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化學教案>化學方程式教案

    化學方程式教案

    時間:2024-10-28 21:25:16 曉鳳 化學教案 我要投稿

    化學方程式教案(精選1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方程式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化學方程式教案(精選18篇)

      化學方程式教案 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2、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3、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

      4、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加深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培養學生按照化學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含義的分析及其計算,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聯系實際風。同時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的辯證觀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難點

      訓練生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

      3、疑點

      為什么說化學知識是化學計算的基礎,化學方程式是化學計算的依據?

      4、解決辦法

      采用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由易到難的習題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具準備

      幻燈

      五、學生活動設計

      1、教師提問

      (1)什么是化學方程式?

      點燃

      (2)說出此化學方程式:4P+5O2========== 2P205表示的意義。

      [目的]使學生熟悉明確化學方程式的概念、含義。

      2、教師分析課本第74頁[例題1],并提問。

      根據[例題1)你能說出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可分為哪幾步?

      [目的]結合實例、給予點撥、啟迪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按化學特點去思維的良好習慣。

      3、教師提問,學生自學課本第74頁[例題2)。

      根據例題進一步總結歸納出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一般步驟和方法。

      然后相鄰座位學生互相討論,在教師引導下得出結論。

      [目的]要求學生嚴格按照一定的格式來解題,培養學生審題能力和分析能力。

      4、教師給出兩道練習題,學生練習并組織討論指出錯誤。

      (1)歸納出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類型。

      (2)根據練習你認為什么是化學計算的基礎?什么是化學計算的工具?什么是化學計算的依據?

      [目的]加深理解,培養歸納和概括能力。

      5、教師給出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進行練習,并分組討論。

      (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要領是什么?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關鍵是什么?

      化學方程式教案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相對質量關系,能正確計算出反應物、生成物的質量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組合已有化學知識和數學知識,獨立解決化學定量計算中的問題,同時對各種方案會進行對比、分析、評價,從而找出最佳解答方案,開拓思路,鍛煉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化學變化中的定量研究對于科學實驗和生活實踐的重大作用。同時,在解決問題中學會相互幫助,體會成功,建立自信。

      學情分析

      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掌握較差.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建立對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的認識方法,促進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

      2、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建立對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的認識方法,促進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

      教學過程

      活動1講授: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探索導航:

      復習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

      1、質的方面:表示該反應的反應物(或原料)和生成物(或產品)

      2、量的`方面:表示該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

      提問:那么能否利用方程式中量的關系來計算產品或原料的質量呢?

      例:碳完全燃燒反應中碳和二氧化碳兩物質的質量比為xx;那么12克碳充分燃燒能生成xx克二氧化碳;6克碳充分燃燒能生成xx克二氧化碳;3克碳、1.2克碳呢?

      (問:能告訴我你們是怎樣算的嗎?)

      引入:依據物質的質量比來計算,這就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計算依據:依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即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來進行計算;

      2、計算步驟:例:3克碳充分燃燒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①解,設未知量解設3克碳充分燃燒能生成X克二氧化碳

      ②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C + O2 C O2

      ③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12 44

      和已知量、未知量3 g x

      ④列比例式,求解= x = =11 g

      ⑤簡明作答

      答:3克碳充分燃燒能生成11克二氧化碳。

      指導學生學習課本例1(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算生成物的質量)和例2(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算反應物的質量),由此可知,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求算原料和產品的質量。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就可以利用方程式來求算原料和產品的質量,合理、科學地利用資源。

      完成下列練習

      練:用氫氣還原16克氧化銅可得到銅多少克?同時生成多少克水?能算出參加反應的氫氣嗎?(H2+ CuO Cu + H2O;Cu—64、O—16、H—1)

      提問:同學們能從以上練習得出什么結論嗎?

      3、小結:

      結論(1):已知化學方程式中一種物質(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可以求算方程式中其它任何物質的質量。

      練:電解36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氫氣?

      結論(2):計算要領:寫準物質化學式,化學方程要配平;關系式對關系量,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系量間成正比,解設比答要完整。

      練:

      1、24.5克氯酸鉀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氣?

      2、多少克的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后,可生成3.2克氫氣?

      3、實驗室電解50克水,當生成4克氫氣時有多少克氧氣產生?

      (選做)

      4、紅磷在鐘罩內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紅磷必須過量(為什么?)。假設鐘罩的容積為5.6升,氧氣密度為1.43克/升。(空氣中氧氣約占1/5體積)問最少需燃燒多少克紅磷才能把氧氣完全消耗掉使實驗獲得成功?

      化學方程式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與知識探究過程增強總結歸納能力與思維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2、教學難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學習化學,需要描述各種物質間的反應是如何發生的,回憶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如何用文字表達式書寫。

      【學生回答】碳+氧氣→點燃二氧化碳

      【教師講解】這是用文字表示化學反應,但書寫起來很麻煩,那么如何簡便地表示化學反應呢?本節課來學習化學方程式。

      2、新課講授

      【教師講解】用化學式表示物質的組成,請學生寫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式。

      【學生回答】C+O2→點燃C02。

      【教師補充】注意要將“→點燃”改寫成“=點燃”,即C+O2→點燃C02。

      【教師講解】這種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提出問題】從這個化學方程式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

      【學生回答】C、O2是反應物,CO2是生成物,反應條件是點燃。

      【提出問題】從量的角度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每12份質量的碳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教師歸納】化學方程式不僅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同時,通過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還可以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

      3、鞏固提升

      【多媒體展示】學生進行課堂練習。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能提供哪些信息?Fe+CuSO4=Cu+FeSOS4

      4、小結作業

      (1)學生總結,分享收獲。

      (2)作業:思考給出一種物質參加反應的質量,如何計算其他物質的質量?

      化學方程式教案 4

      一、質量守恒定律

      1.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抓住“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及“一個可能改變”,即:

      2.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實驗現象的一般步驟為:

      (1)說明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應該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各生成物質量總和;

      (3)與題目中實驗現象相聯系,說明原因。

      3.應用質量守恒定律時應注意:

      (1)質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釋化學變化而不能解釋物理變化

      (2)質量守恒只強調“質量守恒”不包括分子個數、體積等方面的守恒

      (3)“質量守恒”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不包括未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也不包括雜質。

      二、化學方程式計算

      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1)寫: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

      (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3)注:注明反應條件

      (4)標:如果反應物中無氣體(或固體)參加,反應后生成物中有氣體(或固體),在氣體(或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標出“↑”(或“↓”).若有氣體(或固體)參加反應,則此時生成的氣體(或固體)均不標箭頭,即有氣生氣不標“↑”,有固生固不標“↓”

      2.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步驟

      (1)設:根據題意設未知量

      (2)方:正確書寫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3)關: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質量關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簡要的寫出答案

      3、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常用公式

      4、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要領可以歸納為: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需將純量代方程;

      量的單位可直接用,上下單位應相同;

      遇到有兩個已知量,應找不足來進行;

      遇到多步的反應時,關系式法有捷徑。

      三、有關溶液的計算

      應熟練掌握本部分常用的計算公式和方法

      公式一: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100%

      公式二:溶液的稀釋與濃縮

      M濃×a%濃=M稀×b%稀

      =(M濃+增加的溶劑質量)×b%稀

      公式三:相對溶質不同質量分數的兩種溶液混合

      M濃×a%濃+M稀×b%稀=(M濃+M稀)×c%

      公式四: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

      四、常用公式計算

      10.相對原子質量

      =某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一個碳原子質量的1/12

      11.設某化合物化學式為AmBn

      ①它的相對分子質量

      =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

      ②A元素與B元素的質量比

      =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

      ③A元素的質量分數ω

      =A的相對原子質量×m/AmBn的相對分子質量

      五、解題技巧計算

      1、守恒法

      例1某種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經分析測得Mg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8.4%,求溴(Br)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析: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價總數=元素的負價總數,因此,Mg原子數×Mg元素的化合價數值=Br原子數×Br元素的化合價數值+O原子數×O元素的化合價數值。

      解:設混合物的質量為100克,其中Br元素的質量為a克,

      則38.4/24×2=a/80×1+(100-38.4-a)/16×2

      a=40(克),故Br%=40%

      2.巧設數據法

      例2將w克由NaHCO3和NH4HCO3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熱,排出氣體后質量變為w/2克,求混合物中NaHCO3和NH4HCO3的質量比。

      解析:由2NaHCO3=Na2CO3+H2O↑+CO2↑和NH4HCO3=NH3↑+H2O↑+CO2↑可知,殘留固體僅為Na2CO3,可巧設殘留固體的質量為106克,則原混合物的質量為106克×2=212克,故mNaHCO3=168克,mNH4HCO3=212克-168克=44克。

      3.極植法

      例3取3.5克某二價金屬的單質投入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18.25%的稀鹽酸中,反應結束后,金屬仍有剩余;若2.5克該金屬投入與上述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等反應結束后,加入該金屬還可以反應。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24 B.40 C.56 D.65

      解析:鹽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50克×18.25%=9.125克,9.125克鹽酸溶質最多產生H2的質量為=0.25克。

      答案:A

      由題意知,產生1克H2需金屬的平均質量小于3.5克×4=14克,大于2.5克×4=10克,又知該金屬為二價金屬,故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小于28,大于20。

      4.十字交叉法

      例4取100克膽礬,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溶質質量分數為40%的硫酸銅溶液?

      解析:結晶水合物(CuSO4*5H2O)可看成CuSO4的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160/250×100%=64%。

      解:設加水(溶質質量分數可看成0%)的質量為x,則

      5.估算法

      例5將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質的(NH4)2SO4樣品,在加熱的條件下,與過量的NaOH反應,可收集到4.3升NH3(密度為17克/22.4升),則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A.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NO3

      C.NH4HCO3、NH4Cl

      D.NH4Cl、(NH4)2CO3

      解析:假設樣品為純(NH4)2SO4,則由(NH4)2SO4→2NH3可知,能產生4.48升NH3,大于4.3升。

      因此樣品中的雜質造成樣品NH4+的含量小于純(NH4)2SO4中NH4+的含量。這就要求選項的兩種物質中至少有一種物質的NH4+含量小于(NH4)2SO4中NH4+的含量,都大于是不可能的。

      可將備選答案化學是變形后進行估算:NH4HCO3→(NH4)2(HCO3)2,NH4NO3→(NH4)2(NO3)2,NH4Cl→(NH4)2Cl2.部分“式量”:(HCO3)=122,(NO3)2=124,Cl2=71,CO3==60,而(NH4)2SO4中,SO4=96,故答案選D。

      化學方程式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能力: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和熟練的計算技能。

      情感: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

      學前分析:

      本節課在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式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對化學知識進行定量分析。知識本身并不難,關鍵是使學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這一途徑,并使之了解化學計算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計算過程中,對解題格式、步驟嚴格要求,培養他們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書寫下列化學方程式:

      1、硫的燃燒

      2、磷的燃燒

      3、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4、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創設情境]

      實驗室欲通過電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氣,需電解多少g水?

      [學生討論]

      可能得到的結果:

      1、無從下手。

      2、根據化學式計算,求出水的質量。

      3、利用化學方程式解題。等。

      [教師點撥]

      1、若學生根據化學式計算,應給予肯定。但叮囑他們在使用此法解題時,應說明所得氧氣中氧元素即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學方程式解題。學生可能出現未配平而算錯數,或格式步驟不對等問題。點出,但可以先不展開講。關鍵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引導回憶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引導回憶]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條件。

      2、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及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練一練]

      1、求碳在氧氣中燃燒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2、求磷在氧氣中燃燒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試一試]

      實驗室欲通過電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氣,需電解多少g水?

      由利用化學方程式得出正確答案的同學2名上黑板寫出解題過程。

      [學生討論]

      參照課本第99頁例題1的解題過程,對照[試一試]“電解水”的解題過程,指出缺漏。由學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題思路的基礎上,自己先探討解題格式。

      [強調格式]

      1、設未知量,未知數后不加單位

      2、根據題意寫出化學方程式,注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完整、準確。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響計算結果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例題]

      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寫出正確解題步驟。

      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

      化學方程式教案 6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化學反應分析,使學生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2.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的兩條原則,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重點和難點

      1.重點是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2.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配合閱讀。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什么是質量守恒定律?

      2.為什么在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觀點說明。)

      〔引言〕我們已經知道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既能表示出反應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化學方程式。

      〔板書〕化學方程式

      一、化學方程式

      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O2

      〔設疑〕化學方程式的寫法是否只要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就可以呢?請看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

      〔板書〕磷+氧氣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學式)

      P+O2P2O5

      〔組織討論〕這個式子能稱為化學方程式嗎?為什么?(由學生回答。)

      怎樣才能把上式改為化學方程式呢?

      〔板書〕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提問〕書寫化學方程式必須遵守哪些原則?具體的書寫步驟是怎樣的?

      〔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有關內容,然后指定學生回答問題。

      以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為例,說明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

      〔板書〕1.根據實驗事實寫出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

      P+O2─P2O5

      2.配平化學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數法確定系數。(根據是質量守恒守律)。把短線改等號。

      4P+5O2===2P2O5

      3.注明反應發生的條件

      4P+5O22P2O5

      (介紹“△”’“↑”“↓”等符號表示的意義,及“↑”“↓”符號的使用范圍)。

      〔講解〕反應條件常見的'有:點燃、加熱(△)、高溫、催化劑等。

      “↑”“↓”號的使用范圍:在反應物中無氣態物質參加反應,如果生成物中有氣體,則在氣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反應物無難溶性物質參加反應,如果生成物中有固體難溶性物質生成,在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強調要防止隨意亂標)

      〔板書〕例如:

      CuSO4+2NaOH===Na2SO4+Cu(OH)2↓

      〔小結〕書寫化學方程式具體步驟(韻語)

      左邊反應物,右邊生成物

      寫好化學式,方程要配平

      短線改等號,條件要注明

      生成氣體或沉淀,上下箭頭來分清,化學教案《化學方程式 —— 初中化學第一冊教案》。

      強調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關鍵和難點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規范化。

      〔板書〕三、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和讀法

      〔講解〕以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講解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質和量方面的涵義

      〔板書〕4P+5O22P2O5

      質的方面:略

      量的方面:略

      〔過渡〕根據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質間的量的關系,可以用于化學計算,這將在下一節講。

      〔總結〕略

      化學方程式教案 7

      學習目標

      1、掌握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的計算技能,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 初中化學第一冊教案。

      2、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思維的全面性、嚴密性、發散性和求異性。

      3、領悟質和量是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內容簡析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初中化學的重要計算技能,本節學習的計算是關于純物質的計算,以后還要學習含雜質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計算,本節內容是以后學習有關計算的基礎。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依據反應物和生成物間的質量比進行的,因此,緊緊抓住化學方程式中反映的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是進行計算的基礎和關鍵。

      重點難點解析

      1.書寫格式規范是本節的重點

      2.含雜質的計算是本節的教學難點”

      3.關鍵是明確解題思路:

      (1)審題

      (2)析題

      (3)解題

      (4)驗題

      4.容易發生的錯誤:

      (1)題意理解不清、答非所問;

      (2)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使計算失去正確依據;

      (3)單位不統一,有時把體積等代入;

      (4)把不純物質的量當作純凈物的'量代入;

      (5)計算不認真、粗心大意,如求算式量出現錯誤等.

      命題趨勢分析

      根據一定的條件,求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化學式的相對分子質量,根據一定條件,確定某化學式;進行有關含雜質的計算.

      核心知識

      一、涵義:

      化學計算是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化學知識是化學計算的基礎,數學運算是化學計算的工具.

      二、步驟:

      1.設未知量X

      2.寫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3.找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質量比;并在相應的化學式下面寫出已知量和待求量.

      4.列比例式

      5.解比例式,求出本知量

      6.答

      三、從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在熟悉了一般的計算題的步驟和格式基礎上,使學生從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典型例題

      例110g水通電可制得氫氣多少g?氧氣多少g?

      分析本題是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同時求兩種生成物的質量,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步驟,同時設兩個未知全,分別與已知量列比例式求解.

      解設10g水通電可制得氫氣的質量為x,氧氣的質量為y.

      2H2O2H2↑+O2↑

      36432

      10克xy

      ==

      ∴x=1.1y=8.9

      答:可制得H21.1g,O2為8.9g.

      例2下列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有錯誤,簡述發生錯誤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加熱12.25克KClO3,充分反應后可制得氧氣多少克?

      解設生成氧氣的質量為xg

      KClO2KCl+O2↑

      122.532

      12.25gx

      =∴x=3.2g

      答:加熱12.25gKClO3,可制得O23.2g.

      (1)錯誤原因;

      (2)改正.

      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常發生5類錯誤,本題的錯誤在于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

      解

      (1)化學方程式末配平;

      (2)設反應后可制得O2的質量為xg

      2KClO22KCl+3O2↑

      2×122.53×32

      12.25gx

      =∴x=4.8g

      答:加熱12.25gKClO3,可制得O24.8g.

      例3把干燥純凈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3.32克,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稱量剩余物質量為g.48克,求①生成氧氣的質量;②剩余物質各是什么?質量分別是多少g?

      分析MnO2作為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所以13.32g-9.48g=3.84g,這3.84g就是放出O2的質量,這也是解本題的關鍵.

      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

      mO2=13.32g–9.48g=3.84g

      設生成物中KCI質量為xg

      2KClO22KCl+3O2↑

      14996

      x3.84g

      =∴x=5.96g

      MnO2的質量9.48g–5.96g=3.52g

      答:氧氣的質量為3.84g,剩余物為KCl和MnO2質量分別為5.96g和3.52g.

      例4在標準狀況下,6.2g磷在氧氣中充分燃燒,需要氧氣多少克?這些氧氣的體積是多少升?能生成P2O5多少克?(已知標況下ρO2=1.43g/L)

      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要求單位一致,初中階段只涉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計算,所以本題不能直接求出O2的體積,只能先求出生成O2的質量.再根據V氣=進行換算.

      解設需要氧氣的質量為x,生成P2O5的質量為y.

      4P+5O22P2O5

      4×315×322×142

      6.2gxy

      ==∴x=8gy=14.2g

      VO2===5.6L

      答:需要氧氣5.6升.

      例5含鋅65%的鋅粒200g,與足量的稀H2SO4反應,可制得H2多少升?(標況下ρH2=0.09g/L)

      分析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指的是純凈物之間的質量關系,不純物的質量必須轉化成純凈物的質量,才能代入化學方程式中進行計算,其換算關系式為:

      物質的純度(%)=×100%

      純凈物的質量=不純物的質量×物質的純度(%)

      解設可制得H2的質量為xg

      Zn+H2SO4ZnSO4+H2↑

      652

      200g×65%x

      =

      答:可制得44.4升H2.

      化學方程式教案 8

      教學目標:

      1、復習一些基本概念

      2、知道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解掌握有機物分子中的官能團。

      3、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4、有機物中碳原子的成鍵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有機物中官能團的認識和掌握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課]在人類已知的化合物中,有機化合物占了絕大多數。高一的必修二同學們已經簡單的認識了一下有機化學,現在我們拿到的 “有機化學基礎”為同學們提供的選修課程模塊。通過本課程模塊的學習,應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 初步掌握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能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2、 了解有機化合物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關實驗的.基本技能。

      3、 認識有機化合物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一章:

      [板書]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復習提問]:對基本概念進行復習

      什么是有機物?什么是有機化學?

      [講述]有機化合物從結構上有兩種分類方法:一是按照構成有機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來分類;二是按反映有機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團來分類。

      [板書]一、按碳的骨架分類

      [講解] 按碳原子組成的分子骨架,有機化合物可分為鏈狀化合物(如丁烷)和環狀化合物,環狀化合物又包括脂環化合物(如環己烷)和芳香化合物(如苯)。人們往往又將鏈狀烴和脂環烴統稱為脂肪烴。

      圖示:

      [板書]二、按官能團分類

      [復習提問]:對基本的概念進行復習

      1、 什么是烴?

      2、 什么是烴的衍生物?

      3、什么是官能團?

      [板書]:

      1、

      2、

      3、

      結合課本自學填空:

      類別官能團結構表達和名稱物質舉例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羧酸酯

      [講述]:

      課堂練習:

      3、按下列要求舉例:(所有物質均要求寫結構簡式)

      (1)寫出兩種脂肪烴,一種飽和,一種不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屬于芳香烴但不屬于苯的同系物的物質兩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別寫出最簡單的芳香羧酸和芳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最簡單的酚和最簡單的芳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習參考答案:

      1、BC 變式練習(1)①②⑤⑥⑦⑧⑩ (2) ②⑤⑧⑩ (3)⑧⑩

      2、醛 酚 苯同系物 羧酸 酯 羧酸

      3、略。

      化學方程式教案 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在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質量的計算;

      通過有關化學反應的計算,使學生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并掌握解題格式。

      能力目標 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學風,同時培養學生認識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質和量是辨證統一的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對初學者來說應嚴格按照課本中的五個步驟方法和書寫格式來進行計算。即

      ①設未知量;

      ②根據題意寫出配平的化學方程式;

      ③寫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④列比例,求解;

      ⑤答題。

      這樣做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解這種題要求對化學計算題里有關化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題意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如果化學方程式中某個物質的化學式寫錯了,或者沒有配平,盡管數學計算得很準確,也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可見正確書寫并配平化學方程式是順利解答化學方程式計算題的關鍵要素。

      化學計算題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數學為工具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它不僅要有化學學科的思維方法,還應有扎實的數學功底。

      解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要求什么,設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第二是將題目中給出的化學變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依題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題步驟進行。同時要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懼怕化學計算,要相信自己。基礎不好的同學要先做些簡單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逐漸體會將數學的計算方法與化學知識有機結合的過程。然后再做較難的題目。基礎好的同學應具有解一定難度題目的能力。在初中階段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題,較易的題目是運用數學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即設一個未知量,一個等式關系。中等偏難的題,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識。計算過程難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驟多,稍微麻煩些。難度主要體現在如何設好多個未知數以及找出這些未知數之間"量"的關系式。總之,要根據自己的化學知識和數學知識水平,加強化學計算的訓練,以求達到熟練掌握解化學計算題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議

      本節只要求學生學習有關純物質的計算,且不涉及到單位的換算。計算是建立在學生理解化學方程式含義的基礎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應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義的基礎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應物。所以在教學中要將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與計算結合起來。

      化學計算包括化學和數學兩個因素,其中化學知識是化學計算的基礎,數學是化學計算的工具。要求學生對涉及的有關化學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及配平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作解題格式的示范,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加深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統一的辨證觀點。本節課可采用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重、難點:

      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教學過程:

      引入: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變化和質量關系。那么,化工,農業生產和實際生活中,如何通過質量關系來計算產品和原料的質量,充分利用,節約能源呢?本節課將要學習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物質變化的一種方法。

      投影:例一 寫出硫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敘述出各物質之間質量比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__________二氧化硫。1.6硫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同時消耗氧氣的質量是__________。

      討論完成:

      S + O2 點燃 SO2

      32 32 64

      每32份硫與32 份氧氣完全反應,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 64

      1.6 3.2

      學生練習1:寫出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計算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_____________。現有31白磷完全燃燒,需要氧氣__________ ,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 。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質間的質量比;根據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質的質量,計算求出未知物質的質量,此過程就為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板書:第三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投影:例2 加熱分解11.6氯酸鉀,可以得到多少氧氣?

      板書:解:

      (1)根據題意設未知量;設可得到氧氣質量為x

      (2)寫出化學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96/x

      x=96 ×11.6/245=4.6

      (5)答: 答:可以得到4.6氧氣.

      學生練習,一名同學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學生練習2:實驗室要得到3.2氧氣需高錳酸鉀多少?同時生成二氧化錳多少?

      練習3 用氫氣還原氧化銅,要得到銅1.6,需氧化銅多少?

      分析討論、歸納總結:

      討論:1.化學方程式不配平,對計算結果是否會產生影響?

      2.化學方程式計算中,不純的已知量能帶進化學方程式中計算嗎?

      投影:例三 12.25氯酸鉀和3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完全反應后生成多少氧氣?反應后剩余固體是多少?

      學生練習:同桌互相出題,交換解答,討論,教師檢查。

      出題類型(1)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2)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求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需將純量代方程

      關系式對關系量

      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系量間成比例

      解設比答要牢記

      板書設計:

      第三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2.加熱分解11.6氯酸鉀,可以得到多少氧氣?

      解:(1)根據題意設未知量;設可得到氧氣質量為x

      (2)寫出化學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96/x x=96 ×11.6/245=4.6

      (5)答:可以得到4.6氧氣.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求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需將純量代方程

      關系式對關系量

      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系量間成比例

      解設比答要牢記

      化學方程式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3、情感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進行思維及審題、分析、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要規范化。

      教學難點:

      訓練和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f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并說明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1) 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共熱

      (2)氫氣還原氧化銅

      引入新課:(情景設計)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涵義,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可

      表示為: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若 ( )g ( )g 48g

      同理: C+ O2 == CO2

      12 32 44

      若 ( )g ( )g 22g

      講解:這說明: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質量比是成正比例關系,因此,利用正比例關系根據化學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可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講授新課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1:加熱分解5.8克氯酸鉀,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氣?

      提問:怎樣計算?(在引入的基礎上學生回答)

      講解:解題步驟:設、方、關、比、算、答

      設:設未知量

      方: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配平)

      關:找關系(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計量數的關系,然后再寫出已知量與未知量質量關系,并寫在化學式下面。

      比:列出正確的比例式

      算:計算正確答案(保留小數點一位)

      答:

      說明:書寫格式

      [解]:設:可得氧氣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y ………………(1)設

      2KClO3 == 2KCl+3O2↑…………(2)方

      245 149 96

      …………(3)關

      5.8g y x

      …………(4)比

      x=2.3g y=3.5g …………(5)算

      答:分解5.8克氯酸鉀可得到氧氣2.3克 …………(6)答

      練習:若將[例題1]改為:實驗室要制取2.3克的氧氣。需分解多少克的氯酸鉀?解題時在書寫格式上應如何改動?

      閱讀:課本第99頁[例題1、2],強調書寫規范化。

      講解: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注意事項:

      1、根據物質的組成,在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實際是求各化學式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分子質量與化學式前邊化學計算數的乘積比是屬于純凈物之間的質量比,因此在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除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必須準確無誤外,在計算時還必須將純量代入方程式。

      2、注意解題格式的書寫要規范化。

      3、注意單位和精確度要求。

      小結:三個要領:

      1、步驟要完整;

      2、格式要規范

      3、得數要準確

      三個關鍵:

      1、準確書寫化學式

      2、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3、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例題2:實驗室用5g鋅粒與5ml稀硫酸反應,反應完畢后剩余鋅粒3.7g ,問可生成氫氣多少克?這些氫氣在標準狀況下占多大體積?(標況下,氫氣的密度是0.09g/L)

      分析:解題思路,特別強調為什么將(5—3.7)g鋅粒的質

      量代入化學方程式計算,不能將5ml稀硫酸代入計算的原因。

      板演:請一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做在本子上。

      小結:指出板演中的`問題并給予更正。

      練習:課本第100頁第1、2、3題

      講解:足量的涵義: 適量(恰好完全反應的合適量)

      足量

      過量(反應后有剩余的量

      總結:略

      作業:課后作業:6、7、8題

      教后:

      第二課時:根據化學方程式簡單計算課堂練習

      1、等質量的鋅、鎂、鐵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

      A、Zn>Fe>Mg B、Mg>Fe>Zn

      C、Fe>Zn>Mg D、Zn=Fe=Mg

      2、現需6g氫氣填充氣球,需消耗含鋅量80%的鋅粒多少克?

      3、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0g,加熱使其完全分解后,得剩余的固體物質13.6g,問:

      (1) 剩余的固體物質是什么?各多少克?

      (2) 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克?

      4、某學生稱量12.25g氯酸鉀并用少量高錳酸鉀代替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制取氧氣,待充分反應后12.25g氯酸鉀全部分解制得氧氣4.9g,則該生所用高錳酸鉀多少克?

      5、實驗室用5g鋅粒跟5ml稀硫酸反應等反應完畢后剩余鋅粒3.7g,問可生成氫氣多少克?這些氫氣在標準狀況下占多大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是0.09g/1L)(精確到0.01)

      化學方程式教案 11

      【教學目標】

      知識:在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有關的反應物、生成物的計算。

      能力:掌握解題格式和解題方法,培養學生解題能力。

      思想教育:從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了解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的意義。

      學會科學地利用能源。

      【教學重點】

      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教學方法】

      教學演練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問題引入]我們知道,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變化和質量關系。那么,在工、農業生產中如何通過質量關系來計算產品或原料的質量,充分利用、節約原料呢?

      下面我們學習根據化學議程式的計算,即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物質變化的一種方法。

      根據提出的總是進行思考,產生求知欲。

      問題導思,產生學習興趣。

      [投影]例一:寫出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試寫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每 份質量的碳與 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6克碳與足量的氧氣反應,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6克碳與足量的.氧氣反應,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

      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試著完成例一的各個填空。

      指導學生自己學習或模仿著學習。

      [投影]課堂練習(練習見附1)指導學生做練習一。

      完成練習一

      及時鞏固

      [過渡]根據化學方程式,我們可以通過式量找到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根據各物質之間質量的正比例關系,我人可以由已知質量計算出求知質量,這個過程稱為根據化學議程式的計算。

      領悟

      讓學生在練習中學習新知識,使學生體會成功的愉悅。

      [講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講述根據化學議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格式。

      [解](1)設未知量

      (2)寫出題目中涉及到的化學議程式

      (3)列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和已經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

      隨著教師的講述,自己動手,邊體會邊寫出計算全過程。

      設6克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答:6克碳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22克CO2。

      培養學生嚴格認真的科學態度和書寫完整、規范的良好學習習慣。

      [投影]課堂練習二(見附2)

      指導學生做練習二,隨時矯正學生在練習中的出現的問題,對于學習稍差的學生要進行個別的幫助。

      依照例題,嚴格按計算格式做練習二。

      掌握解題格式和解題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根據化學議程式計算時,由于化學議程式是計算的依據,所以化學議程式必須寫準確,以保證計算準確。

      李節課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下面幾句韻語加以記憶。

      化學議程式要配平,需將純量代議程;關系式對關系量,計算單位不能忘;關系量間成比例,解、設、比、答需完整。

      理解記憶。

      在輕松、愉快中學會知識,會學知識。

      [投影]隨堂檢測(見附4)

      檢查學生當堂知識掌握情況。

      獨立完成檢測題。

      及時反饋,了解教學目的完成情況。

      附1:課堂練習一

      1.寫出氫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水的化學議程式 ,計算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 ,每 份質量的氫氣與足量的氧氣反應,可生成 份質量的水。現有0.4克氫氣在氧氣燃燒可生成 克水.

      2.寫出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學方程式 ,計算各物之間的質量比為 ,那么,3.2克硫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 克二氧化硫.

      附2;課堂練習二

      3.在空氣中燃燒3.1克磷,可以得到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4.電解1.8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氫氣?

      5.實驗室加熱分解4.9克氯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附4;隨堂檢測

      1.電解36克水,可以得到 克氧氣.

      克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得到44克二氧化碳.

      3 24.5克氯酸鉀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 克氧氣.

      4.8克灼熱的氧化銅與足量的氫氣反應后,可以得到 克銅.

      5.6.5克鋅與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應,可生成 克氫氣.

      化學方程式教案 12

      一、目標解讀:

      1、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化學變化

      2、能熟練書寫化學方程式,知道化學方程式所表述的含義

      3、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計算

      二、要點回顧:

      (一)、質量守恒定律:

      1、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說明:

      ①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適用于物理變化;

      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以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生成的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

      2、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保持不變(原子的“三不變”)。

      3、化學反應前后

      (1)一定不變 宏觀:反應物生成物總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

      微觀: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

      (2)一定改變 宏觀:物質的種類一定變

      微觀:分子種類一定變

      (3)可能改變:分子總數可能變、元素化合價可能變

      (二)、化學方程式

      1、遵循原則:

      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 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2、書寫:步驟(一寫二配三注) (注意:a、配平 b、條件 c、箭頭 )

      3、含義 以2H2+O2點燃2H2O為例

      ①宏觀意義: 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

      ②微觀意義: 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分子 每2個氫分子與1個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個數比 個水分子

      (注:對氣體而言,分子個數比等于體積之比)

      ③各物質間質量比(系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化合生成36份質量的水

      4、化學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質參加反應(反應物);

      ②通過什么條件反應:

      ③反應生成了哪些物質(生成物);

      ④參加反應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

      ⑤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設、方、關、比、算、答

      三、典例分析:

      例1、配平化學方程式有多種方法:如最小公倍數法、觀察法、奇偶法、氧的得失法等。請用這些方法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 Al+ HCl === AlCl3+ H2 (2) FeS2+ O2 Fe2O3+ SO2

      (3) Fe2O3+ CO Fe+ CO2 (4) P+ O2 P2O5

      例2、氨氣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反應:4NH3+5O2 4X+6H2O,則X的化學式是( )

      A N2 B NO C NO2 D N2O5

      例3、一定量的某化合物充分燃燒,需要9.6g氧氣,同時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則該化合物中( )

      A 只含碳元素 B 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C 只含碳、氧兩種元素 D 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四、達標練習:

      1、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X+6O2 4CO2+SO2+2H2O,則噻吩X的化學式為( )

      A CH4S B C2H6S C C4H4S D C6H6S

      2、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關于此反應,認識不正確的是( )

      物質 M N Q P

      反應前質量(g) 18 1 2 32

      反應后質量(g) X 26 2 12

      A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B 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13g

      C 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 D 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3、寫出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并按要求填寫所屬反應類型: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反應

      (2)“曾青(CuSO4)得鐵化為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反應

      (3)高爐煉鐵中,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國發射神舟飛船所用的長征捆綁式火箭,是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為液體燃料。偏二甲肼在四氧化二氮中充分燃燒,生成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和兩種氧化物關放出熱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提高:

      4、根據反應:aXY+bY2===cZ,若Z的化學式為XY2,則a、b、c的比值為( )

      A 1:1:2 B 1:1:1 C 2:1:2 D 2:1:1

      5、有化學反應A+B===C+2D,已知49gA恰好與29gB完全反應,生成了60gC,則同時生成D_____g。現已知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A為98,B為58,C為120,則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

      6、某化合物在純氧中燃燒生成CO2和SO2,在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填名稱)_____和_____兩種元素。若該化合物在一個分子中含有三個原子,每38g該化合物完全燃燒可生成22g二氧化碳和64g二氧化硫,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名稱是___________。

      7、在某溫度下,20gCuSO4飽和溶液跟20g10%的NaOH溶液剛好完全反應。

      (1)求硫酸銅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

      (2)求該溫度下硫酸銅的溶解度

      (3)求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

      化學方程式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初步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2.過程方法

      通過化學方程式中物質間的質量比,初步理解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和量的關系。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教學難點】物質之間量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設學習情境,引出探究問題

      二、課內探究:

      探究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基本步驟

      【提出問題】為了滿足0.4噸液氫充分燃燒,你會在助燃倉中至少填充多少噸液氧呢?

      要求:

      (1)先在學案上寫出計算過程;

      (2)組內交流計算依據。

      按照教師要求,先獨立完成計算過程,然后組內交流。

      并得出如下結論: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是成比例關系的。因此,利用正比例關系,根據化學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種物質的質量(反應物或生成物),可求出反應中其他物質的質量。

      幫助學生建立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這是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主要依據。

      2.【提出問題】各小組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思考你的計算過程有哪幾個步驟?

      學生1: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列出比例式;

      學生2:需要先設未知量為xg;

      學生3:最后還需要作答

      給學生提供充分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先自主討論得出不完善、不準確的步驟、格式,然后通過閱讀教材進行對比,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從而自主構建解題的步驟和格式。

      教師的講解是對學生思維過程的一個概括提升,而不是將一個程序化的步驟灌輸給學生。

      3.【提出問題】閱讀教材P102-例題1,對比分析大家剛才概括出來的解題過程,看還有沒有需要補充(或糾正的)?

      【講解】教師利用學生的討論,通過投影講解強化計算的基本步驟和格式要求。

      (1)設未知量;

      (2)寫出有關反應的正確化學方程式;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閱讀教材,對比分析教材與自己總結的解題過程,補充、糾正:

      (1)列比例式前要先“寫出相關物質的化學計量數要相對分子質量的乘積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2)未知量應該設為“需要液氧的質量為x”,不應該有“g”。

      化學方程式教案 14

      教學目標

      會配平化學方程式 ,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教學過程

      溫故知新

      我能寫出木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我還能寫出木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我發現用 表示化學反應更簡潔明了。

      新知探究

      活動一、寫:化學式、反應條件 等號

      1、木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和化學方程式的相同點是 ,不同點是 ,聯系是 。

      2、我能寫出硫磺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鐵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活動二、配平:最小公倍數 先配氧

      1、配平宏觀上是使化學方程式 ,微觀上是使 。常用配平方法是 ,一般先配 ,注意配平的化學計量數要寫在 。

      2、家用鋁鍋不易生銹,是因為鋁在常溫下和氧氣易生成三氧化二鋁保護膜,反應的方程式是 。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是 。

      活動三、注明:氣體、沉淀符號

      1、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是。

      2、向澄清石灰水中呼氣,石灰水 ,是因為生成了難溶于水的.固體碳酸鈣,我能把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完整 。

      3、把打磨過的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 ,我能把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完整 。

      達標檢測

      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說明原因并更正。

      1、氧化汞加熱分解 HgO === Hg+ O2

      2、硫在氧氣中燃燒 S + O2 === SO2

      課堂小結

      我知道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方法是: 。

      作業布置

      書寫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在空氣中加熱汞

      2、鎂條在氧氣中燃燒

      化學方程式教案 15

      教學目標

      1.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的計算。

      2.進一步認識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3.掌握解題格式,培養解計算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計算另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

      2.解題的格式規范化。

      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學習指導】

      閱讀課本第102-103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計算的關鍵是根據客觀事實和質量守恒定律準確地寫出化學方程式。

      2.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步驟:

      (1)設未知量;

      (2)正確地寫出化學方程式;

      (3)寫出有關物質的化學計量數與相對分子質量的乘積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

      (5)求解;

      (6)簡明地寫出答案。

      簡記為“設、寫、算、列、求、答”。

      【討論交流】

      1.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列比例式的依據是什么?

      2.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溫馨點撥】

      1.列比例式,實際體現了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實際質量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的各物質相對質量之比。

      2.(1)化學式必須書寫正確;

      (2)化學方程式必須配平;

      (3)找準題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名師歸納】

      1.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所用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純凈物的質量。

      2.所設的未知量不要帶單位。在解題過程中涉及的具體質量都要帶上單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時或最后的計算結果都不要漏掉單位。另外單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進行單位換算。

      3.有關物質的量要寫在對應物質的下面,相對分子質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如果遺漏,必然導致計算結果的錯誤。

      4.求解時要先約分,結果除不盡的可保留兩位小數,帶單位。

      【反饋練習】

      1.在M+RO22N的反應中,RO2為氧化物,相對分子質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應生成5.6gN。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D)

      A.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

      B.N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

      C.參加反應的RO2質量為4.4g

      D.2.4g M與5g RO2反應生成7.4gN

      2.在化學反應2A+B2===2AB中,A與B2反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現將6 g A和8 g B2充分反應,則生成AB的質量是(C)

      A.9g B.11g C.12g D.14g

      3.電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氣多少克?32克

      4.6 g鐵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應,可制得氫氣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

      5.已知反應:2A+B===C+D,A與B反應的質量比為4∶3,若A與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的C和D共2.8g,則消耗的反應物B為1.2g。

      6.在密閉容器中將20 g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發現剩余氫氣2g,則原混合氣體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C)

      A.1∶9 B.1∶8 C.1∶4 D.1∶2

      7.4 g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得到4.4g二氧化碳和3.6 g水。確定該物質中含有的元素為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各元素的質量比為碳、氫、氧的質量比為3∶1∶6。

      8.工業上用電解氧化鋁的方法制取單質鋁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O34Al+3O2↑,對“電解10 t氧化鋁最多生產多少噸鋁?”,你能有幾種方法解決這一問題?

      提示:第一種方法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第二種方法,由于氧化鋁中的鋁全部變成了鋁單質,所以鋁的質量=氧化鋁的質量×氧化鋁中鋁元素的質量分數。故鋁的質量為5.3噸。

      化學方程式教案 16

      弄清教學目標

      1.了解根據化學實驗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2.了解化學方程式的幾種配平方法.掌握用最小公倍數法配平的步驟和要點.

      熟悉教材

      一、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兩個原則

      (一)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臆想捏造事實上并不存在的化學反應和物質.

      (二)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兩邊的原子種類與數目必須相等.

      二、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以鐵燃燒為例)

      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第一步要根據實驗事實,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并在式子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劃一條短線.

      Fe+O2——Fe3O4

      第二步要配平化學方程式,也就是讓化學方程式能體現出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反應前后要相等.

      3Fe+2O2——Fe3O4

      第三步標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3Fe+2O2 Fe3O4

      化學反應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生,因此,需要在化學方程式中注明反應發生的條件,如點燃、加熱(常用“△”表示)、催化劑、通電等,將條件寫在符號的上方.

      如果生成物中有氣體,在氣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明“↑”號;溶液中反應如果生成物中有固體,在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但是,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氣體生成物就不需注“↑”號.同樣,溶液中反應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體,固體生成物也不需注“↓”號.

      問題全解

      1.怎樣配平化學方程式?

      配平化學方程式,必須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在方程式左、右兩邊的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必須相等,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初中階段常用的有三種方法:

      (1)最小公倍數法

      該法是找出方程式兩端各出現一次,且原子個數相差較多的元素,求其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例如:配平P+O2——P2O5

      上式各元素均只出現一次,但氧原子個數相差較多,故從氧元素入手加以配平.兩端氧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為10,所以,O2前配系數5,P2O5前配系數2,然后配得P前系數為4,方程式寫作4P+5O2 2P2O5

      (2)觀察法

      該法是從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物質入手,推求出各有關反應物和生成物化學式的系數,然后再推出其他物質化學式的系數.

      例如:配平NH3+O2——NO+H2O

      先確定配平的基準點,一般找出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比較復雜的物質,將其前面的系數確定為1,本題中選定NH3為基準,并確定其系數為1.

      然后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確定含有構成上述物質元素的其他物質化學式的系數,可以出現分數,本題中以1個NH3分子為基準,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別對N原子和H原子進行配平得1NH3+O2——1NO+ H2O

      最后確定其他化學式前的系數,并在方程式兩邊同乘以某數,使各系數變為最簡整數,如本題在前面的`基礎上確定O2的系數,得1NH3+ O2——1NO+ H2O,方程兩邊同乘以4,得4NH3+5O2 4NO+6H2O,最后再檢查確認即可.

      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有許多,除了在此介紹的三種方法外,常用的還有待定系數法;若是氧化還原反應,還有氧原子得失守恒法等等,由于受篇幅的限制,這些方法只能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地去了解和掌握.

      2.怎樣正確使用“△”“↑”“↓”等符號

      (1)“△”號是說明某化學反應的發生需要“加熱”

      該符號表示一般的加熱,相當于酒精燈所能達到的溫度,所示溫度范圍在500℃以下,若某化學反應發生的溫度超過了酒精燈火焰的溫度,則不能用“△”表示,通常以“高溫”表示,“高溫”是指1000℃以上,如CaCO3 CaO+CO2↑,另外注意不要把“點燃”與“加熱”混淆.點燃是指可燃物質與氧氣或其他物質反應時,反應物預先加熱燃燒或用火柴引燃的反應條件.

      (2)“↑”“↓”是生成物的狀態符號

      這兩個符號分別說明生成物以氣體形式逸出和以固體沉淀形式析出.箭號只能標在化學方程式的生成物一邊.個別同學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凡是氣體都寫上“↑”,下面我們辨認一下正確與錯誤的寫法.

      S+O2↑ SO2↑

      Ca(OH)2+CO2↑=CaCO3↓+H2O

      當反應物中無氣體物質,生成物中有氣體物質時,生成物中的氣體物質一般應標“↑”,如,2H2O 2H2↑+O2↑

      反應物中有氣體物質,生成物中也有氣體物質時,生成物中的氣體物質不標“↑”,如,

      C+O2 CO2

      當反應在溶液中進行時,其生成物中以固體沉淀形式出現(即溶液渾濁)的難溶物應標“↓”.如CuSO4+2NaOH===Cu(OH)2↓+Na2SO4

      不是在溶液里發生的反應,不論生成物中有無難溶物質,均不標“↓”,總之,“△、↑、↓”等符號是化學方程式中的“解說詞”,只有正確合理的使用,才能表達出它應代表的意義.

      學習方法指導

      不少同學認為書寫化學方程式難,主要原因是:

      (1)對元素符號、化學式的意義和書寫規則理解不透,記憶不牢.

      (2)沒有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原則.

      (3)沒有按步驟書寫化學方程式.

      (4)沒有掌握好配平的基本方法.

      [例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Mg+O2 MgO2__________

      B.2H2O2 2H2O+O2↑

      C.2P2O5 4P+5O2

      D.2HgO 2Hg+O2↑

      解:A中生成物化學式寫錯,應為MgO;B中催化劑應為MnO2;C中反應物、生成物左右兩邊顛倒了.

      答案:選D

      點撥:判斷一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否正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①是否按客觀事實正確寫出了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②是否配平.③是否正確反映出反應的必要條件及生成物的特征.

      [例2]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點撥:本題考查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技巧,一般來說,初中階段的氧化還原反應可利用奪氧失氧的原子個數來配平,如CO+O=CO2,一個Fe2O3分子中有3個氧原子,可與3個CO分子反應,生成3個CO2分子;Fe2O3失去3個氧原子,剩下2個鐵原子,所以Fe前配系數2,有機物燃燒的化學方程式一般用觀察法來配平,而分解、化合反應則一般用最小公倍數法.

      [例3]鎂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點燃后它既能在氮氣中,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繼續燃燒,已知鎂在氮氣中燃燒,化合成一種物質,其中氮元素化合價是-3價;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種金屬氧化物.試寫出上述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3Mg+N2 Mg3N2;2Mg+CO2 C+2MgO

      點撥:本題是一道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信息給予題,是中考考查的熱點題型.解題的思路是先根據題中所給的信息,給合已學過的知識,推出化學反應中的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然后按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一般步驟書寫.

      拓展訓練

      利用信息加工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

      書寫一些不曾熟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的過程,實際是對信息的加工過程,由于信息題大多數是由題干和若干問題兩部分組成,其中題干給出一系列解題所要的條件、知識、啟發性提示等.這就要求學生通過閱讀題干、發現本質、尋求規律,進而完成舊知識在新情景中的正確遷移.

      在這一過程中,往往需要將試題給定的條件與試題的問題目標建立起聯系,而這一聯系,就需要我們不斷去搜尋,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講的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一個基本思路和方法.

      如黑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時生成硫化鉀、氮氣、二氧化碳.

      這類方程式的書寫,只要直接根據試題所給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名稱,直接書寫化學方程式即可,反應物為KNO3、S、C,生成物K2S、N2、CO2,即KNO3+S+C——K2S+N2+CO2利用觀察法以K2S為基準,KNO3前系數為2,配平鉀原子、氮原子,再配平氧原子,CO2前系數為3,最后配平碳原子個數,C前系數為3,配平之后,再按照步驟,寫上條件、箭頭,寫作:2KNO3+S+3C K2S+N2↑+3CO2↑

      寫化學方程式是一件非常細致的工作,因此是學習化學的難點,總結許多成功者的經驗歸結為一、二、三、四:“一角二平三條件,四要瞄準放暗箭——↓或↑”,

      “一角”指寫化學式要注意角碼,

      “二平”指寫化學方程式必須要配平,

      “三條件”強調的是要在化學方程式的等號上下注明反應條件.

      “四要瞄準放暗箭”這種說法是一種為了加強記憶而采用的詼諧語句,強調要在生成物的化學式右側適當標出氣體或沉淀的箭號,即↑或↓這是保證化學方程式完整性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這樣教學設計效果還算可以,但是還需反復訓練才行。

      化學方程式教案 17

      一、教學目標

      化學觀念:通過具體化學反應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原則。

      科學思維: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感受規范書寫方程式的重要性。

      科學探索與實踐:通過親身實踐,我們能夠領略科學的樂趣,深刻理解嚴謹的科學態度、合理的研究步驟以及準確的記錄方法,這是成功平衡化學方程式所必備的關鍵。

      科學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嚴密性和有序性。通過探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和配平方法,我們旨在引導學生尊重客觀事實、遵循客觀規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2)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三、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件展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寫出文字表達式。

      【提問】我們用什么方法來表示這個化學反應?

      【講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時需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第一,必須基于客觀事實,不能隨意編造物質的化學式;第二,必須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確保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中的各種原子種類和數目相等。

      觀看課件

      寫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思考】化學方程式

      將文字表達式改寫為化學反應

      發現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是配平的

      體現了新舊知識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過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是配平的,那氫氣與氧氣的反應;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呢發現了什么

      【講解】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方法

      【講解】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本步驟有:

      ①寫:左為反應物化學式,右為生成物化學式,中間“--”。

      ②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③改:“--”改“==”。

      ④注:注明反應發生的條件(如:點燃,加熱可用“△”表示,寫于等號上方)。

      ⑤標:標示產物的狀態(例如:若產生氣體,則用“↑”表示;若產生沉淀,則用“↓”表示;反應物中若含有氣體,則不標記“↑”,若含有固體,則不標記“↓”)。

      練習:紅磷與氧氣反應生成磷酸和氧氣;鐵絲與氧氣反應生成鐵(III)氧化物;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反應產生氧氣和水;水在通有直流電的情況下發生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化學反應式。

      【思考】書寫氫氣與氧氣的反應;紅磷在氧氣中燃燒化學方程式

      兩邊原子個數不相等

      【傾聽】

      練習

      P + O2--- P2O5

      4P+5O2---- 2P2O5

      點燃

      4P+5O2== 2P2O5

      S+O2 == SO2

      Fe+CuSO4=Cu+FeSO4

      培養學生書寫文字和化學方程式的能力

      讓學生試著書寫配平的化學方程式,體驗配平的方法

      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指出配平的原則和配平的基本方法。

      讓學生講練結合,  【講解】奇數配偶法、觀察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KMnO4--K2MnO4+ MnO?+ O?

      CuSO4+ NaOH -- Na2SO4+Cu(OH)?

      練習

      【課堂小結】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請你說說自己學到了哪些知識?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一般步驟是

      ①寫: 寫出正確的化學式

      ②配: 配平

      ③注: 注明反應條件、沉淀、氣體符號

      ④等: 等號

      歸納總結的能力

      【作業】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1) C2H4 +O2 -- CO?+H2O

      (2)NaOH + CuSO4-Cu(OH)?+ Na2SO4

      (3)Fe203+H2--Fe + H2O

      (4)Fe203+ CO --Fe+ CO?

      鞏固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五、板書設計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本步驟有:

      ①寫:左為反應物化學式,右為生成物化學式,中間“--”。

      ②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③改:“--”改“==”。

      ④注:注明反應發生的條件(如:點燃,加熱可用“△”表示,寫于等號上方)。

      ⑤標:標注生成物的狀態(例如:生成氣體使用“↑”表示,生成沉淀使用“↓”表示;反應物中有氣體不標記“↑”,反應物中有固體不標記“↓”)。

      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種:最小公倍數、奇數配偶法、觀察法等。

      化學方程式教案 18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化學反應的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及書寫要遵循的兩個原則,能正確地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2、通過學習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過程,初步學會用化學語言表達化學的學習方法,感受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簡約之美。

      3、樹立尊重客觀事實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念,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重點

      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及配平。

      難點

      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教學方法

      探究性學習方式。

      儀器、用品

      多媒體教室;酒精燈、集氣瓶、燒杯等。

      教學過程

      化學反應的描述方式

      探究問題群一:請看下列幾種描述:

      (1)鐵絲燃燒:火星四射圖示法。

      (2)語音:

      tiě zài chún yǎng zhōng rán shāo shēng chéng sì yǎng huà sān tiě漢語拼音。

      (3)語音:We can burn iron and oxygen together to have an oxide英文描述。

      (4)字幕: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中文陳述。

      (5)字幕:鐵+氧氣四氧化三鐵文字表達式。

      (6)字幕:Fe+O2Fe3O4化學反應式。

      (7)字幕:3Fe+2O2Fe3O4化學方程式。

      看一看

      在這些化學反應的描述方式中,哪一種最科學?

      選擇→入題──化學方程式。

      問題探究。

      創設情景,入題。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探究問題群二:

      (1)討論:鐵絲

      (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3Fe+2O2Fe3O4

      (3)說一說:C+O2CO2的意義?

      (4)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認識體驗:電解水與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插圖)。

      (板書)2H2O2H2↑+O2↑;

      2H2+O22H2O

      想一想

      ①哪些物質參加反應?

      ②在什么條件下反應的?

      ③反應生成了哪些物質?

      ④參加反應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如何?

      ⑤反應前后質量守恒嗎?

      讀一讀

      質: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微:每3個鐵原子與2個氧分子化合成1個四氧化三鐵分子

      量:每168份質量的鐵與64份質量的氧反應生成232份質量的四氧化三鐵。

      說一說

      質:

      量:

      微:

      比一比

      化學方程式與代數方程式的異同。

      討論探究。

      分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探究問題群三:

      探究(1):如何正確書寫:磷在純氧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學方程式

      ①P+O2———PO2

      ②P+O2———P2O5

      探一探

      兩原則

      違背客觀事實

      違背質量守恒

      嘗試探究。

      動手能力的培養。

      探究(2):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示范(動畫):P+O2————P2O5

      品一品

      體驗:(動畫:涂改角碼數)

      KClO3=KCl+O2KClO3=KCl+O3

      (動畫:杠桿的平衡模式)

      H2+O2_H2O2H2+O2=2H2O

      練一練

      學生動手配平

      P+O2──P2O5

      Al+O2—Al2O3

      CO+Fe2O3—Fe+CO2

      分組討論,匯報探究結果:

      (1)P+O2──2P2O5(奇數入手)

      P+5O2──2P2O5(左右開弓)

      4P+5O2──2P2O5(跟蹤追及)

      4P+5O22P2O5(有始有終)

      (2)配平不用愁,倍數來解憂,先找突破口,觀察和奇偶。

      ……

      整合

      (1)書寫原則:

      ①客觀事實②質量守恒

      (2)方法步驟:

      ①寫式②配平③標注④檢查

      理一理

      重客觀、量守恒;

      左反應、右生成;

      計量數、來配平;

      注條件、標氣沉。

      構建體系探究問題群五:

      點燃酒精(C2H5OH)燈,在火焰上罩一干而冷的燒杯,杯壁上出現水珠,再向燒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蕩。石灰水變渾濁,寫出酒精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賽一賽

      看誰寫得又快又準!

      能力提升附:梯度導練

      1、下列有關化學方程式中,無錯誤的是

      A、3Fe+2O2=Fe3O4?B、Fe+HCl=FeCl2+H2↑

      C、Fe+O2Fe2O3 D.Fe+CuSO4=FeSO4+Cu

      2、硝酸銨可發生如下反應:2NH4NO32N2+O2+4X,則X為()

      A、H2 B、H2OC、H2O2D、HNO3

      3、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①Mg+O2—MgO

      ②HgO—Hg+O2

      ③Al+O2—Al2O3

      ④KClO3—KCl+O2

      4、再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⑤CO+Fe2O3—Fe+CO2

      ⑥C2H2+O2CO2+H2O

      ⑦Al+H2SO4—Al2(SO4)3+H2

      5、有如下變化:Cu→CuO→Cu,請寫出各步的化學方程式。

      6、就下列變化:H2O→H2→H2O,請寫出分解、化合、置換反應各一化學方程式。

      7、請你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H4)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科學探究

      8、右圖所示的甲、乙兩個實驗有共同點:集氣瓶底部預先均裝有少量水,它們作用分別是: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認為將乙中的水換成另一種溶液,效果會更好。我能寫出體現該溶液作用的化學方程式:(選做)

      9、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右圖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現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所發生的三個反應有多個共同的特點,分別是?

      (2)甲實驗進行時,燃燒匙中硫的狀態是?

      (3)任選上述三個實驗中的一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教案】相關文章:

    《化學方程式》教案01-04

    化學方程式教案12-06

    化學方程式教案04-12

    化學教案-化學方程式02-27

    《化學方程式》教案15篇01-05

    化學方程式教案15篇01-31

    化學教案-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02-27

    化學方程式02-27

    初三化學方程式教案設計04-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片 | 日韩在线一区精品视频漫画 | 偷窥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网站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