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4-07-16 14:30:22 二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選[15篇]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課本P69例2、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究立體圖形的形狀、位置關系和交換的過程,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學生會辨認立體圖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會辨認立體圖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難點:學生會辨認立體圖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來觀察物體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2

      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個長方體、一個正方體、一個圓柱和一個球(學具的大小應達到正對一個面看過去看不到其他面)。

      請學生自己確定觀察的順序,輪流在不同的位置觀察上述立體圖形。

      全班交流:

      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正方體和球從不同的位置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長方體和圓柱從不同的面看過去是不一樣的。

      2、學習例3

      教師出示圖片:正方形

      有一個立體圖形,它的一個面是正方形,這個立體圖形是我們學過的,它有可能是什么呢?

      學生猜測、交流

      一個面是正方形,有可能是正方體;還有可能是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70練習十六第2題。

      2、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

      3、完成練習十六第5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課本第46-47頁。

      教學目標:

      1、繼續經歷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兩種操作方法,通過操作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特征。

      2、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開放題教學,增強數學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3、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較大數的平均分,體驗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體驗。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鋪墊準備。

      出示例圖,把12枝鉛筆平均分,你想怎樣分?

      小組交流討論,得出不同的分法。

      二、動手操作,體會領悟。

      1、創設情景

      談話:今天是兔子媽媽的生日,為了祝賀媽媽的生日,小白兔到花園里采了許多美麗的.花,數一數共有幾朵?(出示12朵花)

      小白兔拿來了一些花瓶,(出示一些花瓶)它想把這12朵花插在花瓶里,該怎么插呢?

      2、明確要求:

     。1)出示條件:把12朵花平均插在幾個花瓶里。

      (2)提問: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樣插這些花的嗎?“平均插”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請學生上教臺示范插花。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操作,完成后集體交流訂正。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例圖,學生獨立操作,完成后集體交流訂正。

      3、“想想做做”第4題

      教師在黑板上畫8個蘋果

      A、提出要求:把它們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幾個?

      把它們每4個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幾份?

      B、學生到黑板上動手分別操作分一分。

      C、小結:這兩種分法雖然不一樣,但它們都把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4、“想想做做”第6題

      出示例圖,學生獨立操作,完成后集體交流訂正。

      5、小結:

      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幾份地分”,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最后分得的結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分的數量比較多時,一次分得一樣多對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需要通過幾次來分步完成。促使學生在平均分的過程中體會分法的不同。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最后全班交流,體驗分法的多樣化和結果的一致性。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⑴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聘髯蕴顚憰系目瞻

     、菍W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葘W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趴匆豢磿系膬热,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⑵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墙涣髑簧系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确抡张e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賹W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谠鯓铀愠鰴C靈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樣的方法計算淘氣的了多少分

      ④說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最新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游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倜恳晃簧系臄底质菐拙妥x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谥虚g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③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苊恳晃皇菐拙蛯憥。

     、菽囊晃簧弦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準備

      1. 教學目標

      1、通過幾個幾就是幾的幾倍,明確倍用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2、會看圖并根據事物之間存在的倍數關系用乘法算式正確表示。

      3、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觀察與比較的能力。

      4、初步體驗數學簡潔美。

      2.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倍,理解和掌握用倍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2、一份數的確定。

      3.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4. 標簽

      教學過程

      一、 新授引入

      1、 課前練習

      師:填一填

      (1)2+2+2+2+2 表示( )個( ) 乘法算式( )×( )

      (2)8+8+8+8 表示( )個( ) 乘法算式( )×( )

      生回答。

      小結:5個2就是5×2、4個8就是4×8。

      2、 情境引入

      師: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1艘黃船,2艘綠船,3艘紅船,一共有6艘船。

      生:每艘船上都是3個人。

      生:綠船的人數是黃船的加倍。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的“倍”

     。ǔ鍪菊n題)

      二、 新授與探究

      探究一:

      1、 師:我們來仔細觀察這些小船。

     。1)出示:黃色船

      師:黃船有一艘,船上有3個小朋友,我們就可以將黃船上的人數看做1份。也就是有1個3,所以,黃船上的人數用算式表示成:1×3=3。

      1個3也可以說成是3的1倍。3×1=3(人)。

     。2)出示:綠色船

      問:

     、龠@里有幾條船?每船幾個人?

      ②每條船上的人數和黃船上的人數是一樣的,所以可以把綠船上的人數看成幾份呢?是幾個幾?

      生:看成兩份,每份3人,2個3。

      師:

     、倬G船的人數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3=6(人)

      ③一艘船上的人是1份,2艘船就是2份,也就是綠船上的人數是黃船上的幾倍?

      生:2倍。

      師:也可以說成3的2倍。算式也可表示成3×2=6(人)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

      生:綠船上的人數是黃船上人數的2倍。2個3也可以說成是3的2倍。綠船上的人數:2×3=6(人)或者3×2=6(人)。

     。3)出示紅船

      師:還有紅色的小船。你們能不能按照剛才的樣子,說說看,紅船上的人數是幾份,幾個幾是幾的幾倍呢?小組合作一起試一試。

      匯報交流

      強調:3個3和3的3倍的乘法算式都是3×3。

      師:請小朋友仔細讀一讀,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生匯報。

      小胖總結:4個3就是3的4倍。

      5個3就是3的5倍。

      6個3就是3的6倍。

      熊貓總結:幾個3就是3的幾倍。

      師:那么你能說一說劃船的總人數是幾的幾倍嗎?

      生:總共有6條船,每條船有3人。一共有6個3,劃船的總人數是3的6倍。一共有18人在劃船。

      小結: 幾個3就是3的幾倍。

      算式表示:幾×3或者3× 幾。(板書)注:上下對齊。

      探究二:

      師:請小朋友們獨立完成書上19頁的題2。

      說說轉杯中人數的倍數關系。

      師:這里把什么看成一份?

      生:一個轉杯里的人數看成一份。一份有4人。

      生匯報。

      注:4的`3倍,算式表示是:4×3=12人

      師:從轉杯車中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幾個4就是4的幾倍。

      幾個4算式表示:幾×4;

      4的幾倍算式表示:4×幾。

      兩個乘法算式是可以互換的,并且結算的結果是一樣的。

      探究三:

      出示書上19的繩子。

      師:這里有一根的繩子,小朋友們看,用250px的尺量一次。一共量了幾次?

      生:6次。

      師:一次10厘米,一共6次。你能說清楚這里面的倍數關系嗎?在數學書上填一填。

      生獨立完成。

      生匯報。

      小結: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倍。首先要確定多少為1份,每1份有幾個。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個幾也就是幾的幾倍。

      三、 練習與鞏固

      課內練習一

      師:請你獨立完成這三組練習題,看誰最快最正確。

      生匯報。

      課內練習二

      師:小胖,小巧,小丁丁他們去超市買黃瓜。

      黃瓜兩根一捆出售。請你根據要求填空并和你的同桌說說。

      學生討論。

      生匯報。

      師:我們先把小丁丁買的黃瓜數看成一份,一份2根。

      生:小胖:2的6倍。2×6=12(根)

      小巧:2的5倍。2×5=10(根)

      小亞:2的3倍。2×3=6(根)

      師:把小亞買的黃瓜數量作為一份數,小胖買的數量就是小亞的?

      生:兩倍。小亞買了6根,小胖是他的2倍。6×2=12(根)

      師小結:所以當我們計算倍數的時候,要看清楚,我們的一份數到底是幾?一份數不同,產生的倍數也就不同了。

      課內練習三

      畫一畫

      圓有6個,五角星是圓的2倍,圓是三角形的3倍。

      學生獨立操作。

      學生匯報。

      師:畫三角形的時候,我們要怎么考慮呢?

      生:要倒過來考慮。圓是三角形的3倍,圓有6個。我就想6是幾的3倍?

      師:對了,我們要搞清楚,這里的三角形變成了一份數,圓是它的3倍。我們得到這樣的算式:三角形×3=6,所以三角形是2個。

      課堂小結

      本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幾個幾還可以用一個數的幾倍來表示。求一個數的幾倍,一定要搞清楚一份數是多少。

      課后習題

      課后作業

      練習冊第11頁、第12頁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教材分析】

      《幻方》是滬教版二年級第一學期整理與提高的教學內容,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幻方的起源,初步認識幻方,探索幻方的規律,并能運用規律求出幻方中的缺數。

      【學情分析】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會百以內數的計算,教師創設“夏禹與龜”的情境,讓學生簡單了解幻方歷史的同時激起學生對中國古代數學文化的興趣。在認識幻方時,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發現龜背上的圖案表示幾個不同的數,進而把洛書轉變為九宮格。學生是學習的小主人,為了讓他們對幻方的特征有更真切的體驗,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獨立觀察、計算、討論等一系列有效的活動,親自發現數學知識內在的神奇奧秘。

      【教學目標】

      1、對幻方有初步了解,知道幻方每行每列對角線和相等,三階幻方有三行三列,每行,每列及每條對角線和為15。中心數是5,兩頭湊十。四個角是雙數。

      2、能根據幻方的規律來判斷幻方,并能將不完整的幻填寫完整。

      3、了解數學知識背后的文化,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初步認識幻方,發現幻方的規律和特征。

      2、運用幻方的特征,判斷一個九宮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數。

      【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聽故事“夏禹與龜”

      2、認識洛書和九宮格

      3、出示課題:幻方

      【設計意圖】

      導入部分教師采用了創設情境的`方法,通過聽故事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認識洛書和九宮格并引出課題。

      二、探究學習,合作研討

     。ㄒ唬┏醪教骄炕梅降拿孛

      出示1個幻方:

      1、觀察數字特點:1、2、3、4、5、6、7、8、9不重復

      2、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條對角線的和。

      3、歸納:每行,每列,每條對角線的和都是15。

      4、初步判斷幻方

      5、評價:理解星(我會判斷幻方)

     。ǘ┥钊胩骄炕梅降拿孛

      1、觀察幻方,發現規律(出示4個幻方)

     。1)同桌討論

      (2)交流反饋

      2、評價:探究星(我找到了幻方的小秘密)

      【設計意圖】

      在整個探究環節分為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兩個部分。在初步探究中,通過教師引導,運用觀察法和計算的方法使學生發現幻方的數字特點和行,列對角線和的特點。而深入探究幻方的特征上對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大膽的將問題交給學生,采用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幻方的特征。

      三、嘗試遷移,練習鞏固

      1、根據幻方的特征做填數練習

     。1)師生互動(完成第一個幻方)

      (2)小組合作(完成第二個幻方)

     。3)獨立完成學習單第三題

     。4)交流反饋

      (5)評價:應用星(我會運用幻方的小秘密補全幻方)

      2、根據幻方的特征做選擇練習(用手勢表示它的序號)

      【設計意圖】

      在內化新知的階段,教師創設了填數練習和選擇練習,練習題由淺入深,從師生互動到小組合作進而到獨立完成,逐步學會運用新知來解決問題。

      四、拓展延伸,課堂總結

      1、出示:0、1、2、3、4、5、6、7、8

      提問:中心數是幾?和是幾?你會把這些數填入九宮格嗎?

      2、欣賞幻方

      3、全課總結,集體評價

      【設計意圖】

      全課總結的環節,教師以一道拓展題結尾,把問題留給學生,最后欣賞幻方,感知數學知識的博大與奧秘。

      【板書設計】:

      幻方

      1 2 3 4 5 6 7 8 9不重復

      每行、每列、對角線三數之和為15

      中心數是5,兩頭湊十

      四個角是雙數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知道除法豎式中每個數的名稱,并理解除法豎式中每個數所表示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計算、比較等活動,讓學生經歷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除法橫式和除法豎式之間的關系,感受有余數的除法的多種表征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以及恰當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嚴謹性。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理解了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明白了余數與除數的關系之后進行教學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與橫式進行對比,了解有余數的除法豎式的`寫法,知道除法豎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稱,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理解除法豎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重點:

      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以及理解除法豎式中每個數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難點:

      對照操作過程,使學生理解除法豎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活動一:復習導入。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有余數的除法)

      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的內容。

     。ㄔO計意圖: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理解了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明白了余數與除數的關系之后進行教學的。這里的復習,既是為了對舊知的鞏固,也是為了學生能夠銜接前后知識,為新知鋪墊。)

      活動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例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組,結果怎樣?

      教師:請同學讀一讀,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學生讀題,說說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教師:“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每4根分一組”是什么意思?

      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那么結果會怎么樣呢?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方法?

      學生暢談想法。(畫一畫,擺一擺等)

      2、教師:現在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然后在小組里交流方法,看看結果都一樣嗎,其他同學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3、匯報結果。

      預設1:采用畫一畫的方法。

      教師:請用畫一畫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同學上來展示你的結果。

      指名學生上臺展示,并說明是如何操作的,結果是怎樣的。

      將小棒4個一組畫在一起,一共畫了3組,還剩1根。

      預設2:采用擺一擺的方法。

      教師:請用擺一擺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同學上來展示你的擺法。

      指名學生上臺展示,并說明是如何操作的,結果是怎樣的。

      先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就擺一組,一共擺了3組,還剩1根。

      預設3:采用列式計算的方法。

      教師:老師巡視的時候看到有同學用列式計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請用列式計算方法的同學上來展示你的算式。

      指名學生上臺展示算式。

      13÷4=3(組)……1(根)

      教師:你為什么想到列除法算式?(平均分)你能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含義嗎?算式中13、4、3、1分別表示什么?

      預設4:其他方法

      教師:同學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指名學生展示,只要合理即可。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會平均分的不同的表征形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三:教學除法豎式寫法和各部分含義。

      1、教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樣的結果,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組,可以分成3組,還剩1根。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用算式如何表示有余數的除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用豎式該如何表示。

      板書:除法豎式

      2、教師黑板演示豎式計算過程。

      先用直尺畫,在這個符號里寫被除數13,表示要分的13根小棒;外面左側寫除數4,表示每4根一組。

      教師:剛才同學們把小棒分成了3組,這個“3”寫在哪里?

      請同學們猜一猜,教師引導糾正,說一說為什么寫在個位上。(分成3組)

      教師:13根小棒,分成3組,現在已經分掉了多少根?(12根)

      讓學生體會,從豎式中我們可以用商乘除數,也就是3×4表示12。

      教師:這個“12”寫在哪里?(寫在要分的13的下面,要求相同數位對齊。)

      教師:從活動中我們知道,還剩1根小棒,想一想在豎式中如何表示。

      教師演示畫 ,引導學生發現,13根小棒分掉12根后,用13-12正好表示剩余的1根小棒。

      3、回顧梳理。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剛才是如何寫豎式的?對比除法算式13÷4=3(組)……1(根)看看豎式中每個數表示什么意思?小組里說一說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演示講解,結合分小棒的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及各部分表示的含義。除法橫式與豎式的比較,加深學生對有余數的除法的理解。)

      4、鞏固練習一。

      完成教材第62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學生匯報交流。

      活動四:遷移對比。

      1、教師:如果我們有16根小棒,每4根一組,結果會怎么樣?豎式怎么寫?請同學們先動手分一分,然后寫出橫式和豎式。

      小組里交流比較,再請學生上臺展示,說一說是如何想的,為什么這么寫?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正確的書寫方法。

      2、教師:這道題和剛才的題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鞏固練習二。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學生匯報交流。

      活動五:小結歸納。

      教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課本第63頁例題7

      【教學目標】:綠色圃中小學教育com

     。薄⑼ㄟ^畫圖,理解乘法和加法意義的異同;

      2、在意義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區別乘法和加法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例題

      二、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知道了什么?

      兩題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張桌子。

      第一題是有4排桌子,每排5張。

      第二題是有2排桌子,一排5張,一排4張。

      你能把兩道題說的情況在紙上畫出來嗎?

      學生根據題意畫圖。

      2、怎樣解答?

      第一題是求4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第二題是求4+5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你還發現了什么?

      第二題中的2排桌子的2,不參加計算。

      3、解答正確嗎?

      先對照題意檢查圖畫對了嗎?

      再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最后檢查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2、完成練習十四第2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3~94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題及練習十八第1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兩個數量的比較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2結合生活經驗,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同伴合作,對為什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能作出分析、解釋,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體會“倍”是作為一種用于比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師:(請兩位同學站起來)我們可以怎樣對他倆進行比較?

      學生1:××高,×××矮。

      學生2:××輕,×××重……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對兩個量進行比較。

      (多媒體出示數學書和桌子比較的情境)教師:比較它們的長度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桌子長,數學書短。

      教師:估計一下,桌子的長度有幾本數學書那么長?

      學生1:……

      教師:到底是幾本呢?我們一起來量一量。(1本、2本、3本、4本)(閃動)

      教師:當桌子的長度有4本數學書那么長時,就可以說:桌子的長度是一本數學書長度的4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倍”。(板書課題:倍的認識)有了它,我們就能用“倍”來比較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比一比,仔細觀察,你又發現了什么?(如圖:逐步出示1杯酸奶,1袋餅干,再加上2杯,天平從不平衡到平衡)

      學生1:1袋餅干相當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質量。

      教師:你能用“倍”來說明餅干和1杯酸奶質量間的關系嗎?

      學生2:餅干的質量是1杯酸奶質量的3倍。

      教師:接著看,你又發現了什么?(出示左圖)

      學生1:1尾魚的質量相當于6杯酸奶的質量。

      學生2:1尾魚的質量是1杯酸奶質量的6倍。

      教師小結:當一個量里含有幾個這么多時,我們就說這個量是它的幾倍。

      二、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1猜測并證明6是3的幾倍

      教師:剛才比較了長度,比較了質量,我們接著比,你們看誰來了?

      教師:猜一猜,貓的只數是青蛙的幾倍?

      學生1:2倍。

      學生2:3倍。

      學生3:1倍。

      教師: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個辦法證明你的猜想?梢杂脤W具擺,用嘴說,動手寫。4人小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學生獨立活動后進行交流)

      學生1:我認為是3倍,因為對齊后,右邊還剩3個。

      學生2:看幾倍應該是看6里面有幾個3這么多,不是看還剩幾個。

      學生3:可以這樣擺一擺。左邊擺3個,右邊擺3個。讓人一看就知道6是3的2倍。

      學生4:我認為應該是2倍,因為6÷3=2,6里面有2個這樣的3,所以6是3的2倍。

      學生5:我是想口訣“二三得六”,說明6里面有2個3,所以是兩倍。

      學生6:多了一個這么多,是不是1倍?

      學生7:我認為是多了1倍……

      教師:小朋友們運用了這么多方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真棒!正像大家所說的,看6是3的幾倍,關鍵是看6里面有幾個3,有幾個這么多,就是幾倍。

      2.鞏固練習

      教師:我們接著擺,第一排不變,第二排擺4個這么多。用倍比較怎么說?(4倍)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1:一看就知道。第二排里面有4個第一排這么多,所以是4倍。

      學生2:12÷3=4這個算式說明了12是3的4倍。

      教師:如果第二排是21個呢?

      學生1:不夠擺,怎么辦?

      學生2:能不能不擺?我能知道21是3的幾倍。

      教師: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3:21÷3=7,說明21是3的7倍。

      教師:的確,當不夠擺時,可以直接用除法計算更方便、更簡潔。

      教師:現在將第二行多余的小棒去掉,兩行都是3個,用“倍”可以怎么說?

      學生4:1倍。

      教師: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4:第二行只有1個3,所以是1倍。

      教師:當兩個數一樣多時可以用1倍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3變式練習,解決問題

      (1)12÷312÷212÷1

      教師:看來生活中對事物進行比較時,常常用到“倍”這位朋友,你們看小叮當買水果時也用到了它。

      (出示情境圖片)

      教師:小叮當家里買了水果,蘋果有3個,草莓有12個,草莓的個數是蘋果的幾倍?

      學生:草莓的個數是蘋果的4倍。算式是:12÷3=4。

      教師:小叮當吃掉一個蘋果后,草莓的個數是蘋果的幾倍?

      學生:草莓是蘋果的6倍。算式是:12÷2=6

      教師:小叮當再吃掉一個蘋果后,草莓的個數是蘋果的幾倍?

      學生:草莓是蘋果的12倍。算式是:12÷1=12。

      教師:觀察這3道題,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當草莓的個數不變,蘋果的個數發生了變化,草莓與蘋果的倍數關系也發生了變化。

     。2)()÷()=3

      教師:下面我們放松一下,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一猜”。

      教師:你們喜歡吃糖嗎?

      學生:喜歡。教師:這里有兩個盒子,一個大一個小,我不知道里面各裝了幾顆糖,我只知道大盒子里的顆數是小盒子里的3倍,猜一猜大盒子里可能有幾顆,小盒子里可能有幾顆,猜中有獎。

      學生1:大盒子里有12顆,小盒子里有4顆。

      學生2:大盒子里有3顆,小盒子里有1顆。

      學生3:大盒子里有18顆,小盒子里有6顆。

      學生4:大盒子里有24顆,小盒子里有8顆。

      (3)()÷()=()

      教師:“倍”不僅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它也悄悄地來到我們小朋友中間。請兩小組站起來。觀察男生和女生用“倍”比較怎么說?

      學生:男生4人,女生2人,男生的人數是女生的2倍。

      教師:在他們中間你還能找出那些量是可以用“倍”來進行比較的?

      學生1:戴紅領巾的3人,沒戴紅領巾的3人。戴紅領巾的人數是沒戴紅領巾人數的1倍。

      學生2:短頭發的5人,長頭發的1人,短頭發的人數是長頭發人數的`5倍。

      學生3:沒戴眼鏡的4人,戴眼鏡的2人,沒戴眼鏡的人數是戴眼鏡人數的2倍。

      教師:小朋友們還能結合生活實際自己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倍來進行比較。4人小組相互說一說。

      (小組交流)

      學生1:媽媽今年32歲,我今年8歲,媽媽今年的年齡是我今年的年齡的4倍。

      學生2:教室里電燈有6盞亮著,有2盞燈沒有亮,亮著的電燈數量是沒有亮燈的3倍。

      學生3:我有4支鉛筆,小明有2支鉛筆,我的鉛筆支數是小明的2倍。

      三、反思小結

     。ǔ鍪撅灨蓤D與魚圖)想一想:魚的質量是餅干的幾倍?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嗎?還有什么問題嗎?

      結束語:小朋友們,只要你能用眼去觀察,用心去感受。你就能體會到數學王國里景色的迷人,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F在我們一起踏上幸?燔,去感受愉快的數學之旅吧。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教材第88、89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通過活動,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新發展的能力。

     。2)在活動中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動手測量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和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測量實物。

      教學難點:

      掌握測量的方法。

      教法學法:

      嘗試指導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測量工具,長方形的紙,能輸入數據的統計表,學生分為3人一組。

      教學過程:

      一、選擇測量工具

     。1)認識各種尺。講述:請把你帶來的尺拿出來,在小組內看一看。

      指名學生介紹學生尺、米尺和卷尺。問:你用學生尺、米尺和卷尺測量過長度嗎?量的什么?

      (2)認識自己身上的“尺”。

      介紹 “拃”、“步”和“庹”的長度。

      二、進行實地測量

      (1)量長方形的紙。

      講述: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紙,用學生尺分別量出四條邊的長。

      學生各自測量、填寫。

      把這張紙對折一下,再量一下折痕的長,你發現了什么。如果用米尺或卷尺來量方便嗎?

      學生交流得出結論:由于這張紙的邊長或折痕長都比較短,所以用學生尺來量就可以了。如果用米尺或卷尺來量,反而更麻煩。

      小組活動:自己選擇物體進行估測,把結果填寫到教科書第89頁的表格里。

      三、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參加了哪些活動,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量一量 比一比

      肩膀大約寬30厘米 一條鱷魚身長6米

      20個人并排站著和鱷魚差不多長。

      小朋友一庹有一米多一點

      5名小朋友手拉手和鱷魚差不多長。

      課后反思:

      量一量、比一比這一課旨在通過學生對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的測量,加深對米、厘米的'認識,通過實際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度,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通過在沒有尺子的情況下想大致知道物體的長度的需求,激發學生認識天然尺子的欲望。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

      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3的每一句乘法口訣的含義,較熟練記住3的乘法口訣。

      過程與方法:結合“需要幾個輪子”的具體情境,經歷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重點:知道口訣的意義,并正確熟練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口訣的意義,并正確熟練應用。

      教學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課堂作業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創設情景。

      1、復習2、5的乘法口訣。

      2、出示三輪車圖:觀察一下一輛三輪車有幾個輪子?

      1、輛汽車有3個輪子。

      2、輛三輪車呢?3輛…9…分別需要幾個?

      我們今天要來比比看誰有好辦法能很快數出有多少個輪子?

      (二)、探索口訣,解決問題。

      1、擺一擺:用小棒代替輪子,擺三角形,擺一個三角形,列一個算式。

      (1)、出示△,擺一個三角形用三根小棒,試一試擺2個△用幾根小棒?

      (2)、邊擺遍數,3個△,4個△,5個△,6個△......呢?

      (3)、能用算式解答嗎?板書乘法算式。

      2、數一數:請同學獨立數出分別有幾個輪子,填在16頁的表格內。

      匯報:說說是怎么數的?表格里的數各代表什么?

      3.探索3的乘法口訣

      (黑板上豎放著三角形圖,對應著9道整齊的乘法算式.)

      師:剛才,我們根據數車輪子、擺三角形活動,整理出了這9個乘法算式.看著這些算式。

      (1)說一說:表示幾個3?

      怎么編出3的算法公式?

      (2)觀察:3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3)討論;怎么記住3的乘法口訣?

      (4)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好的記憶方法?

      4、記一記:選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記記。師生,生生對口訣

      (三)、練習鞏固

      1.對口令

      (1)、我說二三誰跟我對得數,生:得六

      (2)、三四十二誰跟我對乘法算式:3×4=12或4×3=12

      (3)、練習形式:師生對練、同伴對練、小組選代表對練、男女生對練。

      2.找朋友(17頁練習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與小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樣連?

      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訣?

      評價:對的同學獎勵自己一顆星.

      全班評價.獲勝的小組教師給一顆星星.

      3、找規律。(17頁練習2題)

      (1)、獨立填空。

      (2)、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填,你是怎樣思考的?

      4、過河。(17頁練習3題)

      分小組比賽計算。

      評講: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訣?

      評價,獲勝的小組教師給一顆星星.

      3.數學游戲:開火車

      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進行開火車游戲進一步熟練3的乘法口訣,并學會用口訣進行口算。

      (四)、拓展性學習

      (1)、出示書P17數學故事,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小組內說說故事。

      (2)、想想:小淘氣買書用了多少錢?

      6X3=18(元)或3X6=18(元)

      售貨員阿姨找了他多少錢?

      5元

      淘氣還應給阿姨多少錢?

      20—5=15(元) 18—15=3(元)

      (五)、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都有什么收獲?

      (六)、板書設計:

      3的乘法口訣

      1個3 1×3=3一三得三

      2個3 2×3=6二三得六

      3個3 3×3=9三三得九

      4個3 3×4=12三四得十二

      5個3 3×5=15三五十五

      6個3 3×6=18三六十八

      7個3 3×7=21三七二十一

      8個3 3×8=24三八二十四

      9個3 3×9=27三九二十七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

      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46人,學生思維活躍,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識。加之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和生動教學情境的創設,他們將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經歷體驗中產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返某朔ǹ谠E是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表內乘法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1――6的乘法口訣,知道了乘法口訣是怎樣來的,掌握了一些編制乘法口訣的策略和方法。乘法口訣是小學數學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本節課是口訣教學的延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和經驗編出7的乘法口訣,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2、引導學生探究找出7的乘法口訣的規律,并能用規律記憶口訣。

      3、能用口訣正確計算7的乘法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4、在編寫口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掌握并應用7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讓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探索,嘗試編寫出7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屏幕動畫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

      請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誰呢?她有幾位好朋友,又是誰呢?

      2、數一數,七個小矮人都來了嗎?

      隨著學生數數,屏幕出示1至7。再在氣球中出現7、14、21三個數。

      師:七個小矮人他們每人手拿一只氣球。你能看出氣球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嗎?

      3、接著往下寫,是哪些數呢?

      學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數,教師追問是怎樣想的'。

      學生讀7、14、21、28、35、42、49。 這些數都與幾有關系呢? ( 板書:7 )

      師:從這一列數中,我們能看出:1個7是多少?2個7呢?“21”是幾個7?幾個7相加得28?……

      學生回答后教師組織學生看著屏幕中的數說一說:1個7是7,2個7是14……

      師:今天這節課如果我們學習乘法口訣,將學習

      隨著學生回答完成課題板書:7的乘法口訣。

      ( 設計理念:七個小矮人的故事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學生們更是對它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才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地去參與。)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1、大家能編7的乘法口訣嗎?相信大家!我們每位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每個小組請一位同學把大家編的乘法口訣寫下來。能編幾句就編幾句。如果有困難,可以看一看屏幕上的這一列數,再編口訣。

      2、學生小組活動。

      師:現在請各小組先匯報你們編寫了幾句乘法口訣。

      視頻展示其中一個小組所編的口訣。其余學生辨析:所編的口訣是否正確?并檢查本小組編寫的口訣是否正確。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口訣卡片。

      師:小朋友真不簡單,自己編出了“7的乘法口訣”,大家自豪地讀一讀七的乘法口訣,發現一些規律了嗎?

      3、學生讀、記七的乘法口訣。

      在背的時候,感覺“7的乘法口訣”哪幾句容易記?哪幾句難記一些?

      我們小朋友對《西游記》,一定不陌生。 屏幕出示《西游記》圖片和相關文字

      師:這段文字中有兩句乘法口訣,你發現了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上段文字中的“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閃爍后由黑色變為紅色。

      大家剛才交流的記口訣的方法很多,我們多讀讀、多動腦筋,一定能記熟口訣。

     。ā荚O計理念〗《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苯o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在合作探索中得出七的乘法口訣,在記憶口訣時教師緊密聯系學生實際情況,從學生中來,回到學生中去,使口訣的記憶充滿挑戰和快樂。)

      三、游戲鞏固,主體發展

      1、大家看著氣球上的數,一起說口訣。

      教師隨機指屏幕上氣球中的數,學生根據得數說口訣。接著,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對口令。學生填寫課本例題中的口訣。

      2、學習了7的乘法口訣有什么用呢?根據口訣能算出哪些乘法算式的積?我們做一個游戲——送算式“回家”。

      教師將1×7、2×7……7×7、7×1、7×2……7×6等13張算式卡片分發給各小組,學生把它們貼到相應的乘法口訣后面。

      3、接下來我們一起再參加一則游戲——轉轉盤。算對了,轉盤才能轉動。我們用搶答的方式。算式出示后,算好了就站,站起來就說。

      轉盤出示7×3、7×4、7×6……學生搶答。

      (〖設計理念〗練習中先設計了師生對口令的游戲,主要是對7的乘法口訣進行鞏固,然后設計了“轉盤”的游戲,對7的乘法口訣和算式進行綜合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

      四、鞏固總結,大膽延伸

      1、“7”,是個奇特的數。我國古代與7結下難解之緣。

      屏幕出示唐詩《楓橋夜泊》。

      大家看到的這是唐代張繼寫的一首詩,我們三年級即將學習。你能用哪一句口訣算出這首詩共多少字?

      師小結:每句七個字,這樣的詩,又稱七言詩。

      2、課件出示:我國古代醫學上認為7與女性的成長有關的內容。

      3、屏幕出示由五副七巧板拼成的圖。

      師:小朋友繼續看,這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圖,這5副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塊?

      4、課件出示:7只七星瓢蟲圖讓學生用口訣算出一共有幾個黑點?

      5、醫生提示:人每天要喝6杯水,一個星期要喝幾杯水?

      6、課件出示:一架電子琴,問:白鍵一共有多少個?師:還記得七個小矮人嗎?

      (〖設計理念〗 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 拓展練習環節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及學科之間的整合性,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處處都隱藏著乘法口訣。)

      五、課后延伸

      屏幕出示七個小矮人畫面(與課始準備題的的畫面相同),并以游動字幕形式出示兒歌,同期配音:1個矮人1張床,7個矮人7張床;1個矮人2只碗,7個矮人14只碗……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

      第5課時 練習八

      教學內容:

      課本第51-52頁第1-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除法,弄清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熟練掌握除法中兩種不同的分法,能用正確寫出除法算式;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難點:

      對除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填一填

      1、談話:通過昨天的學習,小朋友又認識了哪個新朋友?(除法)

      出示:

     。1)除數是5,被除數是15,商是3。

     。2)被除數和除數都是4,商是1。

      (3)商和除數都是3,被除數是9。

      2、提問:你能寫出除法算式嗎?

      二、活動二:分一分,填一填。

      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份。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分一分,寫算式。

     。2)比一比:你發現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小結:把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幾份,可以用除法計算。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三、活動三:看圖想一想,填一填。

      出示:完成第51頁第2、4題;第52頁第6題。

     。1)引導看圖,想一想分的過程,再填空。

     。2)學生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

      四、活動四:根據文字敘述寫除法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第52頁第5題。

      五、活動五:拓展練習

      1、完成第52頁的第7題。

      出示例圖,學生結合圖意,寫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完成第8題,教師巡視指導。

      3、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

      六、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練 習 八

      平均分 被除數 ÷除數 = 商

      教學反思:

      在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得出答案的基礎上,要適時引導、鼓勵學生超越借助實物的'操作水平,嘗試用圖形表達自己的思想,促進思維從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發展。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故事情節,明確故事中的數學問題,在解決除法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形象的感知,讓學生對乘法的分配律有初步的認識。

      2、能運用這一定律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感知乘法分配率。

      教學難點:利用乘法分配率進行乘法的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前幾節課我們通過學習發現在乘法中有許多有趣的知識,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和乘法有關的知識,看看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出示:5盆綠蘋果3盆紅蘋果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觀察要仔細全面,既要看到蘋果的顏色,還要看到蘋果的盤數和每盤的個數。

      二、新課探究

      師:一共有幾個蘋果,你準備怎么算?

      板書:5×33×315+9

      5×3+3×3

      師:算式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

      師:你們想知道小胖是怎么想的嗎?(出示小胖的想法)

      師:小亞有不同的想法(電腦演示兩種顏色的'蘋果合起來),小亞為什么要把紅蘋果移過去和綠蘋果合起來呢?她準備怎么算?

      板書:8×3

      師:8×3表示什么?8是哪里來的?

      每盤蘋果的個數沒有變還是3(板書紅色3)所以只要5盤加3盤就是8盤。也就是5個3加上3個3等于8個3

      板書:5×3+3×3=8×3=24

      5個33個38個3

      出示課題:5個3加3個3等于8個3

      小結:(出示小亞的想法)你比較喜歡誰的算法?下面我們就用小亞的想法來進行乘法的巧算。

      三、嘗試應用:

      1、出示:3盤黃蘋果,每盤6只;4盤紅蘋果,每盤6只。

     。1)你們看到了什么?

     。2)黃蘋果和紅蘋果一共有幾只,按以前的知識可以怎么算?用今天發現的規律你會巧算嗎?(討論)

      板書:3×6+4×6=7×6=42

      師:用一句話說說你們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板書:3個6加上4個6等于7個6

      師:真聰明,從5個3加3個3等于8個3得到啟發想到3個6加上4個6等于7個6。每盤個數相同都是6(板書紅色6),又可以把盤數合起來算出兩種蘋果的總數。(電腦演示合起來)

      2、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實物,接著我們來看看圖形。

      (1)三角形圖(說一說、算一算):

      一共有幾個三角形?同桌相互說說怎么想,怎么算?再寫一寫。

     。ǎ﹤4加()個4等于()個4

     。ǎ4+()×4=()×4=()

     。2)圓形圖(照樣子圈一圈、算一算)

      用剛才發現的巧算的思考方法來算圓形一共有幾個,要先做什么事情?

      照樣子圈完再算一算

     。ǎ﹤()加()個()等于()個()

      (3)五角星圖(圈一圈、算一算):

      師:(請一個學生讀要求后)能不能留下幾個不圈?每個圈中的個數要怎樣?

      交流小結:你們想出幾種圈法?(每種圈法怎么想怎么算?)

      師:老師發現這三種圈法有相同的地方,只要每個圈中的五角星個數相同,而且都圈完,就可以用今天的好方法巧算。

      四、實踐創新

      1、基礎練習

      6×3+2×3=()×3=()

      4×7+6×7=()×()=()

      ★2×4+()×4=10×4=()

     。ㄏ2個4加幾個4等于10個4),交流

      6×4=()×4+()×4

      3×5+5=()×5=()

      3×5表示什么?(出示正方形3個5)右邊的正方形該怎么放?(1個5)

      6×8+8=()×()=()

      2、拓展練習

      出示:2盆綠蘋果,4盆黃蘋果

      綠蘋果和黃蘋果一共有幾只?怎么算?

     。1)現在為什么不能巧算?(每盤個數不同)

      (2)動動腦筋想一想,把這些蘋果重新放一放就可以巧算了?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猜一猜小胖準備怎么放?小亞從廚房拿來4只盤子,再猜一猜小亞怎么放?

      板書:1×6+4×6=5×6=30

      2×3+4×6=30

      2×3+8×3=10×3=30

      師:真聰明,重新把蘋果放一放是為什么?(使每盤蘋果個數相同,就可以巧算出綠蘋果和黃蘋果一共有30只。)

      五、小結

      今天學了什么?(我們學的知識就在課題里)為什么要合起來算?(計算比較簡便)什么時候可以合起來算?(當每一份的個數相同時就可以合起來算)

      板書:

      5個3加上3個3等于8個3

      15924

      5×3=155×3+3×3=8×3

      3×3=9

      15+9=245個33個38個3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4

      第5課時 8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

      課本第76-77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8的乘法口訣,并在應用口訣的過程中熟記8的乘法口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自編乘法口訣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熟記8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會用8的乘法口訣求積。

      教學準備:

      課件、小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用8個小正方體拼一拼,看看你能拼出哪些熟悉的形狀?

      在四人小組里相互合作完成。

      2、談話:用8個小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體!每人再拼兩個這樣的大正方體。學生拼完后,相互檢查。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1、談話:你們小組的同學擺一個大正方體用了幾個小正方體?看看你們拼成的大正方體,數一數或算一算,擺這樣的2個大正方體要用幾個小正方體?擺3個呢?……擺8個呢?

      2、看課本上的'表格,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個表格的意思?請大家把表格填完整,盡量自己填。

      組長檢查每個同學表格填得是否正確,指導填錯的學生改正。

      3、提問:你能看表編出8的乘法口訣嗎?如果有困難,可以根據表里的數先寫乘法算式,再編口訣。先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再填寫。

      4、全班交流,指名讀口訣,大家共同訂正。

      5、練習記憶,再討論交流。

      你認為哪幾句好記?你用什么什么方法來記住的?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獨立做題,把得數寫在書上,集體訂正。

      提問:通過剛才的計算,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每組三道題的得數相同?把你的想法先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指名在班上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

      獨立在書上填寫。

      訂正后提問:你是怎樣填寫的?你是怎樣想的?如果知道6個8相加的和是48,你能算出7個8相加的和是多少嗎?如果知道8個8相加的和是64,你能算出7個8相加的和是多少嗎?

      討論:我們可以怎樣記住那幾句難記的口訣?

      3、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看看題中的兩個小朋友,你能說出這道題的要求嗎?同桌兩人一人說8的乘法口訣,另一人說能列出的乘法算式,說完后再交換角色練習。活動結束后提問:你們根據一句乘法口訣說了幾道乘法算式?有特殊情況嗎?

      4、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訂正。

      5、想想做做第6題。

      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看一看圖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想想該怎樣列式計算,再填寫算式。

      6、學生獨立填寫想想做做第7題,指名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總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8的乘法口訣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教學反思:

      教師依據新課程轉變教師的角色這一理念,沒有采取講授的方法“送”口訣,“背”意義,而是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出發,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而自然而然促成了學生由遇到問題到尋找方法,發現規律的思維過渡。充分地體驗,主動思考,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

      教學三維目標:

      1、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熟記口訣。并用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重難點

      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教具: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生對口令。

      三七()()十二五七()

      2、搶答。

      4×5 5×6 3×2 4×3 7×4

      5×7 7×6 3×7 4×6 7×7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8的乘法口訣。

      有一只快樂的小狗一蹦一跳地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它是怎樣跳的?

      0 8 16它是怎樣跳的?自己填一填,說出填法。

      二、自主探究:

      1、根據小狗連跳的情況,你能列出算式嗎?編出口訣嗎?想一想,把你編的口訣寫到練習本上。

      匯報所編口訣,自由提問。

      8的乘法口訣有什么特點?

      2、快速記8的乘法口訣。

      檢查口訣記憶情況,對口令、同桌接背,開火車背,正著背,倒著背。

      完成書上80頁的填空。

      三、拓展應用:

      1、一只螃蟹八條腿,兩只螃蟹( )條腿,三只螃蟹( )條腿,四只螃蟹( )條腿,五只螃蟹( )條腿,六只螃蟹( )條腿,七只螃蟹( )條腿,八只螃蟹( )條腿。

      2、口算比賽。

      1×8 2×8 6×8 7×8 3×8

      4×8 5×8 8×8

      3、每盒8個茶杯,有4盒,一共有多少個茶杯?

      4、( )×4=32 8×( )=56

      ( )×( )=24

      5、開放題:出示183頁第十五題情景圖.

      四、課后小結:

      省略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4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經典]05-26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經典)07-08

    二年級數學教案上冊02-14

    【薦】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21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秀02-15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品)05-24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6-20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門)06-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一二三区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 视频列表中文字幕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