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華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研讀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2、體會牛郎、織女及老牛之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搜集資料,了解牛郎織女的相關內容。
一、激趣導入。
漫漫銀河中,有這樣兩顆星星,一顆是牽牛星,一顆是織女星,他們的傳說是那樣令人心動。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民間故事的.方式走近他們二位。
二、檢查預習。
檢查預習效果:
1、解決本課生字詞。
2、搜集資料,了解牛郎織女的相關內容。
3、說一說你讀完文章后的疑問。
三、初讀課文。
小組活動出示:
1、這篇課文講了______和______的故事?他們是怎樣的人?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四、精讀課文。
1、理清人物關系:
我們先借助題目看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誰?(板書:牛郎
織女)除了這兩個人物外,還有哪些人對情節的發展影響很大?
感受人物形象。板書:
牛郎:勤勞善良
哥嫂:鐵石心腸
老牛:知恩圖報
織女:美麗善良
2、體會織女之“決”
出示:“織女見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決心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保ā皼Q心”變紅)
一個高貴的仙女要嫁給一個貧困潦倒的牛郎,是需要一定勇氣的呀。
姐妹們,好好勸勸織女吧。ň毩曊f話)
五、關于民間故事。
1、簡介其他三部民間愛情故事《白蛇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
2、體會民間故事的特點。
民間故事就是要表達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追求和諧生活與美滿感情的決心,歌頌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拓展延伸
作為高年級同學,我們可以做一些課外延伸。
選擇一:課后可以看看我國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
選擇二:試著去創編你心中的《牛郎織女》。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抗日戰爭中,我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進而體會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
2.理解課文內容,分清課文的段落、層次。
3.學習生字、新詞。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并體會分號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抗日戰爭中,我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進而體會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私饧街械牡乩砦恢眉皯馉幈尘。
(二)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ㄈ┏踝x課文,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二、教學重點
。ㄒ唬┝私饧綎|的地理位置及戰爭背景。
。ǘ┏踝x課文,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學過程
。ㄒ唬┙忸}并介紹時代背景
1.板書課題后提問。
哪位同學來解釋“冀中”?在預習中你是怎樣理解的。
(經過查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簡稱!凹街小笔呛颖敝胁科皆。)當你看到“地道戰”三個字時,你想的最多的問題是什么。
。ㄎ蚁氲暮芏,主要是為什么要開展“地道戰”?“地道”是什么樣的?怎樣“戰”呢?戰的結果又如何呢?)
2.介紹冀中地道戰的時代背景。
在抗日戰爭時期,具體一點說就是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國主義調集了幾十萬軍隊對我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實行野蠻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他們在鐵路和大道的兩旁挖了很深的封鎖溝,挖出的泥土就用來筑成封鎖墻,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封鎖政策。為了粉碎敵人的“大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狠狠地打擊了敵人。
(二)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2.讀準字音,辨別字形。
出示投影,請同學在學習生字詞的基礎上填空,以此鞏固和檢驗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1)按要求填空。
、佟凹健卑床渴讘椋ǎ┎,再查()畫,按音序應查(),讀音是()。
、凇氨尽钡摹皦尽卑床渴讘椋ǎ┎,再查()畫,字義是()。
③“妨礙”的“妨”按音序應查()部,讀音是(),字義是()。
④“岔道”的“岔”按部首應查()部,讀音是(),字義是()。
、荨岸纠薄眱蓚字的讀音分別是()和(),詞義是()。
、蕖懊曰蟆钡摹盎蟆卑床渴讘椋ǎ┎,再查()畫,“惑”的意思是()。
(2)辨字組詞。
礙()撐()岔()
得()掌()盆()
堡()虛()擱()
保()慮()閣()
3.解釋詞語,理解重點詞語。
牢固:堅固、穩定。
防備:做好準備來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
毒辣:心腸或手段惡毒殘酷。
吆喝:大聲地喊叫。
掃蕩:用武力或其它手段掃清敵人。本課指日本侵略軍對我抗日根據地大舉進攻。妨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口:本課指地道里小得只容得下一個人爬過去的關口。
堡壘:在重要地點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紡車:手搖或腳踏有輪子的紡紗或紡線的工具。
荊棘:泛指山野叢生的帶刺的小灌木。
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著頭腦。
不計其數:形容數目極多,無法計算。
無窮無盡:沒有窮盡,沒有限度。
奇跡: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牢固:堅固、穩固。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警戒:軍隊為防備敵人的偵察和突然襲擊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岔道:分岔的道路。
轉移:改換位置,從一方移到另一方。
。ㄈ┏踝x課文,概括各段的段意。
全文共8個自然段,教師組織學生朗讀,然后分小組討論,概括各自然段的內容并板書。
第1自然段:介紹當時的情況。
第2自然段:地道戰的產生。
第3自然段:概括介紹地道戰的規模和作用。
第4自然段:具體介紹地道里的構造。
第5自然段:介紹地道的出口和通道。
第6自然段:介紹地道怎樣防火、防水、防毒。
第7自然段:介紹地道里的通訊聯絡。
第8自然段:介紹地道戰的結果。
(四)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結構分段、概括段意。
出示投影: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創造了地道戰;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利用地道對付敵人的進攻;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
請同學將這四句話作為分段的依據,把八個自然段分成四段,看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劃為一段。
學生回答,教師在自然段的序號上畫出分隔符號。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結構就會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
同學們還記得剛才提出的四個問題嗎?這四段都作了回答。
教師指著投影上的四句話,復述同學們提出的四個問題。
為什么要開展地道戰?地道是什么樣的?怎樣“戰”的呢?“戰”的結果又如何呢?
。ㄎ澹⿲W生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鳂I。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進而體會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
。ǘ┙榻B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和地道的結構特點。
。ㄈ┙Y合學生生活經驗和上下文理解重點語句。
。ㄋ模┯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ㄒ唬┝私饪谷諔馉帟r期,我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二)介紹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和地道的結構特點。
三、教學難點
介紹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和地道的結構特點。
四、教學過程
。ㄒ唬┰O置情景,導入新課。
找四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看老師演示表現課文內容的投影片。
(二)學習第一段。
這一段交待了地道戰產生的時間和背景。哪位同學知道為什么要開展地道戰呢?
(因為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修筑封鎖溝、封鎖墻,想搞垮我們的人民武裝,在這種情況下,冀中人民創造了“地道戰”,堅持敵后游擊戰爭。)
說得好。日本侵略軍修筑封鎖溝、封鎖墻,就是要使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相互之間不能來往,不能聯合起來打擊敵人。于是冀中人民就創造了“地道戰”,打擊敵人。這就是“地道戰”產生的原因。
(板書:封鎖溝封鎖墻地道戰)
這一新的斗爭方式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處呢?
。ǖ3自然段有這樣一句話:“敵人來了,我們就鉆到地道里去,讓他們撲個空,敵人走了,我們就從地道里出來,照常種地過日子,有時候還要打擊敵人!睆倪@里可以看出來“地道戰”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保護自己;二是能夠更好地打擊敵人。)
(板書:保護自己打擊敵人)
在第3自然段中哪句話、哪個詞最能總結“地道戰”的情況?
。ǖ谝痪湓捴械摹捌孥E”一詞。)
“奇跡”是什么意思?
(“奇跡”是想象不到的很不平常的事。)
“地道戰”的確是個奇跡。課文又從三個方面給我們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ㄈ⿲W習第二段,這一段是以任丘的地道為例,介紹了地道的樣式和特點。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還可以分為幾層,怎樣分?
(這一段還可以分為地道的內部和地道的出口兩層。)
地道的內部構造分為哪幾部分?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默讀課文后按順序回答,老師根據學生的答案,進行板書。
。ò鍟旱氐纼炔扛摺⑸睢⒋蠖、小洞、氣孔)
教師一邊板書一邊重復地道內部構造的特點,并在同學分析的基礎上,再次提出問題,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老太太把紡車也搬進來,還嗡嗡地紡線呢。”說明了什么?
這句話進一步說明地道里既不氣悶也不黑暗,非常安全。冀中人民在這里邊戰斗邊生產,充滿生活氣息。
課文是怎樣介紹地道出口的呢?地道出口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默讀后回答問題,教師板書重要詞語。
。ò鍟旱氐莱隹
口外:荊棘陷坑
口內:堅固的洞迷惑洞
死道:地雷
活道:口)
教師解釋重點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是李白詩里的一句話。講的是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夫,古代成年男子的通稱。關,關口。莫,不能的意思。
教師結合板書小結這一段。
這一段對地道的構造及特點介紹得比較清楚,使我們學習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只是一百多種地道中的一種。地道的特點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既可以保存自己,又能夠打擊敵人。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地道戰”的確是——
學生齊答:奇跡。
。ㄋ模⿲W習第三段。
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擊敵人同樣說明這是“奇跡”。冀中人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段。
(敵人想方設法破壞,冀中人民發揮聰明才智,想出許多妙計來防備。)
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板書。
。ò鍟浩茐姆纻洌
。ㄓ谩巴痢焙汀吧场睖缁穑坏醢逵脕頁踝《練;利用枯井暗溝防備水攻。任憑敵人想出什么毒計,冀中人民也有妙計來對抗。另外,因為地道都是通著的,還可以轉移到別的村子去。)
。ò鍟夯鸸ザ竟ニネ辽车醢蹇菥禍希
教師用箭頭將上下板書連接起來并小結,使學生能夠更清楚地理解這些內容。
冀中人民還有更先進的方法保護自己,打擊敵人,因為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發明了“無線電”“有線電”。我可要提醒同學們,這可不是現在的“手機”“呼機”,它是什么呢?請一位同學讀一遍下面這段話大家就會清楚了。
學生讀收,教師板書。
。ò鍟簾o線電——吆喝有線電——拉鈴)
組織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在書上及電影、電視節目中獲得的知識,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討論:
“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的含義。
教師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第一課時后指導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用泥巴等材料做一個任丘的地道模型,也可以鼓勵學生畫一張冀中地道示意圖。目的是讓學生在動手中感受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抗敵妙計,激發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最后使學生明白這句話是對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種種妙計的總結,同時贊揚了冀中人民對敵人斗爭的智慧和才能,點明了課文的中心。
。ㄎ澹⿲W習第四段。
學生齊讀最后一段,教師提出問題。
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有怎樣的地位呢?
。ú坏珗猿至松a,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結尾?
。ǹ偨Y性的結尾,寫清了地道戰的結果和作用。)
請同學把開頭段和結尾段連起來朗讀,讓學生體會前后互應的作用。教師板書。
(板書:
為了粉碎“掃蕩”——“掃蕩”被粉碎了
簡直是個“奇跡”——留下驚人的“奇跡”
(六)總結板書,進一步理解課文。
課文從“奇跡”一詞開始,到“奇跡”一詞結束。全篇課文通過對地道的構造、特點和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地打擊敵人,以及地道在戰斗中所起的作用幾個方面的描寫,具體闡明了地道戰是個驚人的“奇跡”。從而說明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人民戰爭具有巨大的威力。
。ㄆ撸┱埻瑢W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八)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作業1、2、3題。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懈星榈乩首x課文,畫出帶有分號的句子,學習分號的用法。
。ǘ├斫狻叭绻汀焙汀安坏……”的句式,然后造句。
。ㄈ┚毩暠痴b第4自然段。
。ㄋ模╈柟叹毩。
二、教學重點
畫出帶有分號的句子,學習分號的用法。
三、教學過程
(一)放配樂朗讀課文的錄音磁帶,請同學邊聽邊畫出帶有分號的句子。
以“敵人來了,我們就鉆到地道里去,讓他們撲個空;敵人走了,我們就從地道里出來,照常種地過日子,有時候還要打擊敵人。”為例組織同學們討論分號的用法。
首先從字面來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它們的關系,由此體會分號的作用和用法。
這句話前后兩部分分別是什么意思?
(這句話是對地道作用的說明。前半句說明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地道起著保護自己,消滅敵人的作用。后半句話說明地道起到了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生產和打擊敵人的作用。)
這兩個句子是什么關系呢?
(它們是并列的關系。)
并列關系的句子有個特定的標點“;”叫做分號。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一找還有哪句話是用分號隔開的,想一想它們是不是并列的關系。
引導同學在課文中找出來帶有分號的句子說一說,體會并列關系。如果學生有興趣也可以在已學過的課文中找,讓學生自己分析,充分理解。
。ǘ├斫怅P聯詞的用法,并造句。
一個句子的前后兩部分都是有一定關系的,而且都有相應的關聯詞相連。教師可以出示幾個句子,讓同學們體會、理解以上的說法。投影、小黑板或直接板書均可。
“如果敵人放毒氣,就把吊板放下來擋住,不讓毒氣往里跑!
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個句子“如果敵人放毒氣,”是已經放了,還是沒有放,哪個詞說明了這一點。
(“如果”這個詞告訴我們“毒氣”還沒有放,這只是一個假設,有這種情況出現,“就把吊板放下來,不讓毒氣往里透!焙竺娴膬热菥褪乔懊姘l生情況的結果。)
同學們理解得對。“如果……就……”的句型前后是一種假設關系,句子的前一部分假設一種情況,后一部分是假設的情況實現后的結果。表示假設關系的詞語還有:“即使……也……”,“哪怕……也……”。
教師再舉出幾個例句或讓同學在課文中找出假設關系的句子,指導學生理解,然后結合生活實際造句。
如果得了病不及時治療,就會越來越嚴重。
如果明天下大雨,運動會就必須延期舉行。
再出示一句話,請同學分析理解。“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但堅持了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這句話前后兩句表達了什么意思?它們是什么關系?
。ㄇ懊娴木渥又v了那里的人民堅持了生產,后面的句子是說在生產的基礎上又打擊了敵人。后面的句子比前面的句子深入了一步。)
說得好。后面的句子的確比前面的句子更深入,程度上更強一些。這樣的句子我們稱為遞進關系的句子。這種句子的關系,一般是后面的句子比前面的句子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表示遞進關系的詞語還有:“不但……而且……”,“不光……還……”,“不僅……也……”等。
教師再舉出幾個表示遞進關系的句子或請同學在課文中找一找同樣關系的句子,然后請同學結合生活實際用“不但……還……”造幾個句子。
張華不但自己學習好,還經常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在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已不是難點,但是教學時一定要提示同學講究方法,尤其是背誦。
第4自然段是以任丘地道為例,介紹了地道的總體結構,按“地道”、“洞”、“氣孔”的順序,有條理地作了具體的介紹。背誦的時候也應該抓住寫作上的特點,分幾部分有條理地進行背誦。
首先教師按照寫作的條理幫助同學將第4自然段分成幾部分,然后由同學自己標出各部分的特征或主要的詞語,以這些詞語為點帶動全段文字,以便深刻記憶。
在反復背誦的基礎上,集體背誦結束這一課。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攝”等4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抵”等9個字和“寸草不生”等9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默讀課文,能梳理課文條理,把握內容要點,說說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
3、能找出太陽對人類作用的有關句段,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對人類的作用。
4、讀指定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運用哪些方法介紹太陽,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初步了解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4。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3、4。
教學準備:
教師:“攝”等4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教學課件。
學生:每人一套“攝”等4個會認讀字字卡。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ㄒ唬╅喿x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要教學目標
1、出示任務:默讀單元導讀的兩段話,借助背景圖,聯系課文,想一想,這個單元學習的是關于什么內容的課文?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有哪些?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
2、反饋指導。(課件出示單元導讀)
預設:
這個單元學習的課文都是說明性的課文。
這個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有:一個是閱讀的目標,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一個是習作的目標,搜集資料,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
3、小結:對了。這個單元是習作學習的單元,要學習的課文都是說明性的課文,學習這些課文,我們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還要運用這些說明方法介紹說明一種事物。
(二)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1、導語:那么,我們就進入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的學習,看看我們要學習的第一篇說明性課文要向我們介紹什么事物,好嗎?
板書課題:16太陽
2、齊讀課題。
3、釋題。
提問:同學們,通過課題,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什么事物嗎?(指名回答。預設:通過題目,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的事物是太陽)
4、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通過課題,我們知道課文向我們介紹的事物是太陽。那么,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太陽的呢?讓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了解了課文內容,進行有關的實踐訓練就都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
。ㄒ唬┎贾妙A習
出示預習任務:
(1)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借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3)朗讀課文,注意做到讀準、讀通順課文。
。ǘ┓答佒笇
1、課件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通過個別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
2、說說哪個生字容易讀錯,指導讀準音難字。預設:“攝”“殖”。
3、課件出示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詞“攝氏、糧食、地區、殺菌”,復習認讀。
提示:會認讀的字詞和會寫的字詞中紅色的字,學習完課文,就要求正確書寫。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順。
三、梳理課文條理,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內容要點
。ㄒ唬┦崂碚n文條理,了解課文內容
1、出示任務: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然后用“‖”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陽離我們很遠,它很大,是個大火球,溫度很高。(板書:距離遠體積大溫度高)追問:概括地說,這一部分講了太陽的什么?(指名回答。預設:這一部分講了太陽的一些特點。)(板書:特點)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主要意思: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追問:這一部分最后的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指名回答。預設:這句話的含義是說: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這是從哪個角度說太陽與我們的關系的?(指名回答。預設:這是從反面的角度說太陽與我們的關系的)
(二)把握課文內容要點
1、導語:梳理了課文條理,概括了課文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你能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的嗎?
出示任務: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的。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課文先從太陽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特點這方面介紹:講了太陽與地球距離遠,它體積大和溫度高。然后從太陽與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這方面介紹:先從正面講與我們關系非常密切,再從反面說與我們關系密切。
四、認識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ㄒ唬┩ㄟ^例子認識了解
1、導語:我們梳理了課文的條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課文是從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特點和與我們關系密切兩個方面介紹太陽的。那么,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呢?我們先看幾個例子。
出示任務:(課件出示兩組句子)讀讀這兩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兩組中的B句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說說用上這樣的說明方法的好處是什么。
第一組:
A、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
B、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第二組:
A、太陽非常非常大。
B、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個體操作,四人小組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第一組:(課件出示圖片)
說明方法:
列數字和舉例子。
好處:
列數字: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的距離長度;三千五百年,用具體的人走路的時間,和二十幾年,用飛機飛行的時間,用這樣的數字準確具體寫出了太陽離我們地球的距離遠的特點。
舉例子:用人走路和飛機飛行的例子,就把太陽離我們地球的距離遠的特點具體形象地寫了出來,讓讀者一讀就清楚明白。
第二組:(課件出示圖片)
說明方法:
列數字、作比較。
好處:通過約一百三十萬個的球與一個太陽的數字比較,能讓讀者很直觀地感受到太陽的大。
。ǘ┩ㄟ^其他句子進一步認識了解
1、導語:我們通過具體的例子認識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和作比較,初步知道了用這些說明方法說明介紹的好處。課文中還有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說明介紹的,你能找出來,說說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嗎?出示任務:默讀課文,找一找用上基本的說明方法進行說明介紹的語句,做上記號。然后想一想,這些語句各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用上這樣的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1)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五千多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體。
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
好處:用五千多攝氏度這樣的數字,以及鋼鐵碰到變成氣體的例子,把太陽溫度高這個特點具體清楚并形象地寫了出來,讓讀者一讀就清楚明白。
。2)寫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語句(太多了不一一例出)。
說明方法:舉例子。
好處:通過具體的事例把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具體形象寫出來,讓讀者一讀就清楚明白。
五、小結
列數字,就是通過列出數字來介紹說明;作比較,就是通過把要介紹說明的.事物與另一個大家比較熟知的事物相比進行介紹說明;舉例子: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具體的事例進行介紹說明。
第二課時
一、復習
。ㄒ唬⿵土晻J讀的字和會寫的字
課件出示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二)復習上一節課學習的有關內容
提問:上一節課我們給課文《太陽》劃分了部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誰能說說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課文在介紹說明太陽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特點時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在介紹說明太陽與我們關系密切時,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以上問題指名回答并形成板書。預設:見上一課教學過程。)
二、說說太陽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
1、導語: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認識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這節課我們要進行說話的學習訓練。
出示任務:默讀課文第二、三部分,想一想:為什么說太陽和我們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給有關句段做上記號,然后用上課文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注意做到盡量用自己的話說,內容完整符合原意,語句通順連貫。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先匯報有關語句,然后才說話。
有關語句:
有了太陽,……埋在地層底下變成的。
追問:這個句段寫了什么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預設:這個句段寫了植物、動物,我們吃的、穿的和用的方面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板書:植物動物吃的穿的用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陽……就變成雨或雪落下來。
太陽曬著地面,……成為風。
追問:這兩個句段寫了什么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預設:這兩個句段寫了氣候方面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板書:氣候)
太陽光有殺菌的作用……治療疾病。
追問:這個句段寫了什么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預設:這個句段寫了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板書:預防治療)
說話:指名兩三個學生說,用以上三個標準評議;評議后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三、“初試身手”審題明要求
(一)復習喚醒
1、提問: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課文運用了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把太陽的特點和與我們人類的密切關系、這些抽象復雜的事物說得清楚明白。誰能說說通過課文的學習知道了哪些基本的說明方法?舉例說說。
2、反饋指導。
預設:
列數字;例句: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
作比較;例句: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舉例子:例句: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體。
。ǘ⿲忣}明要求
1、導語:在閱讀單元導讀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單元是學習習作的單元,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運用這些基本的說明方法介紹說明一種事物,F在,我們學習了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就要準備嘗試運用基本的說明方法學習介紹說明事物了。請翻開課文70頁。
出示任務:閱讀“初試身手”的兩個題目,想一想,題目分別要求我們寫什么?有些什么具體要求?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1)題目1:
嘗試寫的內容:寫身邊的一個事物;具體要求:試著運用多種方法說明它的特征。
追問:要初試身手寫好身邊的一個事物,在寫之前要做什么呢?(指名回答。預設:要通過觀察,了解這個事物的特征。)
(2)小結:對了,要介紹說明清楚一個事物,首先就要通過觀察,從一些方面了解這個事物的特征,這樣才有材料寫。
。3)題目2:
嘗試寫的內容:把課文《白鷺》的第2—5自然段改寫成一段說明性文字;具體要求:要查找資料來改寫,然后體會兩種寫法的不同。
追問:要根據什么來查找白鷺的資料呢?(指名回答。預設:要根據課文《白鷺》第2—5自然段的內容來查找白鷺的資料。)
(4)小結:要改寫好,關鍵是要根據第2—5自然段的內容,來查找白鷺相關的資料。無論是第1題的觀察,還是第2題的查找資料,都要適當做好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四、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詞語表詞語讀記
。ㄒ唬┩来騺y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ǘ┱J字評價(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三)課件示詞語表詞語,自由讀記
(四)反饋讀記(注: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五、寫字教學
。ㄒ唬┳中谓虒W
1、課件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觀察字形,思考容易與學過的哪個字混淆,同桌說一說。
3、反饋指導。
指名說并板書,然后讀一讀:
例:殖(繁殖) 植(植物) 糧(糧食) 娘(大娘) 菌(殺菌) 茵(綠茵茵)
。ǘ⿲懽种笇
1、觀察并說說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筆畫的變形、退讓、延伸等。
2、各寫一個,反饋評議。
3、按評議對照修改,然后每個字再寫兩個。
六、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具體見教學過程)
七、寫字練習和抄寫詞語表詞語
作業設計:
1、把自己說的太陽和我們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的話寫下來。
2、觀察身邊的一個事物和查找白鷺的有關資料,準備初試身手。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總結交流本單元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能結合具體語境,初步了解對比的方法在描寫事物中的作用。
3、比較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并能恰當運用。
4、朗讀、背誦古詩《蟬》。
【教學重難點】
1、能總結交流本單元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能結合具體語境,初步了解對比的方法在描寫事物中的作用。
3、比較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并能恰當運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結合閱讀體驗,梳理總結本單元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能從示例中受到啟發,初步了解對比的方法在描寫事物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語文要素
板塊一
交流平臺,總結抒情方法
1、梳理總結,了解方法。
。1)導入:同學們,回顧本單元的課文,想一想:這幾篇課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呢?
。2)出示課件。
出示課件:
。3)聽了大家的交流,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學習本單元課文時還有哪些發現。
預設一:我發現同是寫事物的文章,但抒發的情感可以不一樣!栋槨愤@篇課文蘊含著作者對白鷺的欣賞和贊美;《珍珠鳥》寫出了人與鳥之間的情意,使人感受到“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預設二:這幾篇課文都是借助事物抒發情感,但每篇課文抒發情感的方法也有些不同:《白鷺》主要在描寫不同的情境畫面中表達喜愛和贊美;《落花生》是通過人物對話與對比,突出花生的特點,說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主要講了童年與桂花相關的幾件事,在敘事中寄托思鄉的情感;《珍珠鳥》通過人與鳥相處時的細節描寫,抒發感受。
(4)教師小結。
出示課件:
課文
所描寫的具體事物
事物的特點
表達的情感
《白鷺》
白鷺
外形美、神韻美
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落花生》
花生
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
要做實實在在、有用的人
《桂花雨》
桂花
香氣四溢,香甜生活
思念故鄉和親人,懷念童年
《珍珠鳥》
珍珠鳥
從怕人到信賴人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2、看圖想象,借物抒情。
。1)過渡:是的.,只要留心觀察,深入思考,生活中平凡的事物都能寄托人的情感。下面這些事物能讓你產生怎樣的感受?
出示課件:
落葉紛飛
百花盛開
餃子
。2)學生交流預設:落葉讓我產生奉獻一生、葉落歸根、自由快樂等感受;百花盛開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頑強、大自然生機勃勃等;餃子讓我產生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母愛的溫暖、學習包餃子也不容易等感受。
。3)小結:若有心,一花一木皆有情,一事一物都含理。我們要學習本單元的作者們,運用我們的語言,借助大千世界的平凡事物,去表達我們的情懷。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體會一詞多義,能在不同的語境中靈活運用多義詞,并通過練習加以鞏固。
板塊二
積累古詩,讀中感受詩情
1、導入:文章能借物抒情,古詩也能托物言志。下面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讀中體會:詩人要借助蟬來抒發自己怎樣的情懷?
2、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1)學生自讀古詩。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準字音,讀懂詩意。
。2)指名讀,教師相機正音。強調:(ruí)、藉(jiè)。
。3)粗知詩意。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倌阕x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②學生提出疑問,教師補充資料,釋疑。
課件出示:
垂:在詩中指蟬的觸須。因為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叫“”,蟬頭部伸出的觸須與其有些相似。
流響:指的是蟬連續不斷的鳴叫聲。
藉:憑借的.意思。
3、讀出詩情。
。1)學生練讀,男女生讀。
(2)介紹詩人,體會詩情。
、儋Y料補充。
課件出示:
虞世南,唐初書法家、文學家。唐太宗評價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庇菔滥系娜似、才學都是一流。
、诮涣鳎涸娙私柘s表達什么感情?
語文要素
③聯系本單元課文的寫法,體會詩人借蟬表達自己高潔的志向和情操的寫法。
4、背誦積累。
(1)回顧內容,指導背誦。詩的前兩句寫了蟬的三個方面的內容:形象——“垂”;習性——“飲清露”;聲音——“流響”。后兩句抒發的是詩人高潔的志向。
。2)學生借助插圖,練習背誦。
。3)同桌互背古詩。
。4)拓展延伸: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也寄托著自己的情感。像這類托物言志的詩歌叫詠物詩。這類詩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欣賞。
課件出示:
(一)竹石
鄭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二)菊花
元
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三)墨梅
王
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習作使學生明白讀書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薦的一本書的名字、作者及推薦的原因寫清楚。
3、培養學生評價與修改習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習作使學生明白讀書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薦的一本書的名字、作者及推薦的原因寫清楚。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評價與修改習作的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的書是什么?請把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吧。
生暢所欲言
師:這次習作就是向大家推薦一本書。
板書:推薦一本書
【設計意圖:在輕松的談話中引入“書”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的欲望!
二、明確要求。(出示課件2)
1、讀習作要求,把握習作重點。
內容上:推薦一本喜歡的書。
2、思考,我們推薦哪些內容才能讓別人接受呢?
生暢所欲言(出示課件3)
明確:可以推薦書的內容、推薦書中吸引人的情節或者推薦個性鮮明的人物等。
3、思考文章的寫法:
板書:
寫法上:寫出書名、作者及推薦原因;寫后讀給大家聽一聽,評一評,再修改。
4、小結:
不管你怎樣介紹,書名、作者及推薦的原因是一定要說清楚的。
【設計意圖:明確要求是習作的第一步,只有讀懂了要求,學生習作的時候才不至于跑題、偏題,這樣也就是降低了寫作難度。】
三、小組活動,交流選材。
將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大家:(出示課件4)
1、要介紹清楚書的欄目、內容。
2、要說清楚你的推薦理由。
3、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推薦自己的書,聽的.同學可以給他提問題或者意見。
4、評價他的介紹。注意是否說清楚了推薦的原因。
5、學生獨立完成習作。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書,實現組內資源共享,形成奇文共賞。組內交流,還給予每位學生一個口語交際展示的機會,在交流中完善學生的說話過程,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一個鋪墊。】
四、交流收獲,習作評改。(出示課件5)
1、請學生讀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提出修改意見。
2、師:你們覺得他寫得怎么樣?哪一句話或是哪些詞語用得好,用得準?是否寫清了推薦的原因?你對他的書是否感興趣?
。▽W生互評)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從而提高聽說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結語。
讓我們和書成為朋友,讓我們在書的陪伴下快樂成長吧。
板書內容:
內容上:推薦一本書
推薦一本書寫出書名、作者及推薦原因
寫法上:
聽一聽,評一評,再修改
教學反思:
1、在這次習作教學中,我先提出習作的要求,讓學生在要求的指引下讀題,了解寫作的目的,緊接著,我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及時做出評價,并針對評價做出修改,這樣的流程使學生的作品更加完善。
2、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小組活動的方式能最大程度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讓每個人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交流收獲,習作評改”這個環節用的時間較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統籌安排時間,讓每個教學環節都能清楚明了地展現。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課題
珍珠鳥
課型
略讀課文
授課
時間
1課時
教學
目標
1.認識“蔓、幽”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提高默讀能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激發學生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學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
難點
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提高默讀能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激發學生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
1.認識“蔓、幽”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ǎ┓昼
一、激趣導入。
哪些同學家里養了小動物?誰來說說你和家中的小動物是怎樣相處的?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只珍珠鳥。(出示課件1)小小的珍珠鳥可愛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叫《珍珠鳥》。(板書:珍珠鳥)
【設計意圖:用問題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新課
教學
。ǎ┓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4)
1.學生默讀課文,掃清生字詞的障礙,正確認讀10個生字。
2.瀏覽課文,思考:從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鳥后來會一點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處得非常好?這些變化是怎么來的?從哪里體現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三、品讀課文,嘗試回答前面3個問題。(出示課件5)
1.讀課文,說一說: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珍珠鳥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
2.找出文中重點句子,深入體會“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四、合作,探究。(出示課件6)
1.教師提出參考方向,學生們通過分組合作,討論探究某一方面,解決文中的`難點、疑點。
。1)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
。2)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
(3)為什么寫小珍珠鳥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這有何用意?
。4)珍珠鳥開始怕人后來不怕人,這是一種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5)“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對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組推薦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回答其他組提問,全班討論。(出示課件7)
師總結:珍珠鳥對人的情感經歷了怕——喜——近——親——愛這個過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小珍珠鳥對人的情感變化,而這一變化來自于“信賴”。
(板書:怕——喜——近——親——愛)
五、回顧全文,有感情地朗讀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體會語言特色。
六、聯系生活實際,再次理解課文重點句。(出示課件8)
板書:“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僅僅是為了給我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嗎?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師生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在提出疑問的前提下,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決問題,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作業布置(出示課件9)
結合生活實際,把你對“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寫下來。
【設計意圖:作業的布置,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積累,還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并體會生活中的美好!
板書
內容
【板書設計】
珍珠鳥怕喜近親愛
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
課堂作業新設計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連一連。
màn háo āi xiǎng jiǎn péi móu zā
豪蔓享挨瞼咂陪眸
二、在括號里填入合適的詞語。
()的叢林()的鳴叫()的絨毛。
。ǎ┑木辰纾ǎ┑牡跆m()的球兒
三、對下列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A信賴能讓人心里感到非常美好。
B這是作者的感覺,別人不一定有這種感覺。
【答案】
màn háo āi xiǎng jiǎn péi móu zā
豪蔓享挨瞼咂陪眸
二、幽深清脆嫩黃美好茂盛蓬松
三、A
教學反思
1.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課文的特點,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理解小珍珠鳥對人的情感的變化,從而自然而然地揭示“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一主旨,效果較好。
2.在對主旨的把握上,我主要是通過重點句的分析,讓學生理解重點句包含的意思,同時,結合課文內容以及板書,讓學生從情感上受到熏陶。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在于,對于個別問題我統得過死,導致一些同學沒有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學習中超越自我,不斷進步。
備課素材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珍珠鳥》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篇文章,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馮驥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這篇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后與人和諧相處的經過,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并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作者介紹】
馮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寧波慈溪縣(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畫家。早年在天津從事繪畫工作,后專職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研究。他大力推動了很多民間文化保護宣傳工作,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小說和繪畫作品,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珍珠鳥:金山珍珠的別名,學名叫斑胸草雀,也叫脅草雀、錦花鳥、錦華鳥、小珍珠、錦花雀等。原分布于澳洲東部和印尼東部熱帶森林中。中國大約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澳大利亞引進,現已繁殖培育出駱駝色、白色、花色等多個品種。這種鳥羽色艷麗,體形嬌小玲瓏,叫聲細柔,給人以美的享受,是馳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鳥。在國內有些養鳥專著將金山珍珠另立一種,實質上金山珍珠與斑胸草雀是同種異名。
課后作業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豪(háo áo)享(hēng xiǎng)陪(bèi péi)瞼(jiǎn liǎn)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簡易——()茂盛——()
輕易——()立即——()
三、我會把句子補充成比喻句。
1.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_____________。
2.它躲進藤蔓,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能力大提升
四、課文內容梳理。
這篇課文描寫了鳥兒對人________的過程,其中包括了怕人、喜人、近人、愛人,最后與人完全融為一體的過程,作者不禁發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感慨。
五、重點句段品析。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家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蠟似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鉆進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嚇跑它。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細膩——()友好——()
2.用橫線畫出小家伙睡著后的樣子。
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小家伙趴在作者的肩上睡著,足見小家伙對作者的信賴。
B小家伙趴在作者的肩上睡著,說明小家伙太困了。
思維創新大拓展
六、生活中有很多互相信賴的事讓人感動。把你身邊的一件關于“信賴”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háo xiǎng péi jiǎn
二、簡單茂密容易立刻
三、1.一只蓬松的球兒
2.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
四、信任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1.粗糙敵視
2.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
3.A
六、我們那里有個賣糖葫蘆的攤子。這個攤子上沒人看著,你想買糖葫蘆,就自己把零錢放在旁邊的盒子里,然后拿走糖葫蘆。雖然沒人看著,但是錢從來沒少過,糖葫蘆也沒有被多拿走過。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賴。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懇、篩”等9個生字,會寫“爹、嫂”等14個生字,會寫“嫂子、床鋪、照看”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懇、篩”等9個生字,會寫“爹、嫂”等14個生字,會寫“嫂子、床鋪、照看”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就會發現天河兩邊有兩顆閃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民間早就有關于牛郎和織女的動人傳說。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吧。(板書:牛郎織女)
二、初讀課文。(出示課件3)
1.畫出不認識的字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2.小組內分自然段輪流朗讀,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三、初步自學(出示課件5)
小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樣相處的?
2.牛郎和織女是怎樣認識的?
3.根據學生的概括,梳理提綱(主要以牛郎為線索):
板書:身世凄苦——照看老!门O嘀J識織女
4.選讀自己特別喜歡的部分。
5.在交流中進一步熟悉故事,為進一步感悟及復述做準備。
四、復述練習。
師:同學們,我們熟悉了這篇文章,了解了這個故事。誰能把這個故事復述出來?(出示課件6)
復述時應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內容;復述時盡量口語化;復述盡量簡化描述,只把重要內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寫部分可以省略或簡化。
生練習復述,師隨時點評。
師總結:同學們,我們的復述做得很好,看來我們掌握了復述的要點。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多練習。
五、布置作業。(出示課件7)
1.默寫生字詞。
2.繼續閱讀課文,了解牛郎、織女是怎樣的'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造新幸福的道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出示課件10)
1.復習生字詞。
2.再次邀請同學復述課文,復習課文內容。
二、精讀課文,解決問題。(出示課件11)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運,他是多令人羨慕哇!怎么,為什么只有他能有這奇遇呢?
。ò焉裨捝嗜サ,我們會發現,神話故事確實很大程度上是人們現實愿望的反映。換個角度提問,引領學生去發現藏在神話后的人心。)
2.帶著問題閱讀,提示學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老牛和織女為什么如此青睞牛郎?(出示課件12)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有關牛郎的段落,體會對牛郎的動作、語言等的描寫,從中感受人物形象。)
、倥@汕趧。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體現。
、谂@申P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樂觀豁達。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歡、吃剩飯、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態度是哼小曲兒,對牛照顧周到,打柴、種莊稼來安家。
小結:勤勞、關心他人、樂觀,這些優秀品質使牛郎不僅贏得了老牛的傾力相助,還贏得了織女的芳心。
。ò鍟盒牡厣屏汲钥嗄蛣冢
4.織女是個怎樣的人?(出示課件13)
師:我們可以先在文中找到關于織女的描寫,再進行總結。
生總結:織女是個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
。ò鍟盒撵`手巧渴望自由)
5.請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語錄體的形式,寫下你的感想。(出示課件14)
預設: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
“真誠的關愛必定能換來真誠的愛!”
“幸?孔约簞撛。”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不怨天不尤人,勤勞才能改變命運!
三、拓展活動,自選其一
1.牛郎織女的故事歷來為人們所傳頌,請愛好古詩詞的你背誦這首詞: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民間流傳著不少優美的傳說,善于講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準備參加故事會。
3.愛好天文的你別忘了觀察星空,查閱、搜集有關星空的圖片、文字等資料,找一找天河、牽牛星、織女星。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借助寫作背景和作者介紹理解詩文深刻含義,體會詩中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有個性化體驗)
3、激發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查閱資料,并合理利用查閱資料幫助體會古詩更深層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詩歌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中華文學寶庫的桂冠上。讀詩能陶冶情操,能讓生活浪漫多彩。讀詩還能讓我們跨越千年的阻隔,去觸碰那一段不曾了解的歷史。上節課,我們跟隨詩人王昌齡的腳步一起感悟了唐代邊關將士連年征戰的悲苦。今天,讓我們再次穿越歷史去品讀宋代詩人林升的愛國名作--《題臨安邸》。
2、板書課題。
二、熟讀古詩,了解大意。
。ㄒ唬┌鍟n題,并解題。
1、板書課題。
2、題寫在杭州一家客棧的墻壁的上的詩。
3、這是一首題壁詩。這種題壁詩在唐宋年間十分流行,詩人們在墻壁上留詩寄情,就好像今天的人們上網絡發個帖子一樣。一些客棧還專門設置“詩板”供旅客題詩。
4、齊讀課題。
。ǘ┦熳x古詩。
指名朗讀,正確流利。
(1、讀詩要字正腔圓,聲音洪亮。2、有板有眼,讀出韻律,讀出節奏。在字里行間。3、聲音高低起伏,抑揚頓挫。)
。ㄈ┝私夤旁姶笠。
1、出示合作學習方法:
。1)齊讀古詩。
。2)共同研究,借助注釋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再讀一遍古詩。
。4)分配任務,每人匯報一句詩意。
2、學生合作學習。
3、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注: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
師:這個小組的匯報流程完整,詩句意思簡單明了。
4、教師總結詩詞大意。
。á偾嗌街膺是青山,樓閣之外還是樓閣。②西湖邊上的歌舞什么時候能夠停止?③暖洋洋的的風吹得游人沉醉其中。④簡直把杭州當作是汴州了。)
師:通過同學們的匯報我了解到了,你們現在已經具備了能夠借助注釋和預習工作了解詩詞大意的能力,F在這首古詩我們已經讀通,讀懂了,接下來要做的是讀透。
三、感悟愛國情懷。
。ㄒ唬⿲W習前兩句。
師:古人寫詩都愛由景入手,這首詩描寫的哪些景物呢?
1、體會“山外青山樓外樓”是怎樣的景象。
重重疊疊的青山說明景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重重疊疊的樓閣說明人多熱鬧,一片盛世繁華。
補充資料:柳永《望海湖.東南形勝》
2、體會“西湖歌舞幾時休” 所表達的情感。
師:就是在這樣一個這風景如畫的繁華鬧市中作者面對西湖邊上人們的輕歌曼舞,本應寫道“西湖歌舞煙雨中”或是“西湖歌舞惹人醉”之類的溢美之詞,可恰恰相反詩人筆鋒一轉寫到了“西湖歌舞幾時休”,這里的“西湖歌舞”僅僅是指歌舞嗎?還有別的所指嗎?下面我們就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去體會字詞背后的深刻含義。(板書:歌舞)
(1)教師出示多媒體資料。(北宋如何滅亡,南宋如何建立)
(2)學生“靖康之恥”。了解那段屈辱的歷史。
。3)師:我們再去看看剛剛逃過一劫的南宋的統治者都在干什么。
。4)補充寫作背景
師:剛剛建立新的政權,他們本當臥薪嘗膽,本當奮發圖強,本當重整河山待后生?墒撬麄儾]有這樣做,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尋歡作樂。這里的“西湖歌舞”絕不僅僅指眼前所見到的“輕歌曼舞”,而是暗指統治者忘卻國仇家恨,只顧享樂的荒淫生活。
。4)請同學們設想一下作者此時的心情怎樣。
3、有感情地朗讀。
(1)憤怒的質問。(指名讀)
。2)悲傷的擔憂。(指名讀)
。3)教師引讀。(齊讀)
師:大家想想,王朝初立,國家還在風雨中搖擺,統治者不思收失地,救俘虜,不思興國安邦,只顧縱情歌舞。眼見這一幕詩人怒從心頭起,不禁高聲怒斥道:“……”。
師:轉念一想,半壁江山已失,統治者一味的卑微屈膝,休戰言和,到什么時候才能看到祖國一統河山!詩人不禁愁緒萬千,悲嘆道:“……”。
。ǘ⿲W習后兩句。
師:通過前兩句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古詩當中有些字、詞,不僅表面上的意思,還有更深刻的含義。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句詩中的哪些字、詞,還有更深刻的含義呢?
1、同桌互相討論,并匯報。
2、單獨體會“熏”“醉”。
師:現在,同學們也能學著去體會文字背后的含義了。這句詩中用的最好的兩個字是“熏”“醉”。(板書)“熏”字表面上是吹的意思,實際上是寫從統治者到達官貴人,再到普通的游客間彌漫著一種濃濃的享樂之風,這是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是一種深深的相互影響。“醉”不僅僅指陶醉,喝醉。醉酒的人終究會醒,而統治者和達官貴人們沉浸在歌舞的靡靡之音中,花天酒地,早已醉生夢死,根本就不愿醒來了。
師: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寫人們行為上的享樂,那么這一句就是寫精神上的沉淪,是一種自甘墮落。因此,詩人在最后一句中寫道:簡直把這避難所杭州,當作是老家汴州了。這是對統治者極大的( )。板書(辛辣的諷刺)
。2)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諷刺的意味。
3、體會詩人為什么要使用辛辣的諷刺來抒發情感。
師:每逢讀到這兩句詩的時候,我就有一種思考:
。1)師:詩人林升為什么要選擇這種辛辣的諷刺來抒發情感呢。讓人讀起來稍顯憋悶,不暢快,F在我們需要去了解一下林升這個人。(板書:作者)
。2)出示林升簡介。
“林升,南宋時期一位擅長詩文的士人!睔v史上關于林升的記載沒有很多,當過官嗎?打過仗嗎?可見他并不是一個很出名的人物,只一屆文人,終日舞文弄墨,人微言輕。空有一腔愛國情懷無處可表。他能做的就只有“口誅筆伐”,于是痛苦憤恨之余,他拿起手中的筆在這人來客往的客棧的墻壁上,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政治諷刺詩《題臨安邸》。為的是能給統治者以當頭棒喝,也為的是能喚起更多的民眾熱愛祖國,更為的是自己也能為祖國的統一盡一份綿薄之力。由此可見,這林升是何等的憂國憂民啊!(板書:憂國憂民)
。ㄈ┯懈星榈乩首x全詩。
1、教師范讀。
師:這首《題臨安邸》有的人從詩中讀出了憤怒、悲傷、憂愁。我卻從中讀出了
一種無奈,讀出了林升作為一屆文人,面對時局時的那種無力感。下面我想帶著我的體會,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可以嗎?
……
師:相信同學們現在對這首詩也有自己獨特的`內心體會,帶著你的獨特體會去大聲朗讀吧。給大家朗讀兩遍的時間。
2、學生個性化地朗讀。
。ㄋ模⒖偨Y。
板書總結:這首詩作者由熱鬧的歌舞寫起,揭露了當時統治者和達官貴人們,只顧享樂的社會現實,最后用辛辣的諷刺抒發心中不滿,借以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F在我們已經將這首詩讀通,讀懂,讀透了。在此過程中,結合寫作背景和作者介紹幫了我們大忙。這兩項工作也是我們學習一首古詩所必須做的。
四、拓展閱讀南宋愛國詩詞。
師:今天既我們學習了古詩《題臨安邸》,又簡單了解了一下宋朝的歷史。南宋王朝,始于趙構,一朝九帝全無作為,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軟弱的王朝。曾有詩詞云:
“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好一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钡辣M了南宋皇帝為;蕶,最終在歌舞聲中滅亡的歷史。但是,南宋的歷史無論有多少悲酸離苦也都已經逝去,它為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屈辱與警醒,還有無數的詩詞歌賦。在這獨特的歷史背景之下,涌現出許多愛國詩人,詞人,他們有著不完整的國,不完整的家,卻為后世留下了無數抒寫鐵馬金戈、家國情懷的曠世名篇。下面讓我們來欣賞幾首:(提前布置三個同學學習朗讀)
。ㄒ唬稘M江紅》
千古名將岳飛的名作《滿江紅》。
師:這首詞是一首氣壯山河,大氣磅礴的千古名作。好一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中洋溢著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ǘ镀脐囎印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名作《破陣子》。
師:這首詞以寫“夢回戰場”為題材,好一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抒發了作者有志難伸,報國無門的悲憤。
(三)《過零丁洋》。
南宋大英雄和愛國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好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達詩人誓死不降的愛國心。
。ㄋ模妒緝骸
師:在欣賞了幾篇佳作后,我們再次回歸到課本中,課本中還有一首南宋的愛國詩,請大家齊讀。
……
師:這首詩與《題臨安邸》一樣,都是在同一個大時代背景之下的古詩,但是《示兒》有著它自己獨特的寫作背景,詩人陸游也不似林升,陸游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相信同學們在了解了寫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之后,會對這首詩有更深的體會。
五、開啟南宋愛國詩詞之旅。
1、師:學到這里,我有一個提議,把我們今天這節課作為我們開啟南宋愛國詩詞之旅的一扇大門。之后每周的校本課上,我們將逐一去品讀南宋愛國詩人詞人的愛國名作。這段旅程的第一站,我們就將它定為”陸游“。 陸游是我國古代存詩最多的詩人,存詩9000多首,其中不乏愛國之作。
2、作業:
。1)、每人積累兩首陸游的愛國詩詞。
。2)、查閱寫作背景及作者生平介紹。
(3)、了解古詩意思。
3、結束語
師:下節課,我們將一起穿越近千年的歷史走近陸游。
板書設計:
題臨安邸
歌舞熏醉 憂國 背景
辛辣諷刺 憂民 作者
滿江紅
。纤危┰里w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南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設計說明
《牛郎織女》是中國一個古老的民間故事。本文敘述了牛郎從童年到成人的生活經歷和織女在天宮沒有自由和快樂的生活,以及他們在老牛的幫助下結成夫妻的故事。表現了牛郎和織女善良、誠實、勤勞的品格,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封建惡勢力的反抗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這些要求與提高語文能力是融為一體的。
基于此,本教學設計重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人物品質,嘗試通過想象、表演等方式把故事中的簡略部分說具體。同時,啟發學生尋找關鍵情節,初步感受民間故事的傳奇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視頻、教學課件、圖片。
學生準備:熟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搜集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激趣,談話導入
1.課件展示圖片:夜空中群星閃爍,接著出現寬大的銀河,再出現閃爍的牛郎星、織女星。
2.導入: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會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還會發現在這美麗的銀河兩邊有兩顆最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民間早就有關于牛郎和織女的傳說。今天,我們就跟隨葉圣陶老先生一起走進這個動人的民間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出示作者圖片,了解作者:葉圣陶,又名葉紹鈞,江蘇省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國現代兒童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5.介紹民間故事的特點:民間故事是由勞動人民集體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的,它們大都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
設計意圖:展示銀河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起學生閱讀故事的欲望。同時,通過資料介紹,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民間故事的特點。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講了什么故事。
2.檢測生字詞語的掌握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強調“篩”是翹舌音,“嫂、梭”是平舌音,“釀”的聲母是n,“落”是多音字,在“落在了后邊”中讀là。
嫂子勤勤懇懇篩土好歹稀罕監獄釀酒瞌睡無拘無束
(2)說一說自己不理解的.詞語,請小老師幫助解答。
(3)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勤勤懇懇:勤,勤勞。懇,誠懇。勤勞誠實,為人實在,讓人信任。也比喻工作勤勞踏實。
眉開眼笑: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一五一十:指計數。形容從頭至尾,原原本本,敘述沒有一點遺漏。
眼中釘:比喻極其厭惡痛恨的人。
無拘無束:不受任何拘束。形容非常自由。
相依為命:指相互依靠著生活。
(4)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3.說一說本課中出現的主要人物。(牛郎、織女、老牛)
4.圍繞主要人物的言行,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牛郎孤苦伶仃,在老牛的幫助下遇到了織女,組成家庭,過上美滿的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節教學,使學生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學習抓住主要人物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理清脈絡,擬小標題
1.指名分段讀文,試著給文章各部分內容擬出一個恰當的小標題!靶祟}”是高年級乃至初中學生寫作的重要方法,要善加指導。
2.按照課文內容介紹的順序,歸納每一部分的小標題:牛郎身世——人牛相伴——老牛說話——幸逢織女——組成家庭。
3.課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你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與大家交流嗎。
預設:
生
1:老牛突然會說話了,它知道織女何時會下凡。
生
2:織女雖然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但是還要沒日沒夜地織早晨和傍晚的云霞。
生
3:當織女提議要見識見識人間的景物時,別的仙女也有這樣的想法。
生
4:織女愿意和牛郎組成家庭,一塊兒過日子。
4.小結:同學們找到的不可思議的地方,既是民間故事內容上的一個特點,也是民間故事在表達時的一個特點。我們深入文本后,通過具體分析,會對這種“不可思議”有更深刻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擬定小標題的形式,幫助學生理清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了解文章脈絡。同時,通過交流“不可思議”的情節,感受民間故事的神奇、動人之處。
四、寫字指導,提高能力
1.出示課后要求會寫的生字,口頭給生字組詞。
2.說一說這些字在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示范,重點指導:郎、妻、嫂、趟、輩。
“郎”的左部是“”,不是“良”。
4.學生練習書寫,同桌互相評議。
5.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6.練習鞏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1)形近字組詞。
(2)把詞語補充完整。
( )( )不舍、無( )無( )
( )開( )笑
設計意圖:通過示范、練習、評議,指導學生把字寫正確、美觀。結合課堂練習,鞏固對生字、詞語的掌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課
1.出示詞語,開火車讀一讀。
笑嘻嘻眉開眼笑成家立業好歹稀罕微弱妻子晚霞無拘無束相依為命
2.指名用“相依為命”“無拘無束”分別造一個句子。
3.回憶上節課擬定的幾個小標題,在小標題的提示下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復習詞語,鞏固對詞語的掌握。回憶小標題,把小標題串連起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深入讀文,品析形象
過渡: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鮮明的特點。默讀課文,想一想牛郎、織女各是怎樣的人,用不同的符號畫出相關句子,圈畫關鍵詞語,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一)知牛郎。
1.感知牛郎的可憐、孤苦伶仃。
(1)小時候的牛郎是可憐的。
結合“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飯,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可以看出牛郎受了很多苦,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
(2)長大后的牛郎被趕走。
結合“眼中釘”“發狠”等詞語感受哥哥嫂嫂待牛郎很刻薄,他很可憐,與老牛相依為命。
2.感知牛郎的心地善良。
(1)學習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挑很好的草地”“讓它喝干凈的水”“刷得干干凈凈,不沾一點兒草葉、土!薄按驋叩酶筛蓛魞簟钡汝P鍵語句體會牛郎對老
要從牛郎的所作所為中感悟他的善良。
牛照看得很周到、精心。
(2)想象一下,牛郎還有可能怎樣精心照看老牛。
(3)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4)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牛跟牛郎很親密。引導學生學習第4自然段,抓住“牛搖搖耳朵閉閉眼,好像聽得挺有味兒”“牛咧開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眉開眼笑”等詞句感受老牛和牛郎的關系親密。
(5)牛郎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事告訴老牛,牛郎會和老牛說些什么。
老牛又會有怎樣的反應。你能發揮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表達形式,具體說一說嗎。
(6)小結:正因為牛郎心地善良,精心照看老牛,老牛才會與牛郎如此親密,這也從側面襯托出牛郎的心地善良。
3.感知牛郎的勤勞。
抓住第8自然段中“從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裝滿一車,就讓老牛拉著,到集市上去換糧食”等關鍵句來體會牛郎的勤勞。
(二)知織女。
適時對學生進行善良、勤勞的思想滲透。
1.感知織女的勤勞能干、心靈手巧。
(1)課件出示第18自然段的重點句: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織的彩錦裝飾天空,那就是燦爛的云霞,什么東西也沒它美麗。
(2)播放空中彩霞滿天的圖片,感受織女的心靈手巧。
2.感知織女的勇敢和對自由的渴望。
(1)織女生活在天上,她快活嗎。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從“織女身子老在機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勞累不用說,自由也沒有了,等于關在監獄里,實在難受”這些語句中體會到織女很辛苦;從“她總想離開天上,到人間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見識見識人間的景物”體會到織女多么希望能得到自由。
)
(2)織女把到人間去看一看的想法告訴了別的仙女,別的仙女也都說早有這種想法。請你想象一下,她們是怎樣商量瞞著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的。先想一想,再在小組里演一演。
(3)請小組同學表演給全班同學看。
(4)小結:故事中的一些情節寫得很簡略,我們可以依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發揮豐富的想象,把這些情節說得更具體。
3.想一想,織女留在人間與牛郎在一起意味著什么。(背叛:身份懸殊、天上人間、違犯天規、受嚴厲的懲罰。
受苦:放棄天上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與牛郎同甘共苦,歷盡艱辛。)
4.小結:在織女眼中,榮華富貴不重要,受到懲罰也不怕,她向往什么。(自由、愛情)天庭冷漠、不自由,連下到人間也是趁王母娘娘喝醉酒后偷偷下來的。她更向往人間的自由與真情,哪怕吃苦與受罰,她也要大膽追求,多么勇敢。
(三)知老牛。
1.過渡:牛郎與織女的結合,還與一個“人物”有關,那就是——老牛。
2.想一想老牛有怎樣的特點。(善解人意、忠心耿耿、知恩圖報)
3.指名讀第12自然段老牛說的話,體會沒有老牛的指點,牛郎娶不到織女這樣好的妻子。老牛在這里,就是紅娘、月老、媒人。
設計意圖:深入研讀人物形象,結合重點語句感受人物特點。同時,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發揮合理的想象,試著把簡略的情節說得更具體。通過朗讀、表演等形式,感受民間故事的特點,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三、復述課文,訓練表達
1.我們可以怎樣來復述課文內容呢。
預設:
生
1:可以根據小標題的提示。
生
2:可以將每一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串聯起來。
2.練習用自己的話講一講課文的內容。
3.指名在全班講一講故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復述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復述,幫助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小結設疑:牛郎織女的故事到這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還經歷了哪些坎坷的故事呢。在下一篇課文中我們就會有更多的了解。感興趣的同學自主去了解相關的內容吧。
2.布置作業:搜集有關牛郎織女的詩詞、習俗、傳說等。
設計意圖: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去了解、搜集相關的內容,拓寬視野,初步感受民間故事的影響力。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鱗、惶”等6個生字,會寫“瀉、潛”等7個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3、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文章謳歌少年中國的激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學習本課的寫法。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文章謳歌少年中國的激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鱗、惶”等6個生字,會寫“瀉、潛”等7個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承擔著國家復興的責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遠見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啟超,他就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寫了一篇膾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用事實和道理告訴我們,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的少年充滿了希望,少年的中國更加充滿了希望。
板書:少年中國說
二、作者、背景簡介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國說》:八國聯軍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當時帝國主義污蔑中國是“老大帝國”,是“東亞病夫”,是“一盤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強共管或瓜分。而中國人中,有一些無知昏庸者,也跟著叫嚷“中國不亡是無天理”,散布悲觀情緒,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了駁斥帝國主義分子的無恥讕言,也糾正國內一些人自暴自棄、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喚起人民的愛國熱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啟超適時地寫出這篇《少年中國說》。
三、讀文識字。
小組活動,合作探究
1、大聲朗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圈出生字詞,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決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句子,小組討論解決。
3、小組成員先自讀課文,在完成以上練習后,小組成員互相交流探討。
四、整體感知。
1、細讀這篇課文,總結每個自然段的含義。
生總結、匯報:
第一自然段:從小到大介紹中國少年的責任。
第二自然段:歌頌少年中國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發對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的贊美之情。
2、朗讀課文,想一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這三個自然段?
生總結、匯報:
第一自然段要讀出磅礴的氣勢;
第二自然段要讀出韻律美,讓人感受中國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讀出作者對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的贊美之情。
板書:磅礴的氣勢蓬勃的生命力贊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從哪些方面體現了少年對國家的影響?
生總結、匯報,師引導
層層深入:智——富——強——獨立——自由——進步——勝于歐洲——雄于地球
4、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來贊美中國少年?
生總結、匯報,師引導
紅日(黃)河潛龍乳虎鷹隼奇花干將
5、小組活動
重點閱讀第二自然段,根據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總結并匯報
五、布置作業
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這篇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的結構。
2、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文章謳歌少年中國的激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下列生字。
板書:瀉潛試胎皇履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紹了少年與中國的關系。
板書:層層深入
二、研讀課文。
1、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①這個自然段采用了怎樣的結構方式?
師引導,生總結。
這個自然段采用總分的結構方式。第一句為總起句,起引領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圍繞這句話進行闡述。
板書:總分總領全段
②這部分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師引導,生總結。
這個自然段主要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分別從智、富、強、獨立、自由、進步等幾個方面論述了少年的責任。排比的修辭語氣緊湊,感情強烈,有很強的感染力。
、圩髡邚哪男┓矫娼榻B了少年和中國的關系?
師總結: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國的關系非常密切。作者運用排比的句式告訴我們,少年的責任非常重大,我們每個少年都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因為,國家的強大靠的是少年。
2、朗讀、感受第二自然段,從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國生機勃勃的生命力。
、佟凹t日初升……橫有八荒”熟讀背誦。
、诒扔鞯淖饔茫骸凹t日”般的燦爛前景,“河出伏流”的壯闊發展,有如“潛龍”“乳虎”的巨大聲威,有如“奇花”的壯麗前景,如“干將”的銳利鋒芒;
③“天戴其蒼”“地履其黃”,一“縱”一“橫”,顯得氣勢不凡,一個頂天立地的東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讀要求:這是一段韻文,充滿節奏感和韻律感。在朗讀的過程中,我們要讀出這種感覺。在朗讀的過程中還要思考:這些是靜態描寫還是動態描寫?作者這樣比有什么用意?
生讀課文,并總結、匯報
師:我們在總結過程中發現,這些事物都是動態描寫,都充滿著生命力。作者用這些充滿生命力的事物來比少年中國,就是告訴我們,少年中國就是有生命力,最有發展前途的。
、芾首x第三自然段,體會句子承載的思想感情。
生總結,匯報:
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兩個感嘆句,再次重申了中國少年和少年中國密切的關系以及作者對他們的贊美之情。
三、小結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國和理想的少年中國進行鮮明的對比,熱情歌頌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評消極保守思想,鼓勵人們肩負責任,發奮圖強。本文表現出作者熱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愿望,并且對中國的未來滿懷希望。
四、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
教學反思
教學這節課,有以下兩點做的不錯:
1、以讀帶講。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誦、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進而使學生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課前讓學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關的歷史典故、傳統風俗的資料、圖片和小故事,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交流匯報機會,激發了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與感悟。
不足之處:
1、課堂密度過大,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如自由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過多,目的性不強,有的讀后的評析不到位,顯得為讀而讀,整堂課只是走馬燈似的一味地讀,應該讓學生明白,讀一次把詩歌內容和為什么這樣讀的理由說出來,同時再聽一聽別人的評價,這樣理解和實踐讀,自己和別人理解的相互碰撞,才是學、思結合的好辦法。因此,只是書聲瑯瑯的課,亦未必是好課,必須辨證地看待讀這一小學語文主要的教學形式,尤其是高年級的讀,更要體現它的思辨性,不能為讀而讀。
2、教學重難點體現不明顯。本文是本單元“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的最后一篇課文,編排本詩的意圖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詩歌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學習本詩重在朗讀做到了,但是在有感情等技巧方面沒有達到。
總之,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和發展,竭盡全力上好每一節課,把每一課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理解“將相和”故事意義,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2.結合具體示例說一說廉頗和藺相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揣摩課文語言,感受人物形象,體會課文著重用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探究起點,整體感受人物形象
1.這篇文章寫了幾個小故事?
2.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
3.看來大家都比較喜歡廉頗和藺相如!那么,課文是怎樣刻畫這兩個人物的呢?快速默讀課文,看看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刻畫廉頗和藺相如的。
。ò鍟赫Z言行動)
二、品味語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師:咱們來交流一下,你覺得課文在刻畫人物的時候,哪些地方描寫得最精彩?
。ㄒ唬┭芯俊巴觇禋w趙”
品讀語言1: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F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
你們注意到了嗎?課文寫藺相如的這句話,用了哪組關聯詞?讀著這樣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誰也來讀藺相如理直氣壯的話。
像這樣用假設關系的句式來描寫藺相如的語言,在完璧歸趙故事中還有幾處,先找出來讀一讀,再感受感受。
品讀語言2: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從這兩個表示假設關系的句式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
品讀語言3: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絕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師引導:抓住人物的語言,我們就揣摩到了人物的內心想法(板書:刻畫內心)難怪古人說“言為心聲”。
。ǘ┭芯俊皾瞥刂畷
品讀語言四: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師引導:你發現特點了嗎?作者是怎樣寫出這種氣勢的?也就是說,藺相如又在用假設的句式,以不容商量的口氣,逼秦王為趙王擊缶。但他憑什么敢和秦王拼呢?這一拼,最終拼來的是秦國的妥協,趙國的國威。
(三)研究“負荊請罪”
師:完璧歸趙,藺相如使趙國免受了秦國的欺騙。秦王很不甘心,又搞了一個澠池之會要侮辱趙王,藺相如再一次以弱勝強,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回國后連升幾級,被趙王封為上卿。本來順理成章的事,卻造成了將與相的不和,于是有了負荊請罪的故事。課文還有哪些描寫人物的地方讓你覺得特別精彩呢?咱們繼續交流。
品讀語言五: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藺相如的這一“避”,與完璧歸趙的一“撞”和澠池之會的一“拼”一樣,都是為了——趙國。難怪藺相如要語重心長地說——引讀藺相如的話。
為了理解得更深刻,我們不妨把他們的.話對比著讀一讀?纯茨阌惺裁葱碌母惺?
品讀廉頗和藺相如的話,感受廉頗的性格特點。
(1)廉頗:個性耿直、心直口快、直截了當。
課文是用怎樣的語言來寫出他們不同的性格的?
。2)藺相如:反問、因果、假設。
廉頗:對比。
。3)有比較才有鑒別!同樣是語言描寫,人物的個性不同,語言也不一樣。我們以后在描寫人物的時候,也要注意語言必須體現人物的個性。(板書:體現個性)
。4)說來說去,藺相如就是想強調為了國家安危,“將”和“相”應該——和好。為了趙國,就應該——將相和。
寫話:想象一下,廉頗會對藺相如說些什么?
三、拓展提升,揭示“和”的意義
1.一個知錯就改,另一個真誠相待,都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從此過后(出示齊讀)——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師:同心協力這四個字濃縮為一個字,就是課題中的——和。是啊,俗話說:“人和百事旺,家和萬事興”,國家也一樣,正由于將相二人同心協力、同舟共濟保衛趙國,秦國很多年都不敢再來進犯趙國。
2.從此,“負荊請罪”就成了中國歷一段感人的佳話,《將相和》的故事也千古流傳,家喻戶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同學們,這篇課文改編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妒酚洝肥且徊亢苡袃r值的歷史著作和杰出的文學著作,曾被當代文學家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想知道廉頗和藺相如和好后,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嗎?建議你去買一本《史記》來讀,你會感受到歷史名著刻畫人物形象的不同魅力。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從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中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學情分析
本文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以對話性語言為主,揭示做人的道理;花生又是一種常見的事物,因此學生閱讀、理解時難度不大。但在生活中,怎樣像花生一樣,“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可能存在分歧。
教學建議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并聯系實際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培養感悟、理解能力;并初步了解文章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寫作方法,讀寫結合,抓準契機進行語言實踐,提高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用一段話寫寫身邊像“花生”那樣默默無聞地作著貢獻的人。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障礙。
2.通過聯系實際體會課文重點句的含義,引導學生做一個有用的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中滲透做人的道理,引導學生做一個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
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2.運用本文寫作方法嘗試寫身邊的人。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新詞卡片;投影和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查找相關資料,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的常識,知道落花生名字的來歷。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生字、新詞的能力。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脈絡。重點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生字、新詞的能力。
難點
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脈絡。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打一種植物!案秃毞拍嗌,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保ㄖi底:花生)
2.出示花生圖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這種植物的花落了,果實長在土里面,所以叫落花生。
3.板書課文題目,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書寫,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理解詞語。
。3)標出自然段序號,把不理解的句子標出來,大家討論。
2.學生按要求自主學習。
3.匯報交流自學成果。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出示生字、新詞卡片)
(2)理解詞語。
出示重點詞語,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哪些內容。(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議花生。)
2.再次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劃分全文段落層次,并討論段意。
3.學生討論交流劃分的段落。
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親提議過花生收獲節,并做了準備。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父親對花生品格的贊揚,使“我們”對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
4.根據劃分的段落朗讀課文。
四、小結全文
1.同學們,課文題目是“落花生”,你認為課文著重描寫的是什么?你們從課文內容中發現了什么?
(寫“種花生、收花生”作者僅僅用一個自然
段,而更多筆墨是在描寫父親與孩子們“邊吃邊議花生”上。)
2.課文中的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呢?讓我們在下節課共同研究吧!
落花生
事情的發展順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種花生、收花生。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親提議過花生收獲節。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議花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難點
在學習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重點內容
1.導入:普普通通的花生竟能引出這么多話題,使我們也對花生產生了興趣。
2.作者一家人在議論花生的什么?他們借花生又要告訴我們什么?
二、整體感知,抓重點內容
1.默讀課文,回憶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
。ā胺N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寫,“議花生”是詳寫。)
三、重點學習“議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1.出示學習要求。
(1)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15自然段。
。2)找出父親幾次對孩子們說的話,看看父親講了花生的什么,又想告訴孩子們什么。
(3)畫出關于作者聽了父親對于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后的感悟的句子,讀一讀,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學生邊讀邊思考。
3.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1)贊花生。
“花生的好處很多……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倮首x課文第7~10自然段,想一想,大家談論了花生的哪些好處?父親的觀點是什么?
(大家談:味兒美、能榨油、便宜。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埋在地里。)
、诔鍪靖赣H第一次議論花生的語句,思考:父親是怎樣說明花生的可貴之處的?
。ǜ赣H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較。通過果實的樣子,說明即使花生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于表露,需要別人去挖掘、發現。)
、鄹赣H借用其他事物的生長特點是想告訴我們花生有什么可貴的品質?
。ú磺筇撁、默默奉獻、樸實無華。)
④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學花生。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崩首x句子,聯系上下文談一談父親的第二次議論是什么意思。
。ǜ赣H教育子女要做能實實在在地為人們做好事的人。)
(3)做有用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朗讀句子,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作者的話的理解。
。ㄟ@句話是作者在聽了父親對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后得到的感悟。作者雖然年紀還小,但已經體會到了父親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卻沒有實際用處的人。沒有實際用處,主要是指對他人和社會沒有好處或貢獻。)
4.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體會寫作方法
1.作者借落花生說明做人的道理,這種寫作方法稱為什么?(借物喻人。)
2.我們曾經還學習過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
3.花生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無聞作貢獻的人,那竹子、梅花、蜜蜂、路燈這些事物能讓你想到哪些人?
4.討論交流。(清潔工、送報人、修理工、建筑工人……)
5.課文的內容安排很特別,前面的內容寫得較簡略,后面議花生的篇幅較多。你們知道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嗎?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這樣能分清主次。議花生是主要的,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他內容略寫,但可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說明交代的作用。)
五、總結全文,拓展練筆
1.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們再想一想作者的筆名,你們明白他為什么叫“落華生”了吧!
2.請同學們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寫寫你身邊平凡的人吧。
板書設計
落花生
種花生:買——翻——澆收花生:居然收獲了嘗花生:做成好幾樣食品
好處:味美榨油便宜
不好看議花生特點:埋在地里很好用
像花生一樣做有用的人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落花生》一文時,側重于引導學生對父親與作者的對話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感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處的人”,是作者聽了父親兩次議花生后的感悟。我讓學生通過多次地朗讀在理解了花生的可貴之處后,再讓學生體會這句話的內涵,就容易了許多。隨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說說有哪些人像落花生,樸實無華、不圖名利、默默無聞,為他人為社會作著貢獻。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我的啟發下,感悟到“清潔工”“郵遞員”“建筑工人”“警察叔叔”“教師”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樣安排下來,學生受到了充分的情感熏陶。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體會母愛的深沉。
【學習過程】
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學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后,我們深受感動。一位父親經過38小時挖掘終于救出了遇險的兒子。這件事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愛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愛是偉大、無私的。那么,母愛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慈母情深》,將讓我們深深地感受一番母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學生自學:
⑴借助工具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生字要多讀幾遍。
、扑伎迹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相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匯報自學情況:
、懦鍪旧帧跋、碌、攥”,學生認讀。
、平涣鳎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1、感悟慈母對孩子深沉的愛:
⑴根據“提示”要求,自學課文:
畫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等語句,聯系上下文,說說這是一位_____的母親,有理由即可。
、菩〗M交流。
2、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更何況是文中的“我”。請找出“我”深受感動的語句,如,“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么瘦!”“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引導學生用學過的.閱讀方法──聯系上下文,反復讀讀,邊讀邊想,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四、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1、選取自己感受深的語句讀,讀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以及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五、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1、聯系生活實際,講述自己親身經歷母愛的故事。
2、自由朗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紙船──寄母親》,感受冰心奶奶熱愛母親,懷念母親的思想感情。
3、寫幾句話或編一首詩,抒發你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六、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是慈祥的,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無私的。這種愛,作為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正如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課件播放《燭光里的媽媽》,學生跟著輕輕哼唱。
七、作業超市,注重積累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搜集頌揚母愛的名句或詩歌。
3、課外閱讀頌揚母愛或感激母愛的文章,如《母親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愛》、《媽媽的心,是瓷器》等等。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冠”,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獵豹、冠軍、俯沖、浩瀚”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3、了解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難點:了解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課前準備:ppt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1、師出示奔跑中的獵豹的照片,先讓學生猜是什么動物,它每小時的速度是多少。(生紛紛舉手回答,師:獵豹奔跑的'瞬時速度可達到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時,學生嘩然。)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於嗌佟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
。3)思考同學們剛提出的問題,找到關鍵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檢查反饋,指名生讀。重點指導多音字:冠、噴;整體認讀音節:赤、置;“枚”字右邊的寫法。
三、再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 ?
1、默讀課文,簡要地說一說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容。
2、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老師、同學聽。
3、生討論交流,指導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作者按運動速度從慢到快對比列舉了人、鴕鳥、獵豹、游隼。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作者按運動速度從慢到快對比列舉了噴氣式飛機、火箭、流星體、光,結尾指出宇宙中速度最快的東西是光。
四、熟讀課文,思考課后的題目。
五、作業設計:
練習有感情地讀文。抄寫生詞3遍。
第二課時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課文列舉了哪些事物的運動速度。
二、細讀文本,研讀速度
1、生齊讀第一自然段,指出獵豹和鴕鳥跑的速度比人快得多。
重點讀出“一點兒贏的希望也沒有了”的語氣。
2.師出示問題:找出2—8自然段中所講的事物,以及它們的速度,用橫線在課本里劃出來,并進行比較。
3.四人一小組進行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邊巡視邊指導。
4.匯報交流。
A、師用課件分別出示人、鴕鳥、獵豹、游隼、噴氣式飛機、火箭、流星體、光的圖片,指名生答出速度:人:二十四千米每小時;鴕鳥:七十二千米每小時;獵豹: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時;游隼:三百二十千米每小時;聲音:一千零五十千米每小時;噴氣式飛機:聲速的數倍;火箭:四萬千米每小時;流星體:二十五萬千米每小時;光:三十萬千米每秒。
(師指出:為了把各種事物的速度說具體,課文中采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
B、2—8每個自然段中是怎樣講出一種事物比另一種事物快的,請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教師相機指導,錯的及時糾正。
C、把以上幾種事物按運動速度的快慢排序,標上數字。(
1、光;
2、流星體;
3、火箭;
4、噴氣式飛機;
5、聲音;
6、游隼;
7、獵豹;
8、鴕鳥;
9、人)
5.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師指出讀時要把數字重讀,讀得流利,讀得明白。
6.全班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抓住“難以置信”和“輕易”兩個詞進行理解,突出光的速度快。
三、關注寫法,總結拓展
1、師: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作比較。使用列數字的好處是:準確具體,有說服力;使用作比較的好處是:鮮明、突出論點)
2、這篇科普文章讓我們懂得在宇宙中,光的傳播速度是最快的。
四、作業設計
1、摘抄文中使用列數字、作比較的寫法的句子。
2、課后找一找相關的科普書籍讀一讀。
板書設計:
7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速度按從快到慢排列:
光—流星體—火箭—噴氣式飛機—聲音—游隼—獵豹—鴕鳥—人
教學反思:
首先,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各種事物變成栩栩如生的立體畫面,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調動了他們情感的參與,直觀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樣,學生的理解會更透徹,體驗也更深刻。
其次,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享有充分地閱讀自主權和選擇權,經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習得的過程。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五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01-17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7-21
五年級上冊部編版語文教案01-17
五年級語文教案上冊部編版01-17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5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23
語文五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15篇01-17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慈母情深》教案01-03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太陽》語文教案11-18
五年級語文教案上冊部編版(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