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

    時間:2024-01-03 06:58:4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10篇【熱】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10篇【熱】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1

      教學內容:

      有關長度單位(千米、分米、毫米)和時間單位(時、分、秒)的整理與復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上節課,我們一起去看臺上參觀了學校的運動會,而且解決了許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要先去跳高場地參觀,看看有沒有更多的收獲。[出示情境圖中的跳高場地部分]

      二、復習長度單位:

      1、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你從圖畫中得到了哪些有關的數學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ㄐ∨⒌奶叱煽兪嵌嗌?)

      指名解決問題

      3、這些信息與我們學過的哪部分知識有關系?

      4、回顧一下,到現在為止,我們都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5、它們之間分別具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ㄒ龑W生回顧學過的知識)

      6、鞏固練習:

      5千米=()米3000米=()千米

      8分米=()厘米60分米=()米

     。ǎ┖撩=3厘米()分米=9米

     。ǎ┟=8千米()米=70分米

      7厘米=()毫米

      8、扔鉛球的小男孩扔了多遠?

      4米5分米是多少分米?多少厘米?

      [設計意圖]本學期學的長度單位有三個:千米、分米、毫米,在復習這三個新的單位的同時要注意聯系以前學過的米和厘米來進行,引導學生弄清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是關鍵,使長度單位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

      三、復習時間單位:

      1、談話:跳高場地很熱鬧,跑道上的比賽更精彩!看,那里正在進行1500米的比賽,第一名已經順利沖過了終點,讓我們了解一下他的成績吧。[出示情境圖中的跑道部分]

      2、你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可能會提出:一千五百米的學校記錄是多少?學生也可能會提出其他問題,教師可以相機進行指導。)

      3、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

      4、獨立解決這個問題,集體交流。

      5、比分表示時間更短的單位是什么?表示比較長的時間,我們一般用什么作單位?

      6、你能用這三個時間單位說幾句話嗎?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

      7、鞏固練習

     。1)撥鐘表,認時間

     。ń處煋茜姳恚瑢W生認時間;教師說時間,學生撥鐘表。)

     。2)填空練習

      2時=()分60秒=()分

      3分=()秒()分=1時

     。ǎ┓=180秒()秒=2分

     。3)選擇合適的.時間單位填空

      小明從家走到學校需要20()

      爸爸每天工作8()

      丁丁跑100米成績是15()

      姐姐每天讀書30()

      一節課有40()

     。4)綜合練習第12題:

      7:00播放新聞聯播

      燒水10分鐘

      刷牙3分鐘

      梳洗5分鐘

      從6:50開始,最快會在什么時刻完成這些事情?并說明理由。

     。í毩⒔鉀Q這個問題,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時間單位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不易于理解,因此要特別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復習,如:一節課40分鐘,課間休息10分鐘,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時間等,幫助學生把抽象難懂的時間概念轉化成自己日常身邊的事情,從而更好地理解、運用。

      課后反思:

      這部分知識,學生經常出錯的就是單位之間的轉換。我一直堅信理解比死記硬背更重要,因此我從來沒有讓學生死背公式。但我同時又發現學生雖然當時理解了,可做題的過程中卻不會回頭去想一想是怎樣理解的,為什么要這樣做。我想理解和記憶相結合的方法也許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50-51頁練習十一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2、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并能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并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并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師板書:37×82 65×31 59×64 39×43

      讓學生先做題,并說一說這四道題的共同點是什么

      讓學生獨立在本上完成這四道題,請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巡視指導,讓學生注意計算的準確性和書寫的規范性。讓學生意識到好的書寫是正確計算的基礎。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主要復習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完全一樣,只不過進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在進位計算的過程中注意書寫要規范、認真。

      二、鞏固練習

      1、筆算。

      76×1845×3689×4638×21

      可以讓學生任選兩題計算,計算完后同桌互相講述計算過程,互相訂正結果和書寫是否規范,然后老師指名學生把練習本拿來集體訂正,做得又對又好的同學將一枚小動物印章。

      讓學生在書中完成第51頁第6題。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蜜蜂應該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請同學們趕快幫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讓學生用連線的形式幫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勵學生“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請找得又對又快的同學介紹方法,開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2、解決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第51頁的第7、第8題)

      (1)指名讓學生說一說題意。

     。2)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這兩道題。

      (3)通過集體訂正,及時改正不正確的解答方法或計算結果。

      讓學生看第50頁的第4題。

     。1)讀題,并說明題意。

     。2)說一說,這道題和剛才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ǘ际莾晌粩党藘晌粩档'乘法題,但這道題要解決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錢?所以“每套12張”這個數據信息可以不用)

     。3)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26×3568×5318×2448×7924×28

      2、一種郵票每套14張,售價38元,今天上午賣出20套,下午賣出15套,這一天共賣了多少元?

      四、思維訓練

      1、說一說,下面各題錯在哪里,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8 6 2 3 1 8

      ×7 8 ×1 7 ×2 5

      6 4 8 1 6 1 9 0

      6 0 2 2 3 2 6

      6 6 6 8 1 8 4 3 5

      2、菜園收了36筐白菜,連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這些筐有多重嗎?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和練習,學生學會利用估算、只計算個位的乘積的方法解決問題,在計算中讓學生體會到了所學知識的價值,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3

      教學目的:

      通過進一步的練習,讓學生熟悉的掌握整十數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小黑板出示

      14+5954-2316×5230×4

      168÷830×20xx×1050×80

      2.完成復習的第1題

      提問: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

      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

      二、估算

      在黑板上寫上算式。

      23×58

      師:如果要估算這個算式,你可以怎么進行口算?

      完成復習的第3題

      要讓學生說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幾十,然后口算出積即可。

      三、筆算

      小黑板出示:

      43×2125×2356×7863×80

      并要求第一二小題進行驗算。

      集體反饋時,要注意讓學生口述計算過程,特別是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書寫格式。

      要注意強調,乘法的驗算方法,可以調換兩個乘法的位置即可。

      四、填表找規律

      完成復習的第3題

      集體討論,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通過引導與板書,讓學生初步發展,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幾倍,積也跟著擴大幾倍。

      五、解決問題。

      通過條件與問題的分析,讓學生感覺到圖中的3個書架是個多余的條件,并沒有用的。

      六、課堂作業。

      復習第2、4題。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4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

      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的區別和聯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5

      學習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

      1、結合參照物,感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2、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初步的判斷能力和方位意識。

      3、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過程與方法:結合已有生活經驗,感知方位,建立方向感;結合操作活動,體驗平面圖形的特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歷探究辨別方位的過程,體驗合作探討問題的樂趣。在圖形拼擺和欣賞活動中,感受圖形美。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感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認識常見平面圖形。

      難點: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初步的判斷能力和方位意識

      教學準備

      情境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與回顧: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學生交流,教師有重點的板書:

      方位:東西南北

      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

      二、觀察情境圖

      1、學生觀察這幅圖上都有什么?

      2、根據要求涂顏色

      3、涂完顏色后,數一數,每種圖形給有多少個。

      師:重點指導房子的側面,在實際生活中,房子的`側

      面是長方形的,而在圖中,房子的側面是由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分辨。

      4、集體交流,引導學生說一說每種物體各由什么圖

      形拼成的。

      三、本單元的收獲

      學生自評自己在本單元中的收獲,再在小組中互相評一評。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6

      教學內容:

      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等。(課本第114頁的第7、8題,練習二十五的第8、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正確地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并能正確、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權單位。

      2、能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知識梳理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面積這一單元中都學到了哪些知識?你們知道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言,說一說學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教師結合學生發言,進行引導、歸納。

      板書:面積與面積單位、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三、要點復習

      1、面積與面積單位。

      (1)什么是面積?(或你所知道的.面積是什么樣的?)

      學生結合具體事物(如:書面、桌面等)說明什么是面壩,然后教師出示面積概念。

      幻燈出示: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拔矬w表面"學生可以理解,對于”封閉圖形"教師可畫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如:哪些圖形可以表示面積。

      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確"封閉圖形"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面積與周長的比較。

      教師取一個長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邊長。問:要求這一周的長度,是計算面積嗎?為什么?

      使學生明確“封閉圖形”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簡單換算。

      2平方米=()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米808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地積單位進率:l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

      3、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請學生說一說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2)面積計算。

      出示圖形學生獨立計算,然后校對。

      完成后,讓學生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然后提出問題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相等嗎?為什么?先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師進行分析、總結。

      四、課堂活動

      課本第114頁的第7、8題。

      請學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結果填在表中,然后再進行測量和筆算。最后將測量并計算的結果與估算進行比較,看看誤差多少。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五第8、9題。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用一位數乘、除多位數的口算、筆算

      教學目的: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和兩位數(每位乘積不滿10)以及相應的除法;比較熟練地筆算用一位數乘、除多位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包括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算

      1、先讓學生回憶本學期學過的乘、除法口算,再讓學生做P108的第2題.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口算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2題.

      教師可提出要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教師把時間控制在3分內、

      做完的錯誤較多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讓他們做一些補充練習.

      二、復習筆算

      1.做第108頁的第1題.

      教師先把三道乘法題寫在黑板上,請三名同學到前面計算,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特別要注意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掌握的情況.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筆算乘法的法則.對被乘數中間、末尾有零的乘法計算要特別強調.還要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樣的計算可以用簡便方法。

      做完乘法之后,再出示三道除法題.可以采取與乘法類似的方法,對筆算除法進行復習.還可以讓學生先判斷商是幾位數再進行計算和驗算.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題.

      教師控制時間6分.可以指明哪道題需要驗算.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3題.

      讓學生先審題,再列式計算.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4題.

      看誰在10分內做完.注意提醒學生要認真計算,首先要計算正確,不能只圖速度.做題時,教師巡視,集體訂正.發現錯誤要及時處理、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8

      教學內容:

      有關統計知識的整理與復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同學們,運動會真是精彩!這些小學生在這次運動會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復習統計知識:

      1、這么多同學都在參加比賽,我們一起來運用以前學過的分類統計的知識統計一下吧。

      2、我們可以怎樣分類?

     。▽W生可能會考慮到按男女統計,或者是按照運動項目的不同來統計。)

      3、那么就按同學們說的,根據運動項目的不同來統計,完成統計表。

      4、課件出示統計表。

      5、展示學生的統計表,觀察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

     。ㄒ龑W生學會看統計表,并能從中發現問題。)

      6、課件出示推鉛球的成績表。這是老師記錄的這些小同學推鉛球的成績。

      7、老師想很快就能看出有多少人的成績在4米到5米之間,可以怎么辦?

      8、你能不能來幫幫老師?

      9、趕快統計一下,填好統計表。(課件出示統計表)

      10、展示學生的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

      11、關于統計的知識,你還學會了什么?

      [設計意圖]借助教材設計的這一情境,設計一個推鉛球成績的統計表,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自主統計,獨立解決出現的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展示自己的統計結果時,教師既要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做法,還要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使這部分知識的復習真正落到實處。

      三、鞏固運用:

      1、綜合練習第16題,先在小組內統計一下,你們小組成員每天各在什么時間起床和睡覺?

      2、小組活動,完成統計表。

      3、展示個小組的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

      4、匯總各小組的統計表,完成班級統計表。

      5、觀察我們班的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先和小組同學說一說。

      6、集體交流你的發現。

      7、你想對哪些同學說點什么?或是想對自己說點什么?

      [設計意圖]這個練習難度比較大,在前面復習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力量,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再一次明確分段統計的意義、方法,發展初步的統計觀念。

      課后反思:

      分段統計這一知識比較簡單,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卻是十分廣泛的。因此對學生們來說,不僅要掌握好分段統計的方法,更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看統計表,學會分析收集到的數據,能夠從中發現問題。在自主練習過程中,注重將學生的自主練習與學生間的互相合作結合起來,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交流,同時改變由教師提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9

      學內容:練習十三的第4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學會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立體圖形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佼嬘虚L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立體圖形的投影片;

      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模型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幾種立體圖形?它們的名稱是什么?

      學生:我們學習過五種立體圖形(如果沒有選學球就說四種立體圖形)。它們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

      教師出示畫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立體圖形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

      教師:這些立體圖形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一說每種立體圖形的特點。分別說出每一種圖形的組成部分及名稱,如幾個頂點、幾條棱、幾個面、幾個底面、底面的形狀、高、曲面等。

      教師:我們還學習了求這些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誰能說一說每一種圖形的表面積和它的體積有什么區別?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拿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說明:什么是這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什么是這個立體圖形的體積。

      教師:怎樣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表面積?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表面積的方法。

      教師:怎樣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積的方法和公式。

      教師:大家說得很好,學習得很扎實。這些立體圖形除了各自的特點以外,有的圖形還有與其他圖形共同的特點,F在我們就來動動腦筋,給它們分分類,把有共同特點的圖形分成一類。先自己試著分一分,然后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分類的,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讓學生自己試著分,然后讓學生發言說自己的分法、分類的理由。通過教師與學生的討論,可以有幾種分法。如:

      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沒有曲面。

      圓柱和圓錐的底面都是圓形。

      圓柱、圓錐和球都有曲面。

      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是上下一樣大。

      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都是底面積高。

      教師:很好2我們不但掌握了這個單元學習的新知識,還會把新學習的知識與以前學習的知識結合起來理解,這使我們掌握的知識更豐富、運用起來也更靈活。

      二、課堂練習

      教師:現在.我們還要練習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可以使我們知道所學的知識有什么用處。還可以使我們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1.做練習十三的第4題。

      讀題后,讓學生討論這道題的題意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解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求這個底面直徑是2米、高是3米的圓柱的側面積,加上這個圓柱的底面面積。)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三的第5題。

      請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根據高與半徑的比,求出高的長度。)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提醒學生第(1)小題的得數需要取近似值,注意取近似值的方法。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三的第6題。

      請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讓學生思考:

      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求這個底面積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的圓錐的體積:)

      再求什么?(再求已知這個長方體的體積,又知道它的寬是10米、高是2厘米,求這個長方體的長。)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0頁。

      【教學目標】

      1.整理、歸納本冊教科書所學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有關知識間的聯系。

      2.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培養自覺整理與復習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概括能力,養成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1.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讀寫方法、大小比較等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這學期的新課學習已結束,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復習。(板書課題)

      二、整理全冊所學內容

      1.小組合作,初步整理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整理知識的方法把這些內容整理出來嗎?怎樣整理才能使這些內容比較清楚地展現出來呢?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小組合作:小組內的同學商量一下,選擇你們喜歡的方法整理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

      整理要求:

      A?整理結果要簡潔、清晰、有條理。

      B?整理完后,要能說出整理的過程。

      2.全班匯報交流、完善整理結果

     。1)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過程、結果。

      (2)結合展示、交流的過程,師生共同評價各組的整理情況:你喜歡哪種整理方法?為什么?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哪些內容還需進一步調整?

     。3)根據評價結果,可選一種有代表性的板書。如:全冊內容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

      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

      有余數的除法

      計量單位長度單位:千米、毫米

      時間單位:時、分、秒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三、整理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1)出示數5555,從右往左,你能依次說出每一個數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嗎?

     。2)填空: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1頁第1題,然后交流。

      2.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九十八數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千九百八十數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從一千七百數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2)寫出3408后面的三個數和3001前面的三個數。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5頁第3題,并交流填的結果。

      3.讀寫方法

     。1)讀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1題。指名讀,然后說一說:怎樣讀萬以內的數。(特別強調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2)寫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4.大小比較

     。1)寫出下列各數,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說一說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做教科書第136頁第5題。

      5.較大數的估計

      一個數比400大得多,比20xx少一些,這個數可能是:(在正確的數下打?)999138019005000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11-09

    數學 - 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教學08-16

    小學數學復習課論文08-23

    走出小學數學復習課的誤區08-24

    淺談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08-24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04-29

    小學語文復習課教案01-07

    小學數學復習教案優秀09-08

    數學教案-年 月 日 復習課08-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本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久久网站 | 在线免费激情视频 | 午夜福利理论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