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賣火柴的小女孩》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賣火柴的小女孩》,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賣火柴的小女孩》1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能根據標題給課文分段。
3.能讀懂第一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初步感受資本主義社會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激發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能讀懂第一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所表達的思想感。
教具準備:幻燈片、掛圖、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言揭題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大年夜嗎?一家人溫暖舒適地圍坐在圓桌旁,品嘗著美味佳肴,享受著親人團聚的歡樂,是多么美好啊!但是,你們想過嗎?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個大年夜,有個和你們同樣年齡的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在冰天雪地里叫賣火柴,最后凍死街頭。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示課題)。這篇童話是誰寫的?(安徒生),他是丹麥著名的作家。他寫這篇童話的目的是什么呢?同學們學完課文后就明白了。
二、檢查預習
1.出示檢查題。
(1)給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噴香(pēn pèn)火柴梗(gěng géng)
(2)根據意思寫出詞語。
①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搖擺擺的樣子。()
②精巧細致,質量很好。()
2.學生作業。
3.反饋。
第1、2題校對后,把詞語讀一次。
三、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完成練習三。
試按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先寫____,接著寫____,最后寫____。
2.學生讀書、作業。
3.反饋。
第3題校對后,再濃縮為小標題:[賣火柴、擦火柴、凍死了]
4.根據這些小標題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11)(12~13)
四、學習第一段
(一)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快速小聲讀第一段,思考:小女孩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這一意思?[可憐的小女孩!]
(二)部分入手,精讀理解。
1.課文哪些詞句具體寫出小女孩很可憐?用“____”劃出有關語句。
(1)點撥、引導,教學其中一句。
a.幻燈出示。
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
b.能抓住重點詞來談談嗎?
c.概括一下,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她很可憐?(憐)
(2)放手自學其余三句。
a.寫小女孩冷的詞句還有嗎?
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路,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
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來讀懂這三句話,去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學生練習。
(3)討論:這四個句子寫冷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4)指導朗讀。
點撥:這些重點詞的`音要稍拉長些,讀到最后用發抖的感覺來烘托出小女孩越來越冷的感覺。
練讀——指讀——評議——指讀——齊讀
2.還有哪些地方寫出小女孩很可憐呢?
(“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還寫出了餓)
“餓”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憐,寫餓的詞句還有嗎?
(“這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抓“一整天、一根、一個”)
3.提問:這么冷,這么餓,她為什么不回家呢?可以看出什么?
(因為家中(無人疼愛),還因為家里和街上一樣冷)
4.小結:剛才,我們從小女孩的冷、餓、無人疼愛體會到她很可憐。這些是書里明明白白寫出來的,你們一看便懂,可是書里還有別的意思,沒有直接寫出來,實際上也能說明小女孩很可憐。如果你們認真仔細地讀一讀,也能領會。
5.揭示學法,扶學第一句。
(1)幻燈出示:
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2)討論:
a.這句話寫什么?(拖鞋大)
b.哪些詞語寫出拖鞋很大?
c .同學們能聯系上下文來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嗎?
(3)表情朗讀:在資本主義社會窮人到處受欺負。小女孩這么冷的天穿著大拖鞋也沒人同情、關心她。那這句話應帶著怎樣的語氣來讀呢?(同情)對的,讓我們帶著對小女孩的同情讀這句話。齊讀。
(4)歸納學法:剛才我們是怎樣體會這個句子含著的意思的呢?我們先理解這句話字面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談體會,最后用感情朗讀的方法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6.運用學法,學習第二句。
(1)幻燈出示:
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2)討論:
a.這句話寫什么?“這些”指的是哪些?
b.誰能聯系上下文體會這句子的意思?
c.是啊,小女孩還是個孩子,當然希望在大年夜擁有和其他孩子一樣的歡樂,而現在的她卻流浪街頭,叫賣火柴,多可憐哪!這兒寫出了她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歡樂)的。
(3)表情朗讀。
點撥:用同情的語氣,突出重點詞,前半句我們可讀得美些,后半句讀得難過些、慢些。
(三)回歸整體,深化理解:
1.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出了小女孩的可憐的?(板書)
2.出示掛圖,訓練說話。
(1)導語:這幅畫畫的就是這窮苦可憐的小女孩。它把我們帶到遙遠而古老的丹麥,安徒生的故鄉,你們看,遠處的高樓燈火通明,人們都在自己溫暖的家里歡度圣誕節,然而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她卻怎樣呢?請你們看圖有條理地說一說,可以用“可憐的小女孩!”作為這一段話的開頭和結尾。
(2)學生練習-指名口述。
(3)小結:同學們生動的描述,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女孩在寒風刺骨、大雪紛飛的大年夜叫賣火柴的凄慘畫面。她是多么可憐哪!(指板書)這句話后面的感嘆號(用紅粉筆標出)就寄托了作者對小女孩的無限同情。我們再來讀這句話。
3.配樂讀第一段。
五、略學第三段
1.過渡:可憐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結局是怎樣的呢?(凍死了)是啊,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這就是窮苦孩子必然的結局。(出示掛圖)
2.自由讀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死時的神態。(她[帶著微笑死了])
3.設置懸念:為什么這樣可憐的小女孩會帶著微笑死去呢?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這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學習課文時再來解決。
六、布置作業
觀察彩圖,用“可憐的女孩!”作開頭或結尾寫一段話。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賣火柴的小女孩》2
一、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有4篇課文,它們都有著鮮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的不同的命運,其中《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二、教學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4.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說教法、學法
嘗試讓學生先自學后教的理念,并運用“問題引導,當堂訓練”的方法,抓住主線——“小女孩的命運”,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在讀中悟出道理,學會運用各種方法(如: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句子,聯系上下文,聯系實際,學習虛實結合的寫法等),讓學生閱讀文本后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并能縱橫聯系學語文,做到讀、寫結合。
六、說設計理念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會提問,并用“問題引導,當堂訓練”的方法,讓學生“以讀為本”,說、議結合,悟出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并采用單元整合,體會表達方法。
七、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感受女孩的悲慘命運
二、圍繞中心,提出疑問
1.在別人幸福地歡度新年的時候,女孩卻悄無聲息地凍死在街頭。讓我們讀讀課文的最
后兩部分,提出問題。
2.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
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學生可能質疑:多么美麗的東西指什么東西?為什么會看到?怎樣看到的?兩個“幸福”是什么含義,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三、感情朗讀,體會“幸福”
1.她曾經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使她感到幸福,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的第二部分,畫出來。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大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
2.觀看表現美麗幻想的動畫片,找生朗讀,感受女孩虛幻的`幸福。
課件出示:小女孩特別(),渴望(),就幻想到()
4.選擇你認為女孩看到會感覺最幸福的部分,練習朗讀,把它的美麗與美好讀出來
四、感情朗讀,體會現實
1.火柴再溫暖,再明亮,帶來的幻覺再幸福,總是要消失的。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哎,這是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細長的紅光。
2.交流:現實的殘酷,女孩命運的悲慘。
3.比較句子:
(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
來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4)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重點比較第一次和第五次的擦燃火柴時小女孩的心理歷程)
體會:女孩由開始的不敢到敢,從抽出一根到后來的抽出一把,表現出了她對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這種美好,只有在虛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滿足。所以,“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個世界中,女孩終于擺脫了現實的殘酷。
五、回顧全文,總結寫法與讀法
1.在同學們深情的朗讀中,我們與作者和小女孩的心靈產生了共鳴。小女孩那含淚的微笑,悲慘的幸福,難道僅僅是天冷造成的嗎?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走進這個童話世界
(有感情朗讀、質疑思考、討論交流、聯想入境,都是品味讀書的好方法。)
2.這篇童話為什么讓我們如此感動?(對比的寫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與殘酷的現實產生了強烈的對照,讓我們對女孩悲慘的命運有了深切的同情;詳細的刻畫,女孩的外貌、衣著和動作,深刻地寫出了女孩的可憐;合理的想象,種種的“美好”,實際是那樣平常與普
通,對女孩來說卻可望而不可及;悲劇的結局。)
4.配樂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兩段。
5.對比《凡卡》一課,說說和此文的異同。
六、拓展延伸,學習寫作
1.讀完這個感人的童話,我們一定有許多話想對那個可憐的小女孩說。請同學們先來讀一首9歲兒童劉倩倩的詩歌《你別問,這是為什么》。再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或者可憐的
凡卡也行。
2.課外閱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麥童話作家,一生為孩子們撰寫了168篇童話,他的作品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100多年過去了,仍在世界各國流行。《堅定的錫兵》《拇指姑娘
《皇帝的新裝》《人魚公主》等,你讀過了嗎?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賣火柴的小女孩》】相關文章:
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學語文教案02-06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賣火柴小女孩》08-22
小學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通用11篇)10-25
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學語文教案5篇02-06
語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08-16
語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08-16
六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1-15
六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8-20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