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75~78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多個單位),能根據要求在方格紙上完成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條形統計圖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展統計觀念,培養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條形統計圖,在方格紙上完成條形統計圖。
2、確定直條的高度。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一、 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談話引入:你們知道世博會嗎?2010年的世博會在哪個國家的哪個城市舉辦?
舉辦世博會和舉辦奧運會一樣都是世界上的盛事。在世博會上,世界各國的高科技產品、特產都送來展覽,并協商交易。哪個國家取得世博會舉辦權,不但對本國的經濟發展有好處,而且能提高國際威望,所以競爭激烈,要經過幾輪投票選舉產生舉辦城市。2002年12月3日國際展覽局89個成員國投票決定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城市,有5個城市競選,我國的上海市經過4輪投票最終獲勝,全國人民歡欣鼓舞。
(出示掛圖)這是人們歡慶勝利的場面。
二、自主探索,獲得新知
1. 教學例題。
(1) 出示例題的條形統計圖,并板書課題:條形統計圖。
(2) 這張統計圖反映了第一輪投票中5個申辦城市的得票情況。
請大家認真觀察統計圖,準備回答下列問題:
① 從圖中你能看出五個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嗎?
② 條形統計圖是有那幾部分組成的?
③ 這張條形統計圖與以往我們學習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④ 從圖中你還能發現什么?你還能提出那些問題?
(3) 學生分組交流,并反饋。
(4) 教師小結:這張統計圖與我們三年級學習的條形統計圖的結構是一樣的,主體部分是在表格上畫出的一個個直線,表格的縱軸標明了刻度,并標注了單位,橫軸標明了統計的項目,直線的高度表示了數量,還注上了數字。另外,在圖上面還寫明了圖名和制圖日期。不同的是這張統計圖縱軸上一格表示5票(幾個單位),三年級所學的統計圖縱軸上1格只表示1個單位。因此,現在制圖時要按照縱軸上的刻度算出每個直條的高度,再畫直條,這是制作條形統計圖最容易出錯的地方,要特別細心。
2. 教學“試一試”
(1) 讓學生獨立完成。
(2) 在小組里交流統計圖的完成情況。重點檢查:①直條高度是否正確②是否把數據表在直條上面。
(3) 提問:你從統計圖里知道些什么?
先在小組里說,再全班匯報。
(4) 提問:把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看看條形統計圖有哪些優點?(使學生感受到條形統計圖可以形象地反映出數量的多少)
3. 閱讀“你知道嗎?”。了解世博會的簡要情況。
三. 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 完成“做做想想”第1題
(1) 談話:仔細觀察這張統計圖,與前兩副統計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沒畫表格,只畫直條)用尺子比量一下直條高度正確嗎?
(2) 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① 說一說上面每座電視塔的高度
② 中央電視塔比江蘇電視塔高多少?
③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2. 完成“做做想想”第2題
(1) 談話:這幅統計圖與上幅統計圖又有什么不同?(這幅統計圖中的直條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這是一種藝術的畫法,還有的畫成長方體,這樣的畫法更形象,更生動。
(2) 提問:
① 我國哪一年的棉花產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產量最底?
② 2004年的棉花產量比2000年增加了多少萬噸?
③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完成“做做想想”第3題
(1) 學生自己完成統計圖。
(2) 在小組里互相檢查作圖情況。
① 制圖日期填寫了嗎?
② 直條的高度準確嗎?直條美觀嗎?
③ 標出數據了嗎?
(3) 提問:從圖中你感受到什么?
4. 完成“做做想想”第4題
(1) 提問:這幅統計圖與前幾幅統計圖相比,在構造上有什么不同?(這幅統計圖的刻度在橫軸上,項目在縱軸上)
(2) 交流四條河流的長度。
長江6300千米 黃河5464千米
珠江2214千米 淮河1000千米
(3) 各自完成統計圖。
(4) 同桌互相檢查作圖情況。
四. 總結評價,匯報收獲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新知識,你是怎樣獲得的?請告訴大家 通過介紹我國上海獲得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權,可以使學生感到興奮和自豪,從而激發學生迫切獲得新知的興趣。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2
教學內容:教材第79—80頁例1,及"練一練"練習十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認識條形統計圖及其特點,知道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學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圖上畫出條形,表示要說明的數據。能看懂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條形統計圖的數據作數量的簡單分析。
能力:初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形成統計的思想,并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
情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聯系實際的學習中,滲透禮儀教育,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
條形統計圖的繪制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師:(出示全班同學的生日表)誰能看著這張表馬上告訴大家,咱們班同學生日在哪一季度的人數最多 在哪一季度的人數最少
生:不能。
師:為什么不能啊(數據太多太雜亂了)那我們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一目了然呢
生:可以制成統計表。
師:是的我們以前已經學過了統計表的制法,那就請你們同桌合作完成統計表。(廣播1人的)現在你能回答剛才那個問題了嗎
生:回答。
小結:我們已經學過一些簡單的統計,知道整理出的數據可以制成統計表,了解統計的結果。
二,教學新課
師:那這樣的數據除了可以制成統計表,還有沒有別的表示方法呢
生:還可以制成方塊統計圖。
師:你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生:以個方塊表示5人,……
師:的確這種統計方式也是我們常見的,就按他說的,一個方塊表示5人,制成方塊統計圖,我們來看一下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能看懂這幅圖嗎 誰來說說你從圖上看懂了什么
生:略。
師:你認為用圖形來表示與上面的統計表比較,它有什么優點
生;形象具體,很容易看出誰多誰少。
師:看來這種方塊圖還是比較好的,(出示圖2)現在你們就用方塊圖幫老師一個忙,在本子上把這張表格也制成方塊圖(給你們2分鐘)
生:為難。
師:怎么了 有困難嗎
生:數字太大,要畫的方塊太多了。
師:那據你們了解,還有別的統計圖可以來試一試嗎
生:有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
師:大家的知識可豐富。原來統計圖還有很多種呢 我看到大家已經把各種統計圖放在作品區了。那我們就一起去帶著問題去看一看吧。問:那你認為哪種比較適合來統計我們今天的內容:五2班同學生日。
生:自己瀏覽。
師:大家都選好了嗎 請大家在網上投票。{廣播}然后說說原因。(網上投票)〔準備開始〕
師:為什么大多數同學都選擇條形統計圖呢
生:因為很容易看出在哪個季度的生日人數多。
生:方塊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很相似,把小方塊連到一起就成可條形統計圖了。
師:那就尊重大家的意見,我們就先來認識條形統計圖,其它的以后再認識。
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針對這幅條形統計圖{廣播}仔細觀察并討論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哪些關于條形統計圖的.知識。
生:互相交流。
師:現在你應該比較了解你的條形統計圖了吧。誰來說說看給從圖上,你能看懂什么
生:介紹條形統計圖。(教師出示)
師:根據學生的介紹,穿插講授條形統計圖的知識。
師:那現在把我們的生日統計表畫成條形統計圖,你來想象一下,圖上應該有些什么
生:標題"五年級二班同學生日時間統計圖",日期,單位,橫軸,縱軸……
師:請大家進入條形統計圖,看看圖上已經有了什么
生:回答。
師:你能完成這張統計圖嗎
生:自己完成。
師:你在圖上畫了什么
生:條形,數字……
師:你的條形的高度是根據什么來定的 為什么要標上數字
請其它學生提出意見后大家自己修改。
生:回答填空題。
師:關于這張統計圖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嗎
生:提出問題。互相回答。
師:現在我們又認識了條形統計圖,那請你把三種圖進行一下對比你覺得怎么樣 如果給你在三種中選擇一種,你會選哪一種,為什么
生:略。
小結:條形統計圖很容易比較數量的多少,知道哪個季度過生日的人數最多,哪個季度過生日的人數最少。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師:剛才我們已經在電腦上制作出統計圖了。如果要你動手用筆來畫一畫,行嗎
生:在書上完成。(展示一人的,評價,你能從圖上看懂什么)出示做好的(和網上對比,修改。)
2,出示奧運金牌統計表。請學生說說表的意思,再完成統計圖。
最后2008年的金牌數,請你根據前幾界的情況估計一下,再做。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3
教學內容:
課本第45---46頁練習七第3---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練習,能進一步正確填寫統計表和完成條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調查、收集數據并分段整理、統計,能根據統計結果進行簡單分析。
2、使學生經歷統計活動和統計過程,獲得活動過程的經驗,進一步掌握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體會數據蘊含信息,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統計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和價值,進一步體會統計是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培養尊重數據、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條形統計圖和分段統計。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主要練習統計的內容。
二、圖表練習。
1、做練習七第3題。
(1)填寫統計表:交流課前收集的長江、黃河等4條河流的長度,統一數據。提問:統計各條河流長度時,統計表里為什么不需要合計?
(2)完成統計圖。
學生看圖,說說這里的圖形統計圖和前面學習的不同在哪里?
提問:這里每格表示的長度是多少?圖上怎樣確定長江的長度是6397千米的?
學生完成條形統計圖交流畫法。
提問:你覺得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四條河流的長度有什么好處?你從圖上可以知道些什么?
2、做練習七第4題。
(1)完成統計圖。
學生閱讀第4題,要求學生看懂統計圖:統計項目是什么?有哪些項目,圖上哪里表示數量,一格高度表示多少?
學生根據調查數據完成統計圖。 你從圖中知道些什么?還能想到什么?
(2)填寫統計表。
交流統計表。這里的合計數表示什么意思?
(3)表圖比較。
呈現統計圖和統計表。
提問:這里的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各是怎樣表示數據的?和統計表比較。條形統計圖由什么特點?
三、實踐提升。
1、提出問題。
引導:如果用單腳站立,你知道自己能堅持多長時間嗎?你知道其他同學能堅持多長時間?
要知道你和同學的單腳站立時間,必須完成什么工作,怎么做?
2、收集數據
估計:以秒為單位,單腳站立你能堅持多長時間?把你估計的時間記錄下來。
提出活動要求:
(1)各組組長負責,定好全組同學測量順序,按序在記錄表上寫好姓名。
(2)每位同學按記錄表上的順序輪流測量單腳站立時間,以秒為單位。
(3)組長負責用秒表測定和報告每人測量結果,各人在記錄表里記錄數據。
(4)全部測量結束后,全組核對、統一記錄結果。
3、完成統計表 獨立整理、填表
交流:按表里的'要求統計,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內容?分段整理統計要注意什么?
4、分析數據。
根據第5題的問題,討論、交流,了解統計結果和發現的結論。
5、交流體會。
交流:通過這次統計活動,你有哪些體會可以和大家交流的?
四、練習總結。
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有哪些問題需要和大家商量 或者說明的?
板書設計:
統計表------------直接填寫數據 反映數量多少
條形統計圖--------直條表示數據 反映數量多少 直觀形象
單腳站立時間?
收集數據 統計結果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4
教學內容:
課本第46---48頁練習七第6-7題、“動手做”和“你知道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調查數據、表示數據和分析數據等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數據調查表,能用調查表收集、整理數據,并能有效地表示,能簡單地評價和分析統計獲得的數據。
2、使學生經歷現實的統計活動過程,進一步體驗收集數據的簡單方法,以及整理和表示數據的過程、方式,提高數據簡單處理的技能,進一步感受數據可以反映事物的實際情況和存在問題,逐步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3、使學生主動參與調查和統計活動,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數據統計,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嘗試在活動中提出建議,感受數學活動的`成功,逐步具有尊重客觀事實的意識,獲得重視閱讀和保護視力等方面的行為習慣教育。
教學重點:
數據統計和分析。
教學難點:
小組調查與整理數據。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引導回顧
提問:在前面的學習和練習中,你了解了一項統計需要經過哪些基本過程?
2、揭示課題。
按基本過程,自己來收集、整理數據,再制成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進行數據分析,開展調查統計活動。
二、調查統計
(一)統計課外閱讀情況。
1、出示練習七第6題。
提問:小力是怎樣了解他的同學課外閱讀情況的?他的調查表怎樣設計的?你知道小力用這個調查表會怎樣了解同學們的情況?
2、分小組活動。
引導:想:如果用這個調查表在小組里了解每個同學課外閱讀情況,再整理數據進行統計。
分小組統計(出示要求)
(1)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實際閱讀情況,如實填寫調查表。
(2)組長負責收回全部調查表。
(3)小組討論怎樣整理數據比較方便,和組長一起用小組的方法整理。
(4)根據集體整理的數據,各人完成第46頁的統計表。
(5)在小組里交流統計表,校對是否符合調查、整理的數據。
3、交流、分析數據。
交流:能說說你們小組同學課外閱讀的情況嗎?
根據你的統計,簡單分析你們小組課外閱讀的數據。
4、匯總數據分析。
提問:如果要知道全班同學課外閱讀的數據,可以怎樣做?
分析:你對全班同學課外閱讀的情況有哪些了解?
5、活動小結:總結我們這項統計經過了哪些活動,你對統計有什么體會?
(二)統計全班視力情況。
1、提出問題,了解要求。
要了解全班同學的視力情況,你覺得用什么辦法解決,需要怎樣統計?
出示練習七第7題。學生閱讀、了解要求。
2、小組調查數據
每人依次匯報自己的視力情況,用你的方法做好記錄,核對你的記錄是否正確。
3、匯總數據,完成統計。
提問:按照我們班選擇的調查項目,統計表中要設計哪些項目?
學生完成統計表的設置,根據匯總的數據填寫統計表。
4、分析、評價數據。
知道了全班視力的哪些情況,對班上同學的視力情況作一番評價。
5、活動總結。
說說這項統計的收獲和體會。
三、拓展延伸。
1、完成“動手做”
(1)明確做什么。
說明要做什么,了解什么結果。
(2)了解怎樣做。
強調滴水時要和硬幣面靠近些,滴水要慢些,盡量使滴水能多一些。
(3)學生動手做。
同桌合作,一人滴水,數滴數,另一人記錄數據,然后各自完成統計表。
交流:你滴得最多的一次是幾滴?最少呢?
2、閱讀“你知道嗎”。
(1)閱讀統計圖。
了解怎樣表示數據,在不同的統計圖里分別知道些什么。
(2)交流:你覺得這些實際上都是什么統計圖?第一幅統計圖用什么表示條形的?為什么會想到用麥穗表示?第二幅,第三幅各是用什么代表條形的?
第二幅圖里“100人”“10人”“1人”是什么意思,中國每平方千米有多少人?俄羅斯呢?
從圖里你知道了什么,有些什么想法?
四、活動總結.
通過統計和活動,你了解些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四年級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條形統計圖08-16
數學教案:條形統計圖02-09
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優秀12-11
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范文08-26
大班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03-20
數學教案:條形統計圖12篇02-09
大班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9篇03-20
條形統計圖08-16
四年級下冊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03-07
四年級上冊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