞語的含義,思考各個畫面同這些詞語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四)教學策略:

      1、識字與寫字。

      (1)在教學本課生字時,可采用拼音識字和聽讀識字的方法進行。

      拼音識字。就是直接出示注音生字,在學生練習拼讀以至達到熟練拼讀的基礎上,再練習朗讀成語,從而進一步鞏固識字。

      (2)本課會認的字只有6個,會寫的字只有5個,但都是在成語中出現的,沒有具體的語言環境做依托,對字本身的意義理解上有難度,對成語的認識與理解也有難度。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書來查找成語的意思,并且借助圖畫來弄懂這些字的意思。這樣為學習成語,了解成語的意思打下了基礎。本課生字“酣”是一人會義字,由“酉”和“甘”會意,表示酒味甘醇,飲者暢快盡興。

      (3)書寫上要注意的。“筍”和“解”書寫易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注意每一筆的位置,強調“筍”字下面的“尹”字撇不出頭;“解”字中,右半部分下文是“牛”,不是“午”,因此豎要出頭。

      (4)字音的強調。“津”字的讀音容易混淆,讀“jīn”而不能讀成“jīng”。

      2、觀察圖畫,學習成語。

      (1)問題與對策。

      在教學時,學生通常只會注意漫畫好笑而忽視了細致地觀察,老師要注意加以引導,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圖畫,能說清楚畫面上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在哪里,正在做什么,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一個比較完整清楚的故事。弄清每幅圖畫下面的成語和圖畫內容之間的聯系,并理解每個成語的意思。也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2)大膽想象,練習表達。

      在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后,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人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有這些詞語中所描繪的這種表現呢?練習口語表達能力,用這些成語說話,達到真正會讀、會寫、會用的目的。

      四、體味幽默快樂,感受學習樂趣。

      (一)觀察思考,找到漫畫中最令人發笑的地方。

      觀察:三毛的帽子和那要么竹筍一起長高了,三毛摘不到自己的帽子了。

      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

      再觀察:前三幅圖沒有下雨,后三幅圖中下了一場雨,竹筍就是因為這場雨長高了。

      再思考:課題以“雨后春筍”的意思原來就是下雨后,竹筍生長得速度非常快。三毛僅小睡了一會兒的功夫,竹筍長得就使帽子摘不下來那么高了。

      從而進一步理解“雨后春筍”的意思: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多快,現在比喻新鮮事物大量出現。

      (二)培養幽默細胞,激發幽默潛能。

      通過學習完本課甚至于本單元的兩幅漫畫,使學生們懂得了漫畫能帶給我們快樂,能讓我們在歡笑中減輕壓力并且學到知識,能夠讓學生們更喜歡學習。從小培養學生的幽默細胞,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幽默潛能,從而樹立樂觀、自信、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十分必要的。

      一、一代漫畫宗師,成就“三毛”一生!——強大的歷史背景做后盾;

      二、幽默不失童真,詼諧蘊藏內含!——具備充分的入選理由;

      三、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豐富而新穎的教學價值;

      四、體味幽默快樂,感受學習樂趣。——深遠而悠長的延伸學習。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會寫、會認的詞語。

      2。結合本單元課文,領悟寫人的方法。

      3。積累中外名言、有關思鄉的詩。

      4。練習寫人的作文。

      教學重點

      積累名言、有關思鄉的詩句。

      教學難點

      領悟寫人的方法、習作。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幾篇精美的寫人的文章。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趣導入。

      2。出示第一組詞語,開火車讀,同桌互讀。

      3。出示第二組詞語,互讀,練寫,可以挑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寫話。

      二、金鑰匙

      1。金鑰匙開啟智慧之門,讓我們步入知識殿堂。這一期的“金鑰匙”又將給我們帶來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內容,想想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學生默讀內容。

      3。集體交流。

      (1)要我們留心生活中的小事;(2)學習作者傳神、細膩的描寫和質樸的語言。

      4。快速默讀《我的老師》一文,讓學生交流:文章中哪些事例寫得好?為什么?

      5。想一想,在生活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6。集體交流(注意說清具體事例,抓住人物的.言行說,表達真情實感。)

      7。教師小結:同學們平時要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要記下最動人的言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名詩名句

      1。出示四句詩。

      2。你聽過哪句?明白它所蘊含的道理嗎?

      3。生自由發言。

      (1)“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丁

      意大利詩人但丁用詩句表明了自己堅持真理,不懈追求的堅定信念。

      (2)“黑夜無論怎樣漫長,白晝總會到來。”——莎士比亞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這兩句蘊含的道理相似,告訴那些身處黑暗、痛苦中的人,光明已經不遠了。

      (3)“使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

      生命存在的時候要有所作為,讓它展現出最美的光華,當它消失的時候也要有豁達平和的態度。

      (前三句大部分可能聽過,知道含義,著重講講最后一句。)

      4。教師還可以介紹這四位著名的外國作家、詩人,推薦他們的代表作給學生課外閱讀。

      四、古詩誦讀

      1。回憶學過的有關思鄉的古詩。

      2。讀一讀《客中作》,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3。全班交流。

      4。討論詩人真的“醉而忘鄉”了嗎?

      5。練習背誦。

      五、布置作業

      1。搜集古今中外的名言;

      2。積累有關思鄉的古詩詞。

      第二、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小學時候的老師蔡蕓芝先生,給作家魏巍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小學六年,你也遇到了許多老師,他們或慈愛,或嚴厲,或風趣,他們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點。這些都可能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就給大家講一講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吧。

      2。學生口頭介紹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師。

      3。既然印象這樣深刻,那就讓我們寫下來吧,讓更多的人了解他。

      二、讀范文

      1。再讀《我的老師》和課前老師準備的精美的寫人文章。

      2。看看作家們是怎樣寫出人物特點的。

      3。明確寫作要求:

      (1)寫真人真事,表真情實感;

      (2)可以寫寫老師的外表,寫出比較特別的地方;

      (3)用一兩件事寫出老師的特點,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三、寫作文

      1。學生寫作文草稿。

      2。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四、修改草稿

      1。再次明確要求;

      2。同桌互評互改;

      3。自己修改;

      4。老師批閱后發現一些典型的問題,再選一篇學生習作進行講評;

      5。學生再次修改,謄抄。


    語文教案 篇3

      內容預覽:

      14、 秋天

      一、教學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三 、課前準備

      ①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并正確注音。

      ②師生合作制作秋景圖的圖片或課件。

      ③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四、教學設計

      1、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著名詩人秋瑾在詩中說秋風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②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③生自由朗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問題組:a.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朗讀之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2、研讀與賞析

      ①示學生繪制的圖畫或課件。(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幅圖。

      b.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c.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②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b.由遠及近的順序。

      c.優美語句賞析:

      先找出優美的語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美句賞析參照)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么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③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課堂小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4、布置作業

      ①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②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并做點評。

      5、信息反饋: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默讀全文,了解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建設者對修筑鐵路和西部大開發的滿腔熱情。

      3.認識本課14個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的相關資料。

      【學習重點】了解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感受新一代建設者遇到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艱巨與頑強毅力。

      【學習難點】理解冰碴子、凍土區、高原缺氧、混凝土噴射等術語的含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青藏鐵路有關資料,西藏風光短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天路》引讀

      1、這個單元里,我們觀賞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覽了神秘的絲綢之路,今天,我們將去了解另一段感人的故事。首先,請欣賞一首名叫《天路》的歌。可以跟唱。但是要想一想這首歌主要想表達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提問:歌中所唱的“神奇的天路”是指什么路呢?為什么叫做“天路”?為什么說神奇呢?

      3、明確:歌中所唱“神奇的天路”,就是指去拉薩的青藏鐵路。它深情歌唱了鐵路工人修建青藏鐵路的感人事跡。青藏鐵路在1958年開工,但是40多年過去了,這條鐵路還沒有修好,西藏還是全國唯一一座未通火車的城市,給人們的生活和交流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直到20xx年7月1日,青藏鐵路才正式建成通車。這到底是為什么?是什么困難阻擋了這條鐵路的前進?現在,請讓我們一起走進青藏鐵路施工現場,看看鐵路工人們是怎樣修建這條天路的。請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畫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文本探究

      1. 讀完課文,你覺得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路?讓學生把從課文中了解到的說一說。

      2、這的確是一條艱難的鐵路DDD介紹一段關于青藏鐵路的資料(青藏鐵路全長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凍土地帶。其最高點位于海拔5072米,被譽為“離天最近的鐵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鐵路”。)(解釋“凍土區”:一年四季覆蓋著堅硬的冰,有些堅冰厚度達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區修建鐵路遇到的最大難題。)而其中,風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凍土隧道,是高原地區修建鐵路遇到的最大難題,但是最終,這只巨大的攔路虎卻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3.(屏幕出示句子:“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請同學從課文中找出這個句子,然后思考:

      (1)為什么說風火山是只巨大的攔路虎?

      (2)為什么風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請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圈點,看看工人們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們又是怎樣克服困難的。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然后,讀挑出來的句子,從與文本的對話中回答問題】

      4、 圍繞“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個中心句和線索,進一步領會鐵路工人的崇高品質:

      這么多巨大的困難能難倒我們勇敢堅強的工人們嗎?不能!工人們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DDD“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課件出示這句話,并指導學生迅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幾次出現了這句話,畫出來,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這句話的。

      當工人們想到西藏人們還過著沒有鐵路、閉塞的生活時,他們喊出了“把鐵路修到西藏去!”的口號。這是一種_______ 的口號。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學習日積月累、初顯身手。

      2、 學習開卷有益,明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3、 學習習作。 教學重點: 用簡潔、平實的語言表達說明性語言。

      教學難點

      用簡潔、平實的語言表達說明性語言。 課前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繼續指導學生摘錄筆記的方法。

      1、觀察詞語的特點。

      2、摘錄的方法

      二:可按不同的'內型積累。

       3、根據不同的內型積累詞語。

      4、讀一讀。

      三、初顯身手

      1、玩游戲“傳口令”。

      2、尋找游戲中出現的問題。

      3、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4、制定規則。

      5、依照規則重新游戲,繼續修改規則中的不足。

      6、感悟規則的好處。

      四、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一、學習《諾言》

      1、根據課題提出問題。 什么是諾言?誰說的諾言?說了什么諾言?

      2、分角色讀對話。

      3、按照要求做摘錄筆記。

      4、交流筆記。

      5、拓展練習。

      6、實踐作業:編排課本劇。

      二、習作

      1、為你喜歡的游戲寫規則和玩法說明。

      2、考察我們的校園生活,你覺得哪些地方需要建立規則?和同學們討論,制定規則。

      3、學生交流,并進行習作。

      板書設計:

      注意:

       (1)觀察游戲的過程。

      (2)介紹時,語言要簡潔,敘述要清楚。

      (3)寫后,思考有無遺漏。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激發對孔子刻苦好學的學習態度和老子誨人不倦的教學品格產生崇敬之情并體會到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

      1、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做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難點:

      從文中體會到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讀好課題。

      二、回顧課文內容,填一填

      1、生快速回顧課文,完成題目

      孔子()歲的時候,從()前往()拜()為師,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受到了人們的()。

      2、師引導生讀這一段話,生再次觀察課題和這一段話,提出自己的疑問。

      師預設:①孔子為什么要拜師?

      ②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受到了人們的敬重?

      3、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心句,用﹏勾畫出來。

      4、出示中心句,生讀。

      三、品讀課文,學習孔子和老子崇高的品行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孔子為什么要拜師?

      生交流,理解詞語(淵博)

      問:孔子前往求學的時候,他的學識怎么樣?

      生交流,理解詞語(遠近聞名),師學法指導:聯系上下文

      2、出示第一自然段,抓重點詞語(年輕、已經、遠近聞名、總覺得)感悟孔子(謙虛好學)的品行。

      3、師補充:孔子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時比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可他依然堅持求學,說說你心中的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4、生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5、出示中心句: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生小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勾畫你覺得精彩的句子和詞語,體會孔子崇高的品行,找出精彩的句子多讀幾遍,說說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

      2抽生交流

      ①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②抓關鍵詞“相距上千里”體會行程之遠,抓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走”體會行程之難。

      ③出示地圖,學生利用地理位置直觀感受“行程之遠”。

      ④想象情景,師生對話

      師采訪:假如你是孔子,會怎么做?

      驕陽似火的中午,孔子,你已經汗流浹背,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好嗎?

      冰天雪地的夜晚,孔子,停一停吧?

      ……

      ⑤指導學生入情入境朗讀,以讀促悟,感悟孔子“求知若渴”的'品行。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⑵學習“師生相見”

      師:功夫不負有心人,孔子終于在洛陽城外,見到了自己的恩師,出示插圖,想象:孔子會對老師說什么?

      ①師讀文,生一邊聽,一邊勾畫作者描寫孔子的句子。

      ②抽生交流:

      ③抓詞語“風塵仆仆”了解孔子的外貌,再次體會行程艱難。

      ④從動作(上前行禮、再次上前行禮)體會孔子的謙遜有禮

      ⑥出示孔子的幾句話,從語言體會孔子的謙遜有禮。

      師學法指導(表現人物的品行,可以從外貌、語言、動作來表現)

      出示句子: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師引導學生突破難點)

      師預設師:孔子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是不是就到了學習的盡頭了呢?

      生:不是

      師:你們現在上小學,將來還要上中學,再讀大學,學習就完了嗎?

      生:還要上研究生,就是以后工作了,也還要學習。

      師:這就叫“學無止境”師板書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3、談“老子”,感悟老子高尚的品行

      ⑴生交流“老子”的資料

      ⑵同桌合作學習,感悟老子的品行

      出示學習提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

      ①邊讀邊畫,畫出描寫老子言行的句子。

      ②說一說,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對所劃句子的理解。

      ⑶交流老子的品行

      從詞語“頭發胡子全白了”“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

      (體會老子重視人才、謙遜有禮的高尚品行)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⑷角色對話,補充資料(生了解古人自稱稱名,以示謙虛有禮,對別人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稱。)

      ⑸角色朗讀(分小組朗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對讀、配樂讀)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抽生讀、評價(抓關鍵詞:每天、隨時,體會孔子求學孜孜不倦,從詞語“毫無保留”體會老子的誨人不倦。)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生讀)

      四、小結升華

      1、出示孔子畫像(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并影響到世界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然而,人們不僅佩服孔子的學問,更敬重他高尚的品行。)

      五、拓展延伸

      1、出示《論語》的精典句子,學生感悟中國的傳統文化

      2、師生吟誦論語:

      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項鏈》教案01-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又大又黄又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日韩亚洲首页中文字幕 | 婷婷久久高清国外AV免费 | 一级少妇高清性色生活片 |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