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高一歷史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高一歷史教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高一歷史教案范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過程。掌握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張;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與教師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推理分析,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并學會用觀察法、比較法等方法學習有關問題。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
教師應該注重啟發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并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及時而恰當的評價。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活躍而繁榮的文化盛況的學習,使學生對祖國文化有深入的認識,從而更加熱愛祖國歷史與文化,有志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難點: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內容較多而且新知識、新內容多,不易掌握。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學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
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敬而遠之。
(2)教育思想: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把自己的思想主張貫穿到教育活動中;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3)孔子的歷史地位:儒家學派創始人,教育家,文化傳播者。
2、孟子
(1)思想內容:孟子繼承了孔子學說,并對其“德治”思想進行發揮,提倡“仁政”學說,并提出“民貴君輕”思想。
(2)影響:對儒家思想發展有重要貢獻。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強調“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還對“禮”進行深入的討論。
(2)地位:廣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華,豐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內容,成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講完本子目后,歸納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發揮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學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學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指導學生填表,之后啟發他們結合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分析老莊之學產生的'社會基礎。
對于同一學派內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區別分析。從總體與局部兩個方面來把握各家學派的思想特點。
記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還有吳起、申不害等。法家內部形成重“法、”重“術”、重“勢”三個不同學派,韓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三、建議分組討論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義。
啟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結合當時及以后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史實來理解。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主觀認識、獨立思考與判斷,分析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思想對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我們已經學習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過程,那么,儒家思想又是怎樣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的呢?下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課后小結
本課的設計采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課后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新高一歷史教案范文2
一、早期生物進化思想的產生
1、拉馬克和早期生物進化思想產生的背景:
(1)在歐洲封建社會,—教會是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2)—教宣揚,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天空、陸地、動植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
(3)教會還指責那些敢于挑戰神學說教的思想為“異端”,致使生物學研究進展緩慢。
(4)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打擊了宗教神學。
2、拉馬克和早期生物進化思想
(1)18世紀下半期到19世紀,生物學研究陸續取得重大成果,細胞學說發展起來。細胞學說的確立,為生命科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2)19世紀初,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提出了生物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進化的觀點。早期的生物進化思想開始形成。
二、達爾文與進化論
1、達爾文進化論的產生——《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生物進化論。
(1)達爾文認為,生物既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進化而來的,它們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
(2)他提出,生物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一原理,被后人歸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選擇”
2、生物進化論創立的地位和意義:
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絕大多數人的看法,有力挑戰了封建神學創世說。在教會和保守勢力看來,這不僅是對神和宗教的極大褻瀆,更是對人類尊嚴的莫大傷害。支持達爾文的人稱他是“生物學領域的牛頓”。
新高一歷史教案范文3
一、經典力學
1、經典力學產生的背景:
(1)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也對科學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2)資產階級迫切需要自然科學作為其理論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
(1)伽利略通過實驗證實,外力并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原因,只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
(2)他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等物理學定律,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后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3、牛頓的成就:
(1)確認了物體宏觀運動的`規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3)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個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形式的牛頓力學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
二、相對論的創立
1、相對論提出的歷史背景:
20世紀,隨著物理學研究的進展,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問題,面臨著挑戰。
2、相對論的主要內容:
(1)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對論。
(2)內容: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物體運動時,質量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廣義相對論認為,空間和時間的性質僅取決于物質的運動情況,也取決于物質本身的分布狀態。
(3)意義:相對論的提出是物理學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深刻地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它也發展了牛頓力學,將其概括在相對論力學之中,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量子論的誕生與發展
1、1900年,為了解決熱輻射理論上的疑點,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說。這一假說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
2、愛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應。
3、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有關原子的量子理論。20世紀30年代,量子力學建立起來。
4、意義:
(1)量子論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基本認識取得革命性的進步,成為20世紀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學理論之一。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2)相對論和量子論彌補了經典力學在認識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方面的不足。它們的提出,不僅推動了物理學自身的進步而且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新高一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初一歷史教案11-08
歷史教案-秦的統一08-17
歷史教案-隋的統一08-17
歷史教案-清朝文化(一)08-17
初一歷史教案人教版11-22
歷史教案-文藝復興(一)08-17
初一上歷史教案11-20
初一上冊歷史教案11-21
初一歷史教案(通用20篇)10-31
初一上冊歷史教案優秀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