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

    時間:2024-06-16 09:26:22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精華]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精華]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8頁至50頁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完成第50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十二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知道小數的產生和小數的意義,加深學生對小數概念的認識。

      教學重點:知道小數的產生和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對小數概念的認識。

      教具準備;把下面復習中的圖畫在黑板上,教師準備一把米尺,如果有可能學生最好每人也準備一把米尺。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

      1.教師邊提問邊把下面提到的數寫在黑板上:

      “過去我們學過一些數,像0、1、2、3、4、10、100、1000等數,這些數都是什么數?”(整數。)

      “還學過一些數,像0.1、0.2、0.13、2.56等,這些數都是什么數?”(小數。)

      像0.6、0.3這樣的小數我們過去學過一些,但都比較簡單,今后我們要繼續學習小數方面的知識。

      二、自學新知:

      1、自學小數的產生。

      2、操作:師拿出米尺,讓兩個學生量一量黑板的長度。先讓學生演示1米的長度,然后再量黑板的長度,每量完1米讓學生在黑板上畫一條短線。如果量完3米后,剩下的不足1米,提問:“余下的'不足1米了,怎么辦?”(小組討論)

      “6分米可以表示成小數嗎?”

      “那么黑板的長度是多少米?”

      讓每個學生拿出自己的米尺量一量課桌的長度。

      教師小結:我們在量黑板的長度和量課桌的長度時,都出現了不能正好得到整米數,需要用小數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在進行測量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就常常用小數來表示。

      2.學習小數的意義。

      〈一〉操作:教師拿出米尺,同時也讓學生把帶來的米尺拿出來(同桌的兩個同學用一把尺也可以)。先讓學生觀察1米的長度。

      〈二〉出示問題:(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

      (2)多少分米是1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一?1分米寫成分數是多少?寫成小數呢?

      (3)3分米是幾個1分米?3分米是幾個十分之一米?那么3分米寫成以米作單位的小數是多少?

      (小組討論后回答,小組間可以互相補充)

      〈三〉接著討論下面的問題:

      (1)把1米子均分成100份,每-份在米尺上是多少?

      (2)多少厘米是1米?1厘米是1米的多少分之一米?1厘米寫成分數是多少?寫成小數呢?

      (3)把1米分成1000等分,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

      以自己的尺為標準,回答問題。

      3.師生共同概括小數的意義。

      讓學生自學教科書第50頁中間兩段。

      三、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50頁“做一做”中的第1題。

      2.做練習十二的第l、2、3題。學生獨立做,教師注意巡視,發現問題,再進行講解。

      四、作業

      練習十二的第4、5題。

      板書設計:例1:1角是十分之一元,用小數表示是0.1元。

      2分是百分之二元,用小數表示是0.02元;

      教學設計:本課主要介紹的是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產生,在三年級的時侯已經接觸過這樣的知識,所以學生并不陌生,但缺乏直觀認識,所以在這課設計了以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在尺上找出所要表示的數,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更易于記憶和掌握,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探究精神。

      課后附記: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2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三)教材P6~8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與分數的關系。

      2.技能目標: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數位,計量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小數各部分各數位的名稱及其意義能夠正確讀小數。

      難點:能夠正確寫出小數并能夠進行分數和小數間的互化。

      教具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認識了兩位及三位小數,老師想看同學們掌握的怎樣,咱們可以看課件上的說一說。

      1.(出示課件。)

      學生:1.8。

      教師:為什么呢?

      教師:小數1.8中左邊的1在圖中表示哪部分?右邊的8又表示哪部分呢?

      學生:1表示左邊的1整塊,8表示右邊的8個小長條。這樣就組成了1.8。

      教師:真聰明,大家都是愛動腦的好孩子。

      2.(出示課件。)

      教師:誰來說一說這是多少?并解釋一下,學生:2.23,因為左邊的兩整個正方形表示整數2,右邊的是也就是0.23,合起來就是2.23。

      教師:小數點的左邊部分和右邊部分各表示什么呢?

      學生:左邊的2表示2個整塊,右邊的23表示2個長條和3個小方格。

      二、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教材6頁情境圖。

      (1)小組討論。

      教師:如何在計數器上撥出22.222,并說一下每一個2分別表示多少?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教師:小數計數器和整數計數器有什么區別?

      學生:小數計數器上有小數點。

      教師:小數點左邊有什么數位嗎?右邊呢?

      學生讀出來。

      教師:那么每一個2又表示了什么呢?(出示課件。)

      (2)認一認。

      教師:這是小數數位表,小數點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整數部分計數單位有個、十、百、千……小數部分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每一個計數單位之間進率都是十。

      2.根據小數的性質化簡和改寫小數。

      教師:我要面一條毛巾,一個商店標價是5元,另一個商店標價是5.00元,我該買哪一條?(學生討論并發言。)

      學生:價格一樣,因為5元是五個整1元的,而5.00元是五個整1元+0角+0分,所以是一樣的。

      教師:真棒!看起來5元=5.00元,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討論。)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生同歸納:小數的末尾去掉或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只是數位的表示變了。

      教師:說得真好,也就是說“小數的末尾去掉或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可是表示的意義不一樣。”

      教師:根據小數數位表說出小數由幾部分構成。

      學生:三部分,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和小數點。

      教師歸納:小數點后面的小數部分讀法與前面整數部分讀法不一樣,整數部分按照整數讀法,而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各數。

      四、課堂作業設計:(出示課件。)

      教材上8頁的3、4、5題。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掌握小數的讀寫法,理解小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情感目標: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的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法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將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

      教學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提升。

      教學過程:

      為達成以上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這一環節分兩步,第一步觀察情境,讀寫小數。

      課件出示信息窗,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各種鳥蛋的質量,接著追問:你是怎樣讀寫這些小數的?學生試著讀寫小數。教師隨時訂正學生讀寫小數的方法。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一位小數的讀寫方法,在此不必做過多講解,放手讓學生在讀寫的過程中總結出小數的讀寫方法,完成知識的遷移。

      第二步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可能提出: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這一環節分 兩步,第一步認識兩位小數的意義。

      這一步分四個小環節,第1個小環節,首先引導學生選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解決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書0.25 0.01)

      第2個小環節,出示一張正方形紙片【提問】:如果正方形紙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樣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樣表示?

      先請同學回答,學生應該知道0.1與1/10的關系,再讓學生慢慢過渡到0.01與1/100的關系。

      (師板書:0.1——1/10 0.01——1/100)

      在正方形紙片上表示出0.25。

      提問:我們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這張正方形紙片上表示出0.25嗎?它表示什么?

      先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小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個1/100。

      板書:0.25 25/100

      第3個小環節,多媒體出示0.05、0.10的方格圖,陰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書:0.05 5/100 0.10 10/100

      第4個小環節,小組討論: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特點?

      讓學生先小組交流,請不同的同學說出自己想法,再進行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概括出兩位小數表示的意義。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知道一個小數的意義,我們通過對一位小數意義的復習,過渡到對兩位小數意義的學習,讓學生在探索新知識的時候將數學知識串聯起來。 第二步,認識三位小數的意義。

      這一步分四個小步,第一個小步【提問】:我們已經知道了兩位小數表示的意義,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

      直接讓學生口答,學生在兩位小數的啟發下,可以自然遷移到三位小數。

      第二小步,教師多媒體出示大正方體塑料塊動態平均分產生0.365的'過程,引導學生理解0.365就是365個1/1000,也就是365/1000。

      第三小步,多媒體出示0.305、0.360的陰影方塊圖,陰影部分表示什么? 請同學們看著多媒體的方塊圖數一數。

      第四小步,引導學生概括出三位小數表示的意義。

      【設計意圖】學生在復習一位小數意義,學習二位小數意義之后,可以通過自學,自己探索發現三位小數的意義,這利于學生歸納,探究能力的發展。

      三、借助素材,總結概念

      【提問】:今天我們認識了0.25和0.365這樣的小數,你在生活中見過這樣的小數嗎?

      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小數,并結合實際說出它們的意義。集體交流,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小數的意義。從而知道:像0.1 、0.25 0.365這樣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并出示課題:小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對正方形紙片和正方體塑料塊的觀察、涂色、操作等活動,以及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數的尋找和理解,使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為學生順利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感受小數應用于生活的廣泛性。 第四個環節,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我設計兩個層次的練習,第一個“自主練習1”,這是練習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通過完成練習,了解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情況。

      第二個是“自主練習2”,借助學具鞏固小數的意義,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每個小數的意義,關注學生對小數意義的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自主練習題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鞏固今天所學的內容,將新學習的知識點都適當的安排習題,可以檢測學生當堂學習的效果。

      四、課堂總結

      談話:今天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小數,你有什么收獲,能和大家分享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分享學習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同時也為學生的后續學習總結了經驗和方法。

      為直觀,簡單,適合全班同學完成。

      自主練習12題

      這是思考題,對今天學習知識的實際應用,可以讓感興趣的同學進行練習。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1—112頁的例1和例2,第111頁、113頁上面“做一做”中的 題目和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初步掌握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加、減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少先隊采集中草藥。第一小隊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隊采集了986克。兩個小隊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讓學生先解答,再說一說整數加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2.筆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讓學生列豎式計算,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并注意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格式是否正確。

      二、新課

      1.教學例l。

      (1)通過舊知識引出新課。

      教師再出示一次復習的第l題,把已知條件和問題稍作改動,變成例l。讓學生讀題, 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比較整數加法和小數加法的意義。

      教師:“例1與復習中的第1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說出:從復習的第1題可以看出整數加法的意義是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從例1可以看出小數加法的意義和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也是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因為要把兩個小隊采集中草藥的千克數合起來,所以要用加法計算。

      (3)引導學生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師板書橫式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寫豎式,并提問:“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然 后把以千克作單位的小數改寫成以克作單位的整數,列出豎式,并提問:“整數加法應該怎樣算?”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時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從個位加起。

      教師接著再提問:“為什么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引導學生說出相同計數單位上 的數才能相加。教師告訴學生:小數加法也是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所以列豎式 時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能使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然后讓學生計算,算完后教師提問:“得數7.810末尾的‘0’怎樣處理?能不能去掉?為什么能去掉?”引導學生說出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訴學生以后在計 算小數加法遇到小數末尾有“0”時,通常要把“0”去掉。

      2.讓學生做第111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檢查學生是否把小數點對齊了,最后集體訂正。

      3.引導學生比較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師:“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啟發學生說出小數加法和 整數加法都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小數加法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能使相同數位對齊:

      4.教學例2。

      (1)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得出小數減法的意義。

      教師:“例2的條件和問題與例l比有什么變化?例2的數量關系是什么?”啟發學生說出例2是已知兩個小隊采集中藥材的總數和第一小隊采集的千克數.求第二小隊采集 的千克數;可以看出小數減法也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所以它的意義與整數減法的意義是相同的。

      (2)利用知識遷移使學生理解小數點對齊的算理。

      讓學生聯系小數加法小數點對齊的算理,說一說小數減法小數點為什么要對齊: 然后教師把千克數改寫成克數并列出豎式,提問:“個位上是幾減幾?”接著讓學生看小數減法豎式,提問:“被減數干分位上沒有數計算時怎么辦?”利用小數的性質使學生理解被減數干分位上沒有數可以添“0”再減,也可以不寫“0”,把這一位看作“0”再計算,以后 在計算時遇到這種情況也可以這樣處理。接著讓學生計算,教師巡視,檢查學生小數點是 否對齊,被減數千分位的處理是否正確,得數的小數點點得是否正確。

      5.比較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的計算法則。

      讓學生討論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學生明確這和小數 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的關系是一樣的。

      6.小結。

      教師:“通過學習上面的知識,小數加法和小數減法的計算法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啟發學生說出小數加減法計算時都要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都要從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師把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完整地說一說。并讓學生看書上的法 則,齊讀一遍。

      7.做第113頁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學生做題之前,教師先提問:“整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整數加減法是怎樣驗算的?”從而說明小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及驗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一樣。再讓學生做題.檢查豎式的書寫及計算有沒有錯誤,得數的小數點點得是否正確,驗算的格式 對不對。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計算并驗算的。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1.做第l題,教師先說明題意,要根據加法算式來寫減法算式的得數,不用再列式計算。學生做完之后,可以提問:“你是根據什么來寫減得的差的?”使學生加深對小數減法的 意義和加減法關系的認識;

      2.做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可以要求學生驗算。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訂正時, 針對學生易出錯的地方重點說一說。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5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共有“五個板塊”的內容: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小數與單位換算和小數的近似數,其中小數的意義的理解是本單元的關鍵。這一單元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而且知識點比較散,所以這一單元的復習有一定的難度。

      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情況,筆者出了相應的前測卷,了解了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前測分析,發現:本單元知識學生的錯誤主要集中在小數的意義、小數的近似數和小數與單位換算這三塊內容,其中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的理解和掌握很不樂觀,情況如下:

      圖1第一幅圖的錯誤率居然達到了25、53%,第二幅圖的錯誤率是36、17%,圖2的錯誤率也是25、53%。圖1第一幅圖和圖2的錯誤率是我沒有預想到的,測試前我以為這樣的基本的題、常見的題,學生的掌握情況會比較好,但是前測的結果讓我吃了一驚。圖1第一幅圖錯誤的學生大部分填了1、4,第二幅圖大部分填了0、3。細細分析圖1這么高的錯誤率,我們會發現:學生只是關注到了涂色部分的份數而沒有關注到分成的總份數,實質上學生對小數的意義沒有真正地理解。至于圖2,我發現學生說不出1到2這一大段表示多少,也就是說學生對這樣的題學生沒有真正地理解后去做,有些無從下手。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知識系統地整理和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知識,溝通小數和分數、小數和整數之間的聯系,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2、通過介紹0.3、分析錯例、猜數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復習與整理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在學習中,讓每一位學生享受到表達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通過整理和練習,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難點:通過整理和練習,對知識的進一步領悟。

      教學預設:

      一、梳理知識

      1、回顧知識。

      (1)揭題: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對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出示課題: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2)引導回顧:回憶一下,這一單元我們學了哪些知識?

      根據生說師相機板貼知識點。

      2、整理知識。

      (1)提出問題:那現在我寫一個小數(板書:0.3),你能用學過的知識來介紹它嗎?

      (2)明確要求:在你的介紹中不出現這個數,但讓別人一聽就明白你在介紹它。(出示課件)

      (3)回答一生,理解要求

      評價:這樣的介紹符合要求嗎?

      (4)知識歸類:他用到了這兒的什么知識?

      3、獨立思考

      (5)思考:他是從意義的角度來介紹的,那還有不一樣的介紹嗎?

      (6)記錄:看來已經有很多同學想到了,別急,把你想到的記錄在學習單第1題的框里。

      學生記錄。

      師巡視并引導:想到一種的再想想還有沒有不同的介紹方法,比一比誰想到的方法最多。

      (7)匯報,根據生說師相機板書內容。

      預設:

      ①意義:3個0.1;畫圖;十分位上是3,個位是0等。

      ②大小比較:比0.2大比0.4小的一位小數。

      ③小數點的移動規律:如3的小數點左移一位是幾。

      ④近似數:如0.29保留一位小數。

      ⑤單位換算:如300千克等于幾噸。

      (8)總結:一個0.3大家居然想到了這么多,這是我們全班同學的智慧,把掌聲送給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0.3”,讓學生自主地對本單元知識進行梳理。這樣的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是具有挑戰性的,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樣的學習任務,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在“思考介紹方法”和“匯報介紹方法”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享受到表達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

      二、查漏補缺

      1、過渡:剛才我們用一個0、3對這單元的知識進行了梳理,這節課除了梳理,我們還需要查漏補缺,我對你們的作業和練習情況進行了整理。猜一猜,我們班哪塊知識錯誤最多?(出示課件)

      2、根據生說,課件相機出示相應內容并分析。

      預設:

      (1)小數與單位換算。

      ①出示錯例。

      ②說妙招:的確,這塊內容錯誤比較多。那做這類題目誰有妙招?

      學生總結方法,師板書。

      ③做一做:那讓我們用這個妙招一起來做一做這幾題。在學習單第2題的框里寫一寫過程。

      ④匯報,師相機書寫過程。

      (2)小數的近似數。

      ①出示錯例。

      ②分析錯誤:這題錯誤稍微有點多,主要有兩種錯誤,(出示錯例)你能幫忙分析一下錯誤原因嗎?

      生分析原因。

      ③引導總結:對于做這樣的題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小數的性質與大小比較。

      ①課件:恭喜你們,你們做得很棒!

      ②溝通聯系:同學們做得這么棒,這個問題肯定難不倒大家,那小數的大小比較跟整數的大小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③同桌交流:想好的跟同桌說一說。

      ④匯報。

      (4)小數點的移動規律。

      ①課件:恭喜你們,你們做得很棒!

      ②溝通聯系:小數點的移動規律其實我們早就用到過了,一起來看。

      出示題,做題,問: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5)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①課件出示:找0、4題

      ②學生判斷:圖2、

      ③激疑:圖1為什么不可以?(0.04)圖3呢?(0.8)

      ④總結:都涂了4格,為什么表示的小數卻不一樣?

      圖1得出4/100,圖2得出4/10,圖3:通過再分得到了8/10,所以這個4格其實表示的是0.8。所以我們不僅要看涂的份數,還要看分的總份數。

      ⑤溝通聯系:那問題又來了,出示問題:小數和分數有著怎樣的聯系?

      ⑥做錯題:相信現在大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吧!這題應該是(1.04)這題呢?總份數不是10份的要先平均分成10份,是0.6。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根據學生錯誤情況,讓學生對本單元易混淆和出錯的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查漏補缺。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說出自己解題的思考過程,總結解題的方法,分析錯誤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思維能力;讓學生溝通小數與整數、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優化。而且本環節讓學生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鞏固提升

      1、猜數。

      (1)大家學得這么棒,獎勵大家玩一個猜數的游戲,(出示課件:猜猜我心中想著幾)它就裝在這個信封里。

      (2)第一猜:給大家第一條信息:它在1與2之間(課件出示直線),會是幾呢?

      生猜。

      師:有多少種可能?(無數種)

      (3)第二猜:那再給你第二條信息:它保留一位小數約是1、7,可能是幾?

      生猜,師相機板書。

      師:那這個數最小是幾?

      最大是幾?(1、74,1、749……)(師板書)

      師:這些數都有可能嗎?為什么?(只要看百分位,跟后面的數沒關系。)

      師:那找得到這個最大的數嗎?(找不到)

      師:那有多少種可能?(無數種)

      (4)第三猜:那再給你一個信息:它是一個兩位小數。

      生猜,師判斷:大了,小了。

      (5)揭曉答案:1.66

      2、找位置。

      (1)那你能在這條線上找到1、66的位置嗎?

      (2)那要準確地找到它,誰有好方法?

      3、說關系。

      (1)出示1、0、1、0、01。

      (2)問:1、0、1、0、01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猜數”和“找位置”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對本單元知識進行綜合練習,加深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對小數的近似數、小數的大小比較等的認識,直觀地理解1、0、1、0、01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猜數”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近似數的取值范圍;在“找位置”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感知“找小數位置”的步驟:先確定這個小數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再確定它在哪兩個相鄰的一位小數之間……感知“找小數位置”的方法:可以從左往右,也可以從右往左等。】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是怎么復習的?對你以后的學習有什么啟示?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回顧這節課復習與整理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74650285750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742950228600意義和讀寫

      意義和讀寫

      板書(部分):

      63500057150

      742950114300性質和大小比較

      性質和大小比較

      74295025400小數點的移動規律

      小數點的移動規律

      768350273050單位換算

      單位換算

      768350203200近似數

      近似數

      教學反思:

      這一單元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且知識點比較散,對于這一單元的復習,怎樣對知識進行梳理?怎樣可以做到高效?怎樣能讓學生形成新的認知?通過對這一節課的研究,感悟到上好復習課,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去展開。

      1、制定任務,高效梳理。

      學習任務好比承載教學內容的“舟”,復習課學習任務的選擇要符合知識內在的邏輯,又要構建整體的學習框架。“介紹0.3”這一任務無疑是一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學生需喚醒所有有用的知識,這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個“0.3”,承載了本單元涉及的五塊內容,學生通過“介紹0.3”,一個單元的知識點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出來,高效地完成了本單元的知識梳理。

      2、基于學情,有效復習。

      復習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補缺,也就是說,要針對學生學習困難和錯誤進行復習。這一單元知識多又散,一節課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過前測,了解了學生的學情。

      小數的讀寫、性質與大小比較、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比較,這些內容學生基本上沒有問題,所以這節課中對這些內容的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如大小比較知識只是讓學生溝通了小數大小比較與整數大小比較的聯系;小數點的移動規律也只是讓學生溝通了跟以前知識之間的聯系。

      本節課的重點放在小數的意義、小數與單位換算、小數的近似數等內容上。如“找0.4”題,通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都涂了4格,表示的小數卻不一樣”,通過比較、分析、總結,讓學生感悟到“不僅要看涂的份數,還要看平均分成的總份數,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才能直接寫成小數”,從而進一步理解了小數的意義以及小數與分數的聯系。又如“單位換算”這塊內容錯誤比較多,所以讓學生經歷了“說妙招——用妙招——說思路”這樣一個過程,幫助學生掌握這塊內容。

      這樣針對學生錯誤的復習過程,極大地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并有效地對本單元內容進行了復習。

      3、精選練習,合理拓展。

      復習課除了查漏補缺,還要使學生進一步地熟練技能、拓展思維,本節課的練習設計關注恰當的拓展性。如:有關“小數與近似數”的題學生常碰到如“一個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約是3.5,這個小數最大是(),最小是()”這樣的題,所以學生以為“近似數是3.5的數只有兩位小數這幾個數”。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猜“近似數是1.7的數”,通過找符合要求的最小數和最大數,讓學生從這種固定思維中走了出來,感悟到“近似數是1.7”的數有無數個,并初步感知近似數的取值范圍。又如:找1.66的位置,學生經歷了“說大概的位置——找確切位置”的過程,并在找確切位置的過程中,讓學生用“順著”和“倒著”等不同的方法來找,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借助分數與小數的聯系來理解小數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索、思考的過程。

      教學重點及難點:

      1.使學生通過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從而理解小數的意義。

      2.使學生明確小數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并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用具準備:

      教學平臺、多媒體課件、米尺。

      教學過程設計:

     一、設疑引入

      1.我們已經認識了生活中的小數,你還想知道有關小數的哪些知識?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有選擇的進行板書:小數的意義,產生,與整數、分數的關系等)

      小數有很多的奧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小數的意義。

      2.復習舊知。

      在研究小數的`意義之前,我們必須要把它的好朋友分數理解透徹,你們能接受挑戰嗎?

      (1)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

      說一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2)比較大小

      (3)加減運算

      【通過復習分數的有關知識,為學習小數的意義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起到鋪墊新知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1.認識一位小數。

      (1)教師出示一把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

      (1分米米或0.1米)

      0.1米是由哪個分數得來的?

      3分米是多少米?寫成小數是多少呢?(米0.3米)

      7分米呢?(米0.7米)

      (2)請同學們觀察這一組數,你發現什么?

      教師引導:小數點后面有幾位數?0.1、0.3分別是由那兩個分數得來的?這兩個分數的分母是多少?它們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3)獨立完成并校對。

      【借助學生熟悉的米尺引入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產生,再抽象到數射線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認識兩位小數。

      (1)把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你能運用學習一位小數的方法、自己研究出新的小數嗎?

      教師出示媒體:

      ①學生自主研究,教師參與到學生的研究中。

      ②學生匯報研究的成果:

      (2)師:你發現了什么?(這是二位小數、計數單位是0.01、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二位小數……)

      (3)教師小結。

      3.認識三位小數。

      師;你能繼續研究出其他的小數嗎?

      教師出示媒體:

      學生自主研究后匯報交流: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計數單位是0.001………

      4.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

      討論:1.小數是由分母是多少的分數寫成的?

      2.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

      3.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歸納: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0.1,0.01,0.001,…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通過讓學生自主研究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再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不僅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鞏固練習

      1.試一試。

      分別用分數和小數表示涂色部分。

      2.寫出相應的分數或小數。

      3.比較大小。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分數與小數的聯系,以及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

      2.理解整數、小數、分數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學過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數

      師: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小數的存在,你能舉幾個例子嗎? (學生回答)

      我們一起來看,教室里有幾個同學在進行測量。但是,他們測量的一邊長1米,但是另一邊不夠1米,用米做單位,不夠1米那應該怎么辦呢?這時候,就可以用小數來表示了。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些數都是什么數?

      生:小數。

      師:小數是怎么產生的呢?

      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

      揭示課題:小數的意義。

      關于小數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本中的新知識:“小數的`意義”。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問題,引出小數的性質。

      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

      1-1. 反饋交流。請學生結合圖說明自己的想法。

      師:米還可以寫成0.1米。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小數0.1米。

      師: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1米。

      箭頭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 0.3米是怎樣得到的?

      我們可以看出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3份是0.3,用分數表:。

      0.3的計數單位是0.1,的計數單位是。所以0.3表示3個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頭,用分數和小數分別怎么表示?

      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7份是0.7,用分數表:。0.7表示7個0.1

      1-2.抽象概括: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也寫作0.1。

      2-1.同學們,學習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也用小數來表示嗎?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1米。

      師:剛才0.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1米。

      箭頭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樣得到的?

      我們可以看出把整數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4份是0.04,用分數表:。0.04的計數單位是0.01,的計數單位是。所以0.04表示4個0.01

      同理得出:指向8箭頭,用分數和小數分別怎么表示?

      把整數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8份是0.08,用分數表:。0.08表示8個0.01

      2-2.抽象概括::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也寫作0.01。

      3-1.同學們,學習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用小數來表示嗎?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師:剛才0.0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箭頭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 0.006米是怎樣得到的?

      我們可以看出把整數1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0.001, 6份是0.006,用分數表:。0.006的計數單位是0.001,的計數單位是。所以0.006表示6個0.001

      3-2.抽象概括: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也寫作0.001。

      剛才我們分的是一米,用整數“1”來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實際應用中,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數。

      5、各部分名稱:

      (以0.625為例來說明)小數中的小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個0.1,3表示3個0.1,因此十分位上的計數單位是0.1,也可以說成是十分之一;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百分位,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數點右邊第三位是千分位,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0.001); 。

      歸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1.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 0.001......。

      2.小數中,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3.十分之幾是一位小數,百分之幾是兩位小數,千分之幾是三位小數。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8

      教學內容:小數的意義例1—例3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知道小數的產生;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認識小數與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關系。

      2、通過小數的產生,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過小數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產生。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小數的應用。

      師:在我們生活中,說說你在哪兒聽到或看到過小數。

      你認為小數是怎樣的數?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小數。(板書:小數的`意義)

      二、由合大、分小無限做下去來拓展對數的認識。

      1、在“合”“分”中拓展數位順序表。

      ⑴復習整數數位順序表。

      ①通過“合并”引出“分”

      師口述:把10個一合并起來是多少?

      把10個十合并起來是多少?

      把10個百合并起來是多少?

      板書:千百十個

      位位位位

      千百十個

      師:能繼續合并下去嗎?那能往小了“分”會怎呢?

      ②“分”

      師口述:把一個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個百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個十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個一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三、通過主體探究,研究小數意義。

      (一)通過把正方形圖看做“整體1”認識—、—的小數。

      1、—的小數

      ⑴投影顯示:把一個正方形看成“整數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數怎么表示?(板書:十分之一)

      師:—也可以寫成另一種形式,看我是怎么寫的。(板書:0.1)

      0.1就是一個小數,它的計數單位也就是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小數里的點叫小數點。

      說說0.1的計數單位是什么?—表示什么?0.1表示什么?

      師總結:—和0.1的意思相同,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

      追問:—是把誰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

      0.1是把誰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

      ⑵陰影部分顯示3份

      問:現在陰影部分表示幾份?是幾個“十分之一”?是幾分之幾?

      用小數怎么表示?0.3表示什么?

      ⑶陰影部分顯示7份

      師:陰影部分用小數、分數各怎么表示?

      0.7和—都表示把誰平均分成幾份?是幾份中的幾份?

      0.7里面有幾個0.1?它的計數單位是什么?

      師小結:象— 、—、—、這些都是特殊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⑷通過練習鞏固十分之幾的數。

      ①生自己動手操作。用一個正方形代表“整數1”畫出相應的陰影部分,并用分數和小數表示出來。

      ②師投影出示2份用小數表示0.2,問:0.2是幾個0.1?

      投影顯示6份用小數表示0.6。問:0.6是幾個0.1?(0.6里面包含0.2)

      師:你發現了什么?

      把0.6平移開,問:你又發現了什么?

      2、通過生活認識—的小數。

      ⑴—的小數

      ①把一個正方形看作“整數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把—(0.1)再繼續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出示:百分之一)

      —也可以寫成0.01。(板書:0.01)

      問:0.01的計數單位是什么?—和0.0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②認識—的小數

      投影顯示8份問:現在是幾份?是幾個百分之一?是百分之幾?

      用小數怎么表示?(0.08)

      0.08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有幾個0.01?8個0.01是多少?

      ③認識—的小數

      投影顯示37份,師問相應的問題。

      ④練習

      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角,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分。

      想:1角= —元=()元1分= —元=()元

      5分= —元=()元49分= —元=()元

      3、認識千分之幾的小數

      師:我們以前學過1千克=1000克

      根據剛才學習的方法,你能說一說1克用千克表示成小數是多少?(討論)

      1克= —千克=()千克

      練習:3克=()千克

      11克=()千克

      108克=()千克

      四、小結:

      剛才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小數,到底什么是小數?

      1、生看書83頁。

      2、說一說你對小數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師小結:計數單位往大了合并可以無限的做下去,往小了分也可以無限的做下去。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能體會分米、厘米、毫米的含義,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 。

      2.記住這些單位之間的進率。

      3.能估計一 些較短物體的長度。

      4.會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1分米、1厘米、1毫米的實際含義。

      2.教學難點: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體觀念。

      (三)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米尺、透明塑料尺、壹分硬幣 、兩支鉛筆。

      2.學具準備:每人學生尺一把、壹分硬幣一枚、線一根、長鐵釘一枚。

      (四)教學過程

      1.搭好橋梁。

      (1)小朋友,想知道一個人有多高,黑板有多長,數學書本 又有多寬,可采用什么方法?(用尺量)

      (2)你怎么想到要用尺量呢?(尺上有刻度)

      (3)出示米尺:小朋友比劃一下一米大約有多長?

      (4)估計:黑板大約有多長?教師實際量一量,得黑板長3米多。

      多的部分不到1米,究竟是多少?我們需要用比米小的單位來幫忙。

      2.實踐操作。

      (1)認識厘米。

      ①實物投影儀上放上塑料尺,請學生觀察,從“0”刻度線 到標有“1”刻度線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厘米cm)

      ②學生在自己的尺上找1厘米的長度(手指寬,橡皮厚,1分 硬幣的最大寬……),并用尺比量一量。

      ③量一量:鐵釘有多長?(3cm)

      ④出示兩支鉛筆,一支10厘米,一支1厘米多一些,估計這兩支鉛筆大約有幾個厘米長。

      (2)認識分米。

      ①這支鉛筆長10厘米,還可以叫做1分米長(板書:分米dm) ,所以1分米=()厘米。

      ②同上,學生在尺上找1分米的長度,找身邊的物品長(寬) 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可實際去量一量。(襯衣兩紐扣之間、手掌寬……)

      ③在米尺上數一數,1米有幾分米?也就是幾個10厘米。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厘米。

      ④想一想: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長?

      小游戲:伯;說我比劃,即同桌1人說1米(或1分米、1厘米) ,另一人馬上用手比劃出來。

      (3)認識毫米。

      ①還有一支鉛筆為1厘米多一些,究竟是多少長呢?我們需要認識更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一)

      ②1毫米用手難以比劃·了,我們就用鉛筆芯來點吧。

      ③長度是1毫米的物品很難找吧?(1分硬幣的厚度,數學練習簿的厚度……)

      ④猜一猜,再在尺子-上數一數()毫米=1厘米,

      3.歸納運用。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單位?(長度單位)(完成課題 )

      你會給這些單位從大到小排排隊嗎?

      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進率)

      (2)看看課本上是這樣說的嗎?(課本第85-86頁)

      (3)練一練:課本第87頁“練一練”1、2、3。(先觀察,估計一下各物品的長度,再測量)

      (4)練一練:課本第87頁“練一練”4、5、6。(其中6為同桌 合作題)

      (5)拿出線,同桌合作量一量是多少長?(1米2分米,4厘米6 毫米)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材3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小數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每個學生空白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紙各一張。

      教學方法:

      引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歸納。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三年級的時候我們認識了小數,同學們都記得吧?小數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處可見,請同學們說說生活中的小數。(課件出示)

      師:像這樣的小數,還有很多,觀察可以分類嗎?

      小數點后面有一個數字叫一位小數,小數點后面有兩個數字叫兩位小數,小數點后面有三個數字叫三位小數。

      同學們,你們說了這么多,老師說幾個,你們愿意嗎?

      師:板書:0.1 0.01 0.001

      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他們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引出課題《小數的意義》

      二、探究意義

      (一)教學0.1

      1.如果我們用一張正方形表示1的話,請你估計一下,0.1該有多大,用手比劃一下。請將你心目中的`0.1在這張紙上用顏色涂出來。(電腦演示正方形紙、1)

      2.(展示、匯報)說說你是怎么表示出0.1的。小結:要想準確地表示出0.1,我們應該先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十份,再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0.1。還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

      3.取出一張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準確地表示出0.1。

      4.請涂出其中的3份,涂色部分用小數怎樣表示?用分數表示是( ),0.3里面有多少個0.1,空白部分呢?(用小數表示,用分數表示)

      5.投影:陰影部分用小數怎樣表示?有多少個0.1,空白部分呢?

      觀察得出:一位小數就表示十分之幾(板書)

      6.想一想,1里面有( )個0.1。

      (二)教學0.01

      1.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是怎樣得到0.1的?

      2.你能在紙上表示出0.01嗎?請你在格字圖上表示出來(生取出平均分成一百份的正方形紙片)。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空白的部分呢?(電腦演示過程)

      3.請看老師這張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小數?

      4.看到0.23,你還想到了什么小數。

      5.請你在方格紙上創造一個新的小數,再同桌間說一說這個小數表示什么意思,看到這個小數,你又想到了那個小數?

      6.觀察得出:兩位小數就表示百分之幾(板書)

      (三)教學0.001

      通過0.1,0.01的教學,推理得出0.001的意義。

      請你觀察前兩組的數,你有什么新的發現?(一位小數、十分之幾,兩位小數、百分之幾,得出:三位小數、千分之幾等等)。

      三、提煉小數意義

      1.小結:像這些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小數。

      2.師:其中的一份,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們把它叫做計數單位,也可以寫作0.1、0.01、0.001等等。如0.3的計數單位是0.1,它有3個0.1。0.25的計數單位有( ),它有( )個0.01。

      3、電腦出示練習題。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操作活動,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溝通小數與分數的內在聯系,知道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與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與千分之幾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基于現實原型,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及它們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也是10,還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富有現實性的情境和直觀的圖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滲透數域拓展、歸納思想以及數學精確性的感悟。

      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學過程:

      課前小游戲:

      師:孩子們,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什么?

      生:跳繩。

      師:那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風采?

      生上臺展示。

      師:跳的真快!那我來采訪一下這個勇敢的孩子。你是在怎么做到的?

      生:多加練習。

      師:是的,孩子們,我們的學習也需要你多加練習,熟能生巧。

      師:那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天天玩這個跳繩,你注意過這條跳繩有多長嗎?

      生:沒有。

      師:那你來估計一下。

      生:大約2米。

      師:我們想要知道準確長度應該怎么辦?

      生齊答:測量。

      師生共同測量得出跳繩的長度是2米44厘米。

      (進一步感知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師:2米44厘米用米作單位該怎樣表示?

      生:2.44米。

      師:2.44是一個什么數?

      生:小數。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來研究小數。上課!

      (設計意圖:本校的跳繩是其特色活動,曾先后在縣、市跳繩比賽中獲獎。用他們熟悉的活動作為課的開始,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而對于如此熟悉的事物卻不知道它的長度,這一反差能成功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進一步感知小數產生的實際意義。)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小數。(課件出示三年級教材圖片,換起學生的記憶)。

      這里我們只是認識了小數,并且學會了簡單的加減法,這節課我們進一步研究小數的意義。

      說到“意義”,孩子們你們誰能解釋一下什么是意義?

      生:......

      師:為此,我在課下專門去查了字典。請看大屏幕。

      生:價值、表示什么。

      師:那小數的意義就是小數的價值,小數表示什么。

      師:先看小數的價值,誰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我理解的是小數的用處,就像剛剛測量跳繩的長度,測量的結果能用小數表示。這就是小數的價值。

      師:棒極了!當我們測量或是計算得不到整數結果時,可以用小數表示,這就是小數的實際價值。那小數表示什么呢?

      生:.......

      師: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

      二、借助直觀,遷移類推。

      (一)直觀感知一位小數的意義

      1.如果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大家想一下把1平均分成多少份容易用小數表示?生1:10份。

      生2:100份。

      生3:1000份。

      ……

      師:先來研究把1平均分成10份。

      課件動態演示。

      (教材設計利用長度來展示,個人感覺不夠形象直觀,所以選擇正方形這一載體,更容易幫助孩子們觀察)

      2.引導學生發現:一張紙平均分成10份,表示這樣的1份,可以用分數1/10表示,也可以用小數0.1表示。

      師:1/10是一個分數0.1是一個小數。它們有什么關系?

      生:相等。(為了讓學生注意到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

      師:換種說法,0.1表示的就是……?

      生:0.1。

      繼續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說出,0.2表示2/10。

      接著往下說:

      0.3表示3/10,0.4表示4/10,……

      3.引導學生歸納概括:

      零點幾表示十分之幾。

      (板書“歸納”,目的是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4.介紹一位小數的概念,明確一位小數的意義。

      (二)直觀遷移兩位小數的意義

      借助正方形,把1平均分成100份。

      師: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

      生:1/100,還可以表示成0.01。

      師: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生:0.01表示1/100。

      動態演示課件,引導學生說出其它兩位小數表示的.意義。

      師:利用學習一位小數的經驗,我們該做什么了?

      生:歸納概括。

      師:真聰明。

      (再次引導學生注意方法的學習。)

      生小結:零點幾幾表示百分之幾。

      師:這是幾位小數的意義?

      生:兩位小數的意義。

      (三)遷移類推三位小數的意義。

      師:根據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探究過程,你能類推出三位小數的意義嗎?小組交流討論。

      小組匯報:零點幾幾幾表示千分之幾。

      實例驗證。

      用正方體表示1,把1平均分成1000份。

      其中的1份……

      其中的2份……

      ……

      (借助正方體更能直觀展示把1分成1000份的結果,有助于學生理解)

      (四)觀察分析,學習計數單位。

      1.觀察0.1,0.2,0.3,……

      師:把1平均分成10份,里面的一份是多少?

      生:1/10。也就是0.1。

      (1份就是這些小數的計數單位)(紅筆描紅0.1)

      這個小數里分別有多少個0.1?

      嘗試歸納: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1。

      遷移類推:

      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也就是0.001。

      2.借助整數,介紹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三、課堂訓練,鞏固深化。

      1.數小數。

      以0.1為單位數。

      以0.01為單位數。

      (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數是數出來的。數的概念數數是非常好的一種辦法。借助數數也加深了對孩子們對小數的計數單位的理解。)

      2.看圖說小數。

      (通過動畫更能直觀體現本節課所學內容。)

      3.評測練習。(當堂檢測所學內容,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讓我們的課堂變得更高效,更有效)

      四、課堂梳理,總結匯報。

      1.介紹小數的背景知識。

      課件播放視頻資料“你知道嗎?”讓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

      2.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引導孩子們注重方法的總結。)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12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引出課題。

      出示玩具,讓學生猜價格,猜對的給予獎勵。

      2.5 3.5 1.5 0.5

      讓學生觀察這些數與前面所學的數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出示課題。

      二、 探究新知。

      1、 猜教師身高,如果用米做單位怎樣表示,由此引出小數的產生。

      2、 認識小數

      (1) 一位小數

      把一張紙平均分成10份,讓學生用一個數來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

      學生自由回答,這時有的學生已經能用小數來表示。

      學生觀察思考,這組數字有什么規律?

      學生回答,教師借機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白小數和分數之間的聯系,并得出小數的計數單位。

      同桌互相舉出一位小數的例子,并說說各表示幾分之幾。

      課件出示:考考你

      判斷下面的小數哪些是一位小數?

      0.02 12.6 1.0 0.3

      (2)認識兩位小數

      把一張紙平均分成100份,讓學生用一個數來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引導學生觀察并小結:什么是兩位小數,它的.計數單位是什么?

      學生舉出兩位小數的例子,并說出表示幾分之幾。

      (3)認識三位小數

      師:如果把一張紙平均分成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怎樣表示?這些小數都是幾位小數,計數單位是什么?

      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在認識并知道了一位、兩位小數的含義后,能自己進行簡單總結。

      教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進行歸納。

      師:如果繼續分成10000份,100000份……你能表示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嗎?

      生自由回答。

      3、 概括小數的意義

      讓學生自己進行概括。

      課件出示小數的意義:

      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

      三、學生練習

      (1) 1角用小數表示是( )元。

      2分用小數表示是( )元。

      學生在有了前面知識的鋪墊,直接讓學生獨立完成例題。

      (2)請你幫忙

      小明到商店去買學習用品,他帶了6角5分錢,到底應該選哪一種呢?

      練習本 鋼筆 鉛筆

      0.85元 6.5元 0.65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小數的哪些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小數的知識?

      教后反思:

      在課的一開始讓學生猜物品價格,致使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整節課學生的發言很積極,課堂氣氛較活躍。本節課中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去理解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步步深入,最后概括出小數的意義。

      1、 從整個課堂來看,學生在前面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的還可以,但是遇到實際應用的問題,學生容易出錯,如果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小數的產生,是不是效果會更好一些。

      2、 努力提高自己調控課堂的能力,對于學生課堂中生成的資源,應及時捕捉,有效的進行利用。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13

      教學內容

      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86頁。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知道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什么是純小數和帶小數。

      2.知道小數是在實際生活中產生的,并且有著廣泛的應用。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認識我國是應用小數最早的國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學難點:利用小數的意義進行單位的改寫與把“”改成用小數表示,十分位上要添0“這一類分數改成用小數表示的題目。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引出課題

      1.口答。

      1米=()分米1分米=米6分米=米

      1米=()厘米1厘米=米3厘米=米

      1米=()毫米1毫米=米

      1元=()角5角=元

      1元=()分7分=元

      2.引出課題:

      前面我們已經學了分數的認識,不足整米整元的可以用分數表示。實際生活中,人們進行測量計算時,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比如同學們的身高,往往不是整米數,這些除了用分數表示外,還可以用小數來表示。我國是最早運用小數的國家,今天這節課就一起來學習~~~一小數的.意義。

      (二)新課教學

      1.小數意義的教學。

      (1)從商品標價引人,利用分數的知識認識小數。

      1元=10角,4角=元可以用0.4元表示,表示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

      1元=100分,5分=元可以用0.05元表示,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l元4角5分可以用小數1.45元表示。

      (2)投影出示米尺,學生看圖說,()里填什么?

      1米=()分米,l分米=米,寫成時小數是0.1米;3分米

      就是”“米,可以寫成()米。

      1米=()厘米,1厘米=米,寫成小數是0.01米;7厘米是米,可以寫成()米;23厘米呢,1毫米=米,寫成小數是0.01米;9毫米=米。以寫成小數()米;143毫米呢?

      (3)小結概括小數的意義。

      上面例題中的0.4、0.1、0.3都表示十分之幾:0.05、0.01、0.07

      都表示百分之幾;0.001、0.O09、0.143都表示千分之幾。

      這種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出示小數的定義。

      2;小數各部分名稱和計數單位。

      (1)”.“叫做小數點。

      小數點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表示小數部分。

      小數的計數單位有:

      0.1(十分之一)如:0.3里面有3個0.1或3個十分之一。

      0.01(百分之一)如:0.23里面有23個0.01或23個百分之一。

      0.001(千分之一)如0.143里面有143個0.001或143個千分之一。

      (3)觀察下列各小數的整數部分有什么不同?

      0.40.051.450.0091.238.024

      整數部分是0的:0.40.050.009

      整數部分不是0的:1.451.231.024

      根據整數部分的不同情況,可將小數分為兩大類,讀課本第88頁:整數部分是0的叫做純小數,比1小;整數部分不是0的叫帶小數,比1大。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反饋校對。問:為什么要這樣填?

      2.”練一練“第2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例:4分米是1米的,寫作小數為0.4米)

      3.”練一練“第3題,學生口答。

      (四)總結

      今大學了什么?(小數的意義)

      (1)什么叫小數?

      (2)小數各部分的名稱和計數單位是什么?

      (3)小數是怎么分類的?

      (五)提高訓練

      1.下列各數哪些是純小數,哪些是帶小數?(卡片出示,學生口答)

      0.257.84.0128.0030.30.50.001

      2.判斷:4角7分=0.047元2米2厘米:2.002米

      4分米=0.04米31毫米=0.031米

      27厘米=2.7米3元零4分=3.04元

      (1)小組討論

      (2)指名學生回答。

      (六)作業:《作業本》第66頁(六十三)。

      說明:數的擴展,是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在設計時,力圖再現小數產生的過程,從中學到小數的意義和表示方法。這節課中,教師講解的內容較多,講解時要做到簡潔,淺顯易懂,并要在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性經驗后再概括定義。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14

      課題名稱 小數的意義

      課標要求 結合具體情景理解小數的意義,會進行小數、分數的轉化。

      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學生明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知道小數的計數單位和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重點 理解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知道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對小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的意義。那同學們還記得小數長什么樣子?你能舉個例子說一說嗎?

      預設:0.3

      師:誰能說一個和他不一樣的?

      預設1:0.47

      預設2:0.356

      師:同學們說了這么多,那老師說幾個,我說,你們來讀(1.8、2.75、4.702)你能將這些小數分分類嗎?并且說一說你分類的依據是什么?

      預設:(0.3、1.8)(0.47、2.75)(0.356、4.702)我是這樣分的,看小數點后面,有一位的分在一起,有兩位的分在一起,有三位的分在一起。

      師:我們把第一組給他起個名字,叫一位小數,第二組叫兩位小數,第三組叫三位小數。

      二、探究新知

      (一)0.1表示什么

      師:今天學習小數的意義,要想知道0.3表示什么?我們得從研究0.1表示什么開始。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如果把這張紙看作“1”,怎樣表示出0.1呢?完成學習單第一題。

      學生操作。

      匯報:將這張紙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數表示就是0.1。也就是0.1就表示,可以用等號連接。(板書)

      2.誰能借助你手中的正方形紙說一說,0.3表示什么?

      預設:將這張紙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是,用小數表示就是0.3。也就是0.3就表示。(追問:0.5里有幾個0.1?)

      3.你還想表示哪個小數?

      預設:我還想表示0.8。將這張紙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8份是,用小數表示就是0.8。也就是0.8就表示。

      4.觀察這三組,你發現一位小數和分數有什么關系?

      預設:一位小數都表示十分之幾。

      (二)0.01表示什么

      師:現在我們探究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那么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又表示什么?按照這個思路,完成導學單第二題。

      小組討論。

      匯報:

      1.兩位小數表示什么,應先從研究0.01開始,我們把這張紙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數表示就是0.01。也就是0.01就表示。

      2.0.06表示,它里面有6個0.01。

      3.我還想表示0.73。我們把這張紙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73份是,用小數表示就是0.73。也就是0.73就表示。

      4.小結:我們發現兩位小數都表示百分之幾。

      (三)0.001表示什么

      預設:0.001表示。我們把這張紙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也就是0.001就表示。

      師:平均分成1000份是不不好分呀,我們找電腦幫幫忙。(ppt出示正方體)

      師:現在從這1000份中取出365份,用分數怎么表示?寫成小數呢?里面有多少個0.001?你還能寫出哪些小數?

      觀察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三位小數都表示千分之幾。

      (四)認識計數單位

      ppt出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通過ppt演示,學生發現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三、課堂檢測

      1.寫出下面圖形所表示的分數和小數。

      2.哪兩只手套是一副,用線連一連。

      3.填空

      0.8里面有( )個0.1

      0.32里面有( )個 0.01

      0.620里面有( )個0.001

      0.1235里面有( )個0.0001

      4.在直線上標出下面各數的位置。

      0.4 2.6 1.3 3.85

      四、課堂小結

      師:請同學說一說,這節課你都收獲了哪些知識?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小數的意義

      一位小數 兩位小數 三位小數

      十分之幾 百分之幾 千分之幾

      0.1= 0.01= 0.001=

      0.3= 0.06= 0.365=

      0.8= 0.73= 0 .798=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1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使學生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3.使學生會進行小數和十進復名數的相互改寫。

      4.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并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第1教時(總第45教時)

      教學內容:小數的意義--教材第84-86頁例1,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二十1-3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

      2.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3.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4.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力。

      5.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觀點、實踐第一的觀點。

      數學重、難點:理解和抽象小數的意義。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板書: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是怎樣產生的?小數的意義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2.教學小數的`產生

      (1)引導學生動手量課桌的寬度,發現了什么?

      (2)請同學們口答下面的題:(用整數表示結果)

      1000÷10=100÷10=10÷10=1÷10=

      (3)總結:在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時也常用小數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從而產生了小數。

      3.教學小數的意義

      (1)填寫

      ①投影在圖中填出分數和小數。

      學生填完結果并訂正

      ②啟發學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還可以

      米,0.1米)

      ④總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板書:一位小數)

      (2)(出示米尺教具)

      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據以上學習你能知道什么?學生以小組方式討論,然后找同學回答,教師板書:

      [學生由于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兩位小數的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發言,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數可發寫成兩位小數]

      (3)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是多少?

      學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圖

      引導學生從圖中找出1毫米,并說明理由。啟發學生明確:1毫米是千

      提問: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板書:三位小數)

      米)

      (4)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

      ①把1米看成一個整體,如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數表示?引導學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這樣的分數表示。

      這樣的分數寫成小數時,可以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

      ③什么叫小數?引導學生討論。

      ④師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投影出示)。

      (5)教學小數的計數單位。

      ①學生閱讀教科書,學習小數的計算單位。

      ②完成第86頁“做一做”。

      ③出示0.457,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幾個幾分之一?

      二、鞏固發展

      1.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個0.1。

      (2)10個0.l是()。10個0.01是()。

      2.練習二十第1-2題。

      3.填表格。

      4.判斷。

      (1)0.40里面有4個0.01()

      (2)35克=0.35千克()

      5.小數改寫成分數。

      0.90.090.0359

      三、全課小結:引導學生回憶這節課知道小數是怎樣產生的,學習小數的意義,還會寫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

      四、獨立作業:練習二十第3題、閱讀第88頁你知道嗎?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小數的意義08-16

    數學教案:小數的意義02-05

    《小數的意義》數學教案04-13

    數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11-11

    數學教案-小數除法的意義08-16

    數學教案:小數的意義(15篇)02-05

    數學教案:小數的意義15篇02-05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01-30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06-07

    數學教案-小數除法的意義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08-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区二图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曰韩欧美在线看片 | 五月天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视频 | 一色屋手机视频在线 |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