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案精華(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音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音樂的對比,我們可以了解音樂元素在表達音樂中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 引導學生以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西風之語》,啟發和教育青少年珍惜時間,熱愛生活。
3.培養學生聽音樂、觀察樂譜、表達音樂的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1. 指導學生理解音樂元素的表演。
2. 以自然舒展的嗓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的抒情情緒。教學輔助準備:鋼琴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首先,進口
課前音樂: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和秋色營造秋的氛圍和意境)
問題輸入:同學們,歡迎來到秋宮!你熟悉正在播放的那首歌嗎?你知道它的名字嗎?這首歌描述了什么季節?(秋天)這首歌里提到的熟悉的東西是什么?(冬小麥、字段?)它表現出什么樣的情緒?其實,秋天不僅是一個收獲快樂的季節,也是一個多愁善感的秋天。讓我們欣賞這首《西風之語》。
2. 風的欣賞
1. 聽錄音。
問:西風的`話語是溫暖而快樂,還是柔和而抒情?它顯示了什么速度和力量?
2. 再次欣賞歌曲的結構
老師:根據歌曲的情緒、速度、力度、節奏等方面的明顯對比,我們可以把這首歌分成一段、二段和三段。讓我們再次欣賞西風的歌詞,感受這首歌的音樂結構。
3.把短語
老師:老師唱一首歌。這首歌由幾個短語組成?
3.歌唱“風”美“風”
1. 有節奏地唱旋律
(1)觀察四個短語的節奏特征。
(2)找出構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用柯達伊的姿勢邊唱邊編音階。
(3)視唱練耳旋律,找出包含上下音階的小節。
(4)邊唱邊畫旋律線。
2. 唱的歌詞
(1)用“u”型唱旋律,糾正發音方法。
(2)了解旋律與演唱強度的關系并記錄下來。
(3)根據力度輕柔地唱歌詞。
一次老師陪同學生輕聲唱歌(糾正連接)
兩次提示呼吸。
跟著伴奏唱三遍,引導學生探索并找到唱最后一句的方法。
四次伴以飽滿的歌聲。
(4)情感教育:年復一年,充滿激情的西風來來去去,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和節日景觀的變化,最終這種慢而弱的對待把西風的期望寄托在了我們身上。有什么能提醒我們?時間飛逝,請珍惜它。
3.聲音的對比
如果我們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和更明亮的聲音來唱這首歌,會有什么效果?(唱歌引導學生體驗速度和強度對歌曲情緒的影響)歌曲的情緒已經完全改變了,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我們想讓歌曲聽起來豐富多彩,我們需要注意什么?(演唱速度、力度、旋律起伏、音色)
四、作者簡介
誰給我們帶來了這首美妙的歌?(作者簡介多媒體廣播)《西風之語》是音樂家黃子的一首短歌。黃子是20世紀30年代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早年在美國學習;貒螅趪⒁魳穼W院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他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最有影響力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管弦樂《鄉愁》、《長恨歌》、《抗敵歌》、《飄揚的旗幟》、《熱血》、《九月十八日》、《觸唇》、《思鄉》、《三愿玫瑰》等。
5、擴大
黃子老師用歌聲表達了深秋的遙遠,回味無窮,甚至有一絲傷感。許多其他藝術家也在用他們自己不同的形式來詮釋秋天。
神。你打算怎樣表現你心中的秋天?
初中音樂教案 篇2
《音樂之聲》原文
巍峨崢嶸的阿爾卑斯山,挺拔的松樹漫山遍野,云雀聲聲啼唱。高高的山巔上尚未化盡的殘雪斑斑點點,山風陣陣呼嘯。
樂聲在曠野中蕩漾響。鐘聲嘹亮。
…………
山麓下。
峰環水抱的薩爾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鱗次櫛比,莊嚴肅穆的修道院座落在綠樹濃陰中。
…………
山上。
流連忘返的瑪麗亞在山坡草地上遠眺群山,她輕盈地跳躍、旋轉,一會兒穿過小樹林,一會兒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塊石子丟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漣漪。她又向前走去,一面放聲歌唱《音樂之聲》:
群山洋溢著音樂之聲,
群山唱著古老的歌兒,
群山把音樂之聲充滿我心房。
我的心要把聽到的歌兒歡唱。
我的心想要像鳥兒從湖上飛回森林,
它的翅膀不停地撲騰;
我的心想要像小天使隨風飄出教堂,
深深地嘆息;
像在石頭上翻滾的溪水一樣歡笑;
像初試歌喉的云雀通宵達旦地啼唱。
每當我的心感到寂寞,我要到山里去,
我又會聽到過去聽到過的歌兒,
我的心又會充滿音樂之聲,
我又會放聲歌唱。
瑪麗亞佇立良久,隱隱聽到修道院傳來的鐘聲,她陷入遐思。忽然,她猛省過來,用手一拍自己的額頭,急忙拔腿就跑,沒跑上幾步,又轉身奔回撿起地上的外衣,發出一聲驚呼:“哦!”急速地跑下山來。
古老的修道院優雅、肅穆,從院里傳來陣陣唱圣詩的和諧女聲。
修道院內。
修女們從各處走來,端莊嚴肅的修道院院長、大嬤嬤貝爾塔和瑪格麗塔三人正容款步走入經堂,一起虔誠地做日常功課。
鐘聲響起,院長頂禮膜拜,眾修女齊聲唱起《哈利路亞》。
院場上。貝爾尼斯嬤嬤急匆匆走來,對院長說:“院長嬤嬤。”
院長:“貝爾尼斯嬤嬤!
貝爾尼斯不無抱怨地說:“哪兒都找不著她!
院長問:“瑪麗亞?”
貝爾尼斯:“她又跑到外頭去了。”
大嬤嬤貝爾塔生氣地:“也許……應該在她脖子上拴個鈴鐺。”
瑪格麗塔大嬤嬤對貝爾尼斯說:“牲口棚去過嗎?你知道她最喜歡牲口了!
貝爾尼斯:“我到處找遍了,想得到的地方都去了。”
院長:“貝爾尼斯嬤嬤,別忘了這是瑪麗亞,就應該到想不到的地方去找找!
院長和兩位大嬤嬤邊走邊接著談論這件事。
貝爾塔按捺不住了,她說:“哦,院長嬤嬤,這下你對瑪麗亞完全不適合當修女不會再有什么懷疑了吧!
老成持重的院長不動聲色地說:“我的困惑,主會指點我的,貝爾塔嬤嬤。”
邊上的瑪格麗塔不以為然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樣暖和!
貝爾塔固執己見地說:“我們現在不是在談什么黑羊白羊的,瑪格麗塔嬤嬤。在所有見習修女當中,我看瑪麗亞是最沒希望的。”
她們三人來到一個小院子,院長一面說著:“孩子們!孩子們!”止住了兩位大嬤嬤的爭執;一面對迎上來的眾修女說:“我們正在議論某些人申請當修女的資格問題,負責管理見習修女的大嬤嬤們為了幫助我決定……發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院長問一位戴眼鏡的修女:“你說,卡塔林嬤嬤,你覺得瑪麗亞怎么樣?”
卡塔林:“這姑娘才好呢……可有時候……”
院長又問另一位修女:“阿格塔嬤嬤?”
阿格塔:“瑪麗亞很招人喜歡,就是有時候……有點怪!
院長轉而又問:“索菲亞嬤嬤,你說呢?”
索菲亞:“哦,我非常喜歡她,可她總是愛闖禍,你們說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問道。
貝爾塔:“她說的一點都不錯!
修女們唱《瑪麗亞》:
貝爾塔(唱):她爬樹,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婭(唱):做彌撒,蹦蹦跳跳,嘴里還吹著口哨。
貝爾塔(唱):頭罩底下留著一頭卷發。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還把歌兒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準時,
索菲婭(唱):可懺悔起來倒真心誠意。
貝爾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飯挺準時。
貝爾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實就是如此。
眾修女(合唱):瑪麗亞不適合做修女。
在邊上好久沒開口的瑪格麗塔忍不住了。
瑪格麗塔(唱):我倒想替她說幾句。
院長就說:“你說吧,瑪格麗塔嬤嬤!
瑪格麗塔(唱):瑪麗亞總叫我笑哈哈。
瑪格麗塔唱到這里忍俊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其他修女也一齊放聲地笑了。
院長見狀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院長(唱):叫人拿瑪麗亞怎么辦?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瑪格麗塔(唱):叫人怎么來形容瑪麗亞?
卡塔林
阿格塔(合唱):她愛嘮叨。
索菲婭(唱):叫人難捉摸。
貝爾塔(唱):像個小丑。
院長(唱):有好多事你想開導她,
有好多事她應該懂了。
貝爾塔(唱):可她就是坐不住,聽不進你的話。
院長(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瑪格麗塔(唱):叫人拿瑪麗亞怎么辦?
院長(唱):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潔的月光?
索菲婭(唱):只要跟她在一塊,我就暈頭轉向,分不出東西南北。
阿格塔(唱):像變化莫測的天氣。
卡塔林(唱):飄啊飄的羽毛。
瑪格麗塔(唱):她真可愛。
貝爾塔(唱):她真可怕。
瑪格麗塔(唱):她像綿羊。
索菲婭(唱):她比禍害還禍害,
趕得黃蜂沒處藏。
阿格塔(唱):她比異教徒還異教徒。
瑪格麗塔(唱):時而溫柔,時而野。
卡塔林(唱):像個孩子,像個謎。
貝爾塔(唱):叫人頭痛。
瑪格麗塔(唱):叫人愛。
院長(唱):像個小姑娘。
眾說紛紜的修女們只好一齊雙手合十,仰臉向天齊唱:
叫人拿瑪麗亞怎么辦?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叫人怎么來形容瑪麗亞?
卡塔林
阿格塔(合唱):她愛嘮叨,叫人難捉摸。
貝爾塔(唱):像個小丑。
眾修女(唱):有好多事你想開導她。
有好多事她應該懂了。
院長(唱):可她就是坐不住,
貝爾塔(唱):聽不進你的話。
瑪格麗塔(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眾修女(唱):叫人拿瑪麗亞怎么辦?
突然“砰!”的一聲開門聲,接著一陣急促而響亮的腳步聲打斷了修女們的爭論。
瑪麗亞像陣風似的跑進院子,她把衣服往地上一扔騰出兩只手來,飛快地按兩下抽水唧筒的手柄,又用雙手趕緊承接住水管里流出來的水胡亂地往臉上抹了一把,再撿起衣服三腳兩步地沖到院長的面前。
突然,她發覺眾修女嚴肅而毫無聲息地注視著她的舉止。她連忙放慢砰然作響的腳步。立定之后,她小心翼翼地向旁邊探視修女們,看到大家都以嚴厲的眼光看著她,便搖了搖頭無奈地走了。
表情各異的修女們合唱最后一句:
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潔的月光?
大家就這樣散了。
《音樂之聲》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劇本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寫法。
2、學習用語言、動作、表情描寫表現人物。
3、感受環境描寫的作用。
4、體會課文的畫面感。
教學重點:
1、理解劇本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寫法。
2、學習用語言、動作、表情描寫表現人物。
課前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音樂之聲》視頻、音頻
2、(學生)自學課文字詞反復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音樂之聲》中的插曲《鈴兒響叮當》。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主人瑪麗亞熱愛歌唱,并以音樂的形式表達出她對祖國的熱愛,今天,我們共同走進瑪麗亞的音樂世界,體會她無拘無束的快樂天性及偉大的愛國情懷。
(二)簡介影片
根據音樂劇改編而成的電影《音樂之聲》取材于1938年法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薩爾茨堡地方有個馮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個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師的妻子瑪麗亞,在德國并吞奧地利之后,組成了家庭合唱團,到處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影片以善良美麗的瑪麗婭,奧地利美麗迷人的秀麗風光,及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打動了全世界觀眾的心,本片獲得了1965年第38屆奧斯卡影片獎。
(三)、了解劇情
思考:課文可分為幾個場景?每個場景寫什么?
明確:全文共有兩個場景:
第一場景:(開頭至“急速地跑下山來”)在薩爾茨堡的野外,瑪麗亞忘情于山上的風光,縱情歌唱。
第二場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結尾)在修道院內,寫眾嬤嬤對瑪麗亞的議論。
(四)、劇情表演
第一個場景表演:
由一個女學生表演主角“瑪麗亞在薩爾茨堡的野外,瑪麗亞忘情于山上的風光,縱情歌唱”的情景。(歌詞可以讀)(播放背景音樂《音樂之聲》主題曲)
第二個場景表演:
由八名女同學分別表演瑪麗亞、修道院院長、貝爾塔、瑪格麗塔、貝爾尼斯、卡塔林、阿格塔、索菲亞在修道院內的'情形。(歌詞可以讀)(放背景音樂《鈴兒響叮當》《哆來咪》)
學生點評表演。
(五)人物形象分析
我們認識一個活潑自由、熱愛生活、音樂、心地善良美好、有豐富情感的少女,那么,院長及眾嬤嬤眼中的瑪麗亞是什么樣的姑娘呢?
(明確:在眾嬤嬤眼中瑪麗亞天性活潑,熱愛歌唱;不守常規,無拘無束;純真歡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樂,也總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她十分可愛又讓人頭痛,旣悂喿杂苫顫姷男愿,是與修道院的環境和要求極不協調的,因此她們認為她不適合當修女。她們對瑪麗亞非常喜愛而又無所適從。)
(六)問題探究,深入賞析:
1、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對女主人公形象的正面描寫,哪些是側面描寫,有什么藝術效果?
(第一個場景以及第二個場景結尾瑪麗亞回到修道院時的情形,是對瑪麗亞形象的正面描寫;第二個場景中院長與眾嬤嬤的對話和對唱,則是側面描寫。
課文對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輔相成,從不同角度塑造了瑪麗亞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側面描寫很見藝術功力:它豐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將正面描寫難以表現或無法表現的豐富內容,簡練而藝術地加以表現;活潑風趣的議論,增添了輕松歡快的喜劇氣氛。)
2.課文是怎樣體現音樂故事片的特色的?
(課文作為電影劇本的節選,其中瑪麗亞的內心獨白式的縱情歌唱,具有濃郁的抒情風格;眾嬤嬤對白式的、帶有夸張的歌唱,則富有喜劇風格。二者都體現了《音樂之聲》的音樂故事片的特色,而后者突出地體現了音樂故事片常有的喜劇色彩。)
3、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作“皎潔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認為這樣的比喻恰當嗎?為什么?
(恰當。院長唱詞的意思是說拿瑪利亞毫無辦法,這正如人們無法抓住“天上的云彩”和“皎潔的月光”。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做這兩件事物,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瑪利亞自由活潑的性格和眾嬤嬤對瑪麗亞的由衷喜愛而又無所適從。)
4、《音樂之聲》的成功之處:畫面美------形象美-----音樂美——
畫面美-----景物秀麗明快
形象美——活潑快樂天使瑪麗亞
音樂美——音樂悠揚動聽
(七)音樂欣賞:《鈴兒響叮當》、《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哆來咪》
(八)小結:結束語:享有“音樂之鄉”之稱德薩爾茨堡是音樂大師其特的故鄉,濃郁的音樂氛圍使這一片優美的自然風景更具靈氣。影片體現出來的真善美是獻給人類靈魂的聲響禮物,這種美我們將繼續傳唱!
《音樂之聲》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精彩之處:
第一、這節課是《音樂之聲》的第二課時,任老師抓住瑪利亞形象的分析,教學目標明確。還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整合復習人物描寫方法及作用。她讓學生找出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人物描寫片斷,并進行了人物描寫的寫作訓練。課堂中由瑪利亞形象的分析,引出人物描寫的總復習,將零碎知識整理,使之系統化,并教給了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方法。我想這一教學思路,既夯實了語文基礎知識,又培養語文分析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第二、課堂上小練筆,設計恰當。練筆內容是“你眼中的老師”肖像描寫。這一教學環節的設置,既訓練了人物描寫方法,又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系,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這節課值得討論的問題有:
第一、總結瑪利亞的形象前,能否將文中描寫瑪利亞的典型語句找出朗讀,并分析其性格,體會描寫的好處,為后邊復習描寫人物方法的特點和好處做好準備。
第二、學生的即興片段訓練。學生的片段訓練只有正面描寫,沒有側面描寫,老師能否為其續寫,加進側面描寫,并簡單提及白描手法,使學生對人物描寫的方法有較全面系統的認識。
第三、這一單元是戲劇單元。在分析瑪利亞形象時,能否加上戲劇沖突,也可引發學生討論你身邊有無瑪利亞這種性格的人,你是怎樣看待的。
這次活動我收獲頗多,各個學科的特點不同,老師的風格各異,他們的干練、典雅、活潑……讓我很受啟發,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還應多鉆研,力爭提高教學水平。
初中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要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讓學生獲得心理的滿足、情感的共鳴,陶冶他們的情操。
2.構建音樂“情感教學”模式,以教材為依托,把握情感核心,達到育人的目的。
重點、難點:
1、調動學生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
2、通過情感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教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請問同學們平時都通過哪些手段和方法來欣賞音樂的?
。▽胝Z:在大家的記憶中我們平時一般通過觀看電視,vcd,dvd和聽收音機,錄音機,mp3 ,現在還有電腦來獲得對音樂的欣賞,今天老師要讓大家換一種方式來欣賞和感悟音樂,引出今天的課題—《讓我們用心感悟音樂》)——(展示課件)
(二)欣賞與實踐
1、介紹一位著名的聾啞舞蹈藝術家—邰麗華并觀看她的代表作品《千手觀音》——(展示課件)
通過認識這群特殊的人,使學生在為表演者優美的舞姿折服的同時,初步感悟音樂和感悟人生!ㄇ楦袖亯|)
2、在一個感人故事之后,馬上進入主題《感恩的心》
故事根概: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于是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
(1)、先讓學生初步欣賞歌曲《感恩的心》;(展示課件——教師范唱)
(2)、然后教師一邊教唱歌曲和一邊手語;(教師示范——學生試學)
。3)、讓全體學生起立和教師一起用手語演繹《感恩的心》
。ㄗ寣W生親身體驗感受、直觀感知,聽唱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形成藝術的審美施教法,實現教學目的 )
3、欣賞《天路》
愛,就是如此偉大也許身邊小小的細節你并未留心,但它無時無刻都陪伴在你身邊.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讓愛繼續伸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展示課件)
4、 欣賞《天亮了》(展示課件)
再由韓紅的另一首歌《天亮了》講述又個讓人感動的故事,進一步讓學生獲得心理的滿足、情感的共鳴,陶冶他們的情操,引導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以積極的姿態認真學習,面對人生。
(三) 課堂小結
教師展示本堂課的寄語: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謝父母、感謝師長、
感謝同學、感謝親朋!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讓這世界永遠充滿著愛!
(四) 作業布置
1、給父母演唱《感恩的心》
2、主動做家務。
初中音樂教案 篇4
一、課題:
我們的牧場(人教版七年級)
二、課時:
2課時
三、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我們的牧場》,感受柯爾克孜草原音樂的特點;根據歌曲《我們的牧場》即興創編。
四、教學目標
通過聽唱、舞蹈表演等形式,學唱歌曲《我們的牧場》,使學生充分感受草原民族音樂的特點,喜歡新疆柯爾克孜族音樂。激發學生了解新疆、熱愛新疆的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探索和體驗草原民族所特有的音樂風格和特點,有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根據《我們的牧場》音調進行創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五、教學重難點
柯爾克族音樂風格的特點及根據歌曲《我們的牧場》進行創編。
六、教學準備
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遼闊的草原》。多媒體課件、合成器、庫姆孜琴、民族服裝等。
七、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猜民族
師:首先請大家欣賞三個音樂片段并說說你聽到的音樂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
生:藏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學生不知道)。
師:同學們剛剛聽到的第三個音樂片段是新疆的柯爾克孜族音樂。大家知道這個民族主要
生活在新疆什么地方嗎?想了解這個民族嗎?
生:想。
師:老師今天專程請到了一位客人,請他來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柯爾克孜這個民族,大家歡送不?
(二)該學生自我介紹本民族
生:我叫阿孜古麗,來自柯爾克孜族。我們這個民族主要生活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目前人口約有十七萬人,主要分布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阿合奇、阿克陶、烏恰縣及伊犁地區的新源、特克斯鞏留等地,歡送大家到我們柯爾克孜草原去做客。
(三)教師介紹柯爾克孜族
師:今天我們就和阿孜古麗同學一起走進柯爾克孜族,并了解一下他們的`民族風情。(課件展示) 1.壁掛:它是柯爾克孜民族手工藝品及家庭必備的裝飾,也是小伙子選擇新娘的重要條件。
2.追姑娘是柯爾克孜族在喜慶集會和婚嫁喜事時舉辦的傳統活動,同時也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和求婚的一種最正確時機與方式。
3.《瑪納斯》:《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也是我國三大史詩之一,在
國內外享有盛名,被譽為民間藝術的奇葩。居素普·瑪瑪依被國內外專家稱為“當代荷馬〞,也是唯一的一位能唱8部20多行《瑪納斯》史詩的大瑪納斯奇。
4.服飾:柯爾克孜族主要聚居在帕米爾高原上,所以他們的服裝有高原的特點。由于從事畜牧業,所以他們的服飾多用牲畜的皮毛制作,服飾艷麗多彩。
5.庫姆孜樂器:柯爾克孜語,意思是“奇妙之口〞,是一種全木質三弦彈撥樂器,民間有句諺語說:“伴著你生與死,是一把‘庫姆孜’琴。〞琴型有七、八種之多。
師: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養一方藝〞,柯爾克孜族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音樂,造就了他們勤勞善良、憨厚質樸、勇敢剽悍、充滿智慧的品格。
(四)欣賞、學唱歌曲《我們的牧場》請大家和我一起來感受柯爾克孜族的歌曲,聽一聽這歌聲會把我們帶入怎樣的情境中?
1.聽柯語演唱
師:聽完這首歌曲后大家能不能談談對歌曲的感受。
生:(發言)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我們就一起來學唱。
2.教師范唱
師:下面老師為大家用漢語演唱一遍。同學們聽老師唱得好嗎?
生:好!師:謝謝同學們對老師的夸獎,我相信你們唱得會比我更好。
3.視譜教學
師:下面老師唱譜,請同學默唱歌譜。
師:會唱的同學唱歌譜,不會的學生可以用“啦〞模唱。
4.填詞演唱
(1)朗讀歌詞
教師: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并感受歌詞的美。
(2)聽琴填詞演唱
教師:學生說出不好演唱的地方,教師進行教唱。
5.穩固歌曲
師:下面我們做個游戲叫接龍演唱,老師唱一句同學們接一句。師:下面請你們分成四大組,一組一句來接龍。
6.總結草原音樂的特點
師:有誰可以總結今天我們學唱的歌曲的特點呢?
生:旋律比擬歡快,優美動聽。
7.有感情地演唱
生:用情演唱歌曲《我們的牧場》。
(五)聽歌曲《我們的牧場》即興創編師:同學們唱得真棒。老師都被你們的歌聲所感染了。
想給大家表演一段柯
爾克孜舞蹈了。同學們你們想看老師表演嗎?(利用學生演唱歌曲的同時教師換好柯爾克孜服裝)
生:想……鼓掌師:下面你們想不想表現這段音樂呢?
生:想啊……
師:大家就根據這首歌曲進行創編,比方:詩詞創編,舞蹈創編,游戲創編,雙簧,樂器等。
師:巡視與學生共同參與活動。(師生互動)各小組同學根據《我們的牧場》中的音樂,相互商量、現場即興創編。(庫姆孜樂器彈唱、舞蹈表演、游戲追姑娘、創編歌詞、口哨表演)
(六)總結
學生小結:學生談自己在這節課上所學到的知識。
初中音樂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七子之歌》
教學目標:
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關歷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礎上,深化學生對祖國母親內涵的理解,能夠用適當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現熱愛祖國的赤子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歌曲的演唱處理,表達歌曲的內涵。
教學準備:鋼琴、磁帶、錄音機、圖片、地圖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
教學目標:
1、聆聽《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比較說出樂曲在音樂表現方法上的異同。
2、聆聽交響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夠想象音樂的意境,并判斷幾個基本的音樂表現手法
出現的先后次序。
教學重點、難點:比較音樂表現方法的異同。
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
第二單元《天山之春》(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新疆之春》《烏夏克木卡姆達斯坦間奏曲》《褐色的.鵝》
教學目標:
1、了解新疆民歌的風格,并對新疆音樂感興趣。
2、聆聽三首樂曲,能感受、體驗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彈唱及小提琴齊奏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新疆各種樂器;
2、感受體驗樂曲情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喀什的春天》
教學目標:
1、了解新疆民歌的風格,并積極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
2、認識新疆民族樂器熱瓦甫及其彈唱形式。
教學重點、難點:感受新疆音樂風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青春舞曲(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明朗活潑的情緒演唱《青春舞曲》,并積極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用器樂的形式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譜。通過外延,加
深感受:
。1)掌握新疆民歌的節奏型
。2)在實踐中感受音樂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鋼琴
初中音樂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有興趣地演唱《唱臉譜》,并能用簡單的京劇形體動作參與表演活動。
2.了解京劇行當中凈角及其臉譜等相關京劇知識。
【教學重點】體驗歌曲中京劇音樂風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三單元——梨園金曲。首先我們一起來回顧我們上節課已經
學習過的內容:京劇的行當分為——?
生:生、旦、凈、丑。
(板書:京劇的行當——生、旦、凈、丑)
師:今天我們更多的聽到流行歌曲,在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京劇的元素,請同學們看一看視頻,同時思考一個問題:這首歌曲中使用了哪些京劇的元素。
。ò鍟菏裁词菓蚋瑁
二。新課
1.歸納流行歌曲中戲曲元素的使用
師:首先請大家欣賞三段流行歌曲片斷,注意這些歌曲有什么特點。
第一段:李宇春演唱會〈北京一夜〉片斷。
。úシ爬钣畲貉莩獣幢本┮灰埂灯瑪唷W生好奇地在觀看,完畢鼓掌)
師:第二段:周杰倫演唱〈蘭亭序〉片段。
(播放周杰倫演唱〈蘭亭序〉片段。學生若有所思地在觀看,完畢鼓掌)
師:第三段:搖滾樂隊“零點樂隊”演唱〈粉墨人生〉的歌曲演唱:
。úシ拧傲泓c樂隊”演唱〈粉墨人生〉。學生認真地在觀看,完畢鼓掌)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不同風格的演唱,現在我們來歸納一下,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都采用了京劇的元素。
師:哪些京劇的元素,能說的更具體一些嗎?
生:旦角的唱腔:武場的鑼鼓經:西皮唱腔:京劇劇目和人物等。
師:我們已經學過京劇中的四大行當,請問是哪四種?
生:生、旦、凈、丑。
師:凈角所扮演的人物有什么特點?
生:性格剛毅、勇猛、魯莽、奸詐,正反面形象都有。
師:凈角有一種特殊的化妝方式——臉譜。
。ò鍟耗樧V是京劇凈角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式)
師:上節課老師曾布置過查找有關資料的作業,現在請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生:展示和交流臉譜圖片和畫片。
師:(邊展示多媒體邊講解)臉譜有很多種顏色,簡單地講,紅色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色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白臉含有貶義,代表兇詐;金臉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除顏色外,臉譜的勾畫也是有類似的象征意義的,有的紅臉,有的黃臉,臉譜中面積的大小不同標志著陰險狡詐的程度不同?傊,顏色代表著性格,而不同的勾畫法則代表著性格的程度。
臉譜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勾臉也具有很高的技術性。像書法和繪畫一樣,用筆要準確,才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2.欣賞幾種不同表演形式的《唱臉譜》
師:三位同學把自己查找的有關臉譜的資料與大家進行了交流,F在我們欣賞一首歌曲——《唱臉譜》。請大家聽聽歌里唱了些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第二,這首歌曲與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ɑ顒樱盒蕾p獨唱《唱臉譜》,完畢鼓掌)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由青年歌手杭天琪演唱的《唱臉譜》,現在請回答第一個問題: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生:唱了京劇的臉譜:
師:有什么顏色記得嗎?
。ɑ顒樱号c學生一起憶記歌詞)
(師唱)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師:這首歌曲與我們平時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
生:加了一些京劇的風格。
師:那位同學還能具體地說一說,那些地方最能凸顯出京劇的色彩?
生:從“藍臉的竇爾墩”那兒開始。
師:歸納:這首歌是用京劇的素材創作的一首歌曲,近年來這種體裁非常受歡迎,我們把它稱為戲歌或者叫京歌,很多電視劇、歌曲都用了這種體裁。
師:《唱臉譜》這首歌曲后半段的旋律取材于京劇音樂西皮唱腔音樂的素材。
。ɑ顒樱豪蠋煻嗝襟w播放旋律片斷)
師:由于它是一首具有戲曲風格的歌曲,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演唱它。戲曲演員唱、小品演員也唱,唱歌的演員也能唱。老師錄了兩段精彩的片斷供大家欣賞。請大家再次欣賞時不要忘了記記歌詞,跟著唱一唱。
請欣賞欣賞有京劇演員演唱的《唱臉譜》片斷。
(活動:欣賞《唱臉譜》B段)
3.練唱歌曲
師:大家都非常喜歡唱這首歌,它也非常容易上口。聽過幾次后,你們試試能不能跟著唱一唱。
(活動:練唱《唱臉譜》后半段。)
師:你們認為這首歌當中最有特點,或者說最難學的是那一句?
生:“啊——”(指結束處的'拖腔)
師:長長的拖腔正是戲曲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其實,只要掌握了京劇的板式,就不覺得難了。如: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老師示范擊拍演唱,學生陸續附和著跟唱)我們再來試一試最后一句的拖腔,注意老師手勢會給你換氣的提示。
。ɑ顒樱豪蠋煄ьI學生練唱歌曲,學生在老師的手式指揮下,能按拍跟唱最后一句的拖腔)
師:大家又有進步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老師手勢中給你換氣、“轉彎”的提示。
。ɑ顒樱涸俅问痉吨v解,練唱,并不斷針對學生在練唱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提出要求,學生能演唱歌曲,雖還不夠熟練,但都表現出對學唱歌曲的興趣)
師:京劇中的拖腔非常有韻味,我們再聽一次。
(活動:播放音樂片段,再次帶領學生進行來練唱,并進一步提出練唱結束句拖腔的新要求。)
師: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生:兩個部分,分別是……
師:這兩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同學們可以分組討論一下。
(活動: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參與并引導)
師:每組請選代表總結各部分的特點。
生1回答(第一部分的特點:女生齊唱,以外國人的角度評價京劇,旋律有流行歌曲的特點,生動有趣,容易學唱)
生2回答(第二部分采用了凈角的西皮唱腔,渾厚流暢,介紹了京劇的經典劇目和人物臉譜,最后一句拖腔有濃郁的京劇韻味,難唱)
師:同學們總結的非常好,(展示多媒體,總結兩部分的特點和難點)
師:下面老師用鋼琴為你們伴奏一次,要學會聽前奏。
。ɑ顒樱河娩撉侔樽鄮ьI學生練唱歌曲。學生基本能演唱全曲,但結束句的演唱還不是十分好)
師:上節課老師教了你們一個京劇表演中的動作,還記得嗎?
。ɑ顒樱簭土暋傲料唷、“走臺步”、學習新動作。簡述、示范動作要領,學生模仿。)
師:現在,我們來加上這些動作來唱一唱。
。ɑ顒樱簬ьI學生在歌曲表演中加上簡單的京劇身段動作,進一步體驗京劇音樂的風格特征。學生興趣濃厚地模仿、習練,很開心也愿意參與。)
師:請幾位同學來做做動作,其他同學合著音樂再練唱一次。
。ɑ顒樱壕毘枨。)
師:現在,哪位同學能帶頭為大家表演一下?
。ɑ顒樱阂粚W生舉手,全體掌聲鼓勵。學生提議邀請其他同學參與表演,老師表示贊許。四名學生出來為大家表演,其他同學伴唱。臺上和臺下氣氛活躍,完畢掌聲)
師:謝謝四位同學的表演。現在我們來對他們作一個評價,看看他們的表演有什么優點,還有什么不夠的地方。
生1:某某同學做的不象,某某同學好像做得好看一些。
生2:我覺得他們沒合上節奏。
師:你覺得他們什么做得不夠好?
生:他們的亮相不和節奏。
師:老師給你一段鑼鼓點,請你為大家示范一下,好不好。(全體大笑、掌聲,學生不好意思,不敢上臺表演)
師:這樣吧,大家來演奏一句剛才的鑼鼓經,老師來表演好不好?
(活動:示范講解,學生模仿,掌聲)
。ɑ顒樱涸俅沃v解表演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講解動作要領,示范,學生后排與前排換位,再次合音樂練唱。)
三。小結
師:今天我們主要學習和了解了凈角的主要特點,你們回去后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人物來畫一畫臉譜,或者做一些臉譜圖案的手工藝品互相交流或展示,臉譜的特點請表現出來,臉譜的色彩和花紋有什么特點?
生:顏色很鮮艷,對稱。
師:以前,同學們都不了解京劇所以不喜歡京劇現在,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后,你們有哪些收獲?哪些感想呢?請大家討論一下,一會兒與大家一起交流。
。ɑ顒樱簩W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分別巡視各小組,了解討論的話題。氣氛活躍,學生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
師:同學們:京劇是我們的國粹,她像一杯濃濃的香茶,只要你去細細的品味,定會是你感到回味無窮。希望你們都能做一個小戲迷。多聽多唱多體會,你會慢慢地喜歡上它,宏揚民族藝術,我們也有責任。好,謝謝同學們的精心準備和熱情參與!
初中音樂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充分利用農遠資源,通過律動、音樂欣賞、動作創編等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歌曲。通過擊拍的方式練習三拍子的節奏,將強弱弱的節奏規律帶入到歌曲演唱中,感受優美恬靜的大海。
(二)重點、難點
重點:歌曲節奏、音準及情感的把握
難點:動作創編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示范法
(四)教具準備
光盤、圖形譜
(五)觀看教學光盤
教學光盤中的教學程序有以下五部分:
1、 導入新課 (帶領學生齊做《小螺號》的律動,觀看光盤中大海的景色)
2、 新歌教學 (跟著光盤里的老師學唱歌曲)
3、 動作創編 (觀看光盤里學生的表演)
4、 鞏固練習 (回憶并齊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5、 全課小結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光盤中畫面內容
當地教師活動
當地學生活動
兒童歌曲《小螺號》
帶領學生做律動
學生跟著老師齊做律動
大海的景色
提問學生“在畫面中看到了什么,大海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
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光盤中畫面內容
光盤中教師活動
光盤中學生活動
當地教師活動
當地學生活動
播放歌曲《!
提問學生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
聆聽歌曲,思考問題并回答
讓學生聽清楚光盤中教師的提問
回答光盤老師的問題
出示圖形譜
帶領學生學唱簡譜
學唱簡譜
帶領學生跟著光盤老師學唱簡譜
逐句學唱,跟著光盤里的`琴聲完整演唱曲譜
帶領學生學習歌曲
朗讀歌詞,分段演唱歌曲
利用光盤教唱歌曲并個別抽查
有節奏的熟讀歌詞,融入情感完整演唱歌曲
提問學生“你想對大海說些什么?”
回答問題,紛紛表現對大海的熱愛。
(三)知識拓展
光盤中畫面內容
光盤中教師活動
光盤中學生活動
當地教師活動
當地學生活動
《!返谋硌
提問學生怎樣用形體動作表現歌曲
表演歌曲《!
啟發學生為歌曲創編動作
發揮想象力,利用自己創編的動作來表演
彈琴帶領學生齊唱《大海啊,故鄉》
演唱歌曲
提示學生,回憶學過哪些有關與“!钡母枨。
回答問題并齊唱《大海啊,故鄉》,感受海邊生長的小朋友對家鄉的熱愛。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首新歌《!,看到了大海美麗的景色,使我們對大海有了更多的了解,就讓我們在這優美的歌聲中結束本次的音樂旅程吧!
初中音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欣賞、感受與“母愛”有關的藝術作品,引發學生的關注與思考。
2學習歌曲《搖籃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導學生用有氣息支持的連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緩,恬靜,安逸的情緒學唱這首世界著名的藝術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摯的母愛,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重、難點:
1裝飾音的唱法;
2引導學生用“輕、暗、柔”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
3附點節奏唱法,節拍的強弱處理;
教學方法:
啟發法、聽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創新法、探索體驗法
教材分析
《搖籃曲》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風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兩個樂段構成,方整性結構,每個樂段兩個樂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強弱弱的舞曲風格,搖擺韻律。音樂中富于徐緩的敘事語氣的旋律,再加上裝飾音的運用,表現出那充滿無限溫存慈祥的萬千柔情。并勾畫出一副母親對孩子親切祝福的'動人畫面。也表達了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母親對孩子的愛。
《搖籃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親在搖籃旁為撫慰嬰兒安靜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體裁。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都有他們自己的搖籃曲。許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寫過這類歌曲。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感受
1師彈奏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學生合唱。
師: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當你們聽到或唱起這首歌時,你們的心情怎樣?
有什么樣的感受?請幾個學生談談自己演唱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師:是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只有媽媽的愛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所以,許多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都以不用的藝術形式來歌頌偉大的母愛。剛才我們唱的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就是以優美的旋律來歌頌母愛的。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和畫家是如何表現母愛的。
2學生欣賞古詩《游子吟》及圖片:
師:在我們中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在他50歲的時候寫了一首歌頌母愛的詩,這首詩膾炙人口,流傳至今,不知你們學過沒有?有哪位能朗誦一下這首詩?
師生合作進行配樂朗誦,老師彈奏《搖籃曲》的旋律,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游子吟》。
師生共同討論這首詩的含義和所要表達的情感。
師:兒行千里母擔憂,這首詩抒發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以及孩子對母親濃濃的感激之情,你們從小長這么大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你們帶大,同學們想一想,你們還在襁褓之中時,躺在搖籃里,母親一邊哼搖籃曲,一邊哄你們睡覺,那種情景多么溫馨、甜美,今天我們就要學一首關于母愛主題的歌曲《搖籃曲》。
二、學習新課(展示歌片)
1、師彈琴范唱歌曲《搖籃曲》
2、 介紹《搖籃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學生欣賞范唱歌曲《搖籃曲》,然后隨琴聲心里哼唱歌曲《搖籃曲》。
4、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唱歌曲,采用聽唱法學唱《搖籃曲》。
5、師:這首歌曲表現的情緒非常溫馨、靜謐,表現了媽媽對寶寶的無限柔情,引導學生用有氣息支持的連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
6、師生共同討論這首歌曲所表達的內涵,同學們,你們在唱這首歌時,仿佛看到了什么?
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親懷抱里的嬰兒,或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體會一下,帶著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再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三、創作與表演
1、師生共同討論:把《搖籃曲》編成音樂劇,請幾位同學進行表演。
四、欣賞中外《搖籃曲》
1、舒伯特《搖籃曲》
2、東北民歌《搖籃曲》
比較兩首歌曲的異同
(一)討論得出兩首歌曲的不同點:前者直接抒發內心的情感,后者通過環境描述含蓄地表達情感。
(二)總結中外搖籃曲的特點:
a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
b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祝福和希望。
c伴奏音型多模仿搖籃擺動的節奏。
。ㄈ┛偨Y得出:《搖籃曲》是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
四、小結
1、通過你們的表演和演唱,讓我感到你們與媽媽的之間的愛是那么濃厚,是啊,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母親付出了許多許多,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忙碌的身影,你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你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濃濃的母愛,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學生每人對媽媽說一句心里話。
2、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就讓我們帶著對媽媽的深深的愛再一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五、本課在音樂中結束
初中音樂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1、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的相關知識,瑰麗的電聲-初中音樂教案。
。、欣賞樂曲《夜鶯》。
。、對比欣賞古箏獨奏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的片段。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的相關知識。
。、欣賞《夜鶯》,感受電聲樂隊的音響效果,對現場演奏的電子音樂也有一定的了解, 同時激發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
3、通過對比欣賞古箏演奏的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片段的感受、體驗我國古典音樂的美感和電子音響合成器的效果。
教材簡析:
。薄⒐殴~獨奏《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繪了夕陽西下、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而歸的喜悅情景。全曲大致可分為三段。本課欣賞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慢板。旋律悠揚如歌,平穩流暢。第二段,音樂速度加快,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的歡快情緒。
2、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以奇妙的音響模仿古箏的演奏,以及大自然的各 種聲音,使這個樂曲增添了現代的氣息。
。、樂曲《夜鶯》中加入了中國的竹笛。笛子用悠揚、清越的音色模擬了夜鶯的叫聲。月夜下,空曠的原野中夜鶯開始歌唱,然后清朗的鋼琴加入進來略帶遲疑,小心翼翼的奏響,如同一個深夜未眠的人,遠遠聽見夜鶯的歌唱去尋訪又怕擾飛了夜鶯。整首曲子優美動聽,具有獨特的魅力。
教學重點:對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激發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從學生熟悉的樂器電子琴入手,引出電聲樂隊與電子音樂的概念。再通過樂曲《夜鶯》的欣賞和古箏演奏的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片段的對比欣賞進一步加深對電子音樂的理解,同時明白各種樂器和電子音樂是不可相互取代的。通過學生的感受、體驗、對比等多種方法,使學生了解電聲音樂知識的相關知識,提高音樂的辨別和感受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請同學們說說電子琴的功能。
2、電子琴:可以模仿許多音色,可以存儲數十種舞曲的節奏型,并且每種節奏型還可以在進行各種音色的變化(聆聽華爾茲、探戈、迪斯科等舞曲的節奏型)。
3、教師用電子琴的不同音色(鋼琴、小號、小提琴等)演奏相關片段讓學生聽辨,模擬鼓聲、海浪聲及鳥叫聲讓學生感受電子琴的豐富音色。
4、介紹電子音響合成器:一種能夠產生各種復雜音響的電子樂器系統。
二、電聲樂隊電子音樂的介紹
1、提問:1)同學們知道有哪些電聲樂隊?
2)電聲樂隊一般有哪些樂器組成?
2、歸納:1)電聲樂隊的概念:指電子樂器為主組成的樂隊。電子樂器指運用電子元件產生和修飾音響的樂器。
2)簡單介紹、電吉他、電貝司,音樂教案《瑰麗的電聲-初中音樂教案》。
3、播放關于介紹電聲樂隊的相關影片片段。
4、電子音樂:即電子合成音樂,指運用電子方法產生和修飾的音樂。
三、欣賞《夜鶯》
1、聆聽引子
思考: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它模擬了什么聲音?
歸納:樂器是中國的竹笛,它模擬了夜鶯的叫聲。
2、作者介紹
雅尼:希臘血統的美國音樂家,被稱為“世界一流鍵盤奇才”,是一個用音樂講述生活的人。
3、作品簡介:《夜鶯》是一首充滿中國古典音樂情調的現代電聲音樂作品,是雅尼為華人而作的,全曲洋溢著中華民族的風格。
4、學習樂曲的兩個主題音樂
1)、學唱第一主題
2)、聆聽第二主題
5、欣賞樂曲《夜鶯》
思考:你對雅尼的這種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有什么看法?
歸納:作品將高雅的古典交響樂與絢麗的現代電聲樂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得現場演奏效果很好。
三、古箏演奏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
1、 聆聽電子版的'《漁舟唱晚》的片段。
思考:電子版的《漁舟唱晚》采用了什么樂器的音色演奏?同時還加入了什么音響?
歸納:采用了古箏的音色演奏,還加入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使這個樂曲增添了現代的氣息。
2、 古箏:中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最早見于《史記》記載。
3、 聆聽古箏獨奏《漁舟唱晚》的片段。
思考:1)這首曲子的片段帶給你怎樣的音樂意境?
2)比較古箏演奏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感受其不同的效果,說說你喜歡哪種樂器演奏,為什么?
歸納:古箏用悠揚如歌、平穩流暢的抒情性樂段展示了優美的湖光山色。
古典樂器與現代電聲各有不同的優點和魅力,互相不能完全替代。
四、小結
高科技手段的電聲音樂與其他音樂具有同樣的魅力,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電子音樂越來越普及,接觸的面越來越廣,希望同學們在課余能多關注和參與電子音樂的發展。
從學生熟悉的樂器入手,激發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學習電聲音樂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電聲音樂有所了解。
通過分析欣賞《夜鶯》,讓學生感受古典交響樂與絢麗的現代電聲樂巧妙結合的美感,同時對現場演奏的電子音樂也有一定的了解。
通過學唱和聆聽兩個主題音樂,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聆聽電子版的《漁舟唱晚》片段,提高學生的聽辯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
通過古箏演奏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的對比欣賞,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古典音樂的美感和現代音樂的時代氣息。
初中音樂教案 篇10
學校:大龍中學
授課人:xx
授課班級:九年級(1)班
教學內容:唱歌《紅河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分析歌曲《紅河谷》的速度、力度、節拍特點,從而體會歌曲的深情,感受歌曲樸實無華、感情真摯而深沉的風格。
2、過程與方法: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且背唱歌曲《紅河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比聆聽《紅河谷》合唱版,啟發學生初步感受多種演唱形式的音樂魅力。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歌曲,引導學生有感情(樸實無華、真摯而深沉)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弱起小節的了解、切分節奏的掌握。
教學方法:講解法、示范法、聽唱法、練習法、比較法、直觀法。
課型:新授課。
教具:鋼琴、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依次播放PPT圖片1—7張,學生觀看,同時播放音樂,教師采用提問方式導入課題。
師:根據播放的音樂及你們看到的圖片,同學們猜猜看,今天我們學習的音樂將與哪個洲的哪個國家有關呢?
生:北美洲的國家---加拿大。(結合圖片簡介加拿大)
師:有誰知道剛才你們聽到的音樂叫什么名字?
生:《紅河谷》。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同學習歌曲《紅河谷》。
三、新課教學:
。ㄒ唬都t河谷》歌曲學習
(1)播放歌曲《紅河谷》,學生認真聆聽并在譜例上標記出換氣記號,聽后回答問題。
師:在歌曲中大家一共標出了幾處呼吸記號?分別標在哪里?
生:7處。
師:歌曲共有幾句?
生:8句!
師:有重復的地方嗎?
生:有,前4句和后4句是一樣的'。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由于前4句和后4句的旋律是完全重復,所以這首作品屬于由四個樂句構成的單樂段結構(一段體結構)
師:歌曲的旋律特點是什么?
生:歌曲的音域不寬,第一、二句開始的三個音為連續的跳進,表現了留戀的深情,第三、四句與前面的銜接處也是跳進式的起伏,整首歌曲結合歌詞來看,歌曲表現出了優美抒情略帶感傷的情緒。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對歌曲的譜例進行分析,找出難點,解決難點。
師:這首樂曲是什么拍子的?它的速度是怎樣的?
生:四四拍,中速。
師:同學們看譜例,歌曲的第一小節與最后一個小節跟其他的小
生:這是一個弱起小節。(如果學生答不上,教師引導補充。)
師:簡述弱起小節的含義:一般來說,歌(樂)曲多數是從強拍開始的,但我們也常見到部分歌(樂)曲是從弱拍或次強拍開始的。那種從弱拍或次強拍起的小節叫做弱起小節(或稱為不完全小節)。弱起小節的歌(樂)曲的最后結束小節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數正好相當于一個完全小節。
師:
生:每一句都是弱起而唱的。
師:看譜例
生:切分音節奏。(如果學生答不上,教師引導補充。)
部分開始,并將后一拍的強拍持續在內的音,叫切分音。通俗的說,比如三個音符,第一個音符彈半拍,中間的彈一拍,第三個也彈半拍,這樣彈出來的效果就是切分節奏。
師:同學們在譜例上找出切分節奏,數一下,生:有4處。
通過對上述知識的學習了解,同學們對歌曲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一同來學唱這首歌曲吧!
下面請大家邊打節拍邊讀出唱名。
。3)手打節拍,視唱。
師:彈或者吹奏出第一小節旋律,引導學生唱歌譜,當學生唱到第四句時,教師加入,幫助學生找音準。
生:手打節拍,視唱。
。4)連貫學唱,注意換氣的位置。
、俑處熞黄疬B貫演唱歌譜,換氣位置準確(只彈旋律);
、趯W生跟著老師伴奏演唱歌譜;
、蹖W生跟著伴奏唱歌詞
、苋w學生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深入分析歌曲。
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要用怎樣的速度和力度,來表現出這種優美抒情略帶傷感的情緒呢?我們來做個小試驗吧!試想兩種情境,用兩種速度和力度來演唱《紅河谷》,一種是中速、力度弱,另一種是稍快、力度強?纯从貌煌乃俣、力度對歌曲情緒有何影響?
生:按要求演唱去體會。
師:同學們認為哪一種速度、力度更能體現《紅河谷》的情緒?
4、聆聽《紅河谷》合唱版。
師:速度、力度可以影響甚至改變音樂的情緒,請問你們還有什
師:聆聽《紅河谷》的另一個版本,聽后回答問題。
師:剛才聽的版本是什么演唱形式?(合唱、齊唱、對唱)
生:是合唱。
師:那合唱版的《紅河谷》和齊唱版的《紅河谷》有什么不同?
生:合唱版的作品聲部多了,音響效果更豐富了,聽起來歌曲更厚重了些。
師:同學們體會得很好!合唱利用聲部的穿插以及襯托給音樂作品增添了變化,增加了音樂作品的厚度,豐富了音樂作品的表現力。
師:通過對合唱版《紅河谷》的欣賞,同學們歸納一下,改變音樂情緒的因素還有哪些?
生:通過配樂、改變節奏等。(如果學生答不上,教師引導補充。)
四、課堂檢測:
師:下面請同學們先用笛子來演奏歌曲,然后請學生用蕭來演奏,要求:
。1)用恰當的音樂要素來表現作品。
。2)有感情地演奏作品。
五、課堂小結:
師:音樂作品可以通過什么音樂要素來改變它的情緒?
生:速度、力度、配音和改變節奏。
師:因此,我們在演唱音樂作品時應該先認真分析作品,格外注意音樂要素的運用,這樣才能正確地演唱歌曲。
初中音樂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1、曲《新世紀的新一代》。
2、樂詩朗誦。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三角鐵、小鈴鼓。
教學目標:
學會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夠用三角鐵。小鈴鼓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能夠選擇適當的音樂為詩朗誦配樂,并勇敢地即興表演。
重點與難點:
1、學重點:學唱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緒,能夠有感情的演唱。
2、學難點:節奏x xx 0(xxxx)演唱與間奏的銜接要準確。
教學過程:
1、放《新世紀的新一代》的歌曲錄音,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熱烈,充滿活力的情緒,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
2、學生討論:對剛剛聽到的歌曲進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歌曲的速度為什麼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來表現?歌曲演唱有神魔特點?等等。
3、第二邊播放歌曲錄音,結合討論的問題再次聆聽,進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緒。
4、學生聽錄音學唱《新世紀的新一代》,邊唱邊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輕聲哼唱。
5、請學生仔細觀察,找一找,議一議,談一談,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如:第一樂段四句節奏完全相同;歌詞與旋律結合緊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節第三拍處標有拍擊節奏的記號和“小過門”;第二樂段1———12小節的第一拍和13、14小節的`一、三拍都標有“三角鐵”記號。讓學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樂段的節奏有神魔變化和特點,這些手段都是為表達歌曲意境、情感服務的。
6、在老師的鋼琴伴奏下,進一步練唱歌曲,直至熟練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處擊拍節奏,在”三角鐵”處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自信的演唱1—2遍。
8、將學生分成兩組,比一比那個組演唱的聲音洪亮,情緒飽滿,音高、節奏準確。
9、學生討論:這首歌曲還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獨唱、領唱等)
10、教師可以按照學生討論的意見,采用多種方法和演唱形式練唱,邊唱邊拍手打節奏。還可由學生自主設計其它方式進行表演。
11、下方法供參考:
(1)在拍手處可以邊拍手邊喊“嗨、嗨”,烘托氣氛。
。2)可以根據歌詞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飽滿地和著音樂踏步。
(3)教師為本課教學準備一些渲染氣氛的道具:鑼、鼓、镲、彩綢等,便于學生邊歌邊舞。
12、學生轉入下一內容的學習,配樂詩朗誦。
。1)學生仔細閱讀教材上的詩歌,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學時代》、《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錄音,學生安靜地聆聽,感受歌曲的情緒。
。3)教師再為學生播放幾首音樂,由學生自主選擇樂曲給詩歌配樂。
。4)教師宣布:小小詩歌朗誦會現在開始。
。5)學生自薦、自愿為老師和同學表演詩朗誦。
。6)教學評價:生生互評、師生共評。
課后記:
教師的范唱調動了學生學唱的積極性,用美聲唱法指導學生發聲,解決了高音視唱難的問題,獲得良好效果。打擊樂器的加入,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進一步鼓勵學生走上“舞臺”大膽表現自我。
初中音樂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黃自生平,能感知其藝術歌曲的風格;
2、學會歌唱歌曲《踏雪尋梅》,體會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風格韻味。
3、為歌曲即興創作陪襯聲部,主動參與音樂表現。
重點與難點:
1、為歌曲即興創作陪襯聲部;
2、體會歌曲情韻。
教學準備:
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媒體播放音樂《送別》,引入課堂
二、導入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送別》是《城南舊事》中的插曲,這首二、三十年代的老歌是用一首歌曲的曲調,由李叔同填詞而成的。在這個時代,我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黃自。多媒體出示黃自照片及簡介。他創作了大量的既古典又有西洋風格的音樂作品。
三、新授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踏雪尋梅》就是這種風格的歌曲。
1、媒體出示歌詞,播放音樂,學生想象意境;
2、提問:聽了這首詞,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你的.心情怎樣呢?
3、(多媒體出示)敘情景,配合情景畫面
4、學唱歌曲(解決難點)
四、激勵表現:
1、歌曲處理:討論、互評、集體評議
2、即興創作
五、拓展、延伸
聽賞黃自的作品《抗敵歌》,并由此延伸開,讓學生搜集更多關于黃自的資料,為接下來的欣賞課做準備。在音樂聲中結束課堂。
初中音樂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1、學習吹豎笛。
2、欣賞《飛來的花瓣》、《校園的早晨》。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豎笛獨奏一首樂曲,并學會與他人合奏。
2、認真聆聽兩首欣賞歌曲,比較兩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緒、意境等方面的異同。
教學過程:
1、教師手持豎笛向學生展示簡介豎笛知識。
2、教師親自為學生演奏一段輕松、活潑、有美、抒情的小樂曲,也可以播放豎笛演奏的錄像,激發學生對學習豎笛的興趣。
3、學習吹豎笛,從5、6、7、1四個音學起,先練習吹長音:5、6、7-1反復練習。
4、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對著書上的曲譜,練習吹奏。
5、分組練習,教師指導,互相學習,切磋技藝。
6、清學生為大家吹奏小樂曲《回憶》,其他同學可以隨著旋律作指法練習,鞏固學習成果。
7、師生合作演奏《頌祖國》教師彈鋼琴,學生吹奏豎笛,培養學生的聽辯能力和合作意識。
8、欣賞《飛來的花瓣》。
。1)教師引導:同學們,你們知道教師節是哪一天嗎?為什么要為教師規定一個節日?教師節這一天你們準備做點什么?你能為大家講一個你身邊的老師最另你感動的故事嗎?你最喜歡什么樣的老師?
。2)學生活動:與同學一起討論,互相啟發、提示,發表見解。
。3)播放錄音:《飛來的.花瓣》(合唱),認真聆聽,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師引導:“你從這首歌里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感受?
。5)學生活動:結合個人的生活經歷,談一談欣賞后的體會。
。6)師生互動:老師要結合自己的成長過程,向學生講一個自己當老師的故事、或自己老師的故事,引起學生的共鳴,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
(7)生活動:再次聽錄音,認真聆聽,進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緒、情感的對比變化。學生可輕聲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詞美、演唱形式美、風格美。
(8)生活動:展示才藝,為老師唱一首心中的歌,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熱愛與祝福。
。9)師生互動:老師為學生彈唱《校園的早晨》,請同學認真欣賞,然后將聽到的歌詞記寫在書上相應的樂譜下面。
課后記:
本節課開始學習吹奏豎笛,各班都由部分學生接受較慢,教師還要多關心他們,幫助這些學生樹立信心,因此,可以增加一課時。
初中音樂教案 篇14
一、教育理念
本課教唱的歌曲是《鳳陽花鼓》,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利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逐步引導學生用圓潤而富有彈性的聲音唱好歌曲。在此基礎上,并且運用樂器為歌曲伴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感悟,理解音樂,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性潛質,力求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在美的音樂情緒中充分感受
《鳳陽花鼓》的民間音樂風格,使整個音樂課堂充滿安徽民間歌舞的氛圍
二、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鳳陽花鼓的知識。學唱歌曲《鳳陽花鼓》并有感情的表演唱。
2、通過新舊兩首《鳳陽花鼓》的對比,感受不同的情緒及風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把握襯詞,并用不同樂器進行伴奏
三、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感受新舊兩首《鳳陽花鼓》的不同
四、教學難點
歌曲中《鳳陽花鼓》襯詞的演唱及節奏性五、教學用具鋼琴、課件、樂器(鑼、鈴鼓、木魚、三角鐵)等
六、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導入新課
1、學生邊聽邊唱參與《青春舞曲》的音樂表演,配以手鼓伴奏、身體律動融入音樂課堂,聆聽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激發學生興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民族特色,比如民族、服飾等,當然也有自己獨特的民歌,下面就跟隨老師的腳步融入今天的音樂課堂。
。ǘ⿲W習歌曲
1、介紹“鳳陽花鼓”的由來及表現形式,鳳陽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一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為兩個人,一人ft鼓,一人口唱小調。
2、聆聽舊《鳳陽花鼓》,并通過讀歌詞的方式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音節凄婉、令人神醉),了解當時鳳陽的生活現狀,改革開放以來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裕。
3、聆聽歌曲范唱
教師提問:這首歌唱了什么內容,情緒怎樣?
學生回答:歡快的
4、對比體會兩首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內容情緒新《鳳陽花鼓》舊《鳳陽花鼓》
5、再次聆聽,體會歌曲的生活化、口語化,以及獨特的襯詞。
6、師生合作互動,教師唱旋律學生填歌詞。
7、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1)襯詞的演唱,“打舌”,嘴角上揚表現出歡快
(設計意圖:襯詞部分是這首歌曲比較有特點的地方,進行了強、弱的力度處理,使襯詞部分活潑、有趣。)
。2)重點節奏型
切分節奏X
X ↖↗拿
↘
著X
↗手
二分音符:X —︱X—︱
鑼
鼓
一字多音:1 2 3 5︱歌
8、師生合作,跟隨老師的`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9、有感情的表現歌曲。
。ㄔO計意圖:由齊唱歌曲到二聲部演唱歌曲,豐富了歌曲的藝術表現力,增強了感染力。)
(三)表演歌曲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用部分樂器為歌曲伴奏,其余學生合唱打響指、并加入身體的律動,完整的表達歌曲歡快愉悅的情緒,隨后老師對同學的表現作出評價。
。ㄔO計意圖:通過表演讓學生體驗鳳陽花鼓獨特的表演風格。通過編創與活動,能夠運用表演、打ft樂器伴奏等多種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現,表達出歌曲歡快愉悅的情緒。)
。ㄋ模┩卣寡由
1、鳳陽花鼓僅使用了do re mi sol la五個音,這五個音在中國古代分別稱為宮、商、角、徵、羽。中國民族音樂中許多作品只用這五個音,或者以這五個音為主,這些音樂都屬于五聲調式。
2、運用民族調式的歌曲還有哪些?(小組討論)《茉莉花》江蘇民歌《北京歡迎你》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和鳳陽的人民一起走過了苦難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們衷心地祝愿鳳陽人民的日子越來越好,共同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初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教案07-01
初中音樂教案《小草》08-17
(通用)初中音樂教案04-14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01-12
【精】初中音樂教案11-27
【推薦】初中音樂教案11-26
初中《小放!芬魳方贪11-22
初中音樂教案優秀11-15
初中音樂教案范文11-01
初中音樂教案模板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