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07-12 17:37:2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8以內數字的認識,感知6以內的數量關系。

      2、積極、愉快參與尋找、辨認數字與感知數量的游戲。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課件“好玩的數字”

      2、幼兒每人一套1—6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找數字

      1、數字寶寶藏在了小朋友的房間里,請小朋友找出數字并說出它藏在哪里?

      師:數字寶寶可頑皮了,今天他們都躲在了朵朵的家里,多多邀請我們去找找看。(引導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房間里的數字。)

      2、引導幼兒逐一找出躲在火車上的數字。

      師:他們又躲在了多多的玩具火車里,快來找找吧!

      二、數字和圖形做游戲

      1。出示圖形及數字圖,請小朋友找出在長方形里的數字并把找到的數字在數卡上指出。

      師:又被你們發現了,數字寶寶找到圖形寶寶做游戲。

      師:請你們在數卡上找到出現在長方形里(三角形里)的數字。

      師:接下來,請你們看仔細了,長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變化?

      (合在一起,變成一個大圖形)

      2。找出三角形和長方形里的`數字。

      師:還記得剛剛長方形里(三角形里)的數字嗎?

      3、以同樣的方式找出在長方形又在三角形的數字。

      師:哪兩個數字又在長方形里又在三角形里。

      師:哪兩個數字一直在長方形的外面。

      三、數字排排隊

      1、請小朋友觀察出示的數字方格圖,找出缺掉的數字?

      師:做完游戲數字寶寶都忘記自己剛剛是怎么排隊的了?

      請你們幫幫忙吧!

      2、分別說說每條隊伍里的數字是按照什么辦法來排隊的。

      小結:從小到大,從大到小,間隔法。

      四、小組競賽填數字

      以競賽的方式請小朋友在指出相應的數字。

      結束:幸運大抽獎

      屏幕上搖的數字和你的數字卡一致時,請到達老師這邊來領獎品。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講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發現——思考——總結,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體性,一味的主導孩子根據教師的流程來學習,輕視了孩子的“學”,在小結規律時,我的語言缺少規范性和嚴謹性和科學性,而這些是數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中,教師只注重集體,忽略了與個別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細小環節的處理上還不是很恰當,值得在以后的活動中慢慢改進。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2

      設計意圖:

      遵循幼兒教育"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需要我選擇以玩具來貫穿本次活動。玩具是幼兒非常喜歡、熟悉的物品,直觀形象,幼兒又樂于操作。將數學抽象的分類概念通過玩具變得形象、具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各種玩具,感受玩具帶來的樂趣。

      2.根據圖標將相同名稱的玩具擺放在一起,初步感知物體的共同屬性,嘗試將玩具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學習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準備:

      布娃娃、積木、汽車玩具若干(幼兒人手一份),三個大小不一的禮盒,小兔頭飾1個,布娃娃、積木、汽車標記卡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集中幼兒注意力,讓幼兒感受活動氛圍。

      二、情景表演:小兔送禮物,認識各種玩具。

      1.好朋友來電話了,教師接電話:"喂,你好,什么?你要給我們小二班能干的寶寶送禮物啊?······好,謝謝,再見!"手機鈴聲、打電話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及好奇心,也給幼兒帶來一種真實感。

      2.小兔出場,送禮物-玩具。

      這個環節主要是激發幼兒的興趣,體驗收到禮物的快樂心情及培養幼兒學會友好、懂禮貌的習慣,滲透了語言領域及常規教學。遵循幼兒教育"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需要我選擇以玩具來貫穿本次活動。玩具是幼兒非常喜歡、熟悉的物品,直觀形象,幼兒又樂于操作。將數學抽象的分類概念通過玩具變得形象、具體。

      3.揭示禮盒秘密,認識各種玩具。

      師:"小兔送來了幾盒禮物啊?""這三個漂亮的盒子里面放的`是什么禮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將三個大小不一的禮盒裝飾的非常美觀、漂亮。既要發展感知覺又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考探索能力,所以我特意設計第一個盒子里放布娃娃,通過觸摸覺讓幼兒具體感受并說出"軟軟的",同時也讓幼兒產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及想象力。而第二個盒子我是請幼兒直燥,注意力很集中,興趣濃厚。

      4.小結:三種玩具,三個盒子,同一種玩具都是放在同一個盒子里。為后面的玩具分類作鋪墊。

      三、游戲:玩具好朋友。請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做好朋友,玩耍。這個環節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性,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貫穿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玩耍"的理念。、四、送玩具寶寶回家1.教師邊伸懶腰邊說:"啊!好累啊!我們的玩具寶寶有點累了想回家休息了,請你們根據標記卡找到玩具朋友的家并送回去,好嗎?"整個活動過程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將生硬的直接教變為幼兒自主的發現式學習,知道玩具玩過之后要收拾整理,讓幼兒了解拿過的東西用過之后要放回原處。

      2.檢查并小結:"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將玩具寶寶都送回了他們的家。玩具寶寶希望你們以后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也要學會自己收拾,好嗎?你看爸爸媽媽每天早上送我們來園,到下午,也要把我們接回家里,是不是?"抓住新生幼兒對家的依戀,體驗自身感受,從而激發提升幼兒學會收拾,整理物品的良好習慣。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設計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需要為出發點,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教態自然親切、語言精練、主題突出、目標明確、流程清晰連貫、過渡自然。整個活動過程不管是幼兒還是教師都沉浸在快樂中是活動的成功之處。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是幼兒生活中常會遇到的事情。但孩子往往只注重于對物體的抓握動作的反復操作,而忽視了對一些規律性東西經驗的提升,在這個活動中,不僅讓孩子操作,也讓孩子記錄,更讓孩子從中觀察、比較、分析,從而得出結論。讓孩子在做的過程中體驗科學規律,使本來無意識的操作變為了有意識的探索。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圖畫等符號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2、學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能有計劃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每組一盆串珠玩具、糖、雪花片積木、小簍等。

      2、每人一張記錄單、記號筆。

      活動過程

      1、交代玩法,討論記錄方法(交代活動的內容,讓幼兒了解材料的用途。通過討論引導幼兒用比較清楚直觀的方法進行記錄。)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桌上的操作材料,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提出操作要求:用一只手在盆中用力抓一把,將抓出的物體放在小簍中,數一數一把抓了多少并記錄下來。抓一次記一次,一共抓三次。

      討論:如何在一張紙上清楚地記錄三次抓的結果,記錄時要能讓別人看出第幾次、抓的是什么、抓了多少。記錄單不僅自己能看懂,也要能讓別人看懂。

      2、游戲:快樂抓抓抓(幼兒通過游戲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通過記數知道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不同的,感知數量與物體大小的關系)。

      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提醒個別幼兒按要求操作。(教師提醒小朋友在抓完以后認真地數清楚并及時記錄)

      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單,師幼共同檢查記得是否清楚。

      觀察一張記錄單,引導幼兒說出上面的記錄內容,驗證記錄單記得是否清楚,大家是否都能看懂。

      請幼兒分別說一說哪種物體抓得最多,為什么;哪一種物體抓得最少,為什么。

      3、猜猜看(通過老師的加入,激發幼兒更進一步的探究興趣,感受手的`大小也也覺得不同的抓的結果)。

      教師抓一把幼兒抓的最多的一種物體,讓幼兒估計所抓的數量。

      幼兒猜測并記住自己猜的數量。

      教師將所抓物體放入小筐中,帶領幼兒一起驗證,并對猜得最接近的幼兒給予鼓勵。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么這個圖形叫什么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里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折再上下對折,并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后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折,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征。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3、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里、幼兒園里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二、小組活動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涂上同一種顏色。"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涂色的作業。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簡便口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自編 5 以內數的加減。

      2.理解 5 以內數的加減和運算,能熟練說出 5 以內加減的數值。

      3.體驗自己和同伴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體驗破譯密碼的快樂,能正確進行 5 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能夠觀察和總結出破譯密碼的簡便方法。

      活動準備:白色、粉色、紅色密碼條每人一份,空白密碼條三張、鉛筆、

      橡皮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當“小小數學家”破譯一份密碼,復習 5 以內的加減。請幼兒當“小小數學家”,每人選擇一份白色密碼條,試著破譯,幼兒破譯完畢后,根據老師提供的答案檢驗自己破譯的密碼是否正確,正確的就是班級的“破譯專家”。

    二、請幼兒破譯一份更難的密碼條,總結破譯的簡便方法。

      1.請幼兒每人破譯一份粉色密碼條,破譯完成的舉手示意。

      2.教師和幼兒一起檢驗破譯結果是否正確,請破譯的又快又對的幼兒說說為什么能破譯的.這么快。

      3.與幼兒一起找找,這份密碼里,有沒有相同的算式。

      小結:算式相同不用重復計算,直接寫出得數就行,這樣會破譯的快一點。

      4.與幼兒一起找找,這份密碼里,有沒有特殊的算式。

      小結:只是加號前后兩個數交換位置的算式,也不用重復計算,直接寫出得數,這樣也會破譯的快一點。

      三、請幼兒破譯紅色密碼,運用剛才的經驗,又快又對的就是班級“破譯高手”。教師與幼兒一起檢測,鞏固經驗。

      四、請幼兒自編“密碼”。

      三組幼兒分組討論編出一組“密碼”。然后三組交換密碼條,進行破譯。破譯又快又對的那一組就是班級的“冠軍組”。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把自己編的密碼投放到游戲區,繼續進行破譯游戲。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樂器表示數字對應的數量

      (2)體驗用數字進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4-6數字卡片若干。

      2.幼兒每人一份4-6數字卡片(放在椅子上)1件樂器(樂器的種類有3種)筆。

      3.幼兒用書第12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去果園

      1.教師;果園里的水果豐收了,我們一起去果園看一看吧!

      ----幼兒在音樂聲中隨教師做動作進活動場地。

      3.教師;請喜歡蘋果的小朋友坐在數字6的座位上,喜歡………(幼兒按指令坐到相應的位置上)

      二.猜水果

      1.教師;小動物們都在果園里摘水果.請你猜一猜小猴摘了幾筐梨?(出示數字6)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出示數字6)再看看,小兔子摘了幾筐梨?為什么說是6筐?

      3.教師出示4-6數字卡片,請幼兒猜猜小動物們摘的水果數量。(可請個別幼兒回答)

      歡慶豐收

      (1)教師;果園豐收了,小動物們奏起了樂器慶祝豐收呢!聽小玲響起來了!請你用拍手來回應,它響幾聲你就拍幾下手。

      -----幼兒集體用拍手來表示,教師變換敲擊的次數,以6聲為主。

      -----請幼兒個別或小組用拍手來表示鈴聲,鈴聲的數量以6聲為主。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變換敲擊的速度。

      三.樂隊演奏

      1.教師;請拿出你的樂器,我們一起來歡慶豐收吧!(出示數字卡片)這是數字幾?

      ---教師;數字x可以表示什么?請你敲響自己的樂器。(引導幼兒敲擊相應的次數)

      ----數字4-6交替出現。幼兒集體、個別、分組操作。如沒有敲對重復原來的數字。

      1.教師;我來做指揮,我的數字指向哪一組,哪一組就敲響你們的樂器。

      ----教師交替把數字卡片指向不同的樂器組,幼兒敲擊相應次數的樂器。(先一種樂器敲幾個數字,逐漸變成每種樂器敲1個數字,交替進行。教師變換出示卡片的節奏,讓幼兒敲擊出的'聲音就如一首歡快的曲子)。

      2.自由交換樂器,再游戲一遍。

      活動延伸

      豐收的果園

      教師;鴨家的蘋果也豐收了。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12頁,看看書上有棵蘋果樹,每棵樹上有幾只蘋果。

      ----教師;紅蘋果采下來應該放在哪個筐里?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數量與數字的對應關系。)

      ----教師;其他蘋果樹上的蘋果呢?請你用線把筐與蘋果連起來。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動作快的幼兒互相交流操作結果。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認識數字5,知道數字5的形成,能靈活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實際操作理解5與4是多1少1的關系通過故事、游戲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兩張(喜羊羊、灰太狼各一張);掛圖(畫面內容:草地,狼堡、喜羊羊、灰太狼);5只衣服顏色不同的小白兔卡片;5只大象;5塊香蕉;數字卡片4、5;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

      活動過程:

      出示掛圖,激發興趣師:小朋友們,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嗎?

      幼:喜歡師:那你喜歡里面的誰?(幼兒自由發言之后,出示圖片)今天,懶羊羊過生日了,大家都來給他慶賀。正在這時灰太狼悄悄地來了,抓走了懶羊羊,怎么辦呢?

      幼:去救他師:喜羊羊也想要去狼堡救出懶羊羊,但是灰太狼在路上設了許多陷阱,所以喜羊羊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和他一起去闖狼堡、救懶羊羊,讓我們出發吧!(出示掛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克服困難,勇闖狼堡認識數字5,知道5是由5個1組成的師:喜羊羊走在去狼堡的路上,突然灰太狼跳出來了(出示灰太狼圖,教師模仿灰太狼聲音)"喜羊羊你看我這有幾只小白兔"(我們一起來數數)幼:5只師:數字寶寶"5"像什么呢?

      幼:鉤子(或秤鉤)師:那5只小白兔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各有幾只(引導幼兒觀察掛圖,得出穿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的小白兔各有1只)師:那5里面有幾個1,自己數數幼:5個師:喜羊羊,算你聰明,后面還有更難的題,你要小心了!

      能靈活運用比較的方法,比較4、5兩數的`多1少1師:喜羊羊,你看包包大人來了幾位客人?數一數幼:5位師:現在我要你給他們分這些香蕉,每位客人一塊香蕉。(請幼兒操作)師:看,是不是每一只大象都有一塊香蕉啊!

      幼:不是師:為什么呢?(引導幼兒數出大象有5只,香蕉有4塊)師:哦,大象有5只,香蕉只有4塊,那5比4怎么樣1幼:多1師:那4比5呢幼:少1師:怎么辦呢?(幼兒自由發言,讓每只大象都有1塊香蕉)師:聽灰太狼說什么了"我還會回來的!"。灰太狼被我們打走了,現在我們要去就懶羊羊了,看圖片,懶羊羊救出來沒?

      幼:救出來了大家一起喜洋洋師:恩,大家都在一起給懶羊羊過生日可開心了,現在我們也要去懶羊羊的生日聚會,好不好幼:好師:現在請小朋友根據老師手里的數字寶寶,拿出相應的積木送給他作為生日禮物(出示數字寶寶4,幼兒拿出4塊積木)師:再拿出這個數字寶寶多1之后的積木送給懶羊羊(幼兒邊送邊問幼兒"你送了幾塊")師:懶羊羊收到小朋友的禮物,可高興了,邀請我們去他的生日派對,讓我們隨音樂一起去吧!(播放《大家一起喜洋洋》,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鞏固數字1—7,并能夠按序數數。

      2.能按照順序連數字,最后將1和最大的數字連在一起。

      3.通過游戲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數卡、實物圖片、筐子、小丑圖片(帽子是由1—7數字按順序連接成)

      學具:數字連圖操作單(褲子、帆船、金魚、大山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鞏固1-7數字。

      1.師:佩奇開了家超市,可是她把商品擺放的亂七八糟。豬爸爸為她準備了7個標有數字的小筐,請小朋友們將對應數量的商品放到對應的筐子里。

      2.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其余幼兒幫忙檢查。

      師:剛才小朋友們幫佩奇將商品放到了相應數字的筐子里,你們開心嗎?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是很快樂的,佩奇也很開心。她請來了小丑為大家表演。

      二、出示用數字按順序連好的小丑帽子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師:我們一起看看小丑帽子圖片,你們有沒有發現哪里特別呢?

      2.請個別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小丑帽子是如何用數字連接而成。如:1到7是按照從小到大順序用直線連接,最后又將7和1相連。

      教師總結:原來,小丑的帽子是用1—7的數字按順序從小到大連成,最后將最大的數字7和1相連,并且注意用直線連接。

      3.幼兒集體操作,從小到大連線,發現是小丑的褲子。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每組的幼兒選擇一種進行操作。

      2.組內的小朋友相互交流自己用數字連成了什么圖案。

      四、評價幼兒作業。

      請幼兒描述自己用數字連接成的圖案,用引導幼兒講述學習數學的快樂。

      活動建議:

      領域滲透:提供一些能夠連線出各種不同圖案的操作單在益智區供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幼兒自己設計一些連線圖卡供同伴游戲。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2.通過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在操作中探索發現。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蝴蝶24,剪刀。

      2.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稱概念,初步感受對稱美

      1.出示圖片:蝴蝶,感知理解對稱。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

      你覺得這些圖片好看嗎?你發現這些圖片奇妙的地方了嗎?

      (幼兒互相議論。)

      2.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都一樣的,我們就叫它“對稱”。

      3.教師出示一張圖片,演示圖形對折。

      (1)教師:那么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折,會怎么樣呢?對折后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

      4.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圖片,感受對稱美

      (1)出示蝴蝶風箏、、面具(臉譜)、飛機等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

      提問:它們對稱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里?)

      (2)為什么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么樣?

      (平衡感、整齊、美觀)

      二、尋找身邊的對稱物品,鞏固理解對稱含義。

      1.出示實物若干(望遠鏡、梳子、衣服、鏡子等)

      提要求:選一件對稱的物品。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為什么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

      對稱軸在哪里?

      (引導幼兒發現對折后能重合,即是對稱)

      三、幼兒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

      1.出示作品(眼鏡)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它對稱嗎?

      你們知道還有什么是對稱的嗎?

      2.幼兒操作,探索用紙片折疊對稱圖形。

      四、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認識了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折疊對稱的圖形,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10

      活動設計:

      中班幼兒認知活動的具體形象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明顯發展,能依靠表象進行思維,認知活動的概括性使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增強,但仍顯表面化、膚淺化。因此,木次活動選擇的內容是圖數守恒中的一個內容:7以內數的守恒,旨在讓幼兒在游戲中愉快地學習數的守恒,通過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總數不變的數現象。讓幼兒在看一看、說一說、玩一玩中理解數的守恒,使幼兒對數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大小、顏色、形狀以及排列形式的影響,感知7以內物體的數量。

      2、學會點數的方法,提升目測點數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數字1—7。

      2材料準備:PPT課件、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激趣,引入活動。

      (1)圖片導入,激發活動興趣。

      指導語:海底世界要舉行音樂舞會啦!你們看看舞會上都有誰來?

      (2)講述規則,引出活動。

      指導語:參加舞會有個要求:每組要有兩對小動物參加,而且他們的數量要一樣多。現在跟老師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舞會了。

      2、利用PPT,學習判斷7以內的數量

      (1)感知數量多少與大小無關

      指導語:第一組來參加舞會的`是什么小動物?這兩隊的烏龜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幼兒用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

      指導語: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大烏龜的數量多,有的說大烏龜的數量比較少,到底誰多誰少,大家來幫忙數一數,小烏龜有幾只?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大烏龜有幾只?我們也用數字5來表示。

      小結:大烏龜有5只,小烏龜也有5只,雖然它們的大小不一樣,但是它們的數量一樣多,所以都可以參加舞會。

      (2)感知數量多少與形狀無關

      指導語:小魚也成群結隊的游來了,上面這組的小魚叫什么?下面這組的小魚叫什么?(引導幼兒感受上下兩邊小魚形狀不同)

      指導語:三角形的多彩魚有幾條?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長長的小丑魚有幾條?我們也用數字7來表示。

      小結:三角形的多彩魚有7只,長長的小丑魚有7只。雖然它們的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數量一樣。他們都能參加舞會。

      (3)感知數量多少與顏色無關

      指導語:下一組入場的是誰呢?左邊的水母和右邊的水母看起來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感受水母顏色不同)

      指導語:水母說:“我們是按要求來的。”請你們分開來數一數綠色水母有幾只?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粉色水母有幾只?我們也用數字6來表示。它們是不是一樣多?

      小結:原來綠色水母有6只,粉色水母有6只,雖然它們的顏色不一樣,但是它們的數量一樣。它們都能參加舞會。

      (4)感知數量多少與排列方式無關

      指導語:音樂舞會開始了,第一個表演節目的是小章魚。它們隨音樂翩翩起舞,不停地變換隊形,(引導幼兒感受左右兩邊章魚隊形不同)它們一會變成一字型,一會變成人字形。數一數一字型的章魚有幾只?人字形的章魚有幾只?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小結:一字型的章魚有7只,人字形的章魚有7只。雖然章魚排的隊形不一樣,但他們的數量一樣。

      總結:無論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排列順序不同,兩隊只要數量相同,都可以用同一個數來表示。

      3、操作小動物圖片,鞏固7以內數量的等量判斷。

      (1)介紹材料

      第一組:根據數量一樣,判斷入場資格。

      指導語:這些來參加舞會的小動物哪兩隊可以參加嗎?請你把它們找出來用打“√”表示。

      第二組:看數貼螃蟹。

      指導語:兩隊的小螃蟹數量要一樣才可以一起參加舞會,請你把走丟的小螃蟹找回來。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驗證,檢查操作結果

      ①請個別幼兒進行交流

      ②引導幼兒用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檢查操作結果。

      (4)小結:一些大小形狀不同、顏色不同或者排列不一樣的東西,可以用數一數和比一比的方法,就能知道他們的數量是不是一樣了。

      4、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小動物今天很喜歡和你們一起做游戲,如果你們還想找它們一起玩,老師把這些材料投放到數學區,你們可以繼續操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最關系,讓幼兒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整個教學以海底舞會游戲為主線,把各環節串聯在一起,各環節層層遞進,體現了數學教學的完整性和主題性,便于幼兒掌握學習的內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數的守恒,讓枯燥的數學活動變得更有意思。活動中教師能及時小結,幫助幼兒體驗數守恒的有趣現象。不足之處:記錄卡的使用過于單一,沒有考慮到不同層次幼兒的操作水平。投放的材料可以增加擺一擺等形式。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11

      設計意圖:

      幼兒進入中班年齡段以后,在數理邏輯思維和能力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前期的排序活動,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但他們在合作方面的能力比較欠缺,因此借助《喜羊羊與灰太狼》這一幼兒喜愛和熟知的動畫片我設計了數學活動"快樂羊村",旨在通過游戲讓幼兒感知學數學的快樂,掌握有規律的排序的方法,并能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和學習任務。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己排列的模式用語言與同伴交流,體驗與同伴游戲和合作的快樂。

      2、學習從AABB排序規律,按照物品量的差異或顏色有規律地排序。

      3、能將物品有規律的排列,并和同伴相互合作完成游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用AB、ABC排列規律進行排序的經驗。

      材料準備:《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大小狼的腳印圖片;從AABB規律排序的小路;從AABB規律排列的座位;規律排序課件;四種顏色的長方形紙條若干;設置柵欄場景;拱形門4干;不同形狀的彩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二、觀察地面上狼的腳印,復習ABAB的排列規律。

      羊村發現了狼的腳印(大一小一大一小一大一小……)三、觀察羊村周圍環境,探索發現有規律的物品。

      1.引導幼兒觀察小路、座位的排列規律。

      教師:積木、棒棒糖都是有規律的排列的,你們說說他們是什么規律排列的?

      2.播放電腦課件,學習根據物體的差異尋找規律進行排序。

      ①出示喜羊羊家玩具柜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照片上的物品擺放的規律。

      教師:咦!喜羊羊家的積木擺的亂七八糟的,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我們來看看這些積木原來是怎樣擺放的?

      請小羊幫忙恢復,說出擺好后的排列順序(高積木一高積木一矮積木一矮積木一高積木一高積木一矮積木一矮積木一高積木一高積木一矮積木一矮積木……)②出示懶羊羊家食品柜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物品擺放規律。

      教師:咦!懶羊羊家的棒棒糖擺的亂七八糟的,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我們來看看懶羊羊家原來的食品柜是什么樣的?

      請小羊幫忙恢復,說出擺好后的排列順序(大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小棒棒糖……)四、幼兒操作練習:根據物體不同顏色尋找規律進行排序。

      1.給羊村做柵欄,嘗試按物體的顏色有規律的排列。

      教師設計各種顏色的長方紙條,重點指導幼兒進行有規律排序,并說出規律。如:黃一黃一綠一綠一黃一黃一綠一綠……或紅一紅一藍一藍一紅一紅一藍一藍……等)2.集體展示,查找不符合排列規律的柵欄,并進行糾正。

      3.幼兒分組做門簾,學習根據物體量的差異和顏色自由選擇合作進行規律排序。請四個小朋友一組,制作門簾。

      看一看自己做的門簾是按規律排列的嗎?說說你是按什么規律重復排列的?

      4.幼兒相互交流,幼兒感知有規律排列的物品。

      每組請一個代表說說制作門簾的排列規律。

      活動點評:

      活動中比較成功的地方:

      1.寓教于樂。本次活動借助了幼兒喜愛的"羊村"的'游戲情景開展活動,很好的激發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環環緊扣。整個活動始終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從ppt中感知排序規律到個體操作交流,再到分組合作交流,環節清晰、層次清楚,目標指向明確。

      3.突出了操作性。在活動組織中,教師為幼兒了豐富、充足的操作材料,很好的滿足幼兒的動手操作和探索研究的需求。

      4.突破了重難點。能按照BB的排序規律來制作"羊村柵欄"和分組合作裝飾"門簾",是本次活動幼兒應掌握的重難點。幼兒在教師的巧妙安排和引導下樂于合作且通過操作較順利完成任務,有效的達成了活動預設的目標。

      需改進和調整的地方:

      教師的語言指導和語言有待進一步提高,表達應更清晰,指向要更加明確,讓每個幼兒能聽清楚并按要求去操作,有利提高活動的效果。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如何引導,還要關注幼兒的反應,對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應給予及時的指導和。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蔬菜感興趣,認識常見蔬菜。

      2.觀察發現圖片上的線索,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

      3.能體驗到獨立自主操作所獲得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黑水彩筆一支。

      經驗準備:幼兒了解一些常見的蔬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南瓜房子,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蔬菜小區物業給每家安裝了身份門牌,看,這是誰的家?(南瓜爺爺)

      你是從哪兒看出來這是一位爺爺的'?(他有白花花的胡子和皺紋)

      小結:對,他是一位南瓜爺爺,這是南瓜爺爺的家。

      二、數一數、認一認南瓜爺爺家來的客人。

      教師:今天南瓜爺爺家來了很多客人,數數一共有幾位?

      猜影子

      1.提問:你們能從這些客人的影子里猜出它們可能是誰嗎?第幾個可能是什么。

      2.出示正影。

      四、找鄰居

      1.了解“鄰居”的概念

      教師:是什么事情讓這么多客人一起來到南瓜爺爺家?原來是南瓜爺爺在門口貼了張紙條,上面寫了一句話“找鄰居。”什么叫鄰居?

      小結:住在隔壁的或是附近的人就叫鄰居。

      2.認識常見“蔬菜”

      3.(1)認識“蔬菜”

      4.教師:南瓜爺爺想要找蔬菜來做他的鄰居。那到底什么是蔬菜?

      南瓜爺爺說啦,蔬菜是地里種出來的,可以炒成菜的植物。

      (2)幼兒操作

      教師:這里有一張鄰居候選名單(出示記錄表),請你在蔬菜的下面打上鉤,幫南瓜爺爺選出他的鄰居。

      (3)幼兒交流操作結果,師幼共同查驗操作記錄。

      (4)五、給鄰居分配房子

      (5)教師:小朋友幫南瓜爺爺找到了7個蔬菜鄰居。它們要住進去了,我們看看有幾座房子?5座房子7位客人怎么住呢?請你們再動動腦筋幫南瓜爺爺想個好辦法?南瓜爺爺說先讓客人們擠一擠。那誰和誰擠一起比較好呢?

      (6)小結:蔬菜的搭配方法有很多,不管是顏色一樣、形狀一樣、還是高矮、胖瘦搭配,只要是有理由的,是相親相愛的,就可以把它們搭在一起。

      (7)小朋友可以回去想一想,或者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找答案。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嘗試概況并表示出圖像的大小、顏色、形狀等外部特征。

      2、通過觀察、分析、知道圖形都有不同的特征。

      3、能用語言表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過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各種三角形、梯形、半圓形。

      2、成人的身份證一張3、沒有畫上圖形的圖形身份證若干活動過程:

      一、出示成人身份證,激發幼兒興趣,了解身份證。

      1、老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2、大人的身份證上有什么?

      3、今天老師帶來一種有趣的身份證,你們看,這是誰的身份證啊?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形身份證,學習概況說出標記的含義。

      1、觀察第一張身份證。

      老師:你們看仔細看一下這上面的標記就能知道是誰的身份證了,看看身份證上有些什么標記?

      (幼兒說出學過的標記及它所表示的含義)2、請幼兒把三種標記連起來講述,想一想是什么的身份證,鼓掌表揚猜對的幼兒。

      3、老師告訴幼兒原來這是一張圖形的身份證,提醒幼兒要把三種標記連起來說一說,你就能知道是什么圖形的身份證了。

      4、練習概括講述其他身份證上的標記老師:小朋友,這是誰的.身份證呢,我們先連起來說一說身份證前面的這三種標記吧。

      5、同(4)依次找出其他圖形身份證上的圖形,表揚能積極動腦的幼兒。

      三、小組操作活動

      1、圖形身份證。觀察幼兒用書上圖形的身份證,在空格處記錄圖形

      2、填空格。觀察點子和事物的排列,引導幼兒依樣填空格。

      3、數物連線。將數量相等的實物或點子與數字連線。

      四、活動

      師幼共同檢查個別幼兒的操作情況,鼓勵幼兒在講評時認真聽他人完整的講述,如有錯誤會幫助他人糾正。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 、感知4以內的數量,能手口一致地點數數量4的實物。

      2、能認真觀察、尋找事物中有關 4 的數量3、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小熊的生日宴會》

      操作材料:每人一個禮物盒圖片,蘋果、花、氣球大圖片。每人一件參加生日會服裝,配飾(紐扣,口袋,小花若干)活動過程:

      一、導入:

      講述故事,引出主題數量--4師:教師出示課件,你看到了什么?蛋糕,原來今天有人過生日呀,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小熊幾歲生日呢,你怎么知道的。

      2、數蠟燭,(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手舉起來) 1、2、3、4,4支蠟燭

      二、一起幫助小動物尋找數量為4個的物品,進一步感知數量4師:(小兔子、小老鼠、小牛、小豬)好多小動物們都想參加小熊的生日宴會,小熊對大家提出了個要求,我們來聽一聽小熊是怎么說的。

      1、尋找小牛身上的數量4師:發現小牛手上有4個氣球

      2、尋找小老鼠身上的數量4師:發現小老鼠手上有4朵鮮花

      3、尋找隱含在小兔子的數量4,蝴蝶結上有4個藍色的小圓點小結:這些小動物身上都有數量4。瞧,小牛手上有4個氣球,小老鼠手上有4朵鮮花,小兔子身上有4個藍圓點。所以他們都能去參加小熊的生日宴會。

    三、 幫助小豬準備數量為4的禮物

      1、為小豬解決困難師:你們看小豬它也很想去,可是它身上沒有數量4,怎么辦呢?

      2、師:豬媽媽幫小豬想了一個好辦法,可以給小熊送禮物,豬媽媽幫小豬準備了3個禮物,蘋果,香蕉,西紅柿自己來數一數找禮物,按小熊的要求,挑選數量為4的禮物,將手中的禮物盒貼在數量為4的禮物下(蘋果2個,花3朵,氣球4個)

      3、與幼兒一起手口一致的數,蘋果,花,氣球的個數、檢查幼兒有沒有將禮物盒貼對,并糾正。

      師:小豬很高興的`帶著禮物去參加生日會,謝謝小朋友們的幫忙四、參加小熊的生日聚會,進行裝扮師: 小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們都來了,非常高興,你們想不想參加小熊的生日宴會?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漂亮的服裝,可這些衣服上都是空空的,我為女孩子準備了貼在裙子上的小花圖案,為男孩準備了貼在馬甲上的紐扣或者口袋,你們還記得小熊的要求嗎?要貼幾個才能參加生日宴會呀?我們一起來裝飾衣服吧!

      五、結束:參加小熊的生日宴會

      1、讓我來看看你們打扮的漂不漂亮,我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給自己裝扮了什么,請你數一數有幾個。起立,轉身給后面的爸爸媽媽看看,我們能不能去參加小熊生日聚會呢?

      2、聽,宴會就要開始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跳起來,去參加宴會吧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沒有了”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

      2.知道“0”在生活中,所表達的意義不同,并感知和探索其中的意義。

      二、活動準備

      自制禮品盒一個、大數字卡片0—5各一張、積木若干、小籃子 一 個、多媒體圖片(門牌號、車牌號、手機號、日歷、手表、溫度計、尺子)

      三、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沒有了”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

      活動難點:知道“0”在生活中,所表達的意義不同,并感知和探索其中的意義。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數字“0”。

      喜洋洋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非常有趣的數字寶寶來我們蕾2班做客,她就藏在這盒子里,它到底是誰呢?(教師神秘的表情搖一搖禮品盒)問:咦,盒子里有東西嗎?(沒有),那“沒有”用什么數字寶寶來表示呢?(知道“0”表示什么也沒有),原來是“0”數字寶寶來了(出示卡片“0”)。

      (二)、游戲中的“0”。

      1、我們現在來做一個游戲,請小朋友把兩只小手舉起來,藏起一只,再藏起一只,現在還看得見你們的小手嗎?(看不見了!) 對了,看不見了,用什么數字寶寶來表示呢?

      2、桌子上有幾塊積木?在桌子上擺出積木,從5—0逐一遞減,每次拿走一塊,問:桌子上現在有多少塊積木?用什么數字寶寶來表示桌子上積木的多少?最后知道桌子上沒有積木了就是“0”

      (三)講故事《故事“0”又回來了》

      故事引導,引起幼兒探討“0”的興趣,知道了解“0”的作用。

      故事:在數學王國里,零一直想和其它數字寶寶做朋友,可大家覺得它表示什么也沒有,是沒用的,大家都瞧不起它,連最小的數字“1”也不愿意理它。

      零來到商店前,看見一個空的價格牌就站了過去,商品的價格一下子就變成了“0”,成了免費的.,售貨員馬上把零哄走了,零很傷心,離開了數學王國。

      零走了以后,數學王國可亂了套。小學的哥哥姐姐考試好不容易得了100分,可就是沒辦法寫出這個成績。售貨員找不到零,也犯愁了,原來鞋子的標價是101元的,現在變成11元了。

      這時候,大家才明白零也是很重要的,每個數字也都有自己的作用,少了誰都不行,于是大家一起去把零請了回來。當零回到數學王國時,大家可開心了,我們又能得100分了,又能準確標出101元的價格了。

      結合故事討論:數學王國里為什么不能沒有“0”?沒有“0”會怎么樣呢?

      (四)引導幼兒聯系生活實際,舉出實例說明“0”的作用,理解“0”的實際意義。

      播放多媒體圖片,幫助幼兒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義。

      1、門牌、車牌、手機號碼、日歷、手表上的“0”都表示一個數字。

      2、溫度計上的“0”表示零度,越往上溫度就越高(熱),越往下溫度就越低(冷)。

      3、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五)總結:“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義。

      (六)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0”,并把它的用處帶來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

    【幼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08-20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02-01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06-30

    幼兒數學教案中班01-17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07-04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12-31

    數學活動鋪路中班教案08-24

    【精選】中班數學活動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排序03-13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通用]06-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性变态另类性高潮 |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无线码 | 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