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自然,謝謝您》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自然,謝謝您》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的目標】
愿意親近大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培養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
【行為與習慣目標】
能積極地投人到學習活動中去,逐步培養多觀察身邊大自然的習慣。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大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知道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禮物,和給予辛勤勞動的人民哪些回報。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圖片展示、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掌握從真實生活中發現大自然給予我們禮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大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給予勞動人民的豐厚的回報,體會大自然的美。
【難點】
通過了解和體驗大自然,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課堂導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收到過禮物嗎?都有些什么呢?收到禮物時你的心情怎樣?
通過學生的回答與分享,教師總結:那你們知道嗎,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大自然帶來的禮物。順勢導入今天的新課《大自然,謝謝您》。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大自然的禮物
活動一:學生交流
鏡頭一:教師出示PPT,呈現教材P30的圖片。
同桌之間交流:米飯、絲綢是誰送來的“禮物”?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們享受香甜的米飯、穿著漂亮的絲綢,都離不開大自然的無私饋贈。教師引導學生繼續思考:大自然的饋贈也離不開的人們的辛勤勞動。
活動二:教師展示圖片,學生總結
鏡頭一:教師補充介紹大自然送給人類的其它“禮物”,相機出示實物或圖片,例如:我們吃的水果和住的建筑物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
學生看完圖片并思考問題:對于大自然的饋贈,大家有什么認識和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大自然的“禮物”對人類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說沒有大自然的這些饋贈,人類就無法生存,我們應該對大自然常懷感恩之心。
2.大自然中的快樂
活動三:學生分享在大自然中旅行的事例
引導學生回顧和爸爸媽媽出去旅行的經歷,提問: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綠地上、花圃旁去觀察,去做游戲,去畫一畫春景、唱一唱兒歌、讀一讀小詩,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適合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離不開我們有一雙發現大自然“美”的眼睛。
活動四:四季都快樂
教師出示PPT,呈現夏天、秋天、冬天的自然風光圖片,欣賞夏、秋、冬的風光圖片,并進行同桌交流。思考不同季節的大自然能給我們帶來哪些不同的快樂?看過不同季節的景物,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春天的大自然生機盎然,夏天的大自然五彩斑斕,秋天的大自然瓜果飄香,冬天的大自然銀裝素裹。可以說,一年四季的大自然都很美,都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
環節三:鞏固提高
多媒體展示兒歌:
“大地長出綠頭發,我用腳趾梳理它。
小草癢得咯咯笑,親親我的小腳丫。
我也癢得咯咯笑,捂著肚皮樂開花”。
學唱歌曲并思考問題:怎樣才能“聽懂”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大自然的禮物令我們感動,大自然的快樂讓我們難忘,大自然的啟迪引我們探索。請大家課下走進自然,擁抱自然!同時我們也要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愛護大自然也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
環節四: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大自然回饋給我們各種各樣的財富,同樣作為人類也需要有保護大自然的義務。
課后作業:請同學們搜集人類破壞大自然,最終并受到大自然懲罰的案例,下節課我們來分享。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自然,謝謝您》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08-01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07-30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15篇07-30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03-07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08-05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04-01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03-09
道德與法治工作計劃02-18
巧設情境 學好《道德與法治》05-28
道德與法治工作總結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