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沁園春·雪
教學目標及重點:
一、學習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
二、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蘊含的深刻性。
三、培養學生閱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體會詞作展現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過對北方雪景的描繪所迸發出的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當今英雄空前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著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興大發。毛澤東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板書課題)
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陜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過后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為了國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談判。其間,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后《新民晚報》公開發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投影)
1.正音:分嬈遜數汗
解詞:惟余競折腰紅裝素裹風騷
(二)整體感知
1.范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群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后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贊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學習上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上闋分幾層意思?理出寫景順序。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合;中間七名具體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后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艷麗多姿。
2.逐層分析上闋結構:
①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解題思路: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統領到哪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題思路: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說山原在、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③問題:“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解題思路:“須”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云,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多姿!
3、學習下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下闋可分幾層?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兩句為第一層,過渡;中間七句為第二層,評古;后三句為第三層,論今。
4.逐層理解下闋:
①問題:為什么說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題思路:“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闋寫景,“嬌”字表現女性美,與上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字引出下面評古內容,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使得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為之傾倒。
②“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解題思路: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詞與后者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解題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來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個字結住評古,氣勢逼人。“風流人物”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當時毛澤東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欲東渡黃河,大展宏圖,因此“數風流我物,還看今朝”正表現了毛澤東同志這種“天下大任,舍我其誰”的英雄豪情。“風流”不單指建功立業、打江山,還指有文采、有欣賞水平。最后兩句的意思應是:如果數點一下真正才華橫溢、文采飛揚、能夠領略和欣賞江山秀美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
④作者在下闋為什么要議論評說古代帝王?
解題思路: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5.齊讀這首詞兩遍(可放錄音或范讀,讓學生小聲跟讀一遍,第二遍高聲齊讀)
(四)梳理、總結、擴展
1、總結這首詞的層次與思路。(先引導學生思考,然后教師歸納)
詞作由寫景開始,上闋先概括、再小結(總-分-總)下闋先過渡,由景入情,寫歷史人物,最后深化開掘。整首詞始終洋溢著蓬勃向上、氣貫長虹的豪情與力量。
2、比較閱讀。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過一首題為《江雪》的(投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冰封雪凍的千山萬徑,寒江垂釣的孤獨漁夫,言簡意深,請同學們分析,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在感情基調上有什么不同?(學生思考后回答)
解題思路:柳宗元因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而遭貶,他的政治思想和遠大抱負不能實現,內心的苦惱與憤懣反映在詩中,就是那個卓爾不群、孤芳自賞、“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種差別,主要是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境遇,特別是胸懷的闊狹造成的。
(四)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根據自己的印象,寫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數不限。
(感謝周陽中學張先福先生提供教案)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我的影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影子是光學現象,文章圍繞形和影子、光源和影子,動作和影子幾方面寫“我”觀察到的現象,“我”的想象以及“我”的感覺,一個活潑、好奇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基本脫離了幼兒時期的幼稚,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對什么事情都想弄個明白,課間休息時,常常有學生興沖沖地跑到我跟前問長問短,問東問西。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影子的變化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認讀本課10個二類字,會口頭組詞、擴詞;能寫好本課的7個生字。
3、能仿照課文中的幾種例句造句,如會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
4、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學習重點】
熟讀課文,認讀10個二類字;寫好7個生字,會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學習難點】
理解影子的形成以及影子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習準備】
1、蠟燭、實物。
2、觀察陽光下自己的影子。
【學習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猜謎語:一只小黑狗,沉默不開口。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生字,運用學過的辦法認出生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查檢字表、問別人、查字典……)
2、請生嘗試讀課文。
3、聽課文錄音,要求聽清字音。
4、分析句子的語氣,再嘗試讀課文。
5、全班齊讀,自我評價。
三、合作識字
1、小組交流二類字,相互幫助。
2、小老師領讀詞組。
四、學文解趣,點燃火花
1、隨機學習課文一、二、三自然段。
(1)丁丁說自己的影子很有趣,你認為呢?從哪些地方能看出影子有趣?
學生讀課文,說說自己讀到的內容,全班交流。
(2)這是丁丁在哪里照出來的影子?
(3)你們還知道在哪里有影子?
2、學習第四自然段,探究影子的變化。
(1) 齊讀第四自然段。
(2) 質疑:影子為什么會變來變去呢?
學生進行實驗、討論、交流。(蠟燭、實物、)
(3)匯報
抓住兩點:
A、要有影子,必須要有光和物體。
B、影子的變化是因為光源或者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五、戶外活動,實踐強化
在操場的.陽光下做上幾個動作,邊做邊觀察自己的影子的變化,是不是和丁丁說的一樣有趣?
六、課外延伸,自主探索
回家或上學的路上、課間十分鐘、夜間注意觀察自己或物體的影子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語文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品讀課文善于捕捉和再現細節的藝術特點
[情感目標]:理解文中傳達出的讀書的真諦和人生境界
[技能目標]:了解書信體散文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品味課文捕捉和再現細節的藝術特點
理解文章蘊含的立身立文立人的深意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充溢著的作者對人生的諸多感慨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預設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古語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此是古代士子的讀書目的。我們讀書是為了什么?先看賈平凹的讀書觀。
古俗話入題,功利性讀書與本文作者讀書目的的潛在對比
二、檢查
預習
1、解題
二“書”的.意義
“示”的意思
體裁:書信體。
示:給……看
重點:讀書的體會
在小妹十八歲生日時給小妹的一封信
對于文章體裁的分析,內含該體裁的特點
2、用“讀書”這個中心詞概括文中的各個自然段
讀書之因之艱
安守清貧好讀書
珍惜時光多讀書
注意方法會讀書
讀書之賀禮
訓練學生整體感知的概括能力,培養規范表達
三.研讀
文本
1、題目重點寫自己讀書體會,為何可以幼時環境寫起?
①奠定全文感情基調
②先敘后議,引出下文讀書境界和讀書方法
③由兄妹之情轉向對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的理解,提升文章主旨,對于文章結構的把握,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方法:善于再現事件的精微之處
2、找出文中富含深意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有關名言事例?
①“窮不是咱們的錯……貧困而志向不賤”:書帶給我們精神上的充裕與人格上的高貴
A孔子“飯疏食飲水,曲……樂亦在其中矣”。
B“六一居士”的來歷
C劉禹錫《陋室銘》名句
對作者讀書境界的領悟,由所舉事例引導學生得出這種傳統在中國文人中乃一脈相承。引導學生要善于聯想已學的知識哪些文章和事例?
②“只有讀書習文方有……社會”:位卑未敢忘國
A《曹劌論戰》“肉食者謀之,未能遠慮”
B杜甫一生為國為民而吟唱
引導學生要有正確的讀書觀,請舉例
③“貧困……人富則思惰”
負薪(朱買臣)囊螢(車胤)
映雪(孫康)掛角(李密)
鑿壁(匡衡)
補充典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與情感教育名詩句舉例
④“珍惜年紀,多讀書”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
詩句規勸學生趁時讀書,情感教育
課件展示:王治秋讀《阿Q正傳》感想
⑤泛讀……精讀,常讀常新
教之以正確的讀書方法,舉一反三
3、從這份生日禮物中讀出了什么?
兄長殷切希望小妹讀書,明理、做人,對學生強化教育正確的讀書目標
四、小結
現在有人評價中國人精神面臨著沙化,精神家園在失落,作者借本文號召大家多讀書,重建精神家園。
富于號召力感染學生多讀書
五、作業布置
結合自己的體會創作讀書格言
板書設計
讀書示小妹十八生日書
賈平凹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涉及課文內容中讀書境界和做人的理論性文字時教師適當補充一些有關的名人例和名人名言、古詩詞句,以使學生閱讀面拓寬,為寫作積累素材。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ABB式疊詞,了解疊詞的作用,學會在語言表達中使用ABB式疊詞,增強語言表達效果。
2、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3個多音字。
教學重點:認識ABB式疊詞,在觀察比較中了解疊詞的作用。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漢字家園,請同學們說說漢字家園板塊有什么特點?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讀文
請9名同學分別來讀課文中出現的詞語以及它們帶出來的句子。
2、圈出生字
3、學生匯報
紅彤彤黑壓壓軟綿綿山丘明晃晃掛滿獎章靜悄悄汗淋淋
4、學習生字
左右結構:彤綿掛靜淋
上下結構:晃獎
半包圍結構:壓
獨體字:丘
5、詞語闖關
出示詞語,領讀,個人讀,齊讀。
三、落實字詞,動筆練習
四、作業設計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子卡片,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2、學生個人讀、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詞語,尋找共同點
1、(1)結構相同,是ABB式疊詞。
(2)都是形容詞。
(3)表達的`效果更形象。
2、讀一讀
做課后二題,引導學生找規律。
三、讀句子,體會詞語表達的效果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不同形式讀句子進行體會。如“靜悄悄”表現的效果比“靜”還要靜,而且有一種神秘感。
四、
疊詞的特點。
五、練習
你能寫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六、作業書寫本課學習的生字。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能正確、較快地閱讀課文,并能一邊讀一邊想,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知道神筆神在哪里,馬良用神筆為窮人做了哪些好事。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筆,你會做些什么?有一個叫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筆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31課《神筆馬良》。(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出示自學思考題。
①輕聲讀課文,讀懂每一段話的意思。
②思考:馬良用神筆為人們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興趣?
③劃出不懂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2.交流自學思考題②題。
(馬良用神筆為人們做了4件事:①畫了一頭大耕牛。②在監獄墻上畫門救出窮人。③為農民畫水車。④畫大海、金山、大船、風,使大官沉到海底,為民除害。)
四、質疑
哪些地方讀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來。(師生討論)
五、討論
如果你得到了這支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能力,各抒己見。)
六、總結
1.同學們一個個不是馬良,勝似馬良,你們的美好愿望一定會實現。讓我們把馬良的`言行牢記在心間。讀一讀你喜歡的課文內容。(指名有感情讀課文。)
2.你應向馬良學習什么?(熱愛勞動人民,嫉惡如仇。)
七、作業
l.熟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了解馬良用神筆做了哪些事和他為什么做這些事情。通過討論交流理解重點內容,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突破難點。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合理展開想象的能力,使學生受到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培養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道德教育。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