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美術教案:《兒童配畫》:小學美術線描畫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兒童配畫》:小學美術線描畫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一、參考教材
課業類別:繪畫創作課。
二、教學目的:
1、加深學生對美術與文學藝術關系的理解,促進學生知識的全面發展;
2、培養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兒歌配畫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從兒歌中提煉出可視可塑的藝術形象;畫面主體形象與兒歌中心內容的一致性。
教具準備:收集優秀少兒繪畫作品及與之相對應的優秀兒歌。
學具準備:選擇自己喜愛的一首兒、彩筆等。
三、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觀察學生情緒,檢查學習準備情況,穩定課堂學習秩序。
(二)導入新課
教師選擇學生所熟悉并喜愛的兒歌(或課本中的兒歌)有感情地朗誦,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學校,可用錄音配樂帶導入新課的工作。)
(三)講授新課
1、分析兒歌內容。
①、作品中描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②、你們在作品中看到了些什么?
③、作品中的人(物)與景,反映的時間、季節有哪些特征?
2、賞析圖例。
①、出示范圖,提問: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自己對兒歌的理解的?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板書課題。)
②、畫中的形象與兒歌中所說的相吻合嗎?
(引導學生把自己感覺到的文學形象與畫中的形象進行對照,說出大致相同的地方。)
③、為什么有的地方與你設想的不一樣呢?
因為每個人觀察事物的方法,對兒歌中形象的想象不同,所以每個人根據兒歌所畫出的畫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只要與兒歌的內容保持密切的聯系,這幅兒歌配畫就是成功的。
3、欣賞幾幅同齡人的作品。
①、《小記者》小作者緊扣主題,把小記者在初春時忙碌的情形表現出來,既表現了少年兒童豐富的課余生活,又把春天的氣息濃縮于畫面之中,給觀者帶來了一片喜洋洋的氣氛。
②、《彩傘》生活中用于遮擋烈日和雨水的花傘,成了小朋友與父母密切聯系的紐帶。小作者抓住“我撐彩傘接媽媽”一句,用生動的形象和特定的雨景,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兒歌的全部內容。
③、《雪花姑娘》小作者在仔細分析和理解兒歌作品的基礎上,展開了自己豐富的聯想。畫中溫柔美麗的雪花姑娘與兒歌主題相互呼應,畫中小朋友的活動與空中的雪花姑娘相互映襯,顯出一派生動活潑的歡樂場面。
④、《大公雞》人們常見的公雞在這幅畫中,被裝扮得分外獨特。這不能不使我們由衷地佩服小作者大膽的創造力和豐富的聯想力。你們看看畫中的大公雞,再讀讀歌中的那只公雞,小作者表達得多么生動、多么貼切,似乎他的每一筆,都合著兒歌的節奏和韻律。
4、兒歌配畫的方法和步驟。
從上述五幅作品可以看出,要根據兒歌的內容畫好一幅好畫,就必須做到:
①、仔細分析作品的內容,找出作品中自己最熟悉的形象。
②、用鉛筆畫出兒歌中的形象與場景(注意與兒歌中所說的要有一致性。
③、在不偏離兒歌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聯想結果。
④、選擇適合于反映兒歌內容的色彩,說明時間或氣候條件。
教師可結合提問、講解、演示,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配畫過程。
5、色彩與畫面和兒歌的關系。
①、能反映兒歌的季節特征或天氣情況。
②、有助于突出主體形象,渲染畫面氣氛。
③、具有美化畫面的作用。
6、著色的一般方法和規律。
①、冬季清晨:多用藍色、紫色作主調(即大塊色,配以少量的對比色,以拉開空間層次的距離)。
②、夏季晴天:多用暖色(紅、橙色)作大面積色,其他小面積色塊與大色塊在協調中進行對比。
一般情況下,先涂大色塊,再涂小色塊,主體形象色彩鮮明,與背景反差較大,背景色的選用以鄰近色為主。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把自己所選擇的兒歌內容畫出來。要求能反映兒歌的主要內容和情景,構圖飽滿,主次分明,色彩協調。
輔導要點:
①、找出兒歌中形象最鮮明的句子。
②、添畫場景。(與原作的意境大致相同,能較好地起到襯托主體形象的作用。)
③、調整賓主關系。
④、選擇主色(針對兒歌中的色彩基調進行選擇)。
⑤、其他形象的色彩(依據兒歌的特點,發揮自己的想象)。
⑥、補充細節,整理畫面。
四、小結
講評優秀作業,請學生談自己的創作體會。
【小學美術教案:《兒童配畫》:小學美術線描畫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線描畫—畫房子教案12-19
大班美術教案線描畫02-23
中班美術美麗的線描畫教案03-02
線描畫的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優秀09-09
大班美術線描畫教案《美麗的手套》01-16
大班美術教案:線描畫未來的房子08-13
中班美術活動線描畫—人物速寫教案08-09
中班美術美麗的線描畫教案7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