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教案模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數學二輪復習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了解數的概念發展的過程和動力;
(2)了解引進虛數單位i的必要性和作用;理解i的性質。
(3)正確對復數進行分類,掌握數集之間的從屬關系;
(4)了解數系從自然數到有理數到實數再到復數擴充的基本思想。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首先簡明扼要地對已經學過的數集因生產與科學發展的需要而逐步擴充的過程作了概括;然后說明,數集的每一次擴充,對數學學科本身來說,也解決了原有數集中某種運算不是永遠可以實施的矛盾,使得某些代數方程在新的數集中能夠有解。從而引出虛數單位i及其性質,接著,將數的范圍擴充到復數,并指出復數后來由于在科學技術中得到應用而進一步發展。
①從實際生產需要推進數的發展
自然數整數有理數無理數
②從解方程的需要推進數的`發展
負數分數無理數虛數
(2)重點、難點分析
(一)認識的動力
從正整數擴充到整數,從整數擴充到有理數,從有理數擴充到實數,數的概念是不斷發展的,其發展的動力來自兩個方面。
①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由于計數的需要產生了自然數;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產生了整數;由于測量的需要產生了有理數;由于表示量與量的比值(如正方形對角線的長度與邊長的比值)的需要產生了無理數(既無限不循環小數)。
②解方程的需要。
為了使方程有解,就引進了負數;為了使方程有解,就要引進分數;為了使方程有解,就要引進無理數。
引進無理數后,我們已經能使方程永遠有解,但是,這并沒有徹底解決問題,當時,方程在實數范圍內無解。為了使方程()有解,就必須把實數概念進一步擴大,這就必須引進新的數。
(二)注意數的概念在擴大時要遵循的原則
第一,要能解決實際問題中或數學內部的矛盾。現在要解決的就是在實數集中,方程無解這一矛盾。
第二,要盡量地保留原有數集(現在是實數集)的性質,特別是它的運算性質。
(三)正確確認識數集之間的關系
①有理數就是一切形如的數,其中,所以有理數集實際就是分數集。
②“循環節不為0的循環小數也都是有理數”。
③{有理數}.{分數}.{循環小數},{實數}.{小數}。
④自然數集N、整數集Z、有理數集Q、實數集R、復數集C之間有如下的包含關系:
2、教法建議
(1)注意知識的連續性:數的發展過程是漫長的,每一次發展都來自于生產、生活和計算等需要,所以在教學時要注意使學生認識到數的發展的兩個動力。
(2)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由于本節課要了解擴充實數集的必要性,所以,教師可以多向學生介紹一些數的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科學史,課堂學習的氣氛可以營造成一種師生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的氣氛。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數是在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了解虛數產生歷史過程;
2.理解并掌握虛數單位的定義及性質;
3.掌握復數的定義及復數的分類。
教學重點
虛數單位的定義、性質及復數的分類。
教學難點
虛數單位的性質。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掌握,如虛數、純虛數、復數的實部與虛部、兩復數相等、復平面、實軸、虛軸、共軛復數、共軛虛數的概念。
(2)正確對復數進行分類,掌握數集之間的從屬關系;
(3)理解復數的幾何意義,初步掌握復數集C和復平面內所有的點所成的集合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4)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訓練學生條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本節首先介紹了,然后指出復數相等的充要條件,接著介紹了有關復數的幾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關共軛復數的概念。
2、重點、難點分析
(1)正確復數的實部與虛部
對于復數,實部是,虛部是。注意在說復數時,一定有,否則,不能說實部是,虛部是,復數的實部和虛部都是實數。
說明:對于復數的定義,特別要抓住這一標準形式以及是實數這一概念,這對于解有關復數的問題將有很大的幫助。
(2)正確地對復數進行分類,弄清數集之間的關系
分類要求不重復、不遺漏,同一級分類標準要統一。根據上述原則,復數集的分類如下:
注意分清復數分類中的界限:
①設,則為實數
②為虛數
③且。
④為純虛數且
(3)不能亂用復數相等的條件解題。用復數相等的條件要注意:
①化為復數的標準形式
②實部、虛部中的字母為實數,即
(4)在講復數集與復平面內所有點所成的集合一一對應時,要注意:
①任何一個復數都可以由一個有序實數對()確定。這就是說,復數的實質是有序實數對。一些書上就是把實數對()叫做復數的。
②復數用復平面內的點Z()表示。復平面內的點Z的坐標是(),而不是(),也就是說,復平面內的縱坐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由于.0+1·,所以用復平面內的點(0,1)表示時,這點與原點的距離是1,等于縱軸上的單位長度。這就是說,當我們把縱軸上的點(0,1)標上虛數時,不能以為這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就是虛數單位,或者就是縱軸的單位長度。
③當時,對任何,是純虛數,所以縱軸上的點()()都是表示純虛數。但當時,是實數。所以,縱軸去掉原點后稱為虛軸。
由此可見,復平面(也叫高斯平面)與一般的坐標平面(也叫笛卡兒平面)的區別就是復平面的虛軸不包括原點,而一般坐標平面的原點是橫、縱坐標軸的公共點。
④復數z.a+bi中的z,書寫時小寫,復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要學生注意。
(5)關于共軛復數的概念
設,則,即與的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不能認為與或是共軛復數)。
教師可以提一下當時的特殊情況,即實軸上的點關于實軸本身對稱,例如:5和—5也是互為共軛復數。當時,與互為共軛虛數。可見,共軛虛數是共軛復數的特殊情行。
(6)復數能否比較大小
教材最后指出:“兩個復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據兩個復數相等地定義,可知在兩式中,只要有一個不成立,那么。兩個復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只有相等與不等關系,而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②命題中的“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的確切含義是指:“不論怎樣定義兩個復數間的一個關系‘<;’,都不能使這關系同時滿足實數集中大小關系地四條性質”:
(i)對于任意兩個實數a,b來說,a
(ii)如果a
(iii)如果a
(iv)如果a0,那么ac
(二)教法建議
1、要注意知識的連續性:復數是二維數,其幾何意義是一個點,因而注意與平面解析幾何的聯系。
2、注意數形結合的數形思想:由于復數集與復平面上的點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對應關系,所以用“形”來解決“數”就成為可能,在本節要注意復數的幾何意義的講解,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注意分層次的教學:教材中最后對于“兩個復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本節它們的大小”沒有證明,如果有學生提出來了,在課堂上不要給全體學生證明,可以在課下給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解答。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了解復數的實部,虛部;
2、掌握復數相等的意義;
3、了解并掌握共軛復數,及在復平面內表示復數。
教學重點
復數的概念,復數相等的充要條件。
教學難點
用復平面內的點表示復數M。
教學用具:直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復數的定義。
2、虛數單位。
二、講授新課
1、復數的實部和虛部:
復數中的a與b分別叫做復數的實部和虛部。
2、復數相等
如果兩個復數與的實部與虛部分別相等,就說這兩個復數相等。
即:的充要條件是且。
例如:的充要條件是且。
例1:已知其中,求x與y.
解:根據復數相等的意義,得方程組:
∴
例2:m是什么實數時,復數,(1)是實數,(2)是虛數,(3)是純虛數.
解:
(1)∵時,z是實數,∴,或.
(2)∵時,z是虛數,∴,且
(3)∵且時,z是純虛數. ∴
3、用復平面(高斯平面)內的點表示復數
復平面的`定義
建立了直角坐標系表示復數的平面,叫做復平面。
復數可用點來表示。(如圖)其中x軸叫實軸,y軸除去原點的部分叫虛軸,表示實數的點都在實軸上,表示純虛數的點都在虛軸上。原點只在實軸x上,不在虛軸上。
4、復數的幾何意義:
復數集c和復平面所有的點的集合是一一對應的。
5、共軛復數
(1)當兩個復數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時,這兩個復數叫做互為共軛復數。(虛部不為零也叫做互為共軛復數)
(2)復數z的共軛復數用表示。若,則:;
(3)實數a的共軛復數仍是a本身,純虛數的共軛復數是它的相反數。
(4)復平面內表示兩個共軛復數的點z與關于實軸對稱。
三、練習1,2,3,4.
四、小結:
1、在理解時應注意:
(1)明確什么是復數的實部與虛部;
(2)弄清實數、虛數、純虛數分別對實部與虛部的要求;
(3)弄清復平面與復數的幾何意義;
(4)兩個復數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大小。
2、復數集與復平面上的點注意事項:
(1)復數中的z,書寫時小寫,復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
(2)復平面內的點Z的坐標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說,復平面內的縱坐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實數的點都在實軸上,表示純虛數的點都在虛軸上。
(4)復數集C和復平面內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一一對應:
五、作業1,2,3,4
六、板書設計:
§8,2
1、定義:例1 3定義:4幾何意義:
2、定義:例2 5共軛復數: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高三語文二輪復習教案11-15
高三語文二輪復習教案(精選10篇)06-03
高考數學二輪復習策略08-18
高三物理二輪復習教學計劃04-25
高三語文二輪教案04-27
高三數學復習淺談08-18
高三數學一輪復習教案11-04
數學復習教案01-27
高三語文二輪教案4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