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3-07 13:03:0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匯總[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了解內容,體會比喻句的用法。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外內容,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心靈的美好。

      ★初步了解課文中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了解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什么叫清澈?清澈的湖水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學生獨立識字,然后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

      (1)、生活中識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鏡 映 演 蕉 幻。

      (2)以舊帶新識字:則—側 電—龜 奶—扔。

      4、寫字指導:扔 掉 眼 睛。

      三、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自瀆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賽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了說說感受。

      四、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使學生具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具準備:

      圖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課文。

      1、看圖,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畫出寫景的段落。

      2、指名讀描寫景物的段落:說說你的感受。

      3、假如你也坐在了船上,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讀出來。

      4、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小潔看著湖水,為什么會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5、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讀出遺憾、惋惜的語氣。

      6、全班讀出第五自然段:小潔向哪兒跑去?從哪兒看出來的?

      三、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體會小潔的感情變化。

      四、擴展練習:

      小組合作說一句保護環境的廣告詞。

      五、布置作業。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元、漢、桌、爺、毛、筆、您、事、表、示、休、息、啦"13個字;會寫"毛、筆、元、示、寫、字、太"7個字,《有趣的漢字》教學設計hy。學習新偏旁"竹字頭"、"禿寶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感悟漢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漢字文化的熏陶,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識字、寫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難點: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感悟漢字的表意功能。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古人造漢字的有關資料。

      2.教師制作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猜字

      (1)出示課件。(甲骨文的"馬"字)

      你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字?(這是"馬")這就是我們祖先最早創造的文字。誰知道叫什么?(甲骨文)

      (2)出示"甲骨文"課件,教師適當講解。

      2.課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圖。

      請你們看一幅圖畫,發現什么了?

      (1)我發現圖上有兩個人在走,旁邊的字像兩個"人"字。

      出示課件"從"疊在兩個人身上。

      (2)我看見一個小孩靠在樹旁休息,旁邊的字像一個人靠在樹旁。我覺得那個字像"休息"的"休"。

      出示課件:"休","亻"疊在小孩身上,"木"疊在樹上。

      3.板書課題(有趣的漢字)

      4.讀課題,說說"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讀文識字

      漢字怎么有趣?你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1.自由讀課文、識字。

      要求:(1)遇到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記住這個字。

      (2)找找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看看課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認識了嗎?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3.利用課件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1)課件出示本課帶生字的詞語

      ①小老師教讀

      ②學生輪讀

      (2)課件出示本課的認讀生字。

      ①學生輪讀

      ②游戲鞏固生字

      三、讀文,初步了解漢字有趣的造字規律。

      1.這課有幾個自然段?用手勢告訴老師。(四)

      2.請四名同學讀課丈,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些漢字怎么有趣?

      3.小組交流,說說漢字怎么有趣。

      4.集體匯報,交流學習情況,理解課文內容,教案《《有趣的漢字》教學設計hy》。

      (1)引導學生讀、議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規律。

      ①從第一自然段中學生讀出古人寫字象畫畫。

      ②從第二自然段中學生讀出古人是用圖畫出事物的。

      ③課件演示"山、羊"這兩個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師貼用圖畫出事物

      ⑤指導朗讀一、二自然段,使學生感悟到這種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啟發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漢字和課前查找的資料進行拓展。

      你們知道古人"用圖畫出事物"的`還有哪些字?

      (2)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了解會意字的造字規律。

      ①通過讀、議學生知道有些意思畫不出來的時候,古人就把兩個字合在一起,造出一個新字。

      ②演示課件"鳴、休"的造字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會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師貼把兩個字合在一起

      ④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使學生感悟到這種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啟發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漢字和課前查找的資料進行拓展。

      你們還知道哪些字也是這樣造出來的?

      (3)小結談話,齊讀第四自然段。

      (4)總結談話,分角色朗讀全文。

      ①通過元元和爺爺的對話,我們知道了兩種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種是--,另一種是--。(教師指板書)

      ②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進一步感悟漢字的有趣。

      四、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毛"字。

      (1)課件出示"毛",讓學生仔細觀察"毛"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說,教師范寫。

      重點指導:豎彎鈞從豎中線的左邊起筆。

      (3)學生練習書寫"毛"。

      2.指導書寫"筆"。

      (1)出示實物毛筆。問:筆頭、筆桿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課件出示"毛""竹"。

      (2)讓學生說"筆"字怎么寫?課件出示"筆"。上邊竹字頭,下邊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筆的"筆"。

      (3)學習新偏旁"竹字頭"。

      課件出示"?",和"竹"比較,哪些筆畫發生了什么變化?

      (4)課件出示"毛"和"筆",讓學生觀察"毛"和"筆"這兩個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練習書寫"筆"字

      3.指導書寫"元、太、字、寫、示"。

      (1)學生自己觀察字形。

      (2)師生共同討論怎樣把這幾個字寫好看。

      ①"元"和"示"進行比較。

      "元"字第二橫稍微向右上斜一點,"豎彎鉤"從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又處稍向上一點起筆。

      ②"寫"與"字"進行比較。

      a"寫"的偏旁是"禿寶蓋",提醒學生注意"禿寶蓋"與"寶蓋頭"的區別。

      b"寫"的第四筆是"豎折折鈞",注意這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練習書寫。

      4.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字,并進行評議。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寫松鼠的童話。課文敘述了兩只具有環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體會到,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學習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這個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木認養活動。

      【教學重點】

      理解小松鼠的聰明之處。

      【教學難點】

      理解小松鼠為什么要吃一個埋一個。

      【抓一點,析深刻,論透徹】

      我們認為《松鼠和松果》這篇課文應抓住小松鼠的聰明進行教學。為了突破這一點,應重點分析小松鼠為什么要吃一個,埋一個?這一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應該讓學生體會到:小松鼠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小松鼠有松果吃;是為了讓家園更美麗。并讓學生想像其他的小動物看了會怎么做,經過小動物的努力,將來的家園會怎樣。經過這樣的教學,我們相信一定會突破這一關鍵點。

      【教學建議】

      1、識字寫字:

      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編兒歌、做動作、小組合作等。

      2、朗讀感悟:

      本課是一篇活潑有趣的童話,應該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朗讀課文時輕快活潑的基調。盡量避免抽象的指導,讓學生在聽和讀中感悟。

      3、實踐活動:

      畫未來繪畫展:

      讓學生想像以后會是什么樣子呢?并把它畫下來。

      可以畫小松鼠住的這片松樹林的未來,也可以畫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未來。

      【教學設計】

      一、猜謎揭題

      出示謎語,讓學生猜一猜。

      板書課題:松鼠和松果。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⑴ (出示課件)說說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⑵ 想像如果你是小松鼠,在這么美麗的森林里,看著綠油油的松樹,吃著香甜的松果,會說些什么?

      2、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⑴ 出示描寫小松鼠的心理活動的句子,討論:

      讀了這句話,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指導朗讀:

      讀出擔心、驚訝的語氣。

      3、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 理解小松鼠的好主意,討論:

      好主意好在哪里。

      ⑵ 朗讀體會。

      4、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⑴ 感情朗讀,體會美好的結果。

      ⑵ 討論:

      小松鼠以后在這松樹林里生活得怎樣。

      5、擴展活動:

      動手畫一畫未來的森林。

      四、鞏固積累

      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或段朗讀,看誰能記住自己讀的句或段。

      五、朗讀并復述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學生復述童話。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次、瓜、燕、什、么、樣、得、再”等12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形式多樣的生字卡片,蔬菜實物,動物頭飾

      教學設計

      (一)復習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昨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交了幾位動物朋友,你們還記得他們是誰嗎?

      師:昨天,我結交了小鴨子和他的媽媽,小鷹和他的媽媽,和他們成了朋友。

      師:鴨媽媽和鷹媽媽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學會生活的本領,從小就樹立他們自主的意識,總是讓他“自己去吧”

      !這些位媽媽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師:今天老師又認識了一位好媽媽,你們想認識一下他嗎?想知道這位媽媽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嗎?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5課《一次比一次進步》到這篇課文中去認識這位好媽媽,去看看他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板書:一次比一次進步學生齊讀課題

      (二)觀看圖畫,認識人物,了解課文內容

      1、你們想知道這位好媽媽是誰嗎?

      (出示課件,“在屋檐下,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圖片)

      2、認識人物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屋檐下”的意思。

      3、師: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說什么呢?大家猜一猜。

      4、師:老師告訴你們他們在說關于兩種蔬菜的事情?

      (出示多媒體課件:冬瓜和茄子讓學生初步通過看圖片發現他們身上的不同)

      5、師: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2、讀課文,并標好自然段

      (四)再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讀課文,識字

      (1)指名分段讀課文

      (播放課件

      其中生字為另一種顏色)

      要求讀通順

      (2)齊讀生字

      2、出現全部生字(帶拼音)把不認識的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字再去看拼音讀。開火車讀。

      3、小組合作讀課文,讀中鞏固識字

      4、識記生字,再次出現全部生字(無拼音),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怎么認識的?哪個西你有好辦法記住他?

      (五)細讀課文,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大屏幕上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同時旁邊有第一自然段相關內容的圖片)

      (2)討論: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為什么寫了“菜園里的冬瓜和茄子”這與課文有什么聯系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先自由讀,了解這一段都寫了什么?

      (2)師范讀,聽老師讀,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都是誰說的啊?分別說了些什么?

      (3)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通過此句話解釋“什么”(意思是冬瓜和茄子有那些地方不同)

      (4)學生理解后,啟發用“什么”造句?

      (5)小燕子去了,他發現“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了嗎?

      (出示課件,課件要突出“冬瓜”和“茄子”的這點不同)

      (6)師:小燕子發現的這點不同你發現了嗎?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少啊,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的生字朋友,還一起和小燕子去看了“冬瓜”和“茄子”,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地方,你們還想發現他們的不同嗎?下節課我們再讓小燕子帶我們去看好嗎?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小燕子帶著我們一起去看了“冬瓜”和“黃瓜”,讓我們發現了他們的不同,這節課,小燕子還想帶我們接著去看看,但是小燕子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同學們必須把它身邊的生字朋友都認全,這樣他才能帶著我們去看呢?你們能做到嗎?(播放課件)

      二、講授新課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第一次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他發現了: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回來的時候,媽媽夸獎了他,媽媽說什么了?

      (2)指名讀媽媽所說的話,要讀出“說的對”中所表達的感情(夸獎)

      讀出“再去一次,還有什么不一樣?”中的激勵

      (3)小燕子又一次去了,這次回來他又發現了什么不同?這次發現的和上次的一不一樣?他回來是怎么和媽媽說的?

      (4)學生自由讀,比比誰學小燕子學的最像

      (5)同桌之間互換角色,分角色讀小燕子和燕子媽媽之間的對話。

      (6)把2、3自然段結合起來讀,讓學生讀出這兩次去看發現的不同,初步體會燕子的進步

      學習第4自然段

      師:當燕子媽媽聽到小燕子又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后,又是怎么夸獎小燕子的?

      師:可是燕子媽媽覺得的小燕子觀察的還是不夠,于是讓他“仔細”的觀察。這次小燕子又能發現什么呢?

      (出示課件,課件上突出: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師:這一次小燕子又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哪么,媽媽的`夸獎和以前的還一樣嗎?

      師:小燕子為什么能發現冬瓜和茄子這么大的不同呢?

      師:由于小燕子的“仔細”觀察使他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更大不同,

      通過此句話,讓學生理解“仔細”的意思

      指導學生用“仔細”造句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擴展表演

      1、同桌之間互讀

      2、組內讀

      3、小組之間比一比看誰讀的好

      同學們帶上小燕子的頭飾和燕子媽媽的頭飾,到講臺前給同學們表演一下。

      四、指導寫字

      1、學生仔細的觀察,發現問題,讓學生感受一次比一次進步

      2、學生沒有發現的問題給予指導:

      (1)“會”要先寫里面的小口,后關門。

      (2)“片”的豎撇要由重到輕,末端輕快撇出。

      (3)“是新學的筆畫,書寫時左低右高,鉤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五、擴展活動

      1、完成課后“說說,讀讀”

      2、拿出實物:兩種蔬菜或水果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他們的特點,找出不足。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 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

      ⑵ 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意義相近的新字。

      ⑶ 區別形近字并組詞。

      ⑷ 朗讀現代詩。

      ⑸ 進行口語交際。

      ⑹ 展示才藝。

      2、過程與方法:

      ⑴ 在比較、區分中學習新字,復習舊的字。

      ⑵ 通過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⑶ 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復習舊字。

      3、口語交際。

      【課時設計】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開著汽車來了,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智力王國”逛一逛,趕快上車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發現

      1、出示疊詞: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 長長短短 粗粗細細

      2、同學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師:我發現每一個詞語……

      4、生考慮。

      5、生:我發現每一個詞語都是疊詞。

      師:大家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6、生: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歡歡喜喜……

      師:還有新的發現嗎?

      7、生:我發現每一個詞語是反義疊詞。

      師:能試著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8、生:黑黑白白、寬寬窄窄……

      9、師:“第一站”我們順利通過了,我們再啟程吧!

      二、讀讀認認

      1、出示一組新字:蘿、茄、菇

      2、同學讀、辯。

      3、講每一個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類。

      4、繼續出示其它的幾組生字進行認讀:

      ⑴ 燉 燒 烤(與“火”有關,都含有煮之意)

      ⑵ 扒 扛 揀(與“手”有關,都含有動手干活之意)

      ⑶ 跺 踢 跳(與“足”有關,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5、讀詞語:茄子、香菇、燉肉……

      6、自由再組幾個詞。

      三、作業

      認讀新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區別形近字并組詞。

      2、讀現代詩。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卡片。

      〖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1、出示形近字。

      2、同學識別,口頭組詞。

      3、同學填一填,師巡視指導。

      二、讀現代詩

      1、同學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師生糾正讀音。

      3、教師范讀。

      4、再給同學五分鐘朗讀。

      5、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

      6、同學讀后說說讀懂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三、同學談感受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把自身的想法說出來,與大家討論交流。

      2、說話時要態度大方,講文明。

      〖教具準備

      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生活在班集體中,我們都愛自身的.班集體。可小華作為值周生,卻遇到了一件左右為難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嗎?大家都來幫幫他吧。(板書:大家都來幫幫他)

      二、出示課件或圖片

      1、同學看圖后,議一議。

      2、匯報看圖所得。

      3、分小組討論問題:小華怎么辦?

      4、匯報討論結果:記下名字,教育小龍,讓他以后不遲到。

      5、請同學上臺演一演。

      6、同學評價扮演者。

      三、總結

      同學們知道了班集體的榮譽要每個同學來爭取,每個同學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齊心協力,這樣的班集體才是優秀的。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展示才藝。

      〖教具準備

      才藝展示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聰明的小朋友們,大家盡情地展示自身的才藝吧!

      二、分組展示自身的展品

      三、小組評議后選出幾個展在黑板上

      四、講評或評比

      五、把優秀作品展示在“展示臺”

      六、作業

      動手辦一份墻報(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生字詞和文學常識。

      能力目標: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2、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情感目標: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2、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難點: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說童年是一首歌,歡快的音符卻難以唱盡它豐富的旋律;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絢麗的色彩卻難 以描盡它多姿的回憶。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誦——“童年呵,是夢中的真,真中的夢,是回憶時 含淚的微笑! ”季羨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樣的?

      二、基礎知識積累

      1 自由朗讀課文,勾畫生字詞并注音釋義,查找資料,整理作者的常識。

      2明確:

      注意以下字音和字形:

      一壟 lǒng 教諭 yù 龍肝鳳髓 suǐ 躥房越脊 cuān 門楣 méi 椽子 chuán

      3注意以下詞語解釋:

      肅然起敬:恭敬地產生敬仰或欽佩的感情。

      萬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龍肝鳳髓: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4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 年 8 月 6 日-20xx 年 7 月 11 日) ,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聊城市臨清人,國際著名 東方學大師,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

      他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 長,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季羨林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 于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 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 ,共 24 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 師、學界泰斗、國寶。20xx 年 7 月 11 日北京時間 8 點 50 分,季羨林在北京 301 醫院病逝,享年 98 歲。 他翻譯了印度著名大史詩《羅摩衍那》 ,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 《朗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 《季羨林自傳》 :季羨林先生用自己的筆,講述了他從山東臨清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 步成長為學貫中西、享譽海內外的學術大師的人生歷程,記述了他九十多年來所遇到的.人和事,見證了時 代的變遷,展示了他個人的奮斗經歷和情感世界。

      三、快速默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個小標題下的內容。

      明確:①貧窮的家庭;

      ②艱辛的父輩;

      ③吃白面的回憶;

      ④童年的伙伴;

      ⑤離鄉的濟南。

      四、細讀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1、 圍繞“我的童年”,作者寫了哪些人,哪些事? 明確: 介紹了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父親與叔父艱難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餅子的趣事;介 紹我的啟蒙老師;回憶童年時的小伙伴;交代我離開故鄉的原因。

      2、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點?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這一特點的? 明確:作者的童年可以說是苦難的童年。作者出生的家庭極度貧窮,一年到頭,只能“啃紅高粱餅子 就哭咸菜”,偶爾吃一回白面饅頭如同吃“龍肝鳳髓”一般;為吃一塊白面餅子,竟被趕到水坑中。作者 在 6 歲時便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這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也是極為殘酷的事情。這些都是作者童 年苦難生活的表現。

      3、 “每天最高的享受”這一部分中,作者寫道: “現在寫這些事情還有什么意義呢?”結合本文內容, 探究作者寫這些事情有什么意義。 明確: 能激勵我前進,鼓舞我振作;促進我養成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的良好習慣;提醒做父母的愛護子女要 得法。

      4、學者鐘敬文這樣評價季羨林的散文“浮花浪蕊豈真芳,語樸情醇是真行;我愛先生文品好,如同野 老話家常” 。試結合文章內容,品析季羨林散文“語樸情醇” 、 “野老話家常”的特點。

      明確:

      “我父親同另外的一個弟弟……概可想見” ,雖無過多的描述,只是平平淡淡的陳述事實,讀來卻讓人心 酸。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我們走進了季羨林先生的童年,相比之下,我們的童年生活是何其幸福,讓我們 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六、作業

      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以《我的童年》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板書設計:

      我的童年 季羨林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文言文誦讀,積累文言詞語,翻譯課文。(重點)

      2、疏通課文結構,掌握課文內容,提取課文主要信息,賞析語句;(重點)

      3、通過各學科結合,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 (難點)

      教學內容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后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788年,拿破侖率軍進攻埃及。一天,法軍行進在沙漠途中,突然看見前面有一片模糊的湖光山景。景物倒懸在空中,不一會兒,湖泊又消失得無影無蹤。隨后,他們又看到草葉變成了棕櫚樹叢。這種變幻莫測的景像使法軍十分驚慌、不知所措。士兵們個個被嚇得跪在地上禱告,企求上帝保佑。其實,這種現象就是人們所說的“海市蜃樓”。蒲松齡的《山市》也記載了這種情況。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說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二) 簡介作者以及作品

      蒲松齡(1630或1640--1715年) 清朝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南)人。他屢試不第,至71歲方為貢生。長期窮愁潦倒,以教書為業。一生著作很多,詩、文、詞、賦、戲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為其代表作。

      《聊齋志異》是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說為主,此外還有散記特寫、隨筆寓言等,主要寫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錄一些奇特的事。構思奇妙,語言生動。“聊齋”,書屋名。“志”,記。“異”,奇異。

      (三)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奐huàn 邑yì 冥míng 甍méng 垣yuán 睥bì 睨nì 亙gèn

      莽mǎng 霄xiāo 扉fēi 縹piāo 緲miǎo 逾yǔ 倏shū

      (四)給重點詞注釋

      奐山山市,邑(縣 )八景之(的)一也,然(但)數年恒(經常)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 飲(喝酒)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青天,天空),相 顧 (看)驚疑,念(想起) 近中(近處)無此禪院(寺院)。無何(不久),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屋檐),始悟(才明白)為(是)山市。未幾(不久),高垣 (高墻) 睥睨(矮墻), 連亙(連綿不斷)六七里,居然(竟然) 城郭(城市)矣。中有樓若者(有的像樓),堂若者(有的像廳堂),坊若者(有的像街巷),歷歷在目(清晰地出現在眼前)。以(用)億萬計(計算)。忽大風起,塵氣莽莽(廣大)然,城市依稀(隱約)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同“無”)有,惟(只) 危(高)樓一座,直接 霄漢(云霄與天河)。樓五架(間),窗扉(窗戶)皆洞開(大開);一行有五點明處, 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指著點計數),樓愈高,則明(亮點)漸少。數至八層,裁(同“才)如星點。又(再)其上,則黯然縹緲(昏暗得看不分明),不可計 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形容來往匆匆),或(有的)憑(靠著)或立,不一狀(形狀)。逾時(過了一會兒),樓漸低,可見其(它)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高高的平房);倏忽(突然)如拳如豆,遂(終于)不可見。又聞有早 行者,見山上人煙(人家) 市肆(集市。肆,店鋪。),與世(塵世)無別,故又名(稱)“鬼市”云。

      (五)翻譯全文。(略)

      (六)問題探究 (學生討論后可自講:)

      1、作者描繪山市時,是以什么為序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明確:是以時間為序的。忽、無何、未幾、忽、既兒、逾時、倏忽

      2、山市的變化過程是怎樣的?用一個成語概括山市的特點。

      明確:孤塔>宮殿>城郭>危樓>高舍>如拳如豆>不可見

      特點:變化莫測 神奇變幻

      3、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明確: (1)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2)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

      (3)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

      4、結尾有什么作用?

      明確:結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這是補筆,有照應開頭的作用,說明“山市”還有別稱。

      5、文章對山市景象的描寫生動形象,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以達到這種效果?

      明確:夸張: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

      比喻:數至八層,裁如星點

      排比: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使文章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

      6、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描繪的是動景,抓住山市景象變幻莫測的特點來寫,因而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描繪景象的變化。

      7. 為什么人們又稱“山市”為“鬼市”?它是真的“鬼市”嗎?請用科學知識來說明“山市”的形成原因。

      明確: 這里說的“山市”跟“海市蜃樓”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而古代的人不知道其科學原理,所以說它是“鬼市”。

      海市蜃樓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發生全反射而產生的'.夏天,海面上的下層空氣,溫度比上層低,密度比上層大,折射率也比上層大.我們可以把海面上的空氣看作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許多水平氣層組成的.遠處的山峰、船舶、樓房、人等發出的光線射向空中時,由于不斷被折射,越來越偏離法線方向,進入上層空氣的入射角不斷增大,以致發生全反射,光線反射回地面,人們逆著光線看去,就會看到遠方的景物懸在空中。

      (七)小結

      1. 掌握通假字:

      ①一切烏有(“烏”通“無”,沒有) ②.數至八層,裁如星點。(“裁”通“才”)

      2. 掌握古今詞義不同的詞:

      直接霄漢:古義:一直連接到; 今義:不經過中間的事物

      3. 詞類活用:

      窗扉皆洞開 (像洞一樣,名詞做狀語)

      4. 一詞多義:

      見宮殿數十所(幾,幾個,表示不確定的數目)

      數至八層(計數)

      然數年恒不一見(但,表轉折)

      居然城郭矣 (竟然,詞尾)

      (八)布置作業:完成《導學導練》P72~P73練習文章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01-17

    語文上冊教案01-17

    語文活動教案01-22

    語文經典授課教案01-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在线视频黄 | 亚洲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亚洲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的AV大片 |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毛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