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6-17 09:34:1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把握作者觀點。

      2.體會本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品味優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把握作者觀點。

      2.體會本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品味優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教學步驟及內容要點

      一、導入

      同學們,每天我們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頭注意過你腳下的螞蟻窩?也許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沒有發現,螞蟻經常成群結隊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飯到它們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螞蟻發現,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會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飯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塊大面包,它們也能很快解決。它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團結一致,努力工作。同學們,你覺得神奇嗎?它們與我們多像,但它們能和我們一樣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二、作家作品簡介

      劉易斯·托馬斯,1943年生于美國紐約,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醫學院,歷任明尼蘇達大學兒科研究所教授、紐約大學貝爾維尤醫療中心病理學系和內科學系主任、耶魯醫學院病理學系主任、紐約市癌癥紀念中心斯隆—凱特林癌癥研究所所長,并任美國科學院院士。

      三、整體感知,明確本文寫作思路

      明確:

      第一部分(第1~3段):從一個事例切入,即醫學家舉行年會,把其與生物界聯系起來,從而得出自己的論點,人類社會與生物社會有共通之處。

      第二部分(第4~10段):指出動物過著兩種生活,即是個體的存在,又是集體的存在,也就是說,動物過著個體的和社會的兩種生活。

      第三部分(第11~13段):指出人類與生物界的相通之處——人類也要有社會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作者開篇是怎樣描繪醫學家舉行年會的?為什么這樣描繪?

      1)教師備課系統──多媒體教案

      明確:他們“急匆匆來回亂竄”,“碰碰觸角,交換一點信息”,“像拋出釣鱒魚的釣線一樣,準確無誤地向恰爾德飯店拋出一個長長的單列縱隊”。

      這不無諷刺與幽默的敘述,看似閑筆,卻給全篇定下了一個基調。

      2)第二段作者說到生物學界對“人與動物相似”的觀點是什么?

      明確:“暗示說昆蟲群居的活動跟人類事務總有點聯系,那在生物學界將是相當糟糕的態度,關于昆蟲行為的書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們,昆蟲好像是來自外星的生物,它們的行為絕對是有異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币簿褪钦f,傳統生物學界認為人類社會與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3)但是,作者擺了一個怎樣的事實與觀點?

      作者提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說人類像螞蟻可以,反過來說螞蟻像人類,就會遭到非議,因為這是對人類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挑戰。所以描述昆蟲行為的人,惟恐被指斥為“違反科學”,都不遺余力地從“有異于人類的”方面來理解生物的社會行為,說它們“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卻不從眾從俗,敢于向傳統觀念發起沖擊,他指出“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然后以幽默的.語言,列舉了一系列螞蟻的社會行為,從“培養真菌,喂養蚜蟲”,到“迷惑敵人,捕捉奴隸”,到“使用童工”、“交換信息”,簡直和人類毫無二致!八鼈兪裁炊几桑筒羁措娨暳。”在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類社會行為的語言來描述螞蟻,和文章開頭的一段用描述昆蟲的語言來描繪人類恰成對比,表達了一個鮮明的觀點,那就是:人類的社會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極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為比照的。

      4)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二部分,找出作者舉出了哪些動物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明確:蜜蜂、白蟻、群居性黃蜂、鯡魚和成群的飛鳥。

      作者論述昆蟲、魚類、鳥類等生物的社會行為,說明它們也有集體協作精神,而且隨著群體數量的增加,智慧也隨之增長,這些都來自他對自然界中社會性生物細心的觀察和思考。把這些生物的群體看成是一個龐大的生物體,更是作者的創見。

      5.接下來我們再來具體地看第二部分的內容,第四段為什么作者一開始就來了這樣兩句:“最讓我們不安的是”,“即使有這樣的東西,它們也決不可能跟我們相關!

      明確:作者這樣說,是模仿傳統生物學家的語氣,按他們的邏輯來說的。傳統生物學家們不愿意承認人類的社會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極大的共性這一事實,作者這樣的敘述充滿了調侃與諷刺。

      6)作者在談到動物與人類的行為時,為什么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作比較分析?試結合作者的論述加以說明。

      明確:作者在談到動物與人類的行為時,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作比較分析,這是因為社會與個體是相輔相成的,社會不能沒有個體的參與,而對于社會性生物而言,個體也難以離開社會而生存。所以,無論是談論人的社會性,還是談論動物的社會性,都離不開對個體與群體的分析。沒有形成群體的螞蟻,就沒有太多的社會性,因而所表現出來的智慧是有限的;對于人類,沒有融入社會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眾利用,也就喪失了它存在的意義。相比較而言,有著一定組織的社會性生物,如螞蟻和蜜蜂,對社2

      人教版新課標普通高中◎語文⑤必修會組織的依賴性更強;人類的個體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可以短時間關閉與組織聯系的“電路”,但不能從根本上脫離社會而存在。

      7)大家覺得課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會組織與人類相比有哪些相似之處?明確: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會組織與人類相比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步調一致的行動、集體協作式的勞動、有目的的行為、互相交換信息等。

      8)第三部分第十一段作者指出了人類其實比動物更具有社會性,但是我們人類卻出現什么樣的狀況?

      明確:“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動物中最具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系更密切,行為上更不可分,我們卻并不經常感到我們的聯合智慧!薄半娐泛孟襁在,即使并不總是通著電!币簿褪钦f,我們人類雖然比動物更具社會性,但是我們并沒有真正做到聯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們的智慧與才能。

      9)最后,作者對科研提出了什么希望?

      明確:“科學上的探索是一種孤獨的、靜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幾個階段是這樣。但后來,或遲或早,在工作行將完成時,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信息,發表文章,給編緝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現就大叫起來!弊髡呦M茖W研究能夠多一點交流,表現出深厚的人文關懷精神。

      五、能力提升

      整篇課文作者探討了生物的社會性,但是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確: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焦點還是在反思人類行為,意在批判傳統生物學人類中心主義甚至人類沙文主義的觀念,強調人類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識,不然就會陷入因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帶來的種種困境之中。無可否認,作者的論述有其幽默調侃的成分,觀點有其牽強偏激之處,但他的視角是獨特的,見解是獨到的,議論是深刻的,讀之給人以理性的啟迪和美感的享受。

      六、規律總結

      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傾向,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學隨筆。本文雖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論文,沒有羅列森嚴的論點論據,但還是具有獨特的論證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終是在與人類行為的對比中談論生物的社會行為,始終認為人類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著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論述中,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其他生物,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作比較分析,肯定群體的智慧,強調社會化的重要性;再次,對生物的社會行為的描述,有詳有略,先詳后略,以詳帶略(詳昆蟲類,略菌類、魚類、鳥類),這樣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細致剖析,又豐富了例證,也體現了由現象層面到理論探討逐步深化的過程。

      七、學與練

      結合具體的語境,說說下列語句的幽默效果。

      1.它們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卻魔魔道道的小機器。

      明確:諷刺怕遭到非難的作者極端保守的心態,他們恨不得把昆蟲看作是天外來客,完全有異于人類,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機器”一樣。

      3

      教師備課系統──多媒體教案

      2.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

      明確:諷刺人類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螞蟻的很多行為與我們相似,我們卻不愿意或不敢承認這一事實,真是有些為難。

      3.它們什么都干,就差看電視了。

      明確:用夸張的語言說明螞蟻的社會行為太接近人類了——恐怕離看電視也不遠了吧!

      4.它不過是一段長著腳的神經節而已。

      以“輕蔑”的口氣評論一只“獨行的螞蟻”,強調它們個體智慧的微不足道。

      5.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信息,發表文章,給編緝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現就大叫起來。

      明確:以夸張的筆法,將人類的行為“原始化”,暗中與動物行為混同,意在說明兩者之間的某些相似性。

      八、課堂小結

      同學們,原來生物界還有這么多我們不曾了解的內涵,人類千萬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認識自身生存危機。我們既要強調個體的智慧,也要重視群體的智慧,因為發明創造必須融入群體的智慧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意義。所以,同學們學習也不能夠閉門造車,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讀

      這首五言律詩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詠梅詩,主要寫了墻壁角落里的幾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氣里開出了雪白的花朵。遠遠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全詩僅20字,卻寫出了梅花獨處墻角、凌寒怒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贊美了梅花孤傲高潔、倔強堅貞的性格。詩里洋溢著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遠,為詠梅之佳作。

      2.教學價值

      在誦讀詩句中識記生字是本首古詩教學的宗旨,但識字之余,了解梅花的品格則是這首古詩帶給學生的'又一精神財富。梅花被譽為花魁,就是因為它具有“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梅花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舞著處于困境中的人們自強不息,以堅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春天的到來。“讀詩如品人”,這首詩也可以讓我們真切地了解作者的品格。此詩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罷相期間,以此為界,王安石詩風大變,由于當時黨爭日烈、詩禍頻仍,詩人普遍將豪放外發之氣,內斂為含蓄深沉之致。這首詩沒有描寫梅花的枝葉和花朵形態,而是著意寫梅花“凌寒獨自開”的品格,寫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這里寫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辭職,十分孤獨。但他仍倔強地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這首詩正是以動人的藝術形象表達了作者這種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學情分析

      本班一共有32名學生,男生女生數基本持平,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缺乏自學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都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能按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識記字形,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初步養成了良好的聽說習慣。能正確朗讀課文,但距離感情朗讀還有一段差距,能認識自然段,認識句號、逗號、問號、嘆號等標點符號,初步學會寫鉛筆字,寫字姿勢基本正確,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執筆方法不夠正確,也有一部分學生的普通話不標準。另外還有幾個學生學習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對這些學生這一學期要進一步加強教育。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花”“獨”2個字,認識一個新筆畫“彎鉤”和一個新偏旁“犭”。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古詩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板書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三、感受詩韻美

      五、唱詩。

      六、背詩

      七、拓展延伸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蒼白、煞白、慘白”的含義,體會炮手的心情。

      2.抓住人物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從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透過描寫人物神態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體會炮手顧全大局,犧牲小我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學習透過描寫人物神態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體會炮手顧全大局,犧牲小我的精神。

      教學準備:預習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一、引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炮手。

      你還記得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嗎?我們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時候要把四要素說清楚。這四要素是——(PPT展示)

      二、進入課文(不舍)

      上課前,我想問問同學們,你會炸自己的房子嗎?是什么讓你舍不得炸?

      炮手舍得炸自己的房子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語句。

      小組合作:找到相關語句了嗎?和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的理解。

      預設情況:

      A:你知道這個詞語是對什么的描寫嗎?

      你一來找到了()表示他神態的詞語,他的臉色有一個變化的過程,還能找到嗎?

      (蒼白,煞白,慘白)

      比一比這三個詞語,你知道了什么?

      你從這三個詞里知道了什么?

      作者為何要用這樣的順序來用這三個詞。

      三個詞語層層遞進,炮手心情越來越緊張。(指導朗讀,你能讀出炮手心情的變化嗎?)

      預設:其實不僅僅是這些和神態有關的.詞語在告訴我們炮手的心情,他和將軍的對話里也流露著炮手此刻的心情,我們來讀一讀他們的對話,你能發現什么?

      分角色朗讀(我請*當炮手,*當將軍)

      我們再來讀對話,你能讀出炮手的心情嗎?

      B,你還在文中找到了哪些語句?

      你從“汗珠”里體會到了什么?

      再讀這一段,你還能發現什么?

      軍官們冷得打顫,炮手卻熱得流汗,這一冷一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把此刻軍官們的心情和炮手的心情放在一塊來比較,你會體會得更深刻。(指導讀,讀出他的緊張)

      c,還有嗎?(熱淚)其實這里也有一個對比,你能發現嗎?

      認真讀整段,你會有更多的感受。你有什么感受?(指導讀,讀出將軍們勝利的喜悅,讀出炮手的難受)

      D、低沉,僅有的財產

      這是整篇課文中炮手說的最長的話,你從中知道了什么?(僅有的)將心比心,你會舍得嗎?

      三、舍得

      正如大家發現的那樣,整篇課文里有很多地方都在寫炮手他不舍的心情,那最后他在行動上舍得嗎?

      討論:現在你覺得炮手到底是舍得還是不舍呢?

      我送給你們一組詞語,(盡管……但是……)

      經過痛苦的內心掙扎,炮手在舍不得的心情之下做出了舍得的選擇。

      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動筆寫在書上,生回答,用一個詞總結你的發言——寫在黑板上。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賴特兄弟在幼小的心靈里,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以及如何發明第一架飛機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創造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在玩中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創造的意識,激發他們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在萊特兄弟的幼小的心靈里,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以及如何發明第一架飛機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提問,學生分成四個方陣進行搶答。

      (1)空調什么時候是誰發明的?(1902年美國人開利)

     。2)洗衣機什么時候是誰發明的?(1906年美國人費歇)

      (3)X射線什么時候是誰發現的?(1901年德國人倫琴)

     。4)維生素什么時候是誰發現的?(1912年英國人霍普金)

      (5)冰箱什么時候是誰發明的?(1923年瑞典的兩個工程師)

      (6)電視什么時候是誰發明的.?(1925年英格蘭發明家貝爾德)

     。7)圓珠筆什么時候是誰發明的?(1938年匈牙利人比羅兄弟)

     。8)激光什么時候施舍發明的?(英國人肖洛和湯斯)

     。9)雜交水稻什么時候是誰發明的?(1965年中國人袁隆平)

     。10)因特網是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的?(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

      2、教師小結。

      二、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學。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思考:課文可以分幾部分,每部分寫了什么?

      3、提出本課不理解的詞語,小組相互交流解決。

      三、整體感知,釋疑解難。

      1、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準確、讀通順的情況。

      3、指名反饋。

     。1)分段情況。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結合圖片資料釋疑。

      四、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1——4自然段。思考:

      (1)什么叫“信念”?“飛翔的信念”是什么?

     。2)在萊特兄弟幼小的心靈中,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

     。3)你覺得小時候的萊特兄弟是個怎樣的孩子?

      2、指名反饋,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加點的詞語品析,指導感情朗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1、把本課的生字新詞抄寫兩遍。

      2、搜集有關飛機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萊特兄弟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一天弟弟在想,人如果能像小鳥一般在天空飛翔那該多好。于是兄弟二人一面經營修車店,一面夢想著飛行,但當他們著手去進行飛行試驗時,有人因滑翔機墜落而死了,又有人因飛機引擎太重而無法飛。同學們,如果你在進行試驗時,同樣遇到這么多障礙,你會怎樣面對呢?

      2、學生討論。(放棄,生命更重要,讓別人去試驗;堅持,科學要付出犧牲。不然,哪里會有偉大的飛行交通工具——飛機)

      3、師:是的,萊特兄弟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們克服了種種的困難,最后在1903年,發明了“飛行者一號”。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課文。

      二、繼續學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4——8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1)萊特兄弟遇到什么困難,最后是怎么克服的?

     。2)畫出描寫世界第一架飛機的句子。

     。3)畫出面寫世界第一架飛機飛行的句子。

      (4)為什么這次飛行只飛了99秒,441米遠,就說“飛行的時代終于來臨了”?

      2、指名反饋。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驚奇地、興奮地、贊嘆地)

      三、總結全文

      1、教師導讀。

      2、結合搜集到的資料指名反饋。

      3、教師總結。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資料,了解其他夢想成真的事例。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4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字形美。認識一個部件。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認識方位。

      3、激發學生識別方向的下興趣以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養成鍛煉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方位。

      教學準備

      教師:1、在太陽的早上把學生帶出教室,面向太陽站好來確定學校的東方、南方、西方、北方。

      2、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

      學生:1、回家了解自己家的大門朝什么方向,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2、自制太陽形狀的生字卡片。

      建議教學本課用1-2課時。

      教學設計

      一、課始游戲,感知方位

      1、在《健康歌》配樂下,讓學生練習向左轉、向右轉、向后轉、向前看,初步感知方位。

      2、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對照圖畫,自讀課文,想辦法認識生字。

      3、、聽到大家的讀書聲,課文里的一些詞語高興地跑出來了,你認識他們嗎?

      4、認讀生字:(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讀;(2)摘掉拼音小帽再讀;(3)交流自己最得意的認識拼音的方法;(4)同桌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5、生字開花游戲:給生字組一個詞語或說一句話,它就開出花朵來。

      三、讀中感悟,指導背誦

      1、邊讀邊借助動作表演,感知方位。

      2、學生試著在書上的插圖中標出東、西、南、北的.位置,互相交流,說出理由。

      3、指導朗讀和背誦。

      四、拓展延伸,激發情感

      1、傍晚時我們面向太陽,前面是哪個方向?

      2、讓學生說說自己座位前、后、左、右各是哪些同學,轉身后再看看,前、后、左、右又是哪些同學。

      3、在生活中你還知道用什么方法來辨別方向?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讓學生用自己習慣或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

      2、全班交流匯報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點撥。如:用部件法記憶早字

      3、重點指導書寫早、后、西字。

      4、學生練習,自評互評。

      六、個性練習

      1、請學生談談太陽是從哪個方向升起來,又從哪里落下去。

      2、讓學生說出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學。

      附:板書

    語文教案 篇6

      課文導學

      一、學習目標

     。╨)能闡述勾踐滅吳的原因及學習勾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2)掌握“賓語前置句”的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點。

     。4)學習本文在語言使用方面的特點。

      二、學習重點

      (1)學習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點。

     。2)學習本文在語言使用方面的特點。

      三、學法指津

     。ㄒ唬┭凶x步驟

     。╨)課前預習,閱讀課文及注釋,試譯全文。

      (2)內容分析。

      復述“臥薪嘗膽”的成語故事。

      問題①:勾踐主要通過哪幾次戰爭滅了吳?

      見課文最后一段“是故敗吳于囿,又敗之于沒,又郊敗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沒有著力寫滅吳的經過。

      問題②:從文中看你認為勾踐能滅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心所向。從第六段可以看出,越國強大后,“國之父兄”請戰,要為越王雪恥。問題③:勾踐為了滅吳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點:一是求才(第一自然段);二是求和(第二、三自然段);三是求強(第四、五自然段)。為了求得國家的富強,越王以民為本,并對婚娶、生育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規定。詳略得宜,突出了重點,從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踐滅吳,必定成功。

     。ǘ﹩栴}探究

      (1)文章的題目是“勾踐滅吳”,那么文中是否突出了“滅吳”?

      探究:否。從寫作的角度來看,本文在材料的剪裁上是值得稱道的!皽鐓恰钡木唧w戰爭情節并非作者的寫作重點,因此對于越國滅吳中數十年間發生的幾次戰爭,也只是用了“是故敗吳于宥,又敗之于沒,又郊敗之”寥寥十三字。“滅吳”的準備工作是作者所要著力表現的,便不惜筆墨放開去寫。要“滅吳”首先要有“能與之謀者”——求才;其次,必須為發展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求和;最后還必須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在這里,文章主要從人力、物力兩方面來寫,人力方面寫得尤其詳細;槿⒌木唧w規定,獎勵生育的具體措施,無不如實筆錄。從而向世人證明:勾踐滅吳,事在必然;夫差覆亡,無法逆轉。

     。2)文章的寫作重點是通過什么形式表達出來的?

      探究:主要是采用對話的形式。長于寫對話,本是《國語》的一大特色,本篇表現得尤為鮮明。成功的對話,總是切合特定環境與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踐只有在敗退之后才會親切地稱三軍將土為“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并提出誰能幫他退吳,便可以與他一道分享權力。文種出使吳國的言行舉止,無不與其身份以及當時的形勢有關。由于是從客觀形勢以及彼時彼地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出發去捕捉人物的對話,因而反過來,人物的對話又正好起到推動事態發展與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例如:勾踐的“號令”引出文種的對話以及文種出使求和等情節的展開。勾踐本人虛心納諫,想東山再起的思想特征也由此得以表現。而文種、伍子胥等人的不同對話,又正好表現了他們的.不同的思想性格。

      能力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

      (l)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2)賈人夏則資皮( )

     。3)乃致其眾而誓之曰( )

      (4)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 )

     。5)然后卑事夫差( )

     。6)美其服,飽其食( )

     。7)非其夫人之所不納則不衣()

      2.選出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 )

      A.①夫雖無四方之憂 ②雖悔之,必無及己

      B.①然后乃求謀生 ②然后卑事夫差

      C.①勾踐說于國人曰 ③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

      D.①我攻而勝之 ②乃致其眾而誓之曰

      3.指出下列句子屬于何種句式:

     、僭酵豕篡`棲于會稽之上( )

      ②何后之有( )

     、鄞藙t寡人之罪也( )

     、苡趾吻笱桑 )

      ⑤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4.翻譯下面的句子:

     、贌o乃后乎

     、谄埖寐勛哟蠓蛑,何后之有

     、蹖⒚庹咭愿,公令醫守之

     、苓M不用命,退則無恥

      5.簡答:

     、俟篡`為了滅吳,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诒疚脑趯懽魃系膬纱筇厣鞘裁?

      6.下面的文段是從原文中刪去的,位于課文的第二段的第一二句之間。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段后各題。

      ……遂使之行成于吳。曰:“寡君勾踐乏無所使,使其臣種,不敢徹聲聞于天王,私于下執事日:‘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國之寶器率從;寡君帥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唯君之左右。’若以越國之罪不可赦也,將焚宗廟,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帶甲三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代甲萬人事君也。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手?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其孰利乎?……

     、傧铝芯渲屑訖M線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使武安俱在者,族矣

      B.寡君勾踐乏無所使

      C.求人可報使秦者

      D.延請趙使者藺相如

     、谙铝芯渲屑訖M線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

      項的是:( )

      A.寡君帥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

      B.余始循以入

      C.皆以美于徐公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巯铝芯渲蟹磫栒Z氣最弱的一句是:( )

      A.其孰利乎

      B.無乃后乎

      C.其有敢不盡力者乎

      D.何后之有

     、芟铝芯渥釉谖闹械囊馑,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私于下執事曰——偷偷地和吳王手下的執事的人說

      B.請勾踐女女于王——請允許讓勾踐的女兒作吳王的婢妾

      C.越國之寶器畢從——越國的寶器全部隨同帶來

      D.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恐怕要傷害到君王的愛人吧

      ⑤下列說話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項是:( )

      A.這段文字充分表現了文種的辯說才能。

      B.文中文種對吳王的謙卑的措辭是由文種的身份和吳越兩國的形勢決定的。

      C.“夫差將欲聽,與之成”表現出夫差“耳根子軟”,為下文的吳滅做好鋪墊。

      D.文種采用了軟硬兼施的方法威逼利誘吳王與之談和成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識字》教案08-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午夜亚洲在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主播在线网址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综合卡通欧美日韩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