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1.認識“慮、職”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屏、折”,會寫“憂、慮”等15個字,會寫“無憂無慮、呼喚”等17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3.學習文中的“說……吧……可是……”的句子,思考這種寫法是如何具體展現貓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樣子寫一寫。
4.結合“閱讀鏈接”,體會不同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 第一課時 -
一、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貓嗎?貓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2.哪位同學養過貓?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3.貓是那么活潑可愛,充滿靈性,它不僅是畫家愛畫的小動物,也是作家愛寫的小動物。大作家老舍先生還特地為貓寫了一篇文章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無憂無慮 任憑 盡職 蹭 稿紙 豐富多腔 遭殃 枝折花落 責打
生氣勃勃
教師根據學生的認讀情況進行讀音上的再強調。
重點指導:“蹭、腔、殃”的讀音,注意“屏、折”的多種讀音。
2.指名說說生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重點注意“憂”與“擾”、“慮”與“虛”、“稿”與“搞”的區別。
3.教師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詞,讓學生一起讀一讀,在讀中鞏固對生字新詞的掌握。
4.理解詞語的意思。可以結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結合文中的語句理解。
無憂無慮:沒有一點兒憂愁和顧慮。
任憑:無論,不管。
盡職:盡力做好本職工作。
屏息凝視: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
①貓怎樣屏息凝視?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貓“屏息凝視”的情形?
②引導學生說:“貓一聽到老鼠的響動,就弓起背,悄悄地來到洞口,只見它瞪大眼睛,連呼吸也不敢。”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需要屏息凝視的情形嗎?聯系生活經驗,運用“屏息凝視”進行說話練習。
豐富多腔:本課指貓的叫聲種類多。
遭殃:遭受災殃。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讀課文,劃分段落。想一想:課文第一部分,主要寫貓的什么特點?課文第二部分,寫小貓的什么特點?
第一部分(1~3):貓的性格實在古怪。
第二部分(4):滿月的小貓的可愛。
2.請你把兩部分內容串聯起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寫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剛滿月的小貓的可愛。)
四、課堂小結。
讀了課文之后,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古怪、可愛)
- 第二課時 -
一、檢查生字,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語,檢查掌握情況。
2.上一節課,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作者主要寫了貓的古怪和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品讀課文,看看貓的古怪和小貓的可愛分別具體表現在哪里。
二、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貓性格的古怪。
1.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 找出描寫貓“古怪性格”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交流:
①你能找出概括貓性格的詞語嗎?(老實、貪玩、盡職)
②它的老實、貪玩、盡職各體現在哪里呢?
引讀:說它老實,是因為——
說它貪玩,是因為——
說它盡職,是因為——
③“古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它性格古怪?(古怪: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讓人感到奇怪。因為它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
④通過讀這一自然段,你體會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對貓的喜愛)
⑤反復讀,讀出對貓的喜愛之情。
3.課文第2、3自然段也寫出了貓性格的古怪,請你速讀課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點詞語。(溫柔可親、一聲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4.哪些句子體現了作者對貓的喜愛?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①“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貓的腳印)
貓在寫作的'干凈的稿紙上任意踩踏,老舍先生非但不冒火,反而戲稱是“踩印幾朵小梅花”。
②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貓的叫聲是否總是那么動聽,為什么在作者聽來會是“豐富多腔”的。
模仿貓的叫聲,理解“豐富多腔”。
③貓的叫聲是“豐富多腔”的,這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對貓的喜愛)
④有感情地朗讀第2、3自然段。
(二)貓的可愛。
1.出示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①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啟下)
②你從“更”字體會到什么?(這個“更”字告訴我們,作者愛貓,更愛小貓。)
2.小貓的可愛,你感覺到了嗎?找出寫小貓淘氣的句子。
①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它的淘氣?(沒完沒了、再跑再跌、膽子越來越大、摔跤、打秋千)
②作者在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
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把小貓當成一個孩子來寫,突出了它的天真可愛。)
④出示老舍先生的《養花》片段,讀一讀。再讀課文中的相關內容,看有什么新的體會。(從《養花》一文,可以體會到老舍對花的喜愛,再聯系課文中小貓對花的糟蹋,可以看出老舍對小貓的愛更深。)
⑤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三)朗讀全文。
一只普通的貓,在老舍筆下是那么栩栩如生,這都源自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讓我們再來讀讀這篇文章吧!
三、拓展延伸。
1.不僅老舍愛貓,很多作家都喜歡貓,如夏尊、周而復等,認真讀讀“閱讀鏈接”中的文字,體會作者的感情。
2.交流。(相同之處:表達了對貓的喜愛之情。不同之處:老舍——貓的性格古怪、可愛淘氣;夏丏尊——人們對貓的態度;周而復——貓的外貌和神情。)
四、布置作業。
1.搜集關于老舍的資料,閱讀老舍的作品。
2.選擇自己喜愛的一種小動物,寫出它的特點,表達出對它的感情。
貓
性格古怪 小貓可愛
1.抓住關鍵詞語“老實、貪玩、盡職”,引導學生體會貓的古怪性格。在思考中,學生明白了,作者把這些矛盾的詞語用“可是”連接起來,說明在貓的身上同時具備這些特點,從而理解了它的古怪。
2.在學習滿月小貓的可愛時,通過對《養花》一文的拓展閱讀,感受老舍對花的喜愛之情,又與課文中的相關內容聯系起來加以體會,從而品悟到老舍對貓的愛之深。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詢問年的體裁特點,把握課文結構,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閱讀,進一步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頓同在”這句話的含義。
3、學習本文大量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查找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延伸導入
1、學完《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課題,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一起走進《中國一日》,確實感受一下。
二、閱讀感悟
1、了解新聞的體裁結構。
2、默讀課文。
出示閱讀提示:
A、認真閱讀課文;
B、想一想,作者從哪幾方面寫了“中國一日”?
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記號。
D、讀完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3、交流閱讀提示B。(從中國的消費、市場、住宅、交通運輸、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等方面)
4、小組選擇一個內容,以畫圖表的方式把具體的數字呈現出來。提供學習資料:瑞典人口總數880萬,芬蘭人口總數524900,挪威人口總數462萬。澳大利亞人口總數1900多萬。
5、各小組把列好的表格展示并解說。
6、討論:中國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板書:改革開放)
7、拓展: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是否可以安枕無憂了呢?出示網上調查資料
20xx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1. 盧森堡43,940
2. 挪威43,350 5. 香港36,800
3. 瑞士39,880 6. 日本34,510 8. 加拿大31,300
4. 美國37,610 7. 丹麥33,750 9. 冰島30,810 98. 中國1,700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積累語言。
2、感受五花山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仿照課文的表現形式,續寫五花山的冬天。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感受五花山美麗,激發對家鄉、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續寫五花山的冬天。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老師要請你們欣賞美景。你們期待嗎?(配樂圖片展示)美嗎?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同樣是風景優美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走進五花山。揭題(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
(二)引入五花山
學生自由讀文,了解內容,理清脈落。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把
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兩遍,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同學們,剛才大家讀了課文,誰能告訴老師,為什么叫五花山?課文寫了五花山哪幾個季節?(師相機板書:春、夏、秋)
(三)走進“五顏六色”的五花山,暢談美
1、了解春、夏兩季五花山的顏色 。 出示描寫五花山春天的句子,指名讀,并用一個詞語概括五花山的春天。(綠中透黃) 出示描寫五花山夏天的句子,指名讀,并用一個詞語概括五花山的夏天。(綠意濃濃) 女生讀春天、男生讀夏天。
2、感受五花山秋季的五彩繽紛。 過渡:同學們,春天的五花山是綠中透黃,夏天的五花山是綠意濃濃,那么秋天的五花山還是綠色的嗎? 學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思考: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顏色?用“——”劃出表示色彩的詞。指名回答(金黃色 火紅色 紫紅紫紅 翠綠)找出這些顏色所含的句子,美美的'讀一讀。
3、教師引讀,學生接讀 有的樹林變成了金黃色,好像所有的陽光都集中到那兒去了 有的樹林變成了杏黃色,遠遠望去 有的樹林變成了火紅色,風一吹
還有的樹林變得紫紅紫紅,跟劇場里 只有松柏不怕 聯想的寫作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也使文章更加優美。 那么多的顏色,你還會用哪個詞來形容它的顏色呢?(五彩繽紛)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種顏色了。五花山讓我們領略到什么是五彩繽紛,什么是多姿多彩,此時此刻你想發出這樣的感慨呢?(美不勝收)請全體美美地讀一讀這段話吧。在熟讀的基礎上,課件欣賞秋天的五花山。
(四)合理想象,寫下美文
過渡:秋去冬來,轉眼間,五花山的冬天來臨了,(出示一張冬天的圖片)請你展開想象說說五花山的冬天。 先指名學生說 ,然后讓學生寫下來,開頭是:冬天,一場雪過后,五花山 (寫一句、二句均可) 然后交流 ,并用一個詞語概括五花山的冬天,并板書(冰天雪地) 。 同學們,我們在不經意間完成了一首小詩,齊讀板書。
(五)拓展延伸,熱愛家鄉
欣賞家鄉美景(圖片展示),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六)布置作業
寫一段文字來贊美家鄉。
板書設計:
五花山
春來 綠中透黃
夏至 綠意濃濃
秋到 五彩繽紛
冬臨 冰天雪地
課后反思:
我設計整節課讓學生在聽、說、讀、寫中來完成。基本按自己的預想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但還有點遺憾是:沒能讓學生充分地運用聯想、比喻等修辭手法來說話練習,學生對這些方法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想應該盡量地多一些時間來讓學生進行這些方面的練習。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9個。積累詞語9個、句子2句。背誦全文。
2、能正確、熟練地朗讀全文,知道一群孩子們來到窗下,為一位在戰場上失去雙腳的紅軍爺爺種月季花和牽牛花的故事。學習他們愛長輩的好品質。
3、能熟練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軍、論”。
4、說說自己尊敬長輩的一件事。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課生字9個。
同時從小養成尊重長輩、關心他人的`好行為。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1、今天老師講一個故事:《朱德的故事》
2、揭示課題:40、窗下
3、齊讀課題
二:聽錄音、感知:
1、跟著讀一讀
2、輕聲讀一讀。
三:學生字:
1、圈出文中的生字。
2、查字典比賽:
字
什么部首
在字典第幾頁
軍
論
3、學生字:
a.讀準字音,小火車讀。
b.小組交流:
“攀”書空、數一數筆畫。
“簇”書空、用“一簇簇”練習說詞語。
“株”可以說一株株什么?
四:讀詞語:
小小組讀;開火車讀;叫號讀。
五:讀句子:
抽生讀;男、女生讀;齊讀。
六:讀課文:
1、思考:我們到紅軍爺爺窗下拿了什么?劃出有關句子。
2、讀好第一節,讀出語氣:
3、紅軍爺爺為我們干什么?說一說。
4、今天我們來干嗎?
5、讀好第三節。分組讀;男、女聲比賽讀。
七:背課文:
1、分組背。
2、會背的站起來背。
3、齊背。
八:拓展延伸:
說說你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一件小事。
九:推薦讀課外讀物:
關于紅軍長征的故事。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千里馬等詞語在生活中的引申義
2、積累和動物攸關的氣象諺語
重難點:
1、 能夠通過工具書、查閱資料等辦法了解千里馬等詞語的其他含義。
2、 2、能夠抓住自己喜歡的動物的 特點來寫寫出動物讓人覺得新奇有趣后印象深刻的內容。
3、 課時劃分: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溫故知新
1、 出示題目中的詞語,讓學生讀讀
2、 指名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這些詞語中都有動物的名稱)
3、 教師:能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這些詞語的字面意思嗎?
4、 教師導讀,其實這些詞語還有其他的比喻義。例如:千里馬就是比喻有才能的人。
5、 引得學生借助資料和工具,了解其他詞語的意思。
6、 集體反饋。
7、 補充練習:連一連
孺子牛 比喻沒有骨氣,搖尾巴乞憐的人
笑面虎 比喻在當地稱王稱霸、胡作非為的人
地頭蛇 比喻任勞任怨、埋頭苦干的人
喪家犬 比喻外表善良,實際是心狠手辣的`人
二、 語海拾貝
1、 學生自由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
2、 指名第一讀,教師指導學生讀好“焦、雷、響”等字
3、 大家一起讀一讀
4、 教師:同學們,這些都是通過動物預報天氣的諺語。讀了這些句子,你知道哪些動物都有預報天氣的本領嗎?他們又是怎么預報的呢?
5、 指名反饋
6、 拓展:你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氣象諺語?引得學生反饋他們手機的資料。
7、 再讀句子,熟讀成誦。
三、 點擊成語
1、 教師出示成語“熟能生巧”。指導學生讀一讀
2、 指名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熟讀了就能找到竅門)
3、 教師導讀:關于這個成語還有一個故事呢!生讀故事,想一想: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
4、 學生自讀短文
5、 指名反饋
6、 教師: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你們受到 了什么啟發呢?只要勤學苦練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 自主閱讀園地
1、 教師導讀
2、 指名反饋
3、 教師:同學們,本文的作者不僅為我們介紹了可愛的綠毛龜,還流露了自己以及家人對綠毛龜的喜愛之情。請大家讀書時讀出感情
4、 集體反饋,指導朗讀有關的詞句
5、 教師小結:同學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他們都有的憨厚可掬,有的機靈活潑,有的姿態優雅,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他們吧
五、 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發興趣
二、詞語接龍,說含動物的的成語
活動規則:以小組為單位同時進行競賽,時間為一分鐘。小組成員一個接一個說成語, 內說的與動物有關的參與最多的小組獲勝。
三、積累歇后語
1、指名說一說收集到的和動物有關的歇后語。
2、教師出示常見的和動物有關的歇后語,大家一起讀一讀。
1)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 牛鼻子穿環------讓人牽著走
3) 老虎嘴邊的胡須---------誰敢去摸
4) 兔子不吃窩邊草---------留情(青)
5) 鯉魚跳龍門--------高升
6) 蛇頭上的蒼蠅------自來的食
7) 馬槽里伸個驢頭------------多了一張嘴
8) 羊群里跑出個駱駝-----抖什么威風
9) 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10) 雞毛炒韭菜-----------亂七八糟
11) 狗逮老鼠貓看家------反常
12) 豬嘴里挖泥鰍--------死也挖不出來
3、再讀,積累歇后語
四、 猜謎語
學生出謎面,同學們互相猜一猜。
五、 自由匯報
六、 布置作業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奪”“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滿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馬蜂和棕熊的特點。
3、自主勾畫課文中描寫生動的詞句,體會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材簡析
二、解釋字詞
撩:挑弄,引逗。
節日:這里指熊在夏秋兩季可以大飽口福,猶如過節般高興。
第1段只有一句話,介紹了熊的特點是“愛撩蜂”,吃蜂蜜。在教學時指導學生通過換詞法理解“撩”,聯系下文理解“節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蟲封蓋后到羽化出房前這一變態時期的營養體,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營養食物。
劫奪:搶劫,掠奪。在學2段時先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這個詞語。到教學4、5、6段時,再抓住對大棕熊撕蜂巢、搶蜂蜜時傳神的動作描寫,進一步理解“劫奪”。
三、了解課文
第2段主要介紹了馬蜂的特點:體態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擊性大,而且專門偷吃蜂蜜。
教學這一段時,可以結合課后題1,讓學生帶著“馬蜂有哪些特點”這個問題讀書,重點讓學生抓住第2句話,感受被馬蜂刺到的嚴重后果。抓住“攻擊”和“抗擊”,體會馬蜂與工蜂戰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緊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層層的工蜂”,抓住“一層層”,進一步體會馬蜂和工蜂之間戰斗的激烈,以及馬蜂在偷吃蜂蜜過程中的“猖狂”。在讀爺爺的`話時埋下懸念:熊能收拾如此猖狂的馬蜂嗎?
這是一個過渡句。
嗥叫:野獸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樣子。
第5段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熊的特點:在山崖下打轉,吃不到蜂蜜時的“心急”,主要通過“急得團團轉”“嗥叫”等描寫來體現;想出妙招,從山崖往下滾時的“聰明”,主要通過“瞧了又瞧”“穩穩地站定”來體現;撕開蜂巢,吃蜂蜜時的“貪婪”,主要通過“得意”“一下”“撕開”“急不可耐”“大嚼”來體現。
教學時引導學生勾畫這些讓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現大棕熊特點的詞句,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點表現得如此充分?對動作、神態的細致描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兩個部分:第一是馬蜂大戰棕熊,棕熊劫奪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從山崖上滾下來,禮貌告辭。
教學第一部分,學生勾畫出對馬蜂的描寫后,可以緊扣“群起而攻之”這一關鍵詞,從“數以萬計”體會“群”的勢力的強大,從“叮”“咬”“蜇”體會“攻”的氣勢的逼人,從“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團大蜂球”體會“群起而攻之”的瘋狂。學習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奪”結合理解。一個“任”字,表現出劫奪時的志在必得,無所顧忌,“護住”又表現出熊的聰明,而“大嚼”“足足”“心滿意足”等動作、神態充分表現了大棕熊的貪心。教學時讓學生緊抓重點詞句品讀,既要通過朗讀體會到戰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貪婪,更要在讀中悟到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第二個情景時,要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故技重演”,聯系第5段內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剛才一樣的方法從山崖上滾了下來。也要提示學生,雖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讀書,體會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剛才是“穩穩地站定”,現在是快要沖到小屋前時,它“突然剎住了身體”;剛才是“大聲嗥叫”,‘連續轉了兩三圈”,現在是“似乎很禮貌地向我們大吼一聲”,然后“搖搖擺擺地走了”。從熊吃飽以后的表現,又可以體會到它可愛、有趣的特點,于是棕熊的形象就變得豐滿了。在朗讀時,引導學生把我們的“緊張”和棕熊心滿意足后的那種閑情逸致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把握大意
1. 默讀課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 交流、點撥。
3. 試著說說全文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品詞析句
1. 學習第1、2段,初步感知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點。
(1)自讀、勾畫能表現馬蜂、棕熊特點的句子。
(2)交流、引導:重點抓“劫奪”體會熊的貪,抓“三針刺”體會馬蜂的毒性大,攻擊性強。
2. 學習第3段,著重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1)默讀思考:在馬蜂與工蜂的戰斗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出馬蜂的“攻擊性強”?
(2)交流。
3. 學習第4、5、6段,勾畫描寫生動的詞句,著重體會馬蜂“群起而攻之”的強勁和棕熊“劫奪”過程中的聰明、貪婪、可愛。
(1)勾出描寫生動的詞句,自讀體會。
(2)交流感受,指導朗讀,重點圍繞“劫奪”,從上山崖時的聰明、吃蜂蜜時的貪婪、下山崖時的可愛三個方面了解熊的特點;圍繞“群起而攻之”,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3)師引讀5、6段。
三、總結全文,悟得方法
1. 讀文、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馬蜂與熊的特點寫得生動、傳神?
2. 交流、總結:抓住極具特點的神態、動作進行描寫。
四、課外作業,加強練習
1. 布置小練筆。
2. 反饋修改。
語文教案 篇7
活動要求:
1、通過觀察集市與超市,或組織學生參觀集市與超市,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培養勤于觀察思考的習慣及全面認識事物的能力。
2、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經常生活中的貿易行為;增長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集市與超市,或組織學生參觀集市與超市,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培養勤于觀察思考的習慣及全面認識事物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揭示主題
你去過集市或超市嗎?那里是什么樣的?
能說說你第一次去集市或超市的經歷與感受嗎?
二、觀察圖畫
在圖中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集市怎樣?超市怎樣?
教師幫助學生整理凌亂的認識注意引導學生從所在地、商品、買賣雙方進行有序整理。
三、弄清集市和超市的區別。
從市場所在地、商品及其擺放形式、購物形式、銷售形式等方面進行區別。
四、聯系實際
1、說說你走訪的集市或超市的情景。
2、談談自己走訪的感受和收獲。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詩經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