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7的加法和減法》(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7的加法和減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7的加法和減法》 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相加的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2.掌握得數是6和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3.利用“一圖兩式”的學習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第45頁情境圖的課件。
2.學生準備7根小棒、7個小圓片、7朵花(模型)、7個三角形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計算后指定一至二題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2.填空。
二、新課引入
1.教師談話。
同學們都會計算得數是2、3、4、5的加法和5、4、3、2減幾的減法了,大家會算得數是6和7的加法、6和7減幾的減法嗎?
1.學習根據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
(1)學生擺小棒(兩人一組面對面地坐)。
教師提醒學生一邊擺5根、一邊擺1根,然后要求兩個學生都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觀察,并各寫出一個加法算式。
(2)學生匯報、交流自己所寫的加法算式,教師配合學生說的過程在黑板上板書:5+1= 1+5=
教師:寫出的兩個算式相同嗎?
學生:不相同。
教師:大家都是根據同一組小棒寫出的算式,為什么兩個算式不相同?
學生1:因為都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邊的'5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邊的1根小棒,所以我寫出來的算式是“5+1”。
學生2:我先看到的是左邊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邊的5根小棒,所以寫出來的算式是“1+5”。
教師:由于每一組的兩個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觀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寫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讓學生計算5+1和1+5的得數,然后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
(4)引導學生比較5+1=6和 1+5=6。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學生:在這兩個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相同,相加的得數相同;兩個數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5)學生兩人一組在桌面上擺7個小圓片,先去掉1個小圓片,并讓學生根據擺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7-1=;然后再從7個小圓片中去掉6個,學生根據擺的過程又寫出減法算式7-6=。
讓學生算出兩個減法算式的得數。
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并說一說7-1=6和7-6=1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
2.學習第 45~46頁“擺一擺”的三組例題。
(l)屏幕上出示“擺一擺”前面的情境圖,并引導學生觀察。
教師:圖上畫了些什么,說明了什么?
學生:圖上畫了幾個小朋友擺小棒、擺花、擺三角形的活動。
教師:圖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通過擺學具算加法和減法。
(2)學習“擺一擺”第一組例題。
學生擺花,先擺加法算式后擺減法算式,邊擺邊計算。
讓學生交流自己擺的過程和結果,著重說一說四道題的得數是怎么來的。
(3)學習“擺一擺”第二組例題。
①學生擺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數。
②學生擺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數。
③引導學生比較5+2=7和2+5=7、7-2=5和7—5=2的聯系,重點引導學生說出根據一幅圖可以寫兩道加法算式或兩道減法算式和兩道加法算式的聯系。
④引導學生根據擺和算的過程比較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教師:根據5+2=7和7-2=5,你發現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7的加法和減法》 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第45-46頁內容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掌握得數是6和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在具體的情景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學習"一圖式"的過程中體會多樣化的策略。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花,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引導學生復習6、7的組成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生:喜歡。
師:好的,我們一起去看看。收獲的季節來到了,小動物們準備去自己的菜地里,瞧!它們要出發了,多漂亮的小汽車呀!可車還沒有裝輪子呢!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6、7的組成,那么你們能從下面的這些輪子中給小汽車裝上合適的輪子嗎?如果你說對了呢,小汽車就會"嘟嘟"的開走了。
生:第一輛車,4和2組成6。
師:答對了,小汽車開走了。
生:第二輛車,3和3組成6。
師:又答對了,你真棒!
生:第三輛車,1和5組成6。
師:太好了!請繼續看這輛車。
生:3和4組成7。
師:你真了不起!這輛呢?
生:2和5組成7。
師:你真聰明!最后一輛車全班一起回答。
生:6和1組成7。
二、發現問題,探索交流
1、屏幕出示"蘿卜圖"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小動物們謝謝你們,你們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菜地里多高興呀!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1個白蘿卜和5個紅蘿卜。
師:哦,你觀察的可真仔細,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一共有幾個蘿卜呢?
師:要解答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
生:1+5=6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1個白蘿卜和5個紅蘿卜合起來是6個蘿卜。
師:哦,你是這樣想的呀,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圖,你會算1+5=6嗎?
生1:1和5組成6。
生2:5個添上1個是6個。
師,你們可真會算。一個白蘿卜和5個紅蘿卜,求一共有多少個蘿卜可以列成算式1+5=6,那么,根據這幅圖,我們還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嗎?
生:5+1=6
師:你又是怎樣算的呢?
生:5和1組成6,5個添上一個就是6個了。
師:誰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1+5=6,想到5+1=6.
師:這個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聰明!求一共有多少個蘿卜?即可以用白蘿卜的個數加上紅蘿卜的個數,也可以用紅蘿卜的個數加上白蘿卜的個數,結果是一樣的。
2、屏幕出示"西瓜圖"
師:小猴來到它的西瓜地,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一共有幾個西瓜呢?
師:求一共有幾個西瓜,怎樣列式呢?同桌互相討論一下,說說你的算式。
生:2+4=6
師:還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呢!
生:4+2=6
師:你是怎樣想出4+2=6這道算式的?
生:我可以用大西瓜的個數加上小西瓜的個數,也可以用小西瓜的個數加上大西瓜的個數。
師:你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圖,會算4+2=6嗎?
生:看到2+4=6,想到4+2=6。
師:你們聽,他說的多好啊!誰能像他這樣說說你是怎樣算是呢?
3、屏幕出示"玉米圖"
師:現在要出場的可是你們最喜歡的小動物了,請看,它來了,小熊站在它的玉米地想一個數學問題呢!你們猜一猜它在想什么呢?
生:小熊在想一共有多少個玉米呢?
師:這也讓你猜中了,你真聰明!那求一共有多少個玉米,你會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嗎?
生:3+4=7,4+3=7。
師:他說的對嗎?你們也是這樣想的嗎?誰能把你想的算式像他這樣說一說。
4、黑板上出示"小花圖"
師:好了,我們一起來看黑板,誰來提一個數學問題呀?
生:一共有多少朵花?
師:求一共有多少朵花,誰會列式呀?
生:1+6=7,6+1=7。
師:如果不看圖,你會算6+1=7嗎?
生:看到1+6=7,想到6+1=7。
5、屏幕出示"玉米圖"
師:剛才,你們幫小熊算出了它的地里一共有7個玉米,瞧,小熊在干什么呢?誰來給大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扛走了一個玉米。
師:根據你所看到的,會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還剩幾個玉米呢?
師:會列式嗎?
生:7-1=6。
師:根據這幅圖,你還可以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小熊扛走了幾個玉米呢?
師:會列式嗎?
生:7-6=1。
師:看到這幅圖,我們怎么就列出了兩道減法算式了?
生:從7個玉米里面去掉扛走的就是還剩下的,從7個玉米里面去掉還剩下的就的扛走的。
6、黑板上出示"圓片圖"
師:好了,要擺小圓片了,老師擺了7個圓片,在這兒畫了一條虛線,你知道虛線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虛線在這里表示去掉的意思。
師:看著這幅圖,你會列出兩道減法算式嗎?請一個小朋友在黑板上寫出來。
師:為什么根據這幅圖也能列出兩道減法算式了呀?
生:從7個圓片里面減去4個紅色的圓片就是3個黃色的圓片了,從7個圓片里面減去3個黃色的圓片就是4個紅色的圓片了。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7的加法和減法》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正確計算6和7的加法與減法,理解加法與減法的實際意義,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良好習慣,以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6和7的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加減法運算的實際意義,并能靈活應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數字卡片(1-7)
實物教具(如蘋果、小棒等)
學生練習本、鉛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舊知:
快速問答: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如“3+2=?”、“5-3=?”,以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情境引入:今天,我們要去果園里幫助農民伯伯摘蘋果,果園里有6棵蘋果樹,每棵樹上都結了不同數量的蘋果,我們來看看怎么計算這些蘋果的`總數吧!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6、7的加法和減法》。
二、新知探究
學習6的加法
情境展示:用多媒體展示兩棵蘋果樹,一棵有3個蘋果,另一棵有3個蘋果。
提出問題:兩棵樹上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學生操作:請學生用小棒或數字卡片表示蘋果,進行加法操作。
總結方法:3+3=6,強調加法就是把兩部分合并起來。
學習6的減法
情境變化:農民伯伯摘走了2個蘋果,現在樹上還剩幾個?
提出問題:6-2=?
學生嘗試: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如擺小棒、數手指等。
交流分享:請學生分享自己的計算方法,教師總結減法就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
遷移學習7的加減法
類比學習:用類似的方法,通過增加或減少蘋果的數量,引導學生學習7的加減法。
強化練習:通過多組加減法練習,鞏固學生對6、7加減法的掌握。
三、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錯誤。
游戲環節:“摘蘋果比賽”游戲,學生分組進行,每組輪流回答加減法問題,答對即可“摘”得一個蘋果,最后看哪組摘的蘋果最多。
生活應用: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場景可以用到6、7的加減法,并嘗試編一道應用題。
四、總結提升
知識回顧:請學生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包括6、7的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及其實際意義。
情感升華:表揚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表現和合作精神,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五、作業布置
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今天所學的加減法知識。
預習下一課內容,思考8的加減法可以怎樣學習。
板書設計:
《6、7的加法和減法》
一、6的加法
3 + 3 = 6
加法:把兩部分合并起來
二、6的減法
6 - 2 = 4
減法: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
三、7的加減法(類似展示)
四、總結:
加法:合并
減法:去掉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7的加法和減法》 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6與7的加法和減法的基本運算,能夠熟練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二、教學重點
理解6和7的加法和減法的概念。
熟練掌握6和7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
三、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
教具:數字卡片(0-10)、加法和減法的圖示、實物(如小球、積木等)、白板和白板筆。
學生準備:練習本、鉛筆。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5分鐘)
情境導入:通過提問引入,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習6和7的加法和減法。你們知道6和7加起來是多少嗎?”
激發興趣:展示一些實物(如6個小球和7個小球),讓學生觀察并猜測總數。
2. 新課講解(15分鐘)
(1)6的加法
示范:在黑板上寫出6 + 1 = 7,6 + 2 = 8,6 + 3 = 9,6 + 4 = 10。
解釋:通過數數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過程。
互動:請學生上來用數字卡片演示6的加法。
(2)7的加法
示范:同樣在黑板上寫出7 + 1 = 8,7 + 2 = 9,7 + 3 = 10,7 + 4 = 11。
解釋:通過實物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過程。
互動:請學生用實物演示7的加法。
(3)6的減法
示范:在黑板上寫出6 - 1 = 5,6 - 2 = 4,6 - 3 = 3,6 - 4 = 2。
解釋:通過實物展示6個小球減去1個、2個等的過程。
互動:請學生上臺實際操作。
(4)7的減法
示范:在黑板上寫出7 - 1 = 6,7 - 2 = 5,7 - 3 = 4,7 - 4 = 3。
解釋:同樣通過實物展示7個小球減去1個、2個等的過程。
互動:請學生用實物演示7的減法。
3. 課堂練習(10分鐘)
練習題:發放練習紙,包含6和7的.加法和減法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
例題:
6 + 2 = ?
7 - 3 = ?
6 + 1 = ?
7 - 4 = ?
4. 反饋與鞏固(5分鐘)
檢查作業:請幾位學生上臺分享他們的答案,并進行糾正。
總結:強調6和7的加法和減法的重點,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加練習。
5. 課堂小結(5分鐘)
提問:請學生分享他們今天學到了什么,感受如何。
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找生活中的實例進行6和7的加法和減法練習,比如數數家里的玩具、書本等。
六、教學反思
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了解他們對6和7的加法和減法的理解程度,適時調整教學策略。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7的加法和減法》 5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和思考,掌握 6、7 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 6、7 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正確計算 6、7 的加減法。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實踐操作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復習 6、7 的組成。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復習一下 6、7 的組成。誰能說一說 6 可以分成幾和幾?7 可以分成幾和幾?
(2)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美麗的花園里看一看,這里有許多漂亮的花朵。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探究新知
(1)學習 6、7 的加法。
①出示情境圖一:花園里有 4 朵紅花和 2 朵黃花。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花園里有幾朵紅花?幾朵黃花?一共有幾朵花?
生:花園里有 4 朵紅花,2 朵黃花,一共有 6 朵花。
師: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 6 朵花的呢?
生:4 朵紅花加上 2 朵黃花就是 6 朵花。
師:對,4 加 2 等于 6。(板書:4+2=6)
②出示情境圖二:花園里有 3 朵藍花和 4 朵紫花。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花園里有幾朵藍花?幾朵紫花?一共有幾朵花?
生:花園里有 3 朵藍花,4 朵紫花,一共有 7 朵花。
師: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 7 朵花的呢?
生:3 朵藍花加上 4 朵紫花就是 7 朵花。
師:對,3 加 4 等于 7。(板書:3+4=7)
(2)學習 6、7 的減法。
①出示情境圖三:花園里有 6 朵花,飛走了 2 朵。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花園里原來有幾朵花?飛走了幾朵?還剩下幾朵花?
生:花園里原來有 6 朵花,飛走了 2 朵,還剩下 4 朵花。
師:你是怎么知道還剩下 4 朵花的呢?
生:6 朵花減去 2 朵花就是 4 朵花。
師:對,6 減 2 等于 4。(板書:6-2=4)
②出示情境圖四:花園里有 7 朵花,摘下了 3 朵。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花園里原來有幾朵花?摘下了幾朵?還剩下幾朵花?
生:花園里原來有 7 朵花,摘下了 3 朵,還剩下 4 朵花。
師:你是怎么知道還剩下 4 朵花的呢?
生:7 朵花減去 3 朵花就是 4 朵花。
師:對,7 減 3 等于 4。(板書:7-3=4)
(3)總結 6、7 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 6、7 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加法: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減法: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上的 “做一做”。
(2)游戲:找朋友。
師: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老師拿出一些數字卡片,同學們找出兩張卡片,使它們的和或差等于老師給出的'數字。
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 6、7 的加法和減法。誰能說一說你學到了什么?
生:我學會了 6、7 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生:我知道了加法是把兩個數合起來,減法是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加努力,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們對 6、7 的加法和減法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我還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和思考,掌握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7的加法和減法》】相關文章: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3-27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6-10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1-25
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03-07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3-23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6-08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3-22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