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秀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會認15個生字。
2能力: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情感: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重點:
會認15個生字。學習默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
1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
2有個小女孩,板書:卡羅爾;非常喜歡小貓,板書小貓;他們之間會有什么動人的故事呢?板書:和她的。學生齊讀課題。
3今天老師給大家上一節自習課,我們要像大哥哥,大姐姐們自己學習8、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也就是說自己默讀學習。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學法指導:默讀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
2默讀標注:標出自然段。標出生字、新詞。
3師生交流自學情況: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去拼音讀,不認識的字可向周圍的同學請教。
(3)交流自己畫出的美詞。
(4)教學多音字:
dāi待在iān黑白相間
待{間{
dài等待iàn中間、心間、房間
三朗讀感悟。
1再次默讀:思考:你認為哪些地方有趣?畫出來。
交流:學生暢所欲言
2你能對課文提出哪些問題考考同學們?小組合作,提幾個認為比較關鍵、有意義的問題。
3小組派代表上來考學生:例如:我們組的.問題是“卡羅爾的小貓是從哪來的?”請你們回答!
學生暢所欲言,交流所得
4卡羅爾和小貓的關系好嗎?怎么好?再讀讀課文。
四小結:
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誠地關愛我們。
試著寫寫以關愛為主體的公益廣告詞
五作業
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8*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送來小貓——送走小貓——只也沒有了——跑出來
高興 傷心 流淚 高興
5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愛我中華,愛我世界。
2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學習重點】
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學習難點】
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會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教學方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用 馬致遠的名句“小橋流水人家”表現了江南水鄉特有的特色;并引用李健吾作品中的一句話:“山沒有水,如同人沒有眼睛,似乎少了靈性”,導入
二、明確出示目的
三、 預習導學檢查,(用時5分)
1.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嫻熟(xián) 攪動(iǎ) 斑斕(bān)(lán) 璀璨(cuī)(càn)
B.彩綢(ch6u) 連綴(zhuì) 仲春(zhǒng) 屋脊(ǐ)
C.繽紛(bīn) 隱匿(nì) 諦聽(dì) 參差(cēn)(cī)
D.覆蓋(fù) 眩目(xuàn) 屋檐(án) 滲出來(shèn)
2三游周莊,季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截取三個不同的場景,多角度描寫周莊的多姿多彩,美麗如畫。三次中詳寫___ __,因為突出作者的印象如童話般的神奇美妙。 3研讀課文作者三游周莊段落,思考作者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發現得快,發現得多。
四、高效課堂
1,自主學習點撥(10分鐘)
整體把握課文的結構內容。
1、朗讀,感性感知:
※展示播放周莊的四幅畫面:
第一幅——“碧波蕩漾、小河泛舟、小橋流水人家”的周莊整體圖
(直接利用教科書上的插圖)。
第二幅——仲春煙雨籠罩的周莊迷蒙水墨畫
第三幅——冬天冰雪融化的周莊動感版畫
第四幅——春夜張燈結彩的周莊七彩夢幻圖
※配樂:
以“高山流水”或“表現節日熱鬧氣氛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
2、“聽”讀感知內容結構:
學生“聽讀”課文時,教師同時布置“聽讀”任務:要求學生結合教師播放的“圖畫”及“聽讀”到的課文內容,在聽完朗讀后,完成下列初步感知的任務。
※提問:“聽”完朗讀后,周莊在我們的“腦海”中是一個什么印象呢?
參考提示:充滿詩情畫意,如一曲悠長的樂曲,如一幅寫意的畫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小橋流水人家”……
水給古老的舊鎮帶來了生命,帶來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韻味……
※提問:那么作者向我們描述了舊鎮周莊的哪幾幅“水韻圖畫”?請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周莊的“水韻”畫面。
采用“文字配畫面,畫面配文字”的方法。
參考提示:由總寫到分寫,共兩個部分四幅“水韻圖畫”。即
※整體水韻圖畫(1段——3段)。
“小橋流水人家”的周莊整體圖
※三次游歷周莊時的不同水韻圖畫(4段——6段)
第一次——仲春煙雨籠罩的周莊迷蒙水墨畫
第二次——冬天冰雪融化的周莊動感版畫
第三次——春夜張燈結彩、五彩繽紛、星火輝映、水天一色的周莊七彩夢幻圖
3、細讀加深印象,熟悉內容,學會描述。
要求學生找出文中作者游歷周莊時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進行描述的句子,然后點名學生簡要敘述前兩次游周莊留下的印象,突出“水韻水情”。并思考作者是從什么角度描寫“周莊水韻”。采用競賽的形式。
教師歸納總結:
(1)、概括性描述的語句
(2)、歸納小結:
文中寫了三次游周莊的情景及感受。從不同的季節、時間,選擇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寫,充分表現了周莊水鄉的多姿多彩,動人心弦。寫前兩次到周莊,較簡略,第三次到周莊為詳寫。三次游周莊留下的印象不盡相同。第一次時值“仲春”,“天下著小雨”,春雨蒙蒙,給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第二次游周莊是冬天,寫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磚石與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鮮明對照,“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水墨畫”與“版畫”,雖同為畫,但韻味不同。寫第二次到周莊,不僅寫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還寫了積雪融化時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將水聲描寫得柔情綿綿,使周莊景物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更為動人。
誦讀精彩語段,增強感悟能力。
教師組織引導學生誦讀作者“第二次游周莊的情景”——“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采用教師示范誦讀,幫助學生理清背誦的層次和邏輯順序,學生同桌(前后)兩人一組相互從“試背”到“熟背”。
※背誦層次示例:(以句號為單位)
A.第一層:第一二三句,交代第二次游歷的時間、情景及描述陽光照耀下,斑斑積雪之時周莊古鎮的“水”(雪)之“色”(雪之白與古鎮之古“黑”)
B.第二層:第四五句,描述“陽光下,積雪融化之時周莊古鎮的“水”之“聲”(滴水之聲與流水之聲的重疊)
拓展練習:
摘錄課文中你最喜歡的精彩語句或語段。與以前掌握的名句比較。
六、 當堂訓練(15分鐘)
1、結合句意解釋加點詞語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厭:滿足。
B.船艙里,有幾個當地農民在擺弄絲弦。
絲弦:船艙里用絲制成的裝飾物。
C.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
出沒: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2.對下列句子所用修辭手法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 )
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幽遠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從地下裊裊回旋上升。
A.比喻、排比 B.擬人、比喻 C.比喻、擬人、通感 D.擬人、通感
3.站在橋上的行人低頭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頭看橋上的人,相看兩不厭,雙方的眼簾中都是動人的景象。
(1)你能寫出“相看兩不厭”整首詩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上面的句子你能想出詩人卞之琳的斷章嗎?
課后記
我很快樂!你快樂嗎?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整體水韻圖畫(1段——3段)。
“小橋流水人家”的周莊整體印象圖
三次游歷周莊時的不同水韻圖畫(4段——6段)
第一次——煙雨迷蒙的周莊水墨畫
第二次——冰雪消融的周莊動感版畫
“水”(雪)之“色”——黑白分明對比強烈的版畫
“水”之“聲”——如訴如泣神秘悠遠的江南絲竹
第三次——水天一色的周莊七彩夢幻圖
【課題】
課型:新課型 執筆:艾湘 審核: 執行日期:
班級---- 組名: 姓名: 完成情況: 組長簽名: 【今日警句】明·劉基: 大江之南風景殊,杭州西湖天下無。
【學習目標】
1、了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2、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3學會生動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學習重點】【學習難點】
了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教學方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略)
二、明確出示目的
三、 預習導學檢查,(用時5分)
檢查背誦情況。
抽查后一齊背誦。
四、高效課堂
1,自主學習點撥(10分鐘)
精讀局部重點語段(第5段)。
1、學生默讀第5段“第三次游歷周莊”的文段。
2、采用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教師有選擇地點撥歸納小結的方法:
(1)、描寫景物方法多樣。
※提問:前面春冬兩次游周莊,作者差不多已經寫完了周莊的(“橋”)和“水”,那么第三次游歷周莊時,作者又抓住了哪些景物來描寫?有什么作用?
※釋疑參考:
移步換景法。第三次游歷周莊,雖也是春天,卻是晚上,而且正是旅游節,精神和請調與上兩次不同,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作者采用移步換景法——“夜游節日夢境般的周莊”,除了寫石橋、流水,更重要的還是抓住“水景”著墨,特別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花了不少筆墨描寫了彩燈、花船及禮花。表現了古鎮水鄉在改革開放之后充滿生機,反映了周莊人民的幸福歡樂生活且具有對外開放的意識。
烘托渲染寫景。文中還寫了小船劃到古鎮的盡頭時幽靜暗淡的環境。——襯托出鎮上節日的禮花及倒映在水中七彩斑斕、搖曳生輝的光帶,將節日周莊的夜景,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寫聽到從古鎮四面八方傳來驚喜的歡呼聲——渲染了周莊水鄉節日歡樂的氣氛。作者巧妙地將古鎮水鄉悠久的歷史和歡呼、五彩繽紛的現實有機地聯系了起來。
虛實結合,前后照應。第二次,第三次都寫了“江南絲竹”聲,但一個為虛寫,一個為實寫。
(2)、寫作順序有條有理。
※提問:作者寫第三次游歷周莊時,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他是按怎樣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
※參考提示:作者寫第三次夜游周莊水鄉,以時間先后為序。空間順序由岸上,寫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繪水中朦朧景色。再寫小船經過拱橋,而至古鎮盡頭。然后寫古鎮節日夜空的禮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寫古鎮的歡呼,由“天上”寫至“地上”。
※要求學生按照作者寫作的時間和空間順序,找畫出最能表現周莊“水韻”的語句,與第四段比較,說一說作者是從什么角度來描寫周莊水韻的。(完成“思考與練習二”)
A.張燈結彩盛大旅游節日的周莊總的印象:
“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多姿多彩的光帶。”
B.坐船夜游,移步換景,進入周莊“夢境”:
“……小船在平靜的訶面慢慢滑行,我們的身后,船的軌跡和櫓的劃痕留在水面上,變成一片漾動的光斑,水中倒影變得模糊朦朧,難以捉摸。”
“小船經過一座拱橋時,前方傳來一陣音樂,水面也突然變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蕩的熒光從水下射出。”
“船搖過橋洞,……一條張燈結彩的花船,……只留下絲竹管弦聲在被木船攪得起伏不平的訶面上飄繞不絕……”
“我們的船劃到了古鎮的盡頭,燈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平靜的水面上閃爍著點點星光。……屋脊參差,深藍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們曲折多變的黑色剪影。……已經隱匿在夜色中的古鎮,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萬變,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線變成了活潑流動的彩光。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彩帶。隨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樓屋倒映在水里,像從河底泛起的一張張仰望天空的臉,……”
小結:如果說“第二次游歷周莊”,寫冬日白天的雪景,著重從滴水聲、流水的聲音
方面來表現周莊之水聲充滿柔情,那么,“第三次游歷周莊”,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寫春夜河上所見到的七彩斑斕的禮花,著重從色彩方面來描寫周莊水鄉絢麗多姿。
(三)、品讀散文語言。
1、分小組競賽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體會其作用及妙處。
“倒映在水中的石鞘、樓屋、樹影,還有天上的云彩和飛鳥,都被這不慌不忙的木櫓攪碎,碎成斑斕的光點,迷離閃爍,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彩綢,沒有人能描繪它朦朧眩目的花紋……”
“……天下著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音樂出沒在雨霧中,打著傘坐船游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
“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橋的的欄桿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悠遠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從地下裊裊回旋上升。……”
“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多姿多彩的光帶。”
“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彩帶。隨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樓屋倒映在水里,像從河底泛起的一張張仰望天空的臉,……”
“我很難忘這個奇妙的夜晚,這是一個夢幻般的夜晚,周莊在寧靜的夜色中變得像神奇的童話,古鎮悠遠的歷史和繽紛的現實,都蕩漾在被竹篙和木櫓攪動的水波之中。”
2、小結:文中運用了不少生動而貼切的比喻,使所狀之物活靈活現,如在眼前。
文中語言清新優美,如周莊之水,柔情萬般,韻味十足,與所描寫的水鄉景物十分融洽。
拓展練習:
課后完成“思考練習四”:朗讀附文《江南》,想想詩中描寫的江南與課文描寫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語文教案 篇3
內容預覽:
30、寓言四則
一、教學目標
①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分析故事情節。
③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④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二、教學重點
①分析故事情節。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三、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試著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二、教學設計
1、導入課文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2、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①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
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④ 復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幾個學生復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3、討論
①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課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盡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后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后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4、小結
①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系現實生活體驗,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
②布置作業。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二、教學設計
1、導入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通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置、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通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2、討論,分析寓言情節,認識寓言情節的作用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并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脫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后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后,為什么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里這時是怎么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煉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么?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后還會發生什么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后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并在最后點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討論。
在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概括寓意,并能續編情節的基礎上,做這一練習正合適。學生此時的思維正處在活躍高峰,會有很高的興致。這個練習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想像力,依據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動腦分析生活,正確認識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因課堂時間關系,不可能做長時間交流,但在討論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當然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可以給學生提點具體修改意見。
3、總結
①教師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②布置作業
a.依據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4、信息反饋:
語文教案 篇4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學生看清潔值日打掃衛生的場面。然后教師敘述:每天晨掃值日生總是把一滿桶垃圾運到垃圾池;早晨打掃得干干凈凈的地面,晚上又滿地垃圾了。這些垃圾是從哪里來的呢?
教師出示垃圾桶模型,里面有五樣垃圾,教師讓學生說說垃圾的來源。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從而激起學生說話的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從學生身邊的垃圾入手,指導學生有話可說)
二、課外延伸拓展空間
過渡語: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說得很不錯。你們常常會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當作垃圾處理掉。一天大家就產生了那么多垃圾。人們在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就更多了。
1、看錄像片:
場面一:
小鎮上,人們把易拉罐、食品袋、包裝盒、煙頭扔到垃圾桶內。
場面二:
在家里,一家人吃飯后,姐姐把剩飯、剩菜倒進小盆去喂豬。
場面三:
在家里,爸爸把玻璃瓶敲碎,在路邊挖了小坑倒在小坑里深埋。媽媽把小草刀子羊圈里做綠色發肥料。
這一教學設計貼近生活,讓學生看一看,親眼目睹,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對生活中垃圾的處理不會觀察得很仔細,通過讓學生看錄像能喚起孩子們對生活的回憶,并展開想象。
2、過渡語:剛才錄像里面的情景和你們平時看到的一樣,生活中的垃圾真多。他們這樣處理垃圾的方法號嗎?你們覺得還可以怎樣處理垃圾呢?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全班集體交流。
這一教學環節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師及時激勵評價,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教師提示:聲音更響亮一點,語句更通順一點就好了。
3、教師結語:
隨地亂扔垃圾是很不文明的行為。不斷污染了環境,而且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危害。
三、激活思維設疑交流
1、我們學校前面的集鎮上,人們都把垃圾倒在前面的小河里,造成白色垃圾一條河,水質受到污染,合理的小魚兒都快死完了。大家說這種情況該怎樣處理呢?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然后建議環保部門建垃圾坑,并加強環保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2、怎樣使校園的環境潔、齊、美呢?
(學生小組討論,鼓勵舉手發言,給答對的同學講給小紅花。這樣體現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教師和學生形成了親密的伙伴關系。)
3、把所有的垃圾倒入一個垃圾箱好不好?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出示課件。
過度語:我們看看知心姐姐是怎樣告訴大家分類處理垃圾的知識的。
師述:同學們聽了知心姐姐的介紹,老師設計了一個環保型垃圾桶箱,出示一個正方形紙折學生專用垃圾箱。此箱分三格,垃圾箱表面標有“果皮類、塑料類、廢止類”。果皮可作綠色肥料,塑料、廢紙可賣給收廢站,是節約的`好方法。同學們有更好的處理垃圾的好方法嗎?
小學級學生,知識水平受年齡限制,他們對垃圾的有關知識了解得很少,通過“知心姐姐”介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這一教學環節,為繪畫設想奠定了基礎。
4、小組合作:
學生可找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四人一組,把大家的想法畫出來。
讓學生設計科學的處理垃圾的方法,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新學習,互相啟發,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使思維得到鍛煉,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發展。
5、作品展示:
全班交流,各組推選一名學生將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并進行介紹。教師激勵評價,掌聲鼓勵。展示結果,評出最佳設計組,獎給小紅旗。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他們的成果得到了賞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總結提高養成習慣
教師小結:
看了小朋友們設計的各種環保型垃圾箱,老師真為大家的作品感到高興,因為你們太棒了,太出色了。長大了你們的奇思妙想就會變成現實。人人保護環境,環境就越來越美。地球媽媽一定會感謝你們。
【教學設想】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三》安排的口語交際內容是:我身邊的垃圾。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垃圾從哪來?二是怎樣處理垃圾?說說自己的想法。三是小組合作,把你的想法畫一畫。
在教學設計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把口語交際與行為習慣相結合,知行統一。為此,我設計的教學過程是讓學生觀察交流,了解生活中垃圾的來源和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并通過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通過合作學習,畫一畫處理垃圾的方法,培養了合作探究能力,和別人交際的能力。并讓學生在學的同時,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培養良好德行為習慣。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會認撒等9個生字,會寫勺等12個字。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張衡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善于觀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件
a.布滿繁星的夜空。
b.北斗七星。
c.北斗七星繞著北極星轉。
d.摘蘋果。
2.實物投影儀。
3.生字、詞語卡片。
4.做獎勵用的科學家的圖片。(畢昇、李時珍、祖沖之、達爾文、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
第 一 課 時
創設情境導入
1.你們知道古時候我國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嗎?
2.直觀感知。利用實物投影儀,老師介紹張衡及他發明的地動儀。
3.當你知道了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時,你想說些什么?
4.出示課題并朗讀。這節課,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張衡小時候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板書課題:數星星的孩子。多音字:數(shǔ、shù)。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讀、正音。
2.借助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拿出字卡,小組自學下列字詞:勺、斗、組、睡、玉、數、珍珠、鉆研、距離。(重點是讀準音,記住形)
4.玩字卡游戲。
a.老師隨意說字音,學生按老師所讀的順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橋。
b.小組合作,玩字卡組詞接龍游戲。
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初讀感悟。
a.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b.各人畫出自己所喜愛的句子反復朗讀,再讀給小組的伙伴聽,請小組成員評價。
c.朗讀展示。選你最喜愛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的同學如果覺得他讀得準確優美,可模仿他的語氣讀一遍。
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當學生讀到這一句話時,可播放課件,讓學生感受到夜空的美麗和星星之多)
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讓學生談談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對著的那顆星,就是北極星。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可播放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北斗七星的形狀和北斗七星是怎樣運動的)
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讓學生通過讀一夜幾次果然等詞語體會張衡是怎樣認真觀察星空的)
d.小結。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正因為他從小愛好天文,長大后又刻苦鉆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現了非凡的才能,創造了世界上矚目的渾天儀和地動儀。
2.再讀入情。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拓展活動
同學們,你們想更多地了解張衡嗎?你們想了解更多的科學家嗎?請讀讀課后的我知道,還可以到書中或網上查找資料。
作業
課外閱讀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邊的科學常識。以小組為單位,編寫一張手抄報。
第 二 課 時
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了《數星星的孩子》講的是張衡小時候善于觀察、肯于動腦,長大后刻苦鉆研天文終于成為一名杰出的天文學家的故事。誰愿意把這個小故事講給同學和老師聽?
1.配樂,講故事。
2.口頭完成課后我會填的練習題。(對優秀學生可獎勵畢昇、李時珍、祖沖之、達爾文、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學家的圖片)
復習詞語
1.讓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詞卡。
2.摘蘋果游戲。(課件演示:一個詞卡為一個蘋果,老師點擊蘋果即出示詞語,學生齊讀詞語)
指導寫字
1.字形分析、范寫。
a.組、睡、珍珠、鉆研、距:都是左窄右寬的字。珍字右邊的最后一撇長。研字右邊的第二橫落在橫中線上。鉆字右邊的口字第一筆豎落在豎中線上。
b.數:左右結構,左右均等。
c.睡:右邊的垂字,中間寬,兩頭窄,注意提示筆順。離:上窄下寬。這兩個字筆畫多,要重點指導。
2.學生先書寫,再臨摹。
3.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寫字展示、評價。
完成課后練習
1.書面完成我會填。
2.同桌交換、訂正。
拓展活動
1.合作交流。學生把查找的資料在組內交流。
2.各組選派代表展示。
3.班級可開展一次手抄報評比活動。
語文教案 篇6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錄音新聞—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錄音新聞—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知識目標:
1、掌握錄音新聞的形式與其他新聞的異同。
2、了解我國運載火箭發射試驗成功的盛況。
二、能力培養:
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三、情感體驗點:
培養祖國的榮譽感,學習參試人員大力協作,團結奮斗為祖國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弄清新聞的基本特點和結構。
2、學習語言,訓練朗讀。體會新聞語言的簡潔、生動,準確以及在播音時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教具準備:
收音機。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隨著科技的發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火箭發射成功的盛況,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火箭發射還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盛況嗎?今天我們借助“錄音新聞”來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
二、課前熱身:
1、給下列字注音:
翱碩大愨頃刻停泊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分析文章的結構。
3、深入賞析課文,從描寫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口語與書面語結合入手。
三、合作探究:
互動一:朗讀課文,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一是黑體字,另一種是括號內的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教師明確: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互動二: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
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的內容。(要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學生自我評析。)
互動三:再次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
教師明確:標題:喜看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壯觀景象。
導語:在第二小節,第一小節是引子,交代通迅員和新聞標題,是錄音新聞的特有形式。
互動四:通過比較,了解錄音新聞特點的知識。在這則新聞中,括號里的文字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這些文字去掉與保留有沒有不同?
教師明確:這些文字豐富了新聞報道的.內容,增強了所報道的材料的真實性,縮短了聽眾和事件發生現場的距離。
互動五:從這里我們能看出“錄音新聞”具有怎樣的一個特點?
教師明確:材料真實,報道全面。
互動六:精讀課文內容,請同學們畫出表示時間的句詞,并分析作用。
教師明確: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事件的發生過程。先報道運載火箭發射情況,再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報道運載火箭情況,從一小時準備開始寫起再寫到“還有兩分鐘“,“離發射時間還有一分鐘”,然后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先報道測量船的情況,后報道直升機的情況,也是按時間順序,這樣使事件發展十分清楚,便于聽眾收聽。
互動七:課文除時間語言準確外,還有許多形象的語言,把它們找出來,看看它們對錄音新聞有什么作用?
教師明確:從景物描寫的作用,比喻手法的表達作用等方面談,言之有理即可。
互動八:設置活動,模擬播音,以課文播音稿為基礎指定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播音。朗讀時根據課文內容,確定感情基調,選擇適當的語調速度。
四、達標反饋:
1、現場采訪一同學,并根據錄音寫成錄音新聞的稿件。
2、改正錯字:波光鱗鱗喜型于色撥地而起螢光屏運栽
五、小結:
這則錄音新聞比較全面地報道了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贊揚了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軍指戰員大力協作、團結奮斗為祖國做貢獻的精神,歌頌了黨的領導。
方法小結:1、作為錄音新聞,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事件是它的主要特點。2、合理安排順序,使事件報道條理清楚。3、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這篇報道的語言特色。
六、資料補充:
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評述四類。
其中動態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新聞結構:標題、導語、主體、結語、背景。
標題:可以分為引題、正題、副題。
導語:“電頭”后的第一句,第一段文字,用來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實。
主體:消息的主干,是集中敘述事件,闡發問題和表明觀點的中心部分。
結語: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話,是消息的結尾,它可有可無。
背景:是事物的歷史狀況或存在的環境、條件,是消息的從屬部分。
新聞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反應迅速,語言簡明準確。
新聞寫法:以敘述為主,有時兼議論、描寫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選擇同音中的字。
2、認識11個生字,會書寫10個生字。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誰來說一說怎樣用部首查字典?
二、查字典游戲。
1、丁丁告訴我們說:他現在又會了一種選字的方法,他知道“魚lín”的lín是“鱗”。用部首查字法查到“鱗”,看共有多少個lín,你知道他是怎么從那么多lín中選出來的嗎?(學生說)
2、讀詞語“鄰居、樹林、臨時、淋浴”。
3、誰能試著用“磷、琳、嶙、粼、霖”這些字組一個詞,并說說你為什么組這個詞。
4、查字典,驗證。
翻開字典,來驗證一下你組的詞對不對?
5、學yǒng。
(1)讀詞語“永遠、歌詠、游泳、勇敢”這些詞語中得y ng都讀三聲。小組之內互相說說為什么在這個詞中是這個字?
(2)從下面的yǒng中選一下“奔yǒng”yǒng應該是哪個字?并說說為什么?查字典驗證。
三、學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這些字中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描紅。
3、在練習本上帶拼音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漢語拼音字母表》中的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認識音節表。
3、認識電腦鍵盤,為學習輸入漢字打基礎。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出示生字,各種方式讀。
2、用生字組詞。
二、認大寫字母。
1、咱們在英語中就已經認識了大寫字母,誰來說說大寫和小寫有什么區別?
2、出示各種大寫字母檢查學生的`認識。
3、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大寫字母,同位互相檢查。
三、學唱字母歌。
1、放課件,學生學唱并練習背誦。
2、學生唱給同位聽一聽。
四、在鍵盤上認一認大寫字母。
1、同學們,咱們在上信息技術課的時候,學會了輸入字,誰說一說在輸字時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2、同學們在鍵盤上邊背字母表,邊找一下。可以說給你的同位聽一聽。
五、認識音節表。
1、打開字典,看字典,從字典中找出大寫字母。有一個同學告訴咱們:在字典中大寫字母指的是音節的第一個字母。找一找這里的大寫字母與字母表中的字母有什么不同之處?
2、仔細觀察字典中的音節表,看每組有什么相同之處?
3、找找聲母是zh、ch、sh的音節,看你發現什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幫助獨立識字,學會根據需要選擇使用兩種查字典的方法。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大寫字母表及音節表。
1、同位互相檢查背誦字母表。
2、談一談在觀察音節表時有什么收獲?
二、學習音序查字法。
1、上節課咱們認識了音節表,知道了音節表中的許多知識,現在老師就來檢查一下你會用了沒有?仔細觀察45頁的四幅圖,學著書上的樣子自己查一查聊天的聊是哪一個,然后寫下來,看誰查的最快。
2、交流查的對不對。
三、練習鞏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課件。
w n惜宛挽晚婉碗惋
d 抗底抵氐詆砥
2、先猜一猜是哪一個字,并說說為什么?
3、用音序查字法驗證。
四、查一查,填一填。
1、老師這有一個同學寫的小作文,他在寫作文時遇到了幾個不會寫的字,你能幫幫他嗎?
2、學生自主查字典。
3、全班交流。
五、選擇查字法。
咱們學會了兩種查字典的方法,小組討論一下,遇到什么樣的字,用部首查字法?遇到什么樣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10個生字“罕、襲、泛、濫、瘋、篷、撐、脖、曠、擾”,積累8個詞語,能區別“像”和“向”。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3、了解牛頓在暴風雨中測量風力的實驗,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2、了解牛頓在暴風雨中測量風力的實驗,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出示課題。
1、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發明家愛迪生,今天,讓我們來英國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牛頓。
2、板書:牛頓在暴風雨中
3、出示課文第1-4節,找找哪些地方看出暴風雨很大。
4、交流句子,隨機進行生字教學:“罕、襲、泛、濫”。理解“罕見、襲擊、泛濫”的.意思。
5、師:在暴風雨來臨之際,你們會怎么做?
6、交流。
7、齊讀第1-4節。
8、師:牛頓在暴風雨中干什么?(聽課文錄音5-10)邊聽邊想,你有什么疑問?
9、學生質疑。
(預設:牛頓為什么在暴風雨中做實驗?做什么實驗?他真的“瘋了”嗎?媽媽找到牛頓,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二、學習生字,細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
2、生字教學:
“蓬、瘋、撐”正音。“蝙蝠”交流記字方法。“擾”找姐妹字:“優、憂、猶”
3、解決問題一:牛頓在暴風雨中做什么實驗?
(1)讀6-8節,用橫線劃出有關句子。(第7節)
(2)交流:牛頓想了解風力。
(3)師生接讀第6、7節:牛頓的頭發┅┅渾身┅┅有時候┅┅有時候┅┅每跳一次┅┅有幾次┅┅
(4)板書:了解風力
4、解決問題二:牛頓為什么要在暴風雨中了解風力?
默讀5-8節后,用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交流找到的有關句子。(第8節2-5句)
5、解決問題三:他真的“瘋了”嗎?
(1)再讀第8節。
(2)思考:你覺得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3)板書:愛研究勇敢
6、解決問題四:媽媽找到牛頓,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思考:媽媽明白了什么?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讀媽媽想的內容。
三、復習鞏固。
1、選詞填空(詞句活動室第一題)
2、妙筆生花。(詞句活動室第二題)
(1)比較句子:媽媽尋找牛頓。
媽媽彎著腰,縮著脖子,頂著狂風,焦急地尋找牛頓。
(2)讀一讀,多了哪些詞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具體描寫了媽媽當時的動作和焦急的心情)
(3)(圈畫動詞)小結:這樣句子就更具體、更形象了。
(4)練習寫話:爸爸查找資料。
課外延伸:
查一查:牛頓的其他故事。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觀潮》教案07-22
《語文天地》教案08-08
語文詩經教案05-31
《語文識字》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