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類型;
2、在簡單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
3、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4、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劃分方法。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教學難點
結合地圖,使學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
教學方法
讀圖觀察、啟發式講述、學生活動、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投影片、教學掛圖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分別把課前掛好的新疆高山牧區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景觀圖與四位扮演者(學生)口述臺詞(課文中的敘述)配套,依次打開。
[講授新課]
這項活動完畢后,再叫一、兩名同學試著描述自己家鄉的特點。
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總結:以上同學的描述,說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大屏幕依次顯示)
至此,同學們已經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國的地理差異。
(板書)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想一想:(大屏幕顯示)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地理區域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可做點撥,最后總結:它們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
同學們請看屏幕。(課本圖5、1)
按學生座位分成四組,每個組負責在其中一個地理區域中找出有關區域的術語,最后每組選一名代表,陳述結果,教師匯總:(大屏幕顯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牧區
完成P3活動二(1)(2)
(展示“亞洲的范圍圖”)
引導:亞洲和其他大洲之間,有些是以海洋作為天然洲界,有些大陸相連的地方則是人為劃定的洲界線。如亞洲與非洲,亞洲與歐洲之間。
提問:參照地圖能描述出亞洲與周圍其他大洲的界線嗎?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臨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洲界;東北隔著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州隔海相望。
過渡:讓學生大致讀出亞洲所跨的緯度位置,與其他大洲比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先大致目測,與亞洲相比,只比較南美洲和非洲)
順承:亞洲不但所跨緯度最廣,而且還有許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積比較”圖)
從此圖可以看出亞洲面積最大。
(展示東西兩半球圖)
比較亞洲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得出亞洲東西距離最大。
小結: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亞洲的位置、面積、范圍。
(通過雙邊活動,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08-19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01-07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06-08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11-17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01-18
【熱門】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02-14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精選15篇11-26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美國》教案01-03
七年級下冊地理俄羅斯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