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韻母ao、ai,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會讀它們的四聲,復韻母ao ai教案(第一課時)。
2、能準確拼讀聲母與ao、ai 組成的音節。
3、拼讀兒歌,感受閱讀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單韻母,做“認讀接龍”游戲。
2、課件出示a、o和 a、i 單韻母的組合,激發學生認字形、讀其音,引起探究的興趣。
二、學習新授
(一)ao的教學
1、根據學生學前掌握的情況,相機引入ao的認識
師:你是怎么學會讀的?又是怎么記往的?
(生談學習體會、方法、經驗,師鼓勵推廣。)
師:哪些小朋友還需要老師的幫助?
(生舉手,師統計舉手的人數。)
師:大家有興趣跟著老師用新的方法學習嗎?
A、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利用“棉襖”圖發ao音
師:圖上是什么?(讀“棉襖”兩遍)與衣服有什么不同?
(建立學生對比區辨能力,抓住棉襖“厚”的特點,可借多媒體圖片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師:圖的右上角是什么字母?他們合在一起叫什么名字?
(強調a和o是一個整體,再現a與o的組合,引出“復韻母”。板書:復韻母)
師:再仔細觀察一下,你能發現圖片和字母之間有什么聯系嗎?
(激發學生認知事物的興趣,也同時增強學生對ao形的感性認識)
B、啟發學生比較情境圖,認識“棉襖”漢字
師:你們發現和學習聲母時,所出示的'情境圖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拼一拼,讀一讀。(出示“棉襖”詞、拼音卡片或課件)
2、強調ao的讀音教學,練習發音方法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聽老師讀,并且用心觀察老師的口形,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復韻母ao ai教案(第一課時)》。然后說一說和發單韻母時是否相同。(在觀察、對照、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到:單韻母發音口形、舌位不變,復韻母是由前一個音快速向后一個音滑動,讀成一個音。)
師:請小朋友們按這個方法自由練習。并仔細觀察聲調應當加在哪個字母的頭上?(師板書:āo áo ǎo ào)
師:我們來進行一次男女同學小比賽,看誰讀得好,贏得掌聲多。
3、ao寫法教學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ao在四線格里占哪幾格?(中格 和單韻母一樣)觀察一下a和o之間的間隔距離不要寫得太遠。(再次強調整體性)
師:同時請仔細觀察老師書寫,你們一邊書空,一邊說出筆畫。(板書:ai)
師:請同學用拼音本書寫,比一比,看誰寫得最好。(一邊檢查書寫情況,一邊觀察學生書寫姿勢,及時表揚和糾正不良書寫習慣)
(二)ai的教學
1、做“比高矮”游戲,練習用ǎi音說話
(師指名坐在前邊和后邊各一名學生起立,讓學生說誰矮。注意加上“前邊的同學”把一句話說通順說具體。師又指名坐在左排和右排各一名學生起立,讓學生說誰矮。注意加上“左排的同學”。還可以指導學生加上稱謂、姓名來說。)
2、觀察圖畫,強化認識ai(示圖)
師:誰能用前面學過的人名,為圖上的兩個小朋友起個名字,并帶名字說一說誰高誰矮。(引出“高矮”,初步幫助學生建立形成反義意識)
師:ǎi是幾聲,它的一聲該怎么發?請小朋友們齊讀。(āi)
師:ai是由哪兩個字母組合在一起的?(板書:ai)大家再大聲的齊讀兩遍。
3、借助ao的發音方法,自主練習領略ai的發音四聲的發音。
師:還記得ao是怎么發音嗎?(可再示范一遍)請小朋友們自己試著帶上聲調讀一讀。然后小組讀。(觀察學生發音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師板書:āi ái ǎi ài)
師:有自信的同學能單獨讀一讀嗎?(再次強調口形的滑動變化)
4、自主練習ai的寫法
師:有誰愿意上黑板寫這個復韻母?
師:請你給這位同學一個合理的分數,說一說為什么值這個分數?
(補充評正)
師:請你們以最快的速度在書上43頁寫一寫ai(和寫ao一樣,注意學生書寫時的正確姿勢、兩個字母的間距)
(三)兒歌教學
1、借助多媒體,學習重點字詞
師:請小朋友們把兒歌中含有ao、ai的音節分別用△和○標出來。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快又對。
師:你們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方法拼一拼嗎?哪些音節拼讀起來還有困難請
語文教案 篇2
給動物喂食
· 目標:1、 能說出動物的名稱及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名稱,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給小動物喂食》。
· 2、 練習發音:吃;學習語匯:小貓、小魚、小狗、骨頭、小兔、蘿卜。
· 3、 喜歡小動物,并愿給小動物"喂"食。
· 內容:給動物喂食
· 過程:
· 1、 小兒扮演小動物進入活動室,尋找其它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幼兒教案《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給小動物喂食》》。
· 2、 引導小兒觀察大教具,學習詞匯。
· (1) 找出小貓,學習詞匯:小貓、小魚。
· (2) 找出小狗,學習詞匯:小狗、骨頭。
· (3) 找出小兔,學習詞匯:小兔、蘿卜。
· 3、 集體玩游戲《給小動物喂食》,練習發音:吃。
· (1) 小貓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小魚。
· (2) 小狗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骨頭。
· (3) 小兔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蘿卜。
· 4、 操作游戲。幼兒每人一份教具,分別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放進小動物的'"嘴"里,并說出動物、食物名稱和"吃"的音。
· 5、 活動結束,讓幼兒學習收拾學具,請幼兒把小動物送回“家”。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主動探究,團結合作,提高欣賞閱讀及口語交際能力,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錄音播放《小燕子》,全體同學跟著哼唱。
二、圖文結合,體會小燕子的外形特點
1、自由說說對小燕子的了解。
2、從文中找出具體描寫小燕子外形特點的句子。
3、全班學生齊讀。
4、對比讀,體會形容詞的作用:
(突出了燕子的特點)
⑴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⑵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語調輕快,流露喜歡之情)
三、學習燕子的飛行,體會動態美,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
1、師導入:
眾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飛行,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機勃勃。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認真地體會。
2、教師提供導學提綱,學生自由讀文,反復吟詠體會:
⑴ 文中具體寫了燕子的幾種飛行姿勢?
⑵ 文中有什么詞將它們聯系在一起?這說明了什么?
⑶ 用“·”標出燕子飛行時的動作詞語,想作者用得好嗎?
⑷ 讀文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用--畫出你認為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3、逐題反饋,欣賞佳句: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并熟讀成誦。
四、學習燕子的停歇部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會中心
1、教師一邊板畫一邊說:燕子在春光中飛來飛去,累了就落在電線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⑴ 批出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⑵ 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逐題反饋:
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
“落”──寫出了小燕子的輕盈、迅速。
“痕”──使得細線更具美感,遠望去就像什么從天上飛過留下的痕跡。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比喻手法的運用,使得句子更加的生動形象,作者把燕子比作符,把電線比作五線譜,更具體地寫出了遠看燕子、電線的特點。
含義深刻的句子:
“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了一支正等演奏的春天的贊歌”──“春天的贊歌”是指贊頌萬物復蘇、大地呈現一片生機勃過的歌曲。這句話以想象點明全文中心,即借描繪小燕子,贊美像征生機、活力的春天,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1、總結文章的內容。
2、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在寫作上有何啟發和收獲。
(要求學生各抒己見)
3、教師歸納總結。
⑴ 點面結合。
⑵ 動靜結合。
⑶ 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及動詞運用準確。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外形美 活潑機靈
燕子 飛行美 斜身掠過天空 掠過湖面
停歇美 譜出贊歌
【教后反思】
這篇課文文字優美,蘊含想象,為人們描繪了春天百花盛開、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的迷人景象。小燕子從南方飛來,給春天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在教學時,教師要從書中的圖畫入手,讓學生整體感畫面,試著描繪看到的景色,為學生學習課文作鋪墊。教師利用句子的對比,按課文填空,以及小組討論、全班匯報等多種方式來學習語言,讓學生品詞析句,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引導學生體會春天的美好,小燕子的可愛。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愛及對父母之愛的回報,注意用具體事例表達真情實感,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2.寫父母對自己的愛要表達真情實感,語句通順。
3.能發現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述。
4.認讀與樹木有關的形聲字,背誦古詩《游子吟》。
5.展示綜合性學習成果。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讀課文上的詞
要求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2、同桌互相讀一讀,做做小老師
3、出示生字
矮瘦暗丑閑舊
(1)請小老師上臺領讀
(2)請小老師說說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學嗎?(如:“瘦、丑”是翹舌音)
4、師生合作讀
師讀“高”生讀“矮”
5、男女同學合作讀
6、說說你的發現:你發現這些詞有什么特點嗎?
7、擴展運用,
(1)你能說說其他反義詞嗎?
(2)說句練習,如長頸鹿高,猴子矮。
小結:在平時生活中,從人們的說話中可以認識許多字。
(二)、我會讀。
1、過河游戲。板畫:小河
教師提出過河要求:
讀出這個詞語就是等于能踩著這塊石頭過河
出示詞語
打水打傘打電話打魚打球打個問號
2、自己練讀,同桌互讀。
3、齊讀
4、指名過河,同桌兩人接力過河。
5、評出最佳合作獎。
6、這些詞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每個詞語里都有一個“打”)
7、請同學給每個詞語中的“打”換個字。
(三)、讀讀背背。
1、談話激趣。
2、出示26個字母(小寫)。你認識它們嗎?
3、請學生讀
4、告訴學生這些拼音字母每一個都有一個讀音一樣的大寫字母
小寫字母旁邊出現對應的大寫字母
(1)自由讀(2)指名讀(3)同桌互讀(4)男女生比賽讀。
5、認識大寫字母
(1)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寫字母完全一樣?
(2)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寫字母相近?
(3)記一記,哪些大小寫字母差別大?
6、指導學生背誦字母表。唱唱字母歌。
7、背誦比賽。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激發學生喜愛雙手和大腦。
2、鼓勵學生課外識字,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二:教學重點:
三:課前準備:
學生自己的課外識字本
四:教學流程:
(一)、我會讀。
1、謎語導入,“十個小伙伴,分成兩個班,大家齊努力,共同把事干。”
“站在最上面,用它來思考,眼睛看不見,智慧在里面。”
2、初讀兒歌。
(1)自讀兒歌,圈出讀不好、不會讀的字問問周圍同學。
(2)組內讀,交流遇到的困難,再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指名讀,評議。
3、讀了兒歌,你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了吧?
為什么說它們是兩件寶呢?
4、指導朗讀。有了這兩件寶,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大家喜歡我們的手和腦嗎?
5、再讀兒歌,要求讀得有感情。
6、朗讀比賽。
(二)、展示臺。
1、分小組交流:在其他書上認識的漢字。
2、把自己認識,而語文書上還沒教的`字剪或寫下來,做成生字擂臺,考考同學。
3、學生離開位置去看別人的擂臺
4、說說通過剛才的看、聽、學,你又學會了哪些生字?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猜謎的方法,能把自己猜謎的過程用規范的語言說出來。
2、培養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學會與人交往
三:課前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收集一到二則謎語寫在紙條(彩色)上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
1、今天是“元宵節燈謎晚會”(放輕音樂)
2、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謎語紙條。
(二):提出要求:
1、說一說,說說你收集的或自編的謎語。
2、猜一猜,看誰最先猜出謎語。
3、講一講,你是怎樣猜出謎底的。
(三):組織猜謎
1、指名學生上臺展示你的謎語(實物投影儀)
請兩位同學上臺
生1:說說你出的謎語是什么?
生2說出自己的謎語。
生1說出謎底
生2確認對錯(猜對了,生2問:你是怎么猜出的?)
(四):互動交際:
1、請同學在“燈謎晚會”里自由“游覽”與人交換猜謎(要求模仿剛才生1、生2的交際過程)
2、交流成果,說說你猜出了幾個謎語?是怎么猜出的?
3、指名上臺把他們交際的經過再演示一遍,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語文教案 篇5
1、題目:課余生活
2、要求:
寫寫自己的課余生活。可以課余參加的活動,可以寫課余發生的有趣的事,高興的事,或者你愿意寫的其他事。寫好后讀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和我們分享習作的快樂。
【作文思路點撥】
1、思考:平時自己參加過什么活動?在課余,自己有什么興趣愛好?在家里,都做過什么事?
2、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想寫的其他事:游戲娛樂活動(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老鷹捉小雞”、學溜冰……),個人愛好(讀書,畫畫,學游泳、練書法、小飼養、小種植、練鋼琴等),家務勞動(洗衣服、打掃衛生、學做菜等)……
3、在寫的過程中,只需集中寫一項課余活動或一件課余發生的'事,敘述時可以借鑒剛學過的或以前學過的課文做范例。在學習某項活動的過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風順,小誤會,小挫折,小誤會都可以增添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4、寫時注意事項:①要把想說的事情寫清楚,把人物的動作和神態寫詳細,把學東西的過程中心理變化;②要把話寫通順,自己多讀幾遍;③寫完后,讀給爸爸、媽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習作的快樂。
【提綱設計參考】
一、題目:我跟媽媽學做菜
提綱:
1、學做菜的起因,菜名。為什么要學做這道菜?
2、做菜的準備工作,簡單描述。
3、做菜的過程,曲折,詳細。動作、心理描寫。
4、自己做菜的感受和收獲。
二、題目:讀書真好
1、我愛讀書,擁有很多書。
2、伙伴提問不知道,決心要讀書。
3、讀的入迷,事例。
4、獲得智慧,體驗了樂趣,更喜歡讀書。
【與陽光喔知識點聯系】
1、媽媽做菜的動作、神態。(作一)
2、想學時渴望的心情,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心理,做菜成功心理活動等等。(作一)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 j、q、x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初步掌握ü上兩點省寫規則。
2.學會 j、q、x 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準確拼讀 j、q、x 開頭的三拼音節。
認識5個字,會讀兒歌。
3.通過看圖,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生活的樂趣。
【教學重點】
重點是學會 j、q、x 三個聲母,認清形、讀準音,能正確書寫。學會 j、q、x 與 ü 相拼兩點省略的規則。
【教學難點】
難點是 j、q、x 與 ü 相拼時,ü 上兩點省略。
【教學準備】
1、j、q、x 的字母卡片、拼音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2、本課生字、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已學過的聲母。(學生自由讀,教師抽讀。)
二、教學聲母 j q x
1、學習聲母“j ”。
(1)圖上小孩在干什么?把母雞的雞讀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聲母j的讀音。
(2)教師示范讀,學生仔細聽。
(3)學生試讀、齊讀、“開火車”讀。
(4)看一看,j像什么?
教順口溜:雞吃小蟲j j j,豎彎加點j j j。(邊念順口溜,邊書寫j的筆順。)
2、學習聲母“q”。
(1)圖上小孩在干什么?氣球的“氣”讀成第一聲,讀得輕短一些,就是聲母q的讀音。
(2)讀j和q,有什么不同?教師領讀、抽讀,j和q對比讀。
(3)q像什么?
教順口溜:氣球拖線q q q,左上半圓q q q。(邊念順口溜,邊書寫q的筆順。)
3、學習聲母“x”。
(1)圖中桌子上有什么?
(2)教師領讀,學生模仿讀。
(3)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教順口溜:好大的西瓜x x x,像個叉子x x x。(邊念順口溜,邊書寫x的筆順。)
4、與易混字母比較,鞏固字形。
(1)這三個字母和已學過的哪幾個字母很像?
j--i q--b--d--p x--y
(2)你能用筆描一描,寫一寫嗎?
學生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拼音教學
1.教學聲母j q x和i的拼音。
(1)出示j q x和i的拼音,學生自由拼讀。
(2)教師抽讀,學生“開火車”讀、齊讀。
(3)對比j--ji、q--qi、x--xi,說說有什么不同。
2.教學聲母j q x和ü的拼音。
(1)自由拼讀:n--ü→nü l--ü→lü j--ü→ju q--ü→qu x--ü→xu
讀一讀,想一想,這些音節有什么不同?
(2)抽學生拼讀,問:誰能說說ü有什么不同?
(3)用兒歌幫助學生記住ü上兩點省略的規則:小ü見了j q x,去掉兩點還讀ü。
(4)帶調認讀ju qu xu。
四、朗讀鞏固
課件出示兒歌,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試講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