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生通過測量、撕拼的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180°。
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合理猜想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度數和等于180°的過程,發展空間觀念及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愿望和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探究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教學難點:
在猜想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理解內角、內角和概念
1、謎語引入:形狀似座山,穩定性能堅,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打一幾何圖形猜一猜是什么?
Q:結合謎面的信息來說一說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2、介紹內角:這三個角都在三角形的里面,又叫內角。
Q:三角形有幾個內角?
3、介紹內角和:把三個內角的度數加起來求和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內角和。
活動2【活動】觀察圖形
1、觀察圖形的變與不變
ppt依次出示
Q:這是銳角三角形,什么是它的內角和?
出示直角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指?
出示鈍角三角形,內角和是指?
質疑:哪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大?
預設1:鈍角三角形內角和大。(說想法)
預設2:一樣大。(說想法)
預設3:180度。
小結:三個三角形的樣子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三個內角也不一樣,但內角和是一樣的。
(二)活動二:猜想內角和不變的度數
Q:這個一樣的度數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1:聽說過,學過。
預設2:直角三角尺上三個角的度數和是180度。
預設3:等邊三角形。
這兩個都是我們知道度數的特殊的三角形,請你根據這個特殊的三角形來大膽的猜猜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那任意的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度數是不是180°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
活動3【活動】測量驗證
(一)思考量的方法和原因
過渡:你想怎么研究?(用量角器去量)
Q:誰來介紹介紹量的方法?
預設:要想研究內角和,只要把三個內角度數量出來再加起來看看是不是180度就可以了。
(二)動手測量
PPT:操作建議:
1、請你找到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用彩筆標序號1、2、3。
2、用量角器仔細測量后,記錄角的度數。
3、列式計算出三角形內角和度數。
動手測量
(三)匯報交流:
學生1展示測量的過程。
Q:還有誰測量的這個銳角三角形,說一說?
追問:為什么同一個三角形內角和度數卻不一樣?
Q:你在測量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Q:觀察這些數據,雖然都不太一樣,但是都很接近?
小結:測量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三個角的度數,加起來就可以求出內角和,但是測量有誤差。
活動4【活動】拼角驗證
(一)思考其它驗證方法
Q: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預設1:學生沒有反應。
師引導:說到180度,你想到什么角?(平角)
預設2:撕拼法
Q:怎么把三個內角拼在一起?
(生不撕,教師幫助突破,撕下三個內角。)
Q:你能在投影上拼一拼嗎?
預設3:折疊法
你的方法也很好,你們聽懂了嗎?一會兒可以試試。
預設4:描畫法
Q:怎么描?你能演示一下嗎?
其他同學觀察他在做什么?
引語:剛才說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
(二)動手拼一拼
操作要求:
1、請你用彩筆在紙上隨意畫一個三角形,并剪下來。
2、用彩筆標出三個內角。
3、嘗試操作。
動手操作
(三)匯報交流
Q:你是怎么研究的?發現了什么?
(四)小結
剛才每人的三角形是自己任意畫出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無論是撕拼、折疊、還是描畫的方法,都是在把這三個內角拼在了一起,轉化成一個平角,我們發現他們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活動5【活動】幾何畫板驗證
引:但我們時間有限,研究的三角形個數有限,是不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呢?我們可以借助幾何畫板來看一看。
師:介紹:計算機能夠幫助我們比較精確地測量出三個角的度數,并計算它們的和。
觀察:老師拉動一個頂點,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小結:也就是,無論我們怎么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雖然它的內角在變化,但三個內角和的卻是不變的,都是180度。
活動6【練習】基礎練習
1、三角形中∠1=55°,∠2=45°,∠3=?
2、直角三角形:我有一個銳角是40°,求另一個角?
3、說一說:在一個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能有兩個鈍角嗎?為什么?
4、拼三角形
師:兩個180°不是360°嗎?
小結:看來,組合以后的圖形還要分清楚哪些是內角。
活動7【練習】拓展練習
(一)拓展練習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研究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那四邊形有沒有內角和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課件演示。
說說這節課你的收獲?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案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八冊第85頁例5及“做一做”和練習十四的第9、10、12題。
【課程標準】:認識三角形,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類,熟悉了鈍角、銳角、平角這些角的知識。對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學生是不陌生的,因為學生有以前認識角、用量角器量三角板三個角的度數以及三角形的分類的基礎,學生也有提前預習的習慣,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怎樣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另外,經過三年多的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究能力以及小組合作的能力。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圖形能描述出三角形的內角、內角和的含義。
2、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猜測和計算能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3、在小組合作交流中,通過動手操作,實驗、驗證、總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同時發展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4、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
【評價任務設計】:
1、利用孩子已有經驗,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以及學生的直觀觀察,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內角和的含義。達成目標1。
2、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游戲的形式學生通過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過計算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達成目標2。
3、在小組合作交流中,通折一折、拼一拼和擺一擺的動手操作、實驗、驗證并歸納總結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達成目標3。
4、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通過“做一做”和習題第9、10、12題達成目標4和目標3。
【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難點: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幾類?
2、一個平角是多少度?1個平角等于幾個直角?兩個三角板上各個角的度數?
二、探究新知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認識三角形的內角及內角和
(播放課件)在圖形王國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為“三角形內角和的大小”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鈍角三角形大聲叫著:“我的鈍角大,我的內角和一定比你們的內角和大。”銳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雖然有一個鈍角,可其它兩個角都很小。但是我的三個角都不是很小。我的內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說:“別爭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我們的內角和是一樣大的。”
師:動畫片看完了,請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引導學生說出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和叫做三角形的內角和。
多媒體展示:三條線段在圍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課件閃爍三個角的弧線),我們把三角形內的這三個角,分別叫做三角形的內角(板書:內角),這三個內角的度數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內角和。
(達成目標1: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和孩子已有的經驗,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學生說出什么叫三角形的內角及內角和達成目標1。多媒體創設的.情景也為目標二打好鋪墊)
(二)、引導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師:在課件展示的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的對話中,你贊同誰的觀點?
預設:學生回答直角三角形。
師: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
生:我是想三角板上三個角的度數是90度、45度、45度加起來是180度,90度、60度、30度加起來也是180度。
(達成目標2:激發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猜三角形的內角和而不是盲目猜,激起學生的疑問和好奇心,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過計算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
(三)、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1.確定研究范圍
師: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應該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只研究這一個行不行?(不行)那就隨便畫,挨個研究吧。(學生反對)那該怎樣去驗證呢?請你們想個辦法吧!
師:分類驗證是科學驗證的一種好方法,下面我們就用分類驗證的方法來驗證一下,看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180°?
2.操作驗證
教師讓每個學習小組拿出課前制作的各種各樣的三角形,先找到三個內角,在每個內角標上序號1、2、3。然后請任意用一個三角形,想辦法驗證我們的猜想。如果有困難,可以啟用老師提供的“智慧錦囊”或者尋求同學的幫助。
智慧錦囊:
(1)要知道三個內角的和,只要知道三個角分別是多少度就可以了,你覺得哪個工具可以測出角的度數?試一試。
(2)180°的角是個特殊的角,它是個什么角?你能想辦法將這三個內角轉化成這樣的角嗎?
3.匯報交流
師:誰來匯報你的驗證結果?
(1)測算法
師小結:用量的方法驗證既然有誤差、不準,結論就難以讓人信服,那有沒有辦法更好地驗證我們的猜測呢?誰還有別的方法?
(2)剪拼法
(3)折拼法
師小結:用拼和折的方法都能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化成一個平角,從而借助我們學過的平角知識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確實是180°,你們真會動腦筋!
(4)推算法
①把一個長方形沿對角線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因為長方形的內角和是360°,所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課件演示過程)
師: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已經證明了是180°,現在我們只要能證明: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就可以了。
課件演示
②一個銳角三角形,從頂點往下畫一條垂線,將三角形分為兩個直角三角形,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所以兩個直角三角形的度數和就是360°,減去兩個直角的和180°,就是要證明的三角形內角和,肯定是180°。
4.總結提煉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通過“量——拼——折——推”的方法分類驗證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度?
現在可以下結論了嗎?
(板書: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等于180°。)
師:那在“三角形的爭吵中”誰是對的?
(達成目標3。此環節讓學生通過“量——拼——折——推”的方法分類驗證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此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利用三角形內角和是180解決問題
1、看圖,求出未知角的度數。
2、書本85頁“做一做”
在一個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數。
(達成目標3和目標4: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通過“做一做”達成目標3和目標4.)
三、目標達成檢測方案:
1、求出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
2、埃及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的埃及古王朝時期,它是用巨大石塊修砌成的方錐形建筑物,外形像中文“金”字,故名“金字塔”。金字塔大小、高矮各異,外表有四個側面,每個側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人們量得這個三角形的一個底角是64度。
四、課堂小結,提升認識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我們是怎樣得到“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這個結論的?
師:是啊,今天咱們不但知道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更重要的是我們經歷了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驗證方法。咱們從猜想出發,經過驗證(用量、拼、折、推等)得到了結論并利用結論解決了一些問題。孩子們,其實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了數學家的探究歷程……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大膽應用,勇于創新,做最棒的自己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案 篇3
探索與發現:三角形內角和
課型
新授課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鈍角、銳角、直角、平角及三角形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直觀操作來認識和學習的。
1.重視知識的探究與發現。
在教學中,概念的形成沒有直接給出,而是整節課都是在引導學生的實驗操作、活動探究中進行。在探究活動中,不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主動探究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歸納出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2.重視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
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能在實踐中感知、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量角器 直尺 三角尺
學生準備:量角器 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常識導入。(3分鐘)
1.介紹帕斯卡:早在300多年前有一個科學家,他在12歲時驗證了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他就是法國科學家、物理學家帕斯卡。
2.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也來驗證一下三角形的內角和。
1.傾聽教師的介紹,了解帕斯卡。
2.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1.填空。
(1)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2)平角=( )°
直角=( )°
周角=(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8分鐘)
(一)量算法。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內角和。
(1)出示一副三角尺,引導學生說一說各個角的度數。
(2)引導學生算一算它們的內角和各是多少度。
(3)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2.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
(1)引導學生猜一猜其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2)組織學生驗證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①引導學生量出每個內角的度數,再計算三個內角的和。
②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把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③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3)引導學生明確由于測量有誤差,實際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二)剪拼法。
1.組織學生用剪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內角和。
2.引導學生總結發現。
3.課件演示,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
(三)折拼法。
1.引導學生結合剪拼法嘗試折拼法。
2.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3.課件演示折拼法。
(一)1.(1)說出每個三角尺中各個角的度數。
①90°;60°;30°。
②90°;45°;45°。
(2)獨立算出每個三角尺的內角和。
(3)得出結論:這兩個三角尺的內角和都是180°。
2.(1)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自己的看法。
猜測:一種是內角和可能是180°,另一種是內角和一定是180°。
(2)小組合作進行探究,量一量,算一算,說一說。
三角形種類 | 每個內角 的度數 | 三個內 角的和 | ||
銳角三角形 | 65° | 46° | 68° | 179° |
鈍角三角形 | 110° | 25° | 46° | 181° |
等腰三角形 | 70° | 55° | 55° | 180° |
等邊三角形 | 60° | 60° | 60° | 180° |
通過觀察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都在180°左右。
(3)聽老師講解,明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二)1.把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小組內拼合。在拼合過程中要注意:頂點重合,三個角拼合。
2.發現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正好拼成了一個平角,也就是180°。
3.觀看課件演示,明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平角,所以它的內角和是180°。
(三)1.動手折一折、拼一拼。
2.得出結論: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正好是一個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3.觀看課件演示,再次明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算一算。
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個銳角是35°,另一個銳角是多少度?
3.在能組成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后面畫“√”。
(1)90°;20°;70°。 ( )
(2)100°;50°;50°。( )
(3)70°;70°;70°。( )
(4)80°;70°;30°。( )
4.猜一猜。
有一個三角形,其中一個角是20°,它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5.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請你計算出每個三角形中∠1的度數。
(1)∠2=58° ∠3=48°
(2)∠2=∠3=70°
(3)∠1=∠2=∠3
三、鞏固練習。(16分鐘)
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把兩個小三角形合成一個大三角形,這個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
A.90° B.180° C.360°
2.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銳角,則第三個角( )。
A.也是銳角
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鈍角
D.無法確定
小組合作,選一選,明確答案。
1.明確任何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三角形的內角和與三角形的大小無關。
2.通過討論,明確任何一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所以無法確定。
6.如下圖,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2=30°,不計算,你知道∠1的度數嗎?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3分鐘)
1.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2.布置課后作業。
談自己本節課的收獲。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本著“學貴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探究、發現新知識的奧妙,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究的活動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規律進行探究活動是這節課設計的主要特點之一。學生對三角板上每個角的度數都比較熟悉,從這里入手,先讓學生算出每塊三角板上三個內角的和是180°,進而引發學生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嗎?接著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任意畫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通過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測量誤差)。再引導學生通過剪拼的方法發現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角。然后利用課件演示進一步驗證,由此獲得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這一系列的活動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最后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逐層加深。在練習的過程中,既激發了學生主動解題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兼顧到了智力水平發展較快的學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三角板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
師:這些是我們早已認識的平面圖形,那么你們知道長方形有什么特征嗎?(學生匯報: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有四個角,且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這四個角一共是多少度?(360°)
師:你是怎么算的?(90°×4=360°)
師: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的過程)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課件分別顯示出三個角的弧線),我們把三角形里面的這三個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
師:通過剛才的回憶,同學們知道長方形四個內角的和是360°,那么三角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學過的平面圖形,喚醒學生的認知。借助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的特征,學生通過計算很容易知道長方形的內角和是360°,從而質疑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這樣以問題情境開始,既豐富了學生的'感官認識,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
⊙探究新知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課件出示一塊三角板)大家熟悉這塊三角板嗎?請拿出形狀與這塊一樣的三角板,并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各個角的度數。(課件出示由三角板抽象出的三角形)
師:這個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是多少?(180°)你是怎樣知道的?(90°+45°+45°=180°)
明確:把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合起來就叫做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課件出示由另一塊三角板抽象出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90°+60°+30°=180°)
師:從剛才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這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且這兩個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2.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
(1)剛才我們探究了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那么其他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度呢?請大家猜一猜。(大多數學生認為也是180°)
(2)操作、驗證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師:剛才大多數同學認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但也有幾個同學不敢肯定,那么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呢?
①小組合作,探究驗證方法。
師:請每位同學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看一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②交流匯報。
預設
組1:我們小組用量角器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分別量出來,再加起來看一看是不是等于180°。
組2:我們小組猜想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而平角的度數也是180°,如果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剛好能拼成一個平角,那么就說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所以我們小組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拼一拼,看一看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角。
③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師:請同學們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法來驗證我們剛才的猜想,驗證完,將你的結論在小組內交流。(出示課堂活動卡,教師巡視,參與各小組的驗證活動,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師小結:大家剛才量出來的結果或拼出來的結果都在180°左右,其實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180°,因為在測量或操作的過程中會產生誤差,所以數據會有一些偏差。
3.得出結論。
師:根據上面的驗證,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怎樣的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教師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操作、思考、反饋等過程,真正經歷了有效的探究活動,先由直角三角形算出其內角和,再用猜想、操作、驗證等方法推導出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后歸納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體會到了數學學習中歸納的思想方法,還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本教學活動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從情境中出發經歷猜測、驗證、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規律進行探究活動是這節課設計的主要特點之一,并在這一系列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轉化”數學思想,為后續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85頁例5及相應練習。
學情與教材分析:
該內容是本冊教材第五單元關于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它安排在三角形的分類之后,組織學生對不同形狀和不同大小三角形度量內角的度數。通過度量,各種三角形內角和之和都接近180°,引發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探究的欲望,應用折疊、拼湊等方法驗證。教材重視知識的探索與發現,安排了一系列的實驗操作活動。教材呈現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推理歸納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目標:
1、通過量、剪、拼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2、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應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3、使學生有科學實驗態度,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教學難點:
用不同方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用具:
三種不同類型三角形,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與學生交流。(同學們,星期天你們喜歡玩什么? )
小明打破一塊三角形玻璃的情景。(課件出示)
(學生猜一猜,他會帶哪一塊到玻璃店配玻璃)
③介紹三角形內角及三角形內角和的含義。
④設疑揭題。
從剛才的情境中,我們知道,破掉的三角形玻璃,只要知道其中的兩內角,就能配出和原來一樣的玻璃。究竟有什么奧妙?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
【設計意圖:以小明打破玻璃為載體,引入本課的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拉近了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驗證猜想。
1、猜一猜。
猜一猜,它們的內角和到底是誰的大呢?(板貼三種不同類型三角形)
2、量一量。
用量角器來量一量,算一算。
合作要求:
三種三角形和一張表格,四人小組合作,你們覺得怎樣分工度量的速度會最快?
溫馨提示:
測量的同學:量出每個角的度數,把它寫在三角形里面。三個角的度數都量好后,再匯報給記錄的同學登記。
記錄的同學:監督小組其他同學量得是不是很準確、真實。不能改掉小組成員度量出來的數據。(開始)
量一量、算一算不同類型三角形內角和各是多少度?
⑵小組合作探究
⑶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中可能會出現答案不是唯一的情況,如:180°、179°、181°等。】
(4)說一說。
師:觀察這些測量結果你能發現什么(三角形內角和大約是180°左右)?
3、驗證。
(1)剪拼、撕拼
用度量的方法驗證,得到的結果不統一。有沒有比度量更精確的`驗證方法?也就是不用度量你能用別的方法驗證嗎?
【學情預設:生: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再拼成一個角。】
(2)折拼
用剪拼的方法是比較精確,美中不足就是把三角形給剪了或是撕了。有沒有更好驗證方法?(用折的方法—課件演示)
(3)觀察小結。
現在大家知道這幾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嗎?
任何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
4、揭疑解惑。
小明為什么帶只剩兩個角的三角形玻璃到玻璃店配玻璃?
【設計意圖: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本環節以學生探索活動為主,讓學生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中充分的探索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舉例驗證、建立模型,讓學生在“做數學”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新知識,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空間。】
四、鞏固深化。
師:學會了知識,我們就要懂得去運用。下面,我們就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相關數學問題。
1、選一選。哪三個角能組成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課件出示)
2、算一算。求出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課件出示)
猜一猜。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是60°,猜一猜它是什么三角形。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力求形式多樣,循序漸進,既鞏固新知,又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五、回顧實踐、全課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堂課的活動學習,說說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讓老師和同學們分享你的收獲!
六、課后思考、拓展延伸。
一個三角形,剪掉一個角,剩下圖形的內角和是多少?
(圖略,等腰三角形,剪掉一個底角)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三角形的內角和08-16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教案02-15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教案07-05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教案12篇03-26
《三角形的內角和》數學教學反思09-14
三角形的內角和08-17
三角形的內角數學教案02-08
三角形的內角和說課稿05-30
數學教案-多邊形的內角和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