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實用的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會認6個字。讀懂相關的生詞及句子。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夏、冬兩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并引導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景。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夏天、冬天特征,從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課件演示,形象感知。
(出示四季景象)教師導語: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
你們看,大自然這位畫家為我們描繪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著截然不同的季節特點。平時,我們也一定留心過周圍景象的變化吧。今天,讓我們隨著作者到課文中去感受兩個季節的不同情趣吧!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準字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勾畫生字詞語。
3、檢查自讀情況。
、偻阑蛐〗M互讀互評。
注意讀準詞語:打卷兒煮熟轉圈口哨麥穗
、谥该x,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同時思考:讀了課文,你有怎樣的感受,不同的季節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4、全班評讀井交流感受。
教師小結:是啊,夏季天氣悶熱,經常有雷雨傾盆;冬季,天氣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飄飄,北風呼嘯。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特點。讓我們首先學習第一篇短文,走進夏季吧!
三、細讀課文,了解夏季特點
(一)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自由讀1--2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熱?是怎樣體會出來的,(教師相機貼出“柳葉”、“小花”、“有魚的湖水”3張圖片)
2、讀句子,想象畫面,體會夏季的“熱”。
①CAI課件出示句子,讀一讀:
“太陽像一個大火球。”
“柳葉打著卷兒,小花低著頭,湖水冒著熱氣,小魚該不會煮熟了吧!
②引導想象:這兩個句子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把自己想象的畫面說給同學聽。
③全班交流:你是抓住哪些詞語想象畫面的,(理解:“打著卷兒”、“低著頭”、“冒著熱氣”等)
④教師小結:作者把柳葉、小花、湖水當成人來寫,我們讀了以后,感到特別形象生動。
3、聯系生活,指導仿說:同學們。平時你一定觀察過很多夏季的景物,它們在大火球似的太陽照耀下、都是什么樣的呢?請學著再說幾句。(如:大樹垂下雙肩。小草耷拉著腦袋。)
4、引導體驗,練習朗讀。
、偬鞖膺@么熱、如果這時你看到了柳葉、小花,特別是看到小魚在冒著熱氣的湖水里游、你有什么想法?(擔心)我們應該怎么讀第二句話呢?(學生練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谡谖覀儞臅r,蜻蜓低飛、向我們報告了要下雨的好消息,應該怎么來讀蜻蜓的話呢?(指名讀,學生評讀)
5、齊讀1、2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3、4自然段。
1、指名讀3、4自然段,思考:文小寫了雷雨時的哪些景象,
2、山示課件(雷雨景象),聽雨聲錄音、想象人們的心情。
3、比較句子
大雨嘩嘩地下。
嘩!嘩!嘩!嘩!大雨快活地下。
學生交流;哪句說明雨更大?你從“快活”中體會到什么?
指導朗讀:如何讀能表現雨大,表現人們此時的心情呢?
4、學生練習朗讀3、4自然段。
(三)學習5—9自然段。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5--7自然段,學生閉眼想象:雷雨后,作者描繪了哪些景物,與雷雨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根據學生描述,CAI依次出示5、6、7自然段的句子,
(學生齊讀5--7自然段)
2、小組討淪,完成表格填寫。
景物
雨前
雨后
天上
柳葉、小花
湖水
小魚、青蛙
3、引導想象:結合平時你的觀察,仿照書上的句子,說說雨后還會有哪些景象?
4、激情引讀:一場雷雨沖走了夏天的炎熱,帶來了陣陣涼爽。此時,天邊掛起晚霞,空氣特別清新。
、佼斈阌旰蟪鲩T散步時,看到重新煥發光彩的花草時,我們不禁要說——學生看課件中句子,齊讀第6自然段。
、诋斈闵⒉降胶叄吹綒g快的小魚、青蛙時、我們不禁又要說——學生看課件中的句子、齊讀第7自然段。
5、雨過天睛,人們來到湖邊乘涼、散步,小朋友也來到橋上,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員,你最想干什么?
教師小結:是啊,看著清亮的湖水,讓我們像小鳥一樣飛起來,飛到雨后的橋邊,飛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吧!我們齊讀第9自然段。(學生齊讀第9自然段)
四、朗讀回味,表現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夏”全文,可以一個人朗讀,也可以和小組內同學合作朗讀。再次體會夏天雨前、雨后景色的變化帶給人們的快樂。
2、指名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性朗讀或背誦并評點。X k B 1 . c o m
五、習寫生字,交流學法
1、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自己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
2、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六、課后拓展
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畫一畫夏天的景物;搜集文中或課外的描寫夏天的詞句,并進行摘抄。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學生齊背誦短文《夏》。
2、指名讀《冬》。上節課,我們已初步感受到了冬天季節的特點,想想,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二、細讀課文,了解冬季特點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你從哪里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是怎么體會出來的?
2、填空練習。cAI出示句子:小雪花給(),()暖暖的。
、傧胂蟆把┌椎拇笠隆、“雪白的被子”是什么樣的景象?
、谧x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師隨機指導:擬人的寫法、使句子更為形象生動,讀了以后,使頭腦中的雪景更為具體。
(二)學習:2一6自然段。
1、自由讀2—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北風的?
2、討論:①從哪里看出北風“淘氣”?②聯系生活想想“吹口哨”是什么意思?
3、聽音響(北風的呼嘯聲),聯系生活想象冬天北風的猛烈。
4、再讀思考:冬天,北風凜冽,寒風刺骨。但在作者筆下、北風卻是“淘氣的”,“吹著口哨”、“滑了一大跤”,使人感到特別有趣。這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5、品讀練習:你覺得這一部分哪一段格外有趣?該怎么讀?(教師尊重孩子獨特體驗,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三)學習第7、日自然段。
1、指名讀7、8自然段,說說:小麥苗做了什么美夢?
2、練習領讀、齊讀,,(教師領讀每句話的前半句;學生齊讀每句話后半句)
3、引導想象,拓展思維:小麥苗還可能會夢見什么?
三、朗讀回味,表現情感
1、朗讀《冬》全文,并練習背誦。
2、同桌交流冬天的景色特點。
四、整體回顧,歸納全文
1、指名讀全文。
2、說說夏天和冬天的景色各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練習
1、搜集描寫冬天的有關詞句,進行摘抄。
2、畫一畫“冬天”。
3、仿照課文,說說“春天”和“秋天”。
板書設計:
夏天和冬天
太陽大雷雨下
柳葉打卷
夏炎熱小花低頭快樂
湖水冒熱氣
雪花北風
冬寒冷云杉穿上快樂
麥苗蓋上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聽讀,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2、通過品讀,鑒賞詩歌雋永淡雅的語言;
3、通過悟讀,把握作者對母愛的贊美和感激之情;
4、通過拓展仿寫,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學會感恩母愛。
重難點:
重點:朗讀訓練和悟讀把握作者對母愛的贊美和感激之情。
難點:拓展仿寫,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
課前準備:
學習前一天發放導學案,布置學生完成導學案上的“預習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簡介、重點字詞、朗讀練習,質疑問難四項內容。
課堂教學過程:
一、歌曲激趣、引課題:
配樂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圖片,教師語言導入:20世紀,中國文壇翩然走過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雋永,如文學夜空顆顆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輝;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風過后,蕩起陣陣愛的漣漪。她就是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冰心的散文詩代表作《荷葉母親》。
二、讀“荷”,說印象:
1、1、2小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預習學案上的作家作品簡介和重點字詞。
2、第3小組選代表進行范讀,其他小組聽讀,一方面準備從字音、節奏、重音、感情方面進行點評。一方面關注詩歌最觸動你心靈的內容。
3、學生點評朗讀,教師補充:本文適宜用緩慢的語速,輕柔而飽含深情的語調來讀。
4、談談觸動你心靈的地方。教師給予準確而有針對性的肯定和鼓勵。
三、品“荷”,賞語言:
1、同學們,你們和作者一樣,都被5—7段中展現的畫面感動了,請你和著優美的旋律自由的、動情的大聲朗讀,讓美好的畫面浮現在你的腦海中。
2、小組合作探究:以6人小組為單位對5—7段進行品位和賞析,提示:(1)、為畫面擬寫小標題、(2)、重點詞語的表達效果、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合作探究。每組一個主要發言人,一個記錄員,其他同學補充。
3、小組代表交流展示,教師點評。(板書:荷葉護紅蓮,母親愛孩子。)荷葉是脆弱的,但是當它要保護紅蓮時卻顯示出巨大的勇氣和力量。這不由得讓冰心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和母親無私無畏的愛。母愛的偉大,戰勝了暴雨。在母愛的保護傘下,一切暴風雨都仿佛是流轉無力的水珠。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感人視頻,寶貝,如果你還活著,請記。何覑勰悖°氪ù蟮卣鹫鋈藗兊囊曇,但母愛的故事卻永遠不會淡化。正如高爾基說“母親,是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讓我們再次用飽含深情的聲音大聲齊讀5—8段,回味這溫馨感人的畫面)。
四、悟“荷”,感詩情
1、看資料,悟詩情。此時,面對幸福的紅蓮,勇敢慈憐的荷葉,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作者的母親。引入冰心母親在生命垂危之時,還不忘關心自己女兒的冷暖這一感人資料。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發出了深情的呼喊,請大家大聲朗讀出來并體會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教師明確: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寫法。(心中的`雨點)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難,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愛,能將這些輕輕抹去!母親是保護我們走過坎坷磨難的人。
2、讓我們用飽含深情的聲音大聲背誦第9段,20秒后競賽。
五、拓展仿寫,表達愛
1、講述母愛故事:
有人說:天下的母親有著不一樣的面容,但唯有母愛,是完全一樣的。同學們,我們享受母愛十余載,你們的母親是如何保護、關愛你們的呢?請你打開記憶的閘門講述自己的母愛故事。
2、寫作練習:讓我們摘下兩顆星星,點亮母親的雙眼;讓我們掬起一捧月華,撫平母親臉上的皺紋;拿起你手中的筆,訴說對母親的愛。請你模仿本文,不妨用這樣的句式仿寫:母親啊,你是,我是,除了你,誰是我_____________
。赣H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誰是我避風的港灣?)
(母親啊,你是大樹,我是小鳥,除了你,誰是我棲息的家園?)
。赣H啊,你是陽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誰是我生命的源泉?)
這些句子連起來就是一首詩,詩歌的名字就是:母愛。
六、結束語:
小時候,冰心曾經天真的問母親:媽媽,你為什么愛我?母親撫摸著她的頭,輕輕的說:傻孩子,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是啊,因為愛,所以愛。母愛就是這樣的無私,母愛是清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門前的一句關愛的叮嚀;上學時整齊的書包,臨睡前掩緊的被角。最后,我提議,我們全體起立,大聲說:媽媽,我愛您,謝謝您!
七、布置作業:
1、將課堂上寫的小詩,擴展完善后整理在作業本上。
2、課外閱讀《繁星》《春水》中描寫母愛的小詩并摘抄賞析。
八、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護
荷葉→紅蓮
借物喻人
愛
母親→我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1、積累一些常用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翻譯全文。
2、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感受我國古代多姿多彩的表演藝術。
3、背誦全文 。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帶領學生通讀課文,找準課文節奏,并讓學生翻譯文章內容
一、導入:
播放《洛桑學藝》模仿樂器演奏一段,引導學生:一張普通的嘴竟能將這些樂器模擬的惟妙惟肖,令人神往。這種靠嘴模擬各種聲音的藝術就是我國藝術園地的一朵奇葩——口技藝術,洛桑能做的還只是簡單的模仿,現在我們就一起去欣賞林嗣環給我們帶來的那位藝人的表演,看看他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聲音世界。
二、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清人張潮的《虞初新志》,這是一本筆記體小說集,本文作者林嗣環,清代文學家,字鐵崖,著有《鐵崖文集》,《口技》是他《自序》的一部分。
三、疏通字詞,朗讀文章
1、 教師范讀,學生解決字詞讀音
頃(qǐng) 囈(yì) 絮(xù) 叱(chì) 齁(hōu) 間(jiàn) 許(hǔ) 曳(yè) 幾(jī)
2、 學生齊讀,教師在讀完后指點節奏
3、 點一到兩人來朗讀,要求注意節奏,語氣。
四、翻譯文段
1、齊讀第一段,教師帶領翻譯疏通第一自然段。
善:擅長,善于。 會:恰逢,正趕上。 宴:擺宴席。 于:在。 施:擺。 但:只。
聞:聽見。 坐:通“座”。 寂然:安靜無聲。
2、請學生再讀第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自己梳理第二自然段,教師從旁指點字詞。 欠:打呵欠。 伸:伸懶腰。 既而:不久。 乳:喂奶。 畢:全。 絕:極點,最。
4全班齊讀,讓學生小組討論并嘗試翻譯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教師請學生匯報情況。
意:心情。 舒:伸展,放松。
中間:中間夾雜。 曳:拉。
雖:即使。 名:說出。
奮:卷起。 股:大腿。
幾:幾乎,差點兒。 走:跑。
五、讓學生復習,自讀,嘗試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找到文章題眼:“善”
一、復習字詞,引出新課
二、整體把握
1、 學生齊讀文章后討論口技人表演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通過哪些詞語來判斷故事情
節的發展?
明確:時間副詞:少頃、既而、是時、未幾、忽、俄而、忽然 故事情節:夢中驚醒——漸入夢鄉——失火救火
2、 讓學生從描寫中找出每一個場景寫了哪些聲音,聲音的變化,及賓客的反應。 明確:聲音由少到多而雜,越來越大,三個場景聲音的變化是:小——大——小——大 (具體聲響、賓客反應略)
4、 問題探討
1、 通讀全文,找出文中統領全文的一個詞,并說說從哪些方面來闡釋這個詞的。(討
論再回答)
明確:善 道具簡單、正面描寫場景的精彩、賓客反應側面烘托
5、 復習字詞,嘗試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課文細究,討論文章各部分的描寫手法。
一、復習詞句
二、問題研討
1、第二段口技人摹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聲驚醒的過程, 是按怎樣的聲音變化順序來寫的?這段中描寫賓客的神態有什么作用?
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由小到大,由分到合的順序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驚醒的過程的。
段末描寫聽眾的神態是對口技表演的側面烘托。“伸頸”“側目”,是寫賓客聽得入了神,唯恐有所遺漏;“微笑”,表示賓客對表演心領神會,感到滿意;“默嘆”,寫賓客為表演者的技藝所折服,但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態。這些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把口技表演和它的效果有機的聯系起來,突出口技者表演之“善”。
2、第三段所寫的內容在表演中起什么作用?
這一段寫的是一家人漸漸由醒而睡,又用鼠聲襯托這種寧靜。既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又有情節上突兀變化,由起先的喧鬧陡然落為平靜,也為下一個情節積勢蓄力,暗示必將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現。這樣處理,使課文情節顯得起伏跌宕,生動曲折。
這一段既是四口人吵醒之后的余波,又是深夜失火、救火的前奏。
3、第四段從哪些方面直接描述了口技人表演的聲音?這段中寫賓客的表現有什么作用?
這一段開頭用一個“忽”字,連用三個“大呼”,表現了火著得突然,而且很大。緊接著連用三個“百千”,極寫聲音之復雜。又用“中間……百千齊作”寫火勢兇狠,用“又夾…… 潑水聲”寫大火中人們的行動。“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總寫失火時聲音之逼真。
接著作者用夸張的'手法盛贊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段末寫賓客的表現,突出了口技者表演逼真的程度。
4、文章前后兩次列出口技人所用的道具,可否刪除,有什么作用?
不可,兩次列出的道具雖然是一樣的,第一次列出時只是簡單的一個交代,為下文做鋪墊,在最后再次列出時精彩演出已結束,含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這樣從側面烘托出口技人的技藝高超。同時兩次的工具陳列形成前后照應,讓全文結構更完整。
三、小結:
本文通過簡單地文字,運用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把我們欣賞到一場精彩美妙的口技表演,讓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火災發生在我們眼前的景象,我們也應該多多的學習這樣的寫法,讓自己的寫作更上一層樓。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共四段,內容簡短。第一段主要講孔子是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張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受到學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講孔子在評價學生的優點的同時謙虛地表示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斷地學習。最后一段講后人對孔子的評價。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
3、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并結合自身樹立正確學習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含義。
2、孔子的教育思想對學生的影響。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電腦、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認識這個人嗎?(課件展示孔子畫像)你是怎么認識他的?(在書上、電視上、掛圖、走廊的名人相框中……)看來咱同學的視野還挺開闊的,那你還知道有關孔子的哪些信息呢?(學生交流),師補充:孔子不僅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還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入《論語》中,后人為紀念孔子還專門修建孔廟,孔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你們想知道他是怎樣教育學生嗎?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提出閱讀要求。
、僭谖闹腥Τ霾欢膯栴}。
、谒伎迹嚎鬃邮且粋 的人,我從文中、、、地方看出來的。
2、學生質疑
老師聽說過一句話:“問號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讀書貴有疑”,剛才同學們在自讀課文時,我發現有的的同學在文中標示出自己的疑問,還有的同學甚至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覺得同學們讀書的境界提高了很多,我很欣賞你們。
(學生可能會對文中的生詞和難理解的句子提出疑問,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引導學生在理解這些詞語時可將四個字逐字拆開理解字面的意思,再考慮放在語境中的意思,比如“和顏悅色”引導學生說出四個字的字面意思,“溫和的容顏,高興的臉色”放在此語境中也是指一個態度和藹)
3、學生釋疑
孔子是一個 人,我從文中、、、地方看得出來。
綜合學生們的意見,老師隨機板書:
孔子是個有愛心、偉大、謙虛、受人尊敬、了解學生、不貪財、善于教育、因材施教的人。
同學們的詞匯真豐富,由此我們對大教育家孔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孔子身上有這么多品質,那么他的哪種品質給你印象最深,對你的感染最大呢?(孔子的謙虛,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孔子的謙虛好嗎?
(三)品味賞析,朗讀感悟
1、品讀第二段
下面請同學們同桌搭檔分角色朗讀第二段,同學們要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偻瑢W們自愿分角色朗讀。
②其他同學點評
師總結大家意見,讀孔子時語氣應舒緩,讀出虛心;子夏的語氣要讀出疑惑。
、墼僬2個同學分角色朗讀
這次他們讀的'怎么樣?對兩個人物感情把握得都很到位,老師我在這里另有疑惑:你說孔子和子夏在對話時會有怎樣的動作和表情呢?請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展開聯想,等會我們來個“孔子論學模仿秀”怎么樣?誰愿意演繹孔子?子夏呢?(掌聲雷鳴)太精彩了!想不到咱班同學們不僅是課堂上學習的小精靈,更是舞臺上的明星,不愧為21世紀的才子才女呀!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剛才兩位同學,讓我們目睹了春秋時期孔子論學場面。
孔子是一個德高望眾的老師,他敢在學生面前,說出自己的不足,他的謙虛的確令人佩服,難怪孔子的這一品質可以影響到那么多同學,其實孔子的品質更深深地感染著我,同學們想知道是什么呢?就是孔子作為教育家,他對自己的學生行為觀察細致,對學生的性格了解深刻,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所以老師以后也要向孔子學習呢,那讓我們大家共同來賞析這一段好嗎?
2、品讀第三段
①分角色朗讀
這次分角色朗讀老師也想參加一份行嗎?那你們希望我讀哪個角色呢?(孔子)那好,今天我就來當回孔子,誰愿意扮演我的學生子夏呢?好,我們來個師生使用。
、趯W生點評
謝謝同學們對老師朗讀的肯定,其實老師覺得我的語速處理得不如子夏,以后我們要互相學習好嗎?
、蹎栴}探討:“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一句中,老師對子夏的考評是什么?
(此環節根據學生的分析情況,由個人思考到同桌交流再到小組合作探究)
同學們,子夏經過孔子的指點深受啟發,那你呢?
下面我們小組再來次互動,分別說: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四)拓展升華
哪個同學最有勇氣能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優點或缺點
(學生交流)
老師相信他敢于說出自己的優缺點以后就敢于去面對,他會做得更好!
(學生交流……)
(此環節當有的學生否認自己有優點失去自信時,我隨機調動全班同學用放大鏡尋找他的優點,以為其樹立自信心)
我真高興,大家都敞開了心扉,說出了自己的心理話,那你們知道彼此的優缺點后,會怎樣做?
大家說得非常棒!我看到了同學們不斷改進自己,虛心學習的身影了,孔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們說的一樣,他是這樣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將孔子名言齊讀,男生讀,女生讀,背誦)
(五)小結及收獲
這節課我們一起走近了孔子,知道了他在教育學生方面是位了不起的老師,他的思想、他的人格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學生,影響了他學生的學生,以至影響了中國的教育,被世人尊稱為“萬世老師”(板書)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你遇見了孔子,你有什么話對他說呢?
六、作業
《我與孔子的對話》
板書設計:
孔子和學生
孔愛心萬
了解學生世
謙虛先
子因材施教師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2、了解馬良用神筆做了哪些事情?哪件事最讓你感興趣?
教學難點:
馬良用神筆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最讓你感興趣?為什么?
教具準備:
投影幻燈、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什么是童話呢?
童話是通過非常豐富的想像、強烈的夸張、神奇的幻想等手法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兒童故事。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神筆馬良》就是這樣一篇童話故事。作者運用了超現實的夸張和幻想,給馬良除惡安良的言行增加了新奇神秘的色彩,使故事的情節更加曲折離奇,全文充滿了兒童情趣。使我們閱讀時,更覺得親切、生動、有趣。
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用投影燈打出重點詞語)
1、哪些語句描寫馬良喜歡畫畫,找出來讀一讀。
學生說。
教師引導:大官和畫師是怎樣表現的?他們說了些什么?采取了什么行動?讀讀課文。
學生說。
教師講:馬良只是生氣嗎?他又是怎樣做的呢?齊讀第4、5兩個自然段課文。說一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說。
2、馬良怎樣得到一枝筆?讀讀課文。
學生說。
教師引導:馬良得到一枝筆,他的'表現怎么樣?他怎樣做的呢?
學生說。
3、馬良有了這枝神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分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
教師引導:馬良用這枝神筆,為窮人做了那么多事情。而大官讓他畫金元寶,他一動不動。大官又怎樣呢?
學生說。
教師講:“假裝”是故意作出某種動作和姿態來掩飾真相的意思。大官親自給馬良松綁,這是一種假象,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請同學們想一想。而馬良又是怎樣對待大官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從“馬良想奪回神筆”到“山一樣的海浪不斷地向大船壓去!保ǚ配浺簦
學生說。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一說你的體會是什么?
學生說。
三板書設計
神筆馬良
喜歡畫畫畫耕牛
刻苦練習用神筆為窮人畫水車
盼望有筆要什么有什么
對大官畫大海
四作業設計
1、朗讀喜歡的自然段。
2、填量詞
一()神筆一()金山一()搖錢樹
一()公雞一()畫一()老爺爺
3、積累四個字的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讀記記,讀讀寫寫,鞏固對本單元生字詞的認識,積累詞語。
2.總結《北京的春節》的寫作特點,學習“按順序、有詳略”的寫作方法。
3.閱讀短文,認識多音字“還”,了解多音字形同音義不同的特點。
4.學習古詩《元日》,提高學生自主閱讀古詩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積累古詩。
5.組織語文生活,讓學生寫一寫本地過春節時的情景,要求詳略得當,敘述流暢,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教學重點
積累詞語;學習有先有后、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自主積累古詩。
教學難點
習作,學習有先有后、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讀一讀,記一記”
①出示詞語:
初旬核桃荔枝菱角萬象更新灶王寡不敵眾
②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字都是本單元要求認識的生字詞,讀音都很容易讀錯。
、圩晕覚z查掌握程度,用橫線標出你不能確定讀音的詞語。
、苤该f自己不能確定讀音的詞語,同學幫助正音。
、菽氵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2.“讀一讀,寫一寫”
、俪鍪驹~語,指名認讀。
、诩m正錯誤讀音,提醒大家注意兒化音和帶兒字詞語的讀法要區分開來。
③聽寫詞語。對照書本檢查,將不會默寫的生字再寫幾遍。
二、金鑰匙
1.出示內容:
春節不只一天,節日的事不只一件。在《北京的春節》中,作者選了一些典型的事情來寫,比如臘八吃臘八粥、做臘八蒜,放年假時兒童買雜拌兒,除夕的團圓飯,元旦拜年,元宵節的燈,有先有后,有輕有重,自然流暢。
2.指名讀。
3.引導理解。
寫一篇文章可供選擇的材料很多,如果事無巨細,一一敘述出來,讓人感覺雜亂無章,沒有中心。所以先要定好一個中心,再圍繞中心進行選材,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在敘述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對最能體現中心的事情詳細地描寫。
4.思考:這把“金鑰匙”有什么作用?
三、咬文嚼字
1.出示句子:還欠款二兩銀子。
2.指名讀句子,
教案《語文A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樂園七》教案》,來自網!
說說句子意思。
一種意思是還欠二兩銀子,另一種意思是已經歸還二兩銀子。
3.什么原因導致兩人出現分歧?指名說原因。
老師隨機板書句中多音字“還”的讀音。
4.自由讀“咬文嚼字”,讀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5.你還看到過這樣因為多音字誤讀而曲解意思的情況嗎?請舉例說說。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述古詩學習方法
了解作者——朗讀全詩——理解大意——體味情感。
二、古詩誦讀
1.作者簡介。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當過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實行改革,歷史上叫做“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又是文學家,詩和散文都寫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辭,據說,他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經過幾十次修改才選定“綠”字,千百年來傳為美談。
2.看注釋。疏通大意: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吉祥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撲面而來,好不愜意!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3.指導背誦古詩,自主積累古詩。
三、小結
第三、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春節快到了,現在你一定非常向往過春節吧,是不是又想起了往年過年的情景呢?
2.談談往年過年給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你最開心的一天。
二、習作
1.同學們都說得很精彩。但是如果把你們剛才說的按原樣寫在一篇作文里,你們覺得怎么樣呢?(雜亂無章、沒有中心、沒有重點)
2.習作要求:
、僮⒁鈱戇^年時特有的情景。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寫某一天的經歷。
、谌绻麑懸惶斓慕洑v,要圍繞某個意思寫,比如忙碌、熱鬧、快樂……主要寫與此有關的事情,不要面面俱到。
③寫事情的時候,也要寫到人,通過人們的言行、表情寫出他們在節日里的心情、感受。
、芸梢韵群屯瑢W交流一下過年的經歷,互相啟發。
3.學生作文。
4.指導修改。
5.謄寫在作文本上。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天地》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