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5-02 07:41:3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常用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常用7篇】

    語文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中,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他們有充分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在選擇中主動體驗學習,在生生互動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同時以識字為基點,引導學生發現詞與事物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感受識字之樂的同時,觀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教學要求

      1?學會“沙、發、報、紙、臺、燈、電、視”八個漢字。

      2?認識“氵扌火纟礻”五個偏旁。

      3?認識一些簡單的家庭陳設、用品,并能將它們與對應的詞語聯系起來。

      4?在識字中,培養口頭表達、合作學習等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字,并能將實物與表示它們名稱的詞語相聯系。

      教學準備

      物品模型、吹塑紙底版、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巧設懸念,初步感知

      1?課前給每張課桌發一個“寶盒”,盒子里裝著“電視”“沙發”等物品的模型。

      2?談話激趣:小朋友們,課前老師給你們發了“寶盒”,快打開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3?學生自由活動,通過觸摸、觀察、交流,初步認識電視、電話等物品。

      二、反復引導,認讀詞語

      1?教師引導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都認識了那些物品嗎?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聲讀出它們的名字嗎?

      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認讀物品名稱。(可以由一個同學出示物品,另一個同學認讀,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合作方法。)

      3?反饋:

      A?談話:誰能把自己認識的物品大聲地讀給全班小朋友聽?

      B?學生到講臺前舉著模型大聲讀或領讀。

      C?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點擊出示相應的漢字及圖片。

      評價并表揚學生的自學情況。

      4?齊讀屏幕上的詞語。

      三、師生合作,學習偏旁

      1?多媒體出示“發”“沙”,引導學生比較兩字在字型上有什么不同。

      A?同桌討論。

      B?學生自由發言。

      C?教師小結:“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偏旁,叫“三點水旁”。

      2?學生交流自己認識的偏旁。

      A?教師引導:你們還認識哪些偏旁?(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偏旁及一些相應的漢字。)

      B?你是怎樣認識這些偏旁的?(從父母、書上、電視等生活中學習生字,處處留心。)

      C?教師小結引導:獲取知識的方法、途徑很多,生活中處處有知識。

      3?學生沒有說出的偏旁,教師介紹。

      4?鞏固練習。游戲方法:發給學生帶字的頭飾,根據老師的口令,同偏旁的字迅速排隊,看哪隊排得又對又快。

      四、自主探究,識記字形

      1?小組合作,識記漢字。

      2?反饋:你記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記的?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通過自編順口溜、編兒歌等方法識記字形。(獎勵識記方法好,記得多的同學。)

      五、聯系生活,了解特征

      1?多媒體演示一組錄像。

      內容:在整潔美觀的房間里,小朋友坐在沙發上認真地看書,在臺燈下專心地做作業,在電視前觀看精彩的節目……

      2?小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你發現電視、電話等用品有什么特點和作用呢?

      3?全班交流。引導用“(什么)能(怎么樣)”的句式練習說話,也可以請學生講講關于這些物品的'小故事。

      六、自選物品,訓練表達

      1?過渡談話:電視、電話等物品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我們都很喜歡他們。

      2?從所給模型中選擇你最喜歡的幾件,說一段話。(先同桌練習,再全班交流。)

      七、鞏固練習

      1?在“智慧迷宮”里識字。(多媒體課件)

      2?小制作:設計我的家。

      方法:每人發一張吹塑紙底板,按底板上的文字提示貼圖(每張底板的提示不同)。

      選取貼得又快又好的,放到前面展示。

      八、作業

      材料制作:用所給的模型進行創造性設計,布置自己的房間,并在作品后附文字或拼音說明,下節課開展覽會。

    語文教案 篇2

      第 一 單 元

      1、北京的春節

      1.會寫“醋、餃”等15個字,會寫“臘月、展覽”等3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了解詳寫、略寫的好處。

      - 第一課時 -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板書課題,交流作者信息。

      3.導入新課: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兒”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朗讀課文,小組內合作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正(zhēng)月 摻和(chān huo)

      3.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醋、宵、戚、駱、駝、滸”,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

      2.再默讀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自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完成下表。

      時 間 風 俗 習 慣

      臘月初八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到

      臘月二十二 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續表

      時 間 風 俗 習 慣

      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 大掃除,把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元旦

      (舊時指農歷

      正月初一) 鋪戶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廟會

      正月初六 多數鋪戶開張,伙計們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 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節結束

      3.學生匯報。

      4.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寫得詳細呢?再討論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節、正月十九等。詳細寫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節。這樣寫的好處: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能夠使讀者對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文章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處做批注。

      2.小組內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節日活動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重點關注“京味兒”語言。)

      五、課堂小結。

      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請按順序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課文主要介紹了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3.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氣氛。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熱鬧而又喜慶的老北京的春節,好不好?

      二、品讀課文,感受節日氣氛。

      在詳寫的這些內容中,你最喜歡哪一個部分呢?深入讀讀,勾畫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語句,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讀后交流。)

      (一)臘八:

      課件展示句子,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比喻、用詞的簡潔和巧妙。

      ①“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農業展覽會。”

      從“家家都”可以看出人們對節日習俗的重視。

      “農業展覽會”是說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種類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一樣。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極其豐富。(課件演示臘八粥的圖片。)

      ②“把蒜瓣放進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翡翠”寫出了蒜瓣的顏色,“辣”字寫出了醋的味道,這樣的色味雙美當然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讓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詞的簡潔、巧妙。

      (二)臘月二十三:

      1.指名讀第5自然段,說說人們在臘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動。(放鞭炮,吃糖)

      2.說一說臘月二十三為什么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過年的味道)

      (三)除夕:

      1.指名讀第7自然段,說說除夕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熱鬧)

      2.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熱鬧”?

      ①人們的活動。

      人們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等活動表現了除夕的熱鬧。

      理解“守歲”:一重意思,年長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輕的人守歲,則是祈盼父母長壽。

      ②味、色、聲的描寫。

      “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鞭炮聲日夜不絕”,作者從味道到色彩到聲音對除夕這一天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無不體現出除夕的熱鬧,也讓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觀察的細膩。

      3.除夕這一天,你以前是怎么過的呢?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我們分享你的快樂吧!讓學生自由發言。

      4.指導朗讀:想象一下文章中描繪的熱鬧場面,有滋有味地讀讀這一段。

      (四)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

      1.指名讀第8自然段,理解“截然不同”的意思。(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2.說一說“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與“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之處。

      課件演示:“鋪戶……全城都在休息。”

      3.這樣的“截然不同”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呢? (悠閑)

      4.你們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人們的悠閑自在?

      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女人們,小孩們,小販們。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或走親訪友,或逛廟會……都是那么快樂輕松自在。

      5.指導朗讀:讀出輕松自在的感覺。

      (五)元宵節:

      1.元宵節的特點是什么?(處處張燈結彩,像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2.哪些內容描寫了元宵節的燈?這些燈有什么特點?

      3.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說說元宵節上還有什么燈,并寫一寫。

      4.作者用這么多的筆墨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其用意何在?(突出元宵節的熱鬧)

      5.朗讀這一部分,讀出元宵節的熱鬧。

      三、領悟寫法,拓展延伸。

      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引導學生從具體語句中,感受老舍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簡約而又頗有些幽默的口語化語言之中的寫作特點,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等。)

      2.對比閱讀鏈接,體會文章抓住主要特點來描寫北京春節的方法,對老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

      (老舍先生《北京的春節》語言通俗直白,如一位長者侃侃而談,清淺素白中流露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對除夕這一天熱鬧場景的描寫順序井然。舒乙的《北京的春節》描繪的是祭灶、吃春餅等風俗習慣,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與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斯妤的《除夕》重點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這一天的忙碌,介紹了閩南的春節習俗,忙碌中透露出溫馨與喜慶,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3.聯系生活,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北京的春節

      臘八 忙碌 詳略得當

      課前設置預習方案,讓學生搜集春節習俗,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臘八粥

      1.會寫“臘、粥”等15個字,會寫“糊涂、攪和”等9個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八兒的饞樣兒。

      3.了解課文的內容,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的好處。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寫細膩的句子,體會其表達效果。

      - 第一課時 -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在上節課中,我們跟著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節,其中提到了一種臘八那天會吃的食物——臘八粥。民間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說明在臘月天氣很冷。于是,產生了一種民俗,在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把下巴粘牢。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2.在你的心目中臘八粥是什么樣的?談談你對臘八粥的印象。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跟著沈從文一起去品嘗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

      4.板書課題,介紹作者和作品。

      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1.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唾沫(tuò mo) 孥孥(nú nú)

      2.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膩、 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圍繞“臘八粥”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圍繞八兒等著吃母親熬煮的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表現了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2.通讀課文,你認為整個小故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能否用小標題概括故事情節?(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說一說哪一部分寫得詳細。(等粥)哪一部分寫得簡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小組內讀一讀,談一談你的感受。

      四、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兒天真、可愛、嘴饞,臘八粥香甜誘人、惹人喜愛。)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作家沈從文筆下的文章——《臘八粥》(師生齊讀)。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一幅細膩獨特的臘八風俗畫。

      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品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朗讀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寫臘八粥時,為什么要花費那么多的筆墨去列舉臘八粥的原料?(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豐富。)我們在上節課也曾經提到過關于臘八粥的句子,回憶一下。

      從中你可以感受到臘八粥吃起來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臘八粥的美味的呢?(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臘八粥在鍋里煮的狀態,還有臘八粥的香氣。)

      3.寫臘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狀態除了能夠襯托臘八粥的香甜可口,還有什么作用?(為后文的故事情節做鋪墊。)

      (二)品讀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愛臘八粥,八兒也是其中的一員。那么面對這樣的一鍋粥,八兒又是如何表現的呢?

      自讀第2~8自然段,畫出描寫八兒的語句,體會一下八兒的心理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表現的?

      ①“喜得快要發瘋”:心理描寫,略帶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八兒的興奮。“眼睛可急紅了”:神態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語言和神態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

      ②從八兒的心理、神態、語言中能感受到八兒有什么特點?(天真、可愛、頗有童趣)

      (三)品讀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段)。

      1.朗讀第9~13自然段,從八兒與媽媽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八兒的心理和人物特點是怎樣的呢?

      (八兒急切地想要吃到臘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臘八粥淡淡的煙氣后,開始猜想鍋內的情景;但是同時也沒有只想著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兒不但天真可愛,而且也孝順體貼。)

      2.從媽媽對八兒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媽媽是非常疼愛八兒的。)

      3.從這段富有生活氣息的對話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八兒與媽媽之間濃厚溫馨的親情。

      4.一位同學朗讀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八兒猜想的臘八粥是怎樣的呢?畫出相關句子并進行品析。

      ①“飯豆……腫脹了吧”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想象中豆子發脹飽滿的狀態。

      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軟糯稀爛。

      ③哪個詞可以形容八兒想象中的臘八粥?(妙極了)

      ④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寫出了八兒對臘八粥的猜想,為八兒實際看到臘八粥做鋪墊。)

      ⑤寫出八兒怎樣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

      5.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以后,他終于看到了臘八粥的廬山真面目了。媽媽煮的粥究竟是怎樣的呢?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齊讀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

      ①栗子跌進鍋,飯豆煮得腫脹,花生仁兒脫了紅外套,鍋巴圍了鍋邊成一圈兒,粥的顏色是深褐。

      ②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內各種東西的狀態。

      6.你覺得當八兒看到這鍋粥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①“他驚異得喊起來了”——感到驚訝。

      ②“怎么,黑的!”——有點嫌棄,覺得臘八粥很臟。

      7.看到八兒有這樣的反應時,媽媽是如何表現的?(“撿了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從媽媽的行為中你能感受什么?(媽媽對八兒的疼愛。)

      教師小結: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兒的心理發生了哪些變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驚訝—嫌棄)

      (四)品讀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兒終于喝到了臘八粥。作者又是怎樣來寫喝臘八粥的呢?畫出你覺得寫得好的句子進行賞析。

      ①“靠著”、“斜立”、筷子“擺”成十字,動作描寫。

      ②“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寫,寫出了八兒喝飽了以后滿足的樣子。

      ③“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八兒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滿足,通過對人們喝完臘八粥后狀態的描寫,表現出臘八粥的美味。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雖然文章的標題是《臘八粥》,但讀完全文后,我們發現文章詳寫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臘八粥,而喝臘八粥則略寫。為什么?

      (通過寫熬制臘八粥的過程,表現八兒和家人其樂融融、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

      2.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不是寫臘八粥的美味,而是通過描繪這個生活場景體現普通百姓對生活和家庭的熱愛。

      3.作者筆下的臘八粥讓人垂涎欲滴。再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仿寫一種你最喜愛的食物。

      臘八粥

      孩子天真可愛

      教學時重在通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描寫,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悟,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10個字及相關詞語,認識5個生字。

      能力目標: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目標:了解課文描寫的方法,想象課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1. 詞語教學中重視象聲詞的教學,了解象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 課文重點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

      1. 對文中總起句,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了解句子地內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 了解課文描寫地方法,體會作者地思想感情。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教師播放一些自然界地聲音)你們還想聽到哪些奇妙聲到課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朗讀課文兩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 同座互讀,正音。

      3. 檢查自學生字情況,重點指導讀好“柔,訴,敲”,區別“呢,量”是多音字。

      4. 小組讀書比賽。

      5. 輕聲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聲音?

      三、課堂練習。

      1. 觀察字形,說說你的發現?

      2. 師提示重點字的關鍵筆畫,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回顧課文。

      1.游戲:找朋友。

      2.讀課文,說說課文描繪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

      二、精讀課文主體感知。

      1.再讀課文,想想你最喜歡大自然的那種聲音,為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書感受。

      3.全班交流。

      第二,三,四段構段方式相同,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一個段落重點指導,教師通過引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聲音的特點,初步了解這種總分的構段方式。其余兩段由扶到放。(注意象聲詞的讀法,邊讀邊想象描繪的意境。)

      4.朗讀全文,嘗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背誦。

      5.在老師的引導下背誦相關段落。

      三、拓展。

      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地聲音,試著像書上這樣記錄下來。寫一段話。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繼續學習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方法。

      2.激發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重點難點:朗讀課文,在讀中感受白鰭豚的特點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生字

      2、口述課文的內容

      二、精讀感悟

      本文是從兩個方面來介紹白鰭豚的:

      第一至七自然段介紹白鰭豚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

      第八、九自然段則介紹白鰭豚的進化過程,表明它是原始鯨類的活化石。

      1.第一部分的學習,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設計表格,來比較分析白鰭豚和魚類的區別。

      在學生引用相關語句的時候,教師要相機進行說明方法的指導。本文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作比較。

      可以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去讀,在讀中感悟文章的說明方法,體會作者這樣進行比較的好處,使大家對白鰭豚有更深的印象。

      2.第二部分的學習,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白鰭豚演講團”的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當做白鰭豚,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進化過程。在活動中達到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章說明方法的目的。

      3.課文學完后,可引導學生進行交流:這篇課文的說明方法與《生態金字塔》有什么異同?

      三.朗讀記憶,拓展延伸

      1.教師可引導學生討論白鰭豚在哪些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再把這些句子讀給大家聽,比賽看誰能把他讀的`快速記下來。通過這樣的形式,將枯燥困難的背誦變得有趣而簡單。

      2.教師可出示有關白鰭豚的資料袋,引導學生對白鰭豚的知識進行探索,并激發學生以“白鰭豚的自述”為題寫一篇關于白鰭豚自我介紹的短文。

      四.參考資料

      白鰭豚哺乳綱,鯨目,淡水豚科。體長1.5~2.5米,嘴長約30厘米;上下頷共有130多枚圓錐形的同型齒。頭圓有短頸,有背鰭。體背面淡藍灰色,腹面白色,鰭白色。以魚類為食。棲息在中國長江中下游一帶,洞庭湖、鄱陽湖及錢塘江也有發現。冬季常三五只成群。能發超聲波,有回聲定位能力。是中國特產珍貴動物,數量稀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理解重點詞句,緬懷鄧爺爺的豐功偉績,表達人民對偉人的一片深情。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句子,感受偉人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教具準備:電視錄像設備,投影片,資料卡片。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主要生詞。

      教學目標:初步感知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誰嗎?[點擊鼠標,屏幕出現鄧爺爺的畫像]誰來簡單介紹一下?

      2、指名學生介紹

      3、小組內閱讀鄧爺爺的有關資料。[師分發給小組資料]

      二、揭示課題,解題

      1、請同學們看段錄像。[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錄像]

      2、板書課題:23、在大海中永生

      3、解題: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三、初讀課文

      1、帶著剛才的問題,請同學們閱讀課文。

      2、小組學習,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標出本課的生字新詞,并劃出難理解的詞句。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自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寫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并按順序給課文分段。

      3、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4、聽課文錄音,再次整體感知全文。

      (1)了解鄧爺爺生前的偉大功績,聽著課文錄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問題,請同學們好好的想一想。

      [1]小組內自由討論,提出問題并解決。

      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討論

      班級交流匯報

      (2)師歸納總結學生已解決的問題和未解決的問題

      [未解決的問題:1、為什么說鄧爺爺的影響“超越時代、超越國界”?2、“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怎樣理解?3、為什么說鄧爺爺“在大海中永生”?]

      (3)這節課我們自己解決了不少的問題了,但這幾個問題還未解決,同學們說該怎么辦?請同學們說一說。

      5、課后請同學們繼續查閱有關資料,進一步了解情況。

      板書設計:

      布置作業:

      1、課后熟讀課文

      2、課后進一步查閱有關資料,以解決遺留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從三個問題入手,細讀全文。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重點句,感受鄧爺爺的豐功偉績以及人民對他的深厚感情。

      教學進程:

      一、談話直入主題,引出問題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在大海中永生》,通過閱讀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課上同學們提出了一些問題,有些我們運用課前學習的資料,通過讀書、討論已經當堂解決了。有些我們感到還需要在課后帶著這些問題,再去尋找有關資料,進一步了解情況。是哪幾個問題呢?

      指名說說,師相機出示:

      [共三個問題:1為什么說鄧爺爺的影響“超越時代、超越國界”?2、“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怎樣理解?3、為什么說鄧爺爺“在大海中永生”?]

      好!讓我們聯系自己搜集的資料,再來讀讀課文,想一想這幾個個問題自己是怎樣理解的,然后和周圍幾個同學互相交流一下。

      二、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并查閱資料。

      1、教師深入小組,適時給予指導,同時參與討論。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解決第一個問題。

      [師點擊鼠標,屏幕顯示:鄧爺爺的影響超越時代、超越國界。]

      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自己的理解。(結合查閱資料回答)

      過渡:是啊,鄧爺爺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影響超越國界。他為什么能做出這么多了不起的事呢?我們來讀讀他的這句話,體會體會。

      解決第二個問題。

      [點擊鼠標,屏幕顯示: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1)學生自讀。

      (2)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3)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那就讓我們再來讀讀鄧爺爺的這句話,好好體會鄧爺爺對祖國對人民深切的愛。

      3、學生集體有感情地朗讀。

      過渡:讓我們隨著課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別敬愛的鄧爺爺。

      4、引導學生理解第三個問題

      (1)觀看錄像,代替講讀。[點擊鼠標,播放錄像片斷:鄧爺爺的骨灰正撒向大海(第二節內容)]

      (2)指導朗讀第一節

      飛機飛向大海,帶著全國人民無限的.哀思、緬懷。深愛著祖國和人民的鄧爺爺離我們遠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讓我們各自讀第一段,想想怎么讀才能把我們的這種感情表達出來?

      學生各自認真讀第一段,隨意的發揮想象去讀,可大聲讀,可小聲讀,也可站著讀。

      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學生朗讀,師適時指導。

      (3)指導朗讀第三節

      過渡:讀了第二節,我們是不是好像也來到了大海,也在目送偉人離去?

      此時此刻,我們又會想些什么?你是不是還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讓我們各自讀讀課文的第三節,好好想想。對“鄧爺爺的影響超越時代,超越國界”這句話,你現在又是怎么理解的?

      學生讀一讀課文,小組里互相交流。

      老師參與小組討論。

      (4)指名說一說。

      這一段飽含激情的文字,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鄧爺爺的豐功偉績和深遠影響。這段話想讀讀嗎?怎么讀呢?

      由學生推薦一名學生有感情朗讀。

      讀得真好,老師聽了深受感染,也想放聲讀讀這一段,表達對鄧爺爺的熱愛和懷念,行嗎?

      師放聲讀,并漸漸轉為背誦。

      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一段,讓我們把鄧爺爺的慈容笑貌、豐功偉績永遠記在心里。

      集體朗讀。(能背的試著背)

      為什么說鄧爺爺“在大海中永生”?現在大家都理解了嗎?[點擊鼠標,屏幕顯示:為什么說鄧爺爺在大海中永生?]誰講給大家聽?

      學生同桌思考討論。

      自由發言,談談自己的理解。

      師進行小結。

      三、回顧全文,加深印象。

      本文一定有你最為感動、最覺動情的地方,請你選擇一處,反復讀讀,讀出自己的感情來。

      1、學生認真讀自己選擇的句段。

      2、指名朗讀,鼓勵學生試著誦讀。

      讀得很感人!老師還發現有些同學讀的時候很少看書,看來,他們已經把這些語句記在心里了,課后請大家把全文連起來再讀讀,試著背誦。在讀讀背背的過程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體會,新的問題,好好想想,并寫下來,好嗎?

      板書設計:

      23、在大海中永生

      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

      隨時記下讀背讀課文中的新體會、新問題。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中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并學習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稱為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稱為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又到了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的時間了。讓我們共同走進快樂讀書屋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本很大很大的書,讀也讀不完,這是什么書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讀不完的大書》。

      板書課題

      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那我們快到書中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標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容易讀錯的詞語,檢查讀音。

      3、教師詢問在讀的過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難,學生討論解決。

      4、同桌分自然段互讀課文,要求互相正音,對方讀得不流利的地方,請他再讀一遍。

      三、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

      邊讀邊畫,看看從文中你讀懂了什么?

      品讀賞析

      課件出示:大自然的鳥語花香。

      請同學看后互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互讀、互聽、互學中讀好描寫優美景色的段落,通過朗讀體會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悅心情。

      2、方法指導:這篇課文作者是怎樣表達“趣”的?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找出來

      讀了課文,有什么感想,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拓展延伸

      你見過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你享受過大自然帶給你的快樂嗎?說說你的感受。

      四、識記生字

      1、同桌互相檢查識字情況。

      2、指名讀要認的字。

      五、總結

      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六、作業

      找出寫景的文章,自己讀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里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6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陳維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2、認識6 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有一本書很大,讀也讀不完,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共同走進今天的“快樂讀書五”,從書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尋找答案吧!

      二、自由讀課文,自主感知。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職權篇內容。

      (讓學生自主選擇讀書方式,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通過初度,讓學生底可聞又出不理解。)

      (2)小組互動:

      互讀課文,進行正音。

      (3)集體交流讀書所得,了解自主讀書情況。

      (在初讀課文,前線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樹木、充裕鳥獸給小朋友帶來的快樂。)

      三、感情朗讀,理解感悟。

      (1)像一項大自然中的鳥語花香。

      (通過朗讀體會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悅心情。)

      (2)把體現小作者仔細觀察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從中感受善于觀察是一種好習慣。

      (3)啟發學生合作交流讀懂了什么,杜勒克問有什么感想,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拓展延伸

      (1)你見過大自然中的那些現象?

      (2)你享受過大自然帶給你的快樂嗎?說說你的感受。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明確寫作目的;

      2、體會詩歌在表達上的方法;

      3、朗讀全詩,進行語言積累;

      4、培養與人真誠交流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活動,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真誠。真誠的感謝,真誠的幫助,真誠的勸告,真誠的交流。怎樣才能表達出自己與別人交流時的誠意時,請聽著名作家金波的一首抒情詩——《用目光傾聽》。

      二、學習

      1、課題質疑;

      2、從第一小節中尋求答案——“用目光傾聽”就是與別人交流時,要望著對方,

      3、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充分朗讀全詩,尋找韻腳。

      4、介紹作者金波和詩體(十四行詩)。

      5、分小節朗讀詩文,說說你對詩節的感受,老師適時補充。

      6、進一步熟悉詩體,體會詩歌在表述上的方法。

      7、畫出自己喜歡的詩句,抄寫、背誦。

      三、延伸:

      在與人交往、交流中,注重眼睛的對視、目光的傾聽,真正做到以誠待人。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園地》教案05-2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乱码字幕不卡 |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第四色色色色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五月天婷婷缴情五月欧美激情 | 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