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5-03 08:44:2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解讀

      《不用嗓子的歌手》是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黃鶯組織森林合唱隊,詳細說明了蜜蜂、青蛙、蟬的發音方式。告訴我們,它們都是不用嗓子的歌手,文章以對話為主要形式,內容富有童趣,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小動物奇妙的發音方式。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求知的興趣。

      3、會讀、寫本課的生字,積累詞句,括展知識。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小動物有趣的發音方式。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歌聲激趣,談話導入:

      1.師引入:(課前一支歌)同學們剛才的歌聲真洪亮,大家唱歌用什么來唱的?動物王國里也有一群歌手,但他們是一群

      板書課題不用嗓子的歌手

      2.生質疑:多奇怪哦,看著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提出來?

      生思考并交流。

      3.師歸納:同學們真會動腦筋,老師把你們的問題歸納成以下兩個問題:(出示課件,指名讀問題)

      (1)課文中提到哪幾個不用嗓子的歌手?

      (2)這些歌手都是怎樣唱歌的?

      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一支歌自然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歸納問題為理解課文做鋪墊。)

      二、檢查預習,引導質疑:

      1.生小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自然段。

      誰來說說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指名回答)

      2.師出示字詞卡片:檢查要求會認的生字、詞!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讀課文的熟練程度,并引導學生討論學習課文設計到的問題,逐步鍛煉學生初步的自學能力)

      三、品讀重點,讀中生情: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用劃出文中不用嗓子的歌手都有誰?

      4.指名回答,師板書:小蜜蜂、小青蛙、蟬(知了)

      5.師提出要求:回到四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完后討論學習,用~~~~劃出課文中這些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都靠什么唱歌的句子!我們看看哪組同學讀得認真,找問題找的準,讀完劃出的請坐起來。

      生在四人小組:先讀課文,再討論師提出的問題,用~~~~標出。

      6.生匯報討論結果,師隨機板書。

      (1)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動發聲的。(從哪段知道的?)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小黃鶯聽到小蜜蜂的.歌聲,感覺真好聽,就夸獎小蜜蜂,而小蜜蜂卻笑著說了。這里應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生回答:熱情、友好的語氣。生試著讀,師范讀、齊讀。

      師總結并提出要求:通過小蜜蜂的介紹,小黃鶯知道了小蜜蜂是靠翅膀振動而發出嗡、嗡、嗡的聲音。哪位同學來模仿小蜜蜂邊做動作邊發出聲音讀這一段?

      指名帶動作模仿讀第二自然段。

      (2)小青蛙呱呱呱靠聲囊發聲的。(指名回答,師相機板書)

      師問:A、小青蛙發出什么聲音?文中怎樣形容青蛙的歌聲的?

      B、所以小黃鶯稱贊說什么?這時小青蛙也笑了,說的話應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指名讀出語氣)

      (3)蟬吱吱吱靠肚子上的彈性的透明薄膜振動發聲的。

      7.大家都見過蟬了沒有?我們這很少見。南方白天一般很多見,出示課件。(相機介紹關于蟬的知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感悟課文內容,并從中體會到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仿說訓練:

      8.師引導提出要求:課文二、三自然段,寫小蜜蜂、小青蛙時都采用了對話的形式,從中得出他們各自怎樣唱歌。而寫到蟬的第四自然段卻用敘述的方式,說出蟬是靠肚子上透明薄膜振動發聲的。誰能仿照前兩段也把第四自然段改成對話形式的內容?

      (指名按自然段敘述方式進行仿說)

      9.小黃鶯去找金嗓子歌手,而現在聽了不用嗓子也能發聲的青蛙、蜜蜂、蟬各自的介紹。這時他可能會說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過渡:這些歌手唱歌的方式多奇妙呀!大家想聽到他們的歌聲嗎?

      10.下面我們請幾位朗讀小能手讀下面幾個句子!

      (出示課件)指名讀出語氣!

      11.這三個句子中出現了三個表示聲音的詞,讓我們感受到歌聲就在耳邊,你還能說出一些表示聲音的象聲詞語嗎?(指名說詞語)

      12.讀了這篇課文,聽了歌手的歌聲和各自的介紹,你覺得小黃鶯剛開始對蜜蜂、青蛙、蟬的稱贊準確嗎?你能幫小黃鶯對這些歌手重新做出準確的評價嗎?(指名上臺填寫或口頭填)

      出示課件:(1)、小黃鶯聽了蜜蜂的歌,稱贊說:------------------!

      (2)、小黃鶯聽了-------的歌,稱贊說:------------------!

      (3)、---------聽了-------的歌,稱贊說:------------------!

      (4)、臺下的觀眾聽了合唱隊的歌聲,稱贊說:---------------!

      13.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模仿課文中的描寫方式,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五、展示交流,進行小結:

      14.展示交流搜集資料:

      你還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小動物唱歌的形式?(學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師進行肯定與鼓勵)

      15.進行小結:

      大自然太奇妙了,我們大家要愛護大自然,要留心去觀察大自然,你一定還會有更奇妙的發現。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給他們搭設展示的平臺,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小結使內容完整)

      16.板書設計:

      小蜜蜂 嗡嗡嗡 靠翅膀振動發聲的

      小青蛙 呱呱呱 靠聲囊發聲的

      蟬 吱吱吱 靠透明薄膜振動發聲的

    語文教案 篇2

      古詩三首

      教材說明

      使至塞上(節選)

      〔解題〕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五言律詩。公元736年,吐蕃發兵進攻唐屬小國小勃律(在克什米爾北)。開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唐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使的身份出塞慰問將士,察訪軍情。這首詩作于王維赴邊塞的途中。

      《使至塞上》共8句,本課節選其中4句,即3、4、5、6句。原詩第1、2句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第7、8句是:“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詩中直寫作者奉命出使,前去慰問將士。詩人以雄渾的筆觸,描繪了大沙漠上奇異壯觀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戍邊將士的深情贊美。

      〔結構分析〕

      本課節選的4句詩,在內容上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前兩句),寫詩人出使邊塞的萬里行程。這是敘事,敘寫出使的季節和遙遠艱苦的行程。

      第二部分(后兩句),寫大漠邊塞的奇異景觀。這是寫景,描寫大沙漠上孤煙垂直,渾圓的落日與滔滔黃河相輝映的景象。

      〔語意理解〕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征蓬”,指隨風飛動的蓬草。“歸雁”,指由南方北飛回歸故地的大雁。詩中借征蓬和歸雁指代出使塞外的人。“漢塞”,即邊塞。“胡天”,即胡地,古代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稱“胡人”,胡人居住的地方稱“胡天”。兩句詩表明出使的季節(南雁北歸為春季)和遙遠艱苦的`行程。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大漠”,大沙漠。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稱“大漠”。“孤煙直”,烽火臺燃起的濃煙,沙漠荒涼,沒有別的景觀因此稱“孤煙”。“直”,表現煙的勁拔、堅毅。“長河”,指黃河。大沙漠上沒有山巒樹木,橫貫其間的黃河顯得分外“長”。“落日圓”,傍晚圓圓的太陽。傍晚,在大漠看西下的落日分外渾圓。這兩句貼切自然的寫景,表現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浩茫的大沙漠上,一股烽煙筆直上沖,單調而醒目,渾圓的落日與滔滔黃河交相輝映,構成凄涼壯美的景觀。

      〔寫作特點〕

      1.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

      作者寫沙漠抓住“煙”“河”“日”三種典型事物加以刻畫。刻畫煙為“孤煙直”,刻畫“河”與“日”為“長河落日圓”,形象地描述了大沙漠既單調,又雄渾的景物,勾勒出闊大、壯美的大沙漠中黃昏日落的景色。

      2.敘事、寫景、抒情交融。

      前兩句寫作者出使,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這既是敘事,也是寫景。后兩句寫大漠、烽煙、長河、落日,活現出一幅邊塞圖。讀這兩句詩,使人可以感受到邊塞的荒涼、凄苦。然而戍邊將士正在這里浴血奮戰,實在可歌可泣。“煙”雖“孤”,但卻“直”,大有頂天立地之感。長河落日本極平常,但作者卻有獨特感受。說“長河落日圓”,流露出親切、喜悅之情,足見詩人開闊的胸襟。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認讀“蝴、蝶麥、苗”等11個生字;正確書寫“季、吹”等9個字。

      2.正確認讀“蝴蝶、麥苗”等詞語;正確讀寫“播種、施肥、插秧”等8個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讀出兒歌的節奏,理解不同季節的農事活動。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蝴蝶、麥苗”等詞語;正確讀寫“播種、施肥、插秧”等8個詞語。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讀出兒歌的節奏,理解不同季節的農事活動。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活動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個農業大國。我國從南到北,種植農作物不一樣,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也不一樣。關于我們這兒四季的農事你又知道有哪些?

      學生討論交流。

      2.告訴學生,本文就是介紹江南地方的農事活動。

      今天,我們來學習《田家四季歌》。

      3.板書課題,一起齊讀課題。(板書:4田家四季歌)

      二、檢查預習

      1.(課件出示)出示江南田家四季圖。圖片中,江南的四季農民伯伯做什么農事活動?

      學生試說:春天里除草,夏天里采桑,插秧,秋天里收稻谷。)

      (板書:除草采桑插秧收稻谷)

      小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27頁,把書端好,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字詞識讀

      同學們課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認讀了生字詞,詞語能讀正確嗎?

      出示:(帶拼音)

      四季施肥辛苦農事忙春風吹歸來一年

      同桌互讀詞語,用心聽,他讀得是否正確。

      指名讀第一行詞語,如果讀對了大家就跟著讀一遍。重點指導翹舌音“吹”,后鼻音“農、忙、”,前鼻音“年”。

      出示:(帶拼音)

      蝴蝶麥苗蠶桑打谷場喜洋洋雖然戴月光

      自由練讀,同位輪讀,指名讀。重點指導平舌音“桑、雖”,后鼻音“場、洋”。

      3.檢查課文朗讀

      小朋友們詞語讀得這么好,課文能讀正確流利嗎?

      (1)同桌合作輪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地就給同桌豎起大拇指,不正確的讓他多讀幾遍,我請讀得用心,聽得專心的同學展示。(課件出示4讀書正確姿勢圖片;注意讀書姿勢:雙手捧書,眼離書本一尺)

      (2)指名朗讀課文

      ①指名讀第一節,其他同學端好書,仔細聽讀對了嗎?

      大家看這個字“嫩”是前鼻音“nèn”,不要讀成“nèi”;注意兒化音“桑葉兒”誰來讀讀?放到句子中你能讀正確嗎?

      還要注意讀好長句子“花開/草長/蝴蝶飛”的停頓節奏。

      (課件出示5):長句子“花開/草長/蝴蝶飛”讀準停頓和節奏,加點的字重讀。

      ②指名讀第二節

      這里的“勤耕作”能讀準嗎?出示長句子“采了/蠶桑/又插秧”能讀通順嗎?自由練讀,指名讀。

      ② 指名讀第三節,出示長句子:“谷/像/黃金/粒粒香”自由讀,指名讀。注意讀通順。(課件出示6):長句子:“谷/像/黃金/粒粒香”。讀準停頓和節奏,加點的字重讀。

      ④指名讀第四節。

      這一自然段來看看多音字“了”在這里讀“liǎo”是“完,結束”的意思,另外,還有一個讀音“le”練一練,讀給同桌聽。

      老師范讀,學生跟讀,指名讀。放到句子中你能讀正確嗎?

      (3)自由讀全文,爭取讀得正確流利。

      4.指導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肥辛年用田字格課件出示,仔細觀察字形結構。“肥”字第五筆是橫折鉤,第八筆是豎彎鉤。“辛”三橫中最長的是第二橫,最短的是第三橫。“年”字第四筆與第五筆不要連在一起寫。

      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形結構,指名說。

      (2)教師范寫“肥辛年”,

      (板書:肥辛年)

      (3)指導書寫“辛、肥、年”,重點指導“肥”字第五筆是橫折鉤,第八筆是豎彎鉤。“辛”三橫中最長的.是第二橫,最短的是第三橫。“年”字第四筆與第五筆不要連在一起寫。

      (4)認真讀貼,描一個寫一個。注意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足安。

      (5)展評學生的書寫。

      三、復習鞏固

      1.小游戲,送詞語寶寶回家。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寫好了生字,讀準了詞語,再來讀讀。這些詞語寶寶要回家,你能不能幫幫他們?

      出示:麥苗采桑農事打谷辛苦

      1.農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在()地忙()。

      2.江南的農民,春天忙著給()除草,夏天忙著()、插秧,秋天忙著()

      拿出練習紙,先讀一讀,想好了再寫。

      指名讀句子,對照答案。

      小結:看來這些生字詞同學們不僅記住了,會寫,也會用,這才是真會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當小老師,抽讀生字卡片。

      2.復習詞語:四季春風吹農事忙辛苦一年歸來蝴蝶麥苗采桑打谷場雖然喜洋洋

      (1)指名學生認讀生詞。

      (2)開火車認讀詞語。

      3.齊讀或背誦兒歌。

      4.繼續學習《識字4》。(板書:識字4)

      二.初讀兒歌,領悟感知。

      1.出示課文畫面。

      教師隨機簡介。這么有趣的兒歌,你想好好朗讀一下嗎?

      2.出示課文:

      春季里春風吹,

      花開草長蝴蝶飛。

      麥苗兒多嫩桑葉兒正肥。

      夏季里,農事忙,

      采了蠶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場,

      谷像黃金粒粒香。

      身體雖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轉晴,

      新制棉衣暖又輕。

      一年農事了,大家喜盈盈。

      三.精讀兒歌,學習四個季節的主要農事活動。

      1.請小朋友分小組自讀兒歌,畫出自己不懂的詞語,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探究第一小節:(課件出示12、13圖畫):春天麥苗兒多嫩,桑葉兒多肥。

      (1)春天里莊稼怎么樣了?(麥苗兒多嫩,桑葉兒多肥。)

      (2)想一一下春天江南一帶該有什么農事活動?(除草)(板書:除草)

      探究第二小節:

      (課件出示夏季農事活動圖):采蠶桑、插秧。

      (1)夏季里人們都忙著做什么農事活動?(采蠶桑、插秧)(板書:采蠶桑、插秧)

      (2)“早起”的反義詞是什么?(晚睡)

      (3)夏天里人們很忙碌,用“____”畫出相應的詞句。

      ①“又”字說明人們很忙碌,采蠶桑又忙著去插秧,一刻不得閑。

      你能不能用“又”寫一句話?

      討論交流,全班展示。

      ②“早起勤耕作”,“戴月光”,也說明人們起早貪黑地干活。

      ③在夏天里,人們還有什么農事活動?(割麥子)(板書:割麥子)

      師范讀,生自由讀,指讀本節,讀出人們的忙碌和辛苦。

      探究第三小節:(課件出示秋收圖)谷像黃金粒粒香。

      (1)秋天到了,莊稼怎么樣了?

      (稻子成熟了,谷子也成熟了。)

      (2)找出本節的一個比喻句,找出本體和喻體。

      “谷像黃金粒粒香。”這里把谷粒比作黃金。說明谷子的金黃美麗,還說明糧食的珍貴,來之不易。

      (3)面對豐收,人們的心里怎么樣?(高興)從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

      “喜洋洋”是ABB式詞語,這樣的詞語還有哪些?

      (樂呵呵、樂哈哈、美滋滋、氣呼呼等)

      自由讀,指讀本節,讀出人們的豐收的喜悅。

      探究第四小節:(課件出示冬季圖片)新制棉衣暖又輕,大家喜盈盈。

      (1)從哪里看出人們生活富足安樂?

      (從“新制棉衣暖又輕”,看出人們吃得飽,穿得暖。“大家喜盈盈”看出人們又清閑、滿足。)

      自由讀,小組讀,齊讀,讀出人們的安樂、閑適。

      3.指導朗讀全文:

      (1)范讀兒歌,注意聽老師的語氣和語調。

      (2)請同學們在小組中練讀,不足之處,請老師和同學指點。

      (3)男女生賽讀,齊讀。

      四、開火車學新詞。

      1.(課件出示)詞語:播種施肥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麥打谷

      2.小朋友,我們一起來開小火車,讀錯了,火車火車請停下。修理員來幫著修一下

      3.各種方式讀。(生自由讀,指名讀,同桌之間互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4.通過上面的反復朗讀,這些字詞已經成為我們的老朋友了,識字和認人是一樣的,見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總結延伸,朗讀鞏固。

      滿江紅田家四時苦樂歌(鄭板橋)

      麥浪翻飛,又早是秧針半吐,

      看壟上鳴槔滑滑,傾銀潑乳。

      脫笠雨梳頭頂發,耘苗汗滴禾根土。

      更養蠶忙殺采桑娘,田家苦。

    語文教案 篇4

      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語文園地三”,要求學生交流金秋時節做的事情以及從中感受到的快樂。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一.教材簡析。

      這個語文園地共有四項內容,分別是:數筆畫填空、看圖讀詞語、讀字涂色和讀背兒歌。第一課時完成前兩部分:“我會填”和“看看讀讀”。通過我會填中的數筆畫練習,讓學生鞏固以前學過的部分漢字。“看看讀讀”中專門針對量詞進行的訓練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現,既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又能讓學生逐步養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

      二.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辨別。

      3.課堂設計擺脫舊的教學模式,把游戲帶進課堂,通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在滿足學生表現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力求在整個課堂教學中體現出綜合性、創造性和愉悅性。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學過字的筆畫數,并按筆畫數填寫。

      2.復習鞏固學過的字,逐漸養成正確使用量詞的語言習慣。

      四.課前準備。

      掛圖、字卡、紙做花瓶及紅花。

      五.教學流程。

      1.談話激趣

      春天到了,草地上開著各種鮮艷的野花,真美啊!今天老師要帶著你們漫游語文園地。在那里花仙子姐姐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漂亮的花瓶,哪個小組的小朋友肯動腦筋,會學習,他們小組的花瓶上就會開出一朵朵美麗的鮮花。

      2.我會填

      ①.出示題目。(出示“花瓶”圖,花瓶上寫出“三畫,四畫,五畫”),你們知道這些花瓶里都插些什么花嗎?

      ②.小組學習。

      1.小組的伙伴商量一下,你們要插哪個花瓶的花?

      2.請在題目中找出你要插的花,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得又對又快。

      ③.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板書。

      ④.口頭組詞:一朵花上只有一個字,他多孤單呀,我們給他們找些好朋友吧!

      ⑤.擴展練習:老師再給你們兩個花瓶,你能在花瓶里插花嗎?(老師在花瓶上貼“二畫,六畫”)

      1.小組合作學習。

      2.集體交流,給說得好的小組貼上一朵大紅花。

      3.小朋友,你們繼續跟著老師往前走,閉上眼睛,踏著音樂,走呀,走呀……快睜開眼睛看呀,(出示課件或掛圖,不出現文字)我們來到了哪里?(田野、郊外)看到那里有些什么?

      ①.觀察圖畫,說說圖意或編一個小故事。(學生自由發言)

      ②.讀詞。(根據學生發言,隨機出現文字:白云、小船、小河、小狗、鴨子、野花)。

      1.齊讀。

      2.自讀:一只小狗,一條小河,一朵白云,兩只鴨子,一條木船,幾朵野花)。

      ③.小組討論:把圖中的事物連起來說一說,比一比哪組說得好。

      1.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

      如:藍藍的天上飄著一朵白云,一條彎彎的小河上停著一條小木船,兩只鴨子在水中快活地游來游去。草地上盛開著幾朵野花,一只可愛的`小狗在草地上歡蹦亂跳,高興地汪汪直叫,多美麗的一副圖啊!

      ④.游戲。(對口令鞏固數量詞)

      1.老師說數量詞,同學說事物名稱。

      如,一張()幾朵()一片()幾座()

      一條()一堆()一棵()兩只()

      2.同學甲說數量詞,同學乙說事物名稱。

      ⑤.比一比,搶答。

      1.找一找教室里的東西,比比誰量詞用得準確。

      2.聯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誰量詞用得準確。

      六.小結。

      今天同學們真能干,老師沒有告訴你們答案,你們通過自己和小組里的伙伴協作就把問題解決了,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詞。有興趣的話回家跟爸媽對口令,比一比,好嗎?

      七.教學反思。

      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安全的情境,學生在自主的空間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維和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課設計有梯度性,先課本上,再課外和生活中。如在完成第一題時,老師追問一句:你還想在這些花瓶中插花嗎?在完成第二課時,老師就要同學們找一找教室里的東西,聯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誰量詞用得準確。“游戲”對口令是本課設計較成功之處:先老師跟學生對口令,后由學生模仿自編題目對口令。這樣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實施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培養學會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創新意識。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以事喻理和正反對比的論述方法。

      2、初步學會閱讀以事喻理的淺顯文言文。

      3、感受“事在人為”的正確性和力行不懈的重要性。

      4、掌握蜀、鄙、恃、僧、缽等五字。

      二、教學設想

      1、就議論文角度而言,本文的結構和內容學生是容易接受的,困難的是對文言字詞的理解。第一課時著重在文言詞句的熟悉理解,即讀通課文,第二課時討論以事喻理的寫法。

      2、教學重點:以事喻理的寫法。

      3、教學難點:事理和觀點之間的聯系和統一。

      4、教學方法:導讀——討論——訓練。

      5、教學進度:二教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讀通課文,理解大概內容,劃分段落。

      二、教學過程

      1、簡介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

      彭端淑,清代人,進士出身,早年做官,后來講學,著有《白鶴堂集》。課文原題是《為學一首示子侄》,是為勉勵他的子侄輩努力學習而寫的,開頭一段和結尾一段編者刪去。

      2、投影習題。檢查預習的注音和釋義。

      3、教師范讀全文,學生注意注音語氣和語調。(教師對幾句設句和反問句有目的地重讀。)

      4、學生跟讀、齊讀全文。

      5、討論。

      (1)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為什么?

      明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論點。第二部分用蜀鄙貧富二僧東朝南海的故事來論證論點,最后一部分總結全文,得出結論。

      明確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論點是哪句話?為什么是這句話?

      明確:人之為學難易,關鍵在于“學”與“不學”。雖則開頭一句話是講“天下事”,但全文圍繞的中心是“為學”。第一句話是引文。

      6、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準備口述第二部分故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以事喻理的.寫法。

      2、落實課文字句。

      二、教學過程

      1、提問:《為學》一文的論點是什么?

      2、論點是由第二部分的二個故事來證明的,請學生復述故事內容。(白話文口譯)

      設想:進一步熟悉課文,并檢查鄙、語、之、恃、去、顧等字的掌握情況。

      3、討論。

      (1)蜀之鄙去南海容易嗎?從哪些詞句看出來?

      明確:不容易。“不知幾千里也”,“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等詞句看出。

      (2)窮和尚去南海為什么能成功?是條件充備嗎?從哪些詞句上看出?

      明確:憑著他堅強的信念,主觀的努力,“為之”的結果。從“貧”“還”等詞中體現。

      (3)富者對貧者去南海之事態度前后有變化,有哪些變化?從哪些字句上看出?

      明確:開始是疑問:“子何侍而往?”

      中間是輕視:“子何恃而往!”

      最后是慚愧:“富者有慚色”。

      (4)光寫一個窮和尚也能證明論點,文章寫一窮一富兩個和尚,有什么好處?

      明確:一正一反對比,更能證明論點:事在人為。條件差只要肯努力,事情會成功;反之條件好,不付諸行動只是空想,到頭來一事無成。

      設想:落實字句,理解事與理之間的有機聯系和統一。

      4、齊讀第三部分,思考:第l句什么意思?潛在含義是什么?第2句為什么要用反問句式?作用是什么?

      明確:第l句總結前文。其含義是,天下事的難易在于主觀努力如何,不在乎條件的優劣。第2句照應一、二兩部分,得出“人貴立志”的結論。

      5、學生齊讀全文,再背誦。

      6、課堂小結。

      (1) 比較《談骨氣》,明確議論文三步法的基本結構。

      (2) 借事喻理的寫法。

      7、作業。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天地》教案08-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柚木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 亚洲色精品V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