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案15篇[必備]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音樂教案1
一、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2、欣賞《我們同屬一個世界》
3、補充欣賞歌曲:翁倩玉《愛的奉獻》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的學唱及同主題音樂作品的欣賞讓學生深入感受“讓世界充滿愛”的真摯情感。
2、能夠以柔和、統一、真摯的情感及滿懷深情的聲音學唱《讓世界充滿愛》的第二部分。并通過分析、實踐,處理歌曲;加深對音樂情感的感受和體驗。
3、了解《讓世界充滿愛》《我們同屬一個世界》兩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創作背景。
三、教學重點
用真摯的情感及滿懷深情的聲音學唱《讓世界充滿愛》第二部分
四、教學思路
本課以“愛”為線索,通過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題音樂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感受音樂與心靈的溝通;在學唱歌曲的過程通過分析,討論,體驗,使學生意識到各音樂要素在表現歌曲內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對音樂要素能自己進行分析,合理地處理歌曲。
五、教材簡析
1、《讓世界充滿愛》是一部獻給1986年“國際和平年”的組歌,由四部分組成,教材中選用了第二部分,其音樂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溫馨抒情,B部在調性上與A形成對比,最后四個樂句完全再現。
2、《同屬一個世界》1984年,為非洲難民而作的作品,由杰克遜和里奇共同創作。歌曲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曲調流暢,是典型的搖滾樂的演唱風格。
3、Micheal Jackson是20世紀這100年間極具代表意義的歌手。1958年8月29日,Micheal Jackson出生于美國印地安那州。
4、[組歌]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括齊唱、對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誦等形式,常用樂隊伴奏。注重充分發揮各樂章的特點,因此各段更具有獨立的意義。
六、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感受愛,發現愛——導入(情感激發)
1、導入:地震,海嘯讓我們一次次見證著生離死別,而比天災更讓人恐懼的是人禍,恐怖襲擊、戰爭無時無刻不在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并不太平,于是善良的人走到一起吶喊著《讓世界充滿愛》
2、出示課題:讓世界充滿愛
二:歌唱愛,抒發愛——《讓世界充滿愛》
1、欣賞FLASH《讓世界充滿愛》思考:歌曲可以分為幾部分?
2、介紹作者及相關知識
組歌: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括齊唱、對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誦等形式,常用樂隊伴奏。
3、學生跟隨鋼琴輕聲用“LU”哼唱A段,用“LA”哼唱B段,
要求:輕聲,但積極的狀態,有氣息支持
4、視唱全曲,糾正音準,節奏不準確的地方
a:弱起小節
b:切分
c:長音的保持
5、處理歌曲(情緒,力度,聲音)
討論與歸納:
力度:mp——mf——mp
情緒:第一段:溫馨、親切
第二段:熱切、真摯、充滿期待
第三段:抒情
6、實踐與創造:
討論:歌曲的演唱形式
完整演唱
三:分享愛——《我們同屬一個世界》欣賞
1、 導語:
2、介紹《WE ARE THE WORLD》背景及作者
3、欣賞
①分段朗誦歌詞,根據歌詞內容,選擇每段歌曲的情緒
A段敘述式的溫情,柔緩
B段號召式的慷慨,激昂
C段無奈、憂傷——堅定、積極
總結:旋律為歌詞服務,旋律的走向要與歌詞緊密結合在一起
②完整欣賞
③演唱風格:典型的搖滾樂風格,自由、不拘一格,強調歌手的即興發揮,和演員個性的張揚。因此,在長達5分鐘的同一曲調反復時,沒有一句是完全重復的
④學唱B段歌詞: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so let’s start given
⑤欣賞中文版的《WE ARE THE WORLD》(愛)
導語:這首作品已經不僅僅屬于杰克遜,也不單屬于美國,它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的音樂財富。
第四環節:欣賞《愛的奉獻》
導語A:都說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你能用幾種語言來表示“愛”
導語B:表現同樣主題的音樂作品可以以不同的風格呈現給我們。象表現人類之愛,可以是剛才那樣的激昂,高亢,也可以是溫情默默的
欣賞歌曲
第五環節:總結
愛,讓世界大同;愛,帶來和平;愛,帶來歡樂和希望;獻出你的愛,讓世界多一份溫暖。
用談話式導入
使學生自覺進入教師需要的.情景。
具有強烈視覺沖擊的FLASH作品的播放,能極大調動學生的情緒。
分別用不同的母音哼唱,一方面進一步使學生熟悉旋律。
分析歌曲,通過學生自主參與與討論,探究了解音樂要素在表現歌曲情感的作用,使學生能在理性上把握歌曲。
通過學生對歌曲的藝術實踐、比較提高學生對歌曲的處理能力喝審美能力。
通過朗誦歌詞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
通過視頻欣賞,強化音樂對學生的聽覺沖擊,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到歌手的熱情及為幫助他們付出的努力。
通過講解及欣賞使學生對搖滾風格有所認識,音樂無國界,表現愛的主題的作品更是如此。
讓學生的情緒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深化本課主題——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學會給予。
初中音樂教案2
一、 教學內容:
1、由課本上的小插圖引到社會現實生活的大畫面,因地制宜地啟發學生在探索、發現身邊音樂的基礎上,能大膽自信地將自己的發展示出來讓大家分享。
2、聆聽幾段熟悉的音樂并選擇與之相對應的生活場景,揭示一個道理:生活中到處都充滿音樂,沒有音樂的生活是蒼白的、不可想像的。
教后記:學生參與的程度、交流的積極性、主動性等是評價這堂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教學目標:
1、對音樂與生活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
2、對身邊的音樂產生興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3、掌握探索、發現音樂的基本途徑與技巧。
4、將自己對音樂的發現大膽、自信地展示出來。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在學生初步理解音樂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主動探索音樂的興趣;
2、精心設計活動方案,使學生充滿自信地、充分地將自己對音樂的發現展示出來;
3、在教材呈現內容的基礎上,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四、教學方法:談話、交流、討論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課型:綜合課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出勤情況。
(二)導入課題:我們知道,人類的祖先開始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的,在沒有任何通訊工具的`情況下,他們會是怎樣溝通聯系呢?(學生討論、發表見解)是通過簡單的音節、手勢、表情等身體語言來溝通的。他們在共同完成同一個工作時,有什么辦法來協調動作的統一,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呢?比如,筏樹。(學生討論,發表意見)他們是通過一定的語言或一定的音節,由一個人做指揮(領唱),其他的人隨著他的領導統一了動作、統一了速度等來提高生產效率。這就是歌曲的雛形,也就是民歌的最早形式——勞動號子。在平原上的人們唱的號子種類很多,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勞動就有什么樣的勞動號子。在山區上作業的人們唱的是山歌。其實許許多多的音樂作品都是直接來源于生活的。例如:我們在北京旅游去到王府井的小吃一條街,就會聽到買賣的吆喝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生活,發現生活中的音樂。
(三)新課:生活中的音樂。
1、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大膽自如地表演自己常聽的音樂片段。話題是:生活中的音樂,你會選擇不同的時間聽不同的音樂作品嗎?你會唱你喜歡的音樂作品嗎?
2、生活中離不開音樂,我們勞動時離不開音樂、在祭祀時需要音樂,高興時、悲傷時都需要音樂。無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普通人還是偉人、藝術家還是科學家,都離不開音樂。從音樂的角度來看,許許多多的音樂作品直接來源于生活。
3、各種生活場景都不能沒有音樂,無論是群眾集會還是個人休閑,無論是歡慶國慶還是歡送親朋,無論是商場購物還是車站候車等,都離不開音樂。
4、 欣賞音樂,為場景選配恰當的音樂。(聽后學生展開討論,對比答案)
5、得出結論:音樂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四)小結本課。
初中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讓學生能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歌唱。
2、通過演唱歌曲,使學生敢在同學面前大膽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3、通過創作與表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自我規劃、組織能力。
4、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內涵,并用積極的態度參與音樂活動。
重點、難點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內涵,對其進行創作與表演。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春晚解說詞背景音樂:《春節序曲》 《再見警察》 《手牽手》
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
發聲練習
a i y o u
二:導入,實踐體驗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嗎?
生:喜歡!!
師:春晚開始的時候放的那首曲子叫什么?
生:春節序曲
師:在春晚出現次數最多的歌曲節目是什么?
生:難忘今宵
師:下面老師給大家演唱一下《難忘今宵》
師:剛才老師演唱了《難忘今宵》,大家看一下黑板,我們剛才發聲練習時練習的這五個音。a i y o u這是意大利語中的五個元音。盡管是意大利語,但這五個元音在中國歌曲演唱中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打開我們的課本,看一下每一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與哪個字母有聯系。
生:o
師:好我們現在就來練習一下"o" 。
練習o
[5 4 3 2 1———————]
師:下面老師再給大家演唱一遍。大家要仔細的聽一下每一句最后的一個與o有聯系的長音。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演唱一下歌曲的旋律。
鋼琴伴奏演唱旋律。
師:我們的旋律演唱先告一段落。下面,有哪位同學能說說你知道的歌詞作者?
生:方文山林夕
師:他們寫過很多風花雪月的歌詞。但他們很少寫自己關于祖國的詞。
因為祖國很難寫,中國很大有56個民族。熱愛祖國這四個字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者不同的理解。那位同學能用簡單的語言說一下我們的祖國?什么能代表中國?中國是個什么樣的地方?中國的人民是什么樣?中國人民對朋友什么樣對侵略者是什么態度?
生:略
師:中國有一個人通過一段簡單的文字,描繪出我們偉大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燦爛的陽光
師:這首詞的作者名字叫喬羽。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文藝晚會總導演黃一鶴覺得,缺少一首與整臺節目相配合的歌曲。他想到了喬羽。此時,喬羽正為組拍《中國革命之歌》的創作、排練而疲于奔命。黃一鶴匆匆忙忙地走進喬羽的辦公室說:“我是來求援的,你馬上給我寫首歌詞,春節晚會要用!”喬羽一驚問道:“你說的`‘馬上’,是什么概念?”黃答:“就是現在,我坐在這里等你寫,寫好就拿走!”喬羽一看黃導急得不行,嘆口氣說:“你早晨5點鐘來拿吧!”喬羽送走黃一鶴,已是凌晨3點鐘。喬羽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由于當時大家都忙昏了頭,我也沒來得及問黃一鶴到底要寫點什么。因此,在動筆時已經來不及想更多了。我只想大年三十除夕晚會,家家戶戶的人都是要看的。各家的情況雖然不同,但是中國人都把這一天晚上安排得最溫馨、最高興。團聚、祥和、祝福,大概家家如此,要概括和表達這時人們的感情,我認為億萬人最一致的就是這句話:共同祝愿祖國好。這個“共同點”,引發了我創作的“興奮點”,很自然地,我就有了第一個句子“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干什么呢?“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愿,祖國好。”寫到這里,我很痛快地舒了一口氣,我覺得有了這幾句話,這首歌的價值也就出來了,轉而又想,這是咱們中國人最吉祥的一個夜晚,再來一段吧!“告別今宵……”就是這么簡單,《難忘今宵》誕生了。凌晨5點,喬羽把稿子交給黃一鶴派來的一位編輯。一首歌詞在兩小時內完成,這在他的創作生涯中還是第一次。
初中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讓學生知道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同時認識非洲鼓、馬林巴等代表性民族樂器。
2、聆聽《布隆迪—鼓舞》片段,讓學生能夠模仿簡單的非洲音樂節奏。
3、能以積極的態度感受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喜愛非洲音樂,并知道非洲音樂對現代音樂的影響。
教學重點:了解非洲音樂的主要風格特點,并能夠模仿簡單的非洲音樂節奏。
教學難點:非洲音樂的主要形態及節奏的練習體驗。
教學用具:PPT課件、非洲鼓、鼓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教師直接演唱《非洲贊歌》引出課題。師:老師演唱一首歌曲,同學們猜猜它是哪里的歌曲?(老師拍非洲鼓演唱).
2、說說你眼里的非洲.師:那你們眼里的非洲是怎樣的呢?非洲給你們什么印象?
3、介紹非洲的人文風景.
(二)新課 :
一、歌唱中的靈感
⑴欣賞《非洲贊歌》;①欣賞音樂片段一;②請問:你在這段音樂當中感受到什么?師:現在請同學們睜開眼睛,誰來說說:你在這段音樂當中感受到什么?③欣賞音樂片段二.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欣賞:(出示幻燈片):1、旋律、節奏、歌詞有什么特點;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⑵學生演唱《非洲贊歌》1、學生學唱。2、欣賞提示: ①這首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有什么特點?
旋律簡單、樂句短小。②注意感受該歌曲的伴奏樂器的音色特點?
師:這是非洲的木琴,名字叫做馬林巴,是非洲常用的一種打擊樂器。③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說唱結合。師:在非洲,音樂不僅僅用來演奏,還常常模仿語言傳遞信息。請再聽一遍《非洲贊歌》的開頭部分。歌詞與樂器的節奏、音高進行對比,找出相同點,并得出結論:樂器模仿歌詞。
二、樂器中的靈感——鼓. 1、觀看世博視頻引出——鼓. 2、出示圖片,簡單介紹非洲鼓及其功能。師:非洲鼓的大小、形態不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無論是制鼓的材料,還是演奏的技巧都是獨特的。鼓在非洲被譽為—非洲音樂之魂。3、欣賞《鼓宴》師: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鼓樂《鼓宴》。在欣賞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音樂中節奏的變化。
三、節奏中的靈感
(1)單線條節奏練習。1、拍打出《鼓宴》基本節奏;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3、節奏練習。
(2)多線條節奏練習1、用手把三條節奏分別拍出來。2、分組練習。3、合奏。4、加鼓合奏。四、舞蹈中的靈感1、欣賞視頻片段。2、概括非洲舞的特點。
動作簡單隨意,熱情奔放,具有號召力,舞蹈時常常光腳。他們祭祀,歡慶、娛樂、狩獵、戰爭、表白等等都舞,舞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生活就有節奏,有節奏就有舞蹈,音樂與舞蹈密不可分。
(三)總結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四)靈感拓展。問:非洲音樂對現代音樂的影響?
組織學生積極發言。
(五)課堂小結。
結語:在現代音樂生活中,爵士樂、搖滾樂、拉丁音樂都有著非洲音樂的深深烙印,非洲音樂靈感無處不在。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去感受了激情的非洲音樂,同學們在觸摸非洲音樂靈感的同時,也讓老師觸摸到你們敏銳的音樂靈感,希望同學們帶著這樣的靈感去生活、去學習,不斷開啟靈感之旅!下課
初中音樂教案5
(一)教學目標
充分利用農遠資源,通過律動、音樂欣賞、動作創編等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歌曲。通過擊拍的方式練習三拍子的節奏,將強弱弱的節奏規律帶入到歌曲演唱中,感受優美恬靜的大海。
(二)重點、難點
重點:歌曲節奏、音準及情感的把握
難點:動作創編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示范法
(四)教具準備
光盤、圖形譜
(五)觀看教學光盤
教學光盤中的教學程序有以下五部分:
1、 導入新課 (帶領學生齊做《小螺號》的律動,觀看光盤中大海的景色)
2、 新歌教學 (跟著光盤里的老師學唱歌曲)
3、 動作創編 (觀看光盤里學生的表演)
4、 鞏固練習 (回憶并齊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5、 全課小結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光盤中畫面內容
當地教師活動
當地學生活動
兒童歌曲《小螺號》
帶領學生做律動
學生跟著老師齊做律動
大海的景色
提問學生“在畫面中看到了什么,大海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
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光盤中畫面內容
光盤中教師活動
光盤中學生活動
當地教師活動
當地學生活動
播放歌曲《海》
提問學生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
聆聽歌曲,思考問題并回答
讓學生聽清楚光盤中教師的提問
回答光盤老師的問題
出示圖形譜
帶領學生學唱簡譜
學唱簡譜
帶領學生跟著光盤老師學唱簡譜
逐句學唱,跟著光盤里的'琴聲完整演唱曲譜
帶領學生學習歌曲
朗讀歌詞,分段演唱歌曲
利用光盤教唱歌曲并個別抽查
有節奏的熟讀歌詞,融入情感完整演唱歌曲
提問學生“你想對大海說些什么?”
回答問題,紛紛表現對大海的熱愛。
(三)知識拓展
光盤中畫面內容
光盤中教師活動
光盤中學生活動
當地教師活動
當地學生活動
《海》的表演
提問學生怎樣用形體動作表現歌曲
表演歌曲《海》
啟發學生為歌曲創編動作
發揮想象力,利用自己創編的動作來表演
彈琴帶領學生齊唱《大海啊,故鄉》
演唱歌曲
提示學生,回憶學過哪些有關與“海”的歌曲。
回答問題并齊唱《大海啊,故鄉》,感受海邊生長的小朋友對家鄉的熱愛。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首新歌《海》,看到了大海美麗的景色,使我們對大海有了更多的了解,就讓我們在這優美的歌聲中結束本次的音樂旅程吧!
初中音樂教案6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創編:為歌曲配打擊樂伴奏。
3.配樂散文:《春》。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錄像機、磁帶、錄像帶、CD、打擊樂、鈴鼓、三角鐵、響板、沙錘等。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復地練唱中體會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
2.通過對散文《春》的配樂朗誦,使學生感受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系,審美內涵。
3.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1.教師要充分注意“教學導入”環節的重要性,精心設計。如1)可以通過教科書上的彩色畫面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用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優美的旋律導入;(3)可用簡短的詩句導入;(4)可用錄像資料(風光片,春景圖,配樂散文)導人。要求學生共同參與。
2. 請學生朗誦散文詩《春》,并選擇適當的樂曲做背景音樂,有感情地表演。
教師也可以發動學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樂的錄音并請大家邊聽邊討論,選擇合適的作為背景音樂。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請學生仔細聆聽,聽后用語言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4.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其間,教師可以為學生范唱,也可以用鋼琴伴唱,通過多種形式的練唱,使學生逐漸熟悉歌曲。
5.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斷。并打著拍子反復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變化音。如:
(第三樂句)
在演唱中注意唱準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7.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錄音。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①音樂的速度是什么樣的?快,稍快,很快,極快。結合詞、曲特點,談一談為什么用這樣的速度來表達。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樣的:很弱(pp)、弱(p)、中強(mf)、強(f)、很強(ff)。你認為歌曲應該用哪種力度表現最合適。
③應該用怎樣的情感才能恰當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④你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么?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師鋼琴伴奏下,(或用錄音帶伴奏;老師指揮)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領唱、齊唱。之后,也可由學生獨唱或小組唱。
9.請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師生共同設計,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邊唱邊加入打擊樂伴奏。
初中音樂教案7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復習柯爾文手勢。
3、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同唱一首歌》
(1)結合歌曲《同唱一首歌》安排好一個參與歌曲表現的練習,教師可提示學生在歌中哪幾處節奏應注意。
(2)分組演唱,請一名同學,試一試,看哪一種節奏加入更好。
(3)選擇出最合適的一種方法完整地演唱。
2、編創與活動:
(1)、這是一個二聲部讀拍節奏的練習,一個鴨子在“吹口哨”,發出“du”的聲音,其他幾只鴨子叫“ga”,請同學們按著節奏讀一讀,拍一拍,在把兩種聲音和起來。
鴨子的叫聲可分小組處理成有一定力度變化,可表現各種情緒的。
(2)、分小組設計,并表演給大家看。
三、結束部分:
課題:可愛的動物
教學目的:1、通過聽、唱、說、感受表現小動物的音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歌曲。
教學重點: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歌曲。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初中音樂教案8
一、初識名人
課前大家廣泛搜集了貝多芬的資料,請展示一下好嗎?
我給大家準備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聽完后,告訴我你的感受,《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設計8。
二、聽《命運交響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覺很震撼,很有氣勢,仿佛是激烈的敲門聲。
生2: 。
這部宏偉的充滿哲理和英雄史詩般的`巨作,貝多芬創作了6年時間。此時的他已在無聲的世界里孤獨地掙扎了二十余年。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成為偉大的音樂巨人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 布置大家預習了課文,誰先來讀一下生字?齊讀。
2、課文從客人來訪談起,請你概括其中寫了哪幾件事?
(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客人與貝多芬會面——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的情形)
四、解讀名人
1、 作家何為寫人物傳記非常善于塑造生動的人物,你覺得文章寫的最精彩地方在哪里?(肖像、語言)
我們先來剖析肖像描寫部分,誰來讀?
3、請你按照“從 中,我讀出了一個 的貝多芬,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設計8》。”這一句式,說說你的理解。師舉例。
學生讀外貌描寫部分,交流。
①外貌:(雙肩、眼睛、嘴)—堅忍無比
②比較閱讀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片斷,比較寫法的異同。
(相同:觀察角度相同,著眼點相同
不同:課文抓住典型特征,語言簡練,著力表現貝多芬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選文描寫全面細致,突出了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丑陋,與下文寫貝多芬不朽的貢獻、偉大的人格相對比。)兩段描寫各有千秋,都服務于作者的寫作目的,都能以形傳神,課文尤其如此。
③寫法:以形傳神
仿寫練習:抓住某位同學的一個面部特點寫一、二句話、交流。
4、內心(語言)
古語說:言為心聲,透過貝多芬的語言,我們走進他的心靈。揣摩貝多芬的語言,說說你的理解。
a 一株樹:苦悶、絕望 熱愛自然
b 火山: 堅強 與厄運抗爭、獻身音樂
c 心里的音樂: 用生命創作
d “永恒”:超越自我 音樂相伴 (用苦痛換來歡樂)
5、概括貝多芬給你的總體印象:獨立堅強,嚴肅善良、熱愛自然、酷愛音樂、不屈服于厄運。
1、作者為什么稱貝多芬為“音樂巨人”? 信念、巨人、貝多芬
初中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對各少數民族歌舞的學習和研究,來更好的了解我國民族歌舞的音樂類型及風格特點。
2、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懷,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3、擴大豐富學生的眼界及知識,廣泛積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斷提高自身表演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民族歌舞的魅力,學會用歌聲和舞姿來表現。
教學難點:
學會幾種常見民族舞蹈的表演,掌握好每種舞蹈的風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聽賞感受
⑴在《愛我中華》的音樂伴奏聲中,師生音樂問好。
⑵老師提問上節課布置的內容,了解學生完成情況,并導入本節課所要討論的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聽到了大家非常喜愛和熟悉的歌曲《愛我中華》,大家知道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它獨特的音樂風格,老師課下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任務,讓你們下去尋找搜集各民族歌舞的相關內容,不知道你們完成的怎樣?
生:我們都已順利完成任務。
師:你們都是通過那些渠道搜集得來的呢?
生甲:網上尋找。
生乙:電視音樂頻道學到的。
生丙:向知道民族音樂知識的人學習到的。
生丁:在音像店及書店找到的。
(通過學生的回答,讓他們掌握搜集知識的多種途徑,有助于全方面的知識積累。)
師:我們本節課將來共同走進絢麗多彩的歌舞世界中,來領略體會多彩的民族歌舞魅力。
出示課題——
二、引導回答
師:民族歌舞產生并流行于民間,受民俗文化的制約,即興表演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如為主要形式,不同地區,由于受生存環境、風俗環境、生活方式、民族性質、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在素質技巧和風格上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差異。下面,請大家將自己搜集到的民族歌舞知識向同學們進行一個展示吧!
生A:藏族是一個擁有400多萬人口的民族,在這片廣闊的區域中,藏族人民創造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舞蹈藝術。藏族民歌抑揚頓挫、合撤貼韻、悅耳動聽,唱時還伴以各種舞蹈,舞姿優美,節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鍋莊舞、弦子舞最為廣泛流傳,其中在四川巴塘地區形成的弦子舞,就是以優美、柔顫,富有歌唱性著稱,藏族民間舞與本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顫”、“開”、“順”、“左”、“繞”是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今天我們還為大家帶來了一段藏族弦子舞蹈《走進西藏》。
師:總結
生B:歌舞是傣族人表達情感不可缺少的方式,傣族人民喜愛和崇尚孔雀,把孔雀視為善良、智慧、美麗和吉祥、幸福的象征,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歡、最熟悉的舞蹈之一,為傣族舞蹈伴奏的重要樂器是“象腳鼓”,傣族還有最為盛大的節日“潑水節”。
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了《金孔雀,輕輕跳》。
楊麗萍,云南大理白族人,著名舞蹈藝術家,從小酷愛舞蹈的她,沒有進過任何舞蹈學院學習,1971年從村寨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1986年她創作表演的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多年來她出訪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進行藝術交流,相繼在新加坡、俄羅斯、美國、加拿大、臺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專場舞蹈晚會,為世界展示云南、了解昆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師:總結。
生C: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形式豐富多彩,彝族人民十分善于唱歌,不僅以歌談情說愛、傳遞心聲,而且以歌敘述歷史、表達哀樂,訴說過去有苦歌,暢述今天美好生活有頌歌,喝酒有酒歌,打獵有獵歌,祭祖有祭歌,婚嫁有哭嫁歌,喪葬有哭喪歌,有時甚至到了隨處應答以歌代言的地步,彝族舞蹈源于遠古時代對狩獵、征戰、采集、放牧、農耕以及祭祀等的簡單模擬,自如性的舞蹈則重在舞步,功夫主要在腳上,,有踏、搓、跺、抬、跳等舞步,動作奔放,節奏跳躍強!旋律粗獷剛健,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
下面我們為大家表演《幸福山歌》。
師:總結
生D: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鄉,無論在遼闊廣茂的草原,浩瀚無垠的大漠,還是在富饒的農區鄉間,到處都飄揚著優美動聽的`音樂之聲。象大家熟知的《牧歌》、《祝酒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都是以歌唱草原,贊美俊馬,熱愛生活,充滿對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為主要內容,蒙古民族具有民族聲樂的獨有風格,不論高吭嘹亮,還是低吟回蕩,都充分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的質樸、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熱烈奔放、樸實剛健,自娛性很強。
下面請欣賞由我們組帶來的歌曲《牧歌》及舞蹈《草原上奔騰的小馬》片斷。
師:總結
生E:朝鮮族歌舞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特別是女性的舞姿,輕柔雅致,一舉手一投足,都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給人無限的美感,朝鮮族人民具有悠久而優美的民族文化藝術傳統,尤其是能歌善舞,節日或勞動之余,都喜歡用歌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朝鮮族歌曲具有旋律流暢、婉轉、明朗的特點,朝鮮族舞蹈優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裊娜、如仙鶴展翅,或剛勁跌宕、活潑瀟灑,反映了明朗激昂和細膩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下面請大家欣賞我們帶來的歌曲《道拉基》。
師:總結
生F: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新疆歌舞以動聽優美的音樂,絢麗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邊陲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情,他們的舞蹈藝術以含蓄、優美、沉穩見長,特別是姿態優美、舒展大方的女性舞蹈,以及剛健奔放的男性舞蹈,看后使人留連忘返。
下面請大家欣賞我們帶來的歌舞表演《青春舞曲》,
師:總結
三、綜合體驗
生甲:老師,這個新疆舞蹈跳的太棒了,能不能讓生F教給我們?
師:同學們你們想學嗎?
生(全體):想。
師:好,那就讓生F當我們的老師教給大家吧!
(同學們在生F的指導下學會了新疆舞的五套基本動作,并讓大家為《青春舞曲》編排動作。通過這一環節來鍛煉同學的內在潛質及團結合作精神。
四、知識總結
師:我們今天一共接觸了六種常見的民族歌舞,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來更好地熱愛我們的民族藝術,提高我們的表演能力。好了剩下的時間交給大家,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歌舞類型,來盡情地抒發情懷吧!
五、自我評價
通過這節課學習,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幾種常見的少數民族歌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能,體現了新課改強調的知識與娛樂并存。
初中音樂教案10
課題:小草
年級:初三年級
教具準備:磁帶,電源板,電子琴,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內容:
1、欣賞歌劇作品《洪湖赤衛隊》、《托斯卡》
2、教唱歌曲《小草》
3、音樂知識:歌劇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的教唱,引導學生用綿延的氣息,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情感。
2、了解大型音樂作品:歌劇,并能夠理解歌劇,學習欣賞方法。
教材簡析:歌曲為二段體體裁,以悠長的氣息,委婉的旋律抒發了對小草的熱愛與歌頌,歌曲為G調。前一段較抒情,后一段是歌頌。
教學重點:
1、用優美、抒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2、體會歌劇的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理解歌劇
課時:三課時
第1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欣賞音樂歌曲《小草》
目的:引出課題
1、師:課前我們先請大家來欣賞一段音樂,同時要同學們思考以下一個問題: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樣的情緒?
2、(播放錄音)聽中學初中第五冊《小草》
3、學生談感受
生:略
4、師小結:同學們講得非常好,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小草》,它表達了作者對劇中主人翁的歌頌之情,聽了這段音樂,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小草,為社會默默貢獻。
(一)、為教唱歌曲作準備
目的:為學生設計唱歌曲的`感覺
1、師:在唱歌前我們先以二條發聲練習曲來開開嗓子。
出示課前準備的小黑板:
發聲練習
(1)連音練習
135653|135653|1--||
Lu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連音練習
1353|1353|1-||
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在電子琴上選擇弦樂合成音色(柔和效果),用中等音量伴奏,指導學生發聲。
3、師:請同學們用第二條發聲練習曲為老師的范唱領唱,給老師感情提示。
(二)、教師范唱《小草》
在同學們領唱后再接上。
(三)、教唱歌曲
1、讓學生看黑板答題
在畫報上畫G調譜表
師:請說出它是什么調號的譜表,它的音階如何寫?
學生回答板書(略)
2、給學生二分鐘時間自習視譜
3、跟伴奏用“Lu”哼唱第一聲部旋律(伴奏要求同發聲)
師:請同學們找出貫穿始終的節奏
跟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先用“Lu”跟伴奏輕輕哼唱,再唱歌譜,最后唱歌詞。
4、完成第二段的演唱
步驟同上。要求學生有感情演唱。
5、創編
請同學為本歌曲設計演唱形式,并予以表演。
生:領唱——合唱等
三、總結教學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許多同學都已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應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心系家鄉、心系祖國,為祖國的建設事業作出貢獻
初中音樂教案11
教學內容:《青春舞曲》
課時:第一課時教具: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體驗作品中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表現歌曲的創作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小組協作能力。
3、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4、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懂得青春如小鳥一般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啟發學生自覺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青春舞曲》,體驗作品中的情緒。
教學難點: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自行創作出表現歌曲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音樂
《青春舞曲》音樂風光欣賞
二、導入新課
剛才我們欣賞的是什么地方的音樂風光呢?(新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體課件揭示課題:青春舞曲)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青春舞曲》教師用卡拉OK式范唱歌曲,學生跟隨音樂輕輕擊拍。
2、學生試填歌詞
3、練唱美麗小鳥處;我的青春小鳥一樣處(放慢速度唱準)練唱別的那呀喲別的那呀喲處("別"字語氣要加重)
4、完整連唱歌曲(可唱兩遍歌詞)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彈性
5、再次完整連唱歌曲(加適當律動)要求唱出歡快的.情緒和拍的韻律感
四、表現與創造
1、討論和練習節奏組:運用不同的伴奏音型,節奏樂器的組合等來表現歌曲演唱組:運用改變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來表現歌曲
2、各組匯報設計思路并展示
五、拓展階段1、聽一聽《金梭和銀梭》思考:與《青春舞曲》相比,有何相同之處?(告誡人們要珍惜寶貴的青春)
2、布置課后作業:為《青春舞曲》創編一段歌詞。
3、介紹王洛賓及其作品:他一生經歷坎坷,但執著地熱愛音樂,搜集、整理和改編了大量的西部民歌,被譽為西部歌王。他的音樂作品大多浪漫熱情,不僅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瑰寶,也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
我們大家熟悉的有:《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這些歌曲)
六、結束部分
(背景音樂《青春舞曲》演奏版)1、小結本課今天,我們學習了《青春舞曲》這首歌曲,也欣賞了幾首優美動聽的西部民歌,實際上,我國的西部地區是一片亟待開發的熱土,多少有識之士、有志青年已經投身在大開發的洪流中,西部今天也正在日新月異
教案:我衷心祝愿我們的同學,能立足現在,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成為開發西部的生力軍,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
七、學生在《青春舞曲》的音樂中走出教室。
初中音樂教案12
教學理念及設計思路:
歌曲《斑鳩調》是江西安遠的民間小調,也是當地節日歌舞活動中的一種傳統“燈歌”。
將“燈歌”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作為本課的知識點和動點貫穿于學生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調動學生聽覺的動、視覺的動、全身的動。使學生在動中體驗,在動中喜悅,從而真正了解江西燈歌的音樂與舞蹈特征。
教學方法:
采用情境教學法、對比欣賞法、視覺圖像法、參與體驗法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的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看”、“做”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親身體驗從感性認識到理解接受。本課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去發現問題、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問題,采用交流重于傳授式教學。并將難點教學融入興趣中,與學生在反復對答演唱中,師生互動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難點。
教學過程:
一、走進江西
展示一幅瀑布畫面——廬山瀑布,請學生介紹江西人文,景色等。(設計意圖:音樂是人文的一個嚴重領域這一理念。體現人文、學科的交叉,使學生加深對江西的了解。)
二、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
1、《江西是個好地方》。
2、《請茶歌》。
3、《斑鳩調》。
提問:歌曲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曲中有哪幾種動物在歌唱春天?你們能模仿這幾種動物的叫聲嗎?
(設計意圖:體現課標內容弘揚民族音樂,通過欣賞幾首江西民歌,使學生了解和心愛江西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江西的興趣。)
三、學唱民歌
1、教師范唱《斑鳩調》,學生隨音樂唱出動物的叫聲。
2、請學生解放分組互相演唱并討論歌曲的音樂特征:節奏、旋律、歌詞、演唱形式等。
3、學生演唱第一段,教師伴奏詢問學生哪一句最難演唱,為什么難唱?
4、出示難點旋律:
A范唱難點旋律。
B指導學生邊唱邊按旋律的凹凸用手指畫出旋律線。 C師與全體學生對答演唱難點部分。 D師與個別學生對答演唱難點部分。 E教師伴奏難點部分。 F教師伴奏難點部分。
5、放全曲伴奏帶,提問:《斑鳩調》適合在什么場合演唱?并介紹“燈歌”。
6、音樂活動:
教師伴奏《斑鳩調》第一段指導學生模擬一場“燈歌會”。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參與體驗,在課堂上“動”起來。調動學生聽覺的動、視覺的動、全身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四、小結:
教師小結,放錄音《江西是個好地方》,學生在歌聲中離開教室。
初中音樂教案13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哦,林中那間小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及對平凡而又高尚的造綠者的崇敬之情。
2、感受節奏重復和音程緊縮手法在這首歌曲中的運用。
3、學習用連貫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
4、結合歌曲學習音符、附點音符。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演唱歌曲,用連貫流暢的聲音來表達。
2、結合歌曲學習音符、附點音符且掌握。
教具: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上課
二、發聲練習
指導學生能正確的做發聲練習。喉嚨打開,氣息下沉,找到頭部共鳴。
三、音樂知識
一)音符的形狀和各部分名字。
二)音符的名稱、形狀與時值比例
全音符 4拍 二分音符 2拍
四分音符 1拍
八分音符 1/2拍
十六分音符 1/4拍
三)附點音符
在符頭右邊加上一個小圓點—附點,表示把原來的時值增長一半。如
附點音符的名稱、形狀與時值比例
附點二分音符 3拍 附點四分音符 3/2拍
附點八分音符 3/4拍
四、學習歌曲
一)導入新課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已成為人類迫切的要求和愿望,歌曲《哦,林中那間小屋》以優美的旋律、樸素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敘述了兩代人前赴后繼造綠護林的故事,歌頌了那些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護林工人,他們平凡的工作,崇高的精神境界,將被人們世代傳揚。
二)學唱歌譜
1)認識歌譜中的各音
請會唱的同學作示范,注意找出附點音并唱準。
2)全曲旋律常以低音sol為基點,向上作四度、五度、六度、七度的大跳進行,練習唱準大跳音程,由于起點音不變,因而難度不大。
3)認識“b”—降記號,表示把某音降低半音,它對同小節右邊相同音高的音起作用。
4)跟著鋼琴的伴奏,唱準歌譜,以樸實無華的口吻,訴說般的演唱,力求氣息連貫,二分音符的時值要唱足,高潮時力度有所加強,最后一音是高音,應用輕聲唱,要指導學生高位置發聲。
三)學唱歌詞 1)有感情的朗誦歌詞。2)跟鋼琴一句句的演唱。3)輕聲和琴哼哼 4)有感情的演唱。
五、表演
六、小結下課
進行曲
教材分析:進行曲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曲或器樂曲。主要是軍隊中用來統一行進步伐、表現軍威、鼓舞士氣的隊列音樂。其節奏鮮明、曲調規整。聽起來雄壯有力而有行進感,為了配合行進時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數拍作周期性反復。進行曲按內容可分為軍隊進行曲、婚禮進行曲、葬禮進行曲等。為行進作伴奏的一般為二拍子。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通過體驗、比較,了解不同風格中外進行曲的主要特征;
3.知道進行曲在不同場合的作用;
4.通過欣賞《解放軍進行曲》,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了解進行曲在節奏、速度、情緒、節拍上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①了解進行曲的步伐節奏、速度、情緒、節拍上的主要特征。
②學會根據情緒給進行曲分段。教 具: CAI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略。
二、進行曲的概念:
師:什么是進行曲?看錄像片段后再回答。生:
師:強弱輕重交替出現,速度為步行速度的節奏就是步伐節奏。媒體播放:進行曲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曲或器樂曲。生:
師:步伐節奏是進行曲的最基本特征,下面我們通過兩首曲子,來體驗一下這種基本特征。
三、感受體驗
活動一:
由八位學生組成二組到講臺前表演。
②對表演學生的要求:⑴跟隨音樂節奏在原地踏步,音樂不停踏步也不停;⑵盡最大能力表現音樂的情緒。
師:哪一首曲子讓你們感覺到踏步整齊一些?生:第二首。
師:第二首曲子是進行曲,具有步伐節奏特點。也是進行曲的最基本的特點。師:變換速度演唱進行曲的主題。生:進行曲已不像進行曲了。
師:如果一首樂曲沒有步伐節奏,這首曲子一般不是進行曲。下面我們再來研究進行曲的另外幾個特征。(播放樂曲)
師:剛才播放的樂曲是什么樣的拍子? 生:2/4拍子; 師:進行曲還有4/4拍子?。3/4拍子行不行? 師:(播放三拍子曲子,教師表演)。生:3/4拍子不適合行進步伐,不能用在進行曲中。
媒體:進行曲一般多為 偶數 拍子。生: 偶數。
師: 聽《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片段,問表現的是怎樣的情
2 緒? 生: 師:同學們感受到的這首樂曲所表現的情緒是通過切分音節奏、附點音符節奏等較特殊節奏表現出來的:
①.2/4 1 1 3│5 5 6│ │ 5-│ ②.2/4 5 5│ 1 1│ 2 2∣ │
以上二種較特殊的節奏在進行曲中起什么作用? 師生一起對比體驗,去掉特殊節奏大家一起視唱。
師:是什么感覺? 生:變成另外一種情緒了。師:這些較特殊的節奏,融在進行曲中給人一種激昂向上的情緒。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進行曲都是表現這樣類似的情緒?當你在行走時,有沒有高興和快樂的時候?有沒有傷心和憂愁的時候?進行曲也可以表達這些情緒。
活動二: 要求: 身體跟隨音樂律動。
聽《婚禮進行曲》生:情緒:歡樂、幸福?。速度:稍快。節拍:2/4拍子。
聽《葬禮進行曲》 生:情緒:悲哀、悲傷?。速度:稍快。節拍:4/4拍子。
師:同樣是進行曲,為什么給大家的感覺不一樣呢?(引導學生回答)這是因為每首進行曲各自運用了不同速度、節奏,因而,在情緒上給人的感受就不一樣,塑造的音樂形象也就不一樣。我們通過樂曲情緒的不同,可以給樂曲分段。播放《德茨基進行曲》,要求:學生跟隨音樂情緒的變化律動。
師:說說樂曲可分為幾個部分?生:三個部分,結構:(A+B+A)。小結:師生共同歸納進行曲有哪些特點?
a 多為偶數拍子,節奏鮮明, 點音符節奏較多。
b 速度平穩,常用于隊列行進;在上具有豪邁雄壯、高昂的情緒和號召力。c 結構方正,常為三段體結構(A+B+A)中段較抒情,以取得前后的對比。(播放音樂)提問:下面幾首樂曲分別適合哪種場合?《結婚儀式》《 閱兵儀式 》《 婚禮進行曲》《 檢閱進行曲升國旗時 》《 軍隊進行曲》《 歡迎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
活動三:用打擊樂器體驗《拉德茨基軍進行曲》片斷。
老師指揮,顯示樂譜圖,一起演奏樂曲。
管樂隊: 又稱軍樂隊,由木管樂器(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等),銅管樂器(小號、短號、長號、中音號、圓號、低音號)及打擊樂(定音鼓、小鼓、大鼓、鈸等)組成。管樂隊具有聲音洪亮、氣勢雄壯的特點。
五. 欣賞由管樂隊演奏的《解放軍進行曲》,了解人民軍隊半個世紀以來的成長過程。結束語:略
童年的記憶
首先談話引入: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個人生的歷程,這就是童年——少年——青年——老年,同學們已經經歷了童年時期,現在正值少年時期,今天我們一起作一個回憶:童年的時候你曾經喜歡哪些游戲?最難忘的事是什么?童年時候有夢想嗎?你的夢想是什么?這樣就勾起了大家對童年的回憶,同學們非常興奮,完全沉浸在童年的'幸福生活中。
3 討論后,他讓大家聽《夢幻曲》和《捉迷藏》,讓學生在音樂中體會童年生活。然后提問:這兩首曲子速度一樣嗎?請你聯系歌名,說說他們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情緒?孩子們在討論中結合歌曲,同時也聯系了實際發表了不同的看法,課堂氣氛也活躍了起來。有的同學說,《捉迷藏》是一種快樂的游戲,小朋友你追我趕,所以他的旋律應該是歡快的,活潑的,而《夢幻曲》主要描述的是夢的意境,而做夢讓人感覺的是虛無飄渺,不著邊際的,是在睡夢中進行的,所以整個環境應該是柔和的,優美的 ?? 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已經有所進步。
緊接著,他讓學生用線條描繪出《夢幻曲》旋律的起伏變化,有些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他就讓學生隨音高畫點,然后將這些點連線,直觀體會《捉迷藏》的旋律起伏變化。同時,讓學生觀看投影(捉迷藏)并欣賞音樂,閉上眼睛欣賞《夢幻曲》,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音樂的涵義。
最后,讓學生一起來做做游戲(捉迷藏的戲),一起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從活動中,游戲中重現童年情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更高了。輕松地掌握了教學內容。
反思與研究
二十一世紀是創造的時代,我們要培養創造型人才,要從小對學生進行高層次思維方法的開發。音樂是“大腦的體操”,在音樂教學中要培養發展學生的想象與聯想能力,特別是與之相關的非智力因素——熱情、毅力、信心,活潑開朗的個性。在音樂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興奮感和成功感的結晶,是在教師的不斷引趣、啟發、聯系、創造、反饋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在欣賞課教學中,如果我們不拘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講解,鼓勵他們自由想象,沖破常規的思想意識,必將有利于他們理解歌曲,更有利于他們的個性發展。
那么,如何把欣賞課變得生動有趣呢? 1. 引導學生引起與主題有關的共鳴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除有必要了解學生心理學等理論知識外,實踐中也要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破解他們的心理密碼,吸取他們天天都在生長著的鮮活生動的聰明和智慧。在此課的教學中,通過提問,激起同學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引導他們想象捉迷藏,從而,讓他們輕松地體會曲子的意境。
2. 感性與理性相結合,淡化知識性。
學生還不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只局限在既懂又不懂,既合邏輯又不合邏輯的感性層面上。“越是學生熟悉的就越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和喜愛。”卓許婭老師說:“個人只要能從音樂欣賞中獲得積極的教益,無論這種教益是理性思考、情緒體驗、經驗或形象的聯想,對音響形成的贊嘆或迷戀,還是感官或機體的娛悅,都 4 應承認其是音樂欣賞的正當價值。”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主動、愉悅地參與欣賞,并初步了解其情緒和旋律走向,最后參與活動,使學生受益匪淺。
綜上所述:教學方式,重在讓學生主動參與和感受,愉悅地學習,潛移默化深入作品。以取得更大的進步。案例點評:
教師利用學生的親身經歷,吸引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音樂,幫助他們從整體上去感知音樂作品,去學習體驗音樂的情景,最后通過游戲,使他們與音樂融為一體,這是一節成功的音樂欣賞課。
初中音樂教案14
目標:
(1)讓學生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涵。
(2)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來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背唱其中一段歌詞,并能認識船歌這種體裁。
(3)能夠感受,體驗《桑塔。露琪亞》的音樂情緒和風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點。
(4)能夠參與演唱活動中的即興表演。
重點:
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藝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
難點:
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緒的把握。
教具:
鋼琴,音響,電視機。
教材分析:
1、《桑塔。露琪亞》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勞根據威尼斯船歌的風格而改編的,《桑塔。露琪亞》兩段歌詞將美麗的夏夜展現在人們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懷。歌曲為c大調,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兩個樂段構成,歌曲旋律優美流暢,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
2、船歌:這種歌曲或樂曲的特點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給人以搖晃感覺,其情緒特點色彩是開朗奔放的,熱情洋溢的。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復習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二、導入新課
1、導語:每個國家都有著極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樂,今天我們走出國門,到歐洲去走走看看,領略那里的民歌,老師和大家走進意大利。
2、展示歐洲和意大利的版圖)
三、觀賞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佛羅論撒(通過影像資料)
1、了解意大利的風土人情
2、請學生討論(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貢多拉,佛羅論撒的歌劇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
四、欣賞意大利的音樂藝術。
1、請學生觀看帕瓦羅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陽》。(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坡里民歌——《我的太陽》——帕瓦羅第)
2、讓學生討論世界三大男高音的聲音特點:(帕瓦羅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豐滿華麗,堅強有力。)(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暢抒情)。
五、學習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
1、聽范唱,(請學生講解歌曲結構,明確歌曲的調號和拍號)
2、學唱歌曲
A:請有鍵盤基礎的學生帶領大家學習歌曲的旋律
B:老師帶領學生來練習曲中的變化音。
c: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D:完整演唱第一段,體會歌曲的內容和風格。
3、請學生設計此歌演唱方案(演唱情緒等)
4、請兩位以上的學生演唱個別段落,來展示他們設計的演唱情緒。
六、學生對《桑塔。露琪亞》進行表演和在創造。
1、體會劃船動作,并分組練習。
2、結合演唱,邊劃邊唱,營造船歌氛圍。
七、小節和布置作業
1、下去練習歌曲第二段。
2、去網上搜索和歐洲相關的藝術文化和了解歐洲歷史。
初中音樂教案15
【教材】
人音版《音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亞洲弦歌》
【教學內容】
《深情》
【教材分析】
《深情》是根據印度北方“拜拉夫”拉格創作的。在清晨時間演奏,是用于祈求上天神靈的音樂。該曲由印度西塔爾演奏大師拉維·香卡與美國小提琴大師梅紐因共同演奏的一首著名樂曲。樂曲開始部分為阿拉普,這是一種類似引子的、速度較慢、節奏自由的散板,由一種長頸的彈撥樂器坦布拉奏出持續的長音為背景。西塔爾自上而下撥奏,其共鳴弦奏出一句下行經過句,預示樂曲的開始。首先,小提琴在低音區奏出了雄渾有力的、問尋式的旋律,緊接著,西塔爾奏出仿佛與小提琴相應和的曲調,隨后小提琴和西塔爾共同奏出了委婉曲折、發自內心的音調,讓聽者似乎置身于古印度的阿陀石窟中,聆聽虔誠的印度人向神訴說他們苦難的生活。
阿拉普結束后,坦布拉鼓奏出明顯的汀塔拉節奏圈,由緩到急。最后,樂曲速度明顯加快,坦布拉鼓的聲音也高亢起來,鮮明的節奏給音樂帶來了活力,給人們呈現出另一幅畫面:古代印度的舞者們在深情起舞,她們以動人的舞姿、深情的眼神和虔誠的心情供奉著神。小提琴琴弓在四條弦上飛快地跳動、舞步也不斷加快,在音樂到達高潮后,西塔爾和小提琴的音樂回到了悠長抒情的音調上,石窟又恢復了寧靜。
【教學目標】
1. 賞析樂曲《深情》,感受印度傳統音樂獨特的韻味。
2. 掌握印度傳統音樂中“汀塔拉”節奏圈的規律,并初步了解印度音樂的特點。
3. 通過感受、體驗等音樂實踐活動,感知、理解印度音樂文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聆聽印度音樂,感受印度傳統音樂獨特的韻味。 難點:學習汀塔拉節奏圈;感受印度音樂的裝飾性。
【教學用具】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師:春天萬物復蘇的季節,現在讓音樂來喚醒我們沉睡的身體吧!
1
師生同做準備活動(印度手勢穿插其中)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播放印度音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師:藝術來源于生活,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跟我這樣做。 (紙杯節奏)
生模仿師拍打杯子節奏。
師:剛才同學們和我一起完成的我們稱之為節奏(板書)。那接下來我們把橫向的節奏變化,請位同學上來做小指揮,帶領大家繼續完成我們的杯子節奏。 生完成節奏圈 (節奏圈)
二、聆聽樂曲,把握風格
師:這是一個神秘的國度獨有的節奏形式。著名的法國作家雨果說過: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請同學們在這段音樂中聆聽并思考: 1、這段旋律來自于哪里
2、節奏圈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的? 生:音樂來自于印度 樂器是鼓
(背景音樂)印度全稱印度共和國,位于南亞,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全境炎熱,男性包頭巾,女性著紗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印度,去感受它絢麗多彩、特色鮮明的音樂。 出示圖片教師講解鼓!
師:在印度的音樂里鼓的作用非凡,幾乎所有的印度音樂中都會運用到鼓。除了鼓,印度的另一件特色樂器也加入了,聽聽是哪件樂器?接下來請同學聆聽這首歌曲思考:
1.了解西塔爾、拉維·香卡
西塔爾——撥弦樂器,是印度傳統民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廣泛流傳于北印度。它的琴身呈梨形,長長的琴頸一頭連接琴頭,另一頭連接用葫蘆制成的寬大而雅致的共鳴箱。演奏時,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用帶在食指上的撥子進行撥奏。西塔爾琴演奏技巧和表現手法都十分豐富,尤其適于演奏裝飾音和滑音,音域達三個八度,多用于北印度古典音樂的獨奏或伴奏。
師:印度最偉大的、最具代表性的西塔爾演奏家,他的名字叫拉維·香卡,“世界音樂之父”,他優美的西塔爾琴聲征服了世界,把印度音樂傳遍全球。(出示拉維·香卡圖片)
師:同學們的耳朵特別靈敏!那么,除了西塔爾琴以外,還有一件主奏樂器是什么呢?
生:小提琴
2
2.介紹梅紐因、小提琴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位小提琴演奏大師,他的名字叫梅紐因,來自美國,他被稱為小提琴音樂“權威的詮釋者”,20世紀音樂史上“罕見的神童”。當來自東方的音樂家與來自西方的音樂家相遇,當來自東方的西塔爾和來自西洋的小提琴相遇,他們在音樂上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榮獲格萊美音樂獎的音樂作品《深情》。 板書《深情》。
1963年,這兩件東西方的樂器,在音樂節上不期而遇。他們以一曲《深情》令世界樂壇為之震驚、為之折服、為之傾倒!讓我們來感受世界音樂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節目著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教師對拉維·香卡和梅紐因的介紹,初步感知東西方音樂家運用東西方兩件樂器,演奏印度音樂作品《深情》,激發學生的聽賞興趣。)
3.深情地對話——欣賞第一樂段(阿拉普)
(1)接下來,讓我們把心靜下來,深呼吸,一起來到印度音樂的凈土上,感受“心靈的對話”。我們來聽一聽第一個片段,請同學們細心體會:西塔爾和小提琴是同時演奏還是先后演奏的?音樂帶給你一種怎樣的情緒感受?
生:是先后演奏的。
小結:是啊,小提琴與西塔爾的演奏就好像是在一問一答。小提琴與西塔爾的旋律、音色上都形成一種互為跟腔、模仿的關系,與西方音樂的二重奏不同,強調的是單旋律,而不是和聲。小提琴在模仿、追隨西塔爾的音調。音樂是在清晨虔誠祈求上蒼時演奏的,被稱為“早晨的拉格”,拉格是印度音樂中的旋律元素。這段音樂被稱為阿拉普,是節奏自由、速度較慢的散板,情緒是寧靜的還是熱情的?它像是一種儀式似的鋪墊,讓我們感覺到深邃悠遠、空靈神往,他們仿佛在虔誠地祈求美好的愿望。(師板書)
(2)復聽第一樂段,小探究:
小探究:有沒有同學注意到——樂曲的旋律是怎樣體現印度韻味的?老師把這個樂段的主干音給大家找出來了,我們來看一下。
學們來試著唱唱看,這樣唱,我們能感受到它有印度的味道嗎?(顯然沒有。那么你聽聽,這樣呢?接下來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同
師加入裝飾音在電子琴上演奏,讓學生探究發現,原來是出現了裝飾音,包括滑音、顫音、倚音等,它們都是在相鄰的音上進行裝飾的。
學生上臺嘗試運用電子琴音色和滾輪的滑動,以初步感受印度音樂的特點。
【初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初中音樂教案05-10
初中音樂教案【經典】06-08
初中音樂教案07-01
初中音樂教案《小草》08-17
初中《小放牛》音樂教案11-22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01-12
【推薦】初中音樂教案05-27
初中音樂教案【必備】05-23
初中音樂教案[實用]05-24
初中音樂教案模板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