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時間:2024-04-04 08:47:39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6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 能正確辯論生活中遇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

      3.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有序地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準備]

      圖形紙片、三角板、剪刀、投影片。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引導學生說說生活周圍常見的各種圖形。

      2. 教師出示圖形,學生說出圖形的名稱,從而引出長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課題。

      3. 觀察長方形、正方形各由幾條線段圍成?

      4. 引導學生觀察手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邊、角的數量。

      5. 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四邊形”。

      二、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 認識長方形的特征。

      (1) 出示一長方形紙片,指出它的邊在哪里?如何來區分這四條邊?(引導學生自學課本什么叫長、什么叫寬)并指出它的長和寬分別在哪里?

      (2) 同桌討論:可以怎樣把這個長方形的紙片畫下來?

      (3) 觀察教師演示(只測一長一寬就畫出了長方形紙片模型)。

      (4) 四人小組討論:

      a. 結合手中的長方形量一量,想一想,為什么只量出它的兩邊就能畫出這個長方形來?

      b. 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征?(提示:可以用量、折、比的方法)

      c. 小組匯報、反饋。談談自己用什么方法發現長方形特點。

      d. 小結長方形的特征: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并且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2、 畫長方形。

      ⑴同桌討論:根據長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來畫長方形。

      ⑵反饋說說自己的各種想法,并選出優秀可行的方法進行演示,最后進行比較哪種方法最合理。

      ⑶學生嘗試畫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⑷作業展示:選出優秀作品進行觀賞,并讓其說說作圖過程。

      ⑸教師小結:首先畫一條長方形的`長(或寬)邊,再以兩個端點為頂點,畫兩個直角,然后取相等的兩條線段為寬(或長),把另兩個端點連接起來。

      3、 認識正方形的特征并畫正方形。

      ⑴教師演示:把一長方形剪去一部分變成了正方形。

      ⑵四人小組討論:正方形與長方形相比,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⑶反饋歸納。

      ⑷學生嘗試畫一邊長為3厘米的正方形。

      ⑸反饋。比較長方形與正方形作圖方法的異同。

      4、 觀察比較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區別與聯系。

      三、 應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2題。

      2. 實踐活動(“想想做做”第3題)

      3、拼擺圖形

      (1)小組合作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并說一說是怎樣拼的,有哪些拼法。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4、動手測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5、畫圖形

      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展示部分學生畫出的圖形,并讓這些學生說出所畫圖形每條邊的長度。

      四、 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在知識上和學習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獲?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2

      教材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本節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這兩種圖形的特征,為后面學習長、正方形的周長、面積以及立體幾何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分析:

      1、借助觀察、操作,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

      2、經歷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過程,發展空間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欣賞圖形美,培養愛護鳥類、保護環境等環保意識。

      教學要點分析:

      本節課教學重點是: 歸納總結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教學中通過學生分組合作、動手實踐、討論交流,自主獲取新知,培養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空間觀念。

      教學策略設計: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根據這一理念,我認為教學中,教師的著眼點,不應只是規律性結論的呈現,而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為此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以美麗的鳥巢導入新課,通過猜測、操作、分析、比較等方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出長、正方形的特征,并應用這些特征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小棒。

      過程設計:

      本節課設計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點擊鼠標。

      小朋友們,小鳥的家漂亮嗎?看到它們這么漂亮的家,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鳥巢是怎樣做的?它的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今天我們重點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帖)

      設計意圖: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由情景中的數學問題導入新課,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懸念,并迅速切入正題,為后面的合作探索與深化理解巧設孕伏。

      第二環節:分組合作 探究特征

      本環節設計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 猜測特征

      我是這樣進行的:(老師手指課件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小朋友們,我們大膽的來猜想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會有什么樣的特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出:大家的猜想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下面就要通過我們的動手操作來進行驗證。

      這里更多體現了課堂的生成,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成了課堂的主人,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第二層次:探究特征

      首先研究長方形的特征:大家的桌子上有長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小棒等學具。聽清要求:利用這些學具,動腦筋,想辦法,找一找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征,角有什么特征,一會兒要在全班交流你們組是怎樣發現這些特征的。

      學生分組學習結束后,全班進行交流。有的小組通過測量的方法發現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有的小組是通過對折的方法發現的;有的小組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發現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在此基礎上,再利用課件演示長方形的特征。(演示課件)

      最后教師板書特征: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貼在黑板上)

      接下來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的特征,利用手中的學具,運用各種方法看一看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學生在分組合作、全班交流后,總結出正方形的特征,教師板書: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貼在黑板上)

      在這個層次里,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比較、總結特征,預設與生成交替出現,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第三個層次:比較特征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長、正方形的異同,然后全班進行總結,教師用韋恩圖表示出長、正方形的關系。(畫圖)

      有對比才有鑒別,本層次的設計就是想通過比較長、正方形的異同,讓學生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避免思維產生混亂。

      到此,新授已經結束,師生共同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指著黑板比劃一下)然后對開始的猜想進行判斷。

      本課的第三個環節 實際應用 解決問題

      練習的設計緊扣重點,由易到難,形式多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

      第一個練習: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出其它兩條邊的長度,并說明理由。

      第二個練習:用小棒擺長方形、正方形

      每個同學都有長短不同的小棒若干根,兩人一組,選擇合適的小棒分別擺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要說清這樣擺的理由。在這里學生有可能擺出平行四邊形、菱形,那么讓學生說明為什么不是長、正方形,怎樣才能變成長、正方形。

      第三個練習:給出一張長方形紙片,讓學生想辦法變成最大的正方形。目的就是想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最后一個環節:全課總結

      以學生談感受的方式,評價本節課的收獲、體驗,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感受數學的魅力。

      創新特色:

      本節課的教學真正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觀:課堂不僅是預設的,也是生成的,以改以往那種老師提前考慮周密,單等學生按照老師設計路線走的教學模式。

      課堂需要預設,沒在預設的課堂是不負責任的課堂,但僅有預設是不夠的,沒有生成的課堂是不精彩的課堂,本節課恰好體現了預設與生成二者的互補關系。

      新課伊始,老師大膽的讓學生猜想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不怕學生離題萬里,也不怕學生早就知道,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展示自己的已知,不論對錯都給以細心呵護,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現了生成課堂的生命活力。接著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學具、用品,讓學生潛心研究大家的猜測。在學生遇到困難的地方稍加點撥,對學生的新奇發現預以肯定,體現了教師對教材、學生、課堂的精心鉆研。

      整個課堂孩子――這群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呈現出多樣性、豐富性、隨機性。

      教學后記:

      通過本節課教學,我發現隨著學生知識面的拓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般特征,對學生來說已不是新鮮知識,而我還走著探究特征--應用特征的老路,顯得有點預設過多。

      本節課在預設時,可以在一些環節上做一調整,例如:猜測特征時,把學生的猜測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證明自認為正確的特征,去說服別人;在證明猜測的同時及時總結新的發現,補充完善課本知識。使教與學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生成性教學中提高教師的實踐智慧。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08-16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08-16

    數學教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01-22

    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案03-23

    第五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08-16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教師教案03-28

    數學教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精選11篇)04-12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數學教學反思05-17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08-16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08-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 | 在线视频欧美一二 |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影 | 色先锋影音a∨在线资源网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