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擺一擺、想一想》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擺一擺、想一想》,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擺一擺、想一想》1
教學內容:
教材第51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培養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價值。
教具準備:
兩位數的數位表,4個小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用珠子和數位表上一節數學課。
2.復習。
[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位?(個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兩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匯報。]
2.為什么兩個圓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
因為放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不同,個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是11。
看來小圓片在數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們把圓片挪來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個數,分別是2、11和20。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學生小組合作后匯報:用3個圓片可以擺出5個數。分別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樣擺能表示最小的數嗎?怎樣擺能表示最大的數?]
4.若4個小圓片呢?(學生繼續動手擺)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學生體會有序思考
教師提問,學生擺后回答
(1)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
(2)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3)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個數)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擺一擺、想一想》2
教學內容:
擺一擺、想一想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體會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位?(個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新課
1.出示兩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匯報。
2.為什么兩個圓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
因為放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不同,個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是11。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4.若4個小圓片呢?(學生繼續動手擺)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5.小結
教師提問
(1)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
(2)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3)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個數)
(4)誰能說一說五個小圓片可擺出不同幾個數?(6個數)
教師:圓片的個數和所擺出的數的個數有什么聯系呢?
圓片的個數十l=擺出的數的個數
提問:用8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幾個不同的數?(9個數)
三、課堂作業
在○里填上、或=。
35○53
78○69
13○31
70 9○79
63-3○70
80○81
65○65+5
37○37-1
100○90+9
四、課外實踐作業
每個同學回家后分別拿9個和10個小圓片,擺出不同的數給爸爸、媽媽看,看誰擺的又快又對。
教學反思:
今天的`這堂課,我為各小組準備了學具卡片,小組內分好工后便開始了學習,我到各組查看時,也發現了許多問題,但是這一次,我不在直接指出知識上的錯誤,而是指導各組怎樣更好的合作交流,換句話說,我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留下的是過程性的點評。在集體匯報環節,我請一組同學匯報,其他組傾聽,并及時給出意見,雖然可能還有個別小組會出現不愿參與別的小組現象,但整體上,卻有了進步,一個小組匯報時,其他小組會指出意見不統一的地方,匯報不在是說給老師聽,我想,我們的學本式又有了一些進步。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擺一擺、想一想》3
教學目標:
1.結合前面所學的數的分解、組成的知識,經歷動手擺一擺的實踐活動,直觀形象地理解并鞏固100以內的數的組成和“數位”、“數值”的概念。
2.在合作中主動探索數學思想、數學方法以及尋找事物規律的方法,能夠完整地寫出N個棋子可以擺出的(N+1)個數,培養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3.在愉快的操作中感受數學的奧秘,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在擺棋寫數的活動中發現用棋子表示數的規律。
教學難點:能根據發現的規律看數畫棋,直接寫出用8、9、顆棋子所表示的數。
教學準備:課件、磁鐵、學生練習紙、學具——圓片(象棋棋子或五子棋棋子)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變一變
1、你們喜歡玩嗎?今天我們要玩出花樣、玩出水平。
2、用數表示一個磁鐵
老師這里有一個磁鐵,你能用什么數來表示?——1、10
有了“數位順序表”的幫助,這個磁鐵像孫悟空一樣會變的,放在數位表的.個位上,表示1,放在數位表的十位上,就表示10。它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會表示不同的數。
3、 用數表示兩個磁鐵
現在有兩個磁鐵,你又用什么數來表示呢? ——2、20、11
說說你是怎么擺的?
二、教學互動活動設計——擺棋探秘
(一)擺3顆棋。
1、讓學生自己擺3顆棋子。
要求:
(1)用3顆棋子獨立擺一擺,可以擺出哪些數?寫下來。
(2)想一想,怎樣擺,才能不重復、不遺漏?
2、跟同桌交流擺的方法。
3、匯報。思考: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4、有規律、有順序的是怎樣擺出來的?
5、3顆棋擺出了哪幾個數?3、12、21、30
(二)自己選擇棋子顆數擺數
1、選擇4顆、5顆或者6顆棋子在數位表上擺一擺。
2、匯報展示
3、你們擺的時候,老師也擺了一下,不過沒有動手,是放腦子里擺,擺出的數是:6、15、24、34、33、51、60
請為老師評判——34需要7顆棋擺出的,漏了42。
4、根據前面的規律,擺54需幾顆棋?62呢?72呢?
5、觀察 6、15、24、33、42、51、60,還發現什么規律?
(三)猜一猜:7顆、8顆、9顆棋子可能擺幾個數?
①猜想
②驗證——擺一擺或寫一寫
(四)觀察完成的表格,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
三、課外延伸
學生猜想10顆、11顆、12顆……可能擺出幾個數?并讓學生課后自己驗證。
四、小結
同學們談談這節課學了些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收獲?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擺一擺、想一想》】相關文章:
《擺一擺,想一想》的說課稿03-09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08-02
《擺一擺 想一想》聽課匯報05-24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04-21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03-12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01-23
一年數學下《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08-16
2.4.4 擺一擺 想一想|人教課標版08-16
數學教案-看一看 擺一擺08-16
擺一擺說課稿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