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精選12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1
第1單元 大數的認識
第3課時 億以內數的寫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7頁例4。
【教學目標】: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
難點:掌握每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指名說出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表,并說一說是怎樣分級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整理如下:
億級 萬級 個級
…… 億
位 千
萬
位 百
萬
位 十
萬
位 萬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個
位
2.讀出下面各數,并說一說怎樣讀億以內的數。
30000 4301200 40010520
3.寫出下面各數,并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九 五十六 九百零三
組織學生相互交流,使學生明確萬以內數的寫法:
(1)從高位寫起,按照數位順序寫。
(2)幾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
(3)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二、自主探究
1.引入新課:我們已經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寫法,對于億以內的數,我們不但要會讀,而且要會寫,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寫法)
2.教學例4。
(1)投影出示例4。這些數你會寫嗎?
(2)組織學生運用數位順序表,試著寫數,并在小組中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指導學生寫數。主要讓學生弄清:這些數有幾級?先寫哪一級,再寫哪一級?怎么寫?數位上沒有單位的怎么辦?同時結合數位順序表幫助寫數,邊講解邊演示。
3.師生共同小結億以內數的寫法。
(1)含有兩級的數怎么寫?萬級上的'數怎樣寫?什么時候寫0?
先組織學生在小組中相互討論、交流,然后共同歸納億以內數的寫法。
板書:A.先寫萬級,再寫個級。
B.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占位。
(2)練一練:教材第7頁“做一做”。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困難生,然后投影展示學生作業,集體訂正。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練習一”第4題。
指名板演,余者練習,然后集體訂正。
2.教材“練習一”第5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檢查。
四、課堂小結
議一議:讀數和寫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學生議一議,然后匯報。使學生明確:
相同點:讀數和寫數都是從高位起。
不同點:寫數時,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而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教學反思】:
本節課注重了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發現生活中的大數,又借助小組合作,共同探究,運用學生思維遷移的習慣,把知識進行了延伸,讓學生理解知識間是相關聯的,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3、例4,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6、9、11、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己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根據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3、結合顯示素材感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寫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系。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并以萬以內數的寫法為基礎,把個級寫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寫億以內的`數。
教具、學具準備:
師:含有億以內數相關信息的音像材料,數位順序表。
生:收集現實生活中億以內數的信息數條,計數器或算盤。
教學過程:
一、出示信息,復習萬以內數的寫法
1、播放新聞。
荊州長江大橋總長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北京路二小現有學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園面積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師:你在剛才的畫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數據?你能把這些數據寫出來嗎?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萬以內數的寫法:從高位寫起,哪一位是幾就在哪一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二、利用信息,學習有億以內數的寫法
1、繼續播放新聞:
據統計,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手”活動,三千零八十萬人參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2、提問:在剛才的新聞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數據?這些數據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可能會說:這些數都很大,它們都占有兩個數級……。學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師:你能試著寫出這些數嗎?先獨立寫一寫,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傾聽小組意見,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意見:
(1)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寫,如果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2)一級一級地寫,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教師鼓勵同學提出質疑或進行補充。
3、即時練習:讓學生試寫第6頁“做一做”的四個數。
師:這些數的位數很多,寫的時候可能會出錯,誰有好的檢查方法介紹給大家呢?學生可能提出兩種方法:
(1)寫完后可以把寫出的數再寫一遍,看是否與要求寫的數一致。
(2)根據最高位的判斷這個數是幾位數,然后進行核對。
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并提醒學生寫完后注意檢查。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9頁第6題,先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然后再寫下來。
2、數學游戲:
由新聞發布官發布自己在課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記者負責將信息中的數據記錄下來,最后統一核對,考察小記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內中國數字電視用戶將達到三千萬。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課題。
五、課堂獨立作業
課本第10—11頁7、9、12題。
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進行指導和幫助。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準確數、近似數的含義,知道它們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2.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億以內數的萬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數。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方法。
難點:省略尾數時怎樣進行“舍”和“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我們班有48名同學,有多少人去過萬里長城?你們對萬里長城有哪些了解?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出示:
長城距今大約有2500年的歷史,長城大約有1萬里長。我們班有48名同學,去過長城的有13人。
2.觀察上面的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有的數據前面加了“大約”,說明不是準確的`數據;有的是準確的數據)
這是為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
1.教學運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1)理解“四舍五入”法。
A.投影出示:光明小學有1105名學生,紅華小學有1920名學生。
教師:如果以“千”作單位,你認為光明小學和紅華小學各大約有幾千名學生?為什么?(光明小學大約有1千名學生,紅華小學大約有2千名學生。因為1105接近于1千,1920接近于2千)
B.教師: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可以根據要求舍去這個數某一位后面的尾數。如果尾數的最高位小于5(如4,3,2,1,0),就直接把尾數舍去,改成0;如果尾數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5(如5,6,7,8,9),舍去尾數改寫成0后,還要向它的前一位進1。
例如:1105≈1000
↑
尾數的最高位小于5,把尾數舍去,改寫成0。
1920≈20xx
↑
尾數的最高位大于5,把尾數舍去改寫成0,向前一位進1。
(2)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3250 4608 7432 6501 3849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相互交流,再指名匯報,并說明求近似數的過程。
教師: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板書:“四舍五入”法)
2.教學例7。
教師:如果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又該怎樣求呢?
(1)投影出示例7。
先指名讀出地球和太陽的直徑各是多少,再引導學生理解“大約是多少萬千米”的意思,就是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讓學生獨立做一做,再在小組中相互交流。
指名匯報求近似數的過程,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12756≈10000=1萬1389000≈1390000=139萬
(2)教師指出:第一步是求近似數,改變了數的大小,使用的是約等號,而第二步是改寫成用“萬”作單位,大小沒有變,因此用等號。
3.教材第13頁“做一做”。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題目中不同的要求,應怎樣求近似數,再共同練一練,然后組織匯報,集體訂正。
4.討論:怎樣求億以內數的近似數呢?
引導學生歸納出求近似數的方法和步驟: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數,再找到尾數的最高位,用“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去還是向前一位進1。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練習二”第2題。
組織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再在小組中議一議。
2.教材“練習二”第3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檢查。
3.教材“練習二”第4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從課堂上學習的反應來看,大家對這部分知識理解是比較輕松的。在教學中,教師始終將學生當學習的主人,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使學生通過親自實踐,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4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二年級下冊學生已經認識和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對億以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認識的鞏固和擴展,也是后面學習含億級數的基礎。教材首先呈現20xx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六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數大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北京市人口為例,引導學生結合計數器撥珠數數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以及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接著教材給出億以內數級和數位順序表,讓學生利用數位順序表說出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一邊撥數一邊數數,體會“滿十進一”,培養學生數感,第2題利用兩個直觀形象的素材,使學生通過想象感受1億有多大。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學生平時通過觀察和發現,已經接觸過生活中大數樂,具備利用已有學習經驗學習新知的能力,能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溝通萬以內數和億以內數之間的聯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大數,進一步認識“萬、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認識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數位順序表,認識數位、數級,理解“位值”的概念,感受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習慣。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計數單位、數位、數級以及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難點】:
利用數位順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出示計數器)
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老朋友。認識它嗎?(計數器)
1、復習計數單位:
提問:計數器上的個、十、百、千、萬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對,計數單位!
2、復習“滿十進一”:
提問:在計數器的某一位上最多能撥幾顆珠子?強調:滿十進一。
3、復習萬以內數的讀法及組成:
提問:在屏幕的計數器撥出3003,怎么撥?
回顧撥法:從高位起,哪一位上有幾就撥幾。
追問:2個“3”表示的意思相同嗎?指出:3在不同的數位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二、溝通聯系,建構知識
談話:同學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數,20xx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普查中這六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數據。
出示例題圖,提問:看到這些數你有什么感覺?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樣的大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出示北京市人口:13819000
1、認識計數單位
(1)提問:在屏幕上的這個計數器上能表示出北京市的人口數嗎?為什么?
談話:看來,要表示出比萬還要大的數,計數器要進行拓展。
(2)我們一萬一萬地數,這是2萬、3萬、4萬……9萬再添一顆珠子就是多少?滿十進一,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它是什么?十萬!十個一萬是十萬。
繼續十萬十萬地數,二十萬、三十萬……九十萬,再添十萬,一百萬!滿十進一,1 0個十萬是一百萬,現在的一顆珠子表示多少?
一百萬一百萬地數,兩百萬……,十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十個一千萬是一億。
(3)通過撥珠數數,我們又認識了幾個新的計數單位,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它們之間的關系。
(4)提問: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對!滿十進一。
2、認識數位順序表
(1)談話:計數單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數位,計數單位增加了,數位也相應地要進行拓展。
(2)拓展數位順序表
提問:根據新增的幾個計數單位,說出它們對應的數位?
填好后一起讀一讀。
(3)提問:學了這么多數位,怎么才能很快地記住它們呢?
(4)介紹數級:利用數位之間的對應關系,為了方便計數,人們把從右往左數每四個數位分為一個數級。
追問:你知道個級包括哪些數位嗎?萬級呢?億位等4個數位分為?
3、撥數,并說出數的組成
談話:計數單位增加了,數位也進行了拓展,我們再來研究剛才的數。
(1)你能在拓展后的計數器上撥出北京市的人口數了嗎?撥之前先想一想,根據以前的經驗,怎么撥?對,哪一位上有幾就撥幾顆珠子。
動手撥一撥。
(請你來,一邊撥一邊說你是怎么撥的
撥完后提問;8在哪一位?表示多少?9呢?誰還能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2)西藏人口數:2616300人,一邊撥一邊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四川人口數:83290935人,撥好后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3)談話:。北京市人口數:13819000包含了幾個數級?個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一,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萬。說來說說這個數是由多少個萬和多少個一組成的?
提問:西藏人口數92560000和四川人口數19250000分別是由多少個萬和多少個一組成的呢?
(4)獨立撥一撥河南、新疆、黑龍江的人口數。
同桌互相檢查撥對了沒,互相說說每個數各表示多少個萬。
提問:仔細觀察,這三個數有共同點嗎?
小結:這些數的個級上都是0,是整萬數,都可以說成由多少個萬組成。
4、回顧整理,建構新知
談話:學了這么多有關數的知識,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
回顧小結:為了研究更大的數,我們一起認識了新的計數單位,知道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還學習了計數單位所對應的數位,從右往數,每4個數位分為一級,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分為個級,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分為萬級,接下來的4個數位分為億級……利用數位順序表我們能計數器上撥出大數,并且知道大數是由多少個萬和多少個一組成的。
三,練習提升,培養數感
下面就用咱們學到的知識,繼續撥一撥數一數。
1、做一做第1題。
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六萬數到一百零三萬。
十萬十萬地數,從七十六萬數到一百萬
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八十萬數到一億。
師生一起邊撥邊數,數完后提問:數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鞏固數位順序表的認識。
提問:回顧數位順序表,你能獨立地填一填嗎?
3、感受大數的大小。
四、總結收獲,課后延伸
1、談話: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提問:還有更大的數嗎?
出示我國總人口數:1295330000人
這個數你認識嗎?數一數,它是一個12位數,關于它和更多數的知識,我們后面再去學習!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5
教學內容:
混合練習--教材第46-47頁練習十12-16題與17*-19*。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通過讀數,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等練習,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做練習十的第12題。
讓學生把口算結果寫在書上,再集體訂正。
二、讀數、寫數練習
1.做練習十的第13題。
讓學生在草稿紙上寫出千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并標明萬位、億位是從右起的第幾位。然后再回答:一個六位數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個數的最高位是千億位,這個數是幾位數?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做練習十的第14題。
先讓學生把要讀的數進行分級,然后再小聲地讀給同桌同學聽,最后指名學生讀。讀到第(3)題時讓學生說說這題的數說明了什么,讓學生知道居民儲蓄存款增加說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三、比較數的大小和寫成近似數
1.做練習十的第15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2.獨立完成練習十的第16題。
四、選做題
做練習十的第17*、18*、19*題和思考題。
這幾道題都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的,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做。
第17*題,因為最高位是億位,億位在右起第9位,所以這個數是九位數;又因為這個數億位、百萬位上都是6,萬位上是1,其它各個數位上都是0,所以這個數是:606010000。
第18*題,要在9□8765000的'□里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最接近9億,因為□里填0、1、2、3、4,都接近9億,但只有908765000最接近9億,所以□里要填0。同樣當□里填9即998765000時,最接近10億。
第19*題,做題前,教師告訴學生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有時數目很大,不一定要說出它的準確值,只要說出它的近似數也就可以了。然后讓學生做第19*題。
思考題,學生在前面已經見過,所不同的是有兩個數位上的數已經固定,這題可以讓學生自己解答。答案如下:
最大的數:8795436210
最小的數:1092346578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例6。
【教學目標】:
學會將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將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
難點:理解整萬數改寫的方法和依據。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我們學會了讀數和寫數,現在大家來比一比,看誰能很快地寫出投影題目中的數據。
(1)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千米。
(2)我國國土面積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
(3)我國有七十八萬所中小學。
(4)某鄉鎮去年的財政總收入是六千零二十萬。
2.說說你寫出的`幾個數?寫數時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說出寫這些整萬數時,寫0很麻煩。
3.引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要寫一些大數,像這樣的大數有簡單的計數方法嗎?這節課我們來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改寫)
二、自主探究
1.教師將以下的數寫在黑板上:
300000 9600000 780000 60200000 39360000
觀察思考:這些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整萬的數)
2.如果要簡單記下這些數,你想怎樣寫呢?
(1)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再指名匯報。
(2)教師引導學生明確:這些數分別可以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萬”字寫在對應的數的后面。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30萬 960萬 78萬 6020萬 3936萬
并說明改寫前后,數的大小沒有發生變化,可以用“=”連起來。
300000=30萬 9600000=960萬 780000=78萬
60200000=6020萬 39360000=3936萬
3.討論:把一個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應怎樣改寫?
讓學生歸納出改寫的方法:先找到萬位,再把萬位后面的4個“0”去掉,加一個“萬”字。
4.教學例6。
(1)投影出示例6。
從例6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知道了哪些知識?
讓學生說一說血液中白細胞和紅細胞各自的作用以及它們的數量。
教師及時對學生開展關心生命、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2)讀出這兩個數,并將它們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并相互檢查訂正。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改寫的,集體訂正。?
2.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2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在教材上,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教材“練習二”第6題。
了解浩瀚的宇宙。
(1)你知道太陽系中有哪八大行星嗎?
(2)讀題,理解題意。
(3)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完成,再指名匯報,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學到了什么本領?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7
【教學內容】:教材第2~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
2.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知道數級、數位,掌握數位順序表。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難點:掌握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師組織學生觀察教材第2頁20xx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
提問:這些數你會讀嗎?
(學生試著認一認這些數,會覺得數據較大)
2.教師引入:以前我們學習過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要用到比萬更大的數。如:30萬千米,一千三百八十一萬九千人等。這些數是怎樣數出來的,又怎樣讀、怎樣寫呢?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大數。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
1.復習準備。
10個一是( ),10個十是( ),10個一百是?( )?,10個一千是( )。
2.教學例1: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
教師出示: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
教師:要認識這樣大的數就要先認識計數單位。
教師在計數器上邊撥邊數數:
(1)在計數器上撥一萬,然后一萬一萬地撥,撥到九萬。
提問:再撥一萬是多少?萬位滿十怎么辦?
引導學生說出: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10個一萬就是十萬。
(2)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學生數出: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3)教師:1億是個很大的數,我們每秒在紙上畫1個點,一刻也不停地畫,要畫3年2個多月;1億個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半。由此可見1億是個很大的數。
(4)教師小結:像以前學過的一(個)、十、百、千、萬一樣,今天學的十萬、百萬、千萬、億也都是計數單位。用數字來計數時,每個計數單位都要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邊說邊板書:
…… 億 千
萬 百
萬 十
萬 萬 千 百 十 個
提問: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5)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A.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教師邊講邊在計數單位下添上“位”字。
B.一個數占有幾個數位,我們就稱它為幾位數。例如:128是三位數,2024是四位數。
C.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億位在億級。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完成數位順序表。
(6)讀、記數位順序表。
考考你:從右起,第五位是什么數位?第九?位呢??
(7)數的組成:在19612368中,十萬位上的“6”表示6個十萬,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4頁“做一做”。
組織學生分小組練習,教師巡視。
2.教材“練習一”第1、2題。
組織學生獨立練習,教師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主張讓學生學會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能正確理解和區分“計數單位”和“數位”兩個概念。
2.掌握數位順序表,類推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了解數位的意義,利用數位順序表體會“位值”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經歷較大計數單位的產生過程,感知位值制。
2.讓學生經歷在計數器上撥珠、數數的過程,加深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豐富學生對大數的感受和對國情的了解。
2.在認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和“億”;掌握數位順序表;能結合實例具體說出“位值”的意義。
難點:能正確理解和區分“計數單位”和“數位”這兩個概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活動1走進生活,走近大數
1.提問: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請看大屏幕,看圖猜一猜,這是我們祖國的哪些地方?(課件出示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龍江的情境圖,學生根據圖片展開競猜活動)
2.師:我們的祖國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人口眾多,同學們請看!(課件出示)
20xx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
師:這些數你們認識嗎?能試著讀一讀嗎?看到這些數你們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說一說,讀一讀)
活動2提出疑問,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結合我們已經學過的萬以內數的認識,說下你想學習哪些有關大數的知識?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學生自由說一說)
預設
生1:我想學習怎樣讀這些大數。
生2:大數中每個數字的含義是什么?
生3:它們各是幾位數?
生4:計數單位分別是什么?
生5:這些大數分別是由幾個數字組成的?
2.導語:同學們想學習的有關大數的知識和感興趣的問題值得我們一起去探究,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億以內數的認識”,去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操作指導
在這個板塊中,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引導,如果有的學生預習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強,可以正確讀出大數,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大部分學生對學習這些大數感到困難,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萬以內數的知識,幫助他們完成知識的遷移。
板塊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動1
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課件出示計數器。
出示探究提綱:
(1)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多少?十萬十萬地數,10個十萬是多少?一百萬一百萬地數,10個一百萬是多少?一千萬一千萬地數,10個一千萬是多少?請在計數器上邊撥珠邊數數。
(2)有比十萬大的計數單位嗎?分別是什么?
(3)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2.生在計數器上邊撥珠邊數數,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展示匯報探究成果。
預設
生1: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生2:比“十萬”大的計數單位有百萬、千萬、億……
生3: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活動2認識數位順序表,了解數級和數位的關系
1.課件出示教材3頁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獨立嘗試探究。
出示探究提綱:
(1)你看懂了什么?
(2)試著說下個級和萬級分別包含哪些數位?每級有幾個數位?
(3)說一說19612368這個數中每個數字分別在哪個數位上,各表示多少。
(4)什么是計數單位?什么是數位?
2.學生充分探究后小組交流,集體匯報。
預設
生1:目前學到的數位順序表分三級:個級、萬級、億級。
生2: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每級都有四個數位。
生3:19612368中,前一個“1”在千萬位上,表示1個千萬。“9”在百萬位上,表示9個百萬。前一個“6”在十萬位上,表示6個十萬。后一個“1”在萬位上,表示1個萬。“2”在千位上,表示2個千。“3”在百位上,表示3個百。后一個“6”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8”在個位上,表示8個一。
生4:個、十、百、千、萬、十萬……億這些都是計數單位。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3.小結:數位是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時所占的位置,從低位開始每四位為一級,分別是個級、萬級和億級。一個大數中同一個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意義就不同。
操作指導
在板塊二的教學中,運用多種模型幫助學生理解數位和計數單位,如計數器等模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給予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機會,把思維表象與思維表達聯系起來。
板塊三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1.完成教材4頁“做一做”1題。
先讓同學在小組內完成,再找同學匯報。
2.完成教材4頁“做一做”2題。
(1)生獨立填寫數位順序表并回答問題。
(2)教師巡視指導,并抽取幾名同學進行展示匯報,集體訂正。
3.任意寫一個億以內的數,說一說這個數的組成。
獨立寫數后同桌同學互相說數的組成,再找兩桌同學匯報。
4.知識拓展。
師:打開教材看4頁“你知道嗎?”,請同學們自己閱讀,并在集體交流時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預設
生1:我知道了每秒畫1個點,一刻不停地畫,需要3年2個多月才能畫完1億個點。
生2:我知道了如果1億個小學生手拉手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半。
生3:通過這些,我感受到一億確實是個大數。
操作指導
在這個板塊中,練習方式要靈活多樣,要求學生既要動手操作,又要動口表達;既可以獨立完成,又可以與別人合作完成。每個學生在不同的練習方式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板塊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課堂總結。
師:說一說你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有哪些收獲。
學生多方面、多角度談學習收獲。
預設
生1:我知道了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
生2:我學會了填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生3:我懂得了每個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各不相同,例如:百位上的7表示7個百,千萬位上的7表示7個千萬。
生4:我知道了我們的祖國不但風景優美,而且人口眾多。
2.布置作業。
完成教材8頁練習一1、2題。
板書設計
億以內數的認識
例1 數位順序表
教學反思
1.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大數的概念,體會大數的意義,從而建立數感。大數經常出現在新聞、經濟、科技等方面,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可學生對大數卻缺乏體驗。因此,在教學時,充分運用主題圖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
2.借助動手操作理解數的意義。在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及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揭示數位和數級的概念十分重要。通過撥珠數數幫助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了解這些計數單位所占的數位,體會“位值”的意義。
3.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要遵循學一程,展一程,點一程的規律,當學生獨立自學和小組交流遇到問題時,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及時、準確地進行點撥,使學習的過程真正發生在學生身上。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9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頁例5。
【教學目標】:
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地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難點:多個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用數字卡片出示下面各數,讓學生說一說各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
43500603004587620056432700
2.比一比下面各組數的大小,說一說你是怎樣比的。
435 453 1089 989 8901 8910
引導學生說一說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
3.引入課題:我們不僅要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還要會比較更大的數。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二、自主探究
1.教師引導。
想一想: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可能是怎樣的?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2.驗證想法,嘗試比較。
(1)比較下面四組數的大小。
43500 435000 6030045 6030450
876200 875800 904030 904003
先組織學生獨立試著比較,再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比較的方法和結果。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43500<435000 6030045<6030450
876200>875800 904030>904003
(2)議一議: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與原來所學的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使學生明確:方法相同,只是位數更多了。
3.教學例5。
(1)投影出示例5。從例5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指名說一說,讀出例5中各數。
(2)合作交流,比較大小。
A.從中任意挑選兩個數,比較它們的大小,并相互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B.兩名同學一組,一人從中挑選兩個數,讓另一名同學比較大小,再共同交流檢查。一輪后兩人的角色交換。
(3)練一練: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練習,再指名說一說,集體訂正。任選其中兩題讓學生說一說比較的過程。
4.拓展延伸。
(1)如果要將這六個國家到我國旅游的人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應怎樣比較呢?
組織學生討論,并小組合作共同討論比較的方法。
(2)組織學生匯報。
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會采取不同的.比較方法。如:按數據的順序逐個比較等,教師對正確的比較方法都給予肯定。
(3)引導學生采用簡便方法比較:
A.將這六個數據按位數分成兩組:
六位數有:608000、606500
七位數有:2116100、3658200、2536300、4185400
B.將這兩組數分別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608000>606500
4185400>3658200>2536300>2116100
C.再將它們連接起來:
4185400>3658200>2536300>2116100>608000>606500
三、實踐應用
1.投影出示:將下面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432005043250042300054320005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集體訂正。
2.教材“練習二”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課堂中,教師鼓勵學生探究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學生也在自己的探究過程中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比較好地掌握了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10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的讀寫,并掌握了萬以內數的讀寫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為以后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大數,并計算大數奠定了知識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總結概括的能力,喜歡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渴望獲得成功的體驗。
根據教材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三、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數位表以及讀、寫億以內數的過程。
2、認識億以內的數為順序,知道各個數位上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能讀、寫億以內的數。
3.對現實生活中與大數有關的事物感興趣,體會大數在表達和交流信息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總結概括的.能力,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重點、難點
本節課教學重點:億以內數的讀寫法。
難點:億以內數讀寫的方法。
五、教具、學具
在教學中我準備了如下的教具:多媒體課件(PPT)
六、教學、學法
這節課我運用的教法有:情境導入法、操作發現法、歸納總結法、
學法有:自主探究法、觀察比較法、合作交流法
七、教學手段
? 教學中借助電子白板展示例題、練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體現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
八、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首先從趣味讀數導入,借助學生會讀的典型數據,復習萬以內數的讀法。再聯系生活,引入生活中的億以內的數,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信息讀給大家聽。 目的是讓學生深切地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安排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探究億以內數的讀法
我首先出示數位表,引導學生觀察并交流數位表的分級特點以及個級和萬級數位排列的特點。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觀察交流數位表,為讀寫億以內的數做好準備。
課堂上先引導學生利用數位表讀數,初步體會億以內數的讀法;再讓學生在沒有數位表的情況下讀數,使學生感受到分級的必要性;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億以內數的讀法。這樣設計使每一位學生既深刻體會到了億以內數的讀法,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為了鞏固億以內的讀法,我又設計了讀數大比拼的游戲。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繼續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并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此時,孩子們正處在成功的喜悅中,我繼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出:這樣的數怎樣寫呢?激起學生想繼續探究的興致,這樣就自然的進入活動二的教學環節。
活動二:探究億以內數的寫法
首先提出活動要求:你能試著寫出這些數嗎?
在學生試寫、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產生、形成的過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我又設計了寫數比賽。
這個活動的設計意圖是:既能讓好學生吃得飽,又能讓差學生夠得著。給了學生發揮自己潛能的機會,又在快樂中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本節課的新知。
(三)發散思維,拓展延伸
以上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了億以內數的讀寫法,但學生僅僅會直接的讀數和寫數。為了讓學生在掌握億以內數讀寫法的基礎上,又有所提高,我進一步設計了寫數的游戲。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又達到了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反思提升
這一環節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引導學生從知識、過程、情感三方面進行總結。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在直觀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觀察、推理、總結的能力,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5~6頁例2、例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能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含兩級的數的讀法。
難點:數位上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讀出下面各數。
2308560070091567
2.說說你是怎樣讀的。(小結萬以內數的讀法)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組織學生先試讀例2中一個數的兩種讀法,想一想:哪種讀法比較簡便?然后小組討論:萬級的數和個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引導學生試讀例2剩下的兩個數。
(3)練一練:教材第6頁“做一做”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練習,教師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教學例3,含有兩級的`數的讀法。
(1)出示例3。
像這樣含有萬級和個級的數該怎樣讀呢?小組中互相試讀,并討論、總結兩級數的讀法。
(2)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5頁的填空。
(3)說一說:讀億以內的數時,應該注意什么?
三、鞏固新知
1.教材第6頁“做一做”第2題。
(1)組織學生分小組練習。
(2)教師巡視,檢查學生存在什么問題。
2.如果沒有數位順序表,只出現數字你會讀嗎?(教材第6頁“做一做”第3題)
(1)嘗試完成。
小組中互相試讀,注意傾聽同伴讀的是否正確。
(2)反饋交流。
說說你是怎么讀的,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讀數又對又快?(先分級畫出比較容易讀,或者利用數位順序表)
3.正確地讀出教材第2頁上各省的人口數。
(1)組織學生獨立練習。
(2)教師指名板演。
(3)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你能談談怎么讀含有兩級的數嗎?
小結:含有兩級數的讀法: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教學反思】: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既讓學生懂得了億以內數的讀法,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了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 12
一、教學內容:
億以內數的讀法練習教材練習一有關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億以內數位順序表,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
數,并熟練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2.在讀數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嚴謹的學習態度。
3.結合讀數,用有教育意義的數據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重點難點:億以內數的讀法。
四.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填空。
(1)個級有()位、()位、()位、()位。萬級有()
位、()位、()位、()位。
(2)8307006是()位數,最高位是()位,讀作()。
3089402是()位數,它包含有()級、()級。讀作()。
2.口答。
(1)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億以內數的讀法異同點是(2)從個級的個位起,第幾位是萬位?第兒位是百萬位?第幾位是億位?
(二)指導練習
1.先說出下面每一個數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讀出來。
32680164580052050004700503070800
306009001040701200605100000000
(1)先用虛線分級再讀數。
(2)記熟從個位起,第五位、第九位是什么位,不要每次都一位一位去數。
(3)要分清哪個0該讀,哪個0不該讀。
2.看計數器上的.數,讀出來。
(三)課堂作業設計
1.填空。
(1)從右邊起,第四位是()位,第()位是萬位,()位在第九位。
(2)3068257是一個()位數,最高位是()。
(3)1個萬里面有()個干。
lo個千萬是1個()。
(4)5080020是由5個()、8個()和2個()組成的。
(5)50500050左邊的“5”在()位上,表示()個();中間
的“5”在()位上,表示()個()。
2.讀出下面各數。
4560020750802040562089000
(四)思維訓練
下面數中都有數字o,請你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按要求選擇數,將其序號填在下面的括號里。
①6400064②6046004·③6406400④6400640
⑤6400604⑥6040604⑦6040064⑧6040006
1.一個零也不讀的有()。
2.只讀一個零的有()。
3.讀出兩個零的有()。
4.讀出二個零的有()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相關文章: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3-25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反思04-20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的讀法06-10
四年級數學教案《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04-06
《認識億以內的數》教學反思(精選14篇)08-31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9篇04-06
第七冊億以內數的讀法(習題精選)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