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高二英語必修五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二英語必修五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本教學設計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力求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主動學習的方法優化英語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1. 開展學生活動,發揮主體作用
新課程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本課設計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創設角色扮演情景、激烈討論提出建議,讓學生限度地參與教學過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課堂充滿活力。
2. 實施情景教學,統合三維目標
本課設計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情景,進行情景設問、討論,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學生迅速、正確地理解和接受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其積極進取的科學的人生觀及價值觀,較好地落實了三維目標。而三維目標是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的,所以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知識的落實、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交融在一起,實現了三維目標的和諧與統一。
3. 轉變學習方式,增強教學效果
新課程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本課設計通過自學課本,小組討論,綜合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動, 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空間,使學生體驗了自主之樂,合作之趣,探究之悅,促進了學生知識的構建與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情感體驗和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增強了教學效果。
4. 運用問題教學,啟發學生思維
本課設計按照誘思探究理論要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培養品質。通過對文章分析的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結合歷史現狀和教材信息,發揮想象,活化語言,從而達到綜合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本教學設計貫穿了新的教學理念,體現了課程改革的鮮明特色,在教學內容的重新調整、教材的合理處理、教學思路的設計等方面作了嘗試性的突破與創新,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內容為人教版新課標Module 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未來生活”,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旨在培養學生預測未來的能力,通過對現實生活與未來生活的對比,喚醒學生把握現在,珍惜現在,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的意識。
第一篇Reading文章主要講述主人公Li Qiang在時空旅行前、時空旅行中及時空旅行后的所見所想。第二篇則主要記敘了Li Qiang在太空站認識的兩個非常特別的太空生物,并將兩個生物的特征進行了對比。兩篇閱讀文章都是科幻型閱讀,旨在喚起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對未來生活的預測。語法部分則延續了課文內容,通過作者對未來生活態度的討論引出過去分詞做狀語及定語的用法,并以短文填空的形式來鞏固文章生詞的用法。聽力部分則描繪了一個擁有高新科技的wonderland,表明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幻想,并最終通過口語情景設置鍛煉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與技巧,從而對未來生活進行更細致的預測。
考慮到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系,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將同一話題不同內容與形式的材料進行了重組,對教材內容、編排順序等進行了調整、刪減和補充,將整個單元設計成四個課時,豐富了教學內容和語言活動形式。
【學情分析】
1. 認知基礎:高一學生基本上能用英語清晰地表達個人觀點,準確地描繪
生活現象或表達個人情感,能用基本的詞匯、句型對未來生活作出描繪與預測。
2. 心理特征:高中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欲旺盛,學習態度明確,自我意識
發展迅速并趨向成熟,獨立自主性強,有一定的道德修養及正確的價值觀與審美觀。
3. 學習能力:學生對過去分詞的用法有基本的了解,其自主閱讀與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基礎,具備良好的團體協作能力,并能進行有效成功的交流合作討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習與未來生活有關的詞匯;能對本單元的生詞猜測詞義并能用英語釋義基本單詞;學習有關預測和猜測的表達方式以及過去分詞作定語、狀語的用法;能聽懂關于對未來生活、環境的想象、猜測和思考的會話,想象未來生活可能存在的問題;能用英語簡單地談論未來生活,猜測未來的科技發展趨勢;能閱讀關于未來生活、未來世界以及外太空和外星人的英語文章;能夠較好地發揮想象來描寫未來生活和外星生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網絡或圖書館等途徑查找搜集有關科學家對未來生活預測的資料,培養學生利用學習資源的策略;并且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對教材內容、編排順序等進行了調整、刪減和補充,將整個單元設計成四個課時。第一課時為Warming-up and Reading, 第二課時為Learning about language, 第三課時為Using language, 第四課時為Listening and speaking。著重培養學生學習運用詞匯學習中的猜詞策略,激發學生想象力,預測未來生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回顧歷史,認識現在,展望未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環境保護,資源保護意識。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中國和其他國家目前存在的社會問題以及科技發展方向,預測世界未來生活、環境的發展趨勢。
【重點難點】
重點:
1.掌握有關描繪未來生活的詞匯以及有關預測和猜測的表達方式。
2.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根據目前的現狀預測未來的生活,提高環境保護、資源保護意識。
難點:
1.掌握過去分詞作定語和狀語的用法。
2.運用所學的詞匯及句型寫出具有一定想象力的短文。
【教學策略與手段】
1.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講述法與討論法相結合,啟發式教學法與創設課堂思維情景相結合,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相結合。
2.以活動構建教學理論為指導,挖掘課程資源,利用圖片、表格、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師生互動,分組探究。
3.適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調控與激發,實現教學預設與動態生成的統一。
【教學準備】
1.教師整理課堂相關文字、圖表、影音資料,制成多媒體課件。
2.課前組織學生搜集、閱讀有關世界環境問題、當今科學技術發展及對未來生活預測的文章,積累一定的知識儲備。
3.課前按教室座位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人,并選出組長一人,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Period 1: Warming-up & Reading
Teaching Aims:
1.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3. Know the more advanced forms of transport in AD 3005 and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life in the future.
Teaching Methods:
1. Inductive method
2. Pair work & group work
3. Competition
4. Illustration
5. Deductive Method
Step 1 Greetings and Lead-in
1.The teacher can start with daily greetings and try to lead in some words in this unit.
Q1: Where do you come from? Do you live in the downtown or in the countryside?
Do you live in a comfortable surrounding?
Is it a suitable location for people to live in?
What is it made of? (brick, stone, steel, glass, wood, plastic, bamboo, mud…).
2.Q2: No matter where you live, I am wondering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 by car, by bus…)
Bikes, cars, buses and so on can be used to carry people or thing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 and they are called vehicles. What other vehicles do you know?
carriage, ambulance, jeep, airbus, train, truck, motorcycle, fire engine, …
3.Now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screen to lear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sedan chair carriage bicycle motorcycle car train aeroplane space craft
4.Q3: What will the futur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be like? (Time travel)
Well,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text about time travel.
【設計說明】
由日常問候開啟話題,通過提問學生家鄉情況導入城鎮生活,引出不同的建筑材料及交通工具中的生詞;然后總結交通工具的發展歷史,預測未來的交通方式,引出跨時空旅行,從而進入閱讀文章的處理與學習。(由于考慮到Warming-up中的Transport與Houses, Villages,Towns, 以及Location of settlement的聯系不大,可單獨提出,因此將Transport的發展變化應用于課文的導入中,這樣比較科學自然。)
Step 2 Skimming
1.The teacher will ask the students to predict the future life in various aspects as to inspire their imagination and predicting ability.
Q1:What will the future life be like?
2.The students are given several minutes to read through the text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mentioned in the text.
Q2: Which change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time travel transport air quality religion clothing eating houses towns
3.The teacher can ask the students to carry out a discussion about the changes.
Q3: Which changes are good and which are bad?
【設計說明】
猜測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之一,因此筆者首先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對未來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預測。其次通過快速閱讀的方式,了解文章梗概,把握文章線索,找出文中對未來生活變化的描寫,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技巧與能力,并對未來生活變化的好壞進行小組討論,培養集體協作精神。(由于Comprehending中關于未來生活變化好壞的討論難度不大,考慮到整個設計的連貫性,將其提至快速閱讀中,設置成小討論,將學生說與讀的能力更好地結合。)
Step 3 Reading for details
1.Before the journey
Q1: How many people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o are they?
Q2: When did the writer write this letter? And to which year did he travel?
Q3: Why did Li Qiang travel to the year AD 3005?
Q4: What did Li Qiang suffer from?
Q5: How did Li Qiang feel? What makes him feel better?
Q6: Where did they arrive?
【設計說明】
通過幾個特殊疑問詞,提出以下問題,處理文章第一段。因本篇課文是一篇敘事故事,而記敘文時一般都包括事件發生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原因等關鍵要素,因此讓學生通過閱讀尋找上述要素,不僅讓學生的閱讀具有目的性,而且降低了閱讀的難度。
2.During the journey
1) In the capsule:
Climb through the round opening -- comfortable seats -- calming drink -- lay relaxed -- we rose slowly from the ground -- complete the journey -- 1000 years later -- ?
2) Out of the capsule
Confused by the new surrounding, I was hit by the lack of fresh air
Q1: How did Li Qiang overcome the lack of fresh air?
1. Hovering carriage: .
Q2: How did the hovering carriage float?
Q3: How can a person move swiftly?
2. “A large market”
Q4: What were people doing there?
Q5: What happened to Li Qiang?
3. A large building
Q6: What is a “time lag” flashback?
【設計說明】
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及地點轉換順序,處理文章細節,培養學生抓住文章線索來處理課文的能力。然后根據地點轉移,自然地將“太空倉內”轉向“太空倉外”,按照作者在太空倉外所處的三個不同地點Hovering carriage, a large market, a large building來處理文章第三段。
3.After the journey
(Arriving home, he showed me into a large bright, clean room.
XX of the house: brown floor, soft lighting, trees, leaves, computer screen, tables, chairs, green wall…
Q1: How did the author feel after visiting the special house?
Exhausted, I slid into bed and fell fast asleep.
【高二英語必修五教案】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04-27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5篇)04-28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5篇04-28
高二數學必修四教案11-03
高二數學必修四教案 6篇11-04
高二必修一化學原電池教案12-31
高二數學必修四教案 (6篇)11-05
高二英語第五單元教案范文10-31
高二數學必修一第一單元教案11-06