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生物教案>生物的教案

    生物的教案

    時間:2024-04-08 08:29:36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生物的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物的教案

    生物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2.舉例說明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3.感受環(huán)境能影響生物的生存,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 性。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這一重要概念。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到生物的生存 會受到陽光、空氣、水、土壤和溫 度等因素的'影響。

      設疑:生物與生物之間有沒有影響?

      小組討論:

      以月季(或其它生物)為例,說說影響它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有哪些?這些環(huán)境因素可以分成哪兩類?

      總結:

      環(huán)境因素: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 素

      生物因素:

      如:陽光、空氣、水、 土壤、溫度 等

      非生物因素:

      由 周圍其他生物構成

      獨立思考后回答:

      生物與 生物之間應該也有影響。

      閱讀課本“探 究光照或水對植物生存的影響”

      探究活動:

      (一)探究光照或水對植物生存的影響

      1、小 組討論:要使一棵植物的幼苗 健壯生長,需要哪些條件?這些條件都是植物生存必需的嗎?

      討論1:實驗結果說明了什 么問題?

      討論2:第一組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3:如果要探究溫度對幼苗生長的影響,你怎樣設計實驗:如何設置對照組?

      課堂反饋:

      1.宋代詩人蘇軾在《春江晚景》中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中描寫影響鴨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光 B.溫度 C.水 D.空氣

      2、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是指其周圍對生物有影響的( )

      A.非生物因素 B.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C.一切生物環(huán)境和非生物環(huán)境 D.以上都不是

      3、對 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蟲來說,它的生 活環(huán)境就是( )

      A.田野中植物和蛇、蛙等動物 B.陽光、空氣、溫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C. A與B的總和 D. A與B的總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蟲

    生物的教案2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大多是單細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動物、植物共同構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廣泛,種類繁多。

      過程與方法:

      能借助顯微鏡這種觀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夠認真細致觀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夠用圖表現(xiàn)出自己觀察到的水滴里的幾種常見微生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

      體驗到探索生命奧秘的快樂與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1、放大鏡、顯微鏡、水樣、玻片、抹布等、觀察水樣

      2、技能準備:課前簡單培訓制作玻片標本的注意點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準備的水樣

      (1)學生觀察水樣

      (2)學生匯報:觀察燒杯里的水,你觀察到水里有什么?這些結果你是用什么觀察到的?

      (3)討論: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這些東西呢?還有沒有可能有其它的東西?

      (4)談話:怎么才能知道這杯水里有沒有我們剛才說的細菌等這些東西?

      (引導學生明白要想觀察極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體要借助工具——顯微鏡)

      二、引導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組領取)

      (1)談話:既然我們想借助顯微鏡來做進一步的觀察,下面就先來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目鏡(對著眼睛) 物鏡(對著標本) 載物臺(放置標本)

      反光鏡(反射光線、照亮標本) 調節(jié)螺旋(調節(jié)焦距、看清標本)

      鏡臂 通光孔 鏡座

      (2)教師講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強調

      ①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②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③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

      ④輕拿輕放。

      三、組織學生借助顯微鏡觀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導觀察教師準備好的水樣標本

      ①談話:顯微鏡下,水滴里到底會有什么?讓我們一起細心、耐心、認真地來觀察一滴水,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畫在活動記錄上。

      ②學生分組觀察。

      (在學生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巡視)

      ③匯報交流:你觀察到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匯報時學生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展示觀察記錄,并用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認識生活周圍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組制作小組采集水樣觀察玻片

      ②自主觀察

      ③匯報交流:說說自己小組采集的水樣中有什么

      (3)教師小結: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于動物也不屬于植物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螺旋狀的。

      (4)認識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體展示水中各種常見微生物

      四、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認識微生物的相關知識

      (1)學生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談話: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誰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嗎?

      ②學生閱讀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問:通過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認識微生物的種類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體展示在各種環(huán)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生物的教案3

      本節(jié)課為新授課,共分為兩部分,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材在闡述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之間關系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動物體和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并形成生物體是一個統(tǒng)一整體的生物學觀點。在新教材、新思路、新理念的引導下,更多的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盡可能增加課堂設計的空間,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更加頻繁,使教學形式多樣,教學氣氛活躍,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課前復習、合作討論、資料分析等多種形式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參與探究解決問題,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課前復習中讓學生更加明確細胞和組織的關系及組織的分類,使學生明確細胞和組織已經是生物體的兩個層次。在課本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生活中常見課本中沒有的例子,以增長知識并活躍了課堂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時間有些延誤,以致事例舉的有點少,到人體的結構層次教學中,也沒給學生充足的'發(fā)揮時間。

      總而言之,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加大集體備課,吃透教材,掌握學生,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標準,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自己動手、動腦的習慣,全面提高課堂效率。

    生物的教案4

      ——基礎知識和操作過程梳理

      一、大腸桿菌

      細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細菌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細菌無成型的細胞核,細胞壁由肽聚糖組成。由于細菌細胞壁結構不同,細菌可分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兩類。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厚,無莢膜,多產生外毒素;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薄,有莢膜,多產生內毒素。革蘭氏陽性菌對青霉素更為敏感。

      大腸桿菌是革蘭氏陰性、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腸道桿菌。在腸道中一般對人無害,但任何大腸桿菌進入人的泌尿系統(tǒng),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大腸桿菌在基因工程技術中被廣泛的應用,它的質粒是最常用的運載體,它也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體細胞。

      二、培養(yǎng)基配置

      微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需要的化合物有碳源、氮源、生長因子、無機鹽和水。有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生長因子是微生物生長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機物,但不一定需要外界補充,有的微生物可以自身合成。在提供上述幾種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基礎上,培養(yǎng)基還需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

      我們一般用lb液體培養(yǎng)基來擴大培養(yǎng)大腸桿菌,培養(yǎng)后可在lb固體培養(yǎng)基上劃線分離。以下為本實驗中培養(yǎng)基配置步驟:

      1.稱量:準確稱取各成分。蛋白胨0.5g,酵母提取物0.25g,氯化鈉0.5g,加水50ml。配置lb固體培養(yǎng)基時還需加1g瓊脂。

      2.溶化:加熱熔化,用蒸餾水定容到50ml。配置lb固體培養(yǎng)基時還需加瓊脂,整個過程不斷用玻棒攪拌,目的是防止瓊脂糊底而導致燒杯破裂。

      3.調ph:用1mol/l naoh溶液調節(jié)ph至偏堿性。

      4.滅菌:在兩個250ml的三角瓶中分別裝入50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和50ml lb固體培養(yǎng)基,加上棉塞。將培養(yǎng)皿用牛皮紙包好,放入滅菌鍋內,1kg壓力滅菌15min。

      5.倒平板:滅菌后,待固體培養(yǎng)基冷卻至60℃左右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操作進行。其過程是:

      ①將滅過菌的培養(yǎng)皿放在火焰旁,右手拿裝有培養(yǎng)基的三角瓶,左手拔出棉塞;

      ②右手拿三角瓶,使三角瓶的瓶口迅速通過火焰;

      ③用左手將培養(yǎng)皿打開一條稍大于三角瓶口的縫隙,右手將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立刻蓋上皿蓋;

      ④待平板冷卻凝固后,將平板倒過來放置。

      倒過來放置的目的是防止培養(yǎng)基冷卻過程中形成的水滴落到培養(yǎng)基表面。向培養(yǎng)皿中轉移已滅菌的培養(yǎng)基時,也不要把培養(yǎng)基沾在皿壁上。否則,空氣中雜菌會在這些粘附培養(yǎng)基上繁殖,并污染皿內培養(yǎng)基。

      三、滅菌和消毒

      1.無菌技術:

      ①對實驗操作空間、操作者的衣著和手進行清潔和消毒;

      ②將培養(yǎng)器皿、接種用具和培養(yǎng)基等器具進行滅菌;

      ③為避免周圍微生物污染,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

      ④避免已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的物品相接觸。

      2.消毒方法:

      ①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是煮沸消毒法;

      ②對一些不耐高溫的液體,則使用巴氏消毒法;

      ③對接種室、接種箱或超凈工作臺首先噴灑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溶液以增強消毒效果,然后使用紫外線進行物理消毒;

      ④實驗操作者的雙手使用酒精進行消毒。

      3.滅菌方法:

      ①接種環(huán)、接種針、試管口等使用灼燒滅菌法;

      ②培養(yǎng)基、無菌水等使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壓蒸汽滅菌鍋;

      ③表面滅菌和空氣滅菌等使用紫外線滅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燈。

      4.比較消毒和滅菌:

      比較項

      理化因素的作用強度

      消滅微生物的數量

      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滅

      消毒

      較為溫和

      部分生活狀態(tài)的微生物

      不能

      滅菌

      強烈

      全部微生物

      能

      5.注意事項:

      ①實驗中用的棉花不能用脫脂棉,因脫脂棉易吸水,吸水后容易造成污染。滅菌后,通常在60~80℃烘箱中除去滅菌時的水分;

      ②物品裝入高壓蒸汽滅菌鍋滅菌后,要首先打開排氣閥,煮沸并排除鍋內冷空氣,其目的是有利于鍋內溫度升高,隨后關閉排氣閥繼續(xù)加熱,加熱結束切斷熱源后,要使溫度自然降低,氣壓務必降至零時打開鍋蓋,其目的是防止容器中的液體暴沸;

      ③在用任何器皿轉接時,瓶塞和封口膜只能夾在手上,不許放在臺面上,接種時要在酒精燈火焰旁操作;

      ④培養(yǎng)基一定不能沾在三角瓶口、試管管口和培養(yǎng)皿壁上,否則容易污染;

      ⑤接種時要膽大心細,動作快捷,這是減少污染的關鍵;

      ⑥接種后,培養(yǎng)皿必須倒放(蓋在下方)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如正放則水蒸氣在蓋上凝成水滴,滴到接種后的培養(yǎng)基表面,水流擴散會使菌落擴散,就很難形成單菌落了。

      四、細菌的分離

      1.劃線分離法:用接種環(huán)蘸菌液后在含有固體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平板上劃線,在劃線過程中菌液逐漸減少,細菌也逐漸減少。劃線到最后,可使細菌間的距離加大。在培養(yǎng)10~20h后,可由一個細菌產生單菌落,菌落不會重疊。如果再將每個菌落分別接種至含有固體培養(yǎng)基的試管斜面上,在斜面上劃線,則每個斜面的`菌群就是由一個細菌產生的后代。

      其操作步驟是:將培養(yǎng)皿底部用拇指和無名指固定成傾斜狀態(tài),在火焰旁將培養(yǎng)皿稍微打開。在此同時,用環(huán)狀接種針在火焰旁取少許菌懸液,迅速送入培養(yǎng)皿內,在平板培養(yǎng)基的一邊,作第1次平行劃線3~5條,轉動培養(yǎng)皿約70°角,用燒過冷卻的接種針,通過第1次劃線部分作第2次平行劃線,然后再用同樣方法,通過第二次平行劃線部分作第三次平行劃線和通過第三次平行劃線部分作第四次平行劃線。劃線時,接種針應與平板表面成30°角左右。不要使接種針碰到培養(yǎng)皿邊緣,也不要將培養(yǎng)基劃破。劃線完畢后,蓋上皿蓋,倒置于恒溫箱培養(yǎng)。

      取菌種前灼燒接種環(huán)的目的是消滅接種環(huán)上的微生物;除第一次劃線外,其余劃線前都要灼燒接種環(huán)的目的是消滅接種環(huán)上殘留菌種;取菌種和劃線前都要求接種環(huán)冷卻后進行,其目的是防止高溫殺死菌種;最后灼燒接種環(huán)的目的是防止細菌污染環(huán)境和操作者。

      2.涂布分離法:先將培養(yǎng)的菌液稀釋,通常稀釋到10-5~10-7之間,然后取0.1ml不同稀釋度的稀釋菌液放在培養(yǎng)皿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用玻璃刮刀涂布在培養(yǎng)基平面上進行培養(yǎng),在適當的稀釋度下,可產生相互分開的菌落。通常每個培養(yǎng)皿有20個以內的單菌落最為適合。將每個菌落分別接種在斜面上擴增培養(yǎng)后,再做功能性實驗。

      劃線分離法,方法簡單;涂布分離法,單菌落更易分開,但操作復雜些。細菌的兩種分離法各有優(yōu)點,都可采用。

      五、菌落和菌種種類的辨認

      單個細菌用肉眼是看不見的,但是,當單個或少數細菌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大量繁殖時,便會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具有一定形態(tài)結構的子細胞群體,叫做菌落。不同種類的細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狀、顏色、光澤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

      細菌的菌落表面一般是光滑而濕潤的,有黏稠性,多數透明或半透明,但也有細菌的菌落表面是干燥、有褶皺的;放線菌由于有纖細的菌絲并可產生孢子,所以菌落表面是緊密的絨狀、堅實多皺,長孢子后就成粉末狀,由于菌絲和孢子有多種色素,所以在菌落培養(yǎng)基底部和菌落表面都有不同的顏色,菌落不易用接種環(huán)挑動;酵母菌落類似于細菌菌落,表面光滑而濕潤,有黏稠性但大多呈乳白色,少數呈紅色。如果菌落無法辨認,只有借助于顯微鏡觀察。在顯微鏡下細菌一般為桿狀、球狀和弧狀,直徑都在1um左右;放線菌菌絲是沒有橫隔的分枝絲狀體,氣生菌絲頂端分裂成串狀孢子,孢子絲有直線形、螺旋狀、彎曲式或輪生等;酵母有卵圓型或絲狀,但卵圓形細胞大于細菌,直徑約5~7um。

    生物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草履蟲的取食、運動、趨性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2、能力目標:

      ⑴熟練使用顯微鏡。

      ⑵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作出假設

      教學重點:

      ⑴熟練使用顯微鏡觀察一些單細胞生物體。

      ⑵通過“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的探究實驗,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fā)展學生作出假設、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實驗。

      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教學準備:

      1、顯微鏡、放大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池塘水

      2、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一、 復習上節(jié)課知識,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中

      1、課件展示一些單細胞生物體的圖片,提問:這些生物體在結構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2、單細胞生物體是否也能像多細胞生物體那樣進行生命活動呢?今天我們一起探究草履蟲是怎樣進行生命活動的。

      ( 1)、觀察并說出一些單細胞生物體的`名稱。并明晰這些生物體的共同點是身體只有一個細胞構成。

      (2)、思考并產生興趣,進行探究草履蟲知識的學習情境中。

      二、認識草履蟲的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1、展示草履蟲的模型及結構的動畫,組織學生進行認真地觀察。

      2、組織學生通過比賽認識草履蟲的結構名稱。

      (1)、觀察、思考、自學草履蟲的結構名稱。

      (2)、分組比賽說出草履蟲的各部分名稱。

      三、思考并分析、說明草履蟲可以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提問:草履蟲是動物,它是如何進行運動、取食、消化、呼吸及生殖的呢?

      2、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并分析,總結草履蟲是如何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

      (1)、思考并產生學習的興趣。

      (2)、分組觀察、自學并相互交流,師生共同歸納出草履蟲是如何進行各項生命活動的。

      四、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

      1、課件展示一只動物對外界刺激會產生反應,組織學生觀察并思考。

      2、提出問題:草履蟲是動物,它是否也會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呢?它會對外界刺激作出怎樣的反應呢?

      3、引導學生通過已有知識作出恰當的假設。

      4、視頻播放實驗過程,組織學生通過認真的觀察并分析得出結論。

      5、同學間相互交流實驗結論。

      6、幫助學生再次明晰單細胞生物體可獨立地進行各項生命活動。

      (1)、感受動物對外界刺激會產生反應。新 課 標第 一網

      (2)、思考并產生探究草履蟲知識的興趣。

      五、單細胞生物體與人類的關系

      課件播放有關視頻,組織學生通過觀看更深刻地理解單細胞生物體 了解單細胞生物體與人類的關系,從而感受生命的奇妙,從而產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六、課后小結

      1、 認識了草履蟲是如何進行各項生命活動的。

      2、 培養(yǎng)了進行探究式學習的能力。

      板書設計:

      第3節(jié) 單細胞的生物體

      一、 單細胞生物體的名稱

      二、 草履蟲的結構及功能

    【生物的教案】相關文章:

    生物教案-生物的生殖02-27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12-20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12-21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12-22

    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8-27

    生物的教案01-07

    生物教案-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08-17

    生物教案:生物圈08-26

    生物的進化生物教案06-23

    生物教案-生物的個體發(fā)育02-2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 丝袜精美视频久久 |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