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音樂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趣的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趣的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旋律,及感知音樂速度的變化。
2、聽辨樂曲,能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3、樂于參與音樂欣賞活動,體驗欣賞活動的樂趣。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重點:
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
活動難點:
感受樂曲速度快慢的變換。
活動準備: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樂曲,卓別林表演視頻,勃拉姆斯像,卓別林像。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旋律。
1、請幼兒初步欣賞音樂,討論并談談對音樂的感受2、教師小結:這首樂曲聽起來活潑歡快,有的時候快,有的時候慢,聽了讓人想跟著音樂動起來。
二、欣賞視頻表演,激發幼兒用動作表現樂曲的欲望。
1、請幼兒欣賞視頻,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2、向幼兒簡單介紹卓別林及樂曲《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和其作者。教師總結:視頻中,卓別林在刮胡子時,是根據音樂的快慢來改變動作的快慢的。
3、引導幼兒說出用按摩的'方式也可以將音樂表達出來三、聽辨樂曲,大膽想象創編按摩動作。
1.啟發幼兒創編按摩動作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做按摩動作,感受B段樂曲時快時慢的節奏。
。1)請幼兒再次欣賞樂曲B段。
。2)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節奏做按摩動作,可換動作進行按摩。
小結:樂曲中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我們做動作的時候要跟著樂曲的節奏。
四、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節奏的快慢,感受樂曲熱情奔放的旋律。
1.欣賞教師的配樂按摩表演,觀察按摩動作,感受樂曲旋律。
2.幼兒初步嘗試合作表演,一位扮演按摩師,一位扮演顧客,通過動作來感受樂曲的節奏和旋律。幼兒按摩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節奏和旋律。
3.幼兒自主創編按摩動作,體驗有趣的按摩。
五、活動結束,帶幼兒離場。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可根據音樂來為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進行一次有趣的按摩,和家人共同分享本首樂曲帶來的歡樂。
有趣的音樂教案2
節奏小屋
音樂活動:節奏小屋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分辨節奏型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節奏小屋四個
活動流程:
一.音樂游戲:找朋友(幼兒邊律動邊歌曲)
聽樂曲前奏找朋友,會聽音樂。
二.出示各小屋
1.小動物們也邀請我們去做客,做朋友,我們去它們家做客去吧。
2.它們出來沒有?原來它們家都有門鈴,你們按了門鈴,它們才會開門。(幼兒自由選擇動物家門拍打節奏)
3.老師帶幼兒一一去小動物家按門鈴,按對了小動物出來開門歡迎大家。
4.幼兒分散練習。
5.出示一小動物家沒門鈴,大家為它裝個門鈴。(幼兒創編)
三.音樂游戲:
火車鉆山洞(幼兒會聽著音樂變換動作)
我是一片樹葉(音樂)
目標
1.豐富幼兒有關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運用到音樂活動中去。
2.能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動作表現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準備
長的硬紙條、釘書器。歌曲《秋葉》的`錄音帶。
過程
1.帶幼兒到戶外欣賞秋季景象,感受秋風拂面、天高氣爽的宜人氣候,以及樹木花草的變化,培養幼兒熱愛秋天的情感。
2.觀察秋季樹葉的變化
、贅淙~的顏色有什么變化?
、诠物L的時候樹葉怎么樣?刮大風和刮小風樹葉有什么不同?
、蹣淙~變黃以后怎么樣?
、軜淙~飄落到什么地方?
3.帶幼兒拾落葉,做成頭飾(將樹葉用針書器釘在長紙條上,再圍成圓圈)帶在頭上。在制作頭飾過程中,播放歌曲《秋葉》的錄音,使幼兒進一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理解內容。鼓勵幼兒跟唱歌曲。
4.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結合觀察活動扮成樹葉邊唱邊自由表演。
5.請不同水平的幼兒說說自己表演動作的內容。然后反復進行表演。
建議
1.此活動應結合認識秋季特征進行,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理解歌曲內容、動作與大自然的關系,讓幼兒自己獲得知識經驗,自由地舞蹈。幼兒的任何動作都會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強求統一。教師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都要給以肯定。
2.這種活動還可以結合認識春季的柳條發芽,讓幼兒獲得有關知識經驗,選擇恰當的歌曲讓幼兒自由地進行表現楊柳的舞蹈。
3.4歲的幼兒可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觀察、撿落葉,教師幫助幼兒每人做一個頭飾。制做頭飾時,教師可自唱這首歌曲讓幼兒欣賞。第二次學唱歌曲和在歌曲音樂伴奏下,幼兒自由舞蹈。
有趣的音樂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們的名稱、符號和特點
2、能根據音符的符號拍出節奏,并創作節奏。
3、復習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二、活動準備
教學卡片(高音譜號、低音譜號、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小狗卡3個、
小音符每人一份、紙、膠水、小星星若干個、音樂磁帶、錄音機一臺
三、活動過程:
。ㄒ唬┞蓜樱喝绻械叫腋D憔团呐氖
小朋友,這個音樂美不美?(美),想和老師一起做游戲嗎?(想),那么,小朋友輕輕的站起來,隨音樂動起來好嗎?(隨音樂做動作)
。ǘ┱J識休止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據音符拍出節奏。
邀請一位老師扮郵遞員敲門送信。(首先敲門,(當當當),師說請進,郵遞員說有你們一封信老師接過信打開)(出示高音符號和低音符號),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個圖片嗎?這是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纯催有三張小狗的照片(小紅狗、小黃狗、小藍狗),小紅狗后面有一個標記,表示小紅狗它喜歡叫兩聲,吃兩碗飯;小黃狗后面一個標記,表示小黃狗它喜歡叫一聲,吃一碗飯;—表示小藍狗它不喜歡叫、不喜歡吃只睡覺。
好,我們一起來學小狗叫好嗎?它們背后的.音符寶寶都是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的孩子,(出示二分音符),紅色寶寶和小紅狗一樣喜歡叫兩聲,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我們拍兩下手;(出示四分音符)黃色的音符寶寶和黃色的小狗一樣喜歡叫一聲,我們拍一下手;(出示休止符),藍色的寶寶也和藍色小狗一樣,不喜歡出聲、只睡覺,它的名字叫休止符,我們也休息不拍手,這些音符寶寶都能拍出好聽的節奏,現在請然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師拍一拍好嗎?
節奏:
1、我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好,請小朋友來表演(給予表揚)
2、(出示所有符號)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要帶著音符寶寶回家了,我們來跟它們說再見(高音媽媽再見、低音爸爸再見、二分音符寶寶再見、四分音符寶寶再見、休止符寶寶再見)。
。ㄈ┯螒颍赫切
小朋友們聽聽這是什么歌呀?幼:《小星星》,小朋友們猜猜我們做什么游戲呀?
小朋友們,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給我們留下了一副小星星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上面有什么秘密嗎?那把星星翻過來看看,請小朋友來摘星星,看看藏了些什么?(教師示范游戲玩法,再請幼兒進行游戲)游戲玩法:聽音樂,《小星星》做動作,伸手摘星星,讀出星星背后音符的名字并知道它的節奏。
(四)操作:好聽的節奏
每人一件樂器,按圖上節奏打出來或自己創作的節奏。
(五)好聽的節奏
我們給聽課的教師表演一個節目好嗎?聽著小星星音樂打節奏結束。
有趣的音樂教案4
課題:有趣的動畫音樂
教學內容:
1.動畫片主題歌的聽賞
2.動畫片背景音樂的選擇
3.動畫片音效的聽辨與組合
課型: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課
年級:四年級
授課教師:高敏
地點:多媒體網絡教室
教學設想:從學生喜愛的動畫片入手,以音樂學科知識為載體,以信息技術為工具和手段,嘗試進行網絡環境下的音樂教學。充分發揮網絡平臺教學中學習的自i性、選擇性、探究性的特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實踐活動中來,在平等、開放、和諧的氛圍中,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先感受體驗,后操作實踐,理解音樂在表現形象時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增強學生處理音樂素材、音樂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參與多種音樂活動,引起對動畫音樂的興趣,初步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以及與他人交流合作學習習慣。
2.在欣賞、演唱、討論、選擇的實踐過程中,了解音樂在動畫片中的作用。學會辨別搭配、評論交流的方法,初步形成處理音樂素材、音樂信息的能力。
3.了解動畫音樂中的主題歌、背景音樂及音效的有關知識,形成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增強運用計算機進行音樂學習的操作能力和利用網絡進行交流的能力。
重、難點:根據畫面選擇相應情緒的背景音樂、音效。
教學準備:教師:音樂素材的采集(動畫片主題歌、背景音樂、音效)
學生:成為合法的校園網用戶,會中文打字,具備簡單的電腦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動畫群英會”――聽辨主題歌
1.揭題:今天許多動畫明星歡聚一堂,邀請我們到神奇的動畫世界里,欣賞《有趣的動畫音樂》
2.播放主題歌片段
聽一聽,說一說:首先讓我們進入“動畫群英會”,聽聽他們的歌,猜猜是哪部動畫片?
猜一猜,唱一唱:歌曲中唱的主人公是誰?
3.師生對話交流嵌選擇:有誰知道我們聽的這些歌曲是屬于動畫音樂的哪類?
背景音樂?音效?主題歌?
了解主題歌:很多年過后,我們對動畫片的故事情節也許已經淡忘,但還能記住這些動聽的'主題歌。什么是主題歌呢?就是對動畫片的風格、主題思想等起定位作用的歌曲,主題歌往往能塑造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就拿動畫片《哪吒傳奇》的主題歌《小哪吒》來說,你覺得歌曲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小哪吒?(同座位交流后回答)
三、“音畫創作室”(一)背景音樂屋
1.了解背景音樂:動畫片中除了有主題歌外,還有許多豐富的背景音樂,背景音樂會為我們營造千變萬化的場景、渲染氣氛、表達不同的情感。
2.播放背景音樂片段:下面我們要來到“音畫創作室”,進入“背景音樂屋”,這里有6段音樂,每一段音樂都會給你帶來不同的情緒感受
聽一聽:曲1――動畫片《老狼請客》音樂片段,感受情緒。
議一議:同座位輕聲商量合適的情緒注詞。
3.音樂游戲:情緒七色花
A、教師示范游戲:瞧,飄落的彩色花瓣上有許多表示情緒的詞語,看誰找得快,找得準!選對了它就會發出好聽的聲音,落到屏幕下方;如果選的不合適花瓣會繼續下落。
例如:動畫片《老狼請客》音樂片段情緒注詞:幽默詼諧滑稽得意
教師在教學機上示范,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機觀察
B、學生自主游戲:任選一首來聽辨情緒。學生在自己的學習機上操作練習
C、評一評:判斷準確的同桌給自己加一枚“黃金搭檔”的獎章。
4.音樂活動:動畫音樂小編輯――背景音樂
A、欣賞無聲動畫
沒有背景音樂的動畫片是枯燥無味的,就讓我們來當“動畫音樂小編輯”,給畫面選擇最適合的音樂。
B、教師示范:
看一看――播放動畫,看清楚動畫內容。TVl《彼得與狼》片段
選一選――回憶剛才聽過的背景音樂,選出符合畫面情緒的音樂
聽一聽――音樂情緒與畫面內容是否吻合。
C、學生作業,配一配:同桌商量選其中一個動畫畫面練習搭配音樂。
D、訐一評,交流展示創作成果,學生進行審美評價。
對于同樣的音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并沒有標準答案。每位同學的選擇都是屬于他自己的。
四、“音畫創作室”(二)音效工作間
1.了解“音效”:動畫把我們周圍的世界縮在小小的熒屏上,既能再現美麗的風景,更能模擬各種聲音,給人身臨其境的真實感。這些聲音我們把他們叫做“音效”。聽,這是什么聲音?這個聲音會讓你聯想到什么情景?
2.音樂活動:動畫音樂小編輯――音效
學生作業:搭配音效與畫面
如:TVl(《黑貓警長》片段)――音效2(射擊蟲鳴慘叫發令聲爆炸聲)
3.交流展示創作成果,進行審美評價。
教師在教學機上點擊“學生示范”,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機展示作品
五、動畫吉尼斯――動畫小知識
1.談話:動畫從1831年誕生,至今已經173歲了。最早的動畫片只有畫面沒有聲音。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動畫才有了簡單的對白。音樂的加入就更遲了,才不過七十多年。想知道更多有關動畫音樂的小知識嗎?快快進入“動畫吉尼斯”,快速瀏覽60秒,比一比誰的收獲最大1
2.快速瀏覽60秒
中國最早的動畫片
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
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片……
3.分組搶答
六、網上留言――表達感受
1.師生交流:作為一個動畫的FANS,今天的音樂課你有什么感想與收獲,讓我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學生發言)
2.網絡交流:請大家點擊“FANS大本營”,登錄校園網,在“FANS大本營”論壇里發表一下你對動畫音樂的感受。
有趣的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感受,初步掌握音樂和動作的關系,音樂和角色形象的關系。
2、會聽音樂做游戲,體驗角色游戲的快樂,能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錄音磁帶、袋鼠圖片(大、小各一個)、鋼琴、
幼兒已會聽“大灰狼”的音樂并能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練聲
A:1313∣5 —∣5353∣ 1—‖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1234∣5— ∣ 5432∣ 1 —‖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貓怎樣叫呀?喵嗚喵嗚喵嗚!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貓怎樣叫呀?喵 嗚喵 嗚喵嗚!
2、聽音樂游戲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快樂的自由游戲。
B——低沉緩慢的旋律:
幼兒扮演的各種小動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動。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恢復快樂的自由游戲狀態。
3、出示袋鼠圖片,激發活動興趣
“小朋友的歌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袋鼠)
“還有誰來啦?”(袋鼠乖乖)
4、引導孩子熱情有禮貌地向袋鼠問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錄音磁帶的背景音樂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問好,說明自己的來意。
“我知道今天許多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到。ㄒ唬┌嗪托∨笥岩黄鹕险n,我和我的乖乖也想來玩一玩,你們歡迎我們嗎?”
“。ㄒ唬┌嗟男∨笥涯銈兒!”(幼兒向袋鼠問好)
(2)老師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媽媽和她的乖乖還準備了見面禮呢?這個禮物是一首好聽的歌曲,你想聽嗎?”
。3)提問歌曲內容,幼兒泛說
“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說的那樣的嗎?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
。5)教師提問,教師用歌句總結回答,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A:袋鼠媽媽有個什么?
B:袋袋里面裝著什么?
C:媽媽和乖乖怎樣?
。6)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唱歌,教師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提示幼兒歌詞。
2、歌表演
。1)激發起幼兒扮演小袋鼠的興趣
“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喲,何老師也想來做一次袋鼠媽媽,可是誰來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師引導幼兒如何扮演袋鼠乖乖。(雙手抱住老師的脖子,雙腿環繞于老師的腰部)
。3)引導幼兒在歌詞“相親相愛”處做一親密動作表示乖乖對媽媽的愛。(如親吻等動作)
3、親子游戲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來了,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邀請你們一起游戲,請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4、引導幼兒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游戲的時候,何老師聽見了一個聲音,你們聽見了嗎?”(教師彈出低沉緩慢的旋律即聽音樂游戲的旋律B)
“大灰狼來了怎么辦?”(蹲下不能動,家長要保護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動)
4、完整游戲——辨別不同的音樂并且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仔細聽音樂旋律,大灰狼來了,千萬不能動,否則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動”
A:歌曲《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B:低沉緩慢的旋律——家長保護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動。
A:回復《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三、結束部分
帶幼兒去室外游戲——活動結束
“太陽公公也想和我們一起做這個游戲,我們去太陽公公那吧!
音樂創編:母鴨帶小鴨
活動目的:
1、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引導幼兒把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動作仿編成歌曲并能大膽的唱出來,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音樂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重點和難點:1、引導幼兒創編歌詞。
2、引導幼兒根據旋律唱成歌曲。
活動準備:背景圖小動物錄音帶皺紙
活動流程:
律動進場——集體舞——學編歌曲——集體律動——退場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鳥飛》進場
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玩好嗎?
二、集體舞蹈:歡樂舞
有那么多小動物歡迎我們,看看有些誰?你們開心嗎?一起來跳個歡樂舞!
三、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
。ㄒ唬、聽(呷嘎嘎、呷嘎嘎)母鴨帶著小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1、集體唱一遍歌曲《母鴨帶小鴨》講評(分強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學編歌曲
動物園里會唱歌的小動物可多了,今天我們要來學個新本領,把這些小動物也編到《母鴨帶小鴨》這首歌曲中來唱。待一會在你們編得時候先講你編得小動物是誰?它是怎么唱歌的?它會干什么?
1、幼兒示范編(請一幼兒講講想給誰編?它怎么叫?會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兒自由討論創編,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展示自己創編的歌曲(5—6組幼兒)。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歌詞,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集體律動
引導幼兒每人唱自己編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五、《走路》退場
動物園里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我們到別處去看看。
有趣的音樂教案6
教學對象:一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1、開始通過多種活動形式,探索大自然中的聲音,對聽賞活動表現出踴躍主動的態度和濃厚興趣(人文主題)。
2、初步感知音樂要素(長短、高低、音樂、強弱)和它們的表現作用(知識技能主題)
教學準備:錄音磁帶、畫紙、畫筆、課件、樂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大自然中你都聽到過哪些聲音,并用自己的嗓音模仿出來
二、1.紙模仿大風吹小風吹的聲音
2.自制的紙袋模仿大雨小雨的聲音
三、歡迎大家來到大自然的音樂世界!今天我們要一起聽辨雷電、風、雨、小鴨子、小青蛙和小蟲子的.聲音,并嘗試用樂器來模仿。請大家仔細聆聽,比較不同的聲響,然后分享你們的感受。讓我們開始吧!
四、多媒體課件展示
第一幕:這個夏日真是火辣辛酷,炎熱的陽光無情地烤焦著大地,令人窒息的炙熱讓人無法喘息。小鴨子們歡快地邁出腳步,他們渴望著跳進池塘暢游,小青蛙和小蟲子也興奮地連續不斷地嘻叫著。
第二幕:突然間,天空陰沉沉的,風越來越大,雷聲隆隆作響,豆子大小的雨滴傾瀉而下,小動物們嚇得趕緊找地方躲避。
第三幕:夏日的午后,一陣短暫的雨如期而至,迅速地停了下來。雨水落在大地上,“滴答滴答”發出清脆的聲響。雨過之后,大自然展現出它特有的美麗。小鴨子歡快地唱起歌來,激動地傳達著它的喜悅。小蟲子和小青蛙也加入了這場自然合奏的音樂會。
讓學生用各種樂器來表演該童話劇
五、欣賞《胡桃夾子》、《天鵝湖》,讓學生將自己想象的畫面用線條、色彩、文字、圖畫表達出來。
教學說明:這是一節基于新課程理念而設計和操作的藝術綜合實踐課。在課上,學生將有機會將美術與音樂相融合,以此掌握音樂的基本元素。
有趣的音樂教案7
一、設計思路
詩琪在家學了鋼琴,早餐后都喜歡拿出琴譜來練。周圍都圍了很多小朋友,就有小朋友發現:琴譜上有很多一條條的線。練琴的幼兒都認得它是五線譜。于是小朋友都跑來告訴我:“老師、老師,我們發現五線譜也是線啊!”我見幼兒的興趣很高,而且五線譜也是生活中的線。于是我抓住這個機會,讓幼兒更多的了解五線譜。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高音符號及低音符號,知道各個音所處的位置。
2、學會各個音。
3、啟發幼兒從五線譜中想到其他生活中的'線,有科學探索精神。
三、教學提示
1、出示琴譜,讓幼兒觀察琴譜中有什么,引起幼兒興趣。
2、引導幼兒說出五線譜也是由線組成的,它是屬于生活中的線。
3、教師出示五線譜,指導幼兒認識五線譜中五條線的排列及它所表示的意義。
4、出示高音符號,低音符號,引導幼兒認識并記住名稱。
5、在五線譜中,畫出八個音,讓幼兒認識,并學習看著五線譜來唱音階。
6、幼兒練習看五線譜唱音階。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是屬于“線”的。
有趣的音樂教案8
教材分析:
大班的幼兒,表現欲望增強,喜歡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边x擇本次活動題材,正是想讓幼兒接觸雙簧這種新的藝術形式,傳承民間傳統曲藝的精髓,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雙簧是一種曲藝形式,也是一門舞臺藝術。大多數是成人表演的節目,幼兒園的孩子對這方面的經驗比較少,但是,大班的孩子在心理上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和認識新事物的興趣,喜歡嘗試。在日常的音樂活動中,孩子們多數是以學唱歌曲和音樂欣賞的形式為主,在合作方面多以創編動作表演為主。雙簧是一種孩子們接觸的比較少的表演方式,另外,雙簧表演的特點是合作默契、幽默詼諧,考慮到這一點,我選擇了孩子們平時比較熟悉而且又比較幽默的歌曲《小毛驢》這首歌讓孩子們嘗試用雙簧的表演方式來表現這首歌曲。
設計思路:
我采用層層遞進的方法組織此次活動,從欣賞雙簧——了解雙簧——嘗試表演雙簧——活動延伸。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指導作用。根據大年齡特征及本班實際情況,我將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通過欣賞雙簧表演的錄像,進一步感受雙簧的`藝術性和幽默感。
2、嘗試用雙簧的表演方式表演歌曲《小毛驢》。
3、對雙簧的表演形式感興趣,樂意嘗試雙簧表演。
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直觀地了解雙簧的表演特點,為嘗試雙簧表演做好鋪墊,我做了如下的準備:
1、已經會唱歌曲《小毛驢》。
2、一段雙簧表演的錄像。
3、歌曲《小毛驢》的音樂。
教學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和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將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
一、欣賞雙簧
好奇心可以讓幼兒產生想要學習的欲望,所以一開始我就先讓幼兒欣賞雙簧表演的錄像,讓他們感受雙簧的幽默感,激發他們活動的興趣: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像,請你們欣賞一下,欣賞完了要告訴大家你在這段錄像里看到了什么?看完這段錄像后有什么感受?
欣賞完雙簧的錄像,孩子們一定會感受到雙簧的幽默和詼諧,從而也會對雙簧表演感到好奇,產生想要學習的欲望。
二、了解雙簧
孩子們感興趣以后,我會提問:“剛才,你們在那段錄像里看到了什么?他們是怎么表演的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覺呢?”孩子們交流之后,我進行總結,然后再讓幼兒欣賞一次錄像,這樣就會使他們有目的地欣賞,為他們了解雙簧做了鋪墊。
幼兒再次欣賞完錄像,我就介紹雙簧:“剛剛我們看到的這段錄像就叫做雙簧,雙簧是一種曲藝形式,需要兩個人很默契的合作表演,前面的人表演但是不發出聲音,后面的人可以說唱,最重要的是,前面表演的人嘴型要與后面說唱的人對上,表演時表情和動作可以夸張一點,這樣才能體現出雙簧的幽默感!
保加利亞的心理學家洛扎洛夫曾說: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幼兒自主活動,主動探索,所獲得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因此,在這個環節里,我先讓幼兒通過自己觀察、欣賞、交流,大致了解雙簧是什么樣的,再由教師小結、介紹雙簧的形式和特點,這樣也加深了幼兒的記憶。
三、嘗試雙簧表演
《綱要》的組織與實施部分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幼兒了解了雙簧以后,就要嘗試讓他們表演了,但是雙簧表演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選用層層遞進、逐漸增加難度的方法教幼兒學習雙簧表演,首先要讓幼兒復習一遍學過的歌曲《小毛驢》,然后幫助他們理解歌詞,從而感受歌曲的幽默,為他們創編動作做好了鋪墊?紤]到雙簧表演中必須要有一個人跟另一個人對口型,所以我讓全體幼兒聽歌曲錄音練習對口型,又為下面的表演做好了鋪墊。做好這兩個準備工作,就可以讓幼兒嘗試聽歌曲錄音邊做動作邊對口型了。
上面的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就讓幼兒通過多種學法,不斷嘗試雙簧表演,如男生先唱女生表演,再互換角色,等到幼兒能配合好了以后,為了符合雙簧表演的特點,可以再讓男女生配合表演,如,所有男生坐在椅子上表演,所有女生按座位蹲在對應的男生椅子后面唱歌,再互換角色,最后還可以請配合的好的男女生到前面來表演或者師生配合表演等。
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可以鼓勵幼兒用雙簧的表演方式表演其他的歌曲或者兒歌。
有趣的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音樂中感受和同伴合作及勞動的快樂。
2、能跟著音樂的旋律用肢體動作創造性地表現衣服在洗衣機中清洗整過程。
3、學會和同伴進行合作性地表演。
活動準備:
1、在家讓孩子觀察洗衣機洗衣服的整個過程,了解洗衣機洗衣服的基本流程。
2、洗衣機洗衣服的錄象,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圖。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回憶、講述洗衣機洗衣服的主要流程。老師:小朋友,請你眼睛找到miss羅,現在我發現一個小朋友的身上有些東西,我們請她出來,讓我們看看吧。ㄕ垈別弄臟衣服的幼兒出來展示。)我們的衣服弄臟了,我們怎么辦呢?(洗衣服)對了,我們能怎樣洗衣服呢?(用洗衣機洗衣服。)我有個問題想問小朋友,用洗衣機是怎樣洗衣服的?請誰來說說?(個別幼兒講述洗衣服的主要流程:放衣服——放水——洗衣服——甩干)很棒!把臟衣服放進洗衣機后,臟衣服就會變干凈,真神奇!究竟洗衣機是怎樣把衣服變干凈的呢?請小朋友觀看錄象。
二、分段觀看錄象,請幼兒回答問題。
1、衣服放進洗衣機后,是怎樣的?
2、把水放進洗衣機后衣服又是變成怎樣?
3、清洗衣服的時候,衣服又是怎樣的?
4、甩干衣服后,衣服又是怎樣呢?
三、今天,我們來扮演一件衣服,一起來感受一下衣服在洗衣機里由臟變干凈的過程。
請小朋友再欣賞錄象,這次,我請小朋友注意聽音樂。
1、分段再次觀看錄象,播放一段錄象就提問幼兒:衣服被水浸泡的時候,音樂是怎樣的?你聽到這音樂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現衣服浸泡時的樣子?(請個別幼兒來示范,再請全體幼兒一起展示。)
2、衣服清洗的時候,你聽到這音樂是怎樣的?音樂是不快不慢的,你又想用什么動作來表現衣服清洗時的`樣子?(個別做,集體展示。)
3、甩干衣服的時候,音樂又是怎樣的?音樂的節奏快,甩干衣服你又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個別做,集體展示)
四、幼兒欣賞表演。老師:小朋友,讓我們聽音樂完整地表演一次。
(表演前交代要求:注意安全、盡情地展示。)個別有創意的幼兒進行動作展示。(兩個兩個合作的、動作的間隔幅度適中的幼兒展示。)(說說擠在一起的幼兒怎樣,鼓勵幼兒創編出相互纏繞,旋轉,翻滾,跳,自轉,四處游動……做作。)
五、再次集體表演。
。ㄕ堃幻蠋焷懋攱寢專龇乓路葎幼鳌#
六、小結
老師:小朋友,你們剛才把自己變成衣服聽這音樂舞動時,我發現有的小朋友的臉上都露出快樂,高興的表情。為什么?(把衣服洗干凈。,和小朋友一起進行表演。)對了,我們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表演,使我們感到快樂,高興。而且我們穿著洗干凈的衣服,做個講衛生的孩子感覺很快樂,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感受,就會發現更多的快樂!
有趣的音樂教案10
目標:
1.感知分辨4∕4拍的節奏譜,學習2∕4 拍節奏譜。
2.能用熟練、自然準確的聲音演唱歌曲,掌握由弱到漸強的唱法技能,自編節奏型為歌曲配伴奏。
3.模仿《羚羊賽跑》的動作要協調,掌握好重心,按速度的變化用輕巧、輕快的的步伐模仿羚羊賽跑。
準備:
課前觀察蝴蝶飛舞的姿態,學習模仿動作。4∕4、2∕4節奏譜若干張,羚羊賽跑的投影片一張,樂器若干。
活動與指導:
1.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模仿蝴蝶飛,重點強調翅膀舞動時是以腕關節為主帶動手臂至頭上方向,手腕相對,動作幅度大,要保持身體平衡。
2.歌曲:《我是小鼓手》
(1)“你們想當一名小鼓手嗎?小鼓手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演唱時用什么樣的心情唱!”
(2)集體聽前奏演唱小鼓手。
要求幼兒用自豪、歡快、活潑的心情演唱,重點唱準由弱到漸強的唱法。
(3)幼兒分組討論,選擇什么樂器,用什么節奏型為歌曲配伴奏。老師巡回指導。
(4)全體幼兒聽音樂齊奏,學會看指揮。
(5)幼兒按自己自編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3.有趣的節奏小屋
今天老師帶小朋友一起春游“動物園”,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隨老師做重步、輕步走。 “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聽說我們來做客,都非常熱情的邀請我們到它家里去做客,但是它們每一家門上都有一個節奏門鈴,只要你做對了上面的節奏,主人就會立即開門讓你進去!
出示節奏小屋(放投影片)。
(1)逐個出示小房子,幼兒按門鈴(打節奏)對了小動物出來迎接。
(2)同時出示4間房子,老師按門鈴(拍節奏)小朋友分辨老師敲的是誰家的'門。
(3)用語言節奏來叫門,x x x x x x∣。
(4)幼兒用各種聲音和動作來表示所指定小屋的節奏型,如:拍手、跺腳、說話。
(5)老師彈琴來叫門:13 56 5 ─∣xx xx x─∣。
(6)請4個小朋友分別在四個方向舉起不同的節奏型(硬板做的小屋),老師用動作、語言表示一種節奏型,幼兒分辨后馬上走向相應的小屋。
4.羚羊賽跑
幼兒分成四隊甲、乙、丙、丁,甲和乙一隊,丙和丁一隊。按音樂舞蹈的內容進行舞蹈。重點要掌握移動重心,用輕快的步伐,隨音樂的速度,快慢,有節奏的做動作。
結束部分:幼兒聽“蝴蝶飛”的音樂飛出教室。
有趣的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借助手指游戲熟悉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為歌曲創編動作及仿編歌詞。
3、體驗與同伴互動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小鳥指偶兩個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并練聲
師:美麗的春天來了,瞧,一只小小鳥飛來了(出示指偶)提問:小鳥是怎么叫的?小小鳥還會邊叫邊唱歌呢。仔細聽!教師范唱將歌曲中的第三句旋律配上“嘰嘰喳喳”唱出來。師:好聽嗎?我們也來和小鳥一起唱一唱。練聲3個音階
2、借助手偶表演熟悉記憶歌詞
。1)師:小小鳥美妙的歌聲又引來了另一只小小鳥,現在有幾只了?兩只小小鳥見了面會發生什么事呢?請你們仔細看,認真聽。教師邊演示指偶邊有節奏地念歌詞。
(2)提問:兩只小小鳥見面發生了什么事情?先怎么樣?然后呢?接下來呢?最后呢?
師:你們看得真仔細,現在請你們看著兩只小小鳥也來說一說他們的故事。
3、學唱新歌
(1)教師范唱。
。2)跟著鋼琴也來學一學。
(3)提問:兩只小小鳥見面了,心里怎么樣?(高興、快樂)我們一起用高興快樂的聲音再來唱一唱。
(4)邊唱歌邊表演手指游戲,進一步熟悉歌曲。
。5)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變兩只小小鳥?瞧!我這兒就有一只小小鳥,我是用什么變出來的`?(手指)還有一只小小鳥怎么變?兩只小小鳥見面點點頭可以怎么做?親一親呢?誰來做碰一碰。飛走了。
(6)幼兒邊玩手指游戲邊學唱。
。7)兩兩結伴邊玩手指游戲邊歌唱。
(8)請一對幼兒到前面表演,其余幼兒演唱歌曲。
4、創編歌曲
。1)創編身體動作
。2)幼兒邊歌唱邊用身體動作表演,提醒幼兒在前奏處找到朋友。
(3)針對表演進行評價,并鼓勵幼兒換一個朋友再來表演一次。
(4)仿編歌詞。
寶寶新村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在紙上畫好樓層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門”,從而做成一幢高樓。布置寶寶新村,體會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發展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
[研究過程]:
一、引出課題。
。ǔ鍪靖邩牵┭b飾過的一面背對幼兒,這是什么?(紙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師用紙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樣的?
二、講解示范。
1、在白紙上畫上樓層、窗口、門。
2、在白紙背面涂少許漿糊,粘到紙盒較寬的一面,貼緊。
3、將多余的紙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門”。
三、幼兒制作。
用過漿糊后要手擦干凈,剪“門”時要沿著的“門”的輪廓線進行。
四、講評。
1、將幼兒完成的樓房布置成一個寶寶新村,在新村內放置玩具小車及花草。幼兒自由參觀,評評什么樓房造得好。
2、幼兒自由交流、探討。
[研究結果]:
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基本能夠制作出不同的樓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門時有些困難,不過小朋友們都比較興奮。
有趣的音樂教案12
教材分析:
煎荷包蛋是幼兒比較熟悉的食物。多數幼兒見過爸爸、媽媽煎荷包蛋,對“滋滋滋”、“冒煙啦”等煎荷包蛋的場景并不陌生。中班幼兒喜歡隨音樂敲打樂器,掌握幾種簡單節奏型和演奏方法。本次活動將生活場景與音樂結合起來,樂曲旋律簡潔、節奏明快,富有感染力,為中班幼兒創編動作使用樂器等提供了較大的空間;顒娱_展過程中,引導幼兒在充分欣賞、感受音樂的基礎上,自由創編“煎荷包蛋”、“冒煙”等身體動作,自主選擇打擊樂器,嘗試演奏樂曲,體驗、表現煎荷包蛋的快樂心情。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打擊樂器演樂曲,會自上而下連續搖鈴鼓。
2.嘗試使用不同的樂器表現“煎荷包蛋"和“冒煙”的.節奏。
3.體驗、表現煎荷包蛋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日常生活中觀察爸爸、媽媽煎荷包蛋的過程。
2.教學圖譜,鈴鼓、響板、碰鈴等樂器。
3.“幼兒學習材料”——《能干的我》,《幼兒素質發展課程.音樂》CD。
活動建議:
一、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生活經驗,嘗試模仿成人煎荷包蛋的動作。
提問:你吃過煎荷包蛋嗎?煎荷包蛋是怎么做的?你能用動作模仿一下嗎?小結:煎荷包蛋是用煎的方法做成的,在制作的過程中會冒煙。
二、請幼兒欣賞音樂,學習“xx丨xx丨”節奏型,鼓勵幼兒用動作、聲音形象地表現“煎蛋”、“冒煙”。
1.請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熟悉樂曲旋律。
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歌曲里是怎樣煎蛋的?你想用什么動作來表現“煎蛋”、“冒煙”呢?
重點指導幼兒用動作表現“煎蛋”、“冒煙”,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2.師幼共同用較慢的速度哼唱樂曲,完整地用動作表現樂曲。
三、出示圖譜,請幼兒自選打擊樂器,根據圖譜演奏樂曲。
1.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打擊樂器,與同伴說一說、試一試,回憶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和規則。
小結:要會看手勢取、放樂器;要正確使用樂器,不演奏的時候保持安靜;看圖譜,自主協商,輪流演奏。
2.鼓勵幼兒選擇不同的樂器來表現“煎蛋”、“冒煙”的節奏。
指導幼兒自上而下地連續搖鈴鼓,練習“xx丨xx丨”節奏型。
3.幼兒自主選擇樂器,分段演奏樂曲。
要求:精力集中、節奏準確,不演奏的時候保持安靜。
4.幼兒交換樂器,再次演奏樂曲。
要求:初步學會看指揮,能和同伴較好地配合演奏;顒友由欤
1.將打擊樂活動延續到一日活動和家庭中,開展打擊樂演奏會,引導幼兒繼續演奏和表演。
2.請幼兒閱讀《能干的我》第17頁,自主選擇樂器或用生活中能發出和音的物品當樂器,根據圖譜演奏打擊樂。
有趣的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認識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們的名稱,符號和特點。
2、能根據音符的符號拍出節奏,并創作節奏。
3、復習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活動準備:
課件(高音譜號,低音譜號,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小狗卡片若干個,小音符每人一份,紙,膠水,小星星若干個,音樂磁帶,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1、律動: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小朋友,你們想聽著音樂跟老師做游戲嗎?那請小朋友輕輕地站起來,小嘴巴不說話!保ㄟ吢犚魳,邊跳邊拍手)
2、認識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據音符拍出節奏。(出示高音符號和低音符號)“
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們是誰嗎?對了它們是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它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我們看看帶來了誰?(出示小狗)
這只黃色的小狗它喜歡叫一聲,看看還有誰?這只紅色的小狗喜歡叫兩聲。還有一個小狗來了,這只藍色的小狗不喜歡叫的,所以它不出聲。
好。我們拍著手一起來學一下小狗叫。
先在小朋友來看一下老師把小狗換一下位置,先在多了什么呀?
好,我們來拍一下。黃色的小狗帶來了它的好朋友音符寶寶(出示四分音符)
這個黃色的.音符寶寶和黃色的小狗一樣,喜歡出一聲(師拍一下手)
它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紅色的小狗也帶來了它的好朋友,紅色的音符寶寶,它和紅色小狗一樣喜歡出兩聲,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
藍色的小狗也一樣帶來了好朋友藍色的音符寶寶,這個藍色的音符寶寶也和藍色小狗一樣不喜歡出聲,它的名字叫休止符;
這些音符寶寶都能拍出好聽的節奏,現在請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師拍一拍。
節奏:我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好,愿意出來表演一下(請若干幼兒出來拍節奏,給于表揚)
(出示所有符號)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要帶著音符寶寶回家了,我們來跟它們說再見。
高音媽媽再見,低音爸爸再見,二分音符寶寶再見,四分音符寶寶再見,休止符寶寶再見。
3、游戲:摘星星
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師一起玩游戲?那老師要請坐得好不說話的小朋友來玩摘星星的游戲,看看小星星背后藏了些什么?
(師先示范游戲玩法,再請幼兒進行游戲)游戲玩法:聽音樂《閃爍的小星星》做動作,到音樂結束時,伸手摘星星,讀出星星背后音符的名字和知道它的節奏。
4、操作:好聽的節奏
請幼兒把自己桌面上的小音符粘在白紙上組成一個節奏,然后拍出自己所創作的節奏
有趣的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活動學會掌握節奏強弱規律。
2、能根據動物外特征,初步探索用不同語言動作表現強弱特點。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節奏圖譜
2、各種可以敲響的物品及用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律動
(二)基本部分
1、“今天老是請來了許多小客人看看是誰呀?”(出示節奏譜)
2、他們誰和誰是好朋友,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念節奏圖譜)
3、讓幼兒比較輕重,理解強弱的規律。
4、用動作表示輕重
5、幼兒嘗試(請幼兒自由選擇物品)
(三)結束部分
送小動物回家。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在唱唱變變棉花糖的.過程中比較順利地結束了,在音樂的伴奏下體現了那種愉快、活躍的氣氛,深深地感染了這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有趣的音樂教案15
一、設計思路:
陶行知先生說過:“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编l土資源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資源已滲透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在實踐過程中先以節奏樂為開頭。整個活動前期準備我讓孩子了解帶來的這些鄉土器材,讓他們隨意的敲敲打打,熟悉并喜歡上這些器材;其次熟悉《小狗抬花轎》這首音樂旋律。孩子已有的經驗是小班時他們學唱過一些緩慢的2/4拍的音樂歌曲,部分幼兒能合著音樂慢慢的拍拍小手。我選擇一首童趣且旋律比較歡快的2/4拍音樂,讓他們利用身體各部位進行節奏練習,也讓他們借助鄉土器材的敲打進行節奏練習,既要聽音、又要肢體協調,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2/4拍音樂節奏,能用肢體動作和鄉土器械進行表達表現。
2、萌發幼兒對音樂產生興趣。
三、教學手段和方法:
創設情境,利用2/4拍音樂的進一步加強幼兒的音樂節奏練習。
四、活動過程:
。ㄒ唬┯脙焊栊问竭M行節奏游戲。(運用已有經驗加強2/4拍音樂節奏練習)
師:小朋友,告訴我,誰的小手最能干。
幼:倪老師,告訴你,##的'小手最能干。
師:小朋友,告訴我,誰的禮貌最最好。
幼:倪老師,告訴我,##的禮貌最最好…..
。ǘ┯弥w動作進行節奏游戲(嘗試運用肢體動作鞏固2/4拍音樂節奏,使其節奏合拍到位)
師:今天,小老虎家要辦喜事了,我們一起去參加小老虎的婚禮,好不好!
1、探索節奏符號的秘密。
按門鈴:小老虎家的門鈴特別有趣,是一種節奏門鈴,只要小朋友做對了節奏門鈴,小老虎聽到了美妙的節奏音樂,他就會來迎接我們。
引導幼兒發現節奏門鈴上的秘密,并用小手來拍打2/4拍節奏。
2、引導幼兒用身體部位打節奏。
師:原來我們身體也能發出動聽的聲音來,引導幼兒用利用身體各部位進行節奏練習。
。ㄈ┯绵l土器械進行節奏游戲(嘗試運用鄉土器械進行大膽表達表現,萌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1、選擇一種器械進行演奏。
師:爺爺奶奶知道今天是小老虎新娘辦喜事,他們特意為我們送上了很多農村特有的材料寶寶,你們猜猜這是為什么?(敲鑼打鼓真熱鬧)。
。1)請幼兒示范。
。2)教師清唱,幼兒集體演奏。
(3)放音樂集體演奏。
2、選擇兩種器械進行演奏。
。1)師示范。
。2)幼兒集體演奏。
五、預計活動效果
第一個環節由于是已有經驗的再現,孩子們能與老師進行你問我答,深深互動。其次,在第二個環節利用肢體動作,對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是一種嘗試和挑戰。預計大部分幼兒孩子能夠在老師慢慢清唱,放慢速度的情況下,肢體協調,動作合拍!最后一部分是孩子最感興趣的,在兩種器械的交替敲打中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有趣的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有趣的音樂教案08-30
有趣的音樂教案06-29
有趣的節奏的音樂教案01-30
(優)有趣的音樂教案06-29
(精品)有趣的音樂教案06-29
音樂教案-有趣的節奏02-27
有趣的音樂教案15篇01-23
有趣的音符大班音樂教案07-27
小班音樂教案:有趣的節奏02-20
小班音樂有趣的叫聲教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