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音樂教案>小學音樂教案

    小學音樂教案

    時間:2024-06-21 18:45:16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音樂教案[共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音樂教案[共15篇]

    小學音樂教案1

      教學內容:

      1、歌曲。

      2、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2、能說出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名稱并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和創造精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們在小學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紹一下各自的優點。

      3: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些什么事呢?

      4:討論交流。

      S:我們在一個大集體,一起游戲、一起上課、一起唱歌、一起勞動,一定要互相團結友愛,今天老師介紹一首新歌給小朋友——《好朋友》。

      6:跟著老師分句學唱歌詞。

      7:指導學生歌唱,在拍手處重點指導,與歌詞銜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插圖,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呢?

      10:分組仔細觀察,進行創編新歌詞活動。分組進行匯報。

      11:把好歌詞寫在黑板上。

      12:集體學唱新歌詞,并將老歌詞與新歌詞連起來唱。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明白,課間要文明游戲,不能追逐奔跑,做正當的游戲。)

      逐一出示實物:三角鐵、雙響筒、鈴鼓,并示范演奏。

      二:學習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演奏方法。

      1、分組表演,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這些打擊樂器外,小朋友還能想到別的嗎?

      作業:自找、自制打擊樂器。

      教后記:

      第二課時: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好朋友》(暫不用打擊樂器)

      1、演唱歌曲

      2、我們有很多好朋友,(引導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二、學習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詞——范唱歌曲兩遍。

      2:輕聲唱歌詞。

      3:指導學生演唱,唱好xO的節奏型,唱出歡快、跳躍感。

      4:分句學唱歌詞,再完整地跟琴唱詞。

      5:出示打擊樂器,讓學生認并選擇。

      6: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

      并寫出兩小節的節奏譜(碰鈴、響板)

      7:引導學生發現第3、6小節的小過門

      8:指導學生進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進行表演(唱、奏、動)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后記:

      第三課時:《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通過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興表演和伴奏,繼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增進學生表現音樂的欲望與能力,并繼續從中培養熱愛集體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學會《快樂的小舞曲》的歌詞及歌譜。

      教學過程:

      1、跟著老師的琴聲復習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復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節奏型。

      雙響:____│____│____X│

      碰鈴:__│__│__│

      三角鐵:X—│X—│X—│

      鈴鼓:__│__│X〃—│

      響板:____│____│____│

      注意事項:①必須先學會拍對各種節奏短句。

     、谙扔檬帜7麓驌魳菲鞯难葑喾椒。

     、墼谝黄鹧葑鄷r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師生共同為歌曲3、4兩句設計伴奏,老師進行歸納、總結,并寫出伴奏譜。

      二、伴奏。

      1、學生學習完整的伴奏譜,一起為歌曲伴奏。

      2、分組學習幾個少數民族的舞蹈動作,(教師指導)并討論如何表演:對形、角色難得分配等)

      三、學習。

      1、四張圖片導入新歌《快樂的小舞曲》教學。

      2、老師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誦歌詞,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3、跟著琴學唱歌曲。

      4、聽唱與跟唱相結合,學會歌譜,并要求背唱歌詞與歌譜。

      四、作業:

      1、為歌曲《快樂的.小舞曲》選擇幾種打擊樂器。

      2、并分組寫出伴奏譜。

      教后記:

      第四課時:快樂的小舞曲》伴奏

      教學內容:

      1、為歌曲《快樂的小舞曲》伴奏。

      2、集體舞《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在《快樂的小舞曲》的綜合性表演中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參與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體的音樂環境中繼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進一步加深對四分音符“X—”和八分音符“X”的認識。

      教學過程:

      1、隨音樂律動。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樂的小舞曲》(歌詞及歌譜)

      3、逐一出示節奏卡片:

     、賆—__│__X—│

     、赺_—X│__X—│

      ③X—X—│__X—│

     、躝___│X—X—│

      要求:①用打擊樂器按節奏譜演奏。

     、诙忠舴麜r三角鐵可用滾奏,鈴鼓可用搖奏。

     、鄹蠋熥,老師先演奏,學生模仿。

      4、將節奏譜進行分配,學生自己喜歡哪一條就演奏哪一條,一起為歌曲伴奏。

      5、分組合作:一組唱歌;一組伴奏。(再進行交換)

      6、集體舞學習,動作師生共同設計。

      7、有表情地邊歌邊舞。

      教后記:

      第五課時:音樂游戲《音樂探寶》

      教學內容:

      音樂游戲《音樂探寶》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形式全面復習前三單元的內容。

      2、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保持既有競爭又友好、和諧的氣氛。

      教學過程:

      1、學生觀察九幅插圖,初步了解游戲的全部內容。

      2、學生選擇游戲方式:集體還是小組競賽。

      3、如何向前走,一次最多可以走幾步,用什么方式決定,誰做評委?

      4、學生討論——師總結:

     、胚@個游戲可以集體做,也可分組競賽。

      ⑵用抽簽的方式決定:“1”或“2”。

     、羌w做老師當評委;分組競賽時可由一組同學當評委。

      5、先集體做,班長抽簽。

      6、分組競賽。

    小學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江蘇民歌《楊柳青》,使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濃郁的揚州民歌風格

     。病⒂幂p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楊柳青》,并嘗試用揚州方言來演唱

     。场⒅v授揚州相關文化,使學生增加對民歌的認識,并喜愛民族文化。

     。、通過學習歌曲《楊柳青》,感受江蘇人民對家鄉的熱愛;通過創編歌詞,由感受歌曲的立意轉為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受民歌獨有的地方風味;

      難點:嘗試用揚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歌曲引入

      1、初聽歌曲

      思考:歌曲與我們平時所學的有什么不一樣,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方言、速度、情緒)

      2、介紹江蘇地域及方言特點:

      “吳儂軟語”

      3、再聽歌曲

      思考:你能聽懂歌曲中的哪些歌詞

      4、引出并學唱最后一句“楊柳葉子”

      要求:“軟”、各歌詞之間的時值長短

      5、揭題《楊柳青》,介紹曲牌形式

      二、教學歌曲

      1、聽全曲

      思考;歌詞有什么特點(實詞與襯詞)

      2、思考: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襯詞?

      (能使歌曲更加活潑輕快,更加能體現江蘇民歌的特點,方言演唱的襯詞讓我們一聽就知道這個是江蘇民歌)。

      (一)第一部分

      1、聽第一樂句

      思考:歌曲中方言的唱腔咬字與我們平時的`普通話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2、學唱第一樂句

      跟唱法,師生接龍

      3、聽第二樂句,找方言咬字

      4、學唱第二樂句

      5、完整演唱第一二樂句

      在正確的“軟語”基礎上注意歌詞特點

      (二)第二部分

      師:要想歌曲變的更加有江蘇味,除了方言和我們動聽的歌唱之外,還有最能體現蘇州味的什么?(襯詞)

      1、聽襯詞部分

      思考:歌曲的襯詞部分又有什么特點

      每句結尾的襯詞都不一樣

      2、聽師范唱歌譜

      思考:歌譜中又有什么特點

      每樂句結尾都是“11 1

      3、師生接龍演唱歌譜

      生唱“11 1“,師唱其他部分

      4、完整演唱歌譜

      在“11 1”處加拍手

      5、教唱襯詞

      (三)完整學唱歌曲

      1、完整聽歌曲,輕輕跟唱

      2、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要求:江蘇味

      3、情感處理

      分析歌詞:露水、柳葉。要求唱的時候聲音位置及情感處理

      4、出示雙響筒

      聽第一段歌詞,思考:如何用雙響筒與拍手分別為歌曲伴奏?

      5、完整出示兩段歌譜

      第一段演唱歌詞,第二段用雙響筒及拍手為歌曲配樂

     。]有樂器的學生用口技模仿)

      三、歌詞創編

      師引:江蘇人民熱愛自己的家鄉,唱出了這么一首美妙動聽的楊柳青,那你能不能用我們自己的地方方言也來歌頌一下自己的家鄉

      1、生試練,全體學唱

      2、出示歌片,學生集體用方言朗誦

      3、用石浦方言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四、小結

    小學音樂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歌曲《春曉》的學習,感受音樂與古詩的完美結合,對以我國古典詩詞為題材的現代音樂作品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2、通過用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春曉》,體會不同的速度對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所產生的作用。

      3、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八分休止符的運用

      2、附點音符的演唱。

      三、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聽過《春天在哪里》這首歌嗎?讓我們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學們,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春天是那樣的美,到處是萬紫千紅,到處是花紅柳綠,哪位同學能夠用你的歌聲來表現春天呢?

      ——讓學生自由演唱。

      3、剛才大家演唱了贊美春天的歌曲,還有哪些同學能夠吟誦贊美春天的古詩呢?

      【寓教于樂】(古詩文化)

      1、剛才有位同學吟誦了《春曉》這首詩,你們看,唐朝詩人孟浩然多了不起,僅僅用了20個字就描繪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感受這美妙的詩句吧!——師生共同誦讀古詩。

      提問: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師:大家說的太好了,面對這么美麗的春光,我們的詩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覺曉,……” ——師配樂朗誦。

      2、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知道嗎,這首詩還能唱一唱,這種唱法叫古詩新唱,想聽聽嗎?

      (1)、欣賞童聲合唱《春曉》,感受歌曲情緒。

      (2)、出示歌單,老師做示范演唱。

      3、老師逐句教唱。

      4、老師唱詞,學生唱la音。

      5、輕聲演唱歌詞。

      6、解決難點:

     。1)歌曲的四個休止符處加上四個動作:聽、聽、看、搖頭。

     。2)最后一句,附點音符的運用。

      7、再次輕聲、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領唱,男聲伴唱。

      9、男生領唱,女生伴唱。

      10、分組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11、教師指揮完整演唱一遍。

      【創造表現】(歌曲處理)

      1、師分別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請學生仔細聆聽后說一說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緒有什么不同。

      2、排練合唱《春曉》,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節目——大合唱《春曉》。

      【完美結課】

      感謝全體同學,你們的歌聲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這節音樂課吧!

      【教學反思】

      本堂課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人參與。教學中緊緊圍繞“春”為主題,從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說春天,唱春天的來引導學生探索和體驗春天。上完課,我就有很多的感觸。最大的感觸是——不能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聰明的',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勇敢、踴躍的表現自己,我也努力來創造一個民主的課堂。因為只有課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學生才會感覺到心理的安全,才會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當然,這對于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不僅課堂中每個環節的設計要周密考慮,教學時還要善于調控好整個教學局面。

    小學音樂教案4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應該怎么設計?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

      教學內容

      學唱《紅眼睛綠眼睛》

      教學重點

      能夠與同學合作。

      教學目標

      ⒈學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⒉了解小學生常見的行為規范。

     、衬茉谛睦锬都t眼睛綠眼睛》。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

     、苯處熖釂枺和瑢W們上學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學校的?學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家長開車送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紅綠燈是警察的'幫手,與警察共同指揮交通秩序,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通行。

      紅燈和綠燈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紅燈亮時,車輛行人停止通行,綠燈亮時,車輛行人通行等。

     、猜犚魳,做游戲。

      每個同學手上都有一張紅紙牌和一張綠紙牌,聽教師唱歌,教師唱到“紅燈紅,紅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停一!睍r,同學們舉紅牌,唱到“綠燈綠,綠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向前進”時,同學舉綠牌。

     、掣枨础醇t眼睛 綠眼睛〉〉,做游戲。

      請一名同學做警察舉紙牌,其他同學邊唱邊扮演行人和車輛,看見紅燈停止做動作,看見綠燈繼續做動作。

      二、看圖標、做判斷,選擇放聲歌唱與心里默唱。

     、闭堃幻瑢W做警察舉紙牌,舉紅燈時,教師在心里默唱,舉綠燈時,教師大聲歌唱。教師做警察舉紙牌,同學們默唱或放聲唱。

     、部磮D標,選擇大聲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斷行為:吸煙、鳴喇叭、走人行道、廢品扔到垃圾桶等。用紅綠燈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現出來。

      三、小結 。

      四、作業設計:自己設計圖標做游戲。

    小學音樂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憶江南》,培養孩子對自然以及江南魚米之鄉的熱愛之情。

      2、學會用飽滿圓潤的聲音去演唱歌曲,學會用漸強和漸弱的聲音來

      表現歌曲。引導學生參與以小組為單位的創編活動,使每個同學都積極投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去。

      3、引導學生從速度、力度、情緒、節奏等方面欣賞音樂、表現音樂。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用飽滿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憶江南》。

      2、教學難點:唱好《憶江南》,特別是歌曲高潮處的漸強、減弱,結尾處的高八度的旋律以及一字多音之處。

      三、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圖片,回答問題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組風景圖,請你欣賞后告訴我(多媒體展示)

     、攀鞘裁吹胤降木跋螅浚ń希

     、婆c我們北方相比,風格有什么不同?(清新、淡雅、秀麗、純凈)

      師:自古就有許多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無數的美文和詩篇,你們知道哪些跟江南有關的詩詞呢?(生答)

      2、導入《憶江南》

      師:唐代詩人白居易早年也在江南生活,晚年他回到故鄉陜西回憶江南美景時欣然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詩《憶江南》,后來人們用優美的旋律把它譜成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

      [設計意圖]:了解作品創作背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出示課件《憶江南》。

     。ǘ┬率诮虒W

      1、朗誦

      (1)先聽老師有感情的配樂朗誦一遍詩詞《憶江南》。

     。2)請學生配樂朗誦《憶江南》

      [設計意圖]:通過配樂欣賞江南美景和配樂朗誦讓學生借助生動的畫面初步感受歌詞之美,江南風光之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唱詞

      師: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用委婉的旋律來唱唱江南。

      (1)聆聽錄音范唱,學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2)教師范唱歌譜,讓學生說出歌曲的旋律是由哪幾個音符組成的?

      生:聽、答(由1、 2、 3、 5、 6、五個音組成)

      師小結:旋律由1、 2、 3、 5、 6、五個音組成,這是我國的特有民族調式,因旋律結束在5音上,所以這是一首徵調式的歌曲。(解釋一下民族調式)

      (3)學唱歌譜

      讓學生跟琴哼唱(視唱)旋律。

     、賹W生用WU哼唱

     、趯W生輕聲視唱旋律

      ③第三遍跟著琴完整的視唱一遍旋律。

     。ㄈ椋旱谝槐槭煜ば,第二遍糾正錯誤之處或跟著教師模唱,第三遍完整演唱。)

      [設計意圖]:哼唱旋律,降低歌曲難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共同完成對歌曲的初次演唱,讓學生了解節奏的緊密和舒展,了解音樂的感覺、情緒變化。

      (4)再次聆聽歌曲,請學生說說歌曲有幾個樂句(四個)

     。4)填詞演唱歌曲。

      ①第一遍教師彈琴,學生輕聲哼唱。

      ②處理歌曲“好”字。

     、壑笇А耙蛔侄嘁簟钡难莩椒

     、苤笇W生用準確的速度、力度、情緒演唱歌曲結束句

     。5)完整演唱歌曲

      提示學生要唱得飽滿圓潤。

     。ㄈ┍憩F歌曲

      1、請學生設計不同的力度來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的強弱對比,讓學生在身心愉悅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并提高對音樂的'表現和創造能力,加深對歌曲的了解。

      2、請學生討論用多種演唱形式處理歌曲。

      分組展示。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注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智。

      (四)拓展延伸

      欣賞《小城雨巷》

      進一步感受江南音樂的柔美,感受江南舞蹈的韻味。

     。ㄎ澹┱n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從多個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有關我們江南的音樂、歌曲還有很多,這就要我們去做一個有心人,用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江南景色的美,去發現江南音樂的美!

    小學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1、“0”和“‖∶ ∶‖”的認識和唱法

      2、學習歌曲《下蛋啰》,能用輕快的聲音有表情的表現歌曲。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如(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即興歌舞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對歌曲的創作能力。

      4、通過聆聽、表演,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表現和感悟歌曲情景。

      教學難點:

      對歌曲的表現,讀襯詞時的清晰、準確,以及咬字吐字,

      教學準備:

      課件、頭巾、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表演導入

      1、聽音樂《我的小雞》模仿進教室師:剛才我們模仿小雞,你們喜歡嗎?趕緊找見位置帶大家去雞場,快快小火車來了,快上車吧。我是司機,走啰。

     。ǜ枨痘疖囬_啦》師生表演)

      二、聆聽《公雞母雞》

      1、師:到站了是誰在歡迎我們呢?仔細聽(課件《公雞母雞》)出示圖片揭題

      首先唱歌是誰?母雞的聲音是怎樣的?(學生2模仿)出示:2/4 xx x︳xx x︳

      咯咯噠︳咯咯噠︳(學生齊模仿)再聽這個大母雞是怎樣叫的?

      2/4 x x x x x︳x x x x x︳咯咯咯咯噠︳咯咯咯咯噠這個大母雞好像是急促的告訴大家,我下蛋啦(學生2模仿)下蛋啦心情應該很高興,所以急促的要告訴大家我下蛋啦!用高興的.情緒來模仿。(齊模仿)

      2、復聽《公雞母雞》

      師:聽公雞是怎樣叫的?(師生模仿)公雞叫與母雞叫有何不同?聲音哪兒不一樣?出示旋律線﹀﹀

      師小結:公雞的聲音長連貫,用線來表示,母雞的聲音短快斷開點表示母雞叫。

      三、學習歌曲《下蛋啰》

      1、師覺得心情怎樣?有什么喜事告訴我們呢?(出示視頻動畫《下蛋啰》)板書:下蛋啰

      2、復聽CAI范唱

      師:母雞下蛋的表情,下蛋后的心情怎樣?哪句表現下蛋的心情?為什么下蛋要漲紅臉呢?(生答)

      小結用勁、辛苦心情怎樣?誰都沒有我的蛋多大,用一個詞就是神氣得意。給老師表現神氣得意的樣子。(學生跟老師模仿叫聲)

      學生齊表現神氣讀叫聲

      3、歌中還寫了什么?老師讀歌詞看有沒有不認識的字一會游戲。(師讀詞)老師哪里讀了兩遍?講解﹕‖遇到兩個小人要反復。提問:為什么要加反復記號?(因為大母雞生了蛋,感到很自豪、很驕傲,它要告訴別人聽,所以要唱兩遍)

      游戲:老師讀前半部分,學生讀叫聲。有幾次叫聲(老師在0處加一個蹲下的動作。)老師在什么地方加了一個動作?對“0”表示休息,母雞休息一下。(學生練讀0處。)

     。ㄖv解休止符:小朋友請看大屏幕,看看哪一個地方有母雞下的紅雞蛋呀?以后小朋友們看到歌譜里有雞蛋都得停一拍。我們還要送給這種雞蛋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休止符。

      交換讀師邊讀邊表演。

      4、CAI伴奏生讀詞。

      5、師琴伴奏范唱

      6、小聲跟琴唱師指導【讓我們把休止符藏在心里來唱這一句。師用動作(兩手放在胸前作雞蛋狀)表示休止符,生跟著模仿】

      7、師琴伴奏師生分角色演唱:你們來唱母雞的叫聲和母雞的話,老師來唱其他的歌詞,師生隨琴演唱,先稍慢后再稍快的唱。

      8、學會的起立唱隨琴伴奏

      9、帶表情唱表演神氣可愛的大母雞琴伴奏

      10、有大樂隊給你們演奏呢好好唱CAI伴奏,師表演生唱

      11、全體起立表演神氣得意可愛的大母雞CAI伴奏,

      12、老師挑選學生上臺表演師講表演規則

      老師給你們準備的道具圍頭巾,第一排的同學圍成雞窩半圓堵住不要讓看見。其他同學當評委。

      13、學生表演、小評委評價師、同學們表演的很好,看下蛋了沒有?呵呵呵牧場的叔叔阿姨真逗給我們放了一個神氣蛋娃娃,獎勵給你們今天出色的表現。

      14、時間允許的話加入打擊樂器響板、串鈴。

      四、小結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開車火車回家吧,下節課帶大家去雞場

    小學音樂教案7

      教學目標:

      1.師生性、生生情,人間最珍貴的是友誼。通過學習主題鮮明、情緒熱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讓世界充滿愛》、《可愛的蘋果》等作品,讓我們進一步體驗友誼永存。

      2.唱好二聲部合唱《手拉手》、《可愛的蘋果》,從和諧的音色中享受友誼給我們帶來的樂感,并進行兒歌歌曲創作活動及藝術實踐活動,表達對老師的情誼。

      3.欣賞聲樂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讓世界充滿愛》,體驗人間的情和愛,并編創舞蹈動作。

      教學內容:

      1、聆聽《我的朋友在哪里》、《讓世界充滿愛》

      2、表演《手拉手》、《可愛的蘋果》

      3、編創與活動

      教材分析:歌曲《手拉手》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充滿朝氣的少年兒童歌曲。歌曲表現了同學之間的友情和真情,熱情地頌揚了歡樂的友誼。歌曲采用4/4拍,大調式,曲中每樂句中

      “”切分音的運用很有特點,使得曲調活潑跳躍,富于動感。句中伴以拍手聲熱烈地渲染了歌曲歡樂的氣氛,表達了兒童們為創造一個充滿友愛、溫曖的世界的美好愿望。歌曲以六度大跳進入合唱部分(8小節),在曲調上采用了重復的手法,配以襯詞“啦啦啦”使同學間歡樂的友誼這一情緒得以進一步地抒發。第29-33小節又以齊唱形式、重復的音調出現,末句旋律逐漸向上推進形成高潮,最后結束在“”主音上。

      教學重點:通過聆聽和歌唱體會友誼

      教學難點:藝術創作實踐活動

      課時:一課時

      第一節

      教學內容:

      1、表演《手拉手》

      2、創作動作:為兒歌譜曲

      教學重點:唱出曲調活潑跳躍,富于動感的特點

      教學難點:“”切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表演《手拉手》

      1.從文明禮貌習慣導入。

      設問:人與人表示友好、友誼、友愛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動作?

      2.聆聽范唱:

      (1)說說這首歌講些什么內容?

      (2)這首歌在節奏上有什么特點?哪一種節奏型出現很多次?你能拍擊一下嗎?

      3.學唱歌曲。

      (1)在教師指導下學唱第一樂句曲調(第1—6小節),注意樂句的完整性,注意切分節奏。學唱時,讓學生用2/4拍指揮圖式劃拍,把握住節奏。

      (2)學生自學第一樂段的第二、第三樂句。在自學前,教師先范唱這兩樂句曲調,并要求學生聽辨這兩個樂句的曲調與第一樂句的關系(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以提高學生分析、聽辨的能力。

      (3)在能流暢地唱好第一樂段的曲調的基礎上學唱第二樂段。

      (4)第二樂段的`二聲部并不難學。因8小節的合唱實質上是兩個4小節的重復?梢宰寣W生自學,在合成時教師注意調整兩個聲部的音準與和諧。接著的單聲部比較簡單,學生能視唱。

      (5)完整地、以稍快的速度、有朝氣地唱好全曲調。

      (6)填上歌詞以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

      4.表演歌曲。

      (1)按歌譜上要求,在第一樂段長音處加上集體拍手。

      (2)讓學生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其基本音型為“”,在歌譜上有色塊處用“”節奏,以烘托熱烈的氣氛。

      (3)有條件的班級,可用豎笛、口風琴為歌曲伴奏。

      (4) 編創設計一組舞蹈動作為歌曲伴舞或排成表演唱。

      二、創作動作:為兒歌譜曲

      1.讓學生熟讀兒歌,能有感情地背誦。

      2.創作好第一句歌詞的曲調,反復詠唱體驗,在自己滿意的前提下,唱給周

      圍的同學聽。

      3.在第一句的基礎上創作第二、三、四句,運用以前學到的模仿、重復等手

      法進行創作。

      4.完整地唱給周圍的同學聽,征求意見進行修改后為大家表演。

      三、課后小結

    小學音樂教案8

      一、教材分析: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該單元所選的文章都是描寫歷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尋他們的足跡,學習他們的精神,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學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淺顯的,模糊的。這篇文章以細膩的筆法,形象的描寫了這位音樂巨人獨特的個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學習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培養搜索信息的能力;

      2.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3.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學法指導:

      1、速閱讀的方法:不出聲、不回讀、不指讀、不唇讀,搜索重要信息;

      2、讀寫結合法:讀是基礎,是吸收;寫是表達,是創造。

      3、自主探究法:小組間的討論和評價。

      四、教學過程:

      (一)音樂激思,遙看大師:

      播放貝多芬的作品《命運交響曲》,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沉思遐想。追問:聽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貝多芬是怎樣的?剛才我們與大師貝多芬進行了一次心靈的交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看看這個被稱為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說明:音樂是宇宙通用的語言,通過聽,激發學生想象和閱讀的興趣,自然的導入課文,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

     。ǘ┱w感知,走近大師

      1、快速閱讀課文,讀完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腿耸窃鯓釉L問貝多芬的,其間主要寫了幾件事?

      2、再談對貝多芬的認識。

      說明: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這一環節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

     。ㄈ┚植科肺,觸摸、評價大師

      剛才我們初步了解了音樂大師貝多芬,現在我們再由外表到內心對貝多芬進行更深入細致的了解。

      1、劃出描寫貝多芬外貌的句子,抓住關鍵詞語說說這些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個性?

      2、這些描寫是按照什么次序來寫的?明確:由整體到局部,局部(由上到下)

      3、貝多芬的哪些語言觸動了你的靈魂,請談談你的感受。

      在20節、22節、24節、27節等處

      4、再請學生談談:你眼中的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讓學生各抒己見,結合課文和自己舊有的知識來談。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說明: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

      (四)拓展延伸,摹寫小我

      1、從這篇文章中,你認為要寫好一個人物必須注意那幾點?

      明確:要通過多種描寫刻畫人物,外貌描寫(與眾不同之處,以形傳神,忌臉譜化)語言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

      2、寫作:《猜猜他是誰》為題,寫一個班內人物,重點通過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該人物獨特的個性。交流。

      說明:讀書貴在能入能出,借鑒模仿是寫作的基礎,通過寫能進一步感悟領會本文描寫人物的精妙。

     。5)回顧課文,與大師平等對話

      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邊聽邊寫《貝多芬,我想對你說》,寫出一兩句有獨特見解的話。相互交流。

      說明:以音樂為背景,加以評論,便于學生創造性的閱讀,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

      板書設計:

      衣著 整體

      頭發 蓬亂 上

      形 外貌 頭部 眼睛 深邃 局部

      嘴 緊閉 下

      神 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說明:此板書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總體評價:此教案注重學法的培養,使學生在與大師的對話中,自主探究。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精神。

    小學音樂教案9

      年級

      小學第四冊

      教學內容

      歌曲《郊游》

      欣賞《嘀哩嘀哩》

     。ㄈ艘舭媪x務教育標準實驗教材第四冊第一課)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嘀哩嘀哩》,演唱《郊游》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能在學會歌曲后,跟著老師準確地按音高唱唱名。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郊游》。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關于《春天》的各種作品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話說春天――聆聽歌曲《嘀哩嘀哩》

      1、點擊課件,播放音樂《嘀哩嘀哩》,迎接學生進教室。

      2、與學生一起做拍手游戲。

      3、談話引題:春天在哪里?大地的景象有什么變化?

      1、聽音樂《嘀哩嘀哩》進教室。

      2、隨音樂做拍手游戲。

      3、說說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

      交流師生感情。

      從歌曲《嘀哩嘀哩》自然引到春天的話題。

      尋找春天――學習歌曲《郊游》

      1、引題: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

      2、點擊課件,播放歌曲《郊游》。

      問題:郊游時的心情是怎樣的?說說郊游時的發現。

      4、指導學生理解歌曲內容,有表情朗讀歌詞。

      5、再次播放歌曲《郊游》。

      6、指導學生隨鋼琴演唱歌曲。

      7、指導學生練習較難的第三、四樂句。

      8、指導學生按進行曲速度演唱歌曲。

      9、指導學生隨鋼琴唱歌曲旋律。

      10、指導學生進行歌曲處理,提示學生從生活經驗去感受。

      11、點擊歌曲伴奏,用形體動作暗示學生有表情演唱歌曲。

      12、指導學生編創歌曲。

      1、說說自己在春天里最想做的事。

      2、完整地聆聽歌曲《郊游》。

      3、說說郊游時的心情與發現。

      4、有表情朗讀歌詞。

      5、再次聆聽歌曲。

      6、隨鋼琴輕聲演唱歌曲。

      7、重點練唱第三、四樂句。

      8、隨鋼琴按進行曲速度演唱歌曲。

      9、隨琴演唱歌曲旋律。

      10、根據生活經驗處理歌曲,為歌曲加引子和結束句,以及斷與連的演唱技巧處理。

      11、有表情演唱歌曲。

      12、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杭州著名景點編創歌曲。

      從春天的話題引到學習歌曲《郊游》。

      從聽覺入手,引起學習的興趣。

      理解歌曲內容,體驗郊游時的情感。

      為歌曲的學習打好基礎。

      歌曲的學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歌曲的處理采用自主形式,讓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尋找答案,并對不同的處理方法,通過討論、唱一唱、試一試中選出最佳方案。

      貼近學生的生活,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表現春天

      1、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表現歌曲《郊游》。

      2、巡視學生分組活動情況。

      3、評價學生的分組活動和表現。

      4、展示學生收集的關于“春天”的`作品。

      1、分組設計如何表現歌曲《郊游》。

      2、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分組表現歌曲《郊游》。

      3、評價同學的表現。

      4、展示收集的關于“春天”的作品,并唱一唱、念一念、演一演。

      發揮學生的個性,學生可以通過唱、跳、畫、彈等多種形式表現歌曲。

      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表現。

      感受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體會相同的內容可以有多種的表現形式。

    小學音樂教案10

      第一單元快樂的doremi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快樂的doremi》

      教學目標:演唱歌曲《快樂的do re mi》感受和表現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認識和演唱音符doremi,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節奏。

      重點:識記doremi三個音。

      難點:掌握附點音符和進行音樂創編活動。

      教學準備:錄音機、節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你都知道哪些音符?誰的耳朵靈?初聽《快樂的do re mi》師:這首歌曲里都演唱到了哪幾個唱名?(doremi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歌曲《快樂的doremi》。

      二.學習歌曲

      1. 播放《快樂的doremi》歌曲。

      師:歌曲里唱的是哪幾個音符?它們出現了幾次?(3次)

      2. 出示歌譜,教師演唱《快樂的doremi》,學生接唱歌中的doremi。

      師:你能聽出來這首歌是幾拍子的歌曲?你覺得這首歌哪一句比較難唱?哪位同學來幫幫他。

      3、 節奏練習①××│×××│××│×-│

      ②××│×××│××│×-│

      提問:這兩種節奏有什么不同?哪一種比較有跳躍感?

      ③ ×× ××│×××│×?× ×│×-│

     、堋痢痢俩Α痢 │×-│× o│

      4、學生用自己喜歡方式表示四分體止符。

      5、聽錄音學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師仔細聽學生演唱加以指導。

      難點5 66 6 │ 161│ 7?12│1-│

      你變成了小 鳥 的歌曲。

      77 1 │22│1-│(注意跳音)。

      7、 學習演唱二、三段歌詞

      8、歌表演。

      三、總結:同學們學習的情緒很高漲,但整個歌曲的節奏掌握的不是很好,還需要鞏固。

      第二課時

      課題:我是小小音樂家

      課型:唱歌綜合課

      教學目標:

      1、 學唱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感受歌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了解豎笛,學習吹奏1、2、3,并引導學生用123三個音進行音樂創編活動。

      教學重點:

      1、 學生能感受出歌曲的歡快氣氛,演唱時有一定的表現力。

      2、 能熟練認知1、2、3三個音。

      教學難點:

      用1、2、3三個音進行的音樂創編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歡迎同學們又一次走進歡樂的音樂課堂,在今天的課堂上,老師將帶領你們學習一首新歌,認識一些新朋友,請聽下面的幾首歌曲:(師播放《找朋友》《快樂的do re mi》)

      二、學習歌曲

      1、師:聽了剛才的幾首歌曲,老師看出同學們熱情洋溢,快樂的情緒早已寫在了臉上,現在請同學們聽――

     。◣煵シ鸥枨段沂切⌒∫魳芳摇

      a 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b 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

      學生活動:討論思考回答

      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性評價。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師:同學們聽好老師的演唱,然后輕聲的跟著老師模唱。

      學生自主活動:輕聲唱詞

      學習1、2、3三個音符

      音樂知識:跳音記號

      4、解決難唱的樂句(學生找出難唱的樂句)

      a 提示學生弱起小節和 0 1 1 節奏。

      b 重點教唱 0 5 4| 3 3 3 4 3 | 2 2 2 5 4 | 3 3 3 4 3 | 2 2 2 |

      c 學生小組活動:交流演唱歌詞

      視唱教學:

      教師教唱第一句曲譜:1 1 2 2O3 3 5 4O3 3 2O1??

      5、教師進行階段性評價,進行思想教育

      6、處理歌曲:

      師:你們最喜歡哪幾句,為什么?用什么情緒演唱最好?

      生答(略)

      師:下面,我們根據剛才對歌曲的處理,再有感情的唱一次吧,空拍處將手指放在嘴唇上。

      教師進行階段性小結。

      三、 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哆來咪》

      課型:活動課

      活動目標:

      1、認識代表do到si的七個音符。

      2、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風格。

      3、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會唱do到si的唱名

      2、代表do到si七個音符的音符卡片各一張

      3、在場地周圍設置7個音符的家。

      活動過程:

      1、認識do到si的音符娃娃

      ⑴認識代表do到si的音符娃娃

     、埔浴捌邆音符娃娃表演節目”導入主題。

      2、欣賞歌曲

     、诺谝淮螁涡尚蕾p歌曲,通過提問:"這首歌曲你覺得 好聽嗎?是活潑的還是很抒情的?你聽到了什么?"

      ⑵分別提問七個音符是 什么?并結合點擊電子琴中的7個音符進行分句欣賞,幫助同學理解 歌詞內容。

      3、角色表演

     、抛屚瑢W們到音符的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隨音樂進行表演。⑵根據情況提出要求,再次表演。

      4、同學們與音符娃娃道別,自然結束

    小學音樂教案11

      活動內容:

      1、發聲練習

      2、排練《讓我們蕩起雙槳》

      活動過程

      1、發聲練習

      (1)、音域擴展練習

      (2)、頭聲練習

      (3)、哼鳴練習:調整音色、音量、音高,適當控制,哼鳴的位置高,穿過眼睛唱出來。

      2、合唱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排練

      (1)、分聲部唱譜、唱詞。

      (2)、合唱歌曲

      (3)、歌曲處理

      (4)、教師示范mp、mf、p、f、漸強、減弱、漸慢等在音響效果中的'變化和指揮手勢中的表現。

      (5)、對合唱中的起聲和收聲提出要求,要整齊劃一,在感覺上好象是一個人在演唱,要集中關注指揮的手勢,一切行動看指揮。

      (6)、訓練隊員對指揮手勢的敏銳性。

    小學音樂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歌曲,深刻體會曲中透露著的一股淳樸的,濃濃的師生情。

      2、技能目標:指導用柔和的音色,深情地演唱齊唱部分(稍弱);用飽滿的精神,和諧的音色,更加動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強)。

      3、知識目標:理解節奏對表現第一部分情緒的作用。正確理解旋律對表現第二部分情緒的作用。

      4、過程與方法:以興趣引入(通過學生唱“雪花”,誦“詩歌”等感興趣的形式)為切口;以情感教學(包括分析歌詞,談話等引起情感共鳴)為主導;以音樂教學(包括唱,聽,分析音樂要素等)為主線;

      二、教學重點:

      1、感受師生情。

      2、重點指導低聲部,用和諧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在合唱中培養學生相互聆聽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

      1、如何“合”成優美的音色,深情歌唱。

      2、歌曲中的長音,休止符弱起音等要素。

      四、教學過程:

     。ㄒ唬┳晕医榻B。(拉近師生距離,促進課堂交流)

      師:同學們下午好,我是文峰學校的周老師,很高興能在音樂課中認識你們。你們愿意讓音樂成為我們這節課共同的好朋友嗎?(謝謝)

      (二)新課鋪墊:

      1、聽師彈奏”歌曲第一部分旋律,同時師用“嗚”哼唱。(目的:1、單刀直入,熟悉第一部分曲調,2、體現音樂課的聽覺價值,增強美感體驗。3、在音樂中啟發學生想象。感受情緒。)

      師:好,我們這個朋友呀,很特別。它看不見摸不著,只等我們的小耳朵去聆聽喲。所以呀請你閉上你的小眼睛。聽一聽老師的歌聲好象帶著怎樣的一種怎樣的情緒?歌聲好象讓你想到了什么?

      生活動:聆聽音樂,自由想象,并談一談所想。

      師:我剛才表現的是溫柔的和風,就像是春天中的柔風,輕輕的撫摩著臉,很舒服。那冬天的風你喜歡嗎?冬天你最喜歡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呢?

      生活動:談喜歡什么。(雪景等)

      2、唱第二部分第一二句合唱。

      A、分聲部演唱紛紛揚揚的大小雪

      師:老師也非常喜歡雪,你看(雪景圖片)老師也帶來了一幅冬雪圖,現在我給它配上兩段音樂吧,這兩組同學來表現紛紛揚揚的大雪,(用啦唱)那兩組同學來表現紛紛揚揚的小雪。(大雪代表高聲部,小雪代表低聲部,要求聲音連貫)

      B、合唱大小雪

      師:現在讓大雪和小雪同時飄灑在天空中,你聽老師是怎樣讓鋼琴把他們合在一起的,你會聽到自己聲部的聲音嗎?(師提示第一個音,看學生演唱效果再指導)

      3、用同樣的方法唱三四兩句,表現輕快活潑的小河

      師:大雪落在草地上,小草唱起了歡樂的歌;小雪落在小河里,小河唱起了歡樂的歌。

      小草和小河一起舞蹈。(高聲部為小草,低聲部為小河,要求聲音稍跳躍)

     。ㄈ┮龈柙~,熟悉內容(目的:通過小詩的形式吸引學生,引起內容的高度關注,因為這里可以集中啟發情感)

      1、師有感情地朗誦第一段歌詞。

      師:同學們唱得真好。冬天在同學們的歌聲中變得更加美妙動人。老師想到了一首詩,你聽詩中出現了一個什么人物?他在做什么?

      生活動:聽,談。

      師生一起總結:老師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夜去家訪,家訪后還要回學校,回學校還要翻過一座山,經過一座橋。老師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為學生付出了那么多,學生非常感動,于是和老師一起翻山越嶺回學校。真是一個感人至深的畫面。所以要深情地朗誦

      2、生有感情地朗誦第二段歌詞。

     。ㄋ模┱w感受歌曲(歌曲的速度,情緒,結構)

      師:為了更好地表達這份難忘的師生情,老師找到了這首詩的歌曲,同學們想聽嗎?聽之前我們想象一下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歌曲的情緒是不是變得更加深情了?

      師活動:聽的時候合唱部分由師唱低聲部(目的:范唱中低聲部不明顯,教師有意突出低聲部)

      生活動:聽歌曲(不看譜例)(目的:加強聽覺)

      1、分析歌曲的演唱形式。

      師生一起小結:我們看一下歌曲的譜例。第一部分為齊唱,第二部分為合唱,最后是一個尾聲。

      2、分析情緒,速度(目的:理解中速更能表達一種深情的情緒)

      (五)學唱第一部分

      1、師邊唱邊劃旋律線。師:除了歌曲的速度外,還有什么原因使歌曲顯得那么深情呢?我們看第一部分,一共有幾個樂句?每個樂句的尾巴都有兩拍,

      2、師邊唱邊拍節奏,并簡要點出節奏的特點(雖然是沒有音符的節奏,但是要體現感情和音樂性。我比賽時沒做到)

      師:你看這四個樂句都使用了哪一個節奏呢?(供選擇答案)我把這個節奏的第一拍悄悄地藏起來,是一個弱起,更能表現一種靜悄悄地深情的感覺。

      3、帶領學生拍一拍節奏

      師: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節奏給歌曲帶來的深情的感覺吧?注意了,每一句的'尾巴哦。

      5、用連貫的“嗚”模唱。

      6、填上我們的小詩來試一試?(要用柔和深情的感覺唱,把每個字咬準,說清楚)

      7、根據實況再用范唱等指導。

     。⿲W唱第二部分

      過度語:從同學們的歌聲中老師感受的一股暖暖的情誼,那么怎樣才能把師生之間的感情表達的更加動人呢?你知道作曲家換了一個怎樣的演唱形式嗎?

      生:合唱

      1、學低聲部旋律

      A、師范唱低聲部(當時我只是機械地為學生唱譜而唱譜,沒有在唱時表現出山的高峻,路的陡滑等逼真的音樂形象;冢

      師生:如果高聲部代表老師的話,那么低聲部就代表…、(生說)。好,那你聽現在老師唱的是代表學生的還是代表老師的?

      B、“學生”有感情地唱譜(因為范唱時沒注重情感,學生沒有聯想。所以我只能評價學生當時唱得很準,但缺少感染力)

      C、填詞唱低聲部。

      師:“學生”填上歌詞唱一下。高聲部同學(“老師”),你們的節奏和歌詞和“學生”是一樣的,所以也要利用時間好好自學一下。

      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意境和內容對低聲部作形象的比方,指導音準,音色,休止符等難點。

      如:橋很長,尾巴有四拍;

      要把最后一句的“木橋”連起來唱(一語雙關,效果很好。當時是即興想到的)。

      過木橋很不容易,要輕巧一些等(當時我聽出了學生在“我送你過木橋”這句上出現了節奏障礙,但我忘了指出;冢

      C、分析該部分分――合――分――合的變化

      師:那你有沒有發現老師和學生的曲調是不是始終都不一樣的?來聽一下,他們在哪一句的時候相互碰撞了一下?(第二句前半句)對,他們呀同時看見了小木橋呢?木橋很窄,分開走,最后一起過橋,來到目的地。多么形象的音樂呀。

      D、“老師”唱譜唱詞

      師:好,通過剛才聽“學生”的演唱“老師”肯定也領會了不少吧。“老師”一定是很厲害的,分別唱一次譜和詞。

      E、“師生”合唱

      師:你看,現在鋼琴是怎樣把你們的歌聲給合起來的?你們在我的琴聲中找一找自己的聲音。

      (第一遍聽琴默唱,第二次看情況,假如分不出誰是“老師”,誰是“學生”就重點指導唱好前一二兩句。)

      F、尾聲略

     。ㄆ撸┩暾莩

      好,現在我們要完整演唱歌曲了,F在你們就是周老師心目中最優秀的合唱隊員了,哪一個隊員來說說在演唱的時候分別要用怎樣的聲音去表現歌曲的不同部分內容嗎?(要求學生從音色,音量,演唱方法,情緒上去回答)我們只有一次的合作機會,希望你們投入地唱一回。

      (八)總結

      我心中合唱隊員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正是由于合唱所以才讓你們的聲音聽起來更加和諧,更加豐滿,讓我們在這首濃濃的難忘的師生合唱中相互說聲再見吧。(放音樂)

    小學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花非花》這首歌曲,使學生了解此曲作者、歌詞以及歌曲背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與呼吸在歌曲中的運用,為初學者打下良好的基礎。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掌握歌曲的旋律、音準、調式及語言的準確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本詩的作者,感受我國豐富的古詩文化。

      教學重點:

      聲音統一,氣息均勻的控制能力。

      教學難點:

      歌曲結尾部分的減慢與延長漸弱要做的恰到好處。

      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的歌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做的古詩,黃自先生為其配曲,黃自是我國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后,在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如作曲家江定山、劉雪、賀綠汀、陳田鶴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黃自是我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gui)(今山西渭南北)

      教學方法:

      啟發式、欣賞感受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1=C至1=G

      二、情境導入

      1、出示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讓學生說說詩的作者是誰?

      2、出示視頻,介紹白居易。

      3、揭題“今天,老師也為大家帶來了一首白居易的詩。不同的是,是用歌聲來表現詩句的,我們一起欣賞!”(出示視頻“花非花”)

      4、介紹歌曲作者黃自。

      三、寓教于樂

      教唱歌曲

      1、先用“lu”模唱。

      2、按節奏讀歌詞。

      3、學生輕唱歌詞。(注意音準,尤其是高音部分,需要較強的氣息控制。延音記號,2處1拍半,結尾1處3拍)

      4、完整唱詞。(有強弱的演唱,首先要注意弱音開頭,不要唱的太重,中間部分的由強到弱,結尾部分的漸弱要控制好,每一句的吐字要掌握好)

      5、學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意境。

      在學唱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輕柔、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每個字的字頭可唱得稍為、虛幻而柔美些,體現、朦朧詩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度變化。注意氣息的運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無覓處”的漸慢與漸弱的處理,氣息要控制好。

      四、創造表現

      1、請生討論這首詩的意思,發表自己的看法。

      2、師總結,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詩中的惆悵柔美,對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3、再唱歌曲,用歌聲表達詩中的惆悵柔美。

      4、請生說說歌中的P和漸弱起的作用,師總結。

      5、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分組演唱。

      五、拓展延伸

      1、請生自己編一首小詩或者用自己編的小詩和自己喜歡的詩句填入歌曲,進行創編。

      2、小組間評價反饋。

      六、完美結課

      請同學們課后用正確的歌唱姿勢、準確的呼吸方法,認真體會歌曲的含意,準確詮釋表達作品。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感受音樂與詩歌結合得完美貼切、珠聯璧合,對以我國古典詩詞為題材的聲樂作品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學生能夠詠唱三首古詩詞,知道珍惜光陰和美好事物的道理。學生能夠用頭聲位置、有氣息支持的聲音背唱《花非花》。學生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并結合力度記號進行有感情的演唱。

      總體來說,在“詠唱古詩詞”環節的教學中,可通過分析詩詞、朗讀詩詞進而分析音樂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也可采用引入有關詩詞或文學作品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情境設計導入反響熱烈在課堂初始即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中掌握技能,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師的語言、講解技巧、儀態、肢體示范動作等,讓學生學到技能方法;練習效果突出根據對學生不同方式的發聲訓練,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學生分小組學習、互動設計反饋較好在氣息練習、發聲練習、找重難點、解決重難點時,學生的團隊合作、互動的環節,不僅讓學生真正體驗了唱歌的技巧,學習的方法,更懂得了合作的快樂,培養了學生日后工作中所需具備的技能。 學生互評效果好,學生上臺表演完,都要進行學生互相評價,老師最終點評,既可以鍛 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點評能力,共同學習。

      不足之處:

      學生自己發揮的機會太少,不能充分做到課堂以學生為主,仍然有些被動。

    小學音樂教案1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準備

      手風琴、磁帶、錄音機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2.感受大海邊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演唱歌曲體會“趕海”的情景,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學難點

      1. 第三樂句第二小節的休止符要做到聲斷氣不斷。

      2.樂曲中的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要唱夠。

      3.最后結束句的七拍長音,要訓練學生用較長的氣息支持來歌唱。

      教 材分析

      《趕海的小姑娘》

      《趕海的小姑娘》由馬金星作詞,劉詩召作曲。歌曲通過對一個小姑娘“趕!钡拿鑼,表現了小姑娘歡快的心情和一顆純真的'童心。

      歌曲的音樂形象鮮明,旋律流暢,結構工整。歌曲為單二部曲式結構。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第二樂段由三個樂句組成,最后以模仿螺號的長音結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1.發聲練習

      2.聽錄音,感受音樂的情緒

      3.學生學唱歌曲

     。1)跟隨老師學唱

      (2 )在演唱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糾正錯誤的地方

     。3)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領唱加合唱、分組唱、獨唱等。)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演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體會了“趕海”的情景,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機會的話,希望同學們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大海。

      四、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為《趕海的小姑娘》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目標

      能為《趕海的小姑娘》創編幾個舞蹈動作,并讓同學們表演。

      教學設計

      《趕海的小姑娘》舞蹈設計

      1.第一段歌詞

      1-8小節:雙手叉腰,右腳踏出一步,左腳向右前方腳后跟著地,同時右腿屈膝。然后再做反方向。共2個八拍。

      9-12小節:往左前方輕輕跑幾步,做撿東西的動作。 1個八拍。

      13-16小節:身體轉向右邊屈膝,雙手扣在一起,頭輕輕搖。1個八拍。 17-20小節:雙手做捂簍動作,屈膝,小碎步,身體先向左轉,后向右,頭隨身體轉動。1個八拍。

      21-24小節:屈膝,先抬左腳雙手在左邊打開,后做相反的動作。1個八拍。 25-30小節:雙臂在頭兩側,掌心相對左右搖擺。1個半八拍。

      2.第二段歌詞

      31-38小節:動作同1-8小節。

      39-46小節:雙腳分開,雙臂在身體兩側,左右搖擺。2個八拍。 47-54小節:兩位同學面對面拉手轉圈跳。2個八拍。

      56-61小節:做提簍動作,雙臂在身體兩側前后擺動,雙腳跳躍動作。1個半八拍。

      3.結束句

      身體向左前方,右腳尖點地,雙手呈喇叭狀放在嘴前,1個八拍。然后向反方向做一個八拍。

      教學過程

      1.先教分解動作

      2.然后跟隨錄音跳舞

      3.可選優秀者做表演

      4.課后反思:

    小學音樂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舒伯特的音樂魅力,理解歌曲所表達的純潔深沉的母愛。

      【過程與方法】

      運用聽唱、范唱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歌唱能力。

      【知識與技能】

      用甜美、柔和聲音以及連貫氣息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用甜美、柔和聲音以及連貫氣息演唱歌曲。

      【難點】

      掌握裝飾音的唱法。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表達親情和母愛的圖片,學生欣賞,教師提出問題:看了這些圖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誰有關?你又有什么感受?

      2.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音樂作品的魅力,并引入新課。(一首好聽的作品、聽一個好聽的故事、還有了解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你們有興趣嗎?)

      (二)感受體驗

      1.教師提出問題:大家平時有沒有的睡不著的時候呢?你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數綿羊、聽音樂)

      2.聆聽《搖籃曲》,聽后請大說說這首歌曲的速度、情緒是什么樣的?(速度緩慢的;情緒優美抒情的)。

      (三)學唱歌曲

      1.熟悉作品的內容,教師彈琴,一起來聽歌曲有幾句?(四句)

      2.教師談情范唱,提問學生:哪幾句比較相似?(1.2.4句)哪句的節奏出現變化了?(3句)

      3.教師引導學生用符號來標記句子(a+a1+b+a1)形式來標記。

      4.教師彈琴范唱,學生跟琴輕聲哼唱曲譜,并引導學生思考歌曲的強弱變化,引出4/4拍。

      (1)教師和學生一起用拍打身體的方式學習4/4拍“強-弱-次強-弱”的變化;

      (2)學生自由練習,教師評價。

      (1)教師運用比較法,先后唱出帶有倚音和不帶有倚音的句子,學生辨別,感覺哪種演唱更加突出了媽媽對孩子的`愛?(帶裝飾音的更能突出母愛的偉大、無私)

      (2)教師帶領學生完整唱歌譜,學生聽琴完整唱歌譜倚音部分。

      6.有感情的帶節奏朗讀歌詞。并思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感受秋天的美好,樹立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7.完整唱第一段歌詞(運用連貫的氣息演唱歌曲),教師示范運用氣息演唱歌曲,歌曲情緒是安靜的,優美抒情的,在唱時注意歌曲的氣息要連貫些。

      8.自學歌曲第二、三段歌詞(自主學習),體會媽媽對著睡在夢鄉的孩子,愿望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給他(她),并提問學生:你們唱后還有什么想法?(媽媽非常辛苦,希望寶寶快些睡著,媽媽好休息一下)。

      9.完整演唱歌曲,要求氣息支持、充滿感情地演唱。

      (四)鞏固提高

      1.教師引導學生關注作品的作者舒伯特,并做簡單介紹。

      2.學生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復習知識,鞏固記憶,教師給予鼓勵性評價。

      (五)課堂小結

      1.教師總結媽媽的偉大,為了我們能夠幸福的成長,她們可以無私的奉獻自己,鼓勵學生用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報答媽媽的養育。

      2.課下給媽媽寫一封信,讀給媽媽聽。

      四、板書設計

    【小學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教案-小學音樂教案—— 《對鳥》08-17

    小學音樂教案08-23

    (經典)小學音樂教案05-23

    小學音樂的教案04-23

    (經典)小學音樂教案06-20

    小學音樂教案07-15

    【經典】小學音樂教案05-16

    音樂小學教案05-06

    小學音樂教案11-21

    小學音樂教案《對鳥》08-2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欧美 |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日本免费一区小泽玛利亚视频 | 亚洲特黄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 亚洲日韩国内欧洲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