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會認“影、前、后”等十一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和“ㄅ”,認識兩個偏旁“犭”和“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觀察圖畫與聯系生活,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辨力,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音節自讀課文,感受自主讀書的樂趣。
2.通過看、聽、讀、議、練、編,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把兒歌與生活聯系起來。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發展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激發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會認“影、前、后”等十一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和“ㄅ”,認識兩個偏旁“犭”和“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難點:
通過讀文,理解、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三、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我們都有自己的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誰呢?學生說出自己朋友的名字。
師:我也有一個好朋友。(課件出示謎語)
有個好朋友,常常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后,
晴天里有他,陰天里沒他。我和他說話,他呀不開口。
你們猜,我的.好朋友他是誰?
2.學生回答后隨機板書課題,讀準音yǐnɡ zi,識記“影”。
(二)實踐活動,了解影子
1.師:你們是怎么猜出來的?
2.設計影子游戲,交流“我的發現”。
(1)你們也有這樣一位朋友吧?你在哪兒見過他?現在能馬上找到他嗎?
(2)找到了你的朋友,和它一起玩吧,一邊玩一邊觀察,它是什么樣的?你也可以回憶你是怎么樣在操場上跟影子賽跑、踩影子的。
(3)影子跟我們形影不離,跟隨著我們,陪著我們;影子變化無窮,前后左右位置會變,高矮胖瘦形狀也會變。
(三)整體感知,自主識字
過渡語: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讀讀兒歌,看看兒歌是怎么寫影子的吧!
1.學生小聲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
把藍線中要求“我會認”的字在文中圈畫出來,遇到不認識的字請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2.自己學完生字之后,同桌的學習小伙伴做“你指我認”的游戲,互相檢查,互相幫助,如果小伙伴都認對了,請你夸夸他。
3.認識新的偏旁“犭”和“宀”。
4.檢查自學:老師出示課件,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1)開火車形式讓學生讀生字和帶有拼音的詞語。
(2)男女生對讀去掉拼音的詞語。(強調“影、常、朋”是后鼻音,“前”是三拼音節,“著”是輕聲)
(3)比賽形式考查會認的字。
5.指導書寫:飛、馬、鳥。
(1)認識新筆畫“”和“ㄅ”。
(2)重點強調:“飛”的“”不要寫成“乙”!榜R”的第一筆是橫折,“鳥”的第二筆是橫折鉤,而且不要把“鳥”寫成烏鴉的“烏”。
(3)學生跟著紅色的筆順跟隨描字,再照著范字寫。書寫時,注意正確的姿勢。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4)展示學生的生字書寫,學生進行評價,教師根據學生評價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再改進。
(5)生字朋友都認識了,再讀讀課文,相信你們一定會把課文讀正確。
(四)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1.影子可真調皮,它和太陽捉迷藏玩呢!它們是怎樣捉迷藏的呢?請兩名同學分小節朗讀課文。
2.看!太陽在動,影子也在動。看看影子有什么變化呀?
3.同學們看得認真,你發現了影子有什么變化呀?
(1)先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2)學生匯報,教師在學生交流中可結合課文點撥。
4.教師小結,指導朗讀。
原來,太陽在后,影子在前;太陽在前,影子在后;太陽在右,影子在左;太陽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可真調皮,你能讀出它的頑皮可愛嗎?你可以邊表演邊朗讀。
5.現在要考考你們了,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左面是誰?右面是誰?
6.學習第一小節,指導讀句。
(1)太陽在后,影子在前;太陽在前,影子在后。小朋友在前面拼命地跑,影子在后面拼命地追。小朋友回過頭來一看,看見了什么?
(2)影子像什么呢?理解“小黑狗”。
(3)真有趣!誰來讀讀這句?指名讀后評議,再齊讀。
7.學習第二小節,指導讀句。
(1)看,影子又在動了。影子跑來跑去的,主人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它是誰?
(2)指名讀后評議,理解“好朋友”。
(3)學生自由讀體會,再指名讀并配上動作。
8.朗讀全文。
9.指導背誦。
(1)出示課件,進行背誦。
(2)一邊做動作一邊背誦。
(五)快樂體驗,發展語言
1.教師激趣:大家背得真好!看,這是什么?(老師在有投影的屏幕上做小鳥飛的動作)
提問:你們想做嗎?(指名表演)
2.師評價:剛才你們的表演真精彩,很有創意,想象也豐富。在生活中除了太陽下能看到影子,你還知道什么地方也能看到影子?找找你的周圍有影子嗎?
3.小結:剛才我看到了有的同學找了很多影子。是啊,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找到影子。
四、板書設計(略)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認識1個偏旁。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2.有一只小動物也說世界多美好呀,板書課題。
⑴讀準也的音,是翹舌音不是平舌音。
⑵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你們問題的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和小節號畫出來。
3.檢查自學效果。(出示生字詞)
、抛约鹤x讀生字詞,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普。
⑶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把生字詞帶入課文再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4.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動物說的?
2.它是什么情況下說的?
3.你也能像剛才阿姨一樣,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嗎?
1).自讀,指讀,賽讀。
2).全班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書讀得好,字也能寫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教學羊字頭。
2.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并描紅。
3.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1).指導寫字。
2).師范寫四個字,生描紅、臨寫。
3).生寫剩余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
3.了解小雞孵化的過程,同時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掛圖、生字卡片、綠茵茵的絨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呀是誰說的?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細讀第一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
2.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誰能用先后說說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4.它怎會夜大為世界是黃色的呢?它認為世界美麗嗎?
5.滲透小雞在雞蛋里怎樣孵化的小知識。指導有感情朗讀。
6.你現在能不看書,為我們的電視配音嗎?指導背誦。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雞啄殼很吃力的?能讀出這種吃力的語氣嗎?
4.小雞看見了什么?
⑴(出示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凭渲心男┰~是表示顏色的?
⑶藍湛湛表示什么顏色?同學們,你們看看這綠茵的樹木看上去怎么樣?
5.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現在是蛋殼中的小雞,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6.那么讓我們把美麗的景色記下來。
7.指導有感情地背誦。
四、細讀第三自然段
1.蛋殼中的小雞跟你們一們,迫不及待地鉆出來!
2.聽完后,你感受到小雞非常想出來嗎?
3.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4.你們能把小雞這種急切、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嗎?
5.現在,我們也來做只小雞,做做出殼的動作。
五、細讀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雞看到如此美麗的世界后,會說些什么?
2.齊讀第四自然段。
3.誰愿意當當這只小雞來贊一贊這美麗的世界?
4.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
5.指導有感情背誦課文。
六、總結
1.學完課文后,你收獲了什么?
2.齊聲有感情朗讀課文。
3.讓我們把這么美的課文用腦記下來吧!
黑乎乎
板書:16世界多美呀!藍湛湛
綠茵茵愛大自然
碧澄澄
(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了解小雞孵化過程,熱愛大自然。
2.學會本課生字雞、美,認識新偏旁:羊字頭
教學重難點:朗讀背誦;識字。
教學具準備:課件,板貼字卡:睡醒說啄看撐叫站
教學過程:課前:聽音游戲:聽到什么,就做一做,說一說。
。ㄕn件聲音:打呼嚕、敲門、電話鈴聲、牛叫、狗叫、掌聲)聽到了掌聲,你想到了什么?
一.聲音導入,課文復習。
豎起小耳朵,你聽到了什么?(小雞叫聲)(板貼:小雞)它在說什么呀?(板貼:說)啊,世界多美呀!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世界多美呀》。板書:世界多美呀
1.齊讀課題。指導讀題。還能讀得更美嗎?
2.復習詞語,課文主要內容。①指名領讀:蹲著孵小雞站了起來嘰嘰黃乎乎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世界美麗蛋殼兒很久②打亂秩序去音節讀詞,做小彈簧。
3.師述,板貼。小朋友,母雞蹲著孵小雞,一蹲蹲了許多天。小雞在哪兒呢?(蛋殼里)(板畫:)看!蛋殼里的小雞先是睡著的,后來它醒了,看見四周(黃乎乎的)(板貼:睡醒)小雞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那怎么又會說世界多美呀?世界到底怎么美呢?
二.朗讀感悟,拓展練習。
1.翻書P99自讀課文。
2.世界到底怎么美呢?你是從課文哪兒知道的呀?(小雞出殼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3.交流,學習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拍阕x懂了什么?(板貼:啄)
⑵出示第二句,小雞啄殼怎么讀呢?指讀。紅字標出: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的洞眼誰能猜出老師為什么要大家特別注意這些詞?說明小雞啄殼怎么樣呢?指讀。師范讀。為什么要這么讀?(小雞力氣小,啄起來很吃力,啄蛋殼的時間很長,不容易。)自練讀,齊讀。
⑶出示第三句句子。指讀。這句話中哪幾個詞是表示顏色的?(藍、綠、碧)(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出示兩句話,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呢?{它看見天空是藍的,樹木是綠的,小河是碧的。{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很好聽,對呀,就像嘣嚓嚓!這么好聽的詞語應該怎么讀呢?喜歡的站起來讀。好的句子要讀得好聽。
、俅蠹易屑毧匆豢,哪一個是藍湛湛的天空課件:淡藍、深藍(深藍)說話訓練:還有什么景物也是藍湛湛的?(海水)
、谛∨笥,你們看看這綠茵茵的草地,和綠茵茵的樹木有什么相同嗎?再摸摸看,有什么感覺?(毛絨絨的,綠中還有點黃)
③快看這兩條小河,哪一條是碧澄澄的?為什么?(綠而清澈見底)(課件:清澈見底的小河、綠而渾濁的`小河)口語訓練:小雞在洞眼里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的景色?怎么想,怎么做呢?(板貼:看)我在看見。
、韧卣咕毩。小朋友,大自然的美,不是只有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其實它無處不在,而且就在我們的身邊。還能找到更多的美嗎?
①補充句子練習:()是紅的。()是金的。()是黃的。()是嫩的。()是白的。()是亮的。
、谛〗M討論交流。誰能說得更美?
4.學習第三自然段。啊,這么美麗的世界,小雞想(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嫦肟禳c出來,好好瞧一瞧!多么快樂的小雞呀!想不想分享小雞出殼的快樂?那我們來讀一讀,演一演。
、僬倚』锇榛蚶蠋,合作表演。
、邶R做小雞。準備好了嗎?(板貼:撐叫站)
、壅f話訓練:小雞們終于出殼啦。ò瀹嫞海┠憧吹搅耸裁?聽到什么?聞到什么嗎?摸到了什么嗎?想說什么?小雞可真會觀察。
5.師引讀第四自然段。嘰嘰,嘰嘰,小雞們,你們是在說:(世界多美呀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這么美的世界怎么讀呀,小雞們再讀一遍。)
三.指導背誦,整體感知。
1.師述:小雞由睡到醒,看到世界是黃色的,又在蛋殼上啄了一個洞后看到了美麗的世界到用翅膀一撐,嘰嘰嘰地叫著站了起來。小朋友發現了沒有,這其實是小雞(孵化的經過)。誰能按著小雞出殼的順序把課文說出來?
2.課文動畫播放,師生齊背。好,我們來試一試,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比賽。背不出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字,如果想配上動作就更好了。看看哪一只小雞呀,最可愛!
四.學習生字,布置作業。
1.學習生字雞、美。小雞看到的世界這么美。今天呀,它還想來看看我們小朋友是寫字美不美,漂不漂亮。出示兩個字。怎么來記?
美羊大為美
、傧茸屑毧措娔X老師寫,看清每個筆畫的位置和筆順。學生書空。
、谏舷陆Y構,羊字頭。師范寫,生書空。誰想教大家寫?老師也跟你寫。
雞
、匐娔X示范,書空。
②師范寫,學生書空。雞,左右結構,左邊右邊,現在變為好朋友了,很謙讓,又的捺縮為了點。左窄右寬。第6筆豎折折鉤,轉折處頓筆,豎鉤向左斜。
2.拿筆寫,書上描紅。田字格本。課件播放(配樂風景)小雞也來看小朋友的寫字姿勢了,它還托老師給姿勢端正、寫字漂亮的小朋友禮物呢!
3.布置作業:課后畫出你眼中美麗的世界,可以配上一兩句話或照片,布置板報。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 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2、 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會默寫《贈汪倫》;理解古詩句,了解詩句所描寫的朋友之間離別的情景和詩人還鄉時的所見、所感。
3、 結合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詞典,理解詩句,體會詩句的含義;想像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背誦三首古詩,默寫《贈汪倫》。
難點
1、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2、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贈汪倫》
1、 解題:題目中的“贈”是什么意思?贈了什么給汪倫?
2、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看后面的注釋。
3、 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詩句的意思。
4、 在全班發言,(老師貼出詩句,請同學講解)
5、 練習背誦這首詩。
二、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 導入新課
2、 解題:題目中的“之”是去,往的意思;“廣陵”是今江蘇揚州,在黃鶴樓李白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3、 學習生字。
4、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注釋或查字典,理解詩句的意思。
5、 小組內討論詩句的意思。
6、 同學發言(老師貼出詩句,同學講解)
7、 背誦這首詩。
三、作業練習:
1、 背誦兩詩古詩。
2、 寫出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回鄉偶書》
1、 解題:這是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的作品,賀知章辭官回家后,感概很深,于是出于偶然寫了這首詩,寫了自己還鄉時的感觸。
2、 學習生字。
3、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注釋或查字典。
4、 在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
5、 在全班發言。
6、 朗讀、背誦這首詩。
7、 試著把這首詩編個故事,參考下面的圖,練習表演。
二、背誦本課的三首詩(個人背、小組背、全班背)
三、練習默寫《贈汪倫》,互相批改
四、作業
1、 背誦《回鄉偶書》
2、 從詩中摘錄兩組反義詞。
3、 寫出后兩句詩的意思。
26 桂花雨
教學要求
1、 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 自學課文中的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的含義。
3、 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2、 想像課文描寫怕情景。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有關桂花的掛圖
一、引出新課堂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思考:
1、 課題“桂花雨”是什么意思?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2、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 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不懂的問題。
三、理解詞語
四、學習課文
1、 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哪幾段是寫這件事的?
(1)小組內討論。
。2)全班發言。
2、 學習第1、2自然段:讀了這段你對“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 學習第3—6自然段。
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找出相關的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 學習第7、8自然段。
你如何理解母親說的話?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嗎?
5、 請大家帶著感情朗讀課文。
五、作業
27 她是我的朋友
教學要求
1、 學習小男孩在誤以為獻血后自己就會死去的情況下仍堅持獻血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2、 學習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理解“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表現的思想品質。
3、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練習運用“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 抓住描寫小男孩獻花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內心活動的變化。
難點:
1、 理解“啜泣、嗚咽、哭泣、抽泣”幾個近義詞的細微的差別。
2、 理解“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表現的人物的思想品質。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朋友”是大家多么熟悉的稱呼,多么親切的稱呼?墒牵阒朗裁词桥笥褑?(同學們自由發言,各抒已見)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這是一篇寫戰爭時期的故事的課文,讀了以后,我們會對“朋友”有更深的認識,這篇課文的題目是《她是我的朋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思考:1、題目中的“她”是誰?“我”又是誰?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
1、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新詞。
2、標出全文共幾個自然段,想想每段寫了什么。
3、畫出不懂的問題。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出示卡片) 2、理解詞語。 3、檢查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
1、請同學讀第1—4自然段。
思考:(1)課文講的事的起因是什么?
。2)從哪看出當時情很嚴峻?在書上畫出。
2、共同討論。
六、作業
1、看拼音寫漢字。 2、在括號填上合適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
1、細讀第5—11自然段,找出描寫小男孩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的心理活動情況。(全班討論,自由發言)
3、 請同學讀第12—14自然段。
重點體會男孩回答醫生的問題時說的話“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以為會把他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樣他就會死去,但即使是這樣,他仍愿意獻血,原因是“她是我的朋友”。這話說得多么輕松,但從這樸實的話里,可以看出“朋友”一詞在阮恒心中的位置和分量,它比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從中看出阮恒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聯系實際,談談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詞填空(搶救、挽救)
。1)優共產黨尚秀云靠細致的工作和愛心( )了一個又一個
失足青少年。
。2)如果不立刻( ),受重傷的小姑娘就會死去。
3、修改病句
男孩阮恒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用盡力氣竭力制止哭泣。
28 爭吵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自學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說的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么事。
2、 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布置自學
1、讀讀文中帶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
2、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畫出自己不理解詞語,不明白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請同學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
1、理清課文層次。(全班討論)
。1)默讀課文,標出全文共幾個自然段。
。2)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的原因?
。3)哪幾個自然段寫發生爭吵后“我”和克萊諦的表現?
。4)哪幾個自然段寫放學后,克萊諦主動找“我”,我倆和好了?
2、學習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請同學讀這部分課文。
。2)先同桌討論,后全班討論:“我”克萊諦發生爭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發生吵后雙方表現各是怎樣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3、學習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1)請同學讀這部分課文。
(2)自己默讀,在書上批畫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我”的心情。
。3)讀讀自己畫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4)老師引導,弄清下面兩個問題。
A、“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边@是為什么?
B、克萊諦兩次說“我在外邊等著你”,而“我”也回答:“我也等著你!”兩人想的一樣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4、學習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1)讀這部分課文,找找描寫兩個人表現的詞句,你體會到什么?
。2)全班分兩組,一組說“我”的表現,一組說克萊諦的表現。
5、讀最后一段,理解父親的話。(全班討論后老師總結)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造句
積累,運用七
教學要求
1、教學學生懂得無論他人對自己的付出多么微小,我們都應該對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謝;通過實踐活動,認識規范用字的重要,培養認真做事的習慣。
2、學習成語,會讀、會背、了解它的意思;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練習以《第一次×××》為題寫作文,要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的感受。
3、能力;進行用字情況的調查,培養從事實踐活動的能力。
重點難點
1、 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理解的中心思想。
2、 練習寫《第一次×××》的作文,要會選材,寫出合要求的作文。
3、 組織好實踐活動,寫出調查報告。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讀、會背12個成語,了解它們的意思。
2、 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體會短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具準備:成語卡片
教學過程
1、 學習成語xx
2、 說說成語的意思。
3、 按“一、二、三……的順序背誦,看誰先會背。
二、閱讀短文
1、 自由讀短文,自學生字詞,標出自然段。
2、 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掌握情況。
。2)朗讀情況。
3、 共同討論文后的兩個題目。
4、 感恩節簡介。
5、 共同討論,自由發言(到了感恩節,你準備給誰什么感恩禮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明確習作要求,指導選材,指導習作。
2、 要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第一次×××的真實感受。
教學過程
一、習作指導
1、審題意,明確寫作內容和范圍。
請同學比較《第一次×××》和《一次×××》兩個文題有什么不同。《一次×××》限于寫《一次》,不能寫兩次、三次,但可以是任何一次;而《第一次×××》則限制在“第一次”這個范圍內。
2、選好材料。
選材的思想要寬,選哪個方面的材料都可以:
第一次學習某項技能,內容有:剪紙、編中國結、釘扣子、做航模、寫毛筆字、學騎自行車、滑冰……
第一次從事某項勞動,內容有:種樹、洗衣服、擦玻璃……
1、 為了做到寫清楚,應事先列個作文提綱,確定寫作順序。
2、 在敘事過程中要寫出第一次×××時的心情、感受,要真實。
語文教案 篇4
一、談話導入:
師:(出示一張票)今年過年的時候,老師去武漢觀看了一場大型的展覽,是為了紀念世界著名的童話大師安徒生誕辰200周年而舉辦的,整個展覽大廳掛滿了世界各國畫家為安徒生童話配上的圖畫,彩色大屏幕上放映著由安徒生童話改編的動畫片,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兒》、《堅定的錫兵》、《白雪公主》,人一走進去,就仿佛進入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老師今天特地帶來了展覽的`門票,你們看,這上面畫的是?
生:(大聲說)丑小鴨。
師:哦,是的,是丑小鴨,下面咱們大家一起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好嗎?趕快翻開書126頁,齊讀課題《丑小鴨》。(板書課題)
二、初識生字,合作交流。
1、自己讀一讀這篇童話故事,把字音讀準確,如果碰上了不認識的生字寶寶,就作個記號,可以向身邊的人求助。(教師巡回指導、答疑)
2、老師看到很多同學在預習的時候已經標好了自然段,圈出了生字寶寶,學習習慣真不錯!這樣吧,把你已經認識的生字寶寶介紹給四人小組里的小伙伴,并且告訴他們,你是在哪里認識它的。(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識字情況。)
三、識記生字,游戲鞏固。
剛才很多同學大聲地介紹了自己已經認識的字寶寶,咱們現在把這些字寶寶請出來和全班同學見面好嗎?你想請誰出來?大聲地叫出它的名字!(根據學生的發言調整以下三個環節的順序)
(一)形聲字:
鴨、鵝、剩、笆、譏、葦、裂、烘、翅、膀
1、指一生請出一個字寶寶,這一課還有哪些形聲字呢?找一找。(教師出示形聲字卡片)
2、能讀準確嗎?開火車認讀,(擴詞訓練)。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記并積累以下詞語,學會運用:
拘謹 頎長 健談 熹微 悉意
寥寥可數 干凈利落 孔武有力。
。ǘ┱w感知課文,把握本文敘述故事、安排情節方面的特點。
(三)理解勇氣的內涵,體味幸福的深意,感受人性美的光輝。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引
1、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①讀準音,查詞典,為本文應積累的詞語正音、釋義。
、谧x順文,并圈出最感興趣的內容。
③讀懂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充滿神奇浪漫想象的文段。
2、導入新課
著名的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登陸前,美、英、法盟軍已經完全控制了戰爭局勢,掌握了主動權,開始決定性反攻。英軍第6空降師,美軍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被運到22個機場,做好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降的準備。主戰場硝煙彌漫,正義之師勢如破竹。和任何風暴來臨前一樣,登陸的前一天,諾曼底近旁的一個法國小村籠罩在大戰前的平靜中。一個美國傘兵的降落,驚破了這里的平靜。
。ǘ┱翎屃x
頎(qí)長 熹(xī)微 寥(li2o)寥可數
拘謹:言行過于謹慎、拘束。
悉意:盡心盡意。悉,全,盡。
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量。
。ㄈ┱b讀活動
1、個人朗讀、分小組朗讀、全班齊讀相結合,誦讀全文。
2、誦讀要求與策略:
。1)文題是“勇氣”,從全文看,哪些人有勇氣?你認為最有勇氣的人是誰?
。2)你在預習時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已有了初步了解,在誦讀時請進一步加深你的感受。
。ㄋ模┧伎蓟顒
1、學生活動要求:
將課前預習和課上朗讀的感受結合起來,思考讀前老師提的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備足理由。
2、教師輔助策略:
分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說說自己對小說中某一人物形象的喜好,以體會課文標題的深意。
。ㄎ澹┙涣骰顒
1、從全文看,哪些人有勇氣?你認為最有勇氣的人是誰?
明確:美國傘兵和法國夫婦都很有勇氣。
。1)美國傘兵有勇氣。
是什么使美國傘兵由“單槍匹馬”,完全落在了“敵人控制的土地上”,到最終擺脫了德軍的搜捕呢?是勇氣。
他孤身陷入險境而能臨危不懼,積極求生,向法國婦女求救。在被捕后不絕望,勇敢逃生。在被圍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不放棄,機智地折回小屋再次向法國婦女求救,連德國士兵也想不到回來搜捕。他最終成功脫險,他的勇敢與智慧令人欽佩。
(2)法國婦女的丈夫有勇氣。
當妻子接納了美國傘兵后,他沒有猶豫,“迅速地把這個美國人推進壁爐旁邊的一個大碗櫥里”,絲毫沒有考慮到此舉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3)法國婦女有勇氣。
戰爭是殘酷的,生活在德國侵略者鐵蹄踐踏下的法國土地上的人民,對于德國士兵的兇殘、暴力是再清楚不過的了。法國婦女不會不清楚藏匿盟軍士兵可能給她的一家帶來的嚴重后果,但她面對美國傘兵的求救毫不猶豫:“哦,當然啦。”這是基于對侵略者的痛恨,對兇殘、暴戾的侵略者的蔑視,對正義力量的支持,對正義必勝的堅信。但她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丈夫被殺死,她成了寡婦,三個小孩子成了孤兒。但當她再次面對美國傘兵的求救時,仍然沒有猶豫,還是那句質樸的話:“哦,當然啦?!”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這是何等的無私啊!美國傘兵的勇氣帶有人求生的本能,當然也不排除“為正義而生存”的因素,但法國婦女身上表現出來的,則是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對正義力量無私的支持,同美國傘兵相比,更可貴,更值得崇敬。
出人意料的人物,出人意料的情節,出人意料的結局,表現出了人物超凡的勇氣。
2、活動方式
站在孩子角度參與活動,鼓勵學生養成敢于質疑、不人云亦云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持之有故、據之有理地闡述觀點。見解有創意的,給予肯定和表揚,促成自由爭鳴的`“場效應”。
。┥钏继骄
1、聯系全文看,本文寫了幾種勇氣,它們的內涵是什么?
明確:兩種。一種是美國士兵求生的勇氣和智慧,一種是法國婦女為了正義而敢于犧牲的勇氣。
2、面對災難和死亡,這位法國婦女為什么有這樣的勇氣?
明確:對戰爭的痛恨和必勝的信念給了這位法國婦女以無比的力量。兇殘和暴力嚇不倒人民,非正義的戰爭終究會失敗,這正是小說所要表達的主題。
。ㄆ撸┰O疑激趣
也許會有許多同學認為法國婦女更有勇氣,因為她的勇氣更崇高、更偉大,也更值得欽佩,她應該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墒俏恼聻槭裁磳Ψ▏鴭D女采用的是略寫的手法呢?
活動策略:設疑激趣在于啟發學生思考,以引出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
第二課時
。ㄒ唬┢肺龌顒
1、瀏覽課文
要求:邊讀邊圈出描寫法國婦女的句子。
思考:從全文看,為什么描寫法國婦女的筆墨并不多,卻很感人?
2、討論交流
明確:神態:她長得并不漂亮,雖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卻善良而鎮定。(第一次)
滿臉蒼白,淚眼模糊(第二次)
語言:哦,當然啦。(第一次)
哦,當然啦。快!(第二次)
動作:說著便把他帶進屋里。(第一次)
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邊的碗櫥里。(第二次)
作者對法國婦女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課文對人物的描寫著墨不多,但人物形象卻躍然紙上。當美國傘兵問她愿不愿意把他藏起來時,她的回答十分簡單而干脆:“哦,當然啦!倍摇罢f著便把他帶進屋里”。僅僅十幾個字就把法國婦女在危急時刻鎮定勇敢的精神表現出來了。法國婦女的丈夫剛剛被敵人殺死,這時美國傘兵又一次來到她家請求庇護,她又一次面臨生死的考驗,可是她“很快打開了門。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說明她已傷心至極。但她此時一點也沒有猶豫,甚至“沒有向她丈夫的尸體看上一眼”,就立即答應了美國兵的請求,語言同樣是那樣簡潔有力。其實她的語言越是簡潔,就越能顯出她的勇敢堅強。她的行動同樣快捷:“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邊的碗櫥里”。她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危險,可見她勇氣之大。
作者抓住典型環境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神態、語言、動作,以簡勝繁地描寫,把這位法國婦女刻畫得光彩照人。
3、活動策略
(1)誦讀、感受、比較、交流。
。2)默讀品味。
。ǘ┥钏继骄
1、除了以簡勝繁外,本文在敘述方式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這篇小說在敘述故事、安排情節方面顯得非常獨特。通篇采用第一人稱,寫一次午餐會上遇到美國傘兵,聽他講述自己的經歷。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通過對文中一些細節的分析,領悟父親對兒子深沉的父愛。
二、教學過程:
1.問題導入
同學們,我們說了朱自清先生是在收到父親的一封信有感而發寫了這篇《背影》,我們文中在最后一段也提到了這封信,請同學們找到文中引用的父親信中的那句話:
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多有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父親說到,他身體平安,但又說大去之期不遠矣,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父親為什么要這么說呢?難道是因為他老了,思維混亂了嗎?同學們想一想啊,要讓這句話變得不矛盾,應該怎么樣改一下呢?老師想到一種改法——我身體平安。(這樣只說身體平安,就不矛盾了嘛?同學們有其他的改法嗎?)
我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多有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擔心)
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多有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感動、愧疚) 請同學們試想你是朱自清先生,看到這幾句話你是什么反映?(對比三句話)
由此可以看出:父親說自己身體平安,是不想朱自清擔心,不想分他的心,體現出處處替兒子考慮的愛。說大去之期不遠正體現了他對遠方兒子的思念,內心里希望兒子回家看自己,希望和兒子見面。這種矛盾將父親對兒子的愛和思念體現的淋漓盡致啊。
2.探究感悟
同學們再來看,朱自清先生讀了父親的信后,在晶瑩的淚光中回憶起了父親的背影,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他流淚了,為什么呢?因為感動,他讀出了信中飽含的父愛;也有愧疚,文中開始便說道自己兩年不見父親了,父親老了,兒子卻不能長伴身旁照顧他,怎么能不愧疚呢?除了這次流淚,回憶中朱自清先生在回憶中也多次流淚,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次寫他流淚:(分組討論,找出并思考作者為什么流淚)
A初到徐州,感傷而流淚
問:作者這次為什么流淚?
對比一下我和父親的反映。
我:悲傷的流淚
父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父親并不是不傷心,他自己的母親去世了,又失業了,但父親是家里的支柱,他不能倒,必須堅強的支撐整個家庭。
B.望父買橘,感動而流淚
問:作者這次又為什么流淚呢?
我說:”爸爸,你走吧!八囃饪戳丝凑f:”我去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
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盡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朱自清想自己去,但父親堅持要去,自己費點事,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還生怕兒子跟著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如果學生回答不完整,老師可以提出兩個問題來引導:1.父親本來人胖,爬月臺不方便,朱自清想要自己去,可是父親卻要堅持要去,為
什么?2.父親買回橘子后抖了抖身上的灰塵的這一動作,我們體會到了什么————為兒子做事的滿足,一個父親的滿足。)
C.臨別叮囑,感動而流淚、心酸
這里父親又說了兩句話: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ㄕZ言是感情的載體,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背后隱藏的感情,我打算讓學生分析這句話的“!”是否可以換成“。”
———是不可以換的,感嘆號在這里加強語氣,強調,表現出父親強調兒子一定要記得到了那邊來信,自己很擔心,一定要讓兒子來信報平安。)
。ǹ梢宰寣W生來讀出強調的感覺,讀出不同的語氣,以讀促進學生對情感的把握)
父親又惦念路途平安,叮囑兒子回到北京要來信報平安,好讓他放心。看似簡單樸實的話語卻飽含著父親的關懷與愛。
進去吧,里邊沒人。(讓學生對比下面兩句話:“進去吧,里邊沒人!焙汀袄镞厸]人,進去吧!薄龑W生發現,第一句話強調人,第二句話強調物,從而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深沉的愛。)
父親當時的境況是怎么樣的呀?
A祖母去世
B失業
C身體不好
這個時候父親還要撐起一個家,父親容易嗎?
朱自清先生也 覺得父親很不容易,所以他流淚了,是心酸的淚水。
3、總結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墒俏覀兊淖髡卟皇且驗閭亩鳒I,他的淚,是感動,是思念,還帶著一些愧疚。這節課我們通過對文中作者三次流淚的細節的分析,體會到了父親對朱自清先生平淡卻深沉的愛,確實讓人感動啊,我們同學們生活中一定也會遇到這種讓人感動的細節,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將你的父親疼愛你的小細節寫出來,咱們看看誰最能體會父親的心意。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通過小鳥與青蛙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樣只看到井口大的天,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锻鲅蜓a牢》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認真改,還不算晚。
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像,初步理解課文寓言,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課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坐井觀天》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朗讀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坐井觀天的成語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成語故事。
二、學習課文《坐井觀天》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故事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什么事?
2.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寓言兩則井河口渴
①小聲自由讀,把帶拼音的字讀準。
②老師檢查,指名認讀生字。
、勰阍趺从涀∵@些字?把好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懿扇《喾N方式檢查認讀效果。
(2)指導寫字。
、俪鍪緯䦟懙纳挚ㄆ。
、谧x準字音,認清字形,認真觀察,注意書寫。
重點指導:
沿:第五筆是橫折彎,不是橫折彎鉤。
渴、喝兩個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導學生用會意的方法識記。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點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凵鷷鴮,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課文《坐井觀天》
1.再讀課文。(出示掛圖)
(1)圖文結合,以讀帶講,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梢栽O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小鳥落在()。
(2)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讀句子(投影)。
青蛙坐在井里,抬頭看見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飛來了,落在井沿上,說天無邊無際,大極了。青蛙不信,還說小鳥弄錯了。
(4)到底誰錯了?
①討論。
(小鳥是對的,青蛙是錯的。)
(5)青蛙為什么會認為小鳥說大話?
①討論理解。
、诖笤挘翰徽鎸嵉目浯笫聦嵉脑。(教師引導學生說幾句大話。)
③無邊無際:沒有邊際,形容非常大。(教師引導學生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
(因為小鳥在天空自由地飛,了解天是無邊無際的,青蛙整天坐井觀天,認識的天空只有井口大。)
(6)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2.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
(2)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四人小組再讀第二次對話。(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擔任評委)
朗讀提示:
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讀出勸告的語氣)
(4)感悟第三次對話。
、僮杂勺x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青蛙:自信、愚蠢。小鳥:真誠,善意。)
②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
、劾首x對話,讀出適當的語氣。
朗讀提示: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度。
五、引導想象,總結全文
(1)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2)如果青蛙仍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來可能發生什么事?
(3)最后談談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結這個故事:
通過生動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
六、作業
讀編青蛙跳出井口的故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亡羊補牢》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僬l能說說《坐井觀天》的故事?
②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再輕聲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想想課題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說互聽。
3.檢查學習情況。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注意正音。
沿:yán不讀yàn。
渴、喝聲母不同,渴(kě)
養:窿、坊是后鼻音。
悔:(huǐ)是h,,不是f。
多音字:圈羊圈juàn)圓圈(quān)
(2)自由讀,開火車讀,找出句子測讀。
4.指導書寫。
(1)出示會寫的字生字卡片。
認真觀察,注意指導。
丟:與去要區別。
叼:最后一筆是。
補:是*字旁,不能少一點。
(2)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三、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題目的意思
(1)提問:亡是什么意思牢指什么?
(2)說說題目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能提到課文中的內容即可。
2.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寫了養羊人幾次丟養?(兩次)
(2)什么原因丟羊?(羊圈破了個窟窿)
(3)街坊怎么勸他的?
、僦该x街坊的話。
、谥笇Ю首x:要怎么讀才能體現街坊勸他的誠意呢?
(要用關心的語氣讀)
全班齊讀。
(4)養羊人是怎么說的?要怎么讀?
(不以為然的口氣,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全班齊讀。
(5)讀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說,為什么用又字?
②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全班齊讀。
五、總結全文
1.為了不丟羊,你認為最正確的態度是什么?
2.如果你是養羊人,應從這件事中吸取什么教訓?
(一個人做了錯事,只要認真改,還不算晚。)
3.你想跟那個養羊人說什么?
六、作業
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培養獨立閱讀說明文的能力;掌握一些寫作說明文的方法。
2、情感目標:掌握用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敘述說明事理的方法。
3、技能目標:把握文章層層設疑,安排巧妙的結構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激勵學生樹立科學的認識世界的觀念,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的奧秘。
2、用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敘述來說明事理的方法。
3、運用典型事例說明事理的寫法。
4、溝通平行學科,對有關的聲學、天文學等知識的了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伽利略嗎?如果現在他就在我們的身邊,給你一次提問的機會,說說你打算問他什么?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打算向伽利略請教哪方面的知識?你打算教伽利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識?
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偉人還是凡人,都在探求世界的奧秘中長大,但是窮其一生卻未必能知曉世界的所有奧秘,也正因如此,我們才不斷地延伸探求的腳步,走向更高的求知的'境界;對于自己或他人的無知,就不必以為羞恥,而是要勇敢地去挑戰未知的領域,這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二、預習匯報:
、俨楣ぞ邥e累生字詞。
、谑占だ缘馁Y料,在班上交流。
、弁ㄟ^對課文的閱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達成目標:
在達成目標過程中體現通讀、研讀、品讀與評讀四步學習法。
。1)自我感悟的通讀,整體感知:
1)談談自己讀書的收獲和體會。
2)理清課文脈絡。
3)課文說明的事理是什么?找一些關鍵語句證明。
4)是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理的?
學生自由發言后,教師對學生的積極發言作出肯定性評價。并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寫作者的一個重要發現:知識淺薄者夸夸其談,而知識豐富者優柔寡斷。
第二段:以“從前有一人”對聲音的認識為例,表明知識愈多愈感自己無知。
第三段:以不知蟬發聲原理作類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2)質疑探討的研讀——研讀課文第二段,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這個人是怎樣一步步感到自己無知的?
2)經驗可靠嗎?從文中舉一例說明。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3)文中寫到的發聲種類有哪些?你還可以舉出哪些事實證明這些現象?
4)對蟬的認識探究最終以無知告終,這說明了什么道理?
5)作者在第三段中指出“不能準確斷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應當受到寬宥的”,顯示了作者怎樣的性格?分析“不能準確斷定”的含義。
6)討論課文層層設疑的結構特點。
。ń虒W設想:對問題2、3、4、5可以略學,讓學生明白即可。對于1、6可以花些時間研究)
。3)語言學習的品讀:
1)從原文中劃出喜歡的句子、語段,說出喜歡的原因;ハ嘟涣髯约旱拈喿x體會。
2)揣摩描寫笛子、小提琴的句子,想想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明確:為了突出這個人對新事物的認識過程,寫出了他的新奇感,對事物的認識是從興趣開始的)
3)合作研究練習二、三。
。4)情感體驗的評讀:
1)談談學習本文之后的體會。
2)提出學習疑問。
四、拓展:
讀下面的材料,結合“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說說你的認識。
。ā吨袊嗄陥蟆20xx年3月:目前,很多國家使用的計算機芯片都是因特爾公司提供的,有人發現他們在向國外推出的奔騰3芯片中秘密設置了用以識別用戶身分的序列碼,這就使得用戶使用這些設備時,一旦進入因特網,一舉一動都可能受到外國情報機構的監視……這對國家安全極為不利……)
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樣的事實?
五、作業:
1、把以上的感想寫成一文。
2、練筆:從生活中選一事理加以說明,或片斷,或全文。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以動物為專題,編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學作品和“語文園地”。既有同一作家寫不同動物,又有不同作家寫相同的動物。全組共編排了《白鵝》《貓》兩篇精讀課文,《白公鵝》《母雞》兩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充分讀書,體會每一種動物的不同特點,感受動物的可愛,比較文章表達上的不同特點,初步體會幾位作家語言的不同風格。配合本組專題語文園地也相應作了安排——“口語交際”和“習作”讓學生抓住特點說,寫自己喜愛的動物,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拔业陌l現“引導學深發現作家的語言特點,體會作家表達喜愛之情的特別方式。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注意這一特點,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不同風格的語言表達,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二、教學目標
1、學認生字35個,學寫35個;在閱讀中理解和積累詞語45個;學習摘錄筆記,結合單元主題理解和積累詞語、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進行感悟,提高閱讀的能力;通過讀書感受到動物的可愛、可敬;使學生體會到,同樣是寫動物,觀察角度不同,心理體驗不同,運用的表達方法就不同,語言也就各具特色。
3、學生從中可以體會到不同風格的語言表達,進而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特點的。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五、教學建議
《貓》貓是常見的家養小動物,絕大多數學生見過貓,不少學生還養過貓,因此在教學本文時,要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貓的性格特點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學本文時,要注意圍繞“人愛貓,貓親人”這一情感主線,引導學生讀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品味詞句,將讀、說、悟、寫融為一體,將學生的語文實踐落到實處。
《松鼠》學習第一部分,啟發學生思考: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你從哪幾方面體會到松鼠的美麗、討人喜歡?然后,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同時,朗讀課文,感受松鼠的美麗,同時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白鵝》教學時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讀的主旋律是鵝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厭,而是引人發笑、饒有風趣,因此,朗讀的情感基調是趣味性,要讀的妙趣橫生才好。
《白公鵝》要通過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課文語言的特點,在學生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比著讀《白公鵝》和《白鵝》這兩篇課文中內容相似的部分,讓學生領略同一個意思用不同方式表達的奇妙。
語文園地中的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按排。將“我的發現”——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穿插在課文的教學之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尋找規律!叭辗e月累”中的內容重在誦讀,不必過于在理解上下功夫。
六、課時安排
《白鵝》2課時《白公鵝》1課時《貓》1課時《母雞》1課時《語文園地》3課時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一,體會感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能對作者的思想進行簡單辨析,語文教案-《歸去來兮辭》。
二,朗讀并背誦全文,在朗讀與背誦中體悟作者情感,了解辭賦的特點。
三,弄懂并積累“來、胡、奚、而、以、諫、樽、觴、眄、審、容膝、策、矯、岫、盤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懷、聊、乘化”等字詞的意義。
[教學步驟]
一讀--一字一詞讀,憑借注釋,讀準字音,了解詞義,弄懂上面提到的字詞,理會文義。
二讀--概括地讀,分清層次,理清各層次的大意。
三讀--細細品讀,體會感悟作者的情感,粗略辨析作者的思想。
四讀--表情朗讀,讀出抑揚、輕重、緩急。
五讀--熟讀成誦,瑯瑯上口。
。ㄕf明:詩歌、辭賦一定要強調讀,在讀中積詞會意、讀中感悟、讀中辨析、讀中融會貫通,文言詩歌、辭賦,尤要強調如此。)
一,精要了解作者和其性情
陶潛(365-427)東晉大詩人。一名淵明,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晉書》《宋書》均謂其系陶侃曾孫,后人亦有疑其說者。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能適應官場的世俗約束,決心去職歸隱。長于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潔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薄皹诽彀裁钡认麡O思想者。另一類題材的詩,如《詠荊軻》、《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等篇,寄寓抱負,頗多悲憤慷慨之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散文以《桃花園記》最有名,而辭賦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淵明集》。
注意幾點:
1,陶淵明青少年時,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大濟于蒼生”的抱負和“騫翮思遠翥”的壯志,但由于東晉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相當嚴酷,陶淵明非士族出身,因而很難有通過做官來伸展志向實現抱負的機會。
2,他“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與子儼等疏》),“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厭倦官場世俗條框的束縛,所以總處在“一心處兩端”(出仕與歸隱)的情狀之中。他29歲開始入仕,從此13個年頭,時官時隱,達3次,做官時間總計不過四五年。這種矛盾的情狀一直貫穿一生。
3,本篇寫在作者辭官隱之前,不是像課本注釋中所說的寫在辭官歸隱之初。也就是說,本文是辭官歸隱前的想象之作,不是寫實之作,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歸去來兮辭》》。這是許多選本和鑒賞文章都弄錯了的。我們的課本也以訛傳訛,弄錯了。
二,通過序文,了解陶潛辭官歸隱的原因。
指出三點理由:
1,“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也就是說自己本性自然,不會扭曲自我,不會強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饑凍雖切,違已交病”,忍饑受凍固然嚴重,但是違背自我性情會身心“交病”,那比交凍可能更難以忍受。
3,“程氏妹喪于武昌”,需要去奔喪。
其中第一條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愛丘山”,崇尚自然隨意,任性隨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場實在有違自我性情與志趣,所以才最終棄官歸隱。
三,理清層次。
第一段,申述“歸去來兮”的緣由。
開頭一句,開門見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儼然抒發一口悶氣,頓覺自在坦蕩、輕松暢快。最后的反問,表明其志已決,不容持疑、猶豫。接下來,說明歸隱的原因!靶臑樾我邸,為衣食所迫而出來做官,既如此,那就沒有什么惆悵悲傷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輕松。過去的事情無法追悔,未來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違心的官場日子即將結束,未來的順心的生活即將開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過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擇就是“是”,是正確的。迷途未遠,悔悟與慶幸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想象歸家路途的輕快與歸家后的情狀。
先乘船,后上路,和風拂衣,小舟飄蕩,而心情的`愉快也盡顯其中。這在閱讀時需要注意。“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晝夜兼程,歸心似箭。問征夫,暗自計程;恨熹微,嫌天亮太遲。這種急迫,在到家時完全變成孩子般的歡呼與雀躍--“乃瞻衡宇,載欣載奔”,是一派狂喜之態!百灼蜌g迎,稚子候門”,家人主仆共同歡迎主人歸來!皵y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舉家歡宴,主人開懷暢飲的情狀。其中“松菊猶存”有喻義,喻堅韌芬芳之節操仍在。接下來四句,“引壺觴”到“之易安”,寫飲酒自樂之景與傲然自得之情。再接下來由居室轉到庭園及高處、遠處,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從字面流露出來,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時而環顧,時而遠望,白云行走,飛鳥投林,都攝入他的眼簾。作者正如“出岫之云”“倦飛之鳥”,做官本是無心,官場確使他厭倦。寫撫“孤松”其實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堅貞之志。
這一段由路途寫到家門,由家門到居室,再由居室到庭院,甚至目光遠及。表面寫景,實際抒懷,營造了一個與官場截然相反的、曠達悠然、美妙和諧的境界。
該段可以分三層,跟韻有關系。開頭到“熹微”(押韻i/ui)為第一層。再到“盈樽”(押韻en/un)為第二層。再到本段結束“盤桓”(押韻an)為第三層。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來后農村生活的樂趣。
第一句與文章首句呼應。接著表示要與世想忘,謝絕交游--主要是與世俗官場的人謝絕交往,并非所有人。作者以聽家人的知心話為快樂,以琴書為伴侶,囂嚷、喧吵不入耳中,可以說是樂以忘憂了。接下來的描寫是一段頗帶詩意的描繪。春回大地,農人告訴他將要從事春耕了。并且在農事閑暇,乘興出游,“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弊⒁馑木湟獬薪樱盎蛎碥嚒焙蟪小耙嗥閸缍浨稹保盎蜩轮邸焙罄m“既窈窕以尋壑”。前者是陸路,后者是水路!澳拘佬酪韵驑s,泉涓涓而始流”既是實景,又是心景。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教案05-31
《語文天地》教案08-08
【經典】語文教案07-31
【精選】語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