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一年級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頁例題、“試一試”及第31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2—5各數的分與合,進一步加深對2—5各數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逐步發展合作學習的意識,對分與合的聯系有初步體會,初步形成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4、5的組成。
教學難點:
在每一組分發中得出相應的數的組成,并聯想出另一種分發。
教具學具:
教學課件、每小組4張桃子圖片、4張盤子圖片、5張星星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出示課件,同學們,豌豆博士又來考我們了。他說:“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我們班做客,想請小朋友們把每個小組準備的4個桃子放在兩個盤子里來招待老師們,小朋友們想想可以怎樣把四個桃分放在兩個盤里呢?”
二、創設情景,自主探索
(一)4的分與合
1、學生拿出發的桃子紙片,在小組內嘗試著分一分,再組織全班交流,(師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出示課件)
4個桃分成1和3;4個桃分成2和2;4個桃分成3和1。
2、那我們把4的三種分法先按順序排一排,再請大家相互說一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師邊說邊點出相應的內容)
(課件內容:4 4 4
/ / /
3 1 2 □ □ □)
3、現在請小朋友打開書,翻到第30頁,把我們剛才4的分法填在書上。
4、小朋友們真了不起,自己學會了4的幾種不同分法。這回茄子老師可高興了,她想請小朋友們再回答一個問題。請小朋友反過來想一想,幾和幾可以合成4呢?(或者說幾和幾可以組成4?à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
指名學生說一說,其余在小組內說一說。
(二)5的分與合。(試一試)
1、白菜先生看到你們這么聰明,一會兒就將4的分與合學會了。高興極了,每人獎勵了5顆星星,請你們把5顆星星分成兩堆,自己學習5的分與合。
2、請大家拿出老師發的'星星圖片在小組內分一分,看看5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可以合成5?再把書上第30頁的方格填寫好,聽清了嗎?開始!
3、學生活動,老師巡視對個別輔導,小組同學互相交流、匯報,得出多種分法。
4、學生反饋,老師出示相關課件內容
(出示:5 5 5 5
/ / / /
4 1 1 4 2 3 3 2)
5、小組派代表匯報:5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可以合成5?師板書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1和4……
4和1可以合成5,1和4可以合成5……
三、拓展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擺一擺,填一填。
(2)用幾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成幾說說2和3的分與合。
(3)完成書上練習。
2、游戲:出手指游戲。
(1)教師說明游戲規則:我們一起來做出手指的游戲好嗎?我出一次,小朋友們出一次,然后再說出兩次合起來是幾?如:師:我出1,生:我出2,2和1可以合成3。
(2)小組內說一說其他的數。
(3)同桌繼續玩玩說說。
3、完成第3題。
(1)出示自制教具卡車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誰最聰明,在卡車的窗戶上寫出最合適的數。
(2)學生自己填寫,教師巡視。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3)小組派代表匯報填寫情況。說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能不能找到規律。
(4)找規律
小組交流,匯報發現的規律。
4、完成第四題。
(1)照樣子畫一畫,誰能說說它有什么規律?OOOoOOOo
(2)請小朋友們完成第二題,邊做邊想想有什么規律?
(3)照樣子接著畫下去。交流訂正。
5、完成第五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總結評價,揭示課題
今天,同學們學的很開心吧!都積極主動地參加了活動,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誰能說說這節課我們學了些什么?分小組互說一說,再指名說一說,教師歸納。
一年級數學教案2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4—66頁的部分題目。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并通過數學游戲,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
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
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五、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六、教具、學具的準備:
電腦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相關計算。
(教科書第63頁的第4題、教科書第64頁的第1題。)
做對一題得一顆,你可以得到幾顆。
請學生搶答,進行口算。誰對就可以得到一顆。
對于豎式計算,學生在書中獨立完成,小組互檢,正確了就可以得到一顆
(二)、實際應用。
1、森林醫生。(教科書第64頁的第2題)
請學生獨立在書中“就診”,并找出病因,及時給予治療。
集體反饋時,讓學生指出病因,并說說要如何糾正,今后要如何避免出現這種的錯誤。
2、口算比賽。(教科書第64頁的第3題)
根據《大綱》的要求,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數量的口算題。評出口算速度最快、正確率最高的.小組,并加以獎勵,對于其他學生也要加以鼓勵。
3、蜻蜓找花。(教科書第64頁的第5題)
在媒體上演示,每只蜻蜓的身上都有一道算式,每朵荷花上都有一個數字,請學生幫助蜻蜓找花。
請學生上電腦操作,拖動蜻蜓,媒體中加以判斷。
最后,請全班學生在書中連一連。
4、畫出蹺蹺板。(教科書第64頁的第8題)
明確題意再獨立完成。
完成后,在小組中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判斷,兩只小熊的輕重的?
匯報時,鼓勵多種方法比較。如:我是通過計算等出結果后,比較小熊輕重的;我是通過觀察兩道算式的關系進行判斷的,35+6和6+35,只是交換了加數的位置,得數沒有發生變化。76—12和76+12,一個是減12,另一個是加12,所以加12的算式的得數比減12的算式的得數大。60—14和60—41,第一個算式減的數比第二個算式減的數小,所以得數也就比較大。
5、把得數排一排。(教科書第64頁的第11題)
明確題意,再根據題目要求,獨立完成。
匯報時,要說出自己想的過程:先把算式的得數計算出來,再根據得數的大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三)、游戲。
猜猜我是多少?
1、教師示范:我比38大17,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55,比38大17,就是把38+17=55。
教師示范:我減去13,就是60,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73,()—13=60,()填73。
教師示范:我加上20,就是52,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32,()+20=52,()填32。
2、學生在小組中模仿老師,互相出題。
學生活動,教師從旁指導。
(四)、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今后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培養合作意識,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
3.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初步體會數位、數序及數量多少的觀念。
〖教學設計〗
(一)設疑激趣(教師事先準備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在其中一個里面放上一些豆子(內裝22粒),另外一個是空杯。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下,讓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生:有兩個杯子,一個裝有豆子,一個是空的。生:老師,你拿兩個杯子來做什么?
(二)正確估計(教師舉起其中一個裝有豆子的杯子。)
師:同學們都很注意觀察,問的問題也很好,老師今天帶來的杯子里裝有一些豆子,你們猜猜看里面有多少粒呢?
(學生對杯子里豆子數目多少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確,因而說法不一。)
生1:有30粒。生2:有40多粒吧生3:不對,也許比40粒還多,也許是50粒。(在學生爭論不休時,教師微笑著取出另外一個空杯。)
師:同學們,我們先在這個空杯中裝進10粒豆子,看一看。
(教師一邊說一邊帶著學生一起數10粒豆子,放入空杯中。讓學生觀察,然后拿出第一個杯子。)
師:現在你能估計出這個杯子中有多少粒豆子嗎?
生1:我估計有20粒。生2:我估計比20粒多一些。生3:我想,杯子里的豆子有兩把多,一把大約有15粒,我估計有30粒。
師:誰估計得比較準確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找兩名學生到講臺前,其他學生跟著一起數。1,2,3,4,...一個一個地數,最后是22粒。)
師:同學們還有其他的數法嗎?
生4:我可以這樣數:一五、一十、十五、二十,還剩2粒,與20比較接近。
生5:我數的方法是這樣:先數出10粒放一堆,再數出10粒放一堆,最后還有2粒,一共是22粒。估計20粒的同學最接近。
師:同學們說得真棒!(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地評價,鼓勵和引導用不同的方法去數數。同時在屏幕上出現數字:“22”,對估計較為準確的學生給予肯定。)
(三)小組合作,加深理解
師: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在小組里做一個游戲。
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同學抓小棒,其余同學估計是多少根。估計完成后再數一數,看哪位同學估計得最準確。教師在組織學生活動的同時要指導學生進行交流,同學之間相互說一說是怎樣估計的,是用什么方法數的。讓學生逐步養成善于合作、樂于表達、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學生數小棒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要求有統一的方法,只要數的結果正確,數數的過程熟練即可,數數與實物不相符的給予個別指導,選取幾種數法特別的在班內交流。
(四)寓教于樂,探索新知
師:做完游戲我們再來看屏幕上的數字。
師:大家一起來讀一下。(學生齊讀。)
師:看到22這個數字,你們有什么問題和老師交流嗎?生:老師,這是剛才數出的一杯豆子的個數,數字都是2,兩個2一樣大嗎?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同學們你們怎樣看呢?生1:兩個2應該一樣大,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上。
生2:我不同意剛才同學的回答,兩個2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會表示不同的意義,它代表的數也就不同。
(教師把屏幕上22上方加上計數器。)
生3:兩個2,右邊一個2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左邊的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
生4:左邊的2用兩捆小棒表示,是20根;右邊的2,它只表示2個一根。合在一起才是22根。
師:這些同學說得真好,現在我們一起拿小棒來試一下。(學生一邊讀數一邊拿小棒。)
師:哪位同學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生4:33,44,也是這樣的數。......
師:同學們認識了數位,知道個位和十位不同,那么右邊起第三位又是什么位呢?(學生齊答是百位。)
師:百位上的一個1是多少?
生:百位上的一個1表示100。(出示帶有計數器的數字,讓學生認識100,然后指導學生在計數器幫助下學寫兩位數。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5頁“寫一寫”及“練一練”的第2題,對兩位數的寫法及數位的意義進一步鞏固。)
(出示“練一練”的第4題。)
師:小熊今天要給新建的房子寫上門牌號,可是它遇到了困難,同學們能幫助它嗎?
(全班學生一起完成,進行交流;并把結果填寫在課本上。)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做一個接龍游戲可以嗎?(按小組進行,一個同學報數接下來的同學繼續數,可以是正著數也可以是倒著數,數錯的'同學表演一個小節目。)
(五)小結(教師在愉快的活動后進行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不小,哪位同學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數豆子”是“生活中的數”的第二節課。幫助學生建立數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教材通過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計一下有多少”這一富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引入估計活動,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我在處理這個環節時,采用的是用一個透明的杯子裝進22粒豆子,讓學生去猜有多少,因為最初學生是無意識、無根據地去想,所以我用了一個詞“猜一猜”;然后我又取了10粒放入另外一個杯子,通過學生對這10粒豆子數量的感知,對第一個杯子中物體的多少有了大致的認識,然后通過推理去進行判斷,因而這個過程我又巧妙地將“猜一猜”改成“估一估”,讓學生學會思考,用推理的方法去估計,這對培養學生的數感是十分有益的。為了進一步結合實際正確地去估計,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較小,數豆子不好操作,因而用學生熟悉的小棒來代替,采取一個“抓小棒”的游戲,使學生對數形成感性的體驗,在具體活動中發展數感。
此外,整節課設計了許多有趣的活動,數一數、猜一猜、寫一寫、比一比、說一說,讓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使學生學中有樂、樂中有學,真正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本課中我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幾個小組合作的項目,讓學生在活動中做自己能做、會做、要做的事,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思考、表達、交流及嘗試。
一年級數學教案4
一年級是孩子們正式進入到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的起始。無論是知識的學習、數學思維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等,都需要老師傾注更多的精力去引導他們。那么在教學之初,就必須要全面去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目標、教學策略等,以幫助自己更好地進行教學。
一、學情分析
剛進入到學校的孩子們,他們的原有基礎也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在幼兒園階段已經學會數10以內的數和簡單的一位數加法和減法,有的什么都不會。這種情況下進行教學,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又需要慢慢養成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學會一些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需要教師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編排。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五、課時安排
一準備課:數一數 比一比3課時 二位置:3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0課時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2課時
四認識圖形3課時
五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
六11~20各數的認識4課時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2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課時 數學樂園1課時
七認識鐘表2課時
八20以內的進位加法11課時 九總復習4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案5
第六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
第一課時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3、74、75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在11到20之間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數序和大小,能夠正確地讀出11到20各數。
2、在日常生活中發現11-12各數。
教具、學具準備:20支小棒和一把尺子,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8-4 4+3 7+3 3+6 9-4 9-6
10-7 8+2 10-8 5+5 3+5 7-4
二、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
1.數小棒
(1)讓學生數小棒,一根一根地數,從1數到20。
(2)出示例1的幻燈,演示:一根一根地數,從1數到10,把10根捆成一捆,接著一根一根地數到20,再把10根捆成一捆。使學生看到1捆是1個十,2捆是2個十。然后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用小棒數一遍。
2.讓學生用小棒分別擺出11根、13根、15根、20根,讓學生分別說出是怎樣擺的,所擺的小棒里有幾個十,幾個一,再把這個數讀出來。
3.讓學生拿出直尺,從0數到20;從8數到14;從6數以17。
問:13后面的一個數是多少?16前面的一個數是多少?11比13大還是小?17比14大還是小?
三、練習:
1.讓學生齊說1-20,再讓學生數。
2.讓學生(指名)從7數到18,然后全班學生從7數到18。
3.讀數練習。
4.根據數擺小棒。說一說每一個數是如何擺的,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5.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
6.完成練習十六第2題。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數和讀20以內的數,知道十幾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還掌握了20以內數的數序和大小。
一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1、復習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2、統計的知識和人民幣的使用。
教學目標:1、通過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整
學生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熟練的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100以內的加減法。
1、看圖說一說:小熊舉的是什么類型的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提問:我們在做題時應注意什么?
25+2125+27說一說計算過程。
小猴舉的題:65-2265-29
2、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內容。
出示圖片: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買羽毛球拍和排球公用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買足球和乒乓球拍還差多少錢?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籃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錢?
50+30+15=95(元)
二、課題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三、觀察與測量。
1、誰離大樹最近。
房屋
5厘米
3厘米
螞蟻大樹
4厘米
教學回顧:
總復習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
復習目標:1、提高口算、豎式計算的能力,鞏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圖提問題的能力。
3、能正確填寫﹥﹤或﹦。
教學重點:計算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45+769-5097-6
30+659+3653-884+7
91+524-98+3796-80
二、提出問題后再列式計算:
(1)書包比鉛筆盒多多少錢?64-18=46(元)
(2)鉛筆盒比書包少多少錢?64-18=46(元)
(3)鉛筆盒和書包相差多少錢?64-18=46(元)
(4)書包和鉛筆盒一共多少錢?64+18=82(元)
三、用豎式計算:
58948598
+37-35+15-89
----------------
95591009
84466664
-59+27-48+28
----------------
25731892
四、在○里填上﹦﹥或﹤
34+29○29+3453-36○54-36
49-37○49-3667+38○67+34
一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個位和十位的意義。
2、能正確的讀寫100以內的數。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個位和十位的意義。
教學難點:
進一步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個位和十位的意義。
教學準備:
計數器、投影儀、計算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復習數數:一個一個的數,從37數到62,從89數到100;十個十個的數,從10數到100。
2、復習數的組成:5個十和7個一是多少?8個十和3個一是多少?64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二、教學新課。
1、教學24的讀法和寫法:
①操作教具,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2個珠,個位上撥4個珠,合起來是24,而表示2個十和4個一。指導學生寫24,讀作二十四。
②補充一、二個兩位數,讓學生讀寫。
2、練習
①在計數器上撥出若干個一般的兩位數,讓學生讀出和寫出這些兩位數。
②教師口述幾個十和幾個一,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并讀出和寫出這些數。
③讀數57、89,指出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
④寫若干個一般的兩位數。
3、教學整十兩位數的讀法和寫法:
①40的讀法和寫法: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4個珠,讀作四十,寫作40。教師強調個位上一個也沒有,用0來表示。
②完成書練習。
4、教學100的讀法和寫法。
教法類似,補充讀法和寫法題,讓學生能正確地讀寫整十數和一百,理
解數位順序即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5、指導讀寫53和35。在計數器上分別撥上53和35,讀出這兩個數,寫出這兩個數。
三、課堂小結。
指導學生看書。弄清數位及讀數和寫數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讀寫數的方法是怎樣的?讀出47、50、83、100各數。寫出三十六、七十、八十五、一百。
2、在計數器上撥珠:27、46、64、80、100。
3、讀出49和94,說說這兩個書有什么不同?
4、看圖寫數。
六、布置作業。
一年級數學教案8
數學一年級:100以內數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范圍的進一步擴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借助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并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數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多種方法計算整十數之間、整十數與一位數、兩位數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并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數的組成。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百以內各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信息窗1、自主練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下面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位先生在南極,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著白襯衣。這位先生是誰呢?(企鵝)它生活在哪里?(南極)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極?(學生介紹)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關企鵝和南極的知識呢?那可要聽好了。(P19)
現在,南極的小主人歡迎同學們到冰雪覆蓋的美麗的南極大陸上做客。(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訴大家南極的小主人都有誰么?(板書企鵝、海豹、賊鷗)
二、新授
(一)教學紅點標示的內容
1、數一數
(1)仔細觀察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企鵝、海豹、賊鷗各有多少只)
(2)咱們先來看一下企鵝,這么多的企鵝,大約有多少只呢?同學們想怎樣來數呢?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數出企鵝的只數,一會兒匯報給大家。
(3)剛才我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數,二只二只地數,五只五只地數,十只十只地數,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4)到底誰說得最接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多數同學喜歡用十只十只地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數較大宗物品時也可以用10個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來數一數。
2、擺一擺
(1)剛才我們用了數一數、估一估的方法,現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學具擺一擺嗎?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鵝,你能用小棒擺出100只企鵝來嗎?
(2)你擺出了嗎?說說你是怎樣擺的?誰能想個好方法,讓其他同學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個一是10,1個十是10,2個十是20,……那么10個十是多少?引導學生說出10個十是100;100里面有10個十。
3、撥一撥
(1)你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10么?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你能否撥出50、70、100么?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出100的?
(2)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說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們說在百位上撥出一個珠子就是100。
(二)教學綠點標示的內容
1、剛才我們數了企鵝的數量,現在我們來數一下海豹和賊鷗的數量?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方法數出海豹和賊鷗的數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體交流,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
2、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它們的數量?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的方式來進行撥珠子,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
(三)練習
自主練習1:估一估,數一數,說一說。分別估出題目中物體的數量,再數一數,看看你估得準不準,最后在計數器上撥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練習了估算,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了數的組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2—6
[教學過程]
1、自主練習2:我說你數
一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數,既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既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地數或5個5個地數,等等。
2、自主練習3:數一數,填一填
根據圖意自己填空,集體糾正答案。
3、自主練習4:看圖,說一說題目的要求
你能試著連一連嗎?先讓學生說一說氣球上各數的組成,然后再進行連線,完成后集體訂正,訂正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小猴不能連73,而連37?
4、自主練習5:估一估,說一說
2008年青島作為奧運會的一個比賽場所,將進行帆船的比賽,現在就有許多的選手來到這里參加訓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訓練的情況。啊!這么多的帆船,大約有多少條呢?誰能估一估?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自主練習6:小游戲
(1)找一名同學一起做示范。
(2)同桌兩人進行互相猜數游戲,學生體會數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義,并正確使用。
一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68頁“1000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數數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并掌握數數方法,掌握10個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3、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4、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成功與快樂。
教學重點:會數1000以內的數,知道相鄰單位之的十進關系。
教學難點:會在計數器上數數,知道基數和序數之間的區別。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小棒(每小組1000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譚老師給全班同學帶來了幾位客人,你想知道他是誰嗎?(想)好,他們來了,我們就去看看,他們是誰啊?(一休和他的師兄們)[教師課件出示]
在同學們的心目中,一休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是嗎?他今天來到我們教室,是要來考考大家,有信心嗎?(有)
二、新授:
1、估計小棒的根數。
好,現在請同學們看到自己小組里的籃子,請你們猜一猜有多少根小棒,不用數。
生:500根!
生:800根!
生:1000根!
......
同學們猜了那么多,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猜的對不對呢?(數一數)
對,在數之前,一休對我們有幾點要求,我們來看看:(課件出示)
在數之前,組長先跟你們那一組的同學商量好,怎樣數才能做到三個要求:
一、數的速度要快;
二、數的數量要準確;
三、數的結果要別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好,現在就請小組的組長和同學們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就開始數。
2、學生數小棒,教師巡回指導。數完之后,教師指名展示結果。
老師發現有一個小組非常快,我現在想請咱們班的同學拿著自己小組的成果上來展示一下。(學生上臺展示,并說一說捆的方法,引導全體學生一起來數,讓學生評一評各小組數的方法怎樣。)
生:我們組是20根扎成一小捆,5小捆扎成一大捆,一大捆是100根,一共1000根。
生:我們組是50根扎成一捆,50根50根地數,這樣數的速度要快一些,還可以節約橡皮筋。
生:我們小組是這樣數的:先一根一根地數,10根扎成一小捆,10小捆再扎成一大捆,一大捆里面是100根,一共1000根。
......
3、(教師利用一個小組小棒)拿一大捆抽出一小捆。
提問:請問這里一共有多少根?
(放進去)這一大捆里有多少根?
通過他們捆的,你能根據他們捆的,發現這一小捆的10根現一大捆的100根有什么關系?把你的發現告訴你小組里的同學,然后再指名匯報。
生:10個十是一百。(教師板書)
生:一百里面有10個十。
生:100比10多一個0,10比100少一個0。
4、教師拿起一大捆100根,提問:老師手上這一大捆的100根與所有的1000根,又有什么關系?把你的發現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然后指名匯報。
生:10個一百是一千。
生:一千里面有10個一百。(教師板書)
生:100比1000少一個0,1000比100多一個0。
小結:一、十、百、千都是計數單位,他們每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都是十進關系。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師板書課題,剛才估計小棒的時候,誰最準確?
三、反饋練習:
1、(課件出示基礎練習題)一休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些題,有信心做對嗎?
10個一是(),10里面有()個一;10個十是(),100里面有()個十;
10個一百是(),1000里面有()個一百。
做完后,集體訂正。
2、小燕子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想聽嗎?
地球爺爺有一雙無形而強大的手,還有一個大大的肚子,可以吃得下很多的東西,同學們你們相信嗎?你知道蘋果成熟了往哪里掉啊?其實是地球爺爺那雙無形的手給摘了,你知道是什么嗎?地球爺爺已經吃了986個,往后每多吃一個就在原來的基礎上加1,你能幫他數一數嗎?
(課件出示:蘋果落地的動畫,學生從986數到1000。)
你能不看地球爺爺吃蘋果的圖,自己從986數到1000嗎?學生自由數,再集體數。
我們做完了一休和小燕子的題目,還有大師兄和二師兄的題目你們想做嗎?
四、鞏固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1、在計數器上邊撥珠邊數數,從一百九十八起數到二百零六。
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計數器嗎?(教師出示計數器)看到計數器,你想說什么?
把計數器的特點說出來,并說說各個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然后再指導在計數器上數數。
2、三百四十九在計數器上是這樣撥得:百位上撥(),十位上撥(),個位上撥()。
3、八百零九在計數器械上是這樣撥得:百位上撥(),十位上撥(),個位上撥()。
4、比一比看誰的填法最多!________800________
五、拓展練習:
動動腦:4個同學跑步,跑到終點時是這樣排的:3號、212號、42號、87號
212號是第58名,()號是第59名,()號是第56名。
六、課堂總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你對你今天的表現滿意嗎?
一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的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再用點子圖表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
3.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喜歡玩嗎你們最希望到哪兒去玩呢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老師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兒童樂園去玩吧。(多媒體課件出示兒童樂園情境圖)
二、自主探索,體驗領悟
1、初步感知。
(1)提問:圖上畫了些什么
(2)小組交流后集體交流。
(3)描述:燦爛的陽光下,綠樹成陰,鮮花怒放,鳥兒歡快地唱著歌,花蝴蝶歡樂地飛舞著,小朋友們自由自在地在兒童樂園里盡情游玩著,他們有的在騎木馬,有的在蕩秋千,有的在坐小飛機,有的在滑滑梯。看!他們笑得多開心呀!學完今天的新本領,咱們也到兒童樂園去玩,好嗎
2、主題圖數數。
(1)提問:圖上畫了滑梯、秋千、木馬等東西,還畫了人、鳥、花等,你能數出每一種有多少個嗎
(2)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
(3)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數,并指出在數較多的物體時,可以數一個輕輕地劃掉一個,防止遺漏。
如果有學生數的角度與書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師也應該加以肯定。如有學生說:“有2個小朋友在蕩秋千”,“有2個小朋友在騎木馬”等等。
3、結方法。
(1)開展討論:怎樣數數又對又快
小組討論后再集體交流。
(2)小結:數數時,要一個一個按順序數,可以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數,這樣就不會多數或少數了;如果數的.是畫在書上的圖,可以用筆點著數,或者數一個用筆作一個記號,這樣數就又對又快了!最后數到幾,就說明一共有幾個物體。
4、按順序搶答。
(1)根據圖意找用1、2、3……10表示的東西有哪些比一比誰說得好!(多媒體課件同步演示,從主題圖中逐個抽取出10幅片段圖)
(2)自己看著10幅圖說圖意。
5、用點子圖表示個數。
(1)提問: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你想用哪些符號表示
(2)討論:我們就先用點子來表示吧!有1個滑梯就用1個點子表示。(出示點子圖)怎樣表示秋千的個數為什么(出示點子圖)怎樣表示木馬、小飛機、蝴蝶、小鳥、氣球的個數(出示點子圖)
(3)探索:圖中什么物體的個數可以用7個點子來表示8個點子呢怎樣表示氣球的個數(自己在書上畫好)10個點子表示什么
三、練習
看一看,在我們的教室里你還想數哪些物體呢
數一數:有幾張桌子幾個窗戶你還想數什么
1、看圖畫點。
兩個蘑菇圖6根黃瓜圖紅花9朵實物圖黃花4朵實物圖
2、在表示3的圖下畫“√”。
()()()
3、連線。
四、找數活動。
(1)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著多少個數(找到后與好朋友交流)
(2)找一找我們學校里藏著多少個數(找到后與好朋友交流)
過渡:不但在我們身邊藏著很多很多數,其他地方也到處充滿著數學。
五、動動小腦筋:按規律畫。
1、▲△△▲△△
2、△△△△▲△△△▲△
六、總結提升,激發學習責任感
談話: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連,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能從現在起認真學習數學,與數學交朋友,長大后為祖國作貢獻。
一年級數學教案1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第二課時(P94-95)。
二、教學準備
光盤、統計圖、卡片、掛圖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教學目標】
針對本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具有一定合作交流學習的基礎及具有初步的統計知識,故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經歷和感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喜歡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策略選擇】
這節統計活動課主要是通過采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策略,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統計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親身經歷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做好分析和決策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統計方法,將數學課中的統計與生活融為一體。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1、創設熟悉的情境,自然的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每個星期四我們都要上“活動課”,喜歡上嗎?老師這兒有一張圖,我們向大家介紹“活動課”的一些情況。(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活動課”情境出發,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共同探討,學習新知。
師:大家還記得上節課我們統計了什么嗎: 在“紅、黃、藍、粉”這四種顏色中,你最喜歡什么顏色呢?請拿出卡片,把你喜歡的顏色寫下來。(此時,光盤播放音樂)
師:大家都寫好了嗎?組長收集一下。看來,大家喜歡的各不相同,那小精靈想知道我們喜歡顏色的人數是多少,該怎么辦呢?(指名學生回答)
師:我們看看同學怎么說的?(播放光盤中同學回答這個問題是的畫面)
師:新同學建議你們明白嗎?我們準備開始記錄了。請拿好紙和筆。(在教師報的時候,學生會出現來不及記錄的情況,教師要捉住這一契機,問:你們為什么來不及,你是怎么記得呢?有沒有同學們記下來的?)
師:現在,我們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播放光盤:新同學回答這個問題的畫面,此時,小結:兩方面同時進行:打鉤,畫○的方法都能又對又快地記錄,)
師:為什么“正”字法,同學們認為是更好的方法呢?(播放光盤中教師重點介紹的“正”字法)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比較,你們和同桌說說,你認為什么樣的統計方法比較適合你呢?(學生展開討論)
師:誰來說說?(指名回答,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連續在光盤和真實的課堂中來回切換,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相對競賽的環境中,激發他們的問題想象力和創造性,并且光盤的回答也能最大限度上補充學生相對不足的答案)
師:現在,你們都選好了自已喜歡的統計方法嗎?我們重新開始,來進行記錄了。
(此時,學生經過了對比,自已親身操作,都有了一定的'統計知識的認知了)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的統計結果?(投影出示:學生的統計結果)
師:如果,我們現在有“涂方格”的方式開表現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又該怎樣表示呢?請打開書本第95頁,看小精靈是怎樣涂方格的?同桌交流一下。
師:(貼出掛圖)誰來說說: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該怎樣表示呢?(放手讓學生講述),從這張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師:小結:通過統計,同學們都有很多的收獲,看來,統計的作用可真不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統計。比如說,要知道我們班每個月有多少個同學過生日,就要用到它。(設計意圖:通過數、看、比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中,從中真切體驗統計的的操作過程與統計魅力,也意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練習鞏固,深化新知(略)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發現數學問題,并由課內的應用拓展到課外的實踐,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同時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一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熟悉與數列知識相關的背景,如增長率、存款利息等問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抽象轉化的能力以及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應用儀式。
教學重難點
熟悉與數列知識相關的背景,如增長率、存款利息等問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抽象轉化的能力以及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應用儀式。
教學過程
【復習要求】熟悉與數列知識相關的背景,如增長率、存款利息等問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抽象轉化的能力以及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應用儀式。
【方法規律】應用數列知識界實際應用問題的`關鍵是通過對實際問題的綜合分析,確定其數學模型是等差數列,還是等比數列,并確定其首項,公差或公比等基本元素,然后設計合理的計算方案,即數學建模是解答數列應用題的關鍵。
一、基礎訓練
1、某種細菌在培養過程中,每20分鐘*一次一個*為兩個,經過3小時,這種細菌由1個可繁殖成
A、511B、512C、1023D、1024
2、若一工廠的生產總值的月平均增長率為p,則年平均增長率為
A、B、
C、D、
二、典型例題
例1:某人每期期初到銀行存入一定金額A,每期利率為p,到第n期共有本金nA,第一期的利息是nAp,第二期的利息是n—1Ap……,第n期即最后一期的利息是Ap,問到第n期期末的本金和是多少?
評析:此例來自一種常見的存款叫做零存整取。存款的方式為每月的某日存入一定的金額,這是零存,一定時期到期,可以提出全部本金及利息,這是整取。計算本利和就是本例所用的有窮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用實際問題列出就是:本利和=每期存入的金額[存期+1/2存期存期+1利率]
例2:某人從1999到20xx年間,每年6月1日都到銀行存入m元的一年定期儲蓄,若每年利率q保持不變,且每年到期的存款本息均自動轉為新的一年定期,到20xx年6月1日,此人到銀行不再存款,而是將所有存款的本息全部取回,則取回的金額是多少元?
例3、某地區位于沙漠邊緣,人與自然進行長期頑強的斗爭,到1999年底全地區的綠化率已達到30%,從20xx年開始,每年將出現以下的變化:原有沙漠面積的16%將栽上樹,改造為綠洲,同時,原有綠洲面積的4%又被侵蝕,變為沙漠。問經過多少年的努力才能使全縣的綠洲面積超過60%。lg2=0.3
例4、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某市去年11月分曾發生流感,據資料記載,11月1日,該市新的流感病毒感染者有20人,以后,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者增加50人,由于該市醫療部門采取措施,使該種病毒的傳播得到控制,從某天起,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著減少30人,到11月30日止,該市在這30天內感染該病毒的患者共有8670人,問11月幾日,該市感染此病毒的新的患者人數最多?并求這一天的新患者人數。
一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要求:
1、 讓學生初步接觸1——10各數,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 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
3、 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 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學會數學的意義與樂趣。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數數時手口一致,熟練數數。教學難點:從具體的實體數數到具有一定抽象性質的點子圖數數之間的思維轉換。教具準備:課件光盤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
師:小朋友第一天來到咱們學校的時候,一定看到了學校里有很多有趣的東西(交流),而數學樂園的小朋友也是今天開學,他們想和小朋友們比一比誰的學校更漂亮、更好玩!你們想去那里看看嗎?(課件出示數學樂園畫面)
二、 自主體驗
1、 初步感知⑴師:哎呀,這里就是我們美麗的數學樂園,小朋友美不美呀?是呀,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圖上都有些什么?
⑵幾位小朋友匯報后小組交流再匯報。
⑶師小結:數學樂園真是一座美麗的學校,天是那么的藍、樹是那么的高,花兒正露出笑臉,鳥兒在唱歌,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在玩耍。
2、 數數
⑴(剛才有小朋友說看到了好些鳥,那么究竟有多少只鳥呢?)小朋友們能數出每一種有多少個嗎?選擇你喜歡的數一數。
⑵先自己輕聲數數再數給同桌聽。
⑶哪位小朋友來給我們大家說說你數的'是什么?有多少個?你上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么數的,用教鞭指著圖一個一個的數。
3、 針對生的錯誤進行方法上的總結⑴討論怎樣數又快又對?
⑵結合生給出的方法小結:數數時,要一個一個按順序數,可以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數,這樣就不會多數或少數。如果數的是畫在書上的圖,也可以用筆點著數或者數一個用筆一個作記號,最后數到幾就說明有幾個物體,這樣就又對又快了。(我們剛剛都是一個一個的數的,有沒有不同的數法的,更快的,兩個兩個,五個五個的數可以嗎,你們會嗎?)
4、 開火車游戲過度到點子圖⑴師:我的火車誰來開?生:我來開。師:你來開。生一個接一個在圖上找出用1、2、3、4、5……10表示的物體。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生這里還不能完全正確的使用量詞,師給予糾正)。
⑵課件依次出示小畫圖。當出示出第一幅滑滑梯圖時,師: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的個數,你想用什么符號表示?(有男生說用點子表示,顯然他看過書,我當時就說哦可以用點子表示,當然可以你是看過書了是嗎?除了點子我們還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圖案表示在這里為了方便簡單)我們這里就先用點子來表示吧。
⑵那么兩個秋千,三匹木馬、四架飛機應該怎樣表示,為什么?)蝴蝶、鳥呢?依次出示點子圖。
⑶探索:這里先出示點子圖,問圖上什么東西可以用7個點子表示呢?(七朵花)再出示8個點子圖,問這里表示什么?生答表示什么東西可以用8個點子表示。那么用什么表示氣球的個數?在圖中10個點子又可以表示什么呢?(其實實際課堂中還沒有提問到這里部分學生已經回答出來了)
5、 再完整的看著圖說說點子圖意。
6、 拍手游戲。師任意說出圖中的某個物體,生立刻拍出對應物體的個數,以小組競賽形式、男女生競賽形式展開,再請學生任意說一個,其他學生拍手)
7、 小結:針對數數的方法及用點子等符號表示數的過程進行小結。哦,我們在數物體的時候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數,有規律的數,這樣就不會少數或多數了,是嗎?原來小圓點可以用來表示圖中物體的個數,圖中物體有幾個,圓點就畫幾個對嗎?
三、 鞏固深化(師自己補充的,祥見PPT)
1、 連一連2、 小魚兒吐了8個泡泡,請小朋友幫他畫完整。
3、 找數活動找找我們身上及小朋友身上藏著多少個數?打開自己的書包數一數你今天帶了幾本書,跟同桌說說。數數自己有幾個手指?看看我們周圍藏了多少個數?數數教室有幾盞日光燈?有幾組小朋友?有幾扇門?
四、 總結提升其實其它地方也到處充滿數學,數學與我們緊密相連,請同學們下課后留心觀察,做個有心的小主人。
五、 作業布置
請小朋友找找自己家中藏了多少個數?明天與其他小朋友們交流。 這是學生進入校園的第一節數學課,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從美麗的動畫引入主題學生一定更感興趣,感受到數學無窮的魅力。如果小朋友在這里已經說出了具體的數,師給予表揚,并加以引導。小結時也可以此作為過度。(1座滑梯、2個秋千、3匹木馬、4只轉椅、5只蝴蝶、6只小鳥、7朵花、8棵樹、9個氣球、10個小朋友)這里并不要求生按照1~10的順序說,只要數的正確,量詞使用恰當,數的方法得當就給予鼓勵表揚。也可以先讓學生觀察點子圖和圖片,發現他們之間的關系,圖片中有幾個物體就在下面畫幾個點。
一年級數學教案14
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含義,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估算意識.
3.創設發新書的真實情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課前準備
小棒 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發新書
(一)創設發新書的情境,引入新課. 【演示課件發新書】
師:今天我們一起先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是新華小學一年級(1)班的一名同學。他可是一個特別關心集體的人,班里的事情他總是搶著做!你們瞧,他又在忙什么?
師:同學們說對了,他在幫老師給同學們發新書!他好像在想著什么!你們看出來了嗎?
生:他在想這些書夠不夠!
生:他們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他一共抱來40本書,每個同學發一本也不知道夠不夠?
師:同學們,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那你們說夠嗎?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新朋友引入新課,通過引導學生看圖,培養觀察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進行熱愛集體的思想教育.)
(二)利用情境,引入新課,提出并解決問題.
師: 同學們一致認為夠了,那你們是怎么想的呢?
生1:假如他們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有20人,這些書就正好,可是他們班男生和女生都不到20人,所以肯定夠了!還剩下兩本呢!
生2: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19人,我還知道我們班一共有38個人,如果把書給我們都夠了,那他們班比我們班人少,也一定夠!
師: 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實際上,小明抱來40本新書,發給同學們每人一本,他想知道這些書夠不夠?其實,只要算出來班上的人數,就能知道40本書夠不夠。一共有多少人?你能根據這個數學問題列個算式嗎?
生:18+19=?
師: 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先自己試一試,再和你們小組的伙伴說一說.
師: 那么,19+18 到底等于多少?我們該怎么算呢?老師相信你一定有辦法!
(三)學生匯報:
生1:我是十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加10+10=20,個位和個位上的數相加,9+8=17;再把這兩個得數加在一起就是一共多少人,20+17=37.
生2:我是用19先和18的十位上的10相加,19+10=29,29再和剩下的8相加,29+8=37.
生3:我是先把19看成20,這樣算起來會覺得簡便一些,用20+18=38;把19當成20來算,多加了1個,這樣算出38后,要把這多加上的一個給減去,38-1=37.
師:這些都是不錯的口算方法,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就可以用哪一種方法來口算,相信除了這些方法,你一定還有別的好方法,不妨在課后告訴你的小伙伴!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我們還可以用學具盒中的小棒!
師:同學們試一試吧!
師:有同學提議:我們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怎么樣?自己有信心做對嗎?好,試試看吧! (生自己動手用豎式來計算.)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生敘述自己豎式計算的過程,教師對滿十進一的寫法進行指導。
師:怎么樣?和你想的一樣嗎?如果做對了,就快為自己鼓鼓掌吧!你真棒!如果讓你自己完成幾道題還能行嗎?
(設計意圖: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估算,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學生的方法還是很多樣的!隨后,一起解決到底怎樣計算這個問題,學生通過擺一擺、說一說、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動,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促使他們實現知識的遷移。在探究計算方法時,利用小棒突破難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獲得直觀體驗,鼓勵算法多樣化,發展學生創新意識.)
一年級數學教案15
【背景介紹】:
根據新課程標準,為了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主動,學得有個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力求體現新課改革的理念,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給學生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輕松;力求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認識圖形》是繼“認識立體圖形”之后的一個教學內容。學生在上節課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根據這些特點,在教學時我主要采取觀察討論法和實驗操作法,幫助學生初步感知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并且融觀察、實驗、操作、交流、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為一體,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
【案例描述】:
片斷一:動手操作,感受新知。
師:你能不能把這些圖形請在白紙上呢?
生:能!
師:老師請你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積木,用它的一面在紙上畫一個圖形。
學生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積木,用它的一面在紙上畫一個圖形。
師:小朋友們動作真快啊!現在請你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你畫了個什么圖形,好嗎?
生互說。
(出示圖形屋)
師:看,這里有什么?
生:屋子。
師:是誰的屋子呢?
生1:長方形。
生2:正方形。
生3:圓形。
生4:三角形。
師:嗯,真好!這些屋子真漂亮啊,你想不想讓你畫的圖形住到這么漂亮的家里去呢?
生:想!
師:那就請你自己上來幫它們找到自己漂亮的家。
生分小組上來,為畫好的圖形在黑板上找到自己的家。
師: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找對了家?我們來看看這間漂亮房子里是不是住的全是長方形呢?
生:是的!
師:這個呢?都是什么圖形啊?
生:正方形。
師:這間屋子呢?
生:全是圓形。
師:我們再來看看最后一間漂亮房間,它們找對了嗎?
生:對了。
片斷二:自主探索,發現特征。
師:看,老師手里有個信封,你們知道里面住著誰嗎?
生:不知道。
師:那你想不想知道啊?
生:想。
師:請小組長拿出打開信
【一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教案08-16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01-27
一年級數學教案11-06
一年級數學教案11-07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6-12
(經典)一年級數學教案07-01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3
一年級北師數學教案02-25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04-30
一年級數學教案范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