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

    時間:2024-05-08 07:35:3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1

      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種分法,懂得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幾份,也可以用除法計算,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并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⒉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的能力。

      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除法的第二種分法及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種分法,懂得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幾份,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教法學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

      主要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課

      ⒈教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

      ⒉分小圓片:教師拿出8個小圓片。要把這些小圓片分給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小圓片先拿2個分給一個同學,同時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另一個同學,再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三個同學,最后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四個同學。也就是每2個小圓片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8個小圓片,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4個同學。

      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分的?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二、新授

      ⒈出示教科書第19頁的例題5.

      ⑴教師:每4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個竹筍)

      ⑵用自己的學具動手擺一擺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有誤的同學給予個別指導)

      學生分完后,教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面來演示分的過程。(教師要強調四個四個的分,每4個放一盤,也就是每4個為一份)

      ⑶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提問:我們剛才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怎樣?

      小結:我們分竹筍的'時候,把4個竹筍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方法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⑷指導算式的寫法。

      ①竹筍的數量是20個,這是表示要分的數量,寫在除號的前面。每4個放一盤,就是每份是4,寫在除號的后面。分的結果是可以放5盤,5是分的份數,寫在等號的后面。

      板書:20÷4=5

      ②讓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③認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被除數、除數、商。

      ⑸小結: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來計算,并認識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⒉練習:教科書第19頁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每堆有幾個小圓片?可以分成幾堆?(先讓學生動手擺一擺)

      怎樣列除法算式?(要擺的小圓片是12個,除號前面寫12,每堆6個,除號后面寫6,可以分成2堆,等號后面寫2)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2)再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個一份可以分成2份)

      ⒊練習:教科書第19頁做一做的第2題。

      三、鞏固練習

      ⒈完成教科書第20頁練習四的第4題。

      要分的糖葫蘆有幾串?那被除數應該寫幾?每個小朋友2串糖葫蘆,表示什么?除數應該寫幾?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商應該寫幾?

      完成后要學生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⒉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⒊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的第6題。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板書設計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

      20 ÷ 4=5

      被除數除數商

      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2

      教學內容:認識時、分書本第76~7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知道時針、分針時怎樣計時的;知道一時=60分。

      2、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養成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3、培養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時針、分針時怎樣計時的,理解時與分的關系。

      教學難點:看鐘表準確的說出經過的時間。

      教具:實物鐘、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結合上課時間,復習整時。

      談話:同學們,在一年級我們已經認識過鐘表,(出示實物鐘)而且認識了整時,小朋友看現在是幾時?(上午9時)我們開始上課好嗎?

      2、結合實際生活,引出分,介紹時與分的關系。

      講述:要知道時間過去了多少小時多少分,就要看鐘表。鐘表時計時的工具,全世界的鐘表跑得一樣快,學會了看鐘表,你就知道時間了。

      今天,我們繼續認識鐘表,認識時、分。(板書課題)

      二、組織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時針、分針的聯動關系。

      談話:時針和分針時怎樣走的,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在你的小鐘表上撥一撥,你就能發現了。撥撥鐘表,說說你都發現了什么?(學生邊撥鐘表邊說自己的.發現,教師及時評價)

      學生可能會說:我發現了分針走的快,時針走得慢;我發現時針、分針同時走同時停,他們走得時間是一樣的;我發現當分針轉一圈時針從12走到1等。

      總結:小朋友剛才撥鐘表,發現了分針走得快,指針走得慢,當分針轉一圈時針從12走到1,因為時針分針同時走同時停,所經過的時間是相同的,你們真聰明1

      2、認識鐘面上的大格、小格。

      談話:12到1這兩個數字之間是一個大格。在你的鐘面上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學生數出有12個大格)

      鐘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相鄰的兩個點之間是一個小格,數一數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學生數出有5個小格)

      12個大格里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在你的鐘面上數一數或算一算,數完后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誰數的方法又清楚又快!

      總結:剛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數出了鐘面上一共又60個小格。我們還知道鐘面上又12個大格。時針和分針就是通過走多少個大格、多少個小格計時的。

      3、認識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

      講述:我們在一年級已經學過時針從12走到1是1時,從1走到2也是1時,也就是說時針走一大格都是______?(板書:時針走一大格是一小時)

      口頭練習:時針走2大格是幾小時?時針從12走到4,走了幾小時?

      分針走1小格是1分。(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口頭練習:分針走2小格是幾分?走3小格呢?分針走幾小格就是幾分。

      練習:

      (1)分針從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2)分針從12走到4,走了多少分?

      (3)分針從12走到8,走了多少分?

      4、學生獨立操作,進一步感知1時=60分。

      談話:剛才我們學習了時針和分針是怎樣計時的,想不想在你的鐘表上撥一撥,看分針走了多少小格,時針正好走一大格?

      談話:剛才大家看到分針走60小格,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60小格是多少時間?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時間?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板書:1時=60分)

      5、感受一分鐘又多長,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談話:一分鐘到底又多長,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1)一分鐘脈搏大約跳()次。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3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頁例4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有余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通過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確,會用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且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2.能運用有余數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3.培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態度和習慣。

      目標解析:

      本課是除法豎式的第二層次,利用乘法口訣試商。教學中應聯系到具體的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除法的.經驗,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試商的思考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提高數學思維水平,又為后續而學習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掌握試商的方法,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

      教學難點:

      理解試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1.回顧上節課的學習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握除法的豎式計算。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不分小棒,自己試一試用除法豎式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二、解疑合探

      (一)探究試商的方法

      1.出示題目:43÷7=□……□

      2.引導學生組內討論:算式的商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3.匯報交流。

      預設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數是1。

      預設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說明商大了,要減小1,商是6。

      預設3:如果商是5,五七三十五,余數還剩下8,大于除數7,說明商小了,要改成6。

      4.師生小結:在找商的時候,要使這個數和7相乘最接近43,且小于43,最后得到的余數比除數小。

      (二)深入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1.學生自主列豎式計算43÷7。

      2.交流反饋

      (1)6與7的積寫在哪里?

      (2)余數1是怎么來的?

      (3)檢驗余數是否比除數小呢?如果發現余數大于除數說明什么問題?如果余數等于除數呢?

      (三)嘗試應用,內化方法

      1.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1題。

      (1)讓學生用剛學到的試商方法獨立計算,先用豎式計算,再在橫式上寫出商和余數。

      (2)交流反饋時,說一說計算的。方法及豎式里每一個數表示的意義,重點交流如何試商。

      (3)檢驗余數是否比除數小。

      2.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2題。

      (1)學生理解題意。

      (2)獨立解答,指定一名學生上黑板板演。

      (3)集體講評。

      三、質疑再探

      1.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試商時,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3.列好豎式,你是怎樣檢驗的?

      四、運用拓展

      (一)基礎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5題。

      引導學生理解“某數里面最多有()個另一個數”的意思,需要學生利用除法豎式試商。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6題。

      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能很快地想出商?

      (二)綜合運用。(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0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自己的發現。

      2.集體交流,感受“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三)提高練習。(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5題)

      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1)根據“余數要小于除數”確定除數分別為2~9這八個數;

      (2)再根據“商×除數+余數=被除數”算出與除數相對應的被除數。

      2.學生獨立解答后,集體交流。(這是一道開放題,不要求學生說出所有答案;但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培養他們有序思維的習慣,)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較熟練地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難點: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算練習

      24÷3= 8÷4= 10÷2= 27÷3= 18÷6=

      12÷2= 15÷5= 36÷6= 20÷4= 30÷5=

      2、把下面的口訣補充完整

      ()七二十八()九五十四()八五十六

      ()八四十()八二十四()九七十二

      3、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求商的?

      24÷6=想()六二十四

      32÷4=想四()三十二

      二、新課

      談話引入:快樂的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陽光小學的同學們開始為慶祝自己的節日做準備啦。你們看,他們在做什么?

      三、解決問題,掌握求商方法

      (1)每行掛幾面?

      觀察例1主題圖,同學們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56÷8)

      你是怎樣想出商的?(除數是8,想8的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如果把56面小旗掛成7行,平均每行掛幾面?怎樣解答?(56÷7=8)

      比較56÷8=7 56÷7=8,你有什么發現?

      (商和除數交換了位置,用的是同一句口訣七八五十六求商)

      (2)每組幾顆星星?

      出示主題圖中第二組的同學們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同學們做了49顆五角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幾顆?

      這個問題怎樣解決?(49÷7=7,除數是7,想7的口訣七七四十九,商是7)

      (3)能擺幾行?

      出示主題圖中第三組的同學們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同學們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同學們獨立解決這個問題。(27÷9=3,除數是9,想9的口訣三九二十七,商是3. )

      (4)小結,揭題

      1、算法:除數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

      2、用到了7、8、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5)試一試

      課本39頁做一做第一題,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回憶計算過程,大家總結算法。

      三、鞏固練習,熟練掌握

      1、幫小猴子摘桃

      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各組出9名同學,一人一題,直接寫出得數,哪組算的又對又快,這組就可以幫小猴先摘到桃。

      兩組學生比賽,算完核對結果。

      2、小鳥回家

      依據小鳥口中的算式卡片,用打手勢的方法判斷,比如21÷7=3,這只小鳥住3號房子,你們就打3的手勢。

      3、3、4、5、6題做書上,集體訂正。

      四、學生談收獲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用7、8、9的口訣求商

      56÷8=7 56÷7=8

      (七)八五十六七(八)五十六

      49÷7=7 27÷9=3

      (七)四十九(三)九二十七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5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體驗數據收集整理的過程,并向學生介紹畫“正”字的記錄方法。

      2.通過學生對身邊事物進行調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及分析推理能力,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進一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學習由一個方格表示1個單位變成一個方格表示2個單位的繪圖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學習由一個方格表示1個單位變成一個方格表示2個單位的繪圖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進一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學習由一個方格表示1個單位變成一個方格表示2個單位的繪圖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了解畫“正”字的記錄方法。

      1.師:“同學們,前幾天鄭老師在課上布置了一個調查任務。請你利用課余時間,以小組的形式,調查你們組最感興趣的事情,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你們完成調查了嗎?”

      2.組織學生分小組匯報。引導學生歸納記錄方法。分小組匯報:調查內容、記錄方法、調查目的。數數、符號、畫“正”字

      3.師不急于講解畫“正”字的記錄方法。而在學生介紹后問:“你在生活中見過這種記錄方法嗎?”用這種方法的小組介紹畫“正”字的記錄方法,列舉出了生活中的實例。

      二、合作探究,繪制統計圖的方法。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繪制本組課前調查的內容。巡視參與小組活動。

      2.發現問題,紛紛派代表找到老師反映觀察各小組都發現問題后,組織學生結束小組活動。

      問:“剛才在繪圖的時候有幾個小組發現了問題,把你們的.問題和大家說說好嗎?”

      師:“看來我們都遇到了這個難題,讓我們一起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好嗎?”

      3.拿來這一組的統計圖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最左邊的數字0、1、2、310,得出現在的統計圖1個格表示一個單位。

      問:“現在喜歡游泳的有16人,你想出辦法了嗎?”

      4.學生討論,師:馬上拿來一把尺子比著統計圖高興地說:“是這樣嗎?在一個格里加一條線,(放慢語速,邊說邊畫一條線,然后面向全班學生)這個辦法行嗎?”

      師:“這樣一來,原來的一個大格表示一個人,現在變成了兩個小格,就表示兩個人了,想得真妙。但是改起來是有一些麻煩,有沒有更巧的辦法?”

      5.馬上請這個學生到前面來指著圖重復了一遍。

      問:“他的辦法大家聽明白了嗎?我們不加線了,只把數字改一下,變成了5、1020行嗎?(生:行)那樣一個格表示幾個人了?”

      師:“這樣,我們能繼續畫了嗎?”經過學生的同意把統計圖換成了單位是5的。小組巡視指導。觀察各組情況,發現有一組沒有解決“單數”問題時,組織學生停止了小組活動。指定一人到前面講解。

      6.等發現問題的小組同意這個做法后,肯定了學生們開動腦筋想的辦法非常好。指導各組學生完成統計圖。

      三、練習鞏固

      書中113頁說一說

      四、作業

      課后113頁練一練。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較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使學生體驗數學以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去春游嗎?我們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礙,誰能掃清路上的這些障礙?

      口算35+324+945+3028+7

      87-536-872-5093-6

      二、創設情景,讓學生提出問題。

      (一)觀察第91頁情景圖。

      1.仔細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問題?

      2.學生提問題。

      (二)觀察第92頁情景圖。

      1.圖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師根據生答板書:二(1)班、二(2)班能坐下嗎?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2.誰能解決上面兩個問題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23+3132+39

      (三)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三、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一)探究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索。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二)學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師: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3.這兩個問題解決的結果如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生做完后,師作反饋糾正。)

      2.練習十九1、2.、3、4.(選加法做。)

      五、小結: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7

      目的要求

      1.在具體的操作中,進一步加強方向感,提高認識路線圖的能力。參與測定方向的實踐活動,能在給定的場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園里利用指南針辨認八個方向。

      2.培養與同伴積極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方向并讀懂路線圖。

      難點:能在給定的場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園里利用指南針辨認八個方向。

      一、室內活動

      1.看方向板指方向。(學生面向東方坐)

      提問:大家現在面對的是什么方向?

      讓學生把方向板按實際的方向放在桌上。

      提問:你能根據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個方向嗎?

      同座互相指、說。

      2.說一說同學之間的位置關系。

      談話:請坐在教室中間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再請坐在他北面、東面、南面、西面的小朋友聽口令起立。

      提問東北面的學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

      再分別請坐在東南面的,西北面的,西南面的學生說出自己在他的哪個方向。

      任意找一個學生,讓他說說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關系。

      3.在教材呈現的場景里辨認方向。

      談話:同學們在教室里已經能正確地辨認方向,你們想不想到校園里去辨認一下方向?在去校園之前,我們先幫助書上的小朋友測定他們學校的方向。呈現教材中的場景圖。

      提問:在這幅圖上,你們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和我們以往看到的平面圖有什么不同?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組交流后再指名回答)

      講述:以往我們看到的平面圖,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這幅圖上的正北方向指向圖的左上方,這從指南針和小朋友的話中都能看出來。找到了正北方向,看看圖中的指南針,你們說說圖中學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小組交流,再指名回答。

      二、室外活動

      1.在校園里測定方向。

      談話:從剛才我們幫助小朋友解決的問題可以看出,用指南針測定學校的方向,不少學校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東、正西的,我們學校的方向如何呢?我們現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測定。請大家帶上指南針、老師發給你們的表格和鉛筆。為了不影響其他班學生上課,請大家盡量保持安靜。

      走到操場后,談話:我們每四人一小組,商量一下,你們這組想在校園的什么地方測定方向?也就是選擇測量地點,然后分工測量,把表填好。我們看哪一組測得又快又好。測好以后趕快到操場中間集中,老師還有新的任務。大家分頭行動吧。學生活動。

      匯報測定結果。

      2.相互檢查測定情況。

      談話:下面請第一小組帶第二小組的小朋友到你們測定的地點,介紹一下你們測得的結果,第二小組看看他們測的對不對;然后兩個組再交換。其他的小組也是兩兩合作,相互檢查。檢查以后再回到操場集合。

      再次集合后,讓各小組匯報被檢查的小組測定方向的情況,如有不同意見,全班同學再去共同驗證。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04-17

    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02-11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4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02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優秀02-02

    數學下冊教案03-16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7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2-10

    【集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国产丝瓜 | 亚洲午夜人成在线 |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