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共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游樂園的圖片,喚起游樂場的美好記憶,感受游樂場的歡樂氣氛。
2.了解各類游樂設施的造型與功能,嘗試用手繪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游樂項目。嘗試用多角度表現游樂園,如游樂項目的多樣性、新奇有趣的游藝機外觀、齊全的配套設施等,還可以通過游客的表情、動作來表現游樂場的好玩,提高造型表現力及構圖能力。
3.在觀察、回憶、表現中體驗游樂園帶來的生活樂趣,培養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和敢于挑戰的勇氣。教學重點:
表現自己最喜歡的游樂園。
教學難點:
突出游樂園的好玩。
教學方法:
討論法、演示法、引導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課件展示:觀看游樂園項目視頻,說說自己的感受。探究交流:
(1)討論:你去游樂園玩過嗎?游樂園里哪些游藝項目讓你覺得特別好玩? 師生共同回憶游樂園里有趣的游樂項目,說出逛游樂園的'感受。
(2)游樂園探秘:游樂園好玩在哪里?
觀察:課件展示游樂園圖片。思考:游樂園的好玩可以通過哪些方面體現?
①游樂園項目的多樣性
②游樂設施的有趣外觀:比較小朋友不同的表現,體會的他們的感受。
③ 齊全的配套設施
④人們夸張的動作和表情:比較小朋友不同的表現,體會他們的感受。
(3)小結:游樂場項目的多樣性、新奇有趣的造型、齊全的設施、人們夸張的動作和表情,都可以體現出游樂場的好玩。
3、探究啟發。
(1)觀看演示短片,思考:可以怎樣表現游樂園? 小結:復雜的游樂設施可以用先概括、再細化的方法表現。
(2)作品欣賞、探討。
A表現內容
①表現單一游樂項目或綜合表現游樂場景。
②寫實或大膽想象
B表現方法:線描、刮畫、剪貼畫等多形式表現。
4.創作體驗。
作業要求:畫一個自己喜歡的游樂園。
5.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介紹作品。
(2)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
6.小結拓展。
(1)在生活中勇于迎接挑戰,牽手快樂!
(2)拓展:小小設計師——設計新型游樂項目。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運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體造型方法設計制作“玩具蛇”。
一、教學要點
(一)教學重點:從平面到立體的設計、裝飾過程。
(二)教學難點:材料的選擇與妙用;紙蛇會跳舞的原理。
(三)觀察點:用什么材料設計制作玩具蛇?
(四)基本要求:能設計、制作一條紙蛇。
二、過程與方法:
在欣賞中感受作者創造美的情感;在嘗試材料妙用中,發展創新思維。
三、教學過程
(一)欣賞郵票《蛇》,你看到什么?
(二)郵票《蛇》他們用什么不同方法表現蛇的'形象?我們能不學習畫家的方法。
(三)它們給你什么感覺?(可愛,擬人等)
(四)那些地方使你產生感覺?你喜歡嗎?為什么?
(五)教師示范:教師示范讓學生能比較直觀的了解如何制作今天的蛇,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興趣延續。
四、作業要求
能選擇適當材料進行組合,設計制作一條美觀、有趣的玩具蛇。
五、點評
學生之間的點評,老師總結性的發言。
六、教學后記
學生基本上能運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體造型方法設計制作“玩具蛇”。并對手工類型的美術課程很感興趣,從而抓住學生這樣一個特點,本課牢記這點,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提高其綜合能力。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3
教學目標:造型與表現 兒童畫 畫面線條的組織性與裝飾性
學習與生活:繪畫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和作用。
學習重點
能畫出各種條紋
學習難點
能畫出穿條紋服裝的人物形象
一、 情景導入 喜羊羊與美羊羊的對話
1.喜羊羊:美羊羊,你今天穿得很漂亮,衣服是跟平常的不一樣,為什么你的衣服會有那么多一條條的'線兒?
美羊羊:是的,這是我的新衣服,衣服上有很多線條組合在一起,這就叫做叫條紋! 喜羊羊:哦,條紋?!我還是不怎么懂,你能告訴我嗎?
美羊羊:哈哈,我來教你唱一首歌吧!
線兒線兒真神奇,不僅有粗還有細。
換換方向橫豎斜,排成隊兒更美麗。
喜羊羊:哇!原來那些線條整整齊齊、很乖乖的在排好隊就叫做條紋了!
美羊羊:是啊,這就是黎老師今天要上的條紋乖乖了。
2.出示課題:條紋乖乖
二、認識條紋
1.師:想一想,線條排隊會變成什么樣呢?
(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認識條紋,觀察條紋排隊時候的樣子。)
2.師:說一說,想一想,除了直線,你還認識什么線條?
生:曲線、波浪線、彎曲的線、折線等等
3.師:怎樣組成漂亮的條紋?
生:加點顏色(師板書各種顏色筆的條紋)
三、表現與賞析感受條紋
1.欣賞課件中穿著各種條紋衣服擺著各種動作的人
師:剛才的條紋服裝秀,你最喜歡哪一個同學的服裝?為什么?
生回答。
小結:不一樣的條紋服裝能產生不一樣的美感,色彩豐富的就感覺很活潑,色彩簡單就感
覺比較沉穩。
2.師:這時候,美羊羊和喜羊羊又出來了,聽聽他們說了什么?
喜羊羊:美羊羊,我這才發現原來一條條的線兒整齊排列能夠變出這么多條紋,而且用條紋做成的衣服都相當好看,我也想買一件條紋的衣服來穿一下啊!
美羊羊:喜羊羊,你找對人了!我最近開了一家服裝店,叫美羊羊服裝店,但是呢,因為店鋪才新開張,沒有太多好看的衣服,我想請同學們幫我的美羊羊服裝店設計很多好看的條紋衣服可以嗎?
3.師簡單講述添加條紋的要求,師展示課前準備好的衣服樣板
四、大膽創作
學生大膽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展評小結
1.學生把作業“小服裝”貼在老師預先準備好的“美羊羊服裝店”
2.學生互評(問生喜歡誰做的衣服?)
3.教師評價小結(從服裝條紋是否變化豐富)
六、拓展延伸
尋找生活中的條紋,感受條紋帶來的節奏感、方向感、韻律感。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4
[教材分析]
孫悟空是神話故事《西游記》中的形象,他有七十二變、跟斗云、火眼金睛等能力,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驚險故事,都深深印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教材以孩子們熟悉的形象為內容,讓學生找特征、變形象、巧制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能力和設計制作的能力教材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名著的幾個經典故事,體現美術教學的人文性:以簡單的孫悟空造型圖解其特征,幫助學生抓住特征,描繪惟妙惟肖的孫大圣;以不同造型特征的孫悟空形象,給學生們提供了想象的基礎,激發設計與創作的熱情;以活動畫頁制作步驟示例,一目了然,簡單易懂,為學生提供了技法學習參考。同時,教材還提供了同齡人有代表性的范作,供學生學習借鑒。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知孫悟空的形象特點,設計制作變身的活動畫頁。教學中,首先可以收集各種孫悟空的故事和藝術造型素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解讀和局部趣味組合練習等,認識孫悟空的形象特點;其次,可以設置各種有趣的“變身”游戲活動,解決孫悟空變身設計的難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設計思維,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孫悟空形象設計的創意和方法;最后將設計的各種形象裝訂在一起,通過翻閱產生“變身”的效果,體驗“設計·應用”的價值和意義,并與同學分享學習成果,增強學習興趣和成功感。
[教學目標]
1.了解孫悟空藝術造型的特征,能進行其他“變身”造型設計。
2.依據孫悟空的藝術造型的特征,創作和多個“變身”形象,設計一本簡單的畫頁。
3.發揮想象能力,表現孫大圣的變身能力,制作一本有創意的畫頁,體驗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
感知孫悟空的形象特點,制作設計變身的活動畫頁。
[教學難點]
依據孫悟空的形象特點,設計不同的變身形象。
[設計理念]
無敵孫大圣是學生喜愛的神話人物,他那火眼金晴、及七十變的本領引發學生豐富的聯想。無敵孫大圣教材以這一興趣點,以“無敵孫大圣”為題,無敵孫大圣以人物形象創作和活動畫頁設計為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剪裁”與繪畫表現的過程中,培養設計意識,發展創新思維。
[教學準備]
教學資源(教具)準備:活動畫頁、微課、教學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題導入
設置情景:腰圍虎皮裙,手拿金箍棒,火眼金睛辯善惡,妖魔鬼怪消滅光。
問題:你能猜出是誰嗎?大聲喊出他的名字!
媒體:出示本課課題“無敵孫大圣”。
{設計意圖:以情境圖的形式呈現生活中的某個真實情境,并以小學生觀察世界的角度,通過主題人物提出問題,繼續加深學生對孫悟空形象特征的了解,為描繪孫悟空做鋪墊。引導學生聯想,解決教學難點。}
(二)活動探究
活動1:出示圖片,圖片為家中客廳,孫悟空變成了寶瓶。
問題:黃老師請了孫悟空來家里做客,你能在圖片中找到他嗎?
交流:觀察圖片,進行交流。
問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你知道孫悟空還有哪些本領?
小結:孫悟空有著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手拿能變大變小的金箍棒。還能根據各種突發狀況七十二變。
{設計意圖:圍繞問題情境中提出的問題,通過寶瓶的發現等層次遞進的活動,形成本課的中心學習內容,解決問題。用觀察、比較等各種學習、探究活動,發現、收獲。}
活動2:說一說
問題:你希望孫悟空變成什么?
交流:學生描述自己希望孫悟空變成什么。
匯報:分享小組的交流總結,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指導和整理。
小結:我們認識了一些常見植物的名稱,知道不同植物的葉的顏色、形狀、大小、葉片邊緣、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都不同。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先構思待會畫的東西}
活動3:微課《我畫你猜》
活動:我們一起觀看一個微課視頻,請同學們在視頻中,猜出黃老師筆下的孫大圣變成了誰?是如何變的?
觀看視頻。
小結:在視頻當中,你看到了幾種方法?
變頭部
變服裝
變身份
活動4:辯一辯
任務:一起來看看小猴子們畫得好不好,哪里值得你學習?哪里要改正?
活動:制作活動畫頁。
(三)布置作業:
1.一起動手,做一個七十二變的孫悟空畫頁。
2.人物造型要美觀、有創意。
3.畫得最棒的.同學會被黃老師選中,裝訂成一本有趣的活動畫頁。
(四)評價與發展
1.哪位同學觀察得最仔細?
2.誰的想象力最豐富,設計的孫大圣形象最多?
3.哪份作業設計的畫頁變幻得最多?最有趣?
4.誰制作畫頁的方法最特別?
(五)課后延伸
閱讀名著《西游記》,感受神話故事中的奇思妙想。
[板書設計]
第13課無敵孫大圣
方法:
變頭部
變服裝
變身份
[教學反思]
這節課以孫悟空為創作主題,以置換的方法設計孫大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創作的藝術活動,感受畫頁藝術的特征,從而激發學生對利用變換畫頁創作的喜愛之情。
一、教學實踐中的成功環節。
1、課堂導入。通過融入了孫大圣特點的謎題引入課題,簡短明了,直接奔入主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本課的激情;
2、分析觀察。利用板書拼貼、課件制作引導學生分析觀察孫大圣的造型幾何形,化復雜為簡單,巧妙地引入嘗試學習。
3、小游戲。“欣賞、分析——小結、評價——說一說、構思”的環節,逐步引導學生從易到難變換出自己心目中的“孫大圣”造型,巧妙地解決本課學習的重難點。
4、師生互動。本課的目標設計比較合理,重點難點突出,學生在“玩中學樂中進”,課堂上師生互動較多,教態親切自然,各部分的連接也比較流暢。
二、教學實踐中的改進環節。
1、在想象、折紙、畫的過程當中不光讓學生說,還可以讓學生動手自己去體驗“折”和“變”的樂趣。
2、評價標準。課堂中多次的評價標準,如何逐步深入,從易到難,引導學生運用專業的美術語言評價自己的藝術作品,這是上好本課的關鍵,還有待改善。
當然,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努力、繼續探討,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
本節因孫悟空的形象對學生來說比較難,學生還是畫出了基本特點,并作了各種變身,但剪的方面出現了斷折情況,以后上此課時,應先畫后折剪。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5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第一課會變的線條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感受、體驗中,初步認識不同種線條給人帶來的美感。
2、激發學生對線條運用的興趣,嘗試用各種各樣的線條裝飾美化物體。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小組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對線條的學習興趣,用各種各樣的線條裝飾美化物體。教學難點:初步掌握線的變化,運用。
教具準備:課件、彩帶、畫紙等。
學具準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認識與體驗:
1、玩一玩
①你們喜歡畫畫嗎?會畫線條嗎?看,老師手中的絲帶,可以用線表現出來。“”它還會跳舞呢!“
②分組合作,每小組三名同學舞動、擺放絲帶,其它三名同學用筆把線條表現出來,看哪一組畫得線條最多最好!
2、認一認
①請你們說一說,你們畫了哪幾種線條。
②教師演示,帶同學們認識直線,波浪線、弧線、折線、螺旋線。
過渡:一條普普通通的線能變出這么多不同的線條,這線條真像一個可愛的小精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它們的世界。
二、審美與欣賞
找一找
①請同學們在教室里找一找,調皮的小精靈——線條藏在哪里了?
②再讓我們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找一找它們還躲在哪里?(多媒體演示,師生欣賞、分析)
過渡:變化的線條不僅能裝點我們的美好生活,它還能表達情感呢!你們相信嗎?
三、聯想與描繪
1、想一想
你心情平靜的時候,會用什么樣的線條表示,高興、驚嚇、生氣、郁悶、難受、激動呢?
2、畫一畫
師生一起畫。
過渡:原來,我們情感不僅可能通過表情,語言表達出來,還可以通過線條表現呢!
你們看,老師畫得好嗎?可老師對自己的作品卻不大滿意。
四、探索與創作
1、比一比
多媒體演示。
提問:①你們找到了哪些線,喜歡嗎?為什么?(豐富、有秩序)
②哪一幅更好看,為什么?(疏密、粗細有變化)
③多媒體演示作品,學生欣賞
2、剪一剪
提問:①我們可以拿這件線條作品裝飾什么呢?
②教師剪出造型。
過渡:同學們,剛才說了那么多的可裝飾的物品,那我們就試一試,畫一畫吧!
3、畫一畫
①提出要求:每組同學選一種形象外形的作業線、用線條裝飾。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②教師巡視指導。
五、評價與延伸
1、評一評
請每小組選出最好的一幅作品展示,然后,自評、互評,最后教師點評。
2、說一說
你們說一說這節課課題是什么?
多媒體出示:會變的線條
愿我們的生活如同我們畫一樣豐富多姿,五彩繽紛。
六、下課。
第二課雄偉的塔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識,認識古今中外的塔,知道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塔,不同地方的塔造型不盡相同。
2、學習描述塔的特征,能將自己記憶中的塔或設計的塔畫下來,并可以進行簡單裝飾。
3、在作業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把自己見過的塔畫下來,或設計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難點:根據塔的特點,進行設計。
學習材料:教師:圖片課件學生:水彩筆、油畫棒。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A、出示圖片(塔)。B、介紹塔的來源。
C、出示塔和亭的圖片,進行比較。兩者有何區別,塔有什么特點?
二、看書
1、出示課題
2、書中給我們展示了哪些塔的圖片?
應縣木塔:埃菲爾鐵塔:北海白塔:
3、教師分別介紹書上三座塔的建造年代,地點。學生看圖討論:三座塔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4、欣賞各種塔的圖片。(課件出示圖片)
5、分析塔的形狀、結構、特征。
塔分為幾個部分
塔頂:圓形,半圓形、三角形
塔身:梯形、長方形、三角形
塔基:梯形
6、繪畫的表現方法
(1)如果你現在就是一個小小的設計師,你準備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塔?
(2)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在畫面上端畫出最上層塔頂,接著畫塔身墻。
(3)怎樣讓塔更美觀呢?
添加寶塔上的門,風鈴和塔檐上的瓦片等。畫好寶塔的通道臺階和周圍的環境。
7.布置作業。
作業:可以設計一座新穎的塔,也可畫自己見過的塔。教師巡視,給學生提供幫助。
8.作品交流,評比。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造型游戲,讓學生了解塔的相關知識,并鼓勵學生用探究的思維方式,發現塔的特點,畫出記憶中的塔或設計出漂亮、新穎的塔,拓寬學生的創作領域,啟發學生,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了解不同地區塔的造型、材質、功用的特點。以繪畫的形式用線條表現塔的造型特點。
過程與方法:利用分析對比、游戲、討論等多種方法,在觀察體驗中了解塔在造型、材質上的不同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了解塔知識的同時,對自己家鄉的塔有深入的了解,使學生產生熱愛家鄉、保護古跡、傳承文化的意識。在關注我國塔文化的同時,放眼世界,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塔,從而開闊視野。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塔的造型特點,學習用線條疏密、粗細、長短、曲直的變化表現塔的造型。
教學難點:
表現不同角度的塔,感受其雄偉的氣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件:“塔”這個字,詢問: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字嗎?(學生回答)誰知道塔的含義呢?(學生思考并回答)你見過塔瑪?誰能說出自己知道的塔的`名字嘛?(學生回憶自己知道的塔)好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我們來一起對塔有個更深的知識,好不好?(好)那就聽老師的指揮,首先大家的坐姿要正確,那樣老師才會高興的與大家一起了解塔的知識。
二、新授
首先我們來欣賞幾幅塔的圖片。浙江杭州六和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雷峰塔、潮州龍湫寶塔、德慶三元塔、會師塔、埃菲爾鐵塔、意大利比薩斜塔。
好,欣賞了那么多名塔,我們來具體認識認識幾個塔。中國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某地舊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形十三層,內衛七層,塔內有階梯可達頂層。塔內行彌座上磚雕的飛仙、樂伎、海石榴、荷葉花、寶相花、鳳凰、獅子、麒麟、仙露以及回紋、云紋、如意等圖像,是研究南宋裝飾圖樣的可貴資料。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中國西南地著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縣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為密檐式空心磚塔,方形16層,高69.13米。塔身每層正面開券翕,內置石雕佛像,塔頂有銅制覆缽、相輪;為10層八角實心磚塔,共高42.19米。塔身表面涂有一層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紋,各層分別由券和、佛像、蓮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裝飾,兩塔頂各有三個銅質葫蘆。
鐵塔又名“開寶寺塔”,坐落在開封城東北愚鐵塔公園內,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鑲嵌,遠看酷似鐵色,故稱為“鐵塔”。鐵塔成等邊八角形,共十三層,高55.88米,底層每面闊為4.16米,向上逐層遞減。塔身遍砌花紋磚,上有飛天、麒麟、菩薩、樂伎、獅子等花紋圖案50余種,造型優美,神態生動,堪稱宋代磚雕藝術杰作。鐵塔以卓絕的建筑藝術聞名中外,其設計精巧,結構堅固,雖經地震、河患、狂風暴雨和人為的破壞,仍巍然屹立。
好的,現在我們觀看和認識了這么多的世界名塔,那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家:不知道大家是否愿意為老師解答呢?(愿意)歸納塔的結構?塔的建造材料有哪些?
大家趕快小組合作討論一下,每個小組給老師一個概括的答案,老師期待你們的答案,趕快行動起來吧。(小組同學來匯報)好的,那我們來搜一些資料,檢驗一下大家說的對不對?關于塔的用料結構和層數、平面形態,在我國歷史上也有不同的變化。首先,在用料結構上,一般有木塔、磚塔、石塔、磚石混合塔、鐵塔、銅塔、琉璃塔等類型,其中木塔發展最早,主要在東漢至南北朝時期;之后,磚、石塔相繼發展起來,主要在唐、宋、遼、金幾代;再后是多種塔形出現時期,用料結構有鐵、銅、琉璃、珍珠、象牙等。其次。是塔的層數和相輪的層數。一般而言,塔層多為奇數,即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層等,而偶數層二、四、六、八、十……卻很少見。塔的平面形狀,主要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圓形等類型,其中四方形多出現于唐代或唐代之前,到了宋、元則轉變為六角或八角形。塔形這種轉變,第一是增加了抗震的性能,第二十擴大了登塔眺覽的視野。
塔的造型分類:我國古塔的立面造型,答題可分樓閣式、密檐式、亭閣式、覆缽式、花塔式、金剛寶座式、過街塔式和寶匣印經式等八種。
塔的結構:地宮、基座、塔身、塔剎。
塔的材質:土塔、木塔、石塔。
三、創作
我們知道,一名優秀的設計師要知道了解的非常多。現在你已經距離一名設計師不遠了,你已經了解了這么多關于塔的知識,那么有沒有信心用畫筆創造一個雄偉的塔來展現給大家呢?(有)好,先畫什么,后畫很美,由部分到整體,怎樣讓塔更美觀,適當的裝飾,可以在什么上畫,用什么方法畫,彩色卡紙、圖畫紙上。
四、 拓展
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或者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學生進行自評、互評,然后進行教師評價。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指偶,繪制舞臺背景,完成指偶劇的表演。
2、過程與方法:通過編劇、制作、表演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美術在戲劇表演藝術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合作能力的培養,學會用各種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了解表演藝術的魅力,體驗設計活動的樂趣,感受成功表演帶來的愉悅,激發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用具:課件,指偶制作示范作品及用具等。
學生用具:彩色紙、、剪刀、雙面膠、彩筆、勾線筆等。
重點難點:
重點:有計劃優步驟地完成從編劇到表演的整個活動流程。
難點:制作出能反映自己水平的指偶造型和具有想象力的舞臺背景。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課
1、小魔術
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下將自己的手指頭進行簡單的添畫,接著在指尖上戴上課前準備好的小帽子,手指立刻變成小娃娃的臉。教師晃動手指,為手指娃娃配音,以游戲的形式告訴大家,自己是“指偶國”電視節目的導演,現在帶來一場精彩的指偶劇請大家欣賞。同時希望大家都能編導、演出兒童指偶劇,希望更多的指偶劇能在電視臺上演。
2、欣賞指偶劇《酸的`和甜的》
3、出示課題
(二)探究實踐
1、欣賞指偶劇后,思考討論:
表演指偶劇需要準備哪些物品?舞臺、指偶。
有了舞臺和角色、表演什么內容?劇本。
教師小結偶劇演出的基本流程:編劇本→做指偶→畫背景→表演。
2、以組為單位編劇本,思考:
你們準備表演什么故事?
故事里有幾個角色?他們是誰,長的什么樣子?
實踐:把這個劇本寫下來,注意故事要編得簡短有趣。
3、探究指偶制作方法,動手實踐,做出角色:
(教師將不同制作方法制作的指偶分發給學生,以供學生探究)
這些指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指偶的制作使用了哪些方法?
你還能想到用哪些方法和材料制作指偶?
故事中的角色都是誰?他們的形象有什么特征?
實踐:按角色的需要,制作指偶,注意比例恰當。
4、商量分配角色,套上指偶,共同演出。
(三)作品展示
請每組派代表到上臺為大家表演指偶劇。
(四)拓展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演指偶劇的基本流程,學會了用紙張、彩泥進行指偶制作,希望大家思考和尋找: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制作指偶?還有哪些制作指偶的好方法?
2、指偶劇源于偶戲,但又不同于偶戲。偶戲種類繁多,如“布袋戲”、“皮影戲”等。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8
教材分析:
第 二 課 時
—、情景導入:
1、欣賞圖片,使學生初步了解線條的種類和作用。
2、揭示課題:認識線條。
二、重點、難點的解決方法:
1、回憶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線條。
2、線條練習。
(1)在紙上用水彩筆畫幾組不同的線條。
(2)展示并評析。
3、欣賞范例。
(1)討論范例中線條的排列方法。
(2)教師小結歸納。
4、討論圖案中不同形式的線條的變化。
5、讓學生選擇一個圖案添加花紋,也可自己創作添加。
三、實踐操作的要點指導:
1、回憶大自然中的線條,引導學生開擴思路,啟發他們了解并認識線條的美感。
2、線條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想象出不同的線條以及排列方法,鼓勵他們思維的獨特性。
3、在欣賞書中范例時要引導學生認識用線條也能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
4、老師出示圖案讓學生添加花紋,為了降低難度,認識和練習線條。
四、評價建議:
1、集體評價。
2、分組評價再集體交流。
札記:
很多學生已經習慣用彩色塊面來表現畫面,這次只用線條來繪畫,他們感到新奇。大自然中的線魅力十足,他們邊欣賞便不由得發自內心地贊嘆。這給了他們很好的創作靈感,作業效果很不錯。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9
教學目標:
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清晰地口述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辯認方向。
2、引導學生完整地畫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學具:
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師:小朋友,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有許多道路,每條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們學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嗎?
2、新授:
(1)我們從自己住的地方來上學,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時我們上學、上街、去玩都會經過許多道路,這些路四通八達,你是怎樣記得這些路的?
(路牌、兩邊的建筑、路口等)
師小結:對,這些有特點的`標志和建筑都可以幫助我們記得各條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來,可以用什么辦法記得道路和地點呢?
3、畫地圖可以讓我們對身邊的道路和環境記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說出身邊環境中的一些明顯的重要的道路和轉彎,還有比較大的建筑物,讓我們從學校到家的過程畫起吧。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以學校為中心,畫出往各人家的路線,出了校門往何處去,畫出主要的標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點畫出家與學校。
四、作業講評:請學生介紹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五、拓展:嘗試畫出從家到公園或親戚家的路線圖。
六、板書設計:
13回家的路
七、教學反思:
利用創設情境、介紹示意圖、游覽圖的小知識,在本市的地圖上找找學校和家的位置等方法進行教學。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0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掌握對小飾品的裝飾過程和裝飾的技巧。
2、提高學生的欣賞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掛飾的裝飾過程。
教學難點:裝飾設計。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知道迪斯尼樂園誰是主角嗎?(米老鼠,唐老鴨等)
你們看誰來了?(出示頭飾并戴上)
(學米老鼠的聲音)同學們好,今天我米老鼠和你們一起上美術課,真是太好了!不過,我給你們帶了不少禮物,你們想不想要?(出示裝飾用品同時出示板書:小掛飾)
我還特別帶來了一棵西方人最喜歡的圣誕樹(黑板板畫)它有什么用處呢?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二、分析討論
1.分析小掛飾最基本的特點
我在還有一個好朋友,它是生長在云南,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孔雀)
它總說自己不是很漂亮,我們幫它打扮一下好嗎?(裝飾過程演示)
(請兩名學生裝飾,教師指導)
2.分析小掛飾制作過程
這只孔雀想掛在墻上,讓你天天看著它,你們想一個辦法好不好?
(學生發散回答)
誰想到前面試一下?
你們每個人也都有禮物,想不想要?(事先在一些學生的`書桌里放一些小掛飾)
3.分組討論
小掛飾是怎么做出來的?有什么特點?
:a.具體形象b.裝飾c.安掛繩
三、實踐探索,制作過程
1.(制造氣氛)我們這棵圣誕樹終于有用了,你們知道是做什么嗎?
2.你想給這棵圣誕樹掛上什么小掛飾呢?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設計構思)
3.布置作業:用你靈巧的手把這棵圣誕樹打扮起來吧!
4.學生制作,教師指導(放音樂)
四、
我們今天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打扮的不僅僅是圣誕樹,還有我們美好的生活,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勤奮探索,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是能工巧匠了。
五、師生再見。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向日葵的形狀、色彩、大小等特征。
2、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并能進行藝術再創造。
3、激發學生熱愛花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能養成認真、仔細地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抓住向日葵的特點(形色),畫一幅有關向日葵的作品。
教學難點:
能根據向日葵的特征進行藝術再創造。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認識結構。
(1)教師出示向日葵,并結合圖片,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形象描述出來。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小結,肯定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欣賞范作,共同評價。
(1)教師出示向日葵,并結合范作以及書本中凡高和伍必端的作品,提出諸如:看了這些畫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歡哪幅畫,請講出原因;如果你是畫家,你準備怎么畫向日葵等問題。
(2)師生共同結合圖片與作品談談美術創作與現實的區別。
三、創作作品,提供建議。
(1)提出主題:好大的向日葵。
(2)創作建議:要求突出向日葵的特點,并結合圖片、范作等對向日葵進行適當的想象,合理地創造出新形象;表達自己的.觀察感受,可以運用擬人、夸張、想象等方法進行創作。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四、實踐:做心中作品。
(1)學生創作,用繪畫或拼貼的形式均可。根據字母的外形特點,大膽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適的內容,也可以編寫字母故事等。
(2)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2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水對人類的重要性,用美術特有的方式來宣傳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
難點: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關素材,創作一幅個性化的招貼畫。
教學的準備
教師整體感知這課的內容,預設出教學計劃。然后根據本課的教學計劃,然后網絡,查找各種所需的資料,用PowerPoint設計出教學課件。最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自己制作了幾件示范作品。
學生的準備:常規的作畫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1)播放一段表現水的音樂,讓學生靜靜地聽。設問:這段鋼琴表現的是什么的聲音?大部分學生能夠聽出,并齊聲回答。
(2)引出課題——水資源。
(3)科學知識的介入:出示水循環的圖示,介紹水的循環過程。(讓學生說說圖示的意思,本來估計五年級應該知道自然界的水是如何循環的,但是他們不知,所以教師直接傳授。)
2、欣賞感受。
(1)播放課件,觀察各種各樣水的圖片(江海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以及家鄉千島湖的美麗圖片)。通過觀察使學生發現水的動態美與靜態美、以及水的形和色的變化。(美麗的圖片,讓學生沉浸于自然景色,他們不由地發出贊嘆,特別是欣賞到千島湖的圖片時,學生感觸很深。)
(2)水是那樣的美,更是人類、動植物乃至整個地球不可缺少的資源。早在x多年前,由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就是著名水利工程。
課件出示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簡單介紹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增加學生對優秀民族遺產的了解和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當學生得知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并沒有什么大影響,學生們一片嘩然)
(3)介紹都江堰的設計者——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課件出示李冰父子雕塑。并簡單帶過大禹治水有關的故事。
3、思考討論。
(1)課件出示污染水現象的圖片。通過比較,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水污染的嚴重。
依次引出以下問題:
水是怎樣被污染?
水污染的害處是什么?
我們如何防止水的污染?如何節水?
(讓學生思考討論,結合前一段時間由于洪水原因,學校自來水被污染和停水的事件來說說自己對上述問題的看法。)
(2)介紹有關水的`保護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目前水資源的緊缺和由于水的缺少和污染給社會的威害,以及人們在水的保護方面的努力。
(3)教師用課件展示圖片,結合學生的講述,小結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宣傳發動大家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
(4)思考:為了節水,你會做什么?導出——招貼畫
4、欣賞分析。
(1)課件出示:《保持水源,防止沙漠化》、《地球上的水》、《禁止污水超標排放!》等招貼畫。
(2)說說這幅畫中畫了什么?猜猜它想表達什么?
(3)分析是利用什么創作手段來表達意思的,思考:招貼畫有什么特點?
(4)出示《循環一萬年》的招貼畫,具體分析這一幅作品的主要構成和創作手段。
標題——標題可大可小,要與圖形協調地編排設計在一起。
創意圖形——可以用各種手法表現圖形
利用聯想、擬人、夸張等手法通過寫實的、裝飾的、抽象的、漫畫的形式來表現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招貼畫主要特點:構圖單純、主題鮮明。
5、激發想象,學生創作。
欣賞范作及同齡人的作品,說說他們所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學習并啟發思維。
展開聯想,進行創作。(要求構思新穎、有創意)
6、大膽宣傳,展示評價。
把全班學生的作業展示在后面的黑板上,組成了“保護水源,節約用水”的主題招貼畫展欄。(教師設計刊頭)
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3
課前準備:
教學光盤、飲料瓶、各種豆、火柴棍、彩泥
教學目標:
1、了解鑲嵌藝術,在設計制作中體會其美感。
2、能過用鑲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裝飾得更美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欣賞光盤中蛋皮、貝殼鑲嵌畫,鑲嵌工藝日用品等。激發學生興趣。
2、學生分組分析書中作品。然后回答怎樣包裹彩泥才會是飲料瓶耳目一新?那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鑲嵌物。色彩搭配上要注意什么?
3、學生分組創作完成。裹泥錢可以在飲料瓶上纏繞線繩,增強附著力。
采用泥塊堆花瓶時,提示學生形體要簡單敦實,一邊鑲嵌。
三、課后小結
鼓勵有創新的學生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運用繪畫形式進行創造表現;初步掌握相似形組合的基本知識,能作到將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畫面。
2、感受大自然的節奏美和韻律美,提高視覺感受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增強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相似形組合的基本知識,能作到將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畫面。
教學難點:將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畫面。
教學準備:彩筆范畫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聯想,初步感知。
1、出示圖片:幾張排列不同的“點點”的圖片,引導學生想一想、畫一畫。
(1)看到這些小點點,你們想到了什么?
(2)你能用最簡單的幾筆添畫出一個新形象嗎?(蝌蚪、甲蟲、西瓜……)
2、以添畫的小蝌蚪為例,引導學生說一說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小小蝌蚪水中游,細長尾巴圓圓
二、創設情境,拓展思維。
指導學生觀看觀看書中圖片,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
(1)清晨,小蝌蚪們起床了。
(2)小蝌蚪們排好隊,充滿驚喜的冒險之旅開始了。
(3)突然不知從哪扔下了一顆小石子。
提問:小蝌蚪們有什么反映?它們的隊伍發生了什么變化?
三、暢談構想,引發創新
1、引導學生思考:想一想,小蝌蚪們在旅行途中還會遇到什么情況?
(1)小組間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特別的想法。
(2)小組推薦代表發言,交流討論結果。
2、指導學生欣賞書中的學生作品:小蝌蚪聚餐、在荷塘中嬉戲。
提問:
(1)這些小朋友畫的的想法特別嗎?
(2)畫中有許許多多的小蝌蚪,它們分別在干什么?(引導學生思考:一群小蝌蚪在,另一群小蝌蚪在,還有幾只在。)
(3)你也能嘗試將自己特別想法用畫畫的方法表現出來嗎?
四、自主繪畫
1、學生繪畫創造表現:想一想小蝌蚪在旅行途中還會遇到什么情況?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要求:大膽想象,有趣,適當加入環境、背景。)
2、教師巡視指導:針對學生的繪畫表現進行個別的指導。
五、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二、學生繼續自主繪畫
1、想一想小蝌蚪在旅行途中還會遇到什么情況?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要求:大膽想象,有趣,適當加入環境、背景。)
2、教師巡視指導:針對學生的繪畫表現進行個別的指導。
三、作業展示,延伸
1、學生之間自由的相互展示:把你的`作品展示給你的好朋友看看,講講你畫的故事。
2、幾名學生上臺展示,其他學生參與。
(1)個別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業,并將自己的想法以講故事的形式表述出來。
(2)其他學生參與,教師根據學生所說情況提問:
你覺得他的想法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他是怎樣表現蝌蚪旅行的生動畫面的?
你喜歡他的畫嗎?說說你自己的看法。
(3)教師對學生的予以引導,并對展示的作品從故事情節和小蝌蚪組合的有趣等方面進行肯定和適當的。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學習領域,旨在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生活細致觀察的習慣,讓學生通過藝術創作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豐富他們的藝術體驗和感受,提高他們對藝術的感知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用藝術的方式表現生活、美化生活,并能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真實而獨特的感受,體驗美術造型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啟發學生觀察、體會、表現各種瓜果的外形、顏色、質感等。
2、操作目標:能夠用色彩大膽表現自己的獨特感受,并運用恰當的構圖創作出有情趣的畫面。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積極的體驗中提高觀察力,創造力,體驗生活美。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多種繪畫形式與色彩表現瓜果,體驗藝術的美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用色彩大膽表現自己獨特感受,并運用恰當的構圖創作出有情趣的畫面。
教學準備:
各種繪畫工具、課件、瓜果實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猜謎,活躍氣氛
(1)黃皮包著紅珍珠,顆顆珍珠有骨頭,
不能穿來不能戴,甜滋滋來酸溜溜。
(打一水果)——石榴
(2)黃金布,包銀條,中間彎彎兩頭翹。(打一水果)——香蕉
(3)身上有節不是竹,粗的能有鋤把粗,
小孩抓住啃不夠,老人沒牙干叫苦。
(打一水果)——甘蔗
教師可追問一句:你從哪句猜出來的?
[設計意圖]:預備鈴后的1分鐘,用謎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環境,既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又緊扣了教學目的,還
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猜謎的過程中,學生們簡單回憶水果在味道、顏色、形狀上的特點,為下面的進一步感受奠定基礎。
一、創設情境,感知瓜果的特點
1、過渡:同學們真是猜謎的能手,聽說我們班有很多同學還是種瓜果的能手呢!是不是啊?(學生疑惑)
2、教師出示開心農場,學生熱烈反應。
3、咱們班這么多果農啊,你們都種過哪些瓜果?指名生交流。
生:我種過……師:瓜果的品種真豐富啊!
[設計意圖]:美術課堂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景。情境的創設要與教學內容緊密配合,教師捕捉教材內部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興奮點,借助情境因材施教,使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活動方式巧妙地結合起來,使繪畫與豐富內在的情感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促使兒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使學生從“玩”的心態逐漸向著有意學習的方面轉化,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創設“開心農場”這個情境既符合教學內容,又和學生生活緊密相關,既給了學生直觀的美的感受,又給了學生以極大的啟迪,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受益在其中。
4、這么多瓜果中,你最喜歡吃哪種呢?你能來夸夸它嗎?
5、學生夸瓜果,(有幻燈片的大圖出示),教師隨即引導觀察。
【一個學生夸完以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發言,結合圖片,引導學生注意一些瓜果上的細節,比如顏色、瓜紋、細節。】
6、教師:這位同學夸了瓜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營養,借機板書:形狀、顏色,他還關注到了瓜果外型上的一些細節,真不錯。
7、教師小結:(出示圖片)瓜果有著獨特的形狀、豐富的顏色,看著就想吃,真是太誘人了!出示課題:誘人的瓜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夸水果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瓜果在形狀和顏色上的特點,尤其是形狀上的細節特點,為學生表現單個瓜果的`造型累積素材,讓學生有內容可畫。
二、教師示范,抓住外形的細節和大膽用色
1、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最愛吃什么瓜果嗎?我來畫一畫,你們猜猜看。師范畫,畫幾個橢圓形(不同的姿態、還有前后遮擋),學生馬上亂猜,教師公布答案——出示實物獼猴桃。學生馬上會反映:畫的不像,獼猴桃外面是有絨毛的。教師緊接著:哦,原來表現瓜果的時候要緊緊抓住它外形上的細節特征。隨即用點板畫絨毛。這樣呢?學生反應,師:獼猴桃毛茸茸的質感就表現出來了。
2、獼猴桃的肚子里藏著美麗的秘密呢!展示它的剖面,換個角度觀察,能發現瓜果的另一種美,像橙子、石榴、楊桃也是這樣。(出示圖)
3、看著這綠色的果肉,吃起來一定是——(酸酸的)。(出示粉色的獼猴桃,貼在原來獼猴桃的旁邊)那這個獼猴桃呢,看上去——甜滋滋的。因為——指名學生說:粉色給人一種甜蜜的感覺。
4、小結:看來,不同的色彩能表現瓜果不同的味道。
三、欣賞范作,感受色彩、構圖和畫面情趣
1、看,就像這兩幅作品,小朋友想用色彩表達什么樣的感受呢。出示一副暖色調的畫、一幅冷色調的,讓學生感受不同色調的瓜果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2、教師小結:像這樣,創造性的運用色彩表達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感,能使作品變得更加別致。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的美術教案01-24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1-06
(經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6-22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6-22
二年級美術上冊教案06-19
小學二年級美術上冊教案12-31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1-01
關于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1-24
(通用)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0-10
二年級上冊的美術教案(15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