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案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和觀察順序來觀察人物,并用一段話寫出來。
2.教育學生要尊敬老師。“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
3.正確使用學過的標點符號。
重難點
把自己想說的話比較清楚、明白地寫出來,正確使用學過的標點符號。
樂學善思辦法
學生暢所欲言,拉近師生關系,為鋪墊。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共同上一節課,希望我們合作愉快,首先請欣賞老師帶來一首小詩歌。(播放音樂)詩人可以通過詩歌來表達對老師的愛,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們卻可以通過說一說、寫一寫、畫一畫來描繪心目中的老師,對嗎?今天我們來完成語文七色光六的一寫人的《我的老師》。(板書《我的老師》)
二、指導
1.同學們,誰能說一說,看到這個題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師?用一兩句話來他(她)。
2.生讀本次習作要求。(課件打出要求)
(1)你的.老師長的什么樣?
提示詞:鼻子、眼睛、嘴、皮膚、頭型等。
(2)你的老師身材怎么樣?
提示詞:高、矮、胖、瘦、苗條等。
(3)你的老師喜歡穿什么樣的衣服?
3.教師指導學生時要注意:抓住人物特點,按照一定順序。
4.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然后匯報交流。
5.教師讀《我的老師》,和大家共同欣賞。
6.教師提示學生文時要加入自己的感情,會使有聲有色。
7.剛才我們開了一個小小的賽說會,你們個個說的精彩,接下來,你們就拿出筆,把你們說的工工整整寫下來,但一定要注意。
生齊讀:抓住人物特點,按照一定順序,表達你的情感。
三、學生
抓住一方面或幾方面寫下一段話,然后共同欣賞。
四、欣賞
一名學生讀全文,兩名學生讀片段。
五、教師
同學們,通過此次課,我們收獲了很多知識,同時也寫出了很的作品,下節課,我們還是以“我的老師”為題,開一個展覽會,希望同學們課后將你的反復朗讀,仔細修改。然后展示,好嗎?
板書設計:
抓住人物特點
按照一定順序
表達你的情感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案2
一 教材簡說
讀了《贈劉景文》和《山行》這兩首古詩,你會沉醉于深秋的美麗景色之中。雖已荷盡菊殘,然而“橙黃橘綠”;雖已百花凋零,然而“霜葉紅于二月花”。《贈劉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 橘子青綠的時節。這首古詩是寫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敗 菊殘,寫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來詩人以橙子的金黃與橘子的青綠,把深秋的景色點綴得色彩鮮明而富有生氣。詩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調子,突出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擎雨蓋”指荷葉。第二行詩贊頌了菊花的殘枝有傲霜凌寒的氣概。《山行》的大意是:在石徑蜿蜒 白云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停車觀看,不禁發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嘆。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這首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二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三 教學建議兩首古詩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秋天的盎然生機。學習古詩,重在朗讀 背誦,在反復誦讀中,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一)識字寫字要求認的字可集中學習,為朗讀感悟打好基礎。可采取多種方式認字,如,小老師教認字:認識某個字的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認字。比如,姓劉的同學,就可以教大家認識“劉”字,并把自己的名字寫給大家看。再如,小組合作識字:小組討論怎樣記這些生字。比如,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識記,做動作識記等。還可以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讀,把認字與朗讀感悟結合起來,把認字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另外,可用分析字形或用編順口溜的方式識記要求寫的字,如“風吹樹枝搖,折斷小枝條──楓”;“自言自語──記”。還可用生字卡片開火車檢查鞏固。“枝”“楓”兩個字都是木字旁,要重點指導寫好木字旁,注意“木”字的捺在木字旁里變成了點。
(二)朗讀感悟
1.在朗讀感悟之前,可通過學生查找資料或教師介紹,了解詩人的情況,再聽教師范讀,感受古詩的韻律節奏美。
2.學生先自己模仿讀,讀準字音,讀出韻律節奏,再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全班交流:課堂討論疑難詞句,教師可以通過投影或多媒體課件重點講解“擎雨蓋 傲霜枝”的意思,幫助學生讀懂詩句。
3.師生交換讀,雙向反饋。學生可不斷模仿教師讀,教師可針對學生不足指導讀,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初步感知這兩首古詩的大意。
4.啟發想象,感情朗讀;反復朗讀,感受意境;感情朗讀,引導背誦;美讀品味,體會詩情。
5.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自己的體會,完成“我會填”的練習。
(三)實踐活動課文后的小朋友說:“我還會背別的古詩,現在就背給大家聽。”學著這位小朋友的樣子,把自己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的同學聽,還可以教同組的.同學背一首自己課外學的古詩。四 教學設計舉例《贈劉景文》
(一)看圖說話看圖,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伙伴體會讀,讀完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后再讀。
4.教師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么?《山行》
(一)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學《贈劉景文》的經驗,討論確定本組學習方案。
2.按自己組的方案自學。
(二)師生合作,解決疑難每組提出學習中的疑難處,老師和其他組的同學與他們一起討論解決。
(三)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2.學生練讀,一邊想一邊讀。
(四)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學生自由讀,借助插圖感悟詩意。
2.找伙伴,練背誦。
(五)指導寫字
(六)朗讀 背誦古詩
1.把自己課內 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的同學聽。
2.開古詩朗誦會,每個組出兩個節目,一個集體朗誦,一個個人朗誦。五 資料袋
1.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 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放,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上獨具一格。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 曠達 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寫秋天的古詩秋夕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子夜吳歌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灞上秋居馬戴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案3
一、教材簡說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愛,有的傻得可愛,有的淘氣得可愛,還有的乖巧得可愛。總之,娃娃都惹人愛。課文中的風娃娃怎么樣呢?欣賞一下課文插圖,你會看到風娃娃胖乎乎的臉圓溜溜的大眼睛,長得真可愛。讀讀課文,你又會發現,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他以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結果把風箏吹跑了,把人們曬的衣服吹跑了,還折斷了新栽的小樹。人們都責怪他,他還不知道為什么呢。課文結尾留給孩子們一個問題,讓孩子們通過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課文生動有趣,層次清楚,第二、三自然段是講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第五到第七自然段講風娃娃想為人們幫忙,結果卻幫了倒忙。教學時,可以在引導學生讀準生字讀通課文以后,讓學生圍繞“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課文。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會認的字,讓學生自主識字。
2.有不會認的字,向同學請教,同學之間介紹自己認字的方法。
3.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復讀帶生字的句子。
4.老師逐一出示生字,學生比賽讀帶生字的句子,看誰讀得準確通順。
5.開火車認讀生字,注意提醒讀準字音。提示:“責蹤”是平舌音;“抽駛示箏傷”是翹舌音。“箏”在“風箏”一詞中讀輕聲。
6.寫字指導。重點指導“吸極表”三個字。“吸極”二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要重點指導右邊“及”字的寫法。筆順:及。第一筆“撇”和最后一筆“捺”,要舒展而對稱。第二筆“橫折折撇”不容易寫好,要作示范。“表”上下結構,上短下長。下面不要寫成“衣”。
(二)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說一說:文中的風娃娃是個怎樣的娃娃?你猜對了嗎?
2.小組合作找出能說明風娃娃做好事和好心辦壞事的段落及重點詞句,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表格提示:段落重點詞句你的感受做好事2-3
1.風娃娃來到……看見……慢慢斷斷續續他深深……飛快奔跑著不住地高興極了
2.風娃娃又來到……看見……他急忙……彎著流著喊著一邊……一邊……好心辦壞事5-7
1.風娃娃看見……趕緊……搖搖擺擺翻起了跟頭無影無蹤傷心極了
2.他仍然……吹跑了……折斷了……都責怪……
3.聽錄音朗讀,注意以上的重點詞句。
4.自由選擇一部分朗讀,并展示給大家聽。
5.說說風娃娃是個怎樣的娃娃,板書在黑板上。
6.你能幫風娃娃回答課文最后的問題嗎?
(三)實踐活動搜集資料,再說說風有什么好處和壞處。
四教學設計舉例片斷一:自選板塊,自主研讀
(一)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1.通讀全文,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匯報,老師
板書:(1)吹大風車(2)吹帆船(3)吹風箏(4)吹衣服吹小樹
2.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
(二)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風娃娃為什么想到幫人們做事?
2.風娃娃為什么好心辦了壞事?
3.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
(三)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研讀“做好事”板塊。(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2)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什么?
2.研讀“做壞事”板塊。(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2)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3)讀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片斷二:四會字教學(自主識字寫字)
(一)游戲識字
1.課前把要寫的生字貼在蘋果紙上,并藏在學生的桌子里面。
2.告訴學生,在你們的桌子里有幾個可愛的“紅蘋果”,請找一找。
3.找到“蘋果”的同學上臺告訴大家,這個“蘋果”的名字叫什么。
4.學生仔細觀察,說說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二)選容易的字先寫
1.選擇自己認為能寫好的字描紅臨寫。
2.同桌欣賞評議所寫的字。
(三)請教難寫的字
1.在小組內向同學請教難寫的字。
2.向老師請教最難寫的字,老師范寫指導。
3.自己練寫。
(四)聽寫生字同桌互相聽寫,再檢查是否正確。
五、資料袋風風指的是空氣的水平流動現象。風向指風的來向;風速指空氣流動的速度。氣象服務中常以風力等級來表示風速的大小。風促使干冷和暖濕空氣發生交換,常是天氣變化的重要原因。風是一種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類就學會制造風車,借風力吹動風車來抽水和加工糧食,現在人們還利用風車來發電。帆船的行駛也是靠風力的推動。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多,但風也經常給人類帶來災害。暴風臺風颶風龍卷風等對人類的`危害都很大。
17酸的和甜的一教材簡說“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這是狐貍鬧的笑話。狐貍用這種“精神勝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親自嘗嘗,他們都將錯過這一頓美餐。是啊,沒有嘗過,怎么能斷定葡萄是酸的呢?我們平時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去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課文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是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的。教學時,可以借助連續的插圖,閱讀課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仔細觀察每幅圖中幾個動物的神態動作,想象他們的語言,猜猜他們的心理,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借助圖畫復述課文,或以講解員的身分講故事,或小組表演童話劇,在情境和活動中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隨圖感知生字:學生觀察講解圖畫時出示生字。圖一:葡萄架下,有一只狐貍。他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提示:“貍”在“狐貍”一詞中讀輕聲。圖四:小猴子看著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圖八: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2.圖文結合認讀生字。借助插圖讀文認讀生字,不會的字看看圖,猜一猜,問一問。
3.小組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1)自己認讀生字表,不會的請教同學。
(2)同學之間交流是怎樣記認生字的。
4.鞏固生字。
(1)在游戲中鞏固要認的字。同桌玩生字卡片:聽音取字搶認字卡。
(2)在寫字中鞏固要求會寫的字。寫之前先認讀,記字形,再動筆。重點指導寫反犬旁的字“狐貍猴”。反犬旁的筆順:。第二筆不容易寫好,要作示范。注意提示,“狐”右邊不要寫成“爪”;“猴”右邊不要寫成“候”。
(二)朗讀感悟
1.整體感知全文。圖文結合,加上想象,說說故事。
2.看圖聽讀欣賞故事。老師示范朗讀或播放朗讀錄音帶,讓學生欣賞,整體感知故事。
3.借助插圖逐段讀文。先自己讀,再小組合作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4.小組派代表讀一段課文,比賽誰讀得最好。比賽之前,小組合作為派出的代表做好準備。
5.重點品讀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每組的第二句話比第一句生動形象。)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小猴子吃起葡萄來。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6.分角色讀第五六段,讀了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對話,你有哪些想法?
7.讀讀,想想,說說。讀: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想:你能幫助小松鼠和小兔子想想原因嗎?說:把你想的原因說給大家聽。
8.復述故事。先自己看圖復述故事,再上臺講故事。要求:態度自然大方,口齒清楚,有感情。
(三)實踐活動自選伙伴,編排童話劇,再演一演。四教學設計舉例自編自演童話劇
(一)分析角色狐貍:狡猾小松鼠小兔子:老實輕信小猴子:聰明敢嘗試
(二)分配角色自主組織,競選角色,確定導演演員。
(三)編排表演想想每個角色說的話。導演解說,演員表演,互相指點。
(四)自制道具,布置舞臺畫圖做頭飾,準備幾串葡萄,幾根木棍。布置教室:講臺當舞臺架起一個葡萄架,分大組圍坐當觀眾。
(五)表演童話,評委評分主持人介紹節目,各組表演,評委評分。
(六)總結頒獎師生評價總結。頒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演員獎優秀合作獎。
五、資料袋《狐貍和葡萄》(伊索寓言)饑餓的狐貍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懂得查字典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2.看懂圖意,把每幅圖的意思說清楚、說明白,把4幅圖的意思連起來寫明白一段話。
3.培養學生在以后學習中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重難點
仔細每幅圖,把圖畫連起來寫清楚一段話。
樂學善思辦法
通過對圖畫的觀察,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錘煉,從而為“寫”做鋪墊。
教學流程
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現在就來說一個謎語,請同學們來猜猜好嗎?
“老師不說話,肚里學問大,有字不認識,就去請教它。”
學生猜謎語。(板書:字典)
教師出示字典,說:這小小的字典也是老師,它的學問可大了,我們有不認識的字都可以請教它。有兩位小朋友,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就去請教這位老師了,我們一看好嗎?(把課題補充完整)
二、指導看圖,初知圖意。
1.請同學們按順序看這4幅圖,讀圖下面的提示,看看你們能明白這次寫話的內容和要求嗎?
2.指名匯報。
3.請同學們按圖畫的順序,把4幅圖連一看,和學習伙伴說一說這4幅圖畫的是一件什么事?
4.指名匯報說。
5.教師明確看圖的方法:看多幅圖畫進行寫話時,我們要先把這幅圖連起來年地,看懂圖畫的意思。
三、逐幅看圖,展開想象。
為了說話方便,我們先來給圖中的兩個小朋友分別起個名字好嗎?
1.指導學生說第1幅圖。
(1)圖中的同學正在做什么,男孩遇到了什么困難?想想遇到不認識字的他會怎么想,怎么請教同伴。(鼓勵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心理、語言。)
(2)和學習伙伴互相說說。(教師提出聽話要求:看看誰最有禮貌,認真傾聽其他同學說話,聽后還能給同學提建議。)
(3)指名說。
(4)師生評議,鼓勵有創新的同學。
2.指名學生說第2幅圖。
(1)我們看看圖畫,再想象一下,這時會發生什么情況?小男孩為什么去問老師了?
(2)和學習伙伴互相說說,指名說,師生評議。對善于想象人物語言、描述人物動作的同學提出表揚,讓大家向他學習。
3.指導學生說第3幅圖。
(1)仔細看看第3幅圖,和學習伙伴說說圖畫中的同桌是怎么做的?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呀?
(2)匯報交流,表揚想象豐富的同學。
4.指導學生說第4幅圖。
小男孩認識字了,他多高興呀。他們是怎樣互相幫助認識字的?這時他們又會怎么說呢?表揚說得具體的同學。
四、回歸整體,完整表達。
同學們把每幅圖的意思都說清楚了,現在我們再來把4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說好嗎?
1.自由練習。把4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說,要用詞恰當,說得具體。
2.指名說話,師生評議。
五、嘗試寫話,隨機指導。
同學們說得真不錯,你們愿意把這件事寫下來讀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嗎?現在我們就來寫寫吧。
1.指導寫話:先寫題目,要按順序把每句話寫明白,圖與圖之間要有銜接的話,要標點符號。2.學生寫話,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典型,為評議做準備。
集體交流,評議修改。
1.投影出示習作,學生讀,師生評議修改。
(1)是否出示習作,學生讀,師生評議修改。
(2)語句是否通順。
(3)是否有錯別字及漏字。
(4)能夠使用標點符號。
2.按照評議修改的方法,伙伴互讀習作,互相修改。教師巡視表揚修改認真的同學。
七、抄寫習作,欣賞佳作。
1.工整美觀地抄寫習作。
2.將佳作粘貼在教室墻壁上,學生隨時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01-25
小學語文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22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12-23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7-11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01-23
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1-06
蘇教版小學語文上冊教案01-08
小學語文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篇01-22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案01-30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